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太原市有那些风景名胜古迹
山西太原市名胜、古迹
太原市
狄村,唐初武则天时名相狄人杰的故乡。
清真古寺 在太原市解放路南段东侧。建于唐贞元年间 (785-805),现存为明代遗构。门前牌楼一座,黄匾“清真古寺”。殿内为阿拉伯式装饰,彩绘施沥粉贴金,富丽堂皇。周围木壁上刻有阿拉伯文《可兰经》第29、30本中经文数段,雕刻精细工整。左右碑亭对峙,亭内碑刻为宋黄庭坚草书,元赵孟頫和清初傅青主观后题铭。 还有明方孝孺等人榜题。
纯阳宫 在太原市五一广场西北隅。又称吕祖庙。创建年代无考。明万历二十五年 (1597年),晋藩王朱新扬对宫内重新规划,规模空前。清嘉庆年间 (1796-1820) 增筑后院巍阁3层,景观宜人。该院整个建筑布局,类似八卦形式,为国内少见。
崇善寺 在太原市东南隅。创建于唐。明洪武十四年 (1381年) 朱元璋三子晋恭王朱为荐其母高皇后,就该寺旧址大事扩建,南北长550余米,东西宽250余米,总面积达14万平方米。寺内大雄宝殿居中,面宽9间,高达30余米。殿堂楼阁、亭台廊庑数近千间。清同治三年 (1864年) 大部建筑毁于火。现存崇善寺的局部,包括山门、钟楼、东西两厢和大悲殿,亦自成格局。殿内神台上供千手千眼十一面观音及千钵文殊和普贤三尊巨像,像高8.5米。殿宇和塑像,都为明初遗物。门前铁狮一对,明洪武时 (1368-1398) 铸造,为明代狮兽中的佳作。
双塔寺 在太原市东南郊郝庄村南。明万历三十六年 (1608年) 高僧福登奉敕建造。现存寺内主要建筑,全为砖构。八角十三级,高54.7米。塔内有阶梯踏道,可登顶层,凭窗远眺,太原风光历历在目。人们出入太原,双塔首先映入眼帘,成为太原的标志。寺内牡丹遍地,传为明代所植。
开化寺连理塔 在太原市西南17公里蒙山脚下。寺建于北齐天保二年 (551年),依山崖雕造佛像,高约60多米,规模宏伟,与龙山童子寺齐名。隋仁寿元年 (601年),建高大佛阁,改称净名寺。唐高祖和高宗都曾到此瞻仰,复改名开化。五代后晋开运二年 (945年) 北平五刘知远重建大阁5层,130间。北宋淳化元年 (990年) 又建释迦、如来二砖塔。既有唐代古朴遗风,又有宋代精细刻法,是唐到宋的一种过渡形式。
龙山石窟 在太原市西南20公里的龙山山巅。满山林密叶茂。石窟开凿于元初,道人宋德芳于太宗六年 (1234年) 主持营造龙山石窟及昊天观。现庙宇残坏,石窟尚存,共8龛。各龛雕像数额不等,共40余尊,大都保存完好,雕工朴实,衣着庄重,与佛教石窟艺术风格截然不同。
童子寺燃灯塔 在太原市西南20公里龙山上。寺为北齐天保七年 (556年) 僧宏礼禅师创建。北齐文宣帝高洋曾登寺俯瞰并州 (今太原) 城景。金天辅元年 (1117年) 寺毁于兵火,明嘉靖元年 (1522年) 重建。寺内建筑及其石雕佛像早已不存。寺前有燃灯石塔,高4.12米。虽历经1400多年风雨,依然如故,是我国已知最古的燃灯石塔。
太山寺 在太原市西南23公里风峪沟北。四周丛林遍野,古柏掩映,寺隐其间,非登临不易得见。始建于唐景云元年 (710年)。原为道教庙宇,名昊天祠,明初始改为佛寺。为附近佛寺之首。
晋祠* 在太原市西南25公里悬瓮山下晋水发源处。始建于北魏,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叔虞而建。叔虞封唐,子燮因晋水更国号,后人因以命祠名。晋水主要源头由此流出,常年不息,水温17度,清澈见底。祠内贞观宝翰亭中有唐太宗撰写的御碑《晋祠之铭并序》。祠内还有着名的周柏、隋槐,周柏位于圣母殿左侧,隋槐在关帝庙内,老枝纵横,至今生机勃勃、郁郁苍苍,与长流不息的难老泉和精美的宋塑侍女像被誉为“晋祠三绝”。
对越牌楼
