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月球上的古老建筑
“玉兔二早蚂袭号”于近期传回一张新照片,照片显示在距离探测车不远处,矗立着一个神秘的小屋。该神秘小屋有着一道门,呈立方体结构。网友猜想称,这可能是古代文明建筑,表明月球曾经有文明存在过。还有的网友戏称,这个神秘小屋可能是广寒宫,表明月球自古以来就属于中国的领土。广寒宫是古代传说中月物谈亮上的宫殿,里面住着嫦娥还有玉兔。值得一提的是,玉兔在月球上蹦蹦跳跳的姿态,与美国登月宇航员在月球上行走的姿态如出一辙。“玉兔二号”于2019年1月3日着陆,到2021年1月3日,总共行驶了600米。虽然行驶的陆兄距离很短,但“玉兔二号”传回了多张有价值的照片,让科学家对月球有了更加深入清晰的了解。“玉兔二号”新发现的神秘小屋,大概率仅是一块大石头。只是形似小屋,给网友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B. 玉兔二号在月球上发现的不明胶状物质是什么东西
大家讨论最多的话题,大概就是高考了。在1000多万高考生在考场内奋笔疾书的时候,我国探月工程的玉兔二号月球车也以自己的方式提交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玉兔二号月球车在2019年1月3日时从着陆器嫦娥四号上成功脱离,来到了月球背面,这是我国也是世界首次实现在月球背面的软着陆。登陆至今,玉兔二号一共完成了19个月昼的探索工作,行进了463.26米,为人类对月球的研究收集了宝贵的资料。
C. 月球背后发现的“玉兔车”到底是怎么回事
别的国家的玉兔车,走到了月球的另一面,但是更为难得的是,发现了另一种物质,在好几十亿年前,火山爆发的物资。
四号探测器将择机实施着陆器与巡视器分离,巡视器(即月球车)将驶向月面,利用地形地貌相机等科学设备展开巡视探测和就位探测。刚刚,国家航天局宣布,嫦娥四号月球车命名为“玉兔二号”。
月球地质学家最终得出结论,橙色的土壤是在36.4亿年前的一次火山爆发中形成的。
D. 月兔二号突破1000米大关,距神秘小屋仅10米,拍摄的相片让人意外
1月6日,在嫦娥4号着陆月球3周年之际,逗哪弊其携带的玉兔二号月球车,在月球背面行驶的总里程突破1000米大关,达到了1003.9米。
本来设计寿命只有三个月的玉兔二号,现在使用超过3年时间,并且各项功能正常,相信在未来还会行驶更多的里程。
在玉兔二号突破千米大关之际,也意味着它距离中外网友都非常好奇的月球“神秘小屋”又更近了一步,有多近呢?距离仅10米远,并且还对这个神秘小屋近距离地进行拍摄,当拍摄的相片出来之后,让很多人大感意外。
如果喜欢看电影的朋友,一定知道有部科幻题材的电影——《2021:太空漫游》,这部电影上映1年后,阿波罗11号就载着3名宇航员登陆月球。
在当时的创作者眼中,53年后,人类 科技 水平一定支持人类在太空中建立基地,往返月球就跟开车 旅游 一样简单。
但是2021年已经过去,人类并未达到电影中的科学技术水平,并且人类在此之后的50年里,再也没有一个人登陆月球之上,这点可能让当时的人们失望了。
今天说的重点,并不是把电影与现实之中的科学技术水平做对比,而是在电影中有个非常重要的设定,那就是黑色石碑。
这块黑色石碑,不仅开启了地球原始人类的智慧,并且还埋藏着宇宙间的奥秘,这块黑色石碑是属于另外一个高级文明留给地球人类的礼物。
当时就在月球发现了这块石碑,然后引出整个故事的框架,本来以为这是太空漫游中的设定,但是在玉兔二号经历第36个月昼的时候,在距离其前方80米的地方,发现一个“神秘小屋”,当时就有很多网友猜测,这有没有可能与太空漫游中的一样,是一个高级文明送给地球人类的礼物呢?
