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请解释一下全息理论,谢谢啦!最好能有比喻。
全息论既是理论科学又是应用科学,既是研究一般的全息理论,又研究一切科学领域的全息现象与全息规律。
全息论的基本原理
全息论的基本原理是:从潜显信息总和上看,任一部分都包含着整体的全部信息。宇宙全息统一论已更名为“全息大统一论”,发展为“一元宇宙全息论”。核心思想和主要观点是:宇宙是一个各部分之间全息关联的统一整体。在宇宙整体中,各子系与系统、系统与宇宙之间全息对应,凡相互对应的部位较之非相互对应的部位在物质、结构、能量、信息、精神与功能等宇宙要素上相似程度较大。可以通俗地说,一切事物都具有时空四维全息性;同一个体的部分与整体之间、同一层次的事物之间、不同层次与系统中的事物之间、事物的开端与结果、事物发展的大过程与小过程、时间与空间,都存在着相互全息的对应关系;每一部分中都包含着其它部分,同时它又被包含在其它部分之中;物质普遍具有记忆性;全息是有差别的全息。全息论很好地解释了超距作用的原理与机制。全息论已成为极为重要的方法论。运用这一新的方法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编辑本段两类
科学全息论
全息论,源于物理学上的特殊产物:“全息照片”——一般照片只能看到物件一个角度的影像,但全息照片则能提供可以无限多个角度观察的立体影像。其形成原理是利用光学的衍射原理,在全息照片的底片上纪录单一频率的光束照射到物体上反射出来的衍射波纹。观看全息照片时,需要用与纪录影像时相同频率的光波照射到全息底片上,方能产生物品的影像。因其构成的特殊性,“全息照片”(实际上就是纪录衍射波纹的底片)有个特性:如果将底片打碎,利用底片的任何一个碎片都能还原出该物品的整体影像。——由于这一特性与全息论认为的“机体的每一个局部都是整体的缩影,贮存着整个物像的全部信息。”的意思一一致,因此该理论被冠以“全息”二字。
人体全息论
全息论,实际上与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的概念相一致。中医理论上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内脏有病可以反映到体表。《灵枢·本脏》“有诸内者,必形诸外”,故曰:“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中国的扁鹊、华佗等都是望诊的“高手神医”。
深入全息论可以看到该理论有几点特性是应该特别注意的:
1,所谓的“机体的每一个局部都是整体”,当中的“局部”和“整体”两者应该都是相对独立的系统,而不是任意范围、任意大小的局部都能与整体存在信息的对应性。
2,全息论未必只能应用于在“整体”里面寻找浓缩的信息的“局部”,也能反过来,寻找“整体”所隶属“整体”,并运用其之间存在的信息对应性。
3,“整体”与“局部”的信息变化速度存在“同步性”或“成比例性”。——同步性:指两系统相应的信息变化速度基本一样。成比例性:指相两系统的信息变化速度不一致,但各种相应信息之间的变化速度比值基本恒定。这个恒定的比值,具体由系统特性决定。
编辑本段性质
物理信息性性质
全息一词,现代最早用在激光照片里,是光学应用的描述。但是理论物理中还有更高应用:同谋粒子间互动的即时性和距离无关性仍使人们深深困惑:难道两个粒子还能知道彼此的距离并随时调整信息的传播速度? 这时,物理学家大卫.玻姆(DavidBohm1917-1992)给出了独到的解释。
DavidBohm是现代全息理论之父。什么叫全息呢?比如一张照片,里面有一个人像;如果我们把这照片切成两半,从任何一半中我们都能看到原先完整的人像;如果我们再把它撕成许多许多的碎片,我们仍能从每块小碎片中看到完整的影像。这样的照片就叫全息照片。全息论的核心思想是,宇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各部分之间紧密关联的整体,任何一个部分都包含整体的信息。全息理论很好地解释了超距作用的原理。为了便于
理解,玻姆用“鱼缸里的鱼”来做比喻:在一个长方体玻璃鱼缸中放进一条鱼,两台相互垂直的摄像机"观察"鱼的活动,图象直接在两台电视机上播放出来。在电视机里我们可以看到,"两"条鱼分别作着方向相反、速度相等的游动。如果其中一条鱼的状态改变了,另一条鱼的状态也立即随之改变。玻姆以此展开对超距作用的解释:"两个同谋粒子应当被视为同一六维现实的两个不同的三维投影,在三维空间看来,二者没有相互接触,毫无因果关联;而实际情况是,两个粒子之间相互关联的方式,非常类似于上面所说的鱼的两个电视图像之间相互关联的方式。因此普遍地说,隐秩序必须被扩展到一个高维现实,这个高维原则上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其包含整个具有其全部‘场’和‘粒子’的整体宇宙。于是我们必须说,全运动在高维空间中卷入与展出,其维数实际上是无限的。”在玻姆所构想的宇宙的本体论图景中,宇宙真空的高维隐秩序被激发而展开和投影为三维物质世界的显秩序,而这种物质显秩序又不断卷入为宇宙真空中的隐秩序。用简单的话说,就是我们肉眼直接可见的三维物质世界的独立个体,实际上是更高维整体的一个投映,我们由于不能理解更高维度的整体性而误以为我们所看到的一个个人或物是独立的个体。DavidBohm不仅用他的理论来解释量子跃迁与EPR关联等量子力学现象,而且用它来解释宇宙的演化和人类意识等一系列科学与哲学难题。事实上,玻姆本人在发明全息技术前已对佛教华严宗理论有着非常深的造诣,其全息理论正是《华严经》"于一微尘中,悉见诸世界"一句的极好印证。光学本身的更新发展:阿道尔夫·罗曼教授发明了使用计算机制作全息图,为光学信息处理找到了一种制作各种滤波器的方法,使光学信息处理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此种全息图又可应用于非球面等面型的透镜检测,他的计算全息理论也是当今光学一新领域——“二元光学”的基础。
