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这样一个地方 800字作文
有这样一个地方,曾经承载了我童年的欢声笑语,现在却承受着凄风苦雨的荒凉;有这样一个地方,曾经浸泡着我和小伙伴们的友爱和温馨,现在却要经受着推土机的无情的肆虐;有这样一个地方,曾经写满了我和朋友间的祝福与期望,现在却在形色匆匆的路人的冷漠中被一点点淡忘……日落的时候,我漫步在这片熟悉而又陌生的土地上。喧嚣的潮水退去,记忆搁浅在松软的沙滩上。于是,我看到了一棵树,苍翠挺拔,树冠像一把巨伞,撑起了浓密的阴凉,像战士一般守卫在小区的入口处。它的遒劲的枝干仿佛一只只有着刀刻般纹理的大手向着高处,似乎带着触摸天空的渴望。
春天的时候,麻雀等小鸟在枝丫上吱吱喳喳地谈情说爱建巢筑窝,蹦跳的音符从此铭刻在大树的年轮里。我们这些比小鸟大不了多少的孩子会攀比着从家里拿来最好吃的零食撒在树下,以小鸟最先吃谁播撒的小食决定当天谁是小明星。
夏天的时候,我和小伙伴结伴到大树旁的那家小店买来各种爽口的冷饮,然后在树下用舌尖慢慢品尝。吃到最后,冰激凌啊棒冰啊总也逃不脱融化的命运,黏稠的白色奶油流下来,滴到地上,我们总是笑着说:“大树也喜欢吃冰激凌呢!”那时的我心里不时会冒出一些稀奇古怪的念头:如果将冰激凌种到大树下,来年春天会不会结出一树的冰激凌呢?我们一个又一个炎热的夏季就在这清爽的树荫下度过。
秋天的时候,大树便会成为一把雨伞,在潇潇的秋雨中,路上的行人常常会躲进树下避雨。慢一点儿吧,等一会儿吧,在树下观赏雨景真是一种享受呢!树下人的眼中好像有什么在融化似的,眸子里装着一汪柔和的碧波。
冬天,雪后的大树也是一道极为悦目的风景,银装素裹的树干在我眼中就是圣诞老人的装扮。在树下与伙伴们打雪仗,我总是惨败,狼狈不堪,但是有了这棵树就像有了坚强后盾。从雪地里爬起来,胡乱拍掉身上的雪水,回首望了一眼身后的大树,我会更加坚定,再反攻吧……大树啊,你多少次当了我的守护神!
可是,这棵树真的存在过吗?连同邻近的便利商店以及我的家园,真的存在过吗?
眼前,早已没有了那棵大树的身影,大树被砍后裸露的树桩,已在风雨的侵蚀下模糊得无法看出它的年轮;那家提供了我十年冰激凌的商店也在强势的推土机的碾压下成了断垣残壁零砖碎瓦……这是战后的废墟吗?还是没有硝烟的战场?“当时只道是寻常”,看着浩荡拆迁下已经面目全非的小区,我的心中五味杂陈。我现在才明白自己失去的绝不仅仅是一棵树,一个曾经的家园……如果不是这片废墟、这棵树桩作为一种证据存在着,连记忆似乎都不那么真实了。
有这样一个地方,就像一艘小船静静地停靠在我记忆的港湾,是那样的熟悉,又是那样的陌生。
点评:城市大拆迁,拆去的不仅仅是城市的历史,城市的过去,更撕裂了多少人温馨的记忆。本文所描述的,正是一位少年在曾经的家园被拆迁之后的废墟前缅怀她依稀飘渺的童年,怀念她过往的经历。本文以一棵记忆中的大树为记忆的触发点和抒情的意象,写出了一种生命源头的记忆被人为地强行切割之后的怅惘和无奈。文章感情真挚,文笔优美,值得那些在“高速发展”的车轮带动下狂奔而变得情感粗糙的人们一读。
2. 《水浒传》中的英雄和故事名称。
《水浒传》中108位好汉的绰号与事迹:
1“及时雨”宋江:私放晁天王、怒杀阎婆惜、浔阳楼吟反诗、白龙庙英雄小聚义、智取无为军、三打祝家庄、大破连环马、 兵打大名城、雪天擒索超、夜打曾头市、三败高球。
2“玉麒麟”卢俊义: 活捉史文恭、赚城黑夜。
3“智多星”吴用:智取生辰纲、智赚玉麒麟、智取大名府。
4“入云龙”公孙胜:斗法破高廉、芒砀山降魔 。
5“神机军师”朱武: 打破六花阵 。
6“小旋风”柴进:门招天下客 ;失陷高唐州。
7“扑天雕”李应:双修生死书。
8“大刀”关胜:降水火二将。
9“豹子头”林冲:误入白虎堂、棒打洪教头、风雪山神庙、雪夜上梁山、火并王伦。
10“霹雳火”秦明:夜走瓦砾场。
11“双鞭”呼延灼:摆布连环马。
12“双枪将”董平:枪挑辽国名将耶律国珍。
13“小李广”花荣:大闹清风寨、梁山射雁。
14“金枪手”徐宁:教使钩镰枪。
15“青面兽”杨志: 押送金银担、卖刀、北京斗武、双夺宝珠寺。
16“急先锋”索超:大战南军元帅石宝。
17“没羽箭”张清:飞石打英雄、缘配琼英双建功。
18“美髯公”朱仝:智稳插翅虎、义释宋公明、 义释晁盖等劫掠生辰纲的七星。
19“九纹龙”史进: 大闹史家村、夜走华阴县、翦径赤松林。
20“没遮拦”穆弘:东溪村私放天王、元宵夜闹东京。
21“镇三山”黄信:大闹青州道。
22“病尉迟”孙立:大战毙杀辽国先锋寇镇远。
23“丑郡马”宣赞:连珠箭赢了番王 。
24“井木犴”郝思文:刺死徐瑾;箭射死徐统 。
25“百胜将”韩韬:大战梁山泊。
26“天目将”彭玘 :攻打梁山时被扈三娘活捉。
27“圣水将”单廷珪:把守梁山正西旱寨。
