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哪位高人可以告诉我图中的放大镜是怎么做的啊用ps,光影,美图秀秀都可以,只要有教程
可以使用放大镜效果制作软件制作。
具体步骤如下:
1、先将需要用到的视频素材放在一个文件夹里面,然后才运行软件!运行软件选择新建工程,命名字、选择工程文件存放位置,预设列表处可以选择第一个,如有别的需求可选择左下角的自定义来自己设置。
㈡ 请问这样放大镜的图片如何做
将需要放大的部分用圆形选区选出 然后复制一下选区 然后套个边框 就是外面的圆形边框 看你给的图 边框有个图层样式--内阴影 你自己试试
㈢ 基于photoshop怎么制作放大镜看照片gif动画效果
用Photoshop制作放大镜看照片gif动画效果方法是先在网上下载一个放大镜(也可以自己制作),打开图片和放大镜素材,拖进背景文件里,ctrl+t调整大小位置, 打开时间轴,新建图层蒙版,移动放大镜,设置动画帧及显示时间,文件~存储为web格式~预览~另存为gif图片就可以了!
㈣ 照片放大镜特效怎么弄
如下:
工具/原料:华为畅享20、HarmonyOS2.0.0、醒图5.7.0
1、点击导入
进入手机的醒图,点击导入选项。
㈤ flash素材 放大镜
您好,是用遮罩层,和鼠标跟随可以实现。自遍教程,如有不完善请谅解。
图片文字版权所有scw_abc.
1、画一个放大镜(即一个圆形)转换为影片剪辑,并一定把名称改成 MC
4、最后测试影片就OK了!
写教程很辛苦辛苦辛苦啊,请采纳采纳采纳采纳哦~,如有不懂再问我
㈥ 放大镜反射原理图片
放大镜反射原理是指当物距小于相距时成 放大 正立 的虚象所以放大镜可以起到放大的作用。
物体放在焦点之外,在凸透镜另一侧成倒立的实像,实像有缩小、等大、放大三种。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实像越大。物体放在焦点之内,在凸透镜同一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越小,像距越小,虚像越小。
在光学中,由实际光线汇聚成的像,称为实像;反之,则称为虚像。有经验的物理老师,在讲述实像和虚像的区别时,往往会提到这样一种区分方法:“实像都是倒立的,而虚像都是正立的。”所谓“正立”和“倒立”,当然是相对于原像而言。
平面镜、凸面镜和凹透镜所成的三种虚像,都是正立的;而凹面镜和凸透镜所成的实像,以及小孔成像中所成的实像,无一例外都是倒立的。当然,凹面镜和凸透镜也可以成虚像,而它们所成的两种虚像,同样是正立的状态。
那么人类的眼睛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呢?我们知道,人眼的结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那么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一定是实像。根据上面的经验规律,视网膜上的物像似乎应该是倒立的。可是我们平常看见的任何物体,明明是正立的啊?这个与“经验规律”发生冲突的问题,实际上涉及到大脑皮层的调整作用以及生活经验的影响。
当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透镜的焦距时,物体成倒立的像,当物体从较远处向透镜靠近时,像逐渐变大,像到透镜的距离也逐渐变大;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物体成放大的像,这个像不是实际折射光线的会聚点,而是它们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用光屏接收不到,是虚像。可与平面镜所成的虚像对比(不能用光屏接收到,只能用眼睛看到)。
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大于焦距时,物体成倒立的像,这个像是蜡烛射向凸透镜的光经过凸透镜会聚而成的,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能用光屏承接,是实像。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物体成正立的虚像。
与凸透镜的区别
一.结构不同
凸透镜是由两面磨成球面的透明镜体组成
凹面镜是由一面是凹面而另一面不透明的镜体组成
二.对光线的作用不同
凸透镜主要对光线起折射作用
凹面镜主要对光线起反射作用
三.成像性质不同
凸透镜是折射成像
