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蒲公英图片
蒲公英的花语
蒲公英的花语是无法停留的爱。不同颜色的蒲公英又具有不同的花语。
黄色蒲公英黄色蒲公英的花语正如它的花色一样,明媚又开朗。
Ⅱ 蒲公英的样子,蒲公英的图片
一、样子
1.叶片:叶片呈倒卵状披针形、倒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度大多在4-20cm之间,宽为1-5cm左右。叶片先端钝或急尖,边缘有波状齿、羽状深裂、倒向羽状深裂或大头羽状深裂等不同样子。叶柄及主脉常带有红紫色,外表有蛛丝状白色柔毛或几无毛。
Ⅲ 有谁知道蒲公英是长什么样子发个图好吗
没开花时就是单单只有叶子在地面上,叶根生,排成莲座状,狭倒披针形,大头羽裂,裂片三角形,全缘或有数齿,先端稍钝或尖,基部渐狭成柄,无毛蔌有蛛丝状细软毛。图片上是有开花的蒲公英,没开花的蒲公英就是你把花去掉就是了那个样子了。 希望您采娜
Ⅳ 蒲公英叶子图片
1、图中即为蒲公英成长期的叶子。
拓展资料:
蒲公英属菊科,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圆锥状,表面棕褐色,皱缩,叶边缘有时具波状齿或羽状深裂,基部渐狭成叶柄,叶柄及主脉常带红紫色,花葶上部紫红色,密被蛛丝状白色长柔毛;头状花序,总苞钟状,瘦果暗褐色,长冠毛白色,花果期4~10月。
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华花郎等。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头状花序,种子上有白色冠毛结成的绒球,花开后随风飘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
多年生草本。根略呈圆锥状,弯曲,长4~10厘米,表面棕褐色,皱缩,根头部有棕色或黄白色的毛茸。
瘦果倒卵状披针形,暗褐色,长约4~5毫米,宽约1~1.5毫米,上部具小刺,下部具成行排列的小瘤,顶端逐渐收缩为长约1毫米的圆锥至圆柱形喙基,喙长6~10毫米,纤细;冠毛白色,长约6毫米。花期4~9月,果期5-10月。
Ⅳ 帮找几张蒲公英花海的图片 可以是合成的 要白色 已经开了 有阳光青春朝气意境的(没有的话不要花海也行
Ⅵ 请问大神这是什么植物,有图,感谢感谢!
图片的植物应该是蒲公英。
一、蒲公英的医学作用
1、清热解毒
蒲公英和婆婆丁的区别,同一种植物没有区别
蒲公英是一种在路边很常见的野生植物,它的植株中含有特有的蒲公英醇和蒲公英素,除此之外还有不少的胆碱和有机酸。这些物质都是有着很好的去热毒的作用,非常适合在夏天的时候治疗热毒和上火现象,是一种清热解毒良品。
2、利尿通淋
蒲公英和婆婆丁的区别,同一种植物没有区别
蒲公英里面含有的胆碱是可以清胆的,可以抑制肝胆脏腑的湿热现象。除此之外还有利水作用,对于一些因为膀胱湿热感染导致的小便不利,以及泌尿系统感染引起的小便短赤,疼痛,以及尿不尽的现象也有着很好的治疗作用。
3、抗菌消炎
蒲公英和婆婆丁的区别,同一种植物没有区别
经过医疗实验验证,蒲公英是一种抗菌消炎,抗病毒的植物。市面上也是有琳琅满目的蒲公英提炼出来的抗病毒药物。将蒲公英的叶子,还有防风和大青叶洗干净之后,用水煎服口服之后,就可以治疗病毒感染导致的感冒现象,令身体迅速恢复健康。
二、蒲公英食用方法
1、泡水
蒲公英和婆婆丁的区别,同一种植物没有区别
蒲公英泡水喝是很多注重养生的人喜欢的进食方式,将蒲公英晒成干之后,拿开水冲泡,这样能够将蒲公英的医学作用最大化保留。不少夏日上火,暑热难耐的人都会泡上一杯蒲公英水喝。除此之外,很多小便不顺畅的人也会喝蒲公英水。但是蒲公英性寒,千万不要长期服用。
2、凉拌
蒲公英和婆婆丁的区别,同一种植物没有区别
在春天的时候,掐上一把很嫩的蒲公英叶子,将其下水焯2分钟,去掉植株的苦涩感,然后加入蒜末香油、食醋和盐等调料搅拌均匀之后就能够吃了。这样的食用方法操作简单,还很好的降火作用。是很多阴虚火旺,经常上火的人的最佳菜肴。
3、炒菜