鱼沼飞梁 在晋祠圣母殿前。鱼沼为晋水三泉之一,沼上架桥曰飞梁,亦称板桥。四周有勾栏围护可凭依。因形持殊,在我国桥梁史上占有重要位置。桥东月台上有铁狮一对,神态勇猛,造型逼真,铸于北宋政和八年 (1118年)。
金人台 在晋祠中轴线会仙桥正西。古称莲花台。因台上四隅各铸铁人一尊,亦称铁太尉。台正方形,四周砌栏板,正中设琉璃焚帛炉,高约4米。祠为晋水源头,故镇以金神,为防水患。
宋铸铁人
晋水源流 在晋祠内。源流为难老泉,秒流量1.8立方米。源上建水母楼。现灌溉稻田4万亩,水势清澈晶莹,水温保持17度,常年不息。唐代诗人李白《咏晋祠》诗中有:“晋祠流水如碧玉,傲波龙鳞沙草绿”。
圣母殿 在晋祠中轴线末端。前临鱼沼,后拥危峰雄伟壮观。四周围,为我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之一。殿内采用减柱造,扩大了空间。是国内规模较大的一座宋代建筑。殿内有宋代彩塑43尊。姿态自然神情各异,塑工高超,是我国宋塑中的精品。
晋祠之铭并序碑 在晋祠贞观宝翰亭内。唐太宗撰文并书。碑高195厘米、宽120厘米、厚27厘米。李渊、李世民父子起兵太原,建立唐朝后到此酬谢叔虞神恩,铭文歌颂宗周政治和唐叔虞建国策略,宣扬唐王朝的文治武功,以其巩固唐皇室政权。全文1203字,行书体,劲秀挺拔,颇有王右军书意。刻工洗炼,是仅次于《兰亭序》法帖的杰作,可谓行书楷模。
奉圣寺 在太原市西南郊晋祠南侧。全称十方奉圣禅寺。原为唐将尉迟敬德的别墅,唐武德五年 (622年) 建为寺,今已残坏。寺北浮屠院有舍利生生塔一座,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塔建于隋开皇年间 (581-600),宋代重修,清干隆十六年 (1751年) 重建。八角七级,高30余米,登塔远眺,晋汾景色尽收眼底。
豫让桥 在太原市西南24公里赤桥村。桥上勾栏围护,桥下晋水常流。春秋末期,晋卿智伯瑶为夺取赵家采地,决晋水以灌晋阳 (今太原),兵败被诛。家臣豫让为报仇谋刺未成,又漆身毁容,吞炭变哑,趁赵襄子游晋祠之际,怀利刃伏于祠北里许桥下,赵至马惊仍未刺成。赵执豫让欲杀,豫让曰:“忠臣不忧身之死,明主不掩人之善。愿请君之衣而击之,则虽死无怨矣!”赵伶其义,脱下锦袍,豫让击袍三剑而自刭。后人以豫让血流桥下,因名赤桥,亦称豫让桥。
天龙山石窟 在太原市西南40公里天龙山腰。四周山峦起伏,山头龙王石洞泉水荡漾。石窟分布在天龙山东西两峰,东峰8窟,西峰13窟。各窟的开凿年代不一,自东魏至唐,历魏、齐、隋、唐四个朝代。以唐代最多,达15窟。石雕体态生动,刀法洗炼,具有丰富的质感。宋代改名圣寿寺,寺宇已毁。寺前蟠龙古松苍翠蔽日。
大佛寺 在太原市西北20公里土堂村。又称净因寺。东临汾水,古柏参天。据考证,寺始建于北齐,金泰和五年 (1205年) 重建,明代又多次重修。现存除垂带下端两躯石狮为金代雕刻外,余皆明清遗物。各殿塑像清代曾予装绘,已失明塑风格。寺址两侧明嘉靖二十年 (1541年) 依山崖筑有重檐歇山式楼阁一座,供一佛二菩萨,佛高9米,结跏趺坐。“土堂怪柏”亦为太原一景。
窦大夫祠 在太原市西北20公里上兰村、汾河峡谷左侧。祠内古柏苍翠。晋国大夫窦犨封地太原,曾开渠兴利,后人在此立祠祀奉。历代都留有碑记。现存山门、献亭、大殿等都是元至正三年 (1343年) 重建,局部还保留宋金时期风格。其中献亭甚大,后檐柱,用大殿明间廊柱代替,结构简练而严谨,为金元建筑中所罕见。祠旁清泉自烈石山苍崖下涌出,水温较低,人称“寒泉”。“烈石寒泉”为太原名胜之一。
多福寺 在太原市西北24公里崛山之巅。山势陡峻,松柏遍野。为太原着名风景之一。寺在山顶小峪之中,极富古刹风趣。寺始建于唐贞元二年 (786年)。唐人李克用、李存勖 (后唐庄宗)父子曾到此佛焚香,寺况空前。宋末毁于兵火,明洪武年间 (1368-1398) 重建,后又多次重修。唯寺前山巅砖塔,仍是宋代原构。寺旁小屋,是明末清初思想家傅山读书处。
