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家里也能成为电影院,在家应该怎样打造合适的家庭影院呢
要想在家打造一个合适的家庭影院,那么必须要提前规划设计、购买合适的电影设备以及学会安装!现实生活中,随着我们生活质量和水平的提高,我们会选择把自己的家变成电影院,其实要想做到这一点还是比较简单的,我们要想把家打造成为一个合适的影院,一定要注意三个步骤哦!
当我们的设备和设计都完成了,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安装,千万不要忽视安装这个流程哦!很多时候流程的重要性已经超越了设备采购和设计装修,安装的过程中要考虑好如何安装,具体安装在哪个位置,以及距离屏幕多远,如何采光,如何避免发光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千万不能小瞧!
Ⅱ 在农村家里的院子种点树,种什么树最好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前进,农家小院的建设也日新月异了,也完全冲破了在农家院里种树的一些禁忌,如“前不种竹,后不栽树”等的沉年陋习,只要景色漂亮又不遮居室阳光,既能赏心悦目又有益健康的树都可以种植。那么,在农村家里院子到底种植什么树最好呢?
三、农家院的东面种植石榴树,红红火火家兴旺
1、石榴树是观花、观叶、观果结合于一体的果树,管理也是相对简单,花开似火,果实甜美的果树。如红花重瓣石榴,花艳而结果,既能赏花又能食果。
2、石榴象征了中国人希望的那种红红火火、多子多福的美好生活。石榴花色如火一般,热情艳丽,满枝的石榴花象征了繁荣、美好、红红火火的日子。
3、石榴是家族兴旺、绵延不断的一种象征。石榴的果实在古代常作为一种寓意兴旺的礼物来赠送。
4、石榴喜温暖向阳的环境,耐旱、耐寒、耐瘠薄,这种果树是比较容易养活的植物。
5、石榴果实营养丰富,维生素C含量是苹果、梨的2倍左右,所以种植石榴的价值也是很大的。
Ⅲ 形容自家小院惬意的句子有哪些
描写小院的唯美句子有:
1、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
2、小院闲窗春已深,重帘未卷影沉沉。
3、绿芜墙绕青苔院,中庭日淡芭蕉卷。庭院中日色融融芭蕉叶儿卷。蝴蝶在台阶上翩翩起飞,帷帘在微风里自在飘垂。
4、梨花满院飘香雪,高楼夜静风筝咽。
5、柳边深院。燕语明如翦。
Ⅳ 农村大门院子门头上想刻几个字做门匾,请问刻什么字好不要类似家和万事兴这种的,在线等,谢谢,急
可以可以一个财源广进呐。然后从旁边再写上。一副对联。五福临门通四海。财源广进达三江。不过我的才疏学浅,你能够想到更好的可以往下继续,只要能够表达你自己心里的愿望,而且押韵就好。其实家和万事兴,这个也蛮好,只不过你不喜欢在外边的话家里用这个还是蛮好的。你在院墙上写的话。就是为了招财源进院子进你家的。那么就用财源广进很好。把财源进到你家院子的之后,你家里和气了。然后就万事兴旺,那么就能容纳天地之下八方财。不过你还可以征求一下别人的,我只是说,我想到的就这个而已,我的脑子可能又已经思维断路了,前面的我还没想到暂时就这样好。
Ⅳ 家里院子种竹子好吗
现在很多人为了让自家的院子变得漂亮,都会做一些装饰然后种一些植物或者是花花草草的,因此也种竹子也成为了人们比较钟爱的一种植物,竹子的寓意也是非常好的,比如说竹报平安等。那么,院子里种竹子到底好不好呢?院子里种竹子的注意事项是什么?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解说一番。
一、院子里种竹子好不好?
