1. 浪漫主义绘画的代表人物与代表作品
浪漫主义绘画的四位代表人物与代表作品:
1、德拉克洛瓦的《沙达纳帕路斯之死》、《猎狮》、《阿拉伯人与马》等都是浪漫主义画派的杰作。
2、籍里柯21岁时画的《轻骑兵军官》获金质奖。1819年《梅杜萨之筏》引起轰动,这幅反映由于法国政府的过失而使战舰梅杜萨号在非洲触礁沉没的事件,表现了他对人类命运的关注和人道主义精神。
3、约瑟夫·透纳的《贩奴船》、《商船遇难》、《最后一次归航》等,都表明他的海景画已达到炉火纯青的阶段。透纳对光色和空气变化的注重与悉心研搜派究,对后来的印象主义派画家有着明显的影响。
4、吕德法国浪漫主义蚂猜风格的雕塑家吕德(1784~1855)。吕德摈弃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雕塑界流行的形式主义,提倡富于动态和激情的风格。他的代表作是巴黎凯旋门上的高浮雕《马赛曲》,重闷漏型现了1792年法国人民保卫祖国的历史场面。
(1)唯美浪漫主义者图片扩展阅读:
浪漫主义是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出现于德国和英国,十九世纪盛行于法国的一种文艺思潮。
浪漫主义宗旨与“理”相对立,主要特征注重个人感情的表达,形式较少拘束且自由奔放。浪漫主义手法则通过幻想或复古等手段超越现实。法语的浪漫一词意味着感情丰富、多情善感。
浪漫主义在绘画上,是与以官方学院派为代表的古典主义相对立的,其表现特征是:注重个性表现,耽于幻想和夸张,选择惊人事件作题材,情绪激越。
2. 浪漫主义的人有哪些特点
一、简要定义
浪漫主义者是热衷浪漫主义的人。
比较:集体主义者是奉行集体主义的人。
二、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一词具有多种含义、表达多种概念,很难下一个包罗万象的定义。
浪漫主义一词在文艺评论中使用较多,通常与现实主义(写实主义)相对应。请看两首古代诗歌: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诗经》的第一篇《诗经·关雎》
上邪!(天啊!)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
——汉乐府民歌《上邪》
如果硬要“贴标签”,读者不难区分哪首是浪漫主义,哪首是现实主义。
1958年毛'泽东强调:“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对立的统一”。提出:“无产阶级的文学艺术应采用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
简单说来:
现实主义注重直观,浪漫主义注重想象;
现实主义注重如实,浪漫主义注重夸张;
现实主义注重冷静,浪漫主义注重激情;
现实主义注重实际,浪漫主义注重理想;
现实主义注重现在,浪漫主义注重未来。
二、浪漫主义者的特征
1、文艺浪漫主义者的特征
法国浪漫主义女作家乔治·桑对批判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说:“你既有能力而也愿意描绘人类如你所眼见的。好的!反之,我,总觉得必要按照我希望于人类的,按照我相信人类所应当有的来描绘它。”
2、生活浪漫主义者的特征
人性是复杂的,文艺浪漫主义者的个人生活可能一点儿也不浪漫。
①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是不是一个浪漫主义者与性格密切相关。一般说来,性格外向、活泼的人往往是浪漫主义者;性格内向、沉稳的人往往不是浪漫主义者(而是端庄主义者)。
②浪漫和忠贞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一些独身女性在择偶中陷入误区:“浪漫的男人不可靠,可靠的男人不浪漫”。男女双方性格互补是美满婚姻的一个重要因素。
③任何人都有浪漫主义的天性,只是后天被压抑了;因为激情和理想是人类的重要特性。我们要学习浪漫。请看郭小川的诗句:“战士自有战士的爱情,忠贞不渝,新美如画!”
浪漫总比呆板秒,愿您生活更美好!
三、延伸阅读
1、关于浪漫主义的对话
老师:“啥叫浪漫主义?”
学生:“看到美女便有给她写诗的欲望,这就是浪漫主义。”
老师:“啥叫现实主义?”
学生:“看到美女便算计兜里还有多少钱、够不够请她吃喝玩乐,这就是现实主义。”
老师:“啥叫批判现实主义呢?”