山西的旅游线路大致可分为四条:
北线--古代建筑艺术线,有五台山、云岗石窟、悬空寺、应县木塔等;
南线--古代文化艺术线,包括最南部的永乐宫、关帝庙,可与敦粕壁画相媲美的元代壁画;
东南线--古代彩塑艺术线;
西线--山川风光艺术线,北武当山、庞泉沟、蟒河自然保护区,风光秀丽,雄伟壮观。
山西旅游区:
一、大同旅游区。主要景点:大同市---云岗石窟、华严寺、善化寺、九龙壁,浑源县---恒山、悬空寺,应县--应县木塔,代县---雁门关、杨忠武祠、边靖楼、赵杲观。
二、五台山旅游区:五台山寺庙群、五台山自然风光。
三、壶口旅游区。壶口瀑布及沿线:广胜寺、尧庙、大槐树、苏三监狱。
四、晋中旅游区:太原市---晋祠,平遥县---平遥古城、双林寺,灵石县---王家大院、绵山,祁县---乔家大院、渠家大院,太谷县---曹家大院等。
五、运城旅游区:解州关帝庙、常平关帝庙、盐池、普救寺、黄河铁牛、永乐宫、飞云楼、秋风楼、五老峰、王官谷、小浪底。
六、太行旅游区:即长治、晋城两市旅游区,主要景点:沁水县---历山、柳氏民居,阳城县---蟒河、皇城相府、磨滩,壶关县---太行大峡谷,黎城县---黄崖洞,陵川县---王莽岭、锡崖沟、武家弯。
七、其它重要景点:芦芽山、庞泉沟、娘子关、灵空山
山西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五台山风景名胜区 ---忻州地区五台县
壶口风景名胜区 ---临汾地区吉县
五老峰风景名胜区 ---运城地区永济县
恒山风景名胜区 ---大同市浑源县
北武当山风景名胜区 ---吕梁地区方山县
山西省级风景名胜区:
绵山风景名胜区 ---晋中地区介休市
灵空山风景名胜区 ---长治市沁源县
石膏山风景名胜区 ---晋中地区灵石县
姑射山风景名胜区 ---临汾地区
晋祠--天龙山风景名胜区 ---太原市晋源区
山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历山自然保护区 ---晋城市沁水县
庞泉沟自然保护区 ---吕梁地区交城县
山西国家级国家森林公园:
五台山国家森林公园 ---忻州地区五台山
管涔山国家森林公园 ---忻州地区宁武县
禹王洞国家森林公园 ---忻州地区
恒 山国家森林公园 ---大 同 市浑源县
赵杲观国家森林公园 ---忻州地区代县
交城山国家森林公园 ---吕梁地区交城县
五老峰国家森林公园 ---运城地区永济市
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 ---晋中地区榆次市
天龙山国家森林公园 ---太 原 市晋源区
关帝山国家森林公园 ---吕梁地区交城县
云 岗国家森林公园 ---大 同 市
龙 泉国家森林公园 ---晋中地区左权县
方 山国家森林公园 ---吕梁地区方山县
太岳山国家森林公园 ---长 治 市沁源县
老顶山国家森林公园 ---长 治 市
中条山国家森林公园 ---运城地区垣曲县
人文旅游资源
寺庙宫观:列为国家级重点保护的文物单位有35处,省级重点保护的文物单位有284处。宋金以前的木构建筑为106处,占全国同期建筑物的70%以上。其中唐代:五台南禅寺大殿、佛光寺东大殿和芮城广仁王庙,五代:平顺大云院、平遥镇国寺万佛殿等,宋、辽、金代:有近百处,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宋代的晋词圣母殿,高平游仙寺、崇明寺、开化寺、大雄宝殿,辽金的大同华严寺建筑群,大同善化寺,朔州崇福寺、应县净土寺正殿,五台佛光寺文殊殿,晋城青莲寺大雄宝殿,长子崇庆寺万佛殿,汾阳太符观和文水武则天庙。元代以后的古建筑:元代的永乐宫、广胜寺;北魏始建而重建于明代的悬空寺;五台山建筑群,净土宗道场的玄中寺,平遥双林寺,全国武庙之首的解州关帝庙,属明清时期。其它:孟县藏山庙、介休后土庙、绵山回銮寺、万荣飞云楼、秋风楼,灵空山圣寿寺,临汾尧庙