生物性质
全息生物学是我国着名生物学家张颖清教授创立的,是研究全息胚生命现象的科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从胚胎学观点看,由于在受精卵通过有丝分裂分化为体细胞的过程中,DNA经历了半保留复制过程,所以体细胞也获得了与受精卵相同的一套基因,它也有发育成一个新机体的潜能。这在植物界表现得十分明显,如在吊兰长出软藤的末端或节枝处,可以萌发出一棵棵完整的植株。又如切下一块长芽的马铃薯,便可培育出一棵马铃薯,而更有力的证据是用胡萝卜的一个分离细胞或细胞团成功地培养成一棵胡萝植株。在动物界也可发现许多证据,如出芽繁殖,全息学说认为,每一个机体包括成体都是由若干全息胚组成的。任何一个全息胚都是机体的一个独立的功能和结构单位;或者说,机体的一个相对完整而独立的部分,就是一个全息胚。在每个全息胚内部镶嵌着机体各种器官或部位的对应点,或者全息胚上可以勾画出机体各器官或部位的定位图谱。全息胚犹如整体的缩影。这些对应点分别代表着相应的器官或部位,甚至可以把它们看做是处于滞育状态的器官或部位。在全息内,各个对应点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但是每一个对应点的特性都与其对应器官或部位的生物学特性相似。也可以把全息胚看做是处于某种滞育阶段的胚胎。
这样就可以用在足疗,耳针治疗全身疾病。
数学或哲学性质
分维和分形的大相似而小区别,股票市场看几分钟有人就能感觉整天的行情气氛,看一个人就知道如何和一村人相处的宗教人士。最后更广泛的是任何联系都可哲学地看作整体局部相似关联度问题,关联度高,则可以开发出新的全息理论来指导。三旋教主王德奎也将全息的思想纳入体旋面旋和线旋中:全息原理是说,一定维数时空的全息性完全等价于少一个量子位的排列数全息性。甚至有人整出全息经济学三旋经济学(叶眺新),
其实都和方法论有关
② 背上对应五脏六腑图
背上对应五脏六腑图
背上对应五脏六腑图,人体内有很多经络这是中医经常用到的,对经络施加外力,只要适当就能起到治病的效果,这就是针灸的原理,下面和大家分享背上对应五脏六腑图。
背上对应五脏六腑图1
1、五脏六腑在背部的相匹配地区
背部从颈下二寸刚开始共分成七个脚底反射区,按从上向下的次序先后为肺区、心区、肝部、脾区、肾区、代谢区、生殖区这七个地区,每一个脚底反射区均为手掌心尺寸。
2、背部各脚底反射区的情况及表明的问题
1、肺区:假如肺脏脚底反射区的皮肤展现脸上毛孔粗大、色素沉着的情况,一般表明肺功能检查不够,易引起鼻咽部问题,如鼻炎、咽炎等。
2、心区:心区皮肤脸上毛孔粗大、色素沉着或起痘的人心火旺盛,非常容易心悸心慌、睡眠浅且梦多、手脚冰凉捂不暖,经常出现心思。
3、肝部:肝部有显着突起的人一般肝火旺,情绪不稳定或非常容易抑郁症,面色暗黄,眼圈发红发涩,人体自身祛毒工作能力弱,非常容易患洒精肝、脂肪肝、胆结石等病症。
4、脾区:脾区皮肤暗黄则表明肠胃不适,通常有口臭,肌肉无力延展性差、非常容易产生淤血。
5、肾区:肾区皮肤有变黑、色素沉着等问题的人通常有较比较严重的黑眼圈和眼袋,睡眠较弱,非常容易尿急尿频,记忆力下降,非常容易受到惊吓。
6、代谢区:代谢区皮肤出现起痘、暗黄等问题通常表明肠胃不太好,需要开展调养。
7、生殖区:该地皮肤发白、变黑、起痘通常表明有内分泌失衡、月经不调、宫寒、盆腔炎等妇科问题,而且下肢循环系统并不是非常好。
3、背部肌肤护理
除开根据调养身子改进背部皮肤外,一些皮肤问题也跟医护不善相关。以便有着极致的背部皮肤情况,大伙儿可以用盐水洗澡,但要留意不必用劲磨擦,以防损害皮肤。单方精油具备优良的消炎和肌肤护理功效,我们能够在洗完澡后开展推拿,要是没有人帮助得话能够定期去美容店开展医护。还需要留意的是,饮食搭配情况也对背部长痘问题有影响,当背部有较多脸上痘痘时,应改变饮食结构,以口味淡主导,少吃过度辛辣食物和油腻感的食材。
背部不但是一个呈现女士幸福的位置,也是身心健康是否的气象图,根据背部的情况就可以了解人体什么地方出现了问题。当发觉这种问题时,我们就需要立即采取有效,根据饮食疗法和外界医护去改进背部皮肤情况和身心健康情况。
背上对应五脏六腑图2
1、五脏六腑在背部的对应区域
背部从颈下二寸开始共分为七个反射区,按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为肺区、心区、肝区、脾区、肾区、排泄区、生殖区这七个区域,每个反射区均为手掌大小。
2、背部各反射区的状态及说明的问题
1、肺区:如果肺部反射区的皮肤呈现毛孔粗大、色素沉着的状况,一般表示肺功能不足,易引发鼻咽问题,如鼻炎、咽炎等。
2、心区:心区皮肤毛孔粗大、色素沉着或长痘的人心火旺盛,容易心悸心慌、睡眠浅且多梦、手脚冰冷捂不暖,常有心事。
3、肝区:肝区有明显凸起的'人一般肝火旺,脾气暴躁或容易抑郁,脸色暗黄,眼睛发红发干,身体自我解毒能力弱,容易患洒精肝、脂肪肝、胆结石等疾病。
