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读“堰塞湖形成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图中堰塞湖形成的直接原因可能是
1、A 2、C |
⑵ 速求几幅天山天池图片,谢谢!
高清原图,像素4160×3120
网页链接
提取码:fgwx
网页链接
提取码:gwkd
网页链接
提取码:cb4b
⑶ 世界上最大的堰塞湖,人类在这里第一次知道了声音的速度
阿尔卑斯湖群中最大的日内瓦湖(Lake Geneva)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湖泊。它栖身于瑞士和法国之间,占地224平方英里,其中,瑞士国境内占140平方英里,法国境内占84平方英里。可以说,最精彩最吸引人的当属瑞士这一段了,每次来到这里,都给我不一样的感受,它优雅恬静,美的像一幅油画。
日内瓦湖的形成源自罗纳冰川,冰川受到季节和不可抗拒因素的影响会慢慢消融,之后变成了罗纳河,并自东向西源源不断地注入日内瓦湖。有了湖泊,又有了适宜生活的气候环境,便在湖的周围兴起了不少 旅游 度假胜地,所以瑞士红火的 旅游 产业得益于此。
日内瓦湖又是世界上第一大高山堰塞湖,堰塞湖是指由火山熔岩流,冰碛物或由地震活动使山体岩石崩塌下来等原渗局御因,引起山崩滑坡体等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可能有人会担心堰塞湖会逐年上涨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但罗纳河一直以来保持一个平稳是高度。让人不仅感叹,这真的是得益于上天的恩赐。
湖的名字在漫长的 历史 演变中,几经更迭。罗马时期第一次以Lacus Lemannus命名,后来就在法语的Lac Léman和英语的 Lake Geneva之间不断转变。到了瑞士境内,当然要叫日内瓦湖啦!
日内瓦湖周围环绕了有许多大城小镇,像日内瓦、蒙特勒(Montreux)、沃韦(Vevey)等等,这些城镇不仅拥有久远的 历史 ,还有数不胜数的古建筑和遗迹,但最能让我过目不忘的是优美的自然风景。选一家有眼缘的咖啡店,坐下来品着咖啡点心,面对这湖光山色。生活中一切搅扰和烦心都烟消云散。
历史 上很多名人都热爱在这里生活,并将其写进自己的作品里,拜伦则把它比喻成一面晶莹的镜子,亨利·詹姆斯称它是"出奇的蓝色的湖",巴尔扎克把它说成是"爱情的同义词",想必不少游客是冲着文中的描述而来的。
日内瓦湖不止有文人墨客的赞誉,这里也曾经做过一个非常重要的科学试验。1827年这里做过一个物理学上着名的实验,为了确定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使两只船相距13847米,其中一只船上实验员往水里放了一个可以发声的钟。他敲钟的时候。船上的火药同时发光,另一艘船上实验员往水里放一个收音器,实验员看到火药发光9.65秒腊茄后水下的钟声响起,根据这些数据,人们第一次计算出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1500米每秒。
沐浴在阳光下,吹着湿润的微风,漫步于湖边,真的浪漫至极。现正是百花争艳的季节,湖畔开满各种颜色的鲜花,十分讨人喜爱。
蓝天白云与碧绿湖水之间是连绵起伏的山脉,画面唯美,宛若梦境一般。见此盛世美颜,我的脚步不自觉地慢下来,是我的心丛岩已经离不开这里了吧。
⑷ 一道地理题,堰塞湖形成的自然原因是什么一,地质构造
对于堰塞湖,你首先要心理有个堰塞湖的大致样子,在网络上有图片。这里不上传了,图片来得慢。
堰塞湖的形成过程
1、原来有河流。
2、原有河流被堵塞物堵住。堵塞物可能是火山熔岩流,可能是地震活动等原因毕笑启引起的山崩滑坡体,可能是泥石流,亦可能是其他的物质。
3、河谷、河床被堵塞后,流水聚集并且往四周漫溢。
4、储水到一定程度便形成堰塞湖。堰塞湖容易溃坝出现洪水。
从以上过程,我们不难看出有1、2、3、的参与(堰塞湖需要堵,还需要存水;堵需要滑坡、泥石流、火山熔岩;存水需要峡谷、河谷)
具体解释如下
一,地质构造不稳定----------为什么会有地震呢?地震的原因之一就是有断层,即地质构造不稳定;泥石流也有关
二,岩性疏松------------泥石流的出现和地质构造不稳定,岩性疏松有关系。地表物质疏松,遇到暴雨时容易发生泥石流。
三,地形高差大,河谷陡峭。--------高差大即地形起伏大,才可能出现滑坡、泥石流等,平原不会有滑坡、泥石流;
