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素材 » 军事理图片素材
扩展阅读
各种花卡通图片 2025-09-20 02:51:36
唯美身影图片 2025-09-20 02:47:16

军事理图片素材

发布时间: 2023-03-21 03:48:00

㈠ 世界军事杂志的封面图片和诗歌彩页的背景图片都是从哪里找到的

军事记者拍摄的有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是报社或杂志记者拍摄的!
诗歌彩页有的是网上的素材··有的是名家的山水画··有的是自己做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㈡ 有什么军事类的动漫,最好是二战素材的

太平洋战争 1942
日本海军二战三大“祥瑞之神”

雪风号驱逐舰

摇身一变成为国民党海军“丹阳”号的“雪风”

——“当雪风的诅咒将整个太平洋纳入射程之时,大日本海军对自己即将面对的命运仍旧懵懂无知”

昭和15年(1940年)1月20日,日本海军“阳炎”级甲型驱逐舰8号舰竣工。次年3月24日下水并被命名“雪风”号,没有任何人意识到,这是一艘拥有神秘诅咒,能够把周边友军的运气统统吸走的超甲等扫把星。从这一天起,被不断吸走国运的“大日本帝国”便逐步走向了必败的命运……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雪风被编入第3舰队第4突击部队,参加了攻击菲律宾吕宋岛、支援拉蒙湾登陆作战、占领苏拉威西岛、苏腊巴亚海战(泗水海战)等行动。之后,调南太平洋战区第3舰队第10战队给“翔鹤”、“瑞鹤”号航空母舰护航。

1942年11月12日,第3次所罗门海战中。雪风与其他13艘驱逐舰及轻巡“长良”共同护卫“雾岛”、“比睿”这两艘战列舰。23时30分,美军巡洋舰“海伦娜”发现日舰;23时50分,两军舰队靠拢,展开了历时24分钟的混乱炮战。战斗以美军败退告终,但日军也有驱逐舰2艘沉没,战列舰1艘,巡洋舰1艘,驱逐舰3艘受伤。其中比睿号作为雪风的主要护卫对象,不但初战便受重创,更在第二天遭到美军空袭,被炸到生活不能自理,不得不自行凿沉。而雪风则在此战中毫发无伤,从此拉开了它克死僚舰无数的祥瑞史序幕。

42年底到43年初,雪风先后护送“飞鹰”、“瑞凤”两艘航母,3次运输瓜岛陆军撤退,并顺便把重伤的姊妹舰“舞风”拖回鲁特克。在这一连串作战中,雪风始终没有受到什么损伤。

1943年3月1日,雪风在俾斯麦海为前往新几内亚的运输船队护航。由于美军连日空袭,日军共损失4艘驱逐舰“白雪”、“朝潮”、“时津风”、“荒潮”和以及7艘运输舰,人员伤亡巨大。但雪风和它运载的1个步兵大队没有受到任何损失,还顺便打捞起一大群友军落水士兵。

7月12日,换装了新式雷达和声纳(13号对空雷达、21号对海雷达、23号射击指挥雷达和3式声纳)的雪风在科隆班加拉岛夜战中率先发现美军,为海战指挥官作出正确判断立下了功劳,不过另一方面,雪风也没忘发挥“祥瑞”之功:是役,美军向雪风发射鱼雷,但这颗鱼雷因为定深过大,从“雪风”号的舰底钻过去,击中了编队的旗舰轻巡洋舰“神通”号……

雪风在战斗结束后安全地运送1200名陆军士兵登陆。

1944年6月19日,菲律宾海海战(马里亚纳海海战)爆发,“雪风”号本来是要上一线的,但是由于战前的一次训练中意外损坏推进器,速度减半,被临时改派为归国油船的护航任务,饶是如此, “雪风”号祥瑞依旧,其间遭遇美军潜艇,“西洋丸”号被重创,“雪风”号例行公事完成了救助工作。尽管再次展示了自己的“祥瑞”,不过“雪风”依然感到了巨大的压力,因为在马里亚纳海战中,联合舰队的“祥瑞NO.2”时雨号和“祥瑞NO.3”野分号共同“努力”,把日军的“大凤”号、“翔鹤”号以及“飞鹰”号三艘航空母舰克进了太平洋的海底。照这样下去,雪风恐怕NO.1地位不保。