学生:“看到美女就想确认她是不是整形美女,这就是批判现实主义。”
2、关于浪漫主义的定律
大一:理想主义;大二:浪漫主义;大三:现实主义;大四:批判现实主义。
3、关于浪漫婚姻的测试
“丈夫最后一次送你鲜花是什么时候?”
“你和丈夫一起洗皂沫澡是什么时候?”
“他最近给你写诗或情书了吗?”
婚姻……不是人们在一张卡片上写上“质量合格”的那种东西。但是,它能在诗和情书之外打碎地狱。
〔美〕玛丽·阿诺德,高金华译,何为浪漫婚姻?《美与时代》1995年第12期第41页。(编辑:黄伯盖)
3. 什么叫 唯美主义
唯美主义是指主张艺术哲学应独立于所有哲学之外,西方现代文艺思潮之一,流行于19世纪末的欧洲。否定艺术的社会性和功利性,认为艺术本身就是目的,是所谓饥局“为艺术而艺术”。
唯美主义起源于19世纪后期出现在英国艺术和文学领域中的一场组织松散的运动,十九世纪末在英国形成。唯美主义形成是具有两大要素:一是比德(1839-1894)的快乐主义的批评;二是莫理思(1834-1896)的生活艺术化的思想。肢肢亮
(3)唯美浪漫主义者图片扩展阅读:
唯美主义文学特征:
追求建议性而非陈述性、追求感官享受、对象征手法的大量应用、追求事物之间的关联感应——即探求语汇、色彩和音乐之间内在的联系。
人们一般认为唯美主义和彼时发生在法国的象征主义或颓废主义运动同属一脉,是这场国际性文艺运动在英国的分支。这场运动是反维多利亚风格风潮的一部分,具有后浪漫主义的特征。
唯美主义有时被与恶魔主义联结,但是对恶魔主义和颓废艺术不一定相符,倒不如说是感性的和文艺复兴运动一起进行。有时也和神秘主义结合。
唯美主义影响
1、唯美主义思潮对中国文坛颇历宽有影响。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它曾流入中国,“新月派”文人徐志摩的诗,就明显地存在唯美主义色彩,为中国文学家鲁迅所严厉痛斥。
2、唯美主义视浪漫主义诗人约翰·济慈和雪莱为先驱,也受到了拉斐尔前派的影响。在英国,唯美主义最杰出的代表人物是奥斯卡·王尔德和阿尔杰农.查尔斯.斯温伯恩,这两个人都接受过法国象征主义的影响。
3、唯美主义思潮对室内设计也产生了影响。唯美主义的室内设计师们喜欢以孔雀羽毛和蓝白相间的中国瓷器作为装饰。唯美主义运动曾经受到来自杂志《笨拙》以及吉尔伯特和苏利文的小歌剧《忍耐》的嘲讽。
4. 求阳光唯美意境图片
唯美意境简介:唯美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提倡“为艺术而艺术”,强调超然于生活的纯粹美,追求形式完美和艺术技巧,他的兴起是对社会功利哲学、市侩习气和庸俗作风的反抗。通常,人们认为唯美主义和彼时发生在法国的象征主义或颓废主义运动同属一脉,是这场国际性文艺运动在英国的分支。这场运动是反维多利亚风格风潮的一部分,具有后浪漫主义的特征。它发生于维多利亚时代晚期,大致从1868年延续至1901年。
5. 唯美是啥意思
唯美主义定义 所谓"唯美主义",就是以艺术的形式美作为绝对美的一种艺术主张。这里所说的"美",是指脱离现实的技巧美。因此,有时也将唯美主义称为"耽美主义"或"美的至上主义"。 发展 十九世纪末的英国唯美主义运动的形成,具有两大要素:一是比德(1839-1894)的快乐主义的批评;二是莫理思(1834-1896)的生活艺术化的思想。比德认为,文艺批评家的职责不在于掌握知识,罗列材料,以满足正确的美的定义,而应该具有一种特殊气质,善于感受美的对象的能力,将自己同书本中的内容紧密地联系起来,从中探讨得到的快感和乐趣,这才是审美批评的根本。莫理思认为,改造社会的目的是自由地伸展,就非使日常生活艺术化不可。