凹面镜是反射成像凸透镜是折射成像 成的像可以是 正、倒;虚、实;放、缩。起聚光作用
凹面镜是反射成像 只能成缩小的正立像。起散光作用透镜(包括凸透镜)是使光线透过,使用光线折后成像的仪器,光线尊守折射定律。面镜(包括凸面镜)不是使光线透过,而是反射回去成像的仪器,光线尊守反射定律。
凸透镜可以成倒立放大、等大、缩小的实像或正立放大的虚像。也可把平行光会聚,可把焦点发出的光线折射成平行光。凸面镜只能成正立缩小的虚像,主要用扩大视野。
(1)二倍焦距以外,倒立缩小实像;
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倒立放大实像;
一倍焦距以内,正立放大虚像;
成实像物和像在凸透镜异侧,成虚像在凸透镜同侧。
(2)
一倍焦距分虚实
两倍焦距分大小
凸透镜成像规律表格
物体到透镜的距离u 像的大小 像的正倒 像的虚实 像到透镜的距离v 应用实例
u>2f 缩小 倒立 实 2f>v>f 照相机
2f>u>f 放大 倒立 实 v>2f 投影仪
u<f 放大 正立 虚 v<0 放大镜
u=2f 等大 倒立 实 v=2f 无
u=f 不成像
(3)凸透镜成像还满足1/v+1/u=1/f
利用透镜的特殊光线作透镜成像光路:
(1)、物体处于2倍焦距以外
(2)、物体处于2倍焦距和1倍焦距之间
(3)、物体处于焦点以内
(4)、凹透镜成像光路
实验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是:当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内时,得到正立、放大的虚像;在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时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在二倍焦距以外时,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
该实验就是为了研究证实这个规律。实验中,有下面这个表:
物 距 u 像的性质 像的位置
正立或倒立 放大或缩小虚像或实像 与物同侧与异侧像距v
u>2f 倒立缩小 实像异侧 f<v<2f
u=2f 倒立等大 实像异侧 v=2f
f<u<2f 倒立放大 实像异侧 v>2f
u=f -- - --
u<f 正立 放大 虚像 同侧 u,v同侧
着就是为了证实那个规律而设计的表格。其实,透镜成像满足透镜成像公式:
1/u(物距)+1/v(像距)=1/f(透镜焦距)
㈦ 用ps怎么做放大镜在字上或图片上走过效果
具体步骤如下:(纯属原创,请注明出处)
1:新建背景图层,填充色为白色;
2:选用横排文字工具,输入自己喜欢的文字如(我是齐天大圣孙悟空),调整到合适大小(较大,我选的是280号),栅格化文字。
3:ctrl+E合并图层,并复制,命名为图层1 。
4:shift+ctrl+N 新建图层2,选用横排文字工具,输入与图层一相同文字(我是齐天大圣孙悟空),ctrl+T调整大小(较小大概是72号),使得图层2与图层1中对应的字大概在一个位置。
5:shift+ctrl+N 新建图层3,选择圆形选框工具,建立区域。
6:ctrl+T调整选取位置及大小,保证可以完全覆盖住图层1中的单个字体;
7:选取图层3 ,给选区内填充背景色白色。
8:双击图层3缩略图,设置填充不透明度为0,挖空为 深,其他不变,确定:
9:给图层三创建组(ctrl+G),对图层三调整。ctrl+T,用键盘上的上下左右键调整,大概就是右移4-5个单位,确定。
10:按住shift+ALT+CTRL+T重复第九步操作并复制新图层,知道最后一个字看不到。
11:对图层三的组中的没一张图片进行滤镜——扭曲——球面化 根据实际情况自己调整;
11:选择窗口——动画。每一帧就是图层三组中的每一幅图片。点击播放,效果就会出来了。
12:最重要的一步!!!点击文件——存储为web和设备所用格式 存储为GIF格式。
一张动态的,放大镜时的图片就完成了 希望对大家有用
㈧ 放大镜p图怎么弄
工具/原料:
联想L340-15IWL、Windows10、PhotoShop2019。
1、打开PS软件,打开需要操作的图。
㈨ HTML5中,如何为图片制作放大镜效果
制作图片的放大效果我考虑到的方法是将原始图片绘制到canvas上,然后在对canvas进行局部裁剪最后对裁剪的部分进行放大,这样就可以实现放大镜的效果。
这里我给出一个实现这个想法的示例。该示例实际上就是运用HTML5canvas中对画布进行裁剪与保存画布状态的相关知识实现的。
上面是给出示例的效果图。这是不是你想要的放大镜效果呢?