28“神火将”魏定国 :把守梁山正西旱寨。
29“摩云金翅”欧鹏 :战平一丈青。
30“火眼狻猊”邓飞 :为救索超而被方军石宝一刀杀。
31“锦毛虎”燕顺 :义释宋江。
32“铁笛仙”马麟 :与一丈青扈三娘交战。
33“跳涧虎”陈达; 史家庄一战
34“白花蛇”杨春 进攻史家庄
35“锦豹子”杨林:小径逢戴宗 。
36“小霸王”周通: 醉入销金帐。
37“花和尚”鲁智深: 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大闹桃花村、火烧瓦官 寺、倒拔垂杨柳、林闹野猪林、单打二龙山。
38“行者”武松:景阳岗打虎、威震平安寨、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 血溅鸳鸯楼、夜走蜈蚣岭、醉打孔亮。
39“赤发鬼”刘唐: 醉卧灵官殿。
40“插翅虎”雷横;枷打白秀英。
41“黑旋风”李逵:风沂岭杀四虎、元夜闹东京、寿张坐大堂、扯招骂钦差。
42“浪子”燕青:放冷箭救主、智扑“擎天柱” 。
43“病关索”杨雄:大闹翠屏山、长街遇石秀、醉骂潘巧云 。
44“拼命三郎”石秀:智杀裴如海、火烧祝家店。
45“两头蛇”解珍:双越狱。
46“双尾蝎”解宝:双越狱。
47“混世魔王”樊瑞 :被逼报仇杀豺狼,混世魔王祭飞刀
48“丧门神”鲍旭 攻打凌州
49“八臂哪咤”项充 在徐州城外芒砀山占山为王
50“飞天大圣”李衮 在徐州城外芒砀山占山为王
51“病大虫”薛永 卧底,趁机刺中颖州汝南节度使梅展并将其擒获,。
52“金眼彪”施恩 义夺快活林
53“小遮拦”穆春 劫法场
54“打虎将”李忠 打败了周通
55“白面郎君”郑天寿 清风山捉宋江
56“云里金刚”宋万 早先和王伦、杜迁占梁山为王
57“摸着天”杜迁 杜迁于乱军之中被乱箭射于马下
58“出林龙”邹渊 在登云山落草为寇,聚众打劫
59“独角龙”邹润 为救解珍、解宝打入祝家庄
60“花项虎”龚旺 在德清县因追赶敌将黄爱而陷坑被乱枪戳死
61“中箭虎”丁得孙 被毒蛇咬死
62“没面目”焦挺 杀入凌州
63“石将军”石勇:村店寄书。
64“混江龙”李俊:水灌太原城。
65“船火儿”张横:大闹浔阳江。
66“浪里白条”张顺:活捉黄文炳、夜闹金沙渡、水上报冤。
67“立地太岁”阮小二; 夺取生辰纲、大败济州府观察何涛、助晁盖梁山夺泊、劫江州法场、三打祝家庄、大破高俅水军
68“短命二郎”阮小五; 夺取生辰纲、大败济州府观察何涛、助晁盖梁山夺泊、劫江州法场、三打祝家庄、大破高俅水军
69“活阎罗”阮小七:倒船偷御酒。
70“出洞蛟”童威 江州城救了宋江、戴宗
71“翻江蜃”童猛 江州城救了宋江、戴宗
72“小尉迟”孙新:大劫牢 。
73“母大虫”顾大嫂 里应外合攻破了祝家庄
74“菜园子”张青 十字坡开酒店,常用蒙汗药蒙翻过往行人
75“母夜叉”孙二娘:孟州道卖人肉。
76“旱地忽律”朱贵:水亭施号箭 。
77“鬼脸儿”杜兴 三打祝家庄后上梁山入伙,为山寨四店打听消息
78“催命判官”李立 专在浔阳江上为私商提供食宿、运输
79“活闪婆”王定六 在江边与其父卖酒度日
80“神行太保”戴宗:智取公孙胜。
81“铁叫子”乐和 打破牢笼,救了解家兄弟
82“鼓上蚤”时迁:火烧翠云楼。
83“金毛犬”段景住 靠盗金人马匹为生
84“白日鼠”白胜 智取生辰纲
85“小温侯”吕方 权且占住这对影山,打家劫舍
86“赛仁贵”郭盛 贩水银船翻无法回乡,和吕方争占对影山
87“毛头星”孔明 占领白虎山为王,打家劫舍
88“独火星”孔亮 占据白虎山落草
89“铁臂膊”蔡福 担任大名府的两院押牢节级兼行刑刽子手
90“一枝花”蔡庆 担任大名府的两院押牢节级兼行刑刽子手
91“矮脚虎”王英 清风山的强盗
92“一丈青”扈三娘:单捉五矮虎。
93“圣手书生”萧让 伪造蔡京的文书
94“铁面孔目”裴宣 原为管府之人被贪官诬陷,发配沙门岛
95“神算子”蒋敬 梁山主管钱粮支出和纳入
96“玉 竿”孟康 善于制造大小船只
97“玉臂匠”金大坚 专管造兵符印信
98“通臂猿”侯健 负责制作旌旗袍袄等军服
99“紫髯伯”皇甫端 医道高明,诊治马病,手到病除
100“神医”安道全 ,随军出诊,救活了梁山许多好汉
101“金钱豹”汤隆:赚徐宁上山 。
102“轰天雷”凌振 炮轰梁山鸭嘴滩,大显火炮神威
103“青眼虎”李云 专管梁山泊建造、修建房屋
104“操刀鬼”曹正 杀猪剥牛手段极好
105“铁扇子”宋清 掌管梁山排设筵席之事
106“笑面虎”朱富 麻翻了押解李逵的兵士
107“九尾龟”陶宗旺 为抢占城门,用双臂力抗千斤门闸
108“险道神”郁保四 两次抢夺梁山马匹,梁山好汉攻打曾头市时投奔梁山
(2)孔明菜图片素材扩展阅读
内容简介
