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素材 » 天空佛唯美图片
扩展阅读
ps怎么缩小图片kb大小 2025-09-18 12:43:35
铁板手机壁纸图片大全 2025-09-18 12:33:18
高清百姓图片 2025-09-18 12:33:17

天空佛唯美图片

发布时间: 2023-04-22 04:30:07

‘壹’ 南无阿弥陀佛的 图片

1、这是阿弥陀佛的接引像。
2、阿弥陀佛的标志就是手捧莲花。(释迦佛是手托钵,药师佛是手托宝塔……)。
阿弥陀佛!

‘贰’ 佛家静心禅语唯美图片

佛家静心禅语唯美图片

一切无心无住着,世出世法莫不皆尔。欢迎欣赏佛家静心禅语唯美图片!

佛家静心禅语唯美图片

1. 智者不锐,慧者不傲,谋者不露,强者不暴。

2. 开卷将天晓,谁言不快哉!

3. 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别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吗?

4. 犯了过错,造了罪业,别人知不知道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自己知道。

5. 你要包容那些意见跟你不同的人,这样子日子比较好过。你要是一直想改变他,那样子你会很痛苦。要学学怎样忍受他才是。你要学学怎样包容他才是。承认自己的伟大,就是认同自己的愚疑。

6. 谁把谁的明媚尽收眼底、谁把谁的难过感同身受。

7. 如实知一切法,故名为佛。——源自:《摩诃般若经》

8. 必须重新站起来,告诉自己,继续走吧,路途尚未结束——即使重新捡起的东西已被别人踩得粉碎。包括你蹲下去的时候,散落一地的尊严。——七堇年

9. 佛在心中莫浪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只向灵山塔下修。

10. 最是凝眸无限意,似曾相逢在前生。

11. 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

12. 禅院附近小水坑里的青蛙不愿搬到池塘去住,结果被过路的车轧死了。禅师、不图变迁,会为旧环境所困扰,修行亦如是。

13. 拥有财富的人,不如拥有智慧的人。

14. 世人言忍,忍字最难,非大智慧,断然不能。

15. 灵明的知觉有五种障碍:贪欲、憎恨、睡眠和昏沉、不安和忧虑、疑惑。

16. 业障深重的人,一天到晚都在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真正修行的人,从不会去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17. 戒庄严故,能生一切佛法义利,满足大愿。——《佛说十善业道经》

18. 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理,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佛家静心禅语唯美图片

1. 觉了一切法,犹如梦幻响。

2. 在这个时代要想建立制度非常困难,根源在于世间人道德伦理丧失,谁也不愿意服从谁,所以世界秩序大乱,大灾难必定会降临,能够逃过劫难的人,一定是有大福德之人。

3. 禅诗-《行看流水坐看云》、闲居无事可评论,一柱清香自得闻。睡起有茶饥有饭,行看流水坐看云。-了庵清欲。

4. 襄阳古道灞陵桥。诗兴与秋高。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雄豪。——完颜寿《朝中措》

5. 欲为第一火,痴为第一暗,瞋为第一怨,此三在世间。——《正法念处经》

6. 世人得罪,其行有三二口言伤人、身行暴害、心专嫉妒。——《中本起经》

7. 医生难医命终之人,佛陀难渡无缘的众生。

8. 一忧一喜皆心火,一荣一枯皆眼尘,静心看透炎凉事,千古不做梦里人。

9. 胸怀坦荡,处事坦然,心宽体健,益寿延年。

10. 七佛通诫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11. 愿佛光注照全家,祈如意伴您永远!新年快乐!

12. 一水一山何处得?一言一默总由伊;全是全非难背触,冷暖从来只自知。

13. 是宿命的悲、还是轮回的'痛。

14. 凡事太尽,缘分势必早尽。

15. 若心有住,则为非住。

16. 握住苍老,禁锢了时空,一下子到了地老天荒。

17.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18. 看樱花满天,悲伤在流转,却掩不住斑驳的流年。

佛家静心禅语唯美图片

1. 以忠沽名者讦,以信沽名者诈,以廉沽名者贪,以洁沽名者污。忠信廉洁,立身之本,非钓名之具也。有一于此,乡原之徒,又何足取哉?

2. 一切处无心是净;得净之时不得作净想,名无净;得无净时,亦不得作无净想,是无无净。

3. 这个身体,只是借我们暂住而已,如房屋,无常一到,就要搬家,切勿执着。

4. 一切众川流,皆悉归大海,若饭佛及僧,福归已亦然。——源自:《大般涅盘经》

5. 有其因,必有其果。

6. 忍辱多福。

7. 人生四季,寒暑交替,静心体味生活的悲与喜,笑看起起落落。

8. 当罪恶的行为还没有成熟(尚未产生结果)时,愚笨的人视罪恶的行为如同甜蜜。可是当他的行为成熟时,他便有了忧伤。

9. 知足者虽贫而富,不知足者虽富而贫。

10. 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

11. 恨别人,痛苦的却是自己。

12.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留春住。——王观《卜算子》

13. 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沙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这一切都是一种心境。心若无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

14. 宁静求自内心,勿向外寻求!