蒲公英和婆婆丁的区别,同一种植物没有区别
蒲公英也是可以炒菜的,将蒲公英嫩芽洗干净之后,直接下锅爆炒,只要1~2分钟就可以出锅了。喜欢吃荤菜的人也可以用蒲公英炒猪肉,不仅口感很好,还有着补中益气和解毒的作用。
结语:通过上文的介绍,相信大家已经知道了蒲公英和婆婆丁根本就是一种植物,它们并没有任何区别。蒲公英不仅可以清热解毒,还能抗菌消炎和利尿通淋,是一种对身体很好的植株呢
Ⅶ 蒲公英是什么样子有图片吗
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圆锥状,表面棕褐色,皱缩,叶边缘有时具波状齿或羽状深裂,基部渐狭成叶柄,叶柄及主脉常带红紫色,花葶上部紫红色,密被蛛丝状白色长柔毛;头状花序,总苞钟状,瘦果暗褐色,长冠毛白色,花果期4~10月。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华花郎等。头状花序,种子上有白色冠毛结成的绒球,花开后随风飘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
(7)蒲公英图片唯美浪漫扩展阅读:
蒲公英是多年生宿根性植物,野生条件下二年生植株就能开花结籽,初夏为开花结数随生长年限而增多,有的单株开花数达20个以上,优良品种单株开花数量可高达20个以上,开花后经13~15天种子即成熟。
花盘外壳由绿变为黄绿,种子由乳白色变褐色时即可采收。切不要等到花盘开裂时再采收,否则种子易飞散失落损失较大。一般每个头状花序种子数都在100粒以上,大叶型蒲公英种子千粒重为2克左右,小叶型蒲公英种子千粒重为0.8~1.2克左右。
采种时可将蒲公英的花盘摘下,放在室内存放后熟一天,待花盘全部散开,再阴干1~2天至种子半干时,用手搓掉种子尖端的绒毛,然后晒干种子备用。
在蒲公英野生资源丰富的地方,也可直接控取野生蒲公英的根用于栽培。通常在10月份,挖根后集中栽培于大棚中,株行距8厘米×3厘米,栽后浇足水,至次年2月即可萌发新叶,这时再施一次有机肥,生长到一定程度即可采叶上市。
蒲公英整地施肥
选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种植。要亩施有机肥2000~3500千克,混合过磷酸钙15千克,均匀地撒到地面上。深翻地20~25厘米,整平耙细,做平畦宽1.2米、长10米、起20厘米高小垄。
蒲公英播种前,应先翻地作畦,在畦内开浅沟,沟距12厘米,沟宽10厘米,然后将种子播在沟内,播种后覆土,土厚0.3~0.5厘米。播种时要求土壤湿润,如土壤干旱,在播种前两天浇透水。春播最好进行地膜覆盖,夏播雨水充足,可不覆盖。
蒲公英播种繁殖
蒲公英繁殖采用种子繁殖。种子无休眠期,成熟采收后的种子,从春到秋可随时播种。根据场需求,冬季也可在温室内播种,露地直播采用条播,在畦面上按行距25~30厘米开浅横沟,播幅约10厘米,种子播下后覆土1 厘米,然后稍加镇压。播种量每亩0.5~0.75千克。平畦撒播,亩用种1.5~2.0千克。
为提早出苗可采用温水烫种催芽处理,即将种子置于50~55℃温水中,搅动至水凉后,再浸泡8小时,捞出种子包于湿布内,放在25℃左右的地方,上面用湿布盖好,每天早晚用温水浇1次,约3~4天种子萌动即可播种。
根据试验结果得知:5月未采收种子后立即播种,从播种至出苗需10~12天;延至夏季7~8月份播种,则从播种到出苗需15天。播种量一般每平方米为3~4克左右,可保苗700~1000株。
Ⅷ 蒲公英的资料,蒲公英图片
一、形态特征
蒲公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根为圆锥状,带有一点弯曲,长度在4-10厘米之间,表面是棕褐色的。其叶子为披针形,有时有羽状深裂,顶端的裂片比较大,多呈三角形,而且边缘有齿。它的花葶高度在10-25厘米左右,上部为紫红色,有白色的柔毛,花为头状花序,舌状花黄色,背面有紫红色条纹。果实为瘦果,颜色是暗褐色,长度不足5毫米,上面有白色冠毛,可以随风飘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