《水浒传》主要描写的是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条好汉在山东梁山泊聚义的故事。
九纹龙史进因为得罪了官府,被人告发,出于无奈,只得投奔外乡。后来碰到了一个下级军官鲁达,二人在酒楼谈天,得知酒楼卖唱父女受当地恶霸郑屠的欺凌,鲁达仗义赠银,发送父女回乡,并主动找上门去,三拳打死了郑屠。事后弃职逃亡,转去五台山出家,法名“智深”,
鲁智深受不了佛门清规戒律的约束,寺中长老只得介绍他去东京(开封)大相国寺看管菜园。在此期间,他在偶然的情况下结识了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当朝高太尉之子高衙内贪恋林冲妻子的美貌,设计陷害林冲,诬陷他“带刀”进入白虎堂,将他发配沧州,并企图在途中杀掉林冲。幸亏鲁智深一路暗中护送,才得以化险为夷。林冲发配沧州后,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杀了仇人,上了梁山。
梁山附近有个当保正的晁盖,得知奸臣蔡京的女婿梁中书派杨志押送“生辰纲”上京,便由吴用定计,约集了其他七名好汉劫了生辰纲,投奔梁山。杨志丢了“生辰纲”,不能回去交差,就与鲁智深会合,占了二龙山。
郓城有个好汉叫宋江,他的情妇阎婆惜与人私通。在探知宋江与梁山强盗有来往后,她百般要挟。宋江一怒之下,杀了阎婆惜,逃奔小旋风柴进庄上,结识了武松。武松与宋江分手后,在景阳冈上打死猛虎,成了英雄,之后去阳谷县当了一名武官,碰巧遇见失散多年的胞兄武大。可是他的嫂子潘金莲却不守妇道,趁武松外出,私通西门庆,毒死武大。武松归后察知其情,杀了二人,给兄长报了仇。事后他被发配孟州,结识施恩,醉打蒋门神,怒杀张都监全家,也转去投二龙山安身。
宋江与武松分手后,到了清风寨寨主花荣那里,不久被父亲召回,因被人告发,发配江州。一日酒醉偶题“反诗”,又被判处死刑,幸得梁山弟兄劫法场救出。宋江执意要回家探父,又屡遭危险,终于上了梁山。
随后,经过三打祝家庄,出兵救柴进,梁山声势甚大。接着又连续打退高太尉三路进剿,桃花山、二龙山和梁山三山会合,同归水泊。而后,晁盖不幸中箭身亡,卢俊义经历几多曲折也上了梁山。梁山义军大破曾头市,又打退了朝廷几次进攻,其中好些统兵将领也参加了梁山聚义。最后,梁山共招募了一百零八个好汉,排定了“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座次。
面对梁山义军越战越勇的形势,朝廷改变策略,派人招抚。于是,在宋江等人妥协思想的指导下,梁山全体接受招安,改编为赵宋王朝的军队。统治者采用“借刀杀人”的策略,命令梁山好汉前去征辽、征方腊。连年的战事,弄得一百零八条好汉最后只剩下了二十七个人。然而,就是这些幸存者也未能逃脱接踵而至的厄运。统治者眼见梁山好汉们势孤力单,便在封官赏爵后不久,对宋江等人下了毒手:宋江、卢俊义被分别用药酒、水银毒死,李逵又被宋江临死时拉去陪葬,吴用、花荣也在蓼儿洼自缢身亡。一场轰轰烈烈的起义,就这样被扼杀了。
3. 水浒传中108将的全部名字
一、水浒传三十六天罡
宋江、卢俊义、吴用、公孙胜、关胜、林冲、秦明、呼延灼、花荣、柴进、李应、朱仝、鲁智深、武松、董平、张清、杨志、徐宁、索超、戴宗、刘唐、李逵、史进、穆弘、雷横、李俊、阮小二、张横、阮小五、张顺、阮小七、杨雄、石秀、解珍、解宝、燕青。
二、水浒传七十二地煞
朱武、黄信、孙立、宣赞、郝思文、韩滔、彭玘、单廷珪、魏定国、萧让、裴宣、欧鹏、邓飞、燕顺、杨林、凌振、蒋敬、吕方、郭盛、安道全、皇甫端、王英、扈三娘、鲍旭、樊瑞、孔明、孔亮、项充、李衮、金大坚、马麟、童威、童猛、孟康、侯健、陈达、杨春、郑天寿、陶宗旺、宋清、乐和、龚旺、丁得孙、穆春、曹正、宋万、杜迁、薛永、施恩、李忠、周通、汤隆、杜兴、邹渊、邹润、朱贵、朱富、蔡福、蔡庆、李立、李云、焦挺、石勇、孙新、顾大嫂、张青、孙二娘、王定六、郁保四、白胜、时迁、段景住。
(3)孔明菜图片素材扩展阅读
一百单(dan)八将,指四大名着之一《水浒传》中梁山泊上的一百零八个头领,由天罡星三十六员和地煞星七十二员组成。这一百零八人性格各异,各有所长,结局不同,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人物群像。
排除个别特例,座次排名顺序,大体围绕三个维度。
维度一,是否来自“体制”,以及之前在“体制”中的地位;来自“体制”的,座次靠前,之前在“体制”中地位越高,座次越靠前。
维度二,跟宋江的关系,或者还可扩展至跟吴用等“首脑”的关系;关系越近,座次越靠前。
维度三,对水泊梁山集团的缔造、壮大或者对宋江的“成事”有“特殊贡献”者。
4. 孔明拜斗是什么意思