河谷陡峭--------你想一想堰塞湖,要存水啊,峡谷两侧是高山,一旦河流被堵,水才会淤积成升渗湖泊。而河流的下游,往往是平原,即使河水被堵住(当然这种可能性极低),河水就会溢出手如河床,形成洪水泛滥,没法形成漂亮的湖泊啦。
知识需要前后联系,理解他的来龙去脉。
⑸ 什么是堰塞湖
是由于地震而造棚局搭成的山体滑坡,堵截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如果遇到强余震、暴雨,可链拿能会发生溃坝,对下腊唯游百姓的生命财产造成威胁。
20058.5.12发生的汶川8级地震是相当的厉害,震后的堰塞湖有1亿立方米,1亿立方米是什么概念?国土资源部昨日提供的资料显示,根据国土资源部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对航拍图片及卫星数据解译后,在地震灾区共发现34处堰塞湖,其中水量在300万立方米以上的大型堰塞湖8处。
⑹ 冰川湖是什么地貌类型的
冰川湖[bīng chuān hú]
小型山地湖泊
科普中国 | 本词条由“科普中国”科学网络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审核
审阅专家 张勇
冰川湖,是指小型山地湖泊,尤其是冰川侵蚀而成的围椅状洼地(即冰斗)中的湖泊。
2015年9月,比利时摄影师维姆(Wim)在冰岛拍到了一组十分唯美的冰川湖照片。
中文名
冰川湖
外文名
tarn
相关视频
5609播放|01:55
【30年来冰川湖增长了百分之五十 】几十年来卫星一直在监控着冰川湖,气候变化对世界各地冰川湖的增长产生了重大影响。从太空发现自从1990年以来,冰川湖已经增长了50%。
全景网
5611播放|04:25
川藏中线无名冰川湖,炎炎夏日可以感受一下凉爽,可惜不能过去
酒窝旅行记
5456播放|03:14
川藏中线能开车直达的祥格拉冰川湖,路况好还免费
觅剑和露露在路上
5111播放|02:55
原始孝答饥森林,冰川湖泊!四川一景区,景色优美,被誉为梦开始的地方
浪在成都
5146播放|06:49
“原创”穿越冰川湖,零距离接触西藏边坝祥格拉冰川
景探老高
相关星图
湖泊分类(按成因)
共9个词条
1.1万阅读
构造湖
构造湖是(Tectonic Lake)地壳构造运动所造成的坳陷盆地积水而成的湖泊。以构造断裂形成的断层湖最常见其特征为水深,岸坡陡峻,常成狭长形。如中国云南滇池,非洲东非大裂谷的坦噶尼喀湖等。有的是大块陆地下沉而成湖盆,潴水成湖。也有的是岩层同时发生断裂、褶皱两种地壳变动生成的湖盆,如俄罗斯的贝加尔湖。
火山湖
火山喷发后,喷火口内,因大量浮石被喷出来和挥发性物质的散失,引起颈部塌陷形成漏斗状洼地,即火山口。后来,由于降雨、积雪融化或者地下水使火山口逐渐储存大量的水,从而形成火山湖。包括火山口湖、火口原湖和熔岩堰塞湖。火山湖多为淡水湖泊。
堰塞湖
堰塞湖yàn sè hú (堰:是指较低的挡水建筑物。塞sè 通“僿”,实、堵、填充空隙,用于书面词语中,此处意为“堵塞”。) 英文翻译:barrier lake, dammed lake, quake lake (推荐用 barrier lake。) 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冰碛物或由地震活动使山体岩石崩塌下来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体等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由火山熔岩流堵截而形成的湖泊又称为熔岩堰塞湖。
查看更多
形成成因分布地区美景拍摄TA说参考资料
形成成因
冰川湖是由冰川挖蚀成的洼坑和水碛物堵塞冰川槽谷积水而成的一类湖泊。
1、冰川在山谷中缓慢的流淌着
2、 冰川流淌时,对流过的地形进行各种方式的侵蚀和刨蚀,冰川以它自行的轨道向前进,在周边留下一些湖泊。
3、冰川流动中还夹带着不少的泥沙和碎石,这些沙石会逐渐堆积起来。
冰川湖
4 、冰川堆积物会堵塞河川或冰川本身,形成冰积物。
分布地区
冰川湖主要分布在高山冰川作用过的过程,其中的念青唐古拉山和喜马拉雅山区较为普遍。它们分布的海拔一般较高,而湖体较小,多数是有出口的小湖。如藏南的八宿错,它是由扎拉弄巴和钟错弄巴两条古冰川汇合以后,因挖蚀作用加强所形成的冰川槽谷,后谷口被终碛封闭堵塞形成,湖面高程3460m,面积26平方公里,最大水深60米。藏东的布冲错是由于出口处有四条平巧返行侧碛垄和两条终碛垄围堵而形成的冰蚀湖。湖区古冰川遗迹保留完整,东南岸有一片冰碛丘,沿湖伸展30.0km以上。