从当时玉兔二号拍摄的相片来看,这个神秘小屋方方正正,在中间有一个黑色的阴影,就好像是一扇门,给人无限遐想的空间。
由于月球没有磁场,也没有大气,几乎是真空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是无法诞生任何生命的,而嫦娥4号和玉兔二号,是人类为数不多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的探测器,并且月球的背面也没有宇航员涉足过。
如果一旦确定这个神秘小屋的人为痕迹,可以非常肯定,这一切就非地球人类所为,而是某个不知名的文明,在月球上遗留的遗迹。
不论其是否会如太空漫游一样,是留给人类揭开宇宙的奥秘,单纯只是有人为痕迹这一点,就足以证明人类在宇宙中不孤独了。
由于月球上存在月昼和月夜,也就是相当于地球上的白天和黑夜,不同于地球上一个白天是12个小时,缓升月球的白天和黑夜有些漫长,一个白天大约是地球上14天时间。
而月球由于没有大气,几乎是真空环境,当月夜来临的时候,不仅没有太阳光,温度也变得极其寒冷,并不适用于月球探测器在上面行走,所以玉兔二号会进入到休眠期。
当月昼来临的时候,温度回升,而且还可以利用太阳光补充一下能源,所以这就是为什么玉兔二号是会在36个月昼的时候发现神秘小屋,因为只有在这个时间是属于它的活动期。
当时拍到月球神秘小屋的时候,很多人说直线距离80米,很多人对此非常的好奇,想尽快地知道答案,恨不得玉兔二号开快一点。
理论上玉兔二号的行驶速度是5.6厘米/秒,时速差不多是201.6米/小时,如果全速前进的话,也就是半个小时不到的时间就可以到达了。
但是由于月球在几十亿年间经历非常多的陨石撞击,那些被扬起的石块掉落下来,再一次在月球形成坑坑洼洼的路面,玉兔二号在行驶的过程中,会走一步观测三步,要绕开那些坑坑洼洼的地面,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行驶的不是直线,速度也非常慢。
当时发现小木屋的时候,玉兔二号行驶了800米历程,历经35个月昼,平均下来每天行驶的距离是800/(35*14)=1.63米,考虑到当时离小木屋的直线距离是80米,所以猜测根据以往玉兔二号的行驶速度,至少还需要3个月的时间才能到达。
而此次玉兔二号只用一个月的时间,就行驶200多米,距离神秘小屋只有10米的距离,行驶速度是以往的4.5倍,可以看出科学家们也更我们一样,非常好奇,在这个过程中,让玉兔二号加速不少,才可以在1个月的时间里,就即将给出答案。
当玉兔二号到达神秘小屋只有10米距离的时候,此山族时距离神秘小屋的距离已经非常近,也看得非常清楚,神秘小屋是一个什么模样了。
但是拍摄出来的相片,却让很多人感到很意外,也在情理之中,这个神秘小屋就是一块月球上的普通石头。
不过这块石头的形状非常有趣,像是一个趴着的兔子,怎么说呢?虽然结果让很多人非常失望,跟自己想要的答案差距非常大,但是也非常应景不是吗?玉兔二号在月球上,还真的找到一个石头“玉兔”
结语:
其实这个结果也是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结果,很多人对这个结果不太满意,认为在80米开外的时候,看起来方方正正的,为什么近距离就变成弧形的石兔?有谁知道答案的不妨在评论区解释一下。
E. 玉兔二号在月球背面发现"神秘小屋",这所小黑屋到底藏着什么秘密
月球因为其独特的自传方式,导致人类在地球上永远无法观测到月球的背面。越是无法观测到就越增加了月球背面的神秘性。科学家对月球背面充满了想象,虽然多次派出月球车对月球背面进行探索,但是时至今日对月球背面的了解还是不够深入。我国的玉兔二号月球车在2019年就在月球背面进行工作了,原计划三个月的寿命,如今已经工作了长达三年时间,前一段还发现了一个“神秘小屋”,为我国的科研事业又立下了一功,现在月球车正在向着“神秘小屋”逼近,过不了几天就能为全世界揭开这个“神秘小屋”的面纱了。下面就以个人观点来分析一下这个神秘小黑屋里到底藏着神秘秘密:
一、实心岩石