4、脾区:脾区肤色暗黄则说明胃部不适,往往有口臭,肌肉松弛弹性差、容易形成淤青。
5、肾区:肾区皮肤有发黑、色素沉着等问题的人往往有较严重的黑眼圈和眼袋,睡眠质量较差,容易尿频尿急,记忆力减退,容易受到惊吓。
6、排泄区:排泄区皮肤出现长痘、暗沉等问题往往表示胃肠功能不好,需要进行调理。
7、生殖区:该区皮肤发青、发黑、长痘往往说明有内分泌失调、月经不调、宫寒、盆腔炎等妇科问题,并且下肢循环不是很好。
3、背部皮肤护理
除了通过调理身体改善背部皮肤外,有些皮肤问题也跟护理不当有关。为了拥有完美的背部皮肤状态,大家可以用盐水洗澡,但要注意不要用力摩擦,以免损伤皮肤。精油具有良好的消炎和护肤作用,我们可以在洗完澡后进行按摩,如果没有人帮忙的话可以定期去美容院进行护理。还需要注意的是,饮食状况也对背部长痘问题有影响,当背部有较多痘痘时,应改变饮食习惯,以清淡为主,少吃过于辛辣和油腻的食物。
背部不仅是一个展现女性美好的部位,也是身体健康与否的晴雨表,通过背部的状态就可以知道身体哪些地方出现了问题。当发现这些问题时,我们就要及时采取措施,通过食疗和外部护理去改善背部皮肤状态和身体健康状态。
背上对应五脏六腑图3
背部是以脊椎为中心的整个人体的全息缩影,人体的五脏六腑均可在背部找到相应的对应区,如背上部对应肺和心脏,背下部对应脾、胃、肝、胆,腰部对应肾、膀胱、大肠和小肠。背部健康与否,往往直接反映着脏腑是否正常运转。
1、大椎突出、色素沉着:肩颈长期劳损,易引发肩周炎,肩颈经络不通、脑部供血供氧不足、容易头晕头痛、心慌胸闷、 长痘:肠道宿便堆积,毒素代谢缓慢,便秘、腹胀、肠鸣。
2、肺区:毛孔粗大、色素沉着:肺功能减弱,易引发鼻咽问题,鼻炎、咽炎、候咙,干痒、易上火、胸闷气短。
3、心区:毛孔粗大、色素沉着、长痘:心火旺,有心事,浅睡多梦、心悸、心慌、手脚冰冷。
4、肝区:明显凸起:肝火旺、心情抑郁或脾气暴躁,面黄,口苦,目赤干涩,解毒功能弱,易引发洒精肝,脂肪肝,胆结石,两肋满胀,后背发沉,容易小叶增生,乳腺增生,手脚冰冷。
5、脾区:推膀胱经时更容易判诊,有气节、肿胀:肤色暗黄、皱纹明显、胃口不好、胃火或胃寒、口臭、胃胀胃疼、打嗝反酸,肌肉松弛、易淤青,月经不调。
6、肾区:发黑、色素沉着、肾虚纹、腰眼深:肾气不足,易脱发,记忆减退,睡眠质量不高,夜尿频繁,易受惊吓,黑眼圈,眼袋明显,耳鸣,易浮肿,怕泠,手脚冰,内分泌失调,月经不调,妇科疾病,夫妻生活不和谐,性冷淡,不孕不育,腰酸背痛,下肢循环不好。
7、妇科:八髎穴突出、发青、发黑、长痘:内分泌失调、宫寒、月经不调、崩漏带下、赤白带下、子宫。
③ 全息学是什么
全息生物学
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山东大学生物系张颖清教授在研究了大量的生物现象和生物学事实的基础上,发现了生物体中普遍存在的介于细胞与整体之间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提出了全息胚的概念,创立了全息胚学说,并以此为中心创立了全息生物学。全息胚学说与细胞学说之间是包含关系。全息胚学说认为,全息胚是作为生物体组成部分的处于某个发育阶段的特化的胚胎,一个生物体由处于不同发育阶段和具有不同特化的多重全息胚组成。在生物体中,整体是发育程度最高的全息胚,细胞是发育程度最低的全息胚,真正的胚胎是全息胚的特例,而一般的全息胚是生物 体上结构和功能与周围有相对明确边界的相对独立的部分,全息胚内部又有结构和功能的相对完整性。全息胚几乎随处可见,一片树叶,一只薯仔,一根玉米棒,人的一片耳廓,第二掌骨节肢等等都是。其中高一级的全息胚中又包含有低一级的全息胚,一级套一级。大量的全息生物现象告诉我们,生物体的整体由部分组成,部分在结构和组成上与整体相似,含有整体的全部信息(“全息”,简言之,即全部信息)。这些信息可能表现于不同的方面,已经发现的表现于形态学、病理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和遗传学方面的事例很多,所有的 部分中含有整体信息的事例都在事实上支持着全息胚学说。
1.形态学方面的例证
全息胚在较高的发育阶段上,能够表现出全息胚之间形态相似或全息胚成为“整体缩影”式的形态全息现象。在人体 ,躯干上有头、一对上肢和一对下肢共五个分支,对应在 手和脚这些小的部分也有5个分支,即5个手指和5个脚趾。对于体表遍布斑纹的动物,主体和各第1级全息胚的斑纹数都大致相等,如斑马的躯干上有9条斑纹,其头、颈、两前肢的各节肢,两后肢的各节肢都大致有9条斑纹 ,不同的是斑纹的疏密程度有差异。植物的叶形也含有植
物整体形态的信息,如叶柄长的植物,对应在主干和大的枝条上,不着生枝条和叶 的区段就明显加长。叶在全株或枝条的总体分布情况与叶的形状有全息对应关系,对于全株或全枝叶生株顶或枝顶,植株下部或枝下部少叶或无叶的 植物,对应的叶形使叶的上部有较多的叶物质,从而使叶成为倒卵形、倒披针形、倒三角形或匙形等,如菱叶海桐的叶聚生枝顶,叶为倒卵形。米兰的叶在全株由下向上渐变大,每一片叶也是由叶基部向上部渐变宽。对于叶在全株上部较少或较小的植物,对应的叶形则会使叶的 上部有较少的叶物质,叶就成为与上述情形相反的卵形、披针形或心形,如甘青虎耳草全株下部的叶多且大,叶为卵形。植物的果实在全株的空间分布情况与果实的 外形也有全息对应关系,对于果实主要结于株顶或枝顶的植物,果物质在果先端的分布就多,使得果实为倒卵形,如鸭梨和无花果。对于果实主要结于枝的中部,枝上部果实急剧减少的植物,果物质在果先端也急剧减少,使得果实成为尖嘴大肚的形状,例如桃。对于苹果和梨等植株,主干基部没有大的分支,枝相对均匀地分布在空间的各个方向上,对应地全息表现于果实的形状,就使果实表面没有沟和槽,而桃、李、杏等植株主干的近地表处有一些大的分支,这种枝在空间方向分布的不均匀性,全息表现在果实的外形上,使果实表面有一浅沟。
