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这句话的一串小铃铛是形容什么
意思是:春水的声音,叮咚婉转像是一串小铃铛一样,轻快地奔流过村庄。
出自当代诗人刘湛秋的散文《三月桃花水》:“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流水声比作小铃铛的声音,把明镜般的水面比作丝绸。
《三月桃花水》一文作者把三月桃花水比作竖琴,明镜等,赞美了春天的美丽,抒发了作者对春天和大自然的热爱,对三月桃花水的深情赞美和无比热爱。
(1)桃花水中唯美图片扩展阅读
《三月桃花水》以及作者介绍
1、《三月桃花水》介绍
《三月桃花水》是着名诗人、词人、翻译家、评论家刘湛秋写的一篇优美的散文,文章描写了阳春三月,春水滋润大地、催生万物的美丽景色,赞美了春天的美丽。作者把三月桃花水比作竖琴、明镜,揭示了春水的可贵和春天已经悄悄地向我们走来的信息,抒发了作者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全文语言非常优美,引人入胜,美不胜收。
2、作者介绍
刘湛秋,当代诗人。安徽省芜湖市人。中学时代曾在《进步青年》杂志发表诗作。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在报刊发表过诗、散文、评论、小说及报告文学作品。1979年参加中国作家协会。出版的作品有散文诗集《写在早春的信笺上》(1979年,上海文艺出版社)、《温暖的情思》(1981年,花城出版社)和翻译诗集《叶赛宁抒情诗选》(1982年,上海译文出版社)。现为《诗刊》社副编审。
② 桃花水这面明镜还能看见什么,仿照短文写两个景物怎么写
1、从明镜中看到了风吹来花的香,花瓣上披着细雨。
2、从明镜中看到了村庄上空,很早很早,就袅袅升起了炊烟。
3、从明镜中看到燕子飞过天空,翅膀上裏着白云。
4、从明镜中看到垂柳披上了长发,如雾如烟。
5、从明镜中看到一群姑娘来到河边,水底立刻浮起一朵朵红莲,她们捧起了水,像抖落一片片花瓣。
③ 桃花寓意和象征意义图片(桃花寓意和象征意义)
您好,我就为大家解答关于桃花寓意和象征意义图片,桃花寓意和象征意义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桃花在中国古...
您好,我就为大家解答关于桃花寓意和象征意义图片,桃花寓意和象征意义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桃花在中国古代有多重寓意,在不同意境或语境下,其象征着春天、爱情、长寿、美好生活、弟子等。
2、(一) 桃花象征着春天。
3、桃花,开于早春,自古以来就是春天来了的象征。
4、“桃红容若玉,定似昔人迷”,作为春天和美好的代名词,桃花无愧人们的厚爱。
5、吴融在《桃花》诗中曰“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王维留有“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的诗句;而崔护在《题城南庄》中,也将桃花与春天联系在一起,有“桃花依旧笑春风”之说。
6、(二) 桃花象征着爱情。
7、花语及代表意义为爱情的俘虏。
8、在古中国,桃花一直以来都离不开爱情两个字。
9、古人占卜时常说桃花运,就是指桃花能给人带来爱情的机遇。
10、而古代诗人也常常把桃花与爱情结合在一起,除了用“一树桃花一树诗,千树花语为谁痴”这样的诗句来表达爱情向往,还常用于对红颜薄命的感叹,唐代大诗人李贺的一句"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就将爱情美好的幻灭写得凄美之至。
11、当遽然而逝的生命与人们企盼红颜永驻而又不能联系一起时,桃花便成了旧时对红颜薄命的忧伤和隐喻。
12、(三)桃花象征着长寿。
13、《太清方》曰,“三月三日采桃花,酒浸服之,除百病,好颜色”,而桃花所形成的果实,桃实更被视为延年益寿之物,由此其引发出的许多如王母的蟠桃会等故事,把桃果称为“寿桃”。
14、清末画家吴昌硕夸张地咏寿桃,诗云“灼灼之花,赪颜如中酒,一开三千年,结实大于斗。
15、”(四)桃花象征着美好生活。
16、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描写道“入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为人们塑造了一个令人神往、千古不朽的理想之境,不知激励和影响了多少代志士仁人和追求美好生活的人们。
17、所以,古人常用桃花命名居所,如“桃花坞”、“桃花圃”、“桃花庵”等。
18、(五)桃花象征着学生、弟子。
19、由桃花与李花构成的春光,充满了无限的生命力,自古以来被喻为学生、弟子。
20、语出《资治通鉴·唐纪·武后久视元年》的“桃李满天下”,比喻一个人到处都有学生,其中的桃李即指培养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
④ 桃花水看见了什么
桃花水这面明镜还能看见什么如何仿照短文写两个景物如下:
1、从明镜中看到了风吹来花的香,花瓣上披着细雨。
2、从明镜中看到了村庄上空,很早很早,就袅袅升起了炊烟。
仿写主要类型:
指定格式和话题:这类仿句题指定的格式即句式或修辞,指定的话题可以是一个词,也可以是分句。这类仿句题格式一致,话题明确。解答时,首先应明确话题,在仿写时保持话题的统一。
指定格式,不指定话题:这类仿句题主要是仿照句式与修辞方法,自选话题造句。这类仿写句的要求比第一类要宽松,即格式上保持一致,话题不加限制。