下面我们来看下示例代码:在这个示例中当你点击图片时图片就会出现上图效果,再一次点击时就变成原始图片了。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放大镜</title>
<!—HTML代码设计:一个简单的canvas元素-->
</head>
<body>
<div id="result-stub" class="well hidden">
<canvas id="canvas" width="345" height="345">
<p>你的浏览器不支持canvas元素</p>
</canvas>
</div>
<script>
window.onload=function() {
//获取canvas对象以及图片对象
var
canvas = document.getElementById('canvas'),
img = new Image(),
context = null,
dataUrl = null,
//设置一个标记,该标记的作用是控制我们点击canvas时放大镜效果的消失和出现
isMagnified = false,
//init函数只要是在图片加载时绘制出图形
init = function() {
img.onload = function() {
//绘制原始图片
context.drawImage(img, 0, 0);
//将图片信息转化为二进制信息或者URL信息存储在dataUrl中方便后面调用
dataUrl = canvas.toDataURL();
}
img.src = 'fist-pump-baby.jpg';
//设置标记值
isMagnified = false;
},
//magnify函数的作用是绘制具有放大镜效果的图形
magnify = function() {
//保存当前画布的绘制状态即画布绘制原始图片的状态。方便我们在后面恢复到绘制原始图片的状态
context.save();
//因为放大镜的圆圈和把手是通过canvas绘制的这里设置了一些绘制把手和圆圈的样式属性。
context.lineWidth = 10;//线条宽度
context.shadowColor = '#000';//阴影的颜色黑色
context.shadowBlur = 15;//模糊级别为15
context.shadowOffsetX = 5;//形状与阴影的水平距离5
context.shadowOffsetY = 5;//形状与阴影的垂直距离5
//保存画布当前状态即我们设置阴影属性后的状态方便后面使用
context.save();
//绘制出放大镜把手的图形
context.beginPath();
context.moveTo(230, 230);
context.lineCap = 'round';
context.lineWidth = 30;
context.lineTo(285, 285);
context.stroke();
//对图片进行裁剪,裁剪出的图形是一个圆形。
context.beginPath();
context.arc(
150,
150,
115,
0,
Math.PI * 2,
true);
context.clip();
//创建一个新的Image对象,这个Image对象的图片资源是前面存储在dataUrl中的图片资源。所以这个Image对象和之前初始化的Image对象是完全一样的。
var magnified = new Image();
magnified.src = dataUrl;
//对Image对象进行放大1.5倍,并进行绘制。注意此时的画布状态时裁剪为一个圆形的状态,所以这里绘制的也仅仅是图片中的一个圆形区域。这里为了绘制出图片中娃娃的脸设置了绘制的图片有一定的偏移量。
context.scale(1.5, 1.5);
context.drawImage(img, -40, -40);
//调用restore()函数将画布状态恢复到绘制把放大镜把手时的状态,即具有阴影属性
context.restore();
//绘制放大镜的圆圈,即绘制刚刚我们裁剪出来图片的边框。这样刚刚裁剪出来的圆形图形就会正好处于放大镜的圆圈中。
context.arc(
150,
150,
115,
0,
Math.PI * 2,
true);
context.stroke();
//重置画布,将画布恢复到绘制元素图片的状态,以方便绘制出放大效果后,再次点击是绘制原始图片。
context.restore();
//设置标记值,实现点击后放大效果消失。
isMagnified = true;
};
//加载初始化代码,即当运行页面时会在页面绘制出一个原始图像
init();
//监听画布的点击事件,当点击页面的图像时会根据标记的值来进行判断是否对画布进行方大处理
$('canvas').click(function() {
if (isMagnified) {
init();//绘制原始图像
}
else {
magnify();//绘制放大的图像
}
});
}
</script>
<script src="jquery.js"></script>
</body>
</html>
对于这些知识在一个叫秒秒学的教程网站上有相关的学习资料,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看看,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