古塔:历代古塔280多座:应县佛宫寺释达塔、五台山白塔、代县阿育王塔、太原永祚寺双塔、洪洞广胜寺飞虹塔和永济普救寺莺莺塔最为着名。
石窟造像:规模较大的石窟有北朝时期19处,隋唐时期21处,宋代2处,元代2处,明代5处,加上云冈石窟,天龙山石窟共51处。
城垣关隘:长城延伸地:大同、朔州、忻州、晋中、吕梁、阳泉,3500公里。关隘:雁门关、平型关、宁武关、娘子关、偏关。古城垣较为完整的有平遥城和娘子关城。
古代壁画:寺观壁画,现存有两万七千平方米。其中唐代:三十二平方米,五代:二十多平方米,辽代:十五平方米,宋代:八十六平方米,金代:四百四十多平方米,元代:一千四百三十多平方米,明代:二千三百多平方米,清代:二千九百一十多平方米。
古代彩塑:现有古代彩塑近一万三千尊。其中唐代:八十二尊;五代:十一尊;宋、辽、金:三百九十四;元代:三百八十六尊;明代:五千八百七十八尊;清代:六千余尊。
古文化遗址:旧、新石器时代:芮城西侯度遗址及合河遗址、襄汾丁村遗址、沁水下川遗址,夏代以后的重要古遗址和墓葬:太原罗城春秋墓、侯马晋国古都遗址、朔州汉墓群、高平长平之战遗址、晋阳古城遗址
革命历史纪念地: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武乡县八路军总司令部旧址、武乡王家峪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平型关战役旧址、五台县松岩口白求恩模范病室旧址、刘胡兰烈士纪念馆,其它:黄崖洞保卫战故址、左权将军牺牲纪念地、抗日华侨女英雄李林纪念馆、长治太行太岳烈士陵园、毛泽东故居
山西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大同市:古称平城,北魏前期国都,辽、金时为陪都,称西京。素为晋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文物有公元453——495年(北魏时期)开凿的云冈石窟,上下华严寺、普化寺、九龙壁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平遥县:春秋时为晋国中都邑,汉为京陵县。北魏时平陶县治,因避讳太武帝名而改平遥县。平遥城内文物遗址:古城墙,是我国仅存的较为完整的四座古城池之一,始建于西周,明洪武三年扩建,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城内街巷、居民宅院;城外双林寺、镇国寺。
代县:晋北地区政治、军事、文化、经济之重镇,名胜古迹:雁门关、边靖楼、阿育王塔、杨家祠堂、赵杲观。历史上陈子昂、李白、王昌龄、王维、李贺,范仲淹、元好问等都曾留下关于代县名胜古迹的传世之作。其它:剪纸,面塑,刺绣。
祁县:祁县县城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祁县名人:祁黄羊、王允、温峤、温庭筠、戴廷式等。文物:乔家大院、渠家大院(清末民初民居)。祁县古城:古老店铺和寺庙,砖雕石刻,油漆彩绘。古籍藏书,历史文物,民间艺术。祁县秧歌,元宵社火,腊塑、面塑、剪纸。
新绛县:晋南商城,自北魏始设州置郡,是山西南部有名的古城和商贾之地,有隋、唐、宋、元、明、清文物:绛守居园池、绛州大堂、龙兴寺内室塔。《绛帖》,系全国四大名帖之一。其它:绛州鼓楼、钟楼、乐楼、稷益庙壁画。新绛名人:荀子、王之涣、高克明、李毓秀。
民俗风情
民居建筑: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祁县民俗博物馆、定襄民俗博物馆
名特产品、风味小吃:杏花村汾酒、山西面食、平遥推光漆器、新绛云雕、漆刻器、大同铜器