2.临床医学方面的例证
张颖清教授在1973发现了人的 第二掌骨侧有一组有序的穴位群,并在后来发现了穴位全息律。他揭示出人体任一长骨节肢或其他较大的相对独立的部分的穴位,如果以其对应的整体上的部位的名称来命名,则穴位排布的结果使每一节肢或其他相对独立的部分恰象整个人体的 缩小,并且,每两个生长轴线连续的节肢或每两个较大的相对独立的部分,总是对立的两极连在一起的。从张颖清教授给出的穴位全息律概图和 第二掌骨侧全息穴位群详图,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人的第二掌骨节肢、桡尺骨节肢、肱骨节肢、股骨节肢等都象缩小了的人体:整体上有头,这些部分上有头穴,整体上有胃,这些部分上有胃穴,如此等等,并且穴位的排列顺序与整体上的对应部位或器官的分布顺序相同。
第二掌骨等节肢系统不但含有整体上的形态学信息,还含有整体上器官或部位的病理学信息,即当整体上的部位或器官有病时,这些节肢系统上的对应穴位就表现为痛阈降低,按压这些穴位时,对应的穴位就出现压痛反应。利用第二掌骨等节肢系统的全息 穴来诊断和治疗整体上各器官或部位的疾病的方法就是生物全息 诊疗法。张颖清教授和国内外许多医生的临床病例证实,生物全息诊疗法用于200多种疾病的诊断准确率和治疗有效率都在90%以上。
3.生理学方面的例证
植物的开花顺序也显示出植物的部分中含有整体的的信息。如水稻的开花次序是最上部的枝梗先开花,最下部的最后开,而在低一级的全息胚,如一个小穗的开花顺序也是最上部的花先开,最下部的花最后开。木槿和石榴的情形与此相似,木槿的全株顶部先开花,而下一级的全息胚各主枝及下二级全息胚即各主分支也都是顶部先开花。石榴的全株花开于植株上部或上部先开花,而以下各级别的全息胚如主枝和主分枝、次级分枝也都是花开在顶部或枝上部的叶腋间。棉花开花的顺序与上述实例相反,在整体是最下部的花先开,最下部的花后开,而各个 第一分枝的开花顺序也是最下部先开花,最上部的最后开。另外,棉花的落蕾率在全株从上部向下部递减,在低一级的全息胚即一个整枝上,落蕾率也是从上部向下部递减的。
4.生物化学方面的例证
这方面的例证很多。福建农学院全息生物学研究室主任叶永在教授研究了水稻谷粒中RNA含量的全息分布情况,发现水稻穗全息胚中谷粒RNA含量呈梯度分布,即顶部谷粒中的RNA>中部谷粒的RNA>基部谷粒的RNA,而低一级的全息胚枝梗谷粒RNA含量也呈梯度分布,即顶部谷粒RNA>中部谷粒RNA>基部谷粒RNA。又例如甜菜(一种糖料植物),其全株的上部是叶和花序,中下部是块根,最下部是根系,含糖量最高的部位在全株的中下部,而在块根这一级全息胚,含糖量分布与整体类似,含糖量最高的区域也在块根的中下部。高粱中有一种物质叫氰酸,在全株是上部的叶含量较高,下部的叶含量较低,而在一片叶这样的全息胚中,氰酸的含量也有相同的分布形式,也是叶上部的含量高,叶下部的含量变低。茶树的茎和 叶中含有咖啡碱,在全株,上部的嫩茎比下部 的老茎咖啡碱含量高,而在低一级的全息胚,如在一个完整的枝上,也是上部叶比下部叶咖啡碱的含量高。
5.遗传学方面的例证
马铃薯的块茎结于全株的下部,即全株的下部对结块茎这一性状有更突出的表现,对于块茎这一级全息胚,张颖清教授和他的合作者进行了种植试验,结果显示块茎的下部即顶部比基部对结块茎这一性状有更突出的表现,用顶部切块作种比用基部切块作种平均增产19.2%。玉米的棒子结于植株的中下部,换句话说,玉米植株的中下部对结籽粒这一性状有较突出的 表现;对于玉米棒上的籽粒而言,种植试验显示,选用玉米穗上中下部的籽粒作种对比选用上部和基部的籽粒作种增产可高达35%。山东临沂地区种子站的邢作福等人对18种农作物作了类似的种植实验,都不同程度地显示了增产效果。
全息生物学中“全息”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借助其中的某些观点来观察及认识生物体和生物现象,可以产生新的认识,形成新的生物观。不仅如此,在全息胚学说指导下众多的全息生物技术已经为我们展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例如在园艺学上根据植物的形态特征重建整体的形态,得到人们所需要的新性状或强化某种新性状;在医学上根据全息胚与整体间的全息对应关系,对人体的许多疾病作诊断和治疗;在农学上根据作物整体期望性状部位与整体之间的全息对应关系进行全息定域选种;在药学上根据药用植物整体与各部分间的全息对应关系来确定药用部位,以便扩大药用资源的范围,或指导有效药用成分的提取等等。
④ 生命全息论是什么
全息一词,是个泊来品,是借用全息摄影照片被破碎后,每一块碎片仍能完整地显示被摄物全貌这一特性,人类发明了全息照相。
生物全息,就是基于以小窥大的中医整体观,嫁接全息照相的全息概念,来说明生物体每一相对独立的部分,为整体比例缩小这一全息现象。张颖清教授,于1981年在《自然》杂志发表了他的成名之作《生物全息律》。这个理论认为,每个生物体的每一具有生命功能又相对独立的局部(又称全息元),包括了整体的全部信息。全息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整体的缩影。如人体上肢肱骨(上臂骨)、前臂骨、五块掌骨和下肢的股骨、小腿骨等都是全息元,都是人体的一个缩影。