是五丈原诸葛亮禳星的那一段吧……诸葛亮第六次出岐山,在五丈原和司马懿对峙,司马懿听说诸葛亮事必躬亲,食不过几碗粥而已,觉得他活不长了,就坚守不出……诸葛亮闷闷不乐,自知身体不好,于是向天祈祷,摆了七根油灯……结果第六天晚上魏延闯了进来,把灯吹灭灭了……结果诸葛亮就挂了
5. 求关于对人生,未来充满希望的事迹,用作写作素材,谢谢
楼主是喜欢逆境中求生存的还是本来就是非常光明的未来的?
《陈平忍辱苦读书》
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陆羽弃佛从文》
唐朝着名学者陆羽,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的技巧,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把祖国的茶艺文化发扬光大!
《少年包拯学断案》
包拯包青天,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兇手,为民除害。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大以后断案如神,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
《万斯同闭门苦读》
清朝初期的着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但万斯同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万斯同由于贪玩,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子,从而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万斯同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万斯同从生气、厌恶读书,到闭门思过,并从《茶经》中受到启发,开始用心读书。转眼一年多过去了,万斯同在书屋中读了很多书,父亲原谅了儿子,而万斯同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万斯同经过长期的勤学苦读,终于成为一位通晓历史遍览群书的着名学者,并参与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编修工作。
《唐伯虎潜心学画》
唐伯虎是明朝着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
《林则徐对联立志》
这个故事讲的是清代着名的民族英雄林则。林则徐小时候就天资聪慧,两次机会下,作了两幅对联,这两幅对联表达了林则徐的远大志向。林则徐不仅敢于立志,而且读书刻苦,长大后成就了一番大事业,受到了后世的敬仰。
《文天祥少年正气》
南宋末年着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时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才有机会读书。一次,文天祥被有钱的同学误会是小偷,他据理力争,不许别人践踏自己的尊严,终于证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过这件事,更加树立了文天祥金榜题名的志向。
《叶天士拜师谦学》
叶天士自恃医术高明,看不起同行薛雪。有一次,叶天士的母亲病了,他束手无策,多亏薛雪不计前嫌,治好了他母亲的病。从此,叶天士明白了天外有天,人上有人的道理。于是他寻访天下名医,虚心求教,终于成了真正的江南第一名医。
《李清照少女填词》
宋代女诗人李清照才思敏捷,一生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她个性爽直、自由、不羁一格,从小就表现出过人的文学天赋。这个故事讲述的就是她触景生情,即兴填词的故事。
《杨禄禅陈家沟学艺》
杨禄禅受到乡里恶霸的欺负,他不甘心受辱。一个人离开了家,到陈家沟拜师学艺。拳师陈长兴从不把拳法传外人,杨禄禅也不例外。不过,杨禄禅的执着精神终于感动了陈长兴,终于学到了拳法,惩治了恶霸,也开创了杨式太极拳。
《王献之依缸习字》
王献之,字子敬,是东晋大书法家书——圣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他自己也是东晋着名的书法家。王献之三四岁的时候,母亲就教他背诗诵诗,到五六岁的时候,就能够出口成章,顺口吟出几句诗来。和他的哥哥王凝之相比,越发显得机警聪敏,而且还特别喜欢习字。王献之家有一只大水缸,本片的故事,正与这个大水缸密不可分!