不过机会还是有的,之后的10月20日,号称人类史上规模最大的莱特湾海战展开。日军三大祥瑞舰同台竞技,分别克死重巡“爱宕”、“摩耶”;战列舰“武藏”、“山城”、“扶桑”;轻巡洋舰“最上”;航母“千岁”、“瑞鹤”、“瑞凤”、“千代田”;航母战舰“伊势”、“日向”以及其他数艘巡洋舰和驱逐舰。祥瑞三兄弟的老三野分在此役中孤身遭遇美军34特混编队(6艘新型战列舰、8艘巡洋舰、N多驱逐舰),被美军用足以战翻一个舰队的饱和火力打成零件,无人生还。而雪风在此役中毫发无伤,还捞起了一大群友军落水船员。

11月21日,雪风与僚舰“浦风”号护送战列舰“金刚”回国途中,在台湾海峡被遭遇美国潜艇“海狮”号偷袭。金刚与浦风中鱼雷沉没,雪风安然无恙,轻车熟路地打捞起两艘沉舰的水兵安全回国。

此时,雪风的“扫把星”名声已经在海军传开,有“吴港雪风、佐世保时雨”的提法,甚至有人以这两艘船里谁的运气更好设了赌局。但海军部的人不知道是不信邪还是别的什么:11月29日,由大和级3号舰船体改装,当时世界上体积最大、技术也比较先进的新锐航空母舰“信浓”号由雪风与另外两艘驱逐舰护航,在濑户内海试航。雪风诅咒很快便发挥了效力:美军潜艇“射水鱼”号发现信浓,发射了6颗鱼雷,其中4颗击中信浓。由于船体尚未完工加上损管人员经验不足,信浓很快便由于进水过多而沉没,成了海军史上最短命的航母——从首航到沉没仅有不到20小时。

时任“雪风”号舰长的寺内正道大佐看着“雪风”号甲板上捞救起来的垂头丧气的“信浓”号的舰员时,不禁发出了“成习惯了啊,都是这样的光景……这种风啊,都是在救助其他舰的人的时候吹……”。寺内大佐说的没错,自开战以来,“雪风”号干得最多的事情不是对敌作战而是捞自己人……

之后,“雪风”号甲板上坐满信浓的船员安全返航。

在之后的几个月中,美军对日本各军港展开大规模空袭。雪风在历次空袭中总共打出万余发高射炮弹,自己却没有受到什么损伤。

1945年4月7日,日本海军集结残存力量,发动孤注一掷的自杀攻击“菊水作战”,雪风被编入联合舰队为旗舰“大和”护航。之前的菲律宾和莱特湾海战中,雪风仅仅是在后方执行支援任务便克死僚舰无数。这次作为大和的直卫,大和想不沉都没有天理了!果然,在美军机的轮番轰炸中,自大和以下,巡洋舰“矢矧”,驱逐舰“滨风”、“矶风”“朝霞”、“霞”均被击沉或重创后自沉。而雪风的数百名船员中仅有3人死亡,15人受伤。

此役,联合舰队几乎全军覆没。残存的4艘驱逐舰逃回佐世保后,发现雪风的粮仓中居然有一颗未爆的美军炸弹。这颗炸弹一旦爆炸便可能将雪风船底炸穿而直接沉没去陪伴“大和”号——但它却是颗哑弹。

菊水之后,日本海军已名存实亡。剩余的几艘战舰躲在各处军港中苟延残喘。雪风先后在舞鹤、宫津湾及吴港转场,经历了合计15000架次敌机的数十次大规模空袭却仅中弹一枚,而且又是哑弹!一次空袭中,雪风为了躲避炸弹不慎撞上自家铺设的水雷,但雪风“祥瑞”再次应验——水雷引信失灵了!而旁边的“初霜”号驱逐舰以同样的规避动作撞上了水雷……这次水雷没失灵……