个人觉得最后的结果很可能会让全世界失望,等玉兔二号到达“神秘小屋”后可能就会发现只是一块普通的长方形岩石矗立在广袤的月球表面。不过就算是这样的铅梁结果,也不会降低人们对月球背面探索的乐趣。
你觉得玉兔二号在月球背面发现"神秘小屋"到底藏着什么秘密?欢迎留言讨袭租论。
F. 玉兔二号解密月球“神秘小屋”,真容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月球上的神秘小屋真容其实就是一块月球上的石头,只是因为当时拍摄的比较模糊,所以看起来像一个屋子一样。相信大家一定还记得玉兔二号之前在月球上拍摄的时候,传回来的一张照片当中有一个非常神秘的小屋子。就是因为这个神秘小屋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关注,很多人开始猜测,是不是月亮上真的有广寒宫和嫦娥。最近玉兔二号又开始在月球上开始了他的探险之旅,在全景相机的彩色成余或纤像之下,这个神秘小屋也被拍摄了下来。
目前玉兔二号也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成功的向地球传回了神秘小屋的阵容,大家看到了神秘小屋的真实样貌之后也感到非常的好笑,没有想到人类的想象力已经到达了这种水平。能够把一块石头联想成神秘小屋,玉兔和广寒宫,看来大家还是非常喜欢中国传统神话故事的。
G. 月球“神秘小屋”揭秘!玉兔二号仅距80米,拍摄的照片令人意外-
对于航空航天工作来说,发现是永远的主题,投资燃乎再巨大,技术再先进,如果不能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找到一些值得研究和 探索 的东西,也是一种失败,所以不管是载人航天项目还是探测器项目,都是以此为目标来展开活动的。
我国的玉兔二号月球车在对月球表面环境进行观测记录时,曾经就捕捉到了一个神秘小屋,在没有靠近之前,这个发现可以说让无数人为之激动不已,具体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就带大家一起回顾一下。
玉兔二号,从名字上其实已经可以猜到,它与嫦娥系列之间肯定是与关系的,作为嫦娥四号的月球车,它原本是搭载在这艘探测器上的,目的是为了完成特殊的任务。
探测器在绕月进行一段时间的观测之后,玉兔二号才开始跟运烂它分离开来,一路行驶到了月球的另一面,这也是以此里程碑的事件,是中国的航天史上第一次实现了在月球背面着陆的操作。
因为月球上会周期性地出现 月夜 的现象,所以玉兔二号的工作模式也需要根据这种变化来做出相应的调整, 除非有光照,否则这辆月球车就会停止工作 ,只有等到下一次光亮到来的时候,才会自动苏醒,开始新一轮的任务。
为了能够充分地收集和记录月球的球面以及空间环境信息,玉兔二号上专门设计安装了最专业的仪器,比如全景相机,红外成像系统,原子探测仪等等。
利用这些家伙,玉兔二号就能立刻获得很多一手资料,而不只是简单的图像和影像,比如行驶到特定的地区之后,这里的地质结构和矿物组成可以很快被仪器自动分析出来,然后传到地面的监控室,监控室再根据这些内容进行判断,考虑月球车的下一步行动轨迹。
就在这辆车继续在月球表面行驶和观测的时候,监测仪器中突然出现了一个特别的景象,就在距离玉兔二号不远的北部, 出现了一个小屋形状的凸起。
尽管细节还很模糊,但是从成像上来看是一个相对规则的物体,这在月球的自然环境中并不常见,而且就在它的旁边,能够清晰地捕捉到一个 撞击坑 ,如果把二者联系在一起,应该说必然会引发无数的猜测和遐想。
消息公布在互联网上之后,一些人认为它肯定和外星文明有关,毕竟除了人类,小屋这样的构造只有可能出现在其它的智慧文明当中。
它也许是这些外星人短暂居留的住所,也许直接就是它们带到这里的航天器,但是真相究竟是什么,只能靠玉兔二号为我们从前线发回报道了。
但是正在大家心急如焚地想要知道结果的时候,却被现实泼了一盆冷水,虽然玉兔二号距离这个神秘小屋只有 80米 的距离, 但是要完成这个长度的前行,却要花上两个多月甚至三个月的时间 ,这不禁令人疑惑,月球车的速度怎么会这么慢呢?