《朱元璋放牛读书》
放牛娃出身的朱元璋,从小连私塾都没有念过,但是他聪颖过人,勤学好问,终于成为建立明朝的开国皇帝。
《柳公权戒骄成名》
柳公权从小就显示出在书法方面的过人天赋,他写的字远近闻名。他也因此有些骄傲。不过,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没有手的老人,竟然发现老人用脚写的字比用他手写的还好。从此,他时时把“戒骄”记在心中,勤奋练字,虚心学习,终于成为一代书法大家。
《匡衡凿壁偷光》
西汉时期,有一个特别有学问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时候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凿通了邻居文不识家的墙,借着偷来一缕烛光读书,终于感动了邻居文不识,在大家的帮助下,小匡衡学有所成。在汉元帝的时候,由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推荐,匡衡被封郎中,迁博士。
《屈原洞中苦读》
这个故事讲述了,屈原小时侯不顾长辈的反对,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躲到山洞里偷读《诗经》。经过整整三年,他熟读了《诗经》305篇,从这些民歌民谣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终于成为一位伟大诗人。
《王十朋苦学书法》
王十朋从小聪颖过人,文思敏捷,可是书法却不如人意。于是,他痛下决心,一定要练好书法。终于,宝印叔叔的指点下,他终于悟到了书法真谛,成为一名大书法家和文学家。
《王羲之吃墨》
被后人称为“书圣”的王羲之,小的时候是一个呆头呆脑的孩子,每天都带着自己心爱的小鹅悠悠逛逛。王羲之每天刻苦练字,却被老师卫夫人称作是死字,王羲之很是苦恼,在小鹅的启发下,王羲之在书房写成了金光灿灿的“之”字,但却误将馒头沾墨汁吃到了嘴里,留下了王羲之吃墨的故事。
《范仲淹断齑划粥》
范仲淹从小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省吃俭用。终于,他的勤奋好学感动了寺院长老,长老送他到南都学舍学习。范仲淹依然坚持简朴的生活习惯,不接受富家子弟的馈赠,以磨砺自己的意志。经过刻苦攻读,他终于成为了伟大的文学家。
《车胤囊萤照读》
车胤,字武子,晋代南平(今湖北省公安市)人,从小家里一贫如洗,但读书却非常用功,车胤囊萤照读的故事,在历史上被传为美谈,激励着后世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囊萤照读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从我们要给大家讲的这个有趣的故事,你一定会明白。
《司马光警枕励志》
司马光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为此他没少受先生的责罚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谆谆教诲下,他决心改掉贪睡的坏毛病,为了早早起床,他睡觉前喝了满满一肚子水,结果早上没有被憋醒,却尿了床,于是聪明的司马光用园木头作了一个警枕,早上一翻身,头滑落在床板上,自然惊醒,从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读书,坚持不懈,终于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写出了《资治通鉴》的大文豪。
《张三丰创太极》
张三丰,名全一,又名君实,号三丰,又号元元子,因不修边幅,又名张邋遢,辽东懿州(今辽宁彰武西南)人,明朝英宗时被封为“通微显化真人”。关于他的传奇故事当时曾经广泛流传于民间,甚至把他看成了神仙。我们大家都知道太极拳吧?太极拳最大的特点就是柔中带刚!你知道张三丰到底怎么创造的太极拳吗?本片要说的,正是这个故事。
《诸葛亮喂鸡》
诸葛亮,字孔明,东汉三国时期徐州琅琊郡阳都县人,是我国历史上着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如果你看过《三国演义》,肯定不会忘记诸葛亮。至今,诸葛亮的智慧一直被后人所传颂,许多人甚至把他当作了智慧的化身。可是你知道吗,在诸葛亮的小时候,为了上学,发生过一些故事,好玩极了!