院子里面如果想要种竹子完全都是可以的,竹子不仅美观,而且还能够起到点缀环境的作用,还能够起到净化空气的功效,竹子的品种有很多,可以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环境的种植就可以了。至于竹子对于家居的一个风水问题,严格上来说竹子种在院子中间的话,其实一般也都是不太合适的,因为竹子的阴气比较重。但是可以种在院子的两侧,或者是靠近门两边,在朝南偏西方位最好,西南属火,可和竹子的阴气互相中和,即在太极之外,这样才能寓意着节节高。
二、院子里种竹子的一些注意事项是什么?
首选需要做的就是要对于院子种植竹子的面积进行一个圈定,而我们都知道竹子的根系一般都是极为发达的,能够在很短的时间之内蔓延到很多的地方,所以一定要将竹子划定生长区域,避免根系乱窜,造成泛滥成灾、破坏风水的野蛮生长。
具体实施方法是将划定的区域周围进行挖掘,竹子的根系横向生长极为野蛮,要在一米左右的深度使用砌砖,在使用水泥涂抹,形成一道坚固的防护墙,让竹子只能在指定的地方生长。
适合家庭种植的竹子品种有方竹、紫竹、唐竹、凤凰竹还有矮竹以及内门竹、葫芦竹、金丝竹和人面竹等等诸多的一些品种,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一些喜好进行选择种植,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环境实际情况选择竹子的大小、繁密程度进行选择适合的品种进行种植。
竹子是一种很容易种植的植物,它还有着一些特别强的生命力和繁衍的能力,而且对于环境的要求也不是特别的严,只要是一些疏松深厚的土壤一般皆可种植,移栽之后浇水日常管理即可,同时也可以在定植生长非常良好了之后,再进行施肥相关的处理,这样才能够让竹子生长非常的迅速,枝繁叶茂,在我国的北方地区庭院种植竹子,有一些不是耐旱的品种,冬季要做一定的适当保温措施,避免让竹子冻伤即可。
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关于院子里种竹子到底好不好以及院子里种竹子的一些注意事项,相信大家看了这篇文章之后现在应该都清楚了吧。竹子是一种庭院种植观赏性很强的绿植,只要大家注意不可过于繁密和过多就可以
竹子,在南方是一种很常见的植物。在农村里,有许多的农民都会在院子里栽种一些竹子。因为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有着“门前种竹,子孙享福”的口头禅。你知道为什么这么说嘛?
中国人对竹子都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也可以说是一份偏爱。在古时候和很多的皇家园林里就会特意栽种竹子,甚至有着“无园不竹”的说法。由于竹子经冬不凋,又象征着君子之道,得到了许多文人墨客的喜爱,他们把“竹、梅、兰、菊”称之为“四君子”,并且和松、梅被称为“岁寒三友”。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甚至说出了“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名句。
竹子在民间也是颇受欢迎,自古就有“竹报平安”之说。一直以来,竹子都被人们视为美化家宅、荫佑子孙的吉祥植物。在封建社会时期,有些人家在结婚的时候,一定会在大门上贴上“缘竹生笋,梅结红实”的对联,这是因“笋”与子孙的“孙”字同音、同声。同时“竹子”又和“祝子”谐音,就是希望栽种竹子能保佑子孙后代,祝福它们兴旺发达。
当然了,对于老百姓来说,在院子里栽种竹子,除了骨子里对竹子的偏爱以外,更多的一点是其实用性。“门前种竹,子孙享福”应该也是这一层次的意思。
首先,在院子里栽种竹子,可以起到绿化、装饰的效果。竹子生长很快,四季常青,而且其还是高雅、纯洁、虚心、有节的精神文化象征。居而有竹,则幽篁拂窗,清气满院。而且很多的农民朋友相信,门前栽种竹子能够使住家得到旺气,使人感到赏心悦目。
其次,竹子实用性很强。竹子在农村里有种多种用途,其不仅可以用来编制篮子、扁担、扫帚、背篓等家具,而且还能用来制成笛子,将竹材通过烘培后还能制成竹炭等。可以说,在农村里,竹子是实用性最广的一种植物了。
最后,栽种竹子了以后就年年都有吃不完的竹笋了。在过去物质匮乏的时代,自家如果有竹笋,不仅能免挨饿,而且还能拿竹子去卖来换钱。即便是到了今天,竹笋依然是很受欢迎的美食,尤其是冬笋的价格更是小贵。农夫村里就有一户人家,一年卖冬笋就能收入几千元,还不包括春笋、干笋等。
所以说,“门前种竹,子孙享福”还是有一定道理的。那你家的庭院里种有竹子吗?农村里很多人家都有院子,如果不知道种什么树的话,那就栽种几根竹子吧,让子孙也享享福!