这么低的运行效率想要完成对月球的观测任务岂不是难度太大了吗?
首先来回答为什么月球车的运行速度会这么慢,实际上,玉兔二号也不是不能快,但是在原始的程序设定中,它本来就没有速度这个方面的要求,因为 月球车的目的不是旅行月球,而是观测月球。
对于这样一个天体来说,任何细节都有可皮悄悉能透露出重要信息,如果车辆像地球上的越野那样肆意狂奔,肯定就得不到一些细节上的内容,而且 还会因为这种剧烈的活动对地表的形态造成破坏。
此外, 它所搭载的各种仪器在工作的时候是需要车辆完全静止的 ,否则就没法正常运转,如果我们能够亲眼看见这架月球车的行动,应该会气急败坏,因为基本上就是 一步十停 ,完全跟速度没有关系。
另外,这样的工作模式其实也和月球本身的环境条件有关,因为 这里的温差非常大, 有时候能够低到零下数网络,即便车辆本身装有御寒的系统,也只能刚好抵挡, 极端低温下要保存好自身的性能已经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更别说还要高效运转和工作了。
所以说,即便只是80米的距离,对于玉兔二号来说也是非常长的一段路程了,要想知道神秘小屋背后的秘密,只有耐心地等待它一步一步地靠近。
在这之后,玉兔二号还经历了一次月夜,又暂停工作了一段时间,但是苏醒之后又加快了步伐,朝着举世瞩目的那个小屋前进。
两个多月之后,当玉兔二号已经在月球表面度过了它的第38个月昼之后,他也终于成功地到达了神秘小屋十米旁的位置 ,从它发回地面的图像资料中,我们再一次被震惊。
不过这一次不是因为这个发现有多新奇,而是惊讶于它的平平无奇,承载了无数外星文明想象的神秘小屋原来只是一块石头,它甚至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规则,只是在远处看起来结构很均衡而已。
神秘小屋就这样消失在我们的眼皮底下,很多人不免会觉得失望,但是这样的事情在航天项目中其实是家常便饭了,但是要想有所收获,就不能因此丧失信心,毕竟月球很大,宇宙更大,我们 探索 它的决心也必须要更大才行。
H. 月球“神秘小屋”揭秘!玉兔二号仅距10米,拍摄的照片令人意外
还记得玉兔二号之前拍摄到月球背面的“神秘小屋”吗?
话说,当时玉兔二号正在月球上翻山越岭,随后进行首次抬头环视四周。突然,玉兔二号在北侧天际线处发现了一个突兀的立方体,好像是一个“神秘小屋”。这个“神秘小屋”旁边还有一个大型的“幼年”撞击坑。
这张“神秘小屋”的照片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还有不少人猜测这是外星人在月球上降落后留下来的小屋;还有人猜测,这可能是之前 探索 月球留下来的航天器。各种猜测五花八门,甚至还有人搬出了关于月球以前的各种外星文明传言与这个“神秘小屋”强行关联上。
研究人员经过测量就发现,玉兔二号距离“神秘小屋”大概有80米,至少需要2-3个月才能抵达。很多人可能想说,这么近的距离,赶紧跑过去看一下不就真相大白了吗?为什么还要这么久的时间?