生物全息,开创了中国全息科学的新篇章。是中国人在生命科学里的一个里程碑式的发现。
1838年,德国人施莱德和施旺,拿着自制的发大镜,发现细胞,创立了细胞学说,动物、植物都在细胞层次上高度统一起来了,这是人类生命科学的大事记。但在细胞层次之上,是否还有统一的功能单位,人类仍不得而知。一个半世纪过去了,无数科学家殚精竭虑,终没结果。1985年,在大中国,张颖清发现了生物全息律,并提出了生物全息胚学说,使这一千古之谜昭然于世。
全息胚学说,一个中国人的重大发现。它认为,一个生物体各个不同的结构和功能单位,例如,动物的头、颈、节肢,植物的叶、枝、花瓣等,在本质上都是同一种东西——全息胚,均含有生物整体的全部信息,也可以说是特化了的胚胎。把一条蚯蚓切成两段,可以长成两条蚯蚓就是这个道理。
张颖清成功了,中医整体观成功了。生物全息论,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中国着名生物学家贝时璋教授认为,生物全息“在科学上作出了重要贡献”。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获得者,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赫胥黎教授指出:张颖清的理论具有非常伟大的意义。美国医学杂志HPR发表评论说:“像细胞的发现在生物学史上所起的作用一样,张颖清创立的全息胚学说将大大促进医学与生物学的发展。”
山东大学,不以学历论英雄,破格聘请张颖清为教授。他创新思维突出,论着等身,主要学术着作有《全息生物学》、《全息胚及其医学应用》、《生物全息诊疗法》、《新生物观》等。生物全息论,是可以与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相媲美的一大学说。张颖清开创的生物全息科学,张扬着中国人潜质中那份独特的创造精神。
理解生物全息,要高度注意如下几点:
1.全息元:生物体的每一个具有生命功能又相对独立的部分,叫全息元。它与肌体有相对明显的边界,构成整体的全息元,分属于不同层次。大全息元中可以再包含着小的全息元。全息元的级数越高,与整体的联系愈密切。
2.全息的含义:生物体每一相对独立的部分,在化学组成的模式上与整体相同,是整体的成比例的缩小。
3.全息胚:是作为生物体组成部分的、处于某个发育阶段的特化的胚胎,一个生物体是由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具有不同特化程度的多重全息胚组成的。这样就给出了一个全新的生物整体观,使人们对生物体的认识,发生根本性的和观念性的改变。
4.细胞全能性:张颖清在全息生物学中提出了“哺乳动物的体细胞具有全能性即发育成新个体的潜在能力”的理论。
细胞全能性,就是中医整体思维的现代版。
1902年,Gottlieb Haberlandt 提出了植物细胞全能性的理论,并指出,植物细胞保持着向完整植株发育的潜在能力。1958年,F. C. Steward,终于在人工条件下,用胡萝卜根部的细胞培育出了新植株,证明了这种假说。在这一理论的感召下,世界科学家纷纷用体细胞繁殖新植株。
1997年,英国科学家维尔穆特,受细胞全能性理论的指导,成功了一个可被载入史册的实验,用体细胞克隆了多莉羊。揭开了人类用体细胞克隆动物的序幕。从而也证实了张颖清理论的先见性。
三、天外也有个天
其实,生命全息现象,也不是咱中国人的专利,只是中国人将它利用与发展的更好而已。
远在公元前5-4世纪,现代医学的鼻祖希波克拉底,就提出了与人体全息律惊人相似的观点: “在身体的最大部分中所存在的,也同样存在于最小部分中,这个最小部分本身具有一切部分,而这些部分是相互关系的,能把一切变化传给其他部分”。这种 “最小部分本身具有一切部分”的全息思想,呼之欲出。同样这个希被克拉底,又语出惊人:“有什么样的眼睛,就有什么样的身体。”希氏的观点,代表了古埃及人早已认识到虹膜是整个人体信息缩影的全息观点。
耳观全身病,中医思维中的小菜一碟,这种耳与人体全息,也被国外医务工作者重视。诺吉尔博士,法国的外科医生,在1957年在《德国针术杂志》3—8号发表“形如胚胎倒影式的耳穴分布图谱”,从此耳针全息疗法在德国推而广之,流传到世界各地。
手掌诊病,神密兮兮的样子,这种全息应用在西方研究得也比较早。1892年,戈尔顿出版了《指印》一书,发现皮肤纹理发育的遗传学证据。并发现,没有任何两人拥有完全相同的手纹。
足部诊疗,早已成为现代医学的一部分。这种全息思想,在16世纪中,由阿当姆斯和阿塔提斯,把中医古代的足底按摩介绍到欧洲。1917年,英国医生菲特兹格拉德,在中医足疗法的基础上,创立了自己独特风味的“足反射疗法”,并出版论着《区域疗法》。
生命全息,一颗闪烁着全人类共同创造智慧的明珠,反映着世界人民惊人相似的先智先觉与创造才能,历史悠久,朴实无华。只有中国的张颖清,将它完善并发挥得淋漓尽致,并收获了生物全息科学中最伟大的辉煌。
四、生命全息演化律
张颖清教授,受启于中医整体观,加上个人独特的思维敏锐,与天才的思考视角,透视出中医整体观中的生命全息演化律。
基于对全息的重视,与对张颖清教授的尊重,我们将他的生物全息论归纳并形成一条重要的生物演化规律。并与其它规律一起,构成本书从中医思维研究生命演化规律的之一条。