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日本共有82艘各型驱逐舰,到战争结束后只有雪风一艘幸存。不但如此,作为一艘航程12万4800英里、参加了太平洋战争大部分重要战役的资深军舰,雪风几乎从没有受到过严重损伤。每次中弹不是没有打到要害就是近失,要么就干脆哑火。在整场战争中雪风只有不到10名船员死亡,2人失踪,4任舰长全部都是善终。日本海军称雪风为“不死鸟”、“奇迹的驱逐舰”,但其他舰上的船员却非常讨厌雪风,因为跟它一起出击的军舰没有几艘能安全回来的!

二战结束了,雪风传说却并未结束……

1947年,盟军总部决定将驱逐舰以下的日本舰艇计驱逐舰24艘、海防舰68艘共92艘分三批抽签分配给中美英苏4国作为赔偿,抽签典礼于1947年6月28日在东京盟军总部大礼堂举行。美国抽到了“雪风”号,但战后美国海军舰艇大量过剩,一艘驱逐舰简直是包袱。考虑到当时中国海军(国民党)极其弱小,于是此舰被转送给中国。

刚才我们说到战后美国海军舰艇大量过剩……没错,抽签结束后美国海军就开始大量淘汰舰艇,但凡和“雪风”照过面的美国军舰有的解体退役被拆成铁锅铁勺、有的被转卖别国……

1947年7月6日,雪风从长浦港出发驶向上海,作为日本赔偿舰的第1艘移交给国民政府,并更名“丹阳”号。可是此舰之“祥瑞”已经经过了“实战检验”,什么“天皇保佑”、“皇国三千神明”统统没用,换了校长一样镇不住。就在移交仪式当天蒋校长就看到了解放军发动攻势的汇报。两天之后,刘邓大军突破黄河防线,千里跃进大别山,国共内战的战略主动权从此易手,国民党全面溃败只是时间问题……

在之后的20年中,可怜的国军舰队面对实力明明不如己的红色海军屡战屡败。尤其在1958年金门炮战中,不但输仗输人,更被美国主子给卖了一遍。

1966年11月16日,丹阳号退役,停留海军官校小港码头做练习舰用。四十天后,也就是12月26日,大陆研制的中程火箭首次飞行试验基本成功。 而12月28日又成功地进行了氢弹原理试验。解放军刚刚成立的第二炮兵部队此刻有了自己的利刃,蒋介石哀叹“反攻大陆已无可能”。

到了1971年12月8日,也许是不堪诅咒,国军终于下定决心将其解体。时日无多的“雪风”显示了它最后的“威力”:在这之前,28届联大刚刚通过驱蒋案,中华人民共和国终于获得了自己应有的国际地位。而这之后的1972年2月,蒋介石最主要的“外交盟友”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而就蒋校长个人来看,先经历了极其搞笑的被爆菊花事件(伪+囧),之后又出了一场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车祸。健康状况每况愈下……

㈢ 军训手抄报文字素材

军训手抄报文字素材可以参考下文。手抄报文字素材一:军训不仅增强了我们的体质,锻炼了我们的意志,还培养了我们的作风。更使我们懂得了不少道理,做任何事情,只要付出辛勤的汗水,就一定会有收获。离开喧嚣的城市,离开舒适的温床,身披象征生命与希望的绿色,我们完成了七天紧张、严格和艰苦的军训。

手抄报文字素材三:无论是滂沱的大雨,还是火热的烈日,我们的训练依旧。不管是流汗,还是流泪,我们的步伐不能停止。铁一样的纪律无时不刻地约束着我们。在严格的要求下,我们疲惫的身躯挺立,我们酸痛的手脚重复着动作。严肃的教官,艰苦的生活所有的一切,我们必须坚强地面对。因为我们身披军装,因为我们身在这绿色的军营。