玉兔二号是2019年1月3日登陆到月球背面的,发现“神秘小屋”时是2021年10月29日,接近2年零10个月的时间,玉兔二号只行驶了906.6米。这主要是因为玉兔二号在月球上移动和地球上是完全不一敬碰样的。
事实上,玉兔二号的行走速度并不慢,最快的情况下每小时可以走200米。这听起来似乎也挺慢,但其实玉兔二号的主要工作是探测月球,而非赶路,所以它在设计之初时,就没有想过要跑这么快。
科学家介绍,玉兔二号重135公斤,携带有多种科学仪器,比如:全景相机,测月雷达,红外成像光谱仪以及中性原子探测仪等,这些仪器各自承担着不同的科研任务,其中一些任务就需要静止时工作。
另外,玉兔二号难得到月球一次,需要尽可能详细地探测月球表面的数据,因此无论是遇到坑,还是遇到小石块,只要地面工作人员认为有研究价值,就会让玉兔二号停下来,认真研究和分析,获取详细的信息。
其族芦次,月球背面环境非常恶劣,由于没有大气层,这里日夜温差较大,玉兔二号需要在300多 的温差下工作,以及保护自身安全,这一点也阻碍了它的前进步伐。
更为重要的是,玉兔二号的能量主要来自于两片太阳能电池板,也就是必须要在有太阳时才能工作。兆稿带而月球和地球的环境截然不同,其中月球上的“一天”约等于地球上的一个月,月昼(月球的白天)相当于地球的14天,月夜(月球的黑夜)也大致相当于地球上14天。
玉兔二号只能在月昼时工作,等到月夜来临,月球表面的温度会降低到零下180 以下,低温再加上没有太阳能,导致了玉兔二号进入休眠,等到下一个月昼来临时才能继续工作。
在接下来的2个月里,玉兔二号在下一个“月昼”被唤醒后,状态极佳,迅速朝着“神秘小屋”行进。在这个月昼的上午,控制中心的驾驶员们控制着玉兔二号北上走了四步分别是:9米、11米、12米,7米。在前三步中,每走一步都刷新着自己单步里程的纪录。
到了这个月昼的下午,玉兔二号继续朝着“神秘小屋”进发,又走了20.7米,也就是说在这一整个月昼,玉兔二号行走了59.7米。此时,距离“神秘小屋”的直线距离还有30多米。驾驶员们操纵玉兔二号找到一个合适的地点进行休眠,等待着下一次“月昼”再朝着“神秘小屋”冲刺。
2021年12月27日又迎来了下一个“月昼”,这是玉兔二号的“第38个月昼”,同时也将迎来玉兔二号登陆月球的三周年纪念日。带着强烈的好奇心,驾驶员们继续驾驶着玉兔二号朝着“神秘小屋”进发,前三步分别走了7米、9米、10米,总里程达到了992.3米,距离“神秘小屋”仅有10米左右。就在这时,驾驶员们打开了全景相机,朝着“神秘小屋”进行彩色成像。
没错,远处看起来方方正正的“神秘小屋”,近处一看像“玉兔”的形状,旁边零散的石块好像是玉兔的胡萝卜。所以,“神秘小屋”其实只是一块像“玉兔”的石头,不是外星人的小屋,和外星人没什么关系,估计这样的结果让不少人感到有些失望。
在这个“月昼”里,玉兔二号又走了11.6米,总里程数达到了1003.9米。在三周年纪念日里,玉兔二号的行驶里程也正式突破了1000米的大关,可以说是双喜临门。在下一次“月昼”到来后,玉兔二号将会对“神秘小屋”(或者我们说这块像“玉兔”的石头)以及它身旁的大型撞击坑进行近距离的探测和研究。
#玉兔二号# #玉兔二号月球车行驶里程突破1000米# #月球小屋# #玉兔二号将逼近月球神秘小屋#
I. 这回嫦娥四号终于降落到月球背面了,看看网络上谣传的,外星人在月球背面,这回谜底可以揭开了
嫦娥四号探测器着陆月球背面
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自主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内,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这是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拍摄的图片,第一次揭开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