Ⅵ 李家大院的建筑艺术
建筑艺术分布在李家大院老院建筑的多个重要部位。具有装饰和实用功能的砖、木、石“三雕”以及彩绘和铁艺,内容题材涵括名人轶事、文学作品、戏剧唱本、宗教神话、风俗民情和社会生活等。 李氏家族第八代李永山迁居闫景村后,继承先祖农耕遗风,并兼营小手工业。经过几代人辛勤劳作,逐渐家道殷实,为日后经商打下了基础。至第十三代后裔李文炳出生,已是清嘉庆十年(公元1805年),李文炳之父李廷槐弟兄四个,因老大李廷桂膝下无子,所以李文炳一出生便被过继给伯父李廷桂承嗣。
李文炳,字虎臣,清监生。自幼聪明,富有商业头脑,无心务农而有志于商道。清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年仅十六岁的李文炳开始弃农经商,干起了逢集赶会摆卖土布的营生,经常肩挑布包、走街串巷叫卖。随着时间推移,李文炳认识到靠摆摊卖布这样的小打小闹,生存容易发展难。清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他得知靖边、安边、定边等地,因土地贫瘠、气候寒冷不能种植棉花,当地土布的价格猛涨,往返一趟利润颇丰,便用手头积蓄在万泉一带收购土布,组织马帮向“三边”贩运,同时把西北的皮货、药材等贩回内地,当地人称其为“边客”。李文炳的马帮从禹门渡摆渡过河,翻山越岭1000多公里,每年往返数次,有时还会遇到土匪抢劫,艰辛异常。由于他讲究诚信,生意便顺利地做大,逐渐积累起扩大经营的原始资本。李文炳决心改变中间商人身份,立志在“三边”设立商铺,占据整个商贸渠道。1827年,李文炳在定边县凝条梁镇设立商铺,改变自晋南零散收购的进货渠道为到河南的禹州﹑湖北的枣阳一带设庄批量收购土布,并捎购茶叶﹑药材﹑杂货到“三边”一带出售,马帮又将皮货、药材驮回销售。 分开经营后,李文炳在闫景村创建了“通顺成”、“通顺兴”商号,李文阶、李文蔚兄弟在闫景村成立了“敬信义”商号。不久李文阶、李文蔚兄弟又在解州关帝庙附近成立了“敬信义”分号,经营的商品有食盐、酱菜、茶叶、酒类、糕点、药材、皮货、绸缎、布匹、日杂等。1852年后,“敬信义”商号生意不断扩大,分号逐渐向西发展到了西安、平凉、兰州、西宁、银川一带。同时,“敬信义”商号实行股份制。商号规定:每三年结算分红一次,在三年的总收入中扣除股金总额和“财神股”,盈余部分按股份多少分给股东和人力股。采取死分活值(即东家的股份是死的,人力股是活的),一般按四六分成,股东六份,人力股四份。人力股折抵财股最多为一股(指经理),最少为一厘(指满三年的学徒工),由于增设了人力股,使得各商号掌柜以店为家, “敬信义”商号也成为晋商着名的商号之一。
在“敬信义”分号向西北扩展的十年间,李氏家族达到鼎盛时期。1865年前后,李文蔚、李文阶不仅在“敬信义”商号中入股,还利用分红所得发展自己的商号。
李文阶
李文阶在闫景村创建以川广药材杂货为主的“长寿东”,以收购棉花为主的“公生明”、“长恒东”、“长丰东”等商号。在绛州设立钱庄,以汇兑业务为主。在汾城县(今属襄汾县)设立“敬信诚杂货铺”购销中草药和粮食,后转行专门经营中药材。1936年2月更名为“恒记药店”,店铺房屋达54间。“恒记药店”的进货渠道正规,当时经营的中药有350多种,药品销往汾城、新绛、襄陵、乡宁、大宁、蒲县、石楼、永和等地,受到药品零售店和郎中的信任。山区六县常年在汾城住有采购员,一方面从这里购买药品运回本地;一方面又将山区的柴胡、黄芪、知母等中药材售给药店,如收到名贵药材,药店则发往北京同仁堂。