地方土产:山西老陈醋
山西老陈醋是山西的名特产。老陈醋酸醇、味烈、味长,酸得发甜、可口。虽然酸度为5度,但不觉得尖酸、难耐。这种醋存放时间长了,不仅不发霉变质,反而是越久越香。老陈醋不仅是调味佳品,还有破血瘀、除坚积、消食、杀恶毒等功用。
山西特产:
山西名产中,以汾酒、竹叶青最为有名。清除老陈醋也并不逊色,知名度颇高,而且独树一帜,盛名中外。此外,五台山“台蘑”、大同黄花、恒山黄芪、稷山板枣、平陆百合、蒲州青柿、垣曲猕猴桃、清除葡萄、上当“党参”、晋城红果、代县辣椒、晋祠大米、“沁州黄”小米、太谷中药“龟灵集”、定坤丹、长治大风丸、候马男宝、洪洞甲鱼、运城黄河鲤鱼、高平丝绸、平阳木板年画、大同艺术瓷、铜器、平遥推光漆具均属名产之列。
饮食特色
太原清和元头脑
太原清和元头脑,是用羊肉、羊髓、酒糟、煨面、藕根、长山药、黄芪、良姜八宗物品混合煮成的不稠不稀的汤,故又称作为八珍汤。在吃头脑时,还要佐以腌韭,作为药引。
头脑实质上是一种用以滋补的医疗食品。太原的头脑是明末清初的“仙医”傅山发明的,傅山字青主,太原人,是一位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气节的抗清志士。在明朝灭亡之后,清兵铁骑蹂躏中原广大的汉族人民,傅山坚决不向暴力低头,一生奔波于抗清的事业,他见中原人民体质较弱,就决心利用自己的医道之长,帮助人民强身健体,以抗击清朝的残酷统治。在这个想法指导下,他把脑筋动到了家乡人民爱吃的“头脑”上。经过他的改进,确定了太原头脑的八味配方。
羊肉味甘性热,补虚开胃;藕根清热化痰;山药补脾除湿;黄芪味甘性温,补脾健肺;良姜味辛性热,温中下气,暖胃消食。这些配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剂温补而不腻,清薄而可口的药饵。人们清晨起来喝上一碗头脑,既充饥活血,又取得了滋补之效。
傅山不仅精于医道,而且擅长书法。他在发明了太原头脑之后,还特地给这家经营头脑的饭馆题写了店招:清和元,在这三个大字的上边又写了一行小字:“头脑杂割”,合起来就是“头脑杂割清和元”。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店招,它具有深刻的含意。在明朝之前,有蒙古族建立的元朝,在明朝之后,有满洲建立的清朝,这两个王朝都实行对汉人的民族歧视政策,统治也很残暴,傅山写的这块店招,就是时刻提醒人们,要宰割清和元统治者的头,坚持民族气节,这便是太原头脑的来历,也是“清和元”命名的由来。
改刀肉
塞北古城平泉,有一种传统风味小吃——改刀肉。改刀肉以猪肉和竹笋为主料,切成丝翻炒,边炒边加入鸡鸭汤、口蘑汤、酱油、绍兴酒、香油等。待肉、笋成为金黄色后,浇上汁水,盛入盘中,成品改刀肉,外形犹如一座金字塔,笋丝柔韧,肉丝筋硬,味道鲜美,爽口而不腻人。
改刀肉还有耐贮存的优点。冬季装篓可存放三个月,炎热的夏季也能存放一周左右,要吃时加热即可,其味不变。传说改刀肉的绝技还是清宫中传出来的哩。清朝干隆年间,皇宫御膳房里有位姓刘的师傅,有一手做改刀肉的绝技,伺候了皇帝几十年,皇帝对他的手艺非常满意。后来,刘师傅年纪大了,就退休回到了故乡平泉,开起了一家饭馆。刘师傅在平泉收了五个徒弟,并毫无保留地把改刀肉的绝技传给了他们。刘师傅在病危时还谆谆叮嘱五个徒弟,要他们齐心合力,把改刀肉的绝技传下去。
五徒弟遵照师傅的遗愿,把饭馆改名为“五奎园”,就是表明大家一起将改刀肉的绝技发扬光大。五个徒弟经营有方,改刀肉的美名到处传扬开来,当时张家口外蒙古族的48家王爷进京朝觐,路过平泉时,不但要停下来一尝为快,而且还把改刀肉当成高级礼物,带进京城,馈赠亲朋好友。从此,“五奎园”和改刀肉誉满全国。
子推蒸饼