《玄奘苦学佛法》
玄奖是唐代一位高僧,为了求取佛经原文,玄奘从贞观三年八月离开长安,万里跋涉,西行取经,终于到达印度,历时十七年,着有《大唐西域记》,为佛教和人类进步、世界文明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岳飞学艺》
民族英雄岳飞生逢乱世,自幼家贫,在乡邻的资助下,拜陕西名师周桐习武学艺,期间,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萌发了学艺报国的志向,克服了骄傲自满的情绪。寒暑冬夏,苦练不缀,在名师周桐的悉心指导下,终于练成了岳家抢,并率领王贵,汤显等伙伴,加入到了抗金救国的爱国洪流中。
《厉归真学画虎》
五代画虎名家历归真从小喜欢画画,尤其喜欢画虎,但是由于没有见过真的老虎,总把老虎画成病猫,于是他决心进入深山老林,探访真的老虎,经历了千辛万苦,在猎户伯伯的帮助下,终于见到了真的老虎,通过大量的写生临摹,其的画虎技法突飞猛进,笔下的老虎栩栩如生,几可乱真。从此以后,他又用大半生的时间游历了许多名山大川,见识了更多的飞禽猛兽,终于成为一代绘画大师。
《沈括上山看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当读到这句诗时,沈括的的眉头凝成了一个结,“为什么我们这里花都开败了,山上的桃花才开始盛开呢?”,为了解开这个谜团,沈括约了几个小伙伴上山实地考察一番,四月的山上,咋暖还寒,凉风袭来,冻得人瑟瑟发抖,沈括矛茅塞顿开,原来山上的温度比山下要低很多,因此花季才来得比山下来得晚呀。凭借着这种求索精神和实证方法,长大以后的沈括写出了《梦溪笔谈》。
《徐霞客志在天下》
有一天,江边发生了一件怪事,很多人在打捞落水的石狮,却怎么也找不着。这时,一个叫徐霞客的小孩说,只要溯江而上,就能找到石狮。果然石狮找到了,大家都赞誉这个聪颖的小孩。原来他就是长大后成为伟大地理学家、旅行家的徐霞客。
《华佗拜师学艺》
华佗,字符化,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沛国(今安徽亳县)人,是我国古代着名的医学家。华佗发明的“麻沸散”,是一种很有效的全身麻醉药,比西方的麻醉药要早一千六百年左右,华佗对世界医学的贡献非常巨大。不要以为华佗一生下来就是神医,华佗小时候学医,经历了千辛万苦。
《皇甫谧浪子回头》
皇甫谧,魏、晋年间人,是西晋着名的学者和医学家。皇甫谧小的时候玩劣异常,被村子里的人称为小霸王,一次,他将同窗受气包家的枣树的树皮铲掉,使得枣树枯萎,全村人看到他,都不理他了,在婶婶的教育下,皇甫谧终于浪子回头,成为了一个有用的
6. 三国时期着名美食
1.孙权面筋。据传说,是孙权出征前,其母为儿特制的美食。孙权称帝后,每逢佳节,必以此为上等佳肴,宴请群臣。孙权历代后裔继承本家传统配方,用手工精制成风味独特的面筋,流传至今已有一千余年了,是高档宴会、家宴和馈赠亲友的佳品。
2.刘备椒香鸡。刘备少年孤贫,与母相依为命。一次母亲为刘备买了只鸡,刘备只觉得焦香酥脆,辣香可口,念念不忘。后来,在诸侯割据的局势下,刘备势力弱小,经常寄人篱下,却总无自己的地盘。刘备想起母亲及儿时美味的鸡,不断勉励自己,几经波折,终于在蜀汉称帝,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业。
3.曹操鸡。也称逍遥鸡。三国时期,曹操屯兵庐州逍遥津时,因军政事务繁忙,操劳过度,卧床不起。治疗过程中,厨师按医生嘱咐在鸡内添加中药,烹制成药膳鸡。曹操食后病情日趋好转,后常要吃这种药膳鸡。这道菜流传开来,被人们称为“曹操鸡”。
4.诸葛烤鱼。相传在三国时期,刘备、关羽、张飞这三人聚于皇榜之下,结义于桃花园,祭罢天地,复宰牛设酒,聚乡中勇士,得三百余人,就桃园中痛饮一醉,大鱼大肉痛快一番!期间有个姓张的厨子负责烹饪,他有一手绝活就是炭火烤鱼,醇和味美、鲜上加鲜!刘备等大喜,酒肉过后士气大振,刘备挥刀盟曰:“汝等烹饪有佳,当记头功”后刘备登基,定烤鱼为蜀国国菜!三国三结义烤鱼由此而来!
7. 新水浒传里面的108好汉怎么死的尽量详细点
最终结局
战死(共59位)(始自征方腊)
1、云里金刚宋万(战死于润州)
2、没面目焦挺(战死于润州)
3、九尾龟陶宗旺(战死于润州)
4、百胜将韩滔(战死于常州)
5、天目将彭玘(战死于常州)
6、白面郎君郑天寿(战死于宣州)
7、操刀鬼 曹正(战死于宣州)
8、活闪婆 王定六(战死于宣州)
9、丑郡马宣赞(战死于苏州)
10、金眼彪施恩(战死于常熟)
11、独火星孔亮(战死于昆山)
12、井木犴 郝思文(战死于杭州)
13、金枪将 徐宁(伤于杭州,后死于秀州)
14、浪里白条 张顺(战死于杭州)
15、小霸王周通(战死于独松关)
16、没羽箭张清(战死于独松关)
17、双枪将董平(战死于独松关)
18、花项虎 龚旺(战死于德清)
19、插翅虎雷横(战死于德清)
20、急先锋索超(战死于杭州)
21、火眼狻猊 邓飞(战死于杭州)
22、赤发鬼 刘唐(战死于杭州)
23、丧门神 鲍旭(战死于杭州)
24、通臂猿 侯健(杭州之战溺死于海中)
25、金毛犬 段景住(杭州之战溺死于海中)
26、立地太岁 阮小二(战死于乌龙岭)
27、玉幡竿 孟康(战死于乌龙岭)
28、两头蛇解珍(战死于乌龙岭)