共6张
冰川湖
新疆境内的阿尔泰山、天举稿山和昆仑山亦有冰川湖分布,它们大多是冰期前的构造谷地,在冰期时受冰川强烈挖蚀,形成宽坦槽谷,冰退时,槽谷受冰碛垄阻塞形成长条形湖泊,如博格达山北坡的新疆天池,古称瑶池,相传是王母娘娘沐浴的地方;还有小天池,相传是王母娘娘洗脚的地方。它们水深且碧蓝,此冰川之缘故。
川西及昌都地区也保存一些冰川湖。如峨边泰永场的大小天池、轮池、天生塘等,湖口至今仍可见到冰碛物。甘孜以西的新路海,青海省文果县的果海也是冰川湖。
极光下的冰川湖
新路海,是我国最大的冰川终碛堰塞湖,大约成湖于大理冰期后期。湖区属高寒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只有5.5℃,一月份平均气温-15℃,极端最低气温达-32℃。湖面从每年九月下旬开始封冻至翌年三月下旬解冻,冰冻期长达半年之久,冰厚60㎝。湖周布满云杉树,其中新路海上游冰川侧碛上的云杉林,树龄均在100年以上,而新路海下游冰川终碛垄上的云杉,树龄可达580年。暗绿色的云杉,映着冰清如玉的湖面,真乃纯洁之仙境。[1]
美景拍摄
2015年9月,比利时摄影师维姆(Wim)在冰岛拍到了一组十分唯美的冰川湖照片。
⑺ 何谓堰塞湖
图片参考:.yimg/iugc/rte/ *** iley_1 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或由地震活动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体等堵截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由火山溶岩流堵截而形成的湖泊又称为熔岩堰塞湖。 堰塞湖形成过程 1、原有的水系 2 、原有水系被堵塞物堵住。堵塞物可能是火山熔岩流,可能是地震活动等原因引起的盯扰山崩滑坡体,可能是泥石流,亦可能是其他的什么物质。 3、河谷、河床被堵塞后,流水聚集并且往四周漫溢 4、储水到一定程度便形成堰塞湖 !!!!!!!!!!!!!!!!!!!!!!!!!!!!!!
参考: .knowledge.yahoo/question/?qid=7008052301584
堰塞(dammed)湖(lake)是由火山熔岩流、地震活动等原因所引起的山崩、滑坡,堵截河谷或河床后,储水到一定程度,便形成堰塞湖。堵塞物一旦被侵蚀、风化、或地震等破坏,或进一步的山崩滑坡如泥石流进入湖中,湖水便漫溢而出,形成洪水。 在全球有数以千计的大大小小堰塞湖,遍布欧洲阿尔卑斯山,日本,中国,美洲等着名山脉地带。而在中国, 由山崩滑坡所形成的堰塞湖,多见于 *** 东南部的峡谷地区,且年代都很桐橡新近。 最新的堰塞湖,是2000年4月发生的 *** 易贡藏布大滑坡,堵断易贡河后形成的一个覆盖面积约33km2的大湖 -- 易贡湖。 到中国四川着名自然观景区九寨沟的公路,就是沿着峡谷中的岷江而上,沿途多高山湖泊﹑断层﹑峭壁等壮丽景观。这些景观之所以形成,就是因为“地震”。自古以来这条公路身处的区块,就是地震频繁地带。公路上的“叠溪海子”以,其高山峭壁中的碧蓝湖泊的景色而闻名。“叠溪海子”就是因为1933年间一凯轮旦场强达7.5的“叠溪大地震”所造成的岷江堰塞湖。这个堰塞湖宽1公里﹑长10公里﹐湖下还埋着一个当年因为地震而淹没的千年古城。 地震活动频繁的台湾,1941年12月, 嘉义东北发生一次强烈地震,引起山崩,浊水溪东流被堵,在海拔高度580m处溪流中,形成一道高100m的堤坝,河流中断,10个月后,上游的溪水滞积起来,在天然堤坝以上形成一个面积达6.6km2,深160.0m的堰塞湖。 1999年9月21日的台湾着名集集7.3级大地震,令云林县古坑乡草岭村一带的大规模山崩,多次余震令大量土石坍塌,阻断清水溪,河道阻断长度约5公里,高度约40~50公尺,并于崩塌区上游形成一处堰塞湖,其水量体积相当于一个水库。
堰塞湖的形成原因: 堰塞湖是由于地质变动,例如火山熔岩流、地震活动等原因引起山崩,造成河谷或河床的堵塞,之后储水形成的湖泊。若是因为火山熔岩堵住而形成的堰塞湖,叫熔岩堰塞湖,例如竹子湖和草岭潭就是典型的堰塞湖。 诱发堰塞湖的主要因素有二,分别为降水(含降雨及融雪)及地震,合计占84%;其次为火山喷发物堵江而成,占7%;另外尚有其他因结冰或植物堵塞等因素所形成之堰塞湖,占剩余比例的9%。 详细资料及图片可以参考以下网址: nmmba/Defaultx?tabid=199
“堰塞湖”源于“堰”字
因为由人工将流水用坭石之类物质堵塞起来
使得流水蓄存起来