李文蔚
李文蔚的商号主要向解州、西安、平凉、兰州、银川、西宁一带发展,后又发展到上海、天津、武汉等地。李文蔚在银川开设的“敬义泰”商号后来资产达百余万银元,发展成为旧宁夏省城的“八大家”之首,故址设在今银川市玉皇阁西边。创业之初,“敬义泰”在宁夏各县设有庄客,负责收购羊毛、枸杞、发菜和药材等土特产。后又经销绸缎、布匹和杂货等。“敬义泰”的销售方式,在清末民初以零售为主,民国十一年(1922年)以后,转为批发为主,兼顾零售。初创时,进货主要靠山西老号批发,后改由天津进货,运货主要靠河运。黄河解冻后,雇船将收购的土特产品顺水运到包头,再转运天津销售;又将包头运集的货物,逆水运回宁夏。黄河冰封后,雇用骆驼来往宁夏、包头之间。
伴随着商号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李氏家族的生意由传统的货物贸易进一步走向金融汇兑和兴办实业,由商人转化为实业家,行商足迹遍及天下。
李子用
1917年,曾留学英国的李氏十五代后裔李子用在陕西三原县北大街设立了“鼎记花店”,创办实业。每逢八九月份,花店就派员下乡办理预购棉花业务,先付款后交货。“鼎记花店”每年投入收购棉花的资金达二十余万银元,收购棉花六百多担(一担100斤),送打包厂整装,由火车经永乐店运往沪、津、武汉的申新纺织公司、中纺公司、大华纱厂。由于资金雄厚、业务量大,各纱厂与“鼎记花店”的业务联系最多。“鼎记花店”为李家创造了颇丰的财富,民国时期,三原县形成了一条山西人经商的“山西街”。
1925年,李子用为扩大生意,在山陕咽喉之地、铸造业发端极早的陕西省韩城县(现韩城市)建立“敬信义”炉院(明清时冶炼铸造的工厂称炉院)。“敬信义”炉院在入炉配料、模具尺寸、生产操作等方面严格把关,主要产品有大、小五齿铧、风齿铧、柳叶铧、笼圈、铁锅之类。最出名的产品是芝川铧。李子用后又投资入股了新绛县大益纺纱厂,1922年经山西榆次晋华纺纱厂总工程师王世毅(1917年留学日本,临猗县人,李子用亲家)引荐,入股经营晋华纺纱厂,其所学的纺织专业知识得到发挥。 李子用接管家门商务后,第一件事就是修订店规。为调动各商铺掌柜、店员的积极性,李子用把东家股份由六成改为五成,人力股由四成改为五成,人力股一股由原三厘升为五厘,把每三年分红一次改为一年分红一次。当年,李家的生意利润比上年翻了一番多。1916年,李子用着手将银川“敬义泰”的门面扩大为五间,在“敬义泰”东边附设“敬义栈”,后改为“敬义酱园”。主要生产和销售酱油、酱菜、酱、醋、糕点、黄酒、玫瑰露酒和枸杞酒,并兼销糖、茶和其他杂货。前店后厂,产销见面。敬义酱园成为宁夏第一酱园。李子用投资纺织业并抽股退出“敬义泰”后,他的侄子李大辅(字丕丞)同王和君(第十六代李大猷原配,大猷行三,早亡,人称王和君为三寡妇)成为大股东,“敬义泰”成为宁夏“八大商号”之首,现银达20万两。