29、双尾蝎解宝(战死于乌龙岭)
30、矮脚虎王英(战死于睦州)
31、一丈青扈三娘(战死于睦州)
32、飞天大圣李衮(战死于睦州)
33、八臂哪咤项充(战死于睦州)
34、铁笛仙 马麟(战死于乌龙岭)
35、锦毛虎燕顺(战死于乌龙岭)
36、赛仁贵 郭盛(战死于乌龙岭)
37、小温侯吕方(战死于乌龙岭)
38、九纹龙 史进(战死于昱岭关)
39、拼命三郎石秀(战死于昱岭关)
40、跳涧虎陈达(战死于昱岭关)
41、打虎将李忠(战死于昱岭关)
42、白花蛇 杨春(战死于昱岭关)
43、病大虫薛永(战死于昱岭关)
44、摩云金翅 欧鹏(战死于歙州)
45、菜园子 张青(战死于歙州)
46、中箭虎 丁得孙(死于歙州)
47、圣水将军 单廷珪(战死于歙州)
48、神火将军 魏定国(战死于歙州)
49、青眼虎 李云(战死于歙州)
50、石将军石勇(战死于歙州)
51、霹雳火秦明(战死于青溪)
52、险道神 郁保四(战死于青溪)
53、母夜叉孙二娘(战死于青溪)
54、出林龙邹渊(战死于青溪)
55、摸着天杜迁(战死于青溪)
56、催命判官李立(死于青溪)
57、金钱豹子汤隆(死于青溪)
58、铁臂膊蔡福(死于青溪)
59、短命二郎阮小五(死于青溪)
朝廷任用(共9位)
60、玉臂匠 金大坚(御前听用,后任职于内府御宝监)
61、紫髯伯 皇甫端(御前听用,后任御马监大使)
62、圣手书生 萧让(受职于蔡太师府)
63、铁叫子 乐和(王都尉府中使令)
64、神医 安道全(调御前听用)
65、镇三山 黄信(仍任青州)
66、病尉迟 孙立(仍任登州)
67、小尉迟 孙新(随兄回登州任用)
68、轰天雷 凌振(仍受火药局御营任用)
病逝(共13位)
69、青面兽杨志(患病,寄留丹徒,后病逝)
70、船火儿张横(患瘟疫,寄留杭州,后病逝于杭州)
71、没遮拦 穆弘(患瘟疫,寄留杭州,后病逝于杭州)
72、毛头星 孔明(患瘟疫,寄留杭州,后病逝于杭州)
73、旱地忽律 朱贵(患瘟疫,寄留杭州,后病逝于杭州)
74、锦豹子 杨林(患瘟疫,寄留杭州,后痊愈返回饮马川,受职求闲)
75、白日鼠白胜(患瘟疫,寄留杭州,后病逝于杭州)
76、笑面虎朱富(看视病人,后病逝于杭州)
77、豹子头林冲(病逝于杭州)
78、病关索 杨雄(病逝于杭州)
79、鼓上蚤 时迁(病逝于杭州)
80、大刀 关胜(饮醉酒坠马,后病逝于北京大名府)
81、铁扇子 宋清(患病在家,不详)
返乡、出海(共15位)
82、小遮拦 穆春(看视病人,后返乡为民)
83、浪子 燕青(出走于杭州)
84、混江龙 李俊(诈病于苏州,后出海,为暹罗国之主)
85、出洞蛟 童威(看视李俊,后随李俊出海)
86、翻江蜃 童猛(看视李俊,后随李俊出海)
87、神行太保 戴宗(终老于泰安州岳庙)
88、活阎罗 阮小七(终老于石碣村)
89、小旋风 柴进(辞官务农)
90、扑天雕 李应(返乡)
91、鬼脸儿 杜兴(伴李应返乡)
92、母大虫 顾大嫂(随夫回登州)
93、独角龙 邹润(辞官返乡)
94、一枝花 蔡庆(返乡为民)
95、铁面孔目 裴宣(返回饮马川,受职求闲)
96、神算子 蒋敬(返乡为民)
毒毙(共3位)
97、玉麒麟 卢俊义(被毒毙于淮河)
98、呼保义 宋江(被毒毙于楚州)
99、黑旋风 李逵(被毒毙死于润州)
自缢(共2位)
100、智多星 吴用(自缢于宋江墓前)
101、小李广 花荣(自缢于宋江墓前)
出家(共5位)
102、入云龙 公孙胜(出家)
103、神机军师 朱武(投公孙胜出家)
104、混世魔王 樊瑞(投公孙胜出家)
105、花和尚 鲁智深(坐化于杭州)
106、行者武松(出家并终老于杭州)
抗金(共2位)
107、双鞭 呼延灼(后抗金阵亡)
108、美髯公朱仝(后立战功)
(7)孔明菜图片素材扩展阅读
《水浒传》,中国四大名着之一,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主要故事背景、类型上属于英雄传奇的章回体长篇小说。作者或编者一般被认为是施耐庵,现存刊本署名大多有施耐庵、罗贯中两人中的一人,或两人皆有。
全书通过描写梁山好汉反抗欺压、水泊梁山壮大和受宋朝招安,以及受招安后为宋朝征战,最终消亡的宏大故事,艺术地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宋江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水浒传》问世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了后世中国小说创作的典范。《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流传极广,脍炙人口;同时也是汉语文学中具备史诗特征的作品之一,对中国乃至东亚的叙事文学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小说取材
《水浒传》的成书,取材于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故事。据《东都事略侯蒙传》:“江以三十六人横行河朔,京东官军数万无敢抗者。”