子推蒸饼,俗称蒸饼,是山西地方的传统食品,据说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子推蒸饼以精粉、猪板油、大葱、香油、花椒粉、碱为原料,经过和面、发酵、上碱、揉面、擀面、加料、揪剂、压形、笼蒸等诸多工序制成。成品蒸饼具有松软、香绵、层多、味美等特点。子推蒸饼相传是寒食节流传下来的一种熟食。
寒食节是一个古老的节日,时间是清明节前一日,又一说是清明节前二日。寒食节的主要特点是禁火,即禁止热食。为什么会形成这一习俗呢,传说是为了纪念晋国的大夫介子推。春秋初期的晋国,内乱不已,晋国公子重耳为避祸,出国逃亡19年,尝尽了人世间的艰辛。在这颠沛流离的逃亡途中,介子推一直追随重耳,不离左右。
有一次,他们断炊绝粮,陷入困境,介子推割下了自己腿上的肉,供重耳食用充饥。后来重耳回国,做了晋国国君,史称晋文公。接着,晋文公对一直跟随自己逃亡的臣僚论功行赏,唯独把介子推给忘了。介子推也不向晋文公邀功请赏,而且更不耻与那些挟功求禄的势利之人同朝为臣,就带着母亲隐居到今山西介休县内的绵山。
晋文公知道后,追忆起介子推的忠诚,十分后悔,就亲自去请介子推下山。介子推却躲起来,坚决不肯与晋文公见面。为了逼介子推出山,晋文公就下令火焚绵山。不料介子推守志不移,宁愿被火烧死,也不肯出山,结果他与母亲双双抱树而死。
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忠诚坚贞的介子推,就在他死的这一天,不举烟火,也不进热食,所以这一天便被称为寒食节了。那么这一天人们吃什么呢,都是事先做好一些食品,在寒食节冷食。这些食品主要的就是蒸饼,因为是为了纪念介子推的,所以又称为子推蒸饼。
❷ 大同是不是中国古都啊
大同最早为代京自古为军事重镇和战略重地,是兵家必争之地:“三面临边,最号要害。东连上谷,南达并恒,西界黄河,北控沙漠。实京师之藩屏,中原之保障”。曾发生上千次大小战事。大同境东的马铺山是汉代刘邦与匈奴奋战七昼夜的战场;金沙滩(今属山西朔州市界)是杨家将血浴沙场的故址。大同在历史上一直是北方中国的中心城市,素有“三代京华,两朝重镇”之称。 大同是民族融合的大平台,在促进中华民族大融合上功绩卓着;是都城建设的里程碑,北魏平城的城市建设独具特色;是改革创新的大舞台,北魏平城时代的重大政治、文化改革,影响深远,荫及盛唐;是佛教中国化的先行者,佛教的政治化、本土化是从平城时代开始的;是古都艺术的新模式,无论是北魏时代的云冈石窟,还是辽金时代的华严寺、善化寺等,均堪称旷世精品,开创了大同模式;大同还是军事防御的大前沿。大同是在中国历史上地位显着的古都、艺都、佛都、军都、融合之都、改革之都。 石器时代 在大同地区发现位于阳高县古城镇许家窑村南发现许家窑人遗址。据专家考证,许家窑人是北京人的后裔,约在10万年前西徙时,遇大同湖阻隔,远在10万年前,在大同这块土地上劳动繁衍生息。 夏、商之际即有居民在此定居。最早见于《尚书·禹贡》中记载。 春秋为北狄所居。北狄系指以狩猎为生的游牧部落林胡、楼烦。战国初为代国,后并入赵地。《史记·赵世家》载:“(武灵王)二十六年(公元前300年)复攻中山,攘地北至燕代,西至云中、九原。据《史记·匈奴传》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而置云中、雁门、代郡"。赵名将李牧"常居代、雁门,备匈奴"。当时大同已成为赵国的“边陲要地”,大同其地由赵武灵王开辟即公元前300年为大同设置行政管理之始。至今公元2010年已建城"2310年。 秦朝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大同分属雁门郡、代郡。秦始皇北逐戎狄,为了防备匈奴侵扰,秦始皇派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并征集民众修筑长城,在大同设立平城、代(灵丘东北)、善无(今右玉旧城)、延陵、平舒、武周塞、新城、班氏(大同西南)、马邑等城在大同城西十里河谷“筑城武周塞内,以备胡”《水经注》。