这道堵塞物便叫做“堰”。 今次新闻提到的“堪塞湖”就因为地震
把河流两边的大山震塌下来
将河水阻塞
不能流过。这道堵塞河流的土石堤坝
就是“堰”。 当河水越蓄越多时
便形成一个“湖”
所以就称之为“堰塞湖”。
⑻ 求地理高手解答 以下图片分别是什么地貌,会产生什么灾害
第一张图片是陡崖地貌,断层形成,容易诱发山体崩塌;第二张图片是花岗岩地貌,是花岗岩被侍桐风化后的球形地貌,容易引发滚石灾害;第激闭三张图片是喀斯特地貌,容易发生地面塌陷、地裂缝隙,一般这类型地貌发生旱涝灾害频率较高;第四张图片是山间河谷平原,容易发生旱涝灾害;第五张图片是河流侵蚀地貌,容易诱发滑坡泥石流,山洪;第六张图明谈裂片是河流溯源侵蚀地貌,容易发生泥石流灾害。
⑼ 这个图片是什么地方
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
内蒙古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隶属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理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阿尔山市境内,地处大兴安岭西南麓,2000年2月22日经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准成立,总面积10315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80%。
公园属于火山熔岩地貌,生态环境良好,自然景观神奇而多样,整体资源集原始性、自然性、神奇性和多样性于一身,是亚洲最大的火山熔岩台地,世界第二大功能型矿(温)泉群, 拥有原始森林、火山遗迹、高位火山口湖、熔岩堰塞湖、温泉矿泉、高山湿地、河流湖泊、峡谷奇峰等地质资源。 园内现存50余座火山锥,19个高位火山口,8大天池,9大熔岩堰塞湖。园内矿泉资源得天独厚,世属罕见,举世闻名。矿泉群集饮用、洗浴、治疗于一体,被称天下奇泉。
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先后获得“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最具影响力森林公园”、“中国最美森林旅游景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等荣誉称号。
⑽ 一道地理题,堰塞湖形成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或由地震活动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体等堵截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由火山熔岩流堵截而形成的湖泊又称为熔岩堰塞湖纯基槐。
堰塞湖的堵塞物不是固定永远不变的,它们也会受冲刷、侵蚀、溶解、崩塌等等。一旦堵塞物被破坏,湖水便漫溢而出,倾泻而下,形成洪灾,极其危险。伴随次生灾害的不断出现,堰塞湖的水位可能会迅速上升,有可能导致重大洪灾。
灾区形成的堰塞湖一旦决口后果严重。堰塞湖一旦决口会对下游形成洪峰,破坏性不亚于灾害的破坏力。
(10)唯美堰塞湖图片扩展阅读
要由专家进行堰塞性质判断做友和危险性评估。堰塞湖一般有两种溃决方式:逐步溃决和瞬时全溃。逐步溃决的危险性相对较小;但是,如果一连串堰塞湖发生逐步溃决的叠加,位于下游的堰塞湖则可能发生瞬时全溃,将出现危险性最大的状况。
专锋老家可根据堰塞湖的数量、距离,堰塞坝的规模、结构,堰塞湖的水位、水量等进行判断。如堰塞坝是以粒径较小、结构松散的土石堰塞坝,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溃决的。
对于危险性大的堰塞湖,必须以人工挖掘、爆破、拦截等方式来引流,逐步的降低水位,以免造成大的洪灾。水被蓄高,具有了很大的势能,一旦堰塞湖的湖口破裂,水的势能化为动能,就具有很大的动能,因此破坏性增强,方案由疏通导渠,逐步排水,并且炸开堰塞体。
在排险的同时,堰塞湖要及时进行监测和预警。应立即开展对危害严重、情况危急的堰塞湖现场调查评估,进行动态监测。
预测堰塞湖溃决时间及泛滥范围,撤离居住在泛滥范围内的受灾群众,安置抢险救援人员的临时驻扎场所,并制定下游危险区的临灾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