15. 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业语业意业所致。而心无色,不可见取,但是虚妄。——《佛说十善业道经》

16.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青秋节。——柳永《雨霖铃》

;

‘叁’ 释迦牟尼佛一生的图片,非常唯美.信不信佛

阿弥陀佛,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肆’ 跪求一张阿弥陀佛的高清图片

学佛是好事,念佛也能清净自己的身心,不知道下面这幅阿弥陀佛的图片是不是你所需要的:

‘伍’ 谁有如来佛祖的高清图片有的发给我,要全身放金光的那种,最好是动态图,如果没有如来的,燃灯佛祖,弥

‘陆’ 在哪里能下载到这张释迦牟尼佛佛等身像的高分辨率图片这张是1193×1795的,有没有更高的想打印出来。

这是释迦牟尼,但不是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是婆娑世界教主。

你这张应该是他的横三世之未来佛,之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本尊。

释迦牟尼佛像应该是坐在金蝉子上,手抬起发宏愿,胸部中间有个梵文符号。

‘柒’ 怎么样区分阿弥陀佛、药师佛、释迦牟尼佛图片

一、身旁胁侍不同:

1、阿弥陀佛旁边观音、势至菩萨;

西方阿弥陀佛,主管西方极乐世界,他有两位胁侍,大勇大势至菩萨和大悲观世音菩萨,号称西方三圣。一般祈祷阿弥陀佛,主要是祈求死后的解脱。汉传佛教认为,阿弥陀佛主要是以其愿力,引渡众生到极乐世界,脱离苦难的轮回,故亦号接引佛,也因为此佛有无量寿命与光明,亦称无量寿佛、无量光佛。

2、药师佛旁边日光、月光菩萨;药师佛的左胁侍。与右胁侍月光菩萨在东方净琉璃国土中,并为药师佛的两大辅佐,也是该佛国中无量菩萨众的上首菩萨。

日光菩萨的名号,是取自“日放千光,遍照天下,普破冥暗”的意思。此一菩萨持其慈悲本愿,普施三昧,以照法界俗尘,摧破生死之暗冥,犹如日光之遍照世间,故取此名。

3、释迦牟尼佛旁边文殊、普贤菩萨。

中央释迦牟尼佛,主管中央娑婆世界,他有两位胁侍,大智文殊菩萨和大行普贤菩萨,号称华严三圣。他是这个世界的教化者,是佛教教主。

二、佛身不同:

1、释迦牟尼佛是此娑婆世界现在佛;

2、药师佛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现在佛;

3、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现在佛。

三、所持法器与手印不同:

1、阿弥陀佛持莲华,表示莲台九品,接引众生。

‘捌’ 有没有如来佛祖的照片

释迦牟尼佛图片

‘玖’ 求最好看的如来佛祖图片

地藏千佛网有很多庄严的佛菩萨像

回答你补充的问题:如果全家信佛、学佛,或者你是家长,或夫妇共同学佛,而家中尚有裕余的空间或裕余的房间,最好能够设置佛坛或佛堂。
如果设置佛坛,应该选择客厅的正位,也就是主人所坐位置的方向,佛像背后不可临窗,应当面对门窗,阳光充足,使人进门便可一目了然。佛坛是家庭的中心,要能产生安定力和安全感的作用。至于地理师所定的方位可以作为参考,但也不必拘泥、迷信。只要不把佛像面对厕所、炉灶或直接面对自己的卧床就好。在设立佛堂时,应选择一间静室,不是小孩、猫狗嬉戏出入之处;也不是会客、谈笑、宴饮之处,而只是用于礼诵、禅修,不作其他用途。
如果家中原供有关公、妈祖、土地、祖先等神像、神主牌时,不可由于信佛、学佛而把他们立即废除,应该逐步进行。先将佛菩萨圣像安于正位,其他神像祖牌置于两旁,不必另设香案、烛台。因为一切善神、祖先都会护持三宝且亲近三宝,供设佛菩萨圣像之后,他们也能成为三宝弟子,得到佛法的利益。等到下次迁移佛坛和佛堂之时,便可把原先的神像视为古物而予以保藏。
至于祖牌可以移置于寺院的往生堂,家中并不需供奉。如果仍要供奉,则可置于佛像之下首或另移他处,改以较佛坛为小的祖坛,单独供奉。例如寺院规模较大者,都会另设有往生堂,专供往生牌;寺院规模较小者,即以大殿佛坛的两侧供置长生牌和往生牌。如此,既能对祖先表示慎终追远的孝思,也能显出对佛菩萨的崇高信仰,而此崇高信仰有别于慎终追远的孝思。
家庭供奉佛菩萨圣像,不需太多、太杂、太乱。可以一佛代表万佛,以一菩萨代表一切佛菩萨。一般的家庭多半是供奉观音菩萨、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任择其一即可。如果已经有了佛与菩萨的圣像,则置佛像在正中或后上方,菩萨像在两侧或在前下方,务必要使佛突出,以显其尊贵。圣像的大小尺寸,应该和佛坛、佛堂的空间位置比例相称,不可太大或太小。如果圣像很小,且是以七宝所成,则可以雕刻多重的佛龛来衬托出佛像的伟大。【圣严法师】

‘拾’ 大雄宝殿里供奉的三个佛像都是佛的什么身

三尊佛一起供奉的,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三世佛,一种是三方佛。这两种情况都是不同的佛,而不是佛的什么身(法身、化身、报身)。

阿弥陀佛(图片来源于网络)

三方佛,是佛教宇宙中的空间概念,类似于平行宇宙,但又有些不同。佛教中的多个宇宙空间,即是不同于我们现在的宇宙,又有方位之说。三方佛,分别是三方世界的佛主,他们是:东方琉璃光世界,佛主是药师佛(又叫琉璃光如来);中央婆娑世界,佛主是释迦牟尼;西方极乐世界,佛主是阿弥陀佛。区别是药师佛居于我们面对的左边,一手禅定印托钵(钵中可能有药草)、一手结施予印并持有药丸;释迦牟尼居于中央,为成道相(左手禅定印、右手降魔印);阿弥陀佛居于右边,双手结禅定印托钵。这三者佛之间有没有关系?可以说没什么关系,比如释迦牟尼和阿弥陀佛在很久远轮回中的前世,曾经是同学关系,这种关系和后世,乃至成佛后,都没有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