任何文明社会,假如不能对它的成员提供这种环境,那么世界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比德和莫理思的上述观点,奠定了唯美主义的理论基础。再加上英国诗坛中拉斐尔前派的主要代表罗塞蒂(1828-1882)以及史文朋(1837-1909)等人的努力,终于形成了唯美主义运动。 英国的颓废派作家们受瓦尔特·佩特的影响非常大。佩特在1867年至1868年之间发表了一系列文章,主张人们应该热情的拥抱生活,追求生活的艺术化。颓废主义者们接受了这一观点。法国哲学家维克多·库辛和奥菲尔·戈蒂埃在法国推广了这一观念,提出“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并声称艺术与道德之间没有关联。 认知 唯美主义运动中的作家和艺术家认为:艺术的使命在于为人类提供感观上的愉悦,而非传递某种道德或情感上的信息。因此,唯美主义者们拒绝接受约翰·罗斯金和马修·阿诺德提出的“艺术是承载道德的实用之物”的功利主义观点。相反,唯美主义者认为艺术不应具有任何说教的因素,而是追求单纯的美感。他们如痴如醉的追求艺术的“美”,认为“美”才是艺术的本质,并且主张生活应该模仿艺术。唯美主义运动的主要特征包括:追求建议性而非陈述性、追求感观享受、对象征手法的大量应用、追求事物之间的关联感应——即探求语汇、色彩和音乐之间内在的联系。 代表人物 唯美主义视浪漫主义诗人约翰·济慈和雪莱为先驱,也受到了拉斐尔前派的影响。在英国,唯美主义最杰出的代表人物是奥斯卡·芬葛·欧佛雷泰·威尔斯·王尔德。和阿尔杰农·查尔斯-斯温伯恩,这两个人都接受过法国象征主义的影响。和唯美主义运动有关联的艺术家包括詹姆斯·麦克尼尔·惠斯勒和但丁·加布里埃尔·罗塞蒂。唯美主义思潮对室内设计也产生了影响。唯美主义的室内设计师们喜欢以孔雀羽毛和蓝白相间的中国瓷器作为装饰。唯美主义运动曾经受到来自杂志《笨拙》以及吉尔伯特和苏利文的小歌剧《忍耐》的嘲讽。 编辑本段席慕容的《唯美》 请看席慕容的《唯美》: 我不太喜欢别人说我是一个"唯美主义者"。 因为,在一般人对"唯美"的解释里,通常会带有一种逃避的意味。好像是如果有一个人常常只凭幻想来创作,或者他创作的东西与现实太不相合。我们在要原谅他的时候,就会替他找一些藉口,譬如说他是个"唯美主义者"等等。 而我一直觉得,真正的唯美应该是从自然与真实出发,从生活里去寻找和发现一切美的经验,这样的唯美才是比较健康的。因为,这样的努力是一种自助,而不是一种自欺。 就是说,我们面对现实,并不逃避。我们知道一切的事相都是流变,而且无法持久的。可是,我们要在这些零乱与流变的事相之下,找出那最纯真的一点东西,并且努力把它们挑出来,留下来,记起来。 这样,就算世间所有的事物都逐渐地改或者消失了,不管是我自己本身,或者是那些与我相对的物象,就算我们都在往逐渐改变与逐渐消失的路上走去了;但是,在这世间,毕竟有一东西是不会改变、不会消失的。那些东西,那些无法很精确地描绘出来,无法给它一个很确切的名字的东西,就是一种永远的美、永远的希望、永远的信心,也就是我们生命存在与延续唯一的意义。 这也就是,在九百年后,我们重读苏轼月夜泛舟的那一篇文章时,会有一种怅然而又美丽的心情的原因了。 我们明明知道那已是九百年前的事了,明明知道这中间有多少事物都永不会重回了,可是却又感受到那夜月色与今夜的并没有丝毫差别,那夜的赞叹与我们今夜的赞叹也没有丝毫差别;明光是飞驰而过了,然而,美的经验却从苏轼的心里,重新再完完整整地进入了我们的心中,并且久久不肯消逝。 这样的唯美,才是真正的唯美,也是我心向往之的境界。 唯美的句子 你可以沉默不语,不管我的着急, 你可以不回信息,不顾我的焦虑, 你可以将我的关心,说成让你烦躁的原因, 你可以把我的思念,丢在角落不屑一顾, 你可以对着其他人微笑, 你可以给别人拥抱, 你可以对全世界好, 却忘了我一直的伤心…… 你做什么都可以, 不过是因为仗着我喜欢你, 而那, 却是唯一让我变得卑微的原因。 