生命全息演化律:
1.同源演化的生命,生命体内任何相对独立部分的生命结构或功能单位,彼此具有全息对应性。
2.同源演化的生命,生命体内任何相对独立部分的生命结构或功能单位,与生命体具有全息对应性。 生命全息演化律解释:
全息元之间全息:即由同源精源物质演化的生命每一相对独立部分,由于精源细胞的DNA半保留复制,复制后都形成了完全相等的DNA基因,因此,每一独立部分拥有了完全相同的基因。它们具有了永恒的可比性,相似性。每一相对独立的部分,即全息元,其生物学特性的分布,都具有全息对应性。
全息元是生物体基本结构单位,如细胞、每一块子骨,耳、舌等,都是全息元。全息元上各个表达生物特性的部位,都分别在整体或其他全息元上有各自的对应部分;各部位在全息元上的分布规律与各对应部位在整体上或其他全息元上的分布规律相同。
全息元,是生命体的构造单位,同时又是一个朝气蓬勃的相对独立的生命个体。它有两个自我,一个是自已的本我,是自恰的、具有自己一定独立性的我;一个是生命体它我,是细织中的,为完成大生命而必需成为构件的我。本我,它有演化成新生命体的潜能与现实;它我,它只是生命体中的一分子,一块砖,抺杀掉了形成独立生命的机会,服从于大局,完成生命体赋予的特殊功能。
全息元与生命体全息:生命体,是一个最特化的全息元,最大全息元。它是精源细胞特化,形成的能够独立表达生命现象的最大单元。如一个人,它由许多细胞或组织构成。生命个体,与名亚生命体的全息元,具有包含被包含的关系。
在生命体内,各个全息元,都执行着各自的功能,表达着生命一部分功能。生命体,它作为最大整体,它整合了所有生命体内的全息元的功能,产生出最大生命运动。各个全息元,都是它的一个配件。
每一小整体全息元的潜能,都在大整体生命体的大环境下,受到约束。使每一全息元,都成了为完成大整体生命需要而必须牺牲个性的特殊部分。它们虽然都保留着原始精源遗传物质,都有潜在的形成新生命体的能力,但这种能力,在以集体主义为唯一强调的生命体大环境中,它仅仅是一个棋子,而不能是各行其事的主人。
各个小整体的全息元,与最大的整体的生命个体,也是全息对等。在生物学特性上,小的全息元每一部位,都能在大整体生命体上,找到对应关系。
总上所述,生命全息演化律,说明了由同源精源演化的生命体或每一相对独立的全息元,全息对应。部分与部分全息;部分与整体全息。这里的全息,可理解为,生物学特性分布的一一对应。它是信息层次上的全等,而不是物质层面上的全等。
⑤ 什么是全息摄影
全息摄影
又称全像摄影(Holography),是光学上极富诱惑的一项技术。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洒在马路的油膜在阳光下会呈现出多种色彩,而在吹起的肥皂泡上也会看到同样的情况,原因是由于肥皂泡两个面的反射光出现了干涉,称光的薄膜干涉现象。光是摄影的生命,而光有很多的特性,如色散和散射,有经验的摄影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现象变有害为有利,从而为作品添加一些新奇的效果。照相机镜头是由多组透镜合成的,为避免光在透镜表面的反射损失,人们发明出镜头的镀膜技术,使一定波长的光在反射时相互抵消,以增加进入镜头的光线使成像更清晰。同样,人们利用光波的干涉特性研究出了具有立体效果的全息摄影技术。全息摄影曾一度是科学家进行科研的专利技术,现在普通人经过一定的学习也可以掌握了,如普遍用于信用卡或图书封面的仿伪卡,那是一种立体显像的东西,在阳光下显示着五光十色的反射光。
“全息”这一词我们会感想到很熟悉,联想到耳针中的人体全息图。人耳是人体的一个缩影,上面对应人体各个器官,从这里人们进一步研究出人体的任何一局部都有整个身体的信息,所以称全息图,了解这点对全息摄影也就容易理解了。
全息摄影与普通摄影的区别
类 别 全息摄影 一般摄影
记录方式 物束光与参考光束 光学镜头成像(物束光)
记录内容 物体散射光的强度及相位信息 景物本身或反射光强度
成像介质 记录后称全息片(全灰色调) 感光胶片
影像观察方式 一般借助激光还原观看 眼睛直接观看
色彩表现 彩色干涉条纹图像 彩色物体图像
影像特点 三度空间立体感的景物,只有散射光线而并无实物 平面物体图像
一、 什么是光的干涉现象
在物理课的力学中我们做过水波的干涉实验,而根据光的波动特性,人们也成功地观察到了光波的干涉与衍射现象。为得到频率相同的二条光线,让光从一个狭缝中同时射向第二屏的两个小孔,两束光在屏后出现了干涉条纹,条纹的出现是因为二束光的波峰与波谷会由于叠加时(同相)光加强,相互抵消时(反相)光减弱。这一现象使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物理学家Stephen Benton发现其后面隐藏着一项高科技,从而对这项技术做出进一步的研究
二、 全息图像的特点
有关全息的原理在1947年就已由英国物理学家丹尼斯伽柏提出了,科学家本人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在全息影像拍摄时,记录下光波本身以及二束光相对的位相,位相是由实物(图中蓝色光线)与参考光线(图中红色光线)之间位置差异造成的,从全息照片上的干涉条纹上我们看不到物体的成像,必须使用具有凝聚力的激光来准确瞄准目标照射全息片,从而再现出物光的全部信息。一个叫班顿的人后来又发现了更为简便使用白光还原影像的方法,从而使这项技术逐渐走向实用阶段。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第一次使用白色光全息片贴在封面时,销售量由一千万份增加到再版后的一千六百万份。这一技术后由美国传到欧洲和其它国家,广泛用于信用卡等仿伪技术。激光全息摄影技术也随之风靡全世界。