㈣ 作文素材 有关战争军事的急用

军队是国家安全最重要的战略资源。非传统安全威胁凸显,无疑要求军队延伸和拓展其基本职能,将军事斗争准备的任务,从单纯应付军事威胁,转变为应付以军事威胁为主的多元化、综合性威胁。一旦有事,军队能不能“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显然,必须提高军队在非战争军事行动中的“能战度”。所谓“能战度”,是一种短时间内快速、高效释放战斗力的能力,它同样也是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一个重大历史课题。

(一)

和平时期,当生存没有面临重大威胁时,保障持续发展则应被放在优先位置。而无论恐怖主义、民族分裂,还是大规模自然灾害,如海啸、飓风、地震、洪涝、火灾、恶性传染性疾病等,无不关乎人民生命财产,关乎社会稳定与国家发展。此外,随着我国的和平崛起,诸如信息网、电力网、核电站、能源基地、铁路交通、大型水利设施等,成为与国家利益攸关的重心和关节点。这些核心部位一旦受到人为或自然灾害的侵袭,都会严重危害国家利益,产生重大政治影响。显然,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天平上,保障国家发展权益的砝码,无疑将大大加重。

胡主席为我军确立的新世纪新阶段“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历史使命,以及“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重要指示,就是适应国家安全角势的发展变化,着眼我国面临的“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的新环境,对我军地位、作用的重新定位和精辟概括。军队作为武装力量集团,比任何组织都符合非战争军事行动所需要的力量需求,其战略作用不可替代。军队在政治、组织、力量、手段等方面,不仅有武装集群优势,也有一定的专业优势,既能发挥稳定局势的政治作用,也能发挥化解危机的突击作用。实践证明,对非战争军事行动内的各类突发事件,军队只有及早介入,才能迅速遏止危机恶变的势头,有效维护国家利益和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军队应对非战争军事行动,已成为当今世界军事发展的共同趋势,世界许多大国都把军队参与非战争军事行动作为军队改革的重要话题。2005年12月在印度召开的“军队灾害管理与挑战国际研讨会”上,各国就使用军队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展开讨论,主流意见是积极倡导军队应对非战争军事行动,强调把非战争军事行动纳入战备的范畴,并进行相应的战略调整。在2005年应对“丽塔”飓风灾害的处置中,美军先后出动5万人参与救援,使“丽塔”灾害造成的破坏和损失,远远小于前不久发生的“卡特里娜”飓风。

长期以来,在传统安全威胁严重时期,我军一直把参加抢险救灾等非战争军事行动作为一项义务,尚没有正式纳入军队职能范围——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周密的行动预案,高效的动员机制,特殊的专业装备以及有针对性的训练……往往事到临头,临时动员,随机准备,仓促应战。这显然与日益频发的非战争军事行动需求,有较大差距。军队必须拓展职能,不仅战场上打得赢,“灾场”上也要“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能战度”是一种衡量短时间内快速、高效释放战斗力的指标,如何提高军队在非战争行动中的“能战度”,已经历史地摆到军队面前。

(二)

非战争军事行动的特殊性,表现在时机、任务、方式、指挥、环境等方面。例如,发生突然,安全威胁的时间、方式、地域具有随机性和偶然性,军队行动方向、任务、地域存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准备仓促,不动则已,动则至急,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必须闻警而动,从灾难发生到军队赶赴现场,几乎没有准备时间;火速机动,提高“能战度”,不单纯指第一次能拉得出、开得动,有时往往是连续机动,频繁转换,立体输送,强调的是第一时间到达,在与时间赛跑中化被动为主动;任务复杂,一般都是十分艰巨,具有急、难、险、重的综合特征,与人民生命直接相关,被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而军队往往没有经历过,局面异常复杂。上述特征,对军队的“能战度”产生特殊要求。那种以为具备战争能力同样也就具备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的看法,不能说错误,但至少已经被军队参与非战争军事行动实践反复证明是不全面的。

执行特殊任务,就必须具备特殊能力。进入本世纪以来,美军针对非战争军事行动的频繁增加,大大加强了包括反恐、维和、人道主义援助、抢险救灾等内容的训练。《美军士兵非战争军事行动手册》明确指出,美军必须完成包括灾难救援在内的非战争军事行动训练。为全面提高军队的抢险救灾能力,美军就在基础训练中增加了“灾难预警与监控能力训练”、“灾难救援能力训练”、“灾区重建与管理训练”等三大内容。提高我军非战争军事行动的“能战度”,必须加强非战争行动能力的教育和训练。