1862年到1937年的七十多年,是李氏家族鼎盛时期,生意遍及山西、陕西、甘肃、宁夏、内蒙、湖北、河南、上海、北京、天津等15个省市、40多个县,共计100多个店铺,总资产数百万银元。李家媳妇王和君接手“敬义泰”生意后,每年到各地商号巡查,从闫景村坐马车出发,每天行程60里,“只住自家店,不吃别人饭,直到银川城”。 随着军阀的压迫和抗日战争的爆发,李氏家族生意逐渐走下坡路。1938年日军占领万泉县后,李氏家族大都逃往西安或西北自家店铺所在地,只有少数几户仍住在闫景村,晋南的生意渐趋衰落。抗日战争时期,西安市物价大幅度下降,货币贬值,人心不稳,加之洋货进入,“敬”字号杂货铺经营每况愈下;西北一带生意在当地军阀的压迫下也开始衰退。以“敬义泰”为例,1933年,马鸿逵入主宁夏后,商业环境越来越糟糕,营业逐渐衰退。战争开始后,货源断绝,收入下降,遂改为“大同庆”,生意也到了停顿的境地。至解放前夕已奄奄一息。
解放后,李家各地商号大都接受了社会主义改造。1949年9月23日,宁夏和平解放,“大同庆”商号时任总经理张诚之接受党的和平改造政策。他将兰州的资金、货物、人员全部转回银川,与“大同庆”合并,由原来的批发转为零售。此后,张诚之回山西原籍未归,“大同庆”遂由程仰山主持,程突然病故后由王海天主持业务,后来王也回山西,最后由闫寿庵主持。1956年,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参加公私合营,当时“大同庆”有股金8万余元,闫为私方代表,从此“大同庆”商号走上了新生的道路。1992年,银川市政府重新注册“敬义泰”老字号商标,地址迁往市区北门外,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总投资400万元。西安的“敬”字号杂货铺于1952年接受了社会主义和平改造。韩城县敬信义炉院并入县铁业生产合作社。陕西三原县“鼎记花店”并入三原县花厂。1955年,“恒记药店”公私合营后更名为“古城公私合营医药部”。 李家大院有一面“百善壁”,用不同字体书写着365个“善”字,意在要求自己及后代人天天行善,日日行善,永远行善。李家经过10余代努力成为晋南首富,为富不仁者不在少数,李家偏偏为富行善。万荣是多灾多难之地,突出表现在干旱,旱起来便赤地千里,庄稼绝收,无数人被饿死。李家大行善举,出钱买粮,广设粥棚,接济穷人。李家的粥有标准:筷子插到粥里不许倒。李家第十二代“廷”字辈里的李廷槐、第十三代“文”字辈里的李文阶、李文蔚,第十四代“敬”字辈的李敬修,都救活无数灾民性命。凡闫景、薛店村因婚丧嫁娶困难者,李家均施舍钱粮;对特别贫困户的丧葬之事,李家亲送棺材一口,让其入土为安。
助国救民
清光绪三年,“天大旱,人相食,种几绝,斗粟白金四两”。李家出资在万泉一带放赈舍饭,救活百姓无数。因乐善有德,清廷赠“廷”字辈的李廷槐、“文”字辈的李文蔚、“敬”字辈的李敬义为奉政大夫(清正五品);封“廷”字辈的孙氏、“文”字辈的闫氏、“敬”字辈的闫氏为宜人。
清光绪十六年,李敬修捐助五百金重修万泉书院,清万泉县令鹿公为李敬修单独树起一块碑石,并赠“急公好义”匾额,清右副都御史奎中丞和刘学使赐李敬修 “乐善好义”匾。
清光绪二十年,孤峰山发大水,房倒屋塌,粮食遭淹,李家伸手相助,不让一人受饥饿。
1900年,河东大旱,李敬修、李敬伦同侄子李道升拿出数十斛粮食赈济村民。
民国五年十二月,闫景村全体村民为李敬伦赠“为善有方、世人标的”匾。
民国17年,河东大旱,李家兄弟为灾民捐款6000块银元,并且在薛店村家庙、闫景村祖师庙、运城池神庙三处设粥场舍饭,长达一年之久。