上图为嫦娥四号着陆器监视相机C拍摄的“玉兔二号”巡视器走上月面影像图
J. 窝在月球背面的两只玉兔
在那个古老的传说里,嫦娥服了仙药,不得不离开后羿飞升入明月。但这样一来,她也触了天条,从此化身玉兔,永远困在那广寒宫里。
故事最早出自商朝的《归藏》。三千多年后,当一台叫做“玉兔二号”的月球车带着这抹浪漫走进月色的黯淡背面,虚幻与现实的次元壁开出了一道口子。
月球的尽头,真的有一只兔子。
而这整件事要从三个月前的一次抬头开始讲起。
十月末的中国南方,很多城市开始准备入冬,月球背面的状况则相反,它正从一个十四天的月夜里出来,走入另一个月昼。温度也从零下150摄氏度的极寒转入零上100摄氏度的极热。
玉兔二号月球车也从月夜中醒来,开始了第36个月昼的探险。
它所处的出发点地形条件并不好,东侧不远处有一个大型撞击坑,西北方高达10 的隆起坡度已经超过玉兔二号的能力范围。驾驶员决定先向东北侧走。在北上途中,远在地球的驾驶人员,第一次操控玉兔二号对周围的天际线实施了环拍,这是玉兔二号落月后首次抬头环视四周。
它看到北侧有一个从地平线上凸起的不明物,像月球表面嵌进太空的一个楔子。
微博上玉兔二号发现神秘小屋的消息瞬间上了热搜。
“这会是此前进入太空的航天器吗,或者是外星人基地,或者真的有广寒宫?”
这甚至在全球范围内成了一个梗。
有人说终于发现《太空漫游2001》里那块隐喻外星力量的Monolith(黑石碑)了。
老搭房子玩家说这是他在“我的世界”里建了忘记拆的。
甚至有人把它画了出来。
卡帕说,如果你拍的不够好,那是因为你靠的不够近。
另一边,玉兔二号开始往这个辩掘物不明物走去了,一直到1月6日——第38个月昼的时候——月球车走到这个神秘小屋眼前,用全景相机拍下画面,又经过彩色成像传回地球,我们得以看到这样的一张照片。
它太小了,看上去只是一块质地普通的月岩,远称不上一个“小屋”。
让所有人惊讶的是,它的形状反而像极了一只正蜷着身体的兔子,头向前探着,安静窝在地上。
一只高度集结人类智慧的“玉兔”,在月亮上遇见了另一只更符合神话形象的“玉兔”,中国人对于太空的浪漫大抵都在这里了。
从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开始,人类 历史 上的所有登月脚印都踏在月球正面。也就是我们夜里抬头看到的那一面,人类从来没有去过月球的背面。
由于引潮力的存在,凹凸不平的月球表面受力不均,在这种情况下月球内部会产生摩擦作用从而减慢月球原本的自转运动,最终的结果是月球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一致,这意味着月球几乎永远在用同一面朝着地球,这种现象也被称为潮汐锁定。
对于月球背面的 探索 从轨道设计或地月通讯的角度都要比正面来的困难的多,这导致此前很长一段时间只能通过航天探测器环绕观测来进行 探索 。1965年7月苏联发射的“探测器3号”在距离月球9219千米的地方拍摄了人类第一张月球背面的照片。三年后的美国阿波罗散肢8号任务,威廉·安德斯成为首位见到月球背面的人类。
与月球正面遍布黑色月海的平静不同,月球的背面小地形丰富得多。由于常年在地月系统中面朝外部,月球背面要迎接很多小行星的撞击,这些撞击在月球表面留下无数陨石坑。
“ 月球背面看起来像我在孩提时玩过一段时间的沙堆,它们全都被翻起来,没有边界,只是一些碰撞痕和坑洞 ”,安德斯曾这样描述见到月球背面的第一眼。
也因为这样,更多古老的岩石容易在月球背面裸露出来,对于月球背面的 探索 对于人类研究月球的化学成分和形成演化价值巨大。
风险与收益并存。直到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经过26天的飞行,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东经177.6 、南纬45.5 的艾特肯盆地冯·卡门撞击坑预选着陆区,人类文明第一次真实的触摸到这片神秘净土。