加强战斗精神训练。战斗精神是任何军事行动中最活跃的因素。非战争军事行动较之作战行动对部队战斗精神有着更加特殊的要求,没有战场上的硝烟战火与流血牺牲,但却伴随着更长时间的孤独、焦虑、艰辛、劳累、恐惧,特别是与自然灾害的搏斗,比战场上冲锋陷阵还要困难,是以另一种形式向生命的极限挑战。这就要求官兵具有坚强意志与过硬的心理,迎接挑战,不畏艰难,不怕疲劳,连续作战,视国家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人民流血牺牲心甘情愿。

加强基本技能训练。非战争军事行动靠的不光是热情和勇敢,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比如,震灾抢险中的定位技术,人员与物资的抢救,次生灾害防护等;水灾抢险中的险情探查,克服管涌、固定滑坡、处置坍塌、排除漏洞的方法等;制乱平暴中的法律知识、情况处置的方法及把握程度等,这些特殊的技能和方法,都需要平时有针对性的进行专业训练,必要时组织近似实战的演练。

加强联合行动训练。大规模的非战争军事行动属于国家行为,其联合性特征突出,参与行动的既有军事力量又有非军事力量,既有解放军、武警部队又有民兵预备役人员,既有国内力量又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力量。军队除了自身协同外,还必须积极与地方政府和部门进行协调,重大行动需要与地方相关机构密切协作,形成有效处置危机的合力。军队的“能战度”包括了上述联动能力和协调能力,必须注重强化联合意识,充分发挥各种力量的整体效能。

加强背景政策训练。非战争军事行动涉及面广,情况复杂,行动部队要广泛地与当地民众接触,争取当地民众的配合与支持。我国民族众多,民族与地区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生活习俗各不相同,行动部队必须对相关政策和当地民俗有所了解,真正做到对其文化、宗教和民族习惯的尊重,进而争取广大民众的理解、配合与支持。

(三)

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国家安全面临非战争威胁居多,强化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成为军队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军参加非战争军事行动无论是理论、机制,还是装备、训练都存在不足,制约着部队在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发挥更大作用。因此,围绕非战争军事行动加强部队基础性建设,既是职能所系,也是提高“能战度”之所需。

非战争军事行动比战争更难预测,制定完善的行动预案是保证部队快速展开、快速行动的基础。美、俄、日等国军队都非常重视非战争军事行动预案的制定,并通过演习实践不断修订和完善,对部队在紧急情况下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我军需要针对国家面临非战争安全威胁的实际,加强情报预警研究,借鉴国内外大量非战争军事行动实践的经验教训,在探索规律和特点的基础上,从最困难、最复杂的情况出发,合理区分任务,妥善制定不同方向、不同地区、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非战争行动计划和方案,确保一旦有事,处变不惊,快速反应,高效运转,提高“能战度”。

非战争军事行动参与力量众多,有时跨区(跨国)行动、军地联合,行动部队往往接受非军方的领导或军地双重领导,协调行动异常复杂。因此,确定权威、高效、联合、顺畅的指挥体制尤为重要。在结局悲惨的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灾害救援中,美国民众之所以对政府和军队都表现出极大不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指挥协调不力,政府和军队相互推诿扯皮。目前,我军对非战争军事行动指挥协调,应以《军队处置突发事件总体预案》为主要依据,同时还要认真总结在非战争军事行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完善职能,明确责任,自上而下地建立军地联合、上下通畅、左右协调、运转高效的指挥体制。

军队参加非战争军事行动,若没有与任务相适应的装备器材,“能战度”会大打折扣。据悉,美、日、韩等国少量军队装备了一些专用的、具有现代化水平的救灾排险设备器材和非致命性武器装备,以备急用。面对日趋频繁非战争军事行动,我军也应投入专项经费,在一些部队配备一定数量的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所必需的装备器材,这是有效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