1928年至1929年,山西接连大旱,李家“道”字辈先后赈济河东十七县灾区每县1000银元,给河东旱灾救济总会捐款10000银元,对本县、本村及原籍薛店村特别救济4000银元和2000银元。再设粥场。当时山西省政府主席阎锡山为李氏家族颁发“博施济众”牌匾一块,以示表彰;万泉县知事王德成为李氏家族赠“乐善好施”匾。
1929年十一月,万泉县36村共为李子用母亲王氏赠“泽润河东 懿范永垂”匾;十二月,闫景村全体村民为李道升赠“德风善霖”匾。
民国十九年(1930年),瘟疫流行,李家购回防疫用药,户户发放,安度疫情之灾。
1930年秋,阎锡山动员山西各地捐资兴建公路。李氏家族兄弟代表万泉县西、南片共36个村庄,以每村1000块银元标准,共捐钱36000块。
1931年前后,猗氏至万泉的公路破土动工,一年后建成。
尊师重道
李家不仅重视教育子女,更尊师重道,院内建有学堂私塾,专门用于教育后代。每年冬至,男主人都会特意宴请教书先生,家庭主妇都要穿上褶裙、带上求学子弟向教书先生行礼。李家教育后辈要读经书不读死书,大院中的一块影壁上有砖雕的 “司马光砸缸”图,在影壁两边有一副对联:“拥林千顷眼底苍浪方悟种德若种树, 存书万卷笔下瀚海才知作文即做人” 。
李道升十分注重教育,认为“人才是立国之本,只有振兴教育,才能强国富民”,一生不追求功名利禄,潜心修身养性。他曾捐银五百两在高村庙建育婴堂;捐银千两以资兴办县立高等小学校。有一年,两个小偷到李家偷东西,刚上到房顶,李道升就发觉了,高声说:“房上的人请下来吧!夜深危险,如果掉下来摔伤了,家中的父母谁来奉养?等我给你搬梯子!”小偷听了以后非常惭愧,下来跪地磕头,李道升送了他们一些钱粮,并叮咛以后有难处就来找他——从此再也没有人进李家偷过东西。李道升的五位夫人去世以后,村民送了一块“懿德千古”的合村匾。
李子用的三房妻子麦氏居住的院落大门上有这样一副对联:“三省台前设棋枰欢留朋友,一经楼上藏书籍遗训子孙”。麦氏教子女们学英语;她仿效中国古代的“四大贤母”教育子女,引用“断机勖学”、“ 画荻传书”、“精忠报国”等古训说服子女;对孩子们的小错误从不姑息迁就;常用钢琴、手风琴教子女学音乐。麦氏提倡男女平等,坚决反对子女早婚,并坚持婚姻自由。麦氏的先进理念影响了李家人, 李道行在生活习惯、教育子女等方面受到麦氏的巨大影响,他平时身着西装、扎领带,吃饭使用刀叉;把传统的土炕改为木床;冬季取暖使用英制铁铸的取暖炉;归国以后办工业,用实业兴国。 4月至10月:8:00-18:00
11月至次年3月:8:30-17:30 ①儿童票:身高1.2米—1.4米半票,1.2米以下免票
②持老年证60-70岁之间可购优惠票,70岁以上免票
③现役军人免票 太原方向
①火车:从太原方向乘火车至运城,在运城中心客运站转大巴直达
②汽车:太原方向—大运高速—运城,沿209国道40分钟即到
③飞机:从太原武宿国际机场乘飞机至运城关公机场,在运城中心客运站转大巴直达
北京方向
①火车:从北京方向乘火车至运城,在运城中心客运站转大巴直达
②汽车:北京方向—京石高速—石太高速—大运高速—运城,沿209国道40分钟即到
③飞机: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乘飞机至运城关公机场,在运城中心客运站转大巴直达
郑州方向