全息摄影是利用激光光波的干涉将影像与再现影像记录下来的一种摄影,它与一般的立体照片技术完全不同,我们可以围着它观看各个侧面,只是摸不到真实的物体,其显着的特点和优势有如下几点:
1、 再造出来的立体影像有利于保存珍贵的艺术品资料进行收藏。
2、 拍摄时每一点都记录在全息片的任何一点上,一旦照片损坏也关系不大。
3、 全息照片的景物立体感强,形象逼真,借助激光器可以在各种展览会上进行展示,会得到非常好的效果。
⑥ 据说是宇宙全息图,怎么看都像是“上帝之眼”
《传道篇》之四:宇宙全息
雪峰
宇宙是个浑沌体,这个浑沌体是由能量和上帝的灵--道构成的,犹如人这个生命体由物质的肉体和精神的灵体构成一样。从庞大的宇宙天体到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的微尘,都是息息相关,相互贯通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从宏观的角度讲,能量充满宇宙的一切时空,道控制着宇宙万事万物的运行和发展变化,所以,宇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看似互不牵连的多个天体、多个现象、多个人却是宇宙这个大有机体的有效组成部分--细胞,所以,宇宙是全息的;从微观的角度讲,一个原子、一个分子、一个人都是结构与能量的联合体,与外界相互感应,共处于道和能量这个统一体中,所以,宇宙是全息的。
试着拿针尖扎一下自己的脚趾头,扎的同时全身肌肉会紧缩一下,大脑同时做出应急反应,假如自己的父母或恋人在旁,也会立即对此做出反应,为什么?因为人体是全息的。
打开电脑,接通网络,全球信息会根据自己的索取出现在屏幕上,为什么?因为电脑网络是全息的。
关节炎患者会提前获悉降雨的信息,许多动物会提前感应到地震的信息,原因是地球是全息的。
月亮的盈亏会引起海潮的变化,太阳黑子的活动直接影响着地球气候的变化和地球生命的节律,因为太阳系是全息的。
宇宙全息的含义不仅于此,还在于意味着整体中包含着局部,局部中包含着整体。
人体是由一百三十万亿个细胞构成,而人体的每一个细胞中包含着有关人体整体的全部信息,也就是说,当一百三十万亿个细胞集合在一起时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人体,每一个细胞只是构成一个人体的不足为道的组成部分,但当我们把一个个细胞分裂出来的时候,每一个细胞就可以形成一个人体,用佛眼看这一个个细胞的时候,这一个个细胞却是一个个人,五官七窍骨骼毛发五脏六腑四肢皮肉一件都不少,再分裂这个细胞,发现这个微末细胞又是由一百三十万亿个更微末的细胞组成。
站在穿衣镜前面,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完整的自己,但若把这个穿衣镜分成两片,我们就可以看到每片穿衣镜中有一个完整的自己,也就是说,一个人化身成了三个人,假如把这个穿衣镜分裂为三片,每片中仍然可以看到一个个完整的自己,一个人化身成了四个人,依次类推,假如把这个穿衣镜粉碎成十万片、十万亿片,每一微片中依然可以看到一个完整的自己,就可以化身万亿。
一粒植物的种子,即使它没有被埋入土壤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用法眼可以看到它的全貌,它的叶子的形状、生长的形态等等。
一个刚刚抽出的芽蕾,用肉眼看不出它将长成什么形状(假若我们不知道它是何种植物的芽蕾,又没有参照叶片的时候,)也不清楚它将长多大,但用宇宙全息的眼光,就可以看到这个芽蕾生长成的大小和形状。
一片生长着的叶子,剪去一半,从剩下的一半中可以看到整片叶子的全貌。
万事万物都如此,因为宇宙是全息的。
明白了宇宙是全息的,我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就会发生颠覆性的飞跃,再来理解老子讲的道和释迦牟尼讲的佛法及耶稣的思维及其科学的理论,就会全线贯通,一目了然,我们的灵觉也就开了,根器深的人可以开发出一系列的特异功能了,我们处理日程生活中的事务也就轻松如意了。
举个例子,人生中有一大苦恼,就是男女情爱,恋人或夫妻之间总希望单一纯洁,若相恋或夫妻的一方偷恋第三方,另一方就苦恼悲伤,不论这一方费尽唇舌表白"我也爱你,我真的爱你,"已经无济于事,因为另一方决不相信"你既然也爱他(她),怎么能再爱我呢?毫无疑问,你的爱是假的,起码你给我的爱是残缺不全的。"
这种苦恼就是不明白宇宙全息造成的,从宇宙全息来讲,不论一个人爱几个人,甚至是几百个人、几万个人,几十亿个人,他(她)对任何一个人的爱都是完整的,是真心的,绝对不是残缺不全的,就象看穿衣镜一样,一块镜片中只有一个自己,两块镜片中有两个自己,十亿镜片中有十亿个自己,并且每一个自己都是完整的自己。
佛可以化身万亿去拯救人,因为佛知晓宇宙是全息的,佛也是全息的。
假设有一万个女子爱我,我不管每个女子除了我还爱着多少男人,但我相信,这一万个女子对我的爱是真心的完整的爱,我会欣然接受这些爱,同理,假设我爱一万个女子,我对每一位女子的爱都是真心的、完整的。
还有必要死死抓住一个不放吗?人生短暂,多爱几个又有何妨?