⑤ 三月的桃花水还能是什么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霓裳,是田野的歌谣。
《三月桃花水》是着名诗人、词人、翻译家、评论家刘湛秋写的一篇优美的散文,文章描写了阳春三月,春水滋润大地、催生万物的美丽景色,赞美了春天的美丽。作者把三月桃花水比作竖琴、明镜,揭示了春水的可贵和春天已经悄悄地向我们走来的信息,抒发了作者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全文语言非常优美,引人入胜,美不胜收。
作品风格
刘湛秋的散文有一种田园美,被海内外文坛誉为现代山林文学的代表。本集中选的80篇散文,可谓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作者超时空的田园心态,篇中无论写情感、人生,还是写都市、文化、旅行、经济,都用他特有的唯美风格,用纯情的语言、轻松的方式,在和读者谈心,流露出由衷的快乐和淡淡的忧悉。
他的文字自然、亲切、优美,一事一物、一草一木、一色一声,他都能轻松道来,吸引着你,并跟着他的行文一走到底。集中不少散文已广为流传,为多家报刊选裁,为电台广播。《雨的四季》《随便为自己找个座位》等数篇散文已进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及课外读物,《中国的土地》被引入鄂教版八年级下册书中。
⑥ 赏桃花的诗句发朋友圈
发朋友圈赏桃花的诗句:
一、美景篇:
1、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周朴《桃花》
2、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春风助肠断,吹落白衣裳。——元稹《桃花》
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4、千朵浓芳绮树斜,一枝枝缀乱云霞。凭君莫厌临风看,占断春光是此花。——白敏中《桃花》
5、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桃花。——晁冲之《春日》
6、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五》
7、一番桃李花开尽,唯有青青草色齐。——曾巩《城南》
8、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谢枋得《庆庵寺桃花》
9、二月春归风雨天,碧桃花下感流年。残红尚有三千树,不及初开一朵鲜。——袁枚《题桃花·二月春归风雨天》
10、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吴融《桃花》
11、桃花春水生,白石今出没。摇荡女萝枝,半挂青天月。——李白《忆秋浦桃花旧游,时窜夜郎》
12、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元稹《桃花》
13、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14、小桃灼灼柳鬖鬖,春色满江南。——黄庭坚《诉衷情》
15、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无言一队春。——李煜《渔父·浪花有意千里雪》
16、阴阴溪曲绿交加,小雨翻萍上浅沙。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桃花。——晁冲之《春日》
17、杨柳千寻色,桃花一苑芳。风吹入帘里,唯有惹衣香。——张祜《胡渭州》
18、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刘禹锡《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
19、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喜笑东风。——曹雪芹《咏红梅花得红字》
20、树头树底觅残红,一片西飞一片东。自是桃花贪结子,错教人恨五更风。——王建《宫词一百首》
二、情感篇:
1、村南无限桃花发,唯我多情独自来。日暮风吹红满地,无人解惜为谁开。——白居易《下邽庄南桃花》
2、丹灶初开火,仙桃正落花。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 宴梅道士山房》
3、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任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吴涛《绝句》
4、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黄庭坚《寄黄几复》
5、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城南庄》
6、桃花气暖眼自醉,春渚日落梦相牵。——杜甫《昼梦》
7、桃花流水须长信,不学刘郎去又来。——李建勋《南唐近事》
8、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杜甫《绝句漫兴九首》三、思念篇:
1、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可惜狂风吹落后,殷红片片点莓苔。——周朴《桃花》