公元前209年,秦二世为镇压陈涉、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抽调了大批兵力,造成了边防空虚,致使匈奴乘虚占领了大同。 西汉,置平城县(因其地为战略要地,兵家必争,为祈福思安,渴求和平而得名),为代国都城,以云中、雁门、代郡53县为代王国封地代国是汉帝国最北方的诸侯国。其地方北到大漠,南到燕. 设东部都尉治,治所在大同城东2.5公里处设东部都尉治,治所在大同城东2.5公里处。汉名将李广、卫青、霍去病等均在平城一带与匈奴作战。白登之围发生于此。王莽(新)时,平城改为平顺县,属并州填狄郡。 东汉仍称平城县,属雁门郡。东汉灵帝末年,匈奴侵边,自定襄以西,云中、雁门、西河遂空,平城毁于兵火。 三国大同为乌桓、鲜卑等部族占据。 代国(两晋十六国)大同北部为鲜卑族领地,南部为雁门郡地,永嘉四年(310)晋并州牧刘琨,以拓跋猗卢有救援之功,上书晋怀帝,请封鲜卑拓跋猗卢为代公后进封代王。修秦汉故平城为代国南都,平城复还故治。此为大同建都之始,后历经北魏代京,辽,金,元西京,大同共426年建都史。 北魏公元398年,道武帝拓跋(王圭)迁都平城,从此,中国历史进入了南北朝对峙时期。这时,平城以京都兼司州、代尹治故京都平城又称代京。太武帝延和元年(公元432年),改为代尹为万年尹。“平城”历经七帝96年大同遂即成为当时我国北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佛教的中心。 北齐天保元年(550)东魏被北齐所代,大同为北恒州、北朔州地,属县未有大的变化。天保七年(556)改北恒州为恒安镇(今大同),又名东州城,隶属恒州太平县,徙豪杰三千家以实之。翌年废镇,仍为北恒州。 北周 公元557年西魏为北周所代替。建德六年(577)灭齐后,州县并废,复置恒安镇,改朔州置北朔州总管府。改太平县为云中县(此大同称云中之始。由汉末内蒙古托克托县东北的云中城,汉末侨徙至原平东南,北周时徙置于此)。灵丘属蔚州,为灵丘郡治。 隋朝公元589年,隋文帝统一中国,结束了近三百年的南北分裂局面。由于文帝父亲名忠,所以避讳“中”字,改云中县为云内县,大同仍称恒安镇,属马邑郡。 唐朝公元618年,唐朝建立。唐高祖李渊武德六年(公元623年)在此置北恒州。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改名为定襄县,兼为云州治,至永淳初年被废。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称之为云中县和云州。 五代其地为后唐所占,后唐庄宗同光三年(925)复以云州为大同军节度。清泰三年(936)叛将河节度使石敬瑭,拜契丹主耶律德光为父,借契丹兵灭后唐,称帝,国号晋。以契丹有助援之功,将幽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云州陷落。至此大同先后被契丹、女真、蒙古统治者统治长达433年,使中原汉族统治从此失去北方屏藩。 辽国947年耶律德光建立大辽国。1044年辽兴宗升云州为西京,并设西京道大同府作为辽的陪都,从此称为大同。辽对大同非常重视,派重兵把守,“非亲王不得主之”,“大抵西京,多边防官”,大同为辽之边防要塞。辽西京大同城,是在北魏平城京城故址上建筑加固,“因建西京,敌楼棚橹具广袤二十里”,建四门:东曰迎春,南曰朝阳,西曰定西,北曰拱极。西京设留守司衙,衙南称西省。北门东部为大同府,西部为大同驿。 宋代淳化五年(994年),改道为路,因宋、辽对峙,大同在辽的统治区域,故宋宣和五年(1123年)预置云中府路,治云中府,统云中及武(神池县)、应(应县)、朔(朔州)、蔚(蔚县)、奉 (新保安)、归化(呼和浩特市东)、儒(永宁县)、妫(延庆县)等八州,与云中合称山后九州。