2. 有些事,一转身就是一辈子。 3. 年轻时我们放弃,以为那只是一段感情,后来才知道,那其实是一生。 4. 我还在原地等你,你却已经忘记曾来过这里。 5. 哀莫大于心不死。 6. 我很好,不吵不闹不炫耀,不要委屈不要嘲笑,也不需要别人知道。 7. 朋友们都羡慕我,其实羡慕他们的人是我。 8. 爱你,很久了,等你,也很久了,现在,我要离开你了,比很久很久还要久…… 9. 我失恋了,你怎么可以把我弄丢了。 10. 那些被允许任性的年代,叫做青春…… 11. 我在过马路,你人在哪里? 12. 忘却,是最无奈的爱。 13. 你的幸福路人皆知,我的狼狈无处遁形。 14. 如果我转过身,就不会有人看见我的眼泪了吧? 15. 我们经过那么多考验,最后还是回到了原点…… 16. 让你在没有我的地方疯狂,让我在没有你的世界坚强。 17. 每一天,允许自己放纵一次,哭一次,只一次……其余的时间,就开开心心地笑着过。 18. 对自己狠心,才会让你幸福。 19. 我是好人,别伤害我。 20. 我是由影子保护的。 21. 我只想问你,若我回头,你还在不在? 22. 当你做对的时候,没有人会记得;当你做错的时候,连呼吸都是错。 23. 爱那么短,遗忘那么长…… 24. 等待,是一生最初的苍老 25. 一个人只要不再想要,就什么都可以放下。 26. 童话已经结束,遗忘就是幸福。 27. 幸福,就是找一个温暖的人过一辈子。 28. 没有什么过不去,只是再也回不去。 29. 要有多坚强,才敢念念不忘。 30. 看着别人的故事,流着自己的眼泪。 31. 我喜欢现在的自己,我怀念过去的我们。 32. 不被理解的弱小只好一直坚强。 33. 不要骗我,你知道即使你的谎话我都会相信。 34. 我在怀念,你不再怀念的。 35. 请不要假装对我好,我很傻,会当真的。 36. 一个人,一座城,一生心疼。 37. 我们每一步,都走的太早了啊.在学会爱之前陷入,在学会体谅之前分手,在学会面对之前结束 38.我一生中最幸运的两件事: 一件,是时间终于将我对你的爱消耗殆尽 .一件,是很久很久以前一 天, 我遇见你…… 39. 感情不是够付出够努力,就能留住幸福 40. 来年陌生的是昨日最亲的某某, 总好于那年没有遇见过某
6. 美术作品中的浪漫主义和表现主义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吗
这是不同时期的两个不同的学校。前者诞生于19世纪中期的法国,代表人物是法国画家库尔贝。后者是20世纪欧美的绘画流派,可分为抽象表现主义、德国表现主义、德国新表现主义等。画桌诞生于美国,以波洛克为主要代表,德桌诞生于德国,以鲁·佩尔克和巴尔特兹为代表。现实主义和表现主义是横跨文学和绘画领域的艺术运动,他们的绘画在题材、表现手橘盯碰法、技法和风格上都没有相似之处。
从绘画技法上看,写实绘画属于传统写实油画,沿袭了古典油画的多层间接画法。表现主义属于现代油画,采用一次性直接绘画。20世纪30年代首先出现在法国、英国等地的文学思潮,后来蔓延到俄罗斯、北欧和美国,成为19世纪则稿欧美文学的主流,也创造了现代欧美文学的高峰。因为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高尔基称之为“批判现实主义”。现实主义是国际关系中的主流理论,也是一个多义且有争议的概念。虽然现实主义的批评者和支持者往往将其视为一个统一的思想整体,但实际上,现实主义并不是单一的或统一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