2、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李颀《古从军行》
3、先时见者为谁耶,源水今流桃复花。——包融《武陵桃源送人》
4、再游巫峡知何日,总是秦人说向谁。长忆小楼风月夜,红栏干上两三枝。——白居易《寄题忠州小楼桃花》
⑦ 《三月桃花水》这篇文章主要从什么和什么方面描写三月桃花水
一方面写声, 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二方面写色, 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
《三月桃花水》是从声音、样子两个角度来分析春水的美好,同时,本文结构特点属于嵌套式,即总分总结构中镶嵌着总分总结构,而本文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也是重点。
《三月桃花水》是着名诗人、词人、翻译家、评论家刘湛秋写的一篇优美的散文,文章描写了阳春三月,春水滋润大地、催生万物的美丽景色,赞美了春天的美丽。作者把三月桃花水比作竖琴、明镜,揭示了春水的可贵和春天已经悄悄地向我们走来的信息,抒发了作者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全文语言非常优美,引人入胜,美不胜收。
《三月桃花水》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春水》中的第二篇主讲课文。课文通过大量的修辞手法,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美丽的农村春水图,文章语言生动、活泼,从声音和样子两方面来描写“水之美”、“劳动之美”、“生活之美”,同时本文在教学过程中也是一篇难得的习作指导文章,不仅是熟练的运用了总分结构,同时还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
拓展资料
刘湛秋,男,(1935-2014),安徽芜湖人,当代着名诗人,翻译家,评论家,《诗刊》前副主编,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会长。其作品清新空灵,富有现代意识,手法新颖洒脱,立足表现感觉与情绪,既面对生活,又超越时空。早在八十年代中期,他就被一代大学生誉为“抒情诗之王。”他结集出版有诗歌、散文、评论、翻译、小说等三十余种,其诗集《无题抒情诗》获过中国新诗奖。他译的《普希金抒情诗选》《叶赛宁抒情诗选》为广大读者喜爱,并一度成为畅销书。
刘湛秋写作散文颇丰。以抒发情感、人生为主,笔触细腻,行云流水,有其独特的唯美的散文风格。台、港文坛对其散文评价颇高。作品被译为英、法、日、俄、意、德等多种文字。
刘湛秋的散文有一种田园美,被海内外文坛誉为现代山林文学的代表。本集中选的80篇散文,可谓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作者超时空的田园心态,篇中无论写情感、人生,还是写都市、文化、旅行、经济,都用他特有的唯美风格,用纯情的语言、轻松的方式,在和读者谈心,流露出由衷的快乐和淡淡的忧悉。
⑧ "三月桃花水" 的意思是三月的河水像桃花一样美,对吗
不对,是三月的桃花倒映到水中,或者桃花顺水漂流,流水落花之美。
出处:《三月桃花水》,散文,作者是着名诗人、词人、翻译家、评论家刘湛秋,描写阳春三月的美丽景色,赞美了春天的美丽,把三月桃花水比作竖琴、明镜,抒发了作者对春天和大自然的热爱,语言优美,引人入胜。
(8)桃花水中唯美图片扩展阅读
内容
三月桃花水
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
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
呵,河流醒来了!
三月桃花水,舞动着绚丽的朝霞,向前流淌。
有一千朵樱花,点点洒上了河面;
有一万个小酒窝,在水中回旋。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每一条波纹,都是一根轻柔的弦。
那细白的浪花,敲打着有节奏的鼓点;
那忽大忽小的水波声,应和着田野上拖拉机的鸣响;
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
那碰着岸边的丁冬声,像是大路上车轮滚过的铃声;
那急流的水浪声,是在催促着村民们开犁播种啊!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
它看见燕子飞上天空,翅膀是裹着白云;
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如雾如烟;
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水底立刻浮起一片片花瓣;
它看见村庄上空,很早很早,就升起了袅袅炊烟······
比金子还贵呵,三月桃花水!
比银子还亮呵,三月桃花水!
啊,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
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醉。
啊!掬一捧,品一口,
让这三月的桃花水盛满我们心灵的酒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