选定这个地点降落的原因,是因为艾特肯盆地是太阳系中最古老的撞击盆地,甚至撞击已经击穿月壳,深度已经下探到月球地幔的裸露区域,对于要从岩石层中寻找月球年轮的 探索 工作,这是相当理想的区域。
前面提到月球背面带来的地月通信问题。2018年5月,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携液射中心发射,火箭的“运载品”中有一颗会在未来服务于嫦娥四号地月间通讯的中继卫星。半年后,嫦娥四号顺利于预定位置着陆,嫦娥四号团队通过这颗预置的中继卫星向着陆后的嫦娥四号和藏于其内的玉兔二号传递指令,二器接到指令后开始分离。着陆两个小时后,玉兔二号月球车从嫦娥四号着陆器内走出,成为第一辆踏上月球背面的月球车,也留下了月球背面的第一行“人类脚印”,并在三年后与这只“玉兔”相遇。
这颗中继卫星被取名“鹊桥”,是世界上首颗运行于地月拉格朗日L2点的通信卫星。两只“玉兔”此时成了牛郎和织女。
从位置上看,这只“玉兔”附近有一个大陨石坑和一个小陨石坑,它很可能是某一块陨石坠落时形成的附带品。由于月球没有大气层,陨石在冲向月球表面的过程中几乎是没有阻碍的全速砸向地面,这会导致陨石在经过撞击是被撞碎成小块。从传回来的画面上看,在同一地点附近有非常多类似的石块。
也有另一种可能性是,由于陨石撞击月球时会造成月球表面被破坏的情况,这只“玉兔”也可能是因此被撞碎到坑外的一块月岩。
这只“玉兔”本身的研究价值可能并不大,但能走到这只“玉兔”面前,玉兔二号已经远远超过了最初预期。
嫦娥四号团队原本给玉兔二号设定的生命周期是90天,但到今天为止,玉兔二号已经在月面工作了超过1100天。
在第二月昼期间,玉兔二号就已经超过初代玉兔号月球车的行走距离,其携带的红外光谱仪、全景相机、中性原子探测仪、测月雷达等设备帮助中国航天科研团队捕获了大量科学探测数据。
玉兔二号在前三个月昼内完成了对冯·卡门撞击坑底部的巡视探测。根据已获取的科学数据,嫦娥四号团队在第十五月昼后向外界展示了最新的相关研究成果,首次揭示了月球背面着陆区域地下40米深度内的地质分层结构,并阐述了其作用与演化机制。
除此之外,利用玉兔二号携带的中性原子探测仪对月表环境能量中性原子的探测数据,嫦娥四号团队得到了能量中性粒子在月球表面通量能谱,这证实了能量中性粒子的能量与入射太阳风的速度有很强的相关性。
玉兔二号也带来了一些对于普通人来说相对“友好”的进展,比如月球背面最低温度最低达到-196摄氏度,以及月岩中富含我们熟悉的橄榄绿,特别是后者,这对于人类研究月球早期形成的 历史 有着重要意义。
通过红外光谱仪,研究人员在月球背面的月幔层中找到了富含橄榄绿和辉石的证据。此前学界对于月球早期形成的过程假设是,月球在经历岩浆爆发后,斜长石组分上浮形成月壳,橄榄石、辉石等较重的矿物下沉形成月幔,此次的发现将为这一理论提供扎实的实证支撑。
在刚过去的1月11日,正是嫦娥四号着陆器与玉兔二号分离后完成两器互拍、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的三周年纪念日。就在几天前, 玉兔二号月球车的行驶里程已经突破1000米 。它寄托着人类对月球的虔诚和向往走到这里,在未来也会继续走下去。
按照计划,等到下一个月昼,玉兔二号将再前进十米,真的凑到那只“玉兔”面前,对它以及其身后的大型撞击坑进行近距离的探测和感知。到那时候,又会有什么新故事呢?
参考资料:
《划重点:月球背面概况及探测意义》
《玉兔二号驾驶日记丨艰难爬坡!玉兔迎来月背最大坡度》
《惊喜!玉兔二号发现神似玉兔石块》
《玉兔二号解密月球“神秘小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