又据《宋史徽宗本纪》:“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遣将讨捕,又犯京东、河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张叔夜招降之。”《宋史*张叔夜传》:“宋江起河朔,转略十郡,官军莫敢婴其锋。声言将至,叔夜使间者觇所向,贼径趋海濒,劫钜舟十余,载掳获。
于是募死士得千人,设伏近城,而出轻兵距海诱之战,先匿壮卒海旁,伺兵合,举火焚其舟,贼闻之皆无斗志,伏兵乘之,擒其副贼,江乃降。”此外,李埴的《十朝纲要》,宋代陈均的《九朝编年备要》和徐梦莘的《三朝北盟会编》,也都有类似的记载。
还有的记载说宋江投降后曾参加过征方腊之役。从这些记载里,可以知道这支起义军,人数不多(但也决不止36人),但战斗力很强,在群众中甚有影响,曾经给宋王朝造成一定的威胁。宋江等起义的年代大约在宣和元年(1119)至宣和三年(1121),前后三年多。
宋代说书技艺兴盛,民间流传的宋江等36人故事,很快就被说书人采来作为创作话本的素材,南宋罗烨《醉翁谈录》记有小说篇目《青面兽》、《花和尚》和《武行者》,这当是说的杨志、鲁智深、武松的故事,此外,《石头孙立》一篇可能也是水浒故事。
这是有关《水浒传》话本的最早记载。南宋末有龚开的《宋江三十六人赞并序》,序里说:“宋江事见于街谈巷语。”并说在龚开之前有画院待诏李嵩,曾画过宋江等人像。
但龚开的赞并未说故事内容。现在看到的最早写水浒故事的作品,是《大宋宣和遗事》(见《宣和遗事》),它或出于元人,或为宋人旧本而元时又有增益。有的研究者认为它是说书艺人的底本。
它所记水浒故事梗概,从杨志卖刀杀人起,经智取生辰纲、宋江杀阎婆惜、九天玄女授天书,直到投降朝廷镇压方腊起义止,顺序和后世的《水浒传》基本一致。这时的水浒故事已由许多分散独立的单篇,发展为系统连贯的整体。
元代杂剧盛行,有大量的水浒戏出现,元杂剧和《大宋宣和遗事》所记水浒的人物姓名大致相同,但聚义地点不同,杂剧说的是梁山泊,《遗事》说的是太行山;杂剧中已有“一百八个头领”之语,《遗事》只提到了36将的绰号姓名;《遗事》中写李逵位列第14,燕青位列第28,杂剧中李逵是第13头领,燕青是第15头领。
凡此种种,可见在《水浒传》成书以前,水浒故事在流传中内容细节上颇有异同。这或者同在不同地区流传也有关系。施耐庵正是把这些在不同地区流传的故事,汇集起来,经过选择、加工、再创作,才写成这部优秀的古典名着《水浒传》。
《水浒传》的故事最初起源于北宋宣和年间,从南宋开始就成为了民间口头文学的主要题材。流传下来的根据说书人编成的话本中就有“青面兽”“花和尚”“武行者”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一百单八将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水浒传
8. 一些古今中外有关等待时机成功的事例
1、诸葛亮待机而出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着名政治家,军事家。15岁时随家人为逃避战乱,离开山
东老家辗转到湖北襄阳避难。17岁时隐居在襄阳城西的隆中。诸葛亮少有大志,常把自己比
作春秋时大政治家管仲和军事家乐毅。
因此,他隐居隆中边种地,边修学,静观天下,待机
而出,人称“卧龙”。
汉末以来军阀混战的形热已趋明朗。曹操基本上统一中国北方,势力最大。孙权割据江
东统治巩固势力次之。
刘表、刘璋等军阀也各有地盘。刘备在参加镇压黄巾起义军中,组成
了一个势力不大的军事集团,但屡被曹操击败,被迫辗转投靠,没有自己固定地盘。为发展
自己势力,到处访寻人材。他“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辅佐。
诸葛亮向刘备精辟地分析
了当时的政治形势,并提出了对策,这就是有名的“隆中对”。
诸葛亮登上政治舞台,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掌握着军政大权。
他联孙抗曹,取得着名
的赤壁之战的胜利,并乘机占领荆州,进军四川,取得益州,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
面,为刘备建立和巩固蜀汉政权,作出了巨大贡献。
(8)孔明菜图片素材扩展阅读:
关于古今中外有关等待时机成功的事例还有以下:
卧薪尝胆: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派兵攻打吴国,但被越国击败,阖闾也负重伤身亡。两年后阖
闾的儿子夫差率兵击败越国,越王勾践被押送到吴国做奴隶,勾践忍辱负重伺候吴王三年
后,夫差才对他消除戒心并把他送回越国。
其实勾践并没有放弃复仇之心,他表面上对吴王服从,却暗中训练精兵,强政励志并等
待时机反击吴国。勾践害怕自己会因贪图眼前的安逸,消磨报仇雪耻的意志,所以他为自己
安排艰苦的生活环境。
他晚上睡觉不用褥子,只铺些柴草(古时叫薪)。又在屋里挂了一只苦
胆,他不时会尝尝苦胆的味道,为的就是不忘过去的耻辱。
勾践为鼓励民众就和王后与人民一起参加劳动,在越国人民的同心协力之下,越国强大
起来,最后找到时机,一举灭亡了吴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