其他道理可以依次类推。
总之,天人合一,宇宙全息,微妙玄通,化身万亿。
⑦ 人的手掌心是什么穴位是连接人体的那个器官
手掌穴位按摩方法(附手部穴位图)
1、胃弱:“吃得太快”是胃弱的最大原因。建议每口至少咀嚼50次。
方法:手掌中央略下方健理三针区(缓刺激、长时间指压)、食指大肠穴、手背三间穴、合谷穴。
2、悸动气喘:
方法:手掌中央心包区、中指中冲、小指少冲、手腕神门穴
3、食欲不振:肠胃消化吸收能力弱。长期紧张引起精神疲倦。
方法:手心、拇指丘内侧食指下胃脾大肠区。
4、肩酸:过度活动引起的肩部僵硬。―――合谷穴
气喘心衰引起肩酸:食指和中指下咳喘点
生殖器官异常引起肩酸:无名指和小指根间心悸点
5、腹泻:消化不良或食物变质而引起。须加强肠的消化吸收能力。
方法:手背胸腹区、下痢点、食指大肠穴、小脂肾穴、手掌中央略下方健理三针区
6、失眠: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倒错或神经衰弱。
方法:中指下心包区、手掌区、中指中冲穴
7、身体倦怠、盗汗:过度疲劳,身心疲倦
方法:手背中渚穴、手心、胃脾大肠区、健理三针区
8、头痛:中指心穴、手腕大陵穴
全头痛――全头点 大拇指、中指
头顶痛――头顶点(中空痛) 中指 肝经
后脑疼――后头点 小指 膀胱经
两侧疼――偏头点 左主肝右主肺
酒食前额痛――前头点 食指 胃经
9、焦虑不安:
方法:中指中冲、小指少冲、手掌区、中指心穴、手腕大陵穴、虎口下虎边穴、手背手腕阳溪穴
虎边穴是治疗羊癫疯的特效穴。
10、低血压:
手腕神门、大陵穴、手背手腕阳池穴、无名小指下中渚穴
11、发冷:
手背阳池穴(慢慢长时间缓刺激)、无名指关冲、小指命门穴、手心区
12、青春痘:
手背合谷穴、手腕神门、手背食指根第二二间、拇指丘胃脾大肠区
13、眼睛疲劳:
手掌心包区、食指商阳穴、小指少泽穴
14、牙痛:
小指肾穴、手背合谷穴、中指无名指下齿痛点、无名指肝穴
15、落枕:
小指少泽穴、手背中指下“颈咽区”
16、晕车:
小指侧手腕上神门穴、无名指关冲穴、手掌中央手心
17、白发:
小指肾穴、小指命门穴、手心、中指中冲穴、无名指关冲穴、手腕中央阳池穴
18、更年期障碍:
小指肾穴、小指侧面生殖区、手指中央心包区
19、腹胀:
食指大肠穴、手背食指根处二间穴、胃脾大肠区
20、荨麻疹:
无名指肝穴、肺穴、小指肾穴、中指心穴、手背手腕阳池穴。
21、痔疮:
手背小指会阴点、手背合谷穴、食指大肠穴。
22、关节酸痛:
五指尖各井穴、手背虎金寸、阳池穴
23、肩关节炎:
手腕侧太渊穴、手背合谷穴、阳溪穴、手腕神门穴、手背液门穴、手腕大陵穴、中指中冲穴、手背小指末端后溪穴。
24、腰痛:
手背“背腰腿区”两个穴道、食指下侧、无名指下铡(轻柔缓慢)
坐骨神经痛:手背无名指和小指交叉处坐骨神经点
25、肥胖:
掌内食指下方“胃脾大肠区”(强刺激)、手背中央“胸腹区”
26、蓄脓症:
掌内拇指丘“胃脾大肠区”、手背合谷穴、中指中冲穴、手背拇指下手腕间鼻痛点
27、慢性鼻-炎:
手背合谷穴(强刺激)、食指大肠穴
28、胃痛:
手掌中心下胃肠点、手背拇指根下落零五
29、胃溃疡:
手掌中央下胃肠点、手背中央胸腹区、食指前头点
30、眩晕:
无名指下关冲穴、中指指根耳咽区
31、耳鸣:
小指肾穴、前谷穴、手背阳谷穴、无名指关冲穴
32、气喘:
掌内食指和中指下咳喘点、手背食指根三间穴、拇指丘胸腔呼吸器官区(轻柔)
33、肌肤老化:
小指肾穴、无名指肺穴、关冲穴
34、头发损伤:
小指肾穴、手腕阳池穴、中指心穴、手腕正中央大陵穴
35、假性近视:
手掌中央心包区的劳宫穴、手背小指侧手腕附近腕骨穴、无名指肝穴
36、贫血:
五指尖各井穴、手腕神门、大陵穴、小指肾穴、手心
37、打嗝:
食指商阳穴、大肠穴、无名指肝穴
38、眼疾:
大骨空穴、食指商阳穴、二间穴、手背合谷穴
39、胃病引起的胸闷:
胃肠点、手背胸腹区。一定要强刺激,否则会增加胃酸分泌。
40、老花眼:
手背小指侧手腕养老穴、手掌小指根侧养老点。
附图一:手掌掌心穴位图
附图二:手掌掌背穴位图附图三:手掌的反射区图
附图四:手的人体全息示意图(1)
附图五:手的人体全息示意图(2)附图六:手部病理反应点--掌背图附图七:手部病理反应点--掌心图附图八:手部穴位图--掌背附图九:手部穴位图--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