结果预置未成事实,故来的"云中府路"形同虚设。 金代公元1115年,建立大金国。辽保大二年(1122)金宗翰攻占大同府,仍以大同为西京,兼为大同府治和西京路治。在辽、金统治期间,大同为中国北方西部的一个政治、军事中心。辽金时陪都西京再度兴盛于北方,成为中原与北方少数民族交往的中转站,联系各民族的纽带,大同再度辉煌。 元代初大同仍为西京(陪都)。太祖七年(1212)置警巡院。至元世祖二年(1265)省云中县入大同。元划为省、路、府(州)县四级制,至元世祖二十五年(1288)改西京道大同府为大同路,隶属中书省河东山西道宣慰使司,管辖一领事八州。 元初,成吉思汗三次攻打大同,大同城池破坏严重。1277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奉元世祖忽必烈之命,出使南洋诸国,路经大同。他在《马可·波罗游记》中盛赞大同是“一座宏伟而又美丽的城市”,并说“这里的商业相当发达,各样的物品都能制造,尤其是武器和其它军需品更加出名”。 明朝改路为府,隶属山西行中书省。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明朝。明王朝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和边境安全,把大同列为全国“九边重镇”之一,驻重兵,最多时有13.6万人,战马5万多匹,当时有“大同士马甲天下”之说。并派大将军徐达镇守于此。 为了防范北元残余势力的南下侵略,明王朝又在大同以北整修了长城,构筑了宏赐堡、镇川堡、得胜堡等二十多座屯兵堡和上百个烽火台。不仅如此,朱元璋还在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改封他的第十三子豫王朱桂为代王,坐镇大同(封藩于大同)。此际,大同又开始了大兴土木,兴建和修整寺院庙观和楼阁府邸。当时大同有新旧寺院、尼庵、道观上百座。真可谓是寺庙林立,殿堂壁连,香烟缭绕,经诵不绝,这座古城俨然是佛国胜地。 同时,由于大同是蒙古通往晋冀鲁豫的咽喉要道,因而在嘉靖与隆庆年间,明王朝对蒙古各族采取怀柔和亲政策,在大同三设马市,数辟月市,久立小市,应允鞑靼“通贡”。使大同成为蒙古与中原、蒙古与西域地带的贸易集散地。 清朝清初因明治,领四州七县清朝推行省制。大同为山西省大同府府治大同县辖二州七县和丰镇厅。公元1649年,由于明大同总兵姜(王襄)先率部投降清军后又反清失败,大同惨遭清兵“屠城”之灾。清顺治二年(1645)五月,清王派恭顺候吴惟华攻大同,姜襄将驻同农民军将领张天琳等杀死,投降清军。顺治五年(1648)姜襄降而复叛。次年,多尔衮亲自督战围城达9个多月,城破后,清军对大同进行了最野蛮的“屠城”,除杀献姜襄人头的杨震威等23员及其家属外,其他所有官司吏兵民尽行杀戮,并将大同城墙拆去5尺。大同变成一座荒城,大同废,不立官,府移治阳和卫,名阳和府。大同县移治怀仁县西安堡。使这座历史上曾经一度繁华的城市几乎成为一座空城。 直到顺治九年(1652)府县才复还故址,从附近移民逐渐复兴。在以后的二百多年间里,大同又陆续重修与新建了楼阁寺观和街道。清世祖顺治十三年(1656)对大同城进行全面修治”顺治八年(1651)重修云冈石窟。清世祖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农历七月清政府下令,恢复北岳恒山在大同浑源的祭祀,纠正了在河北曲阳恒山之假说。康熙二年(1663)建圆通寺;八年(1669)建马王庙;二十二年(1683)建武成王庙;康熙三十五年(1696)亲征厄鲁特噶尔丹,冬十二月回銮,九日幸石窟寺,题“庄严法相”匾。十日幸大同。嘉庆十年(1805)建灵感白衣寺、海藏寺;二十二年(1817)建清凉寺;道光年间建龙王庙、太平