①火车:乘火车至三门峡转运城,在运城中心客运站转大巴直达
②汽车:郑州方向—连霍高速—运三高速—运城,沿209国道40分钟即到
③飞机:从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乘飞机至运城关公机场,在运城中心客运站转大巴直达
西安方向
①火车:从西安方向乘火车至运城,在运城中心客运站转大巴直达
②汽车:西安方向—西潼高速—运风高速—运城,沿209国道40分钟即到;西安方向—西禹高速—韩城—河津,沿209国道40分钟即到
(词条图册部分图片参考资料来源 )
Ⅶ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这句话的意思为:不到这牡丹亭的花园之中,怎么会知道有如此迷人的春季风光。
出处:明·汤显祖《牡丹亭》"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白话释义:不到这牡丹亭的花园之中,怎么会知道有如此迷人的春季风光。原来花园里百花盛开、莺歌燕舞,姹紫嫣红的美好景色都给了断井颓垣观赏。这优美的景色美好的时光,让我怎样面对,赏心乐意事奉谁家院?
(7)家院唯美图片扩展阅读
写作背景:
汤显祖自幼心性灵慧,才华卓越,但因时运不济、兼得罪权贵而四次科举考试失利,使汤显祖对科举制度的弊端与权贵以势压人、恶意报复的丑陋面目有了清醒深刻的认识,人生之路上的磨难未能改变汤显祖坚持自我、重视德行的做人准则,反而造就了他坚定意志、注重操守品行的风格。
不久,身处官场险途的汤显祖慢慢消减了其经世致用的雄心壮志,上疏贬官事件后,汤显祖下定决心告别官场,将满腔报国热情投注于戏曲创作之中。
重情重义的汤显祖始终将“情”与“志”紧密相联,并指出“万物之情各有其志”,很早就开始尝试以言情主题为核心开展戏曲创作。而汤显祖与好友之间“梦生于情”、“情生于适”的友情互动带给了他特别的感情体会,最终促使汤显祖走上“因情成梦、因梦成戏”的创作之路。
文章简介:
女主人公杜丽娘长得天生丽质而又多情善感。她到了豆蔻年华,正是情窦初开的怀春时节,却为家中的封建礼教所禁锢,不能得到自由和爱情。
忽一日,她那当太守的父亲杜宝聘请一位老儒陈最良来给她教学授课,这位迂腐的老先生第一次讲解《诗经》的“关关雎鸠”,即把杜丽娘心中的情丝触动了。
数日后。杜丽娘到后花园踏春归来,困乏后倒头睡在了床上。不一会见一书生拿着柳枝来请她作诗。
待她一觉醒来,方知是南柯一梦。此后她又为寻梦到牡丹亭,却未见那书生,心中好不忧闷。渐渐地这思恋成了心头病,最后药石无治竟然死去了。
《牡丹亭》中,身心俱受压抑的太守之女杜丽娘游园中入梦与风雅文士柳梦梅相遇,并得成云雨之欢。梦醒后的杜丽娘惆怅难安,“情不知所起”而相思成疾,病体难愈终至香消玉殒。
三年后,杜丽娘梦中之人柳梦梅偶得佳人自绘画像,丽娘也以游魂之身再入人世,寻找梦中姻缘。杜丽娘与柳梦梅在他人帮助下终于打破重重爱情障碍,起死回生,最终得成眷属。
汤显祖在这部传奇作品中,描绘了杜丽娘与柳梦梅二人之间感人深切的生死爱情,这种至情至性的爱情演绎无不代表着汤显祖对人生与爱情的哲学思考与世情体验,而情深而往的杜丽娘则成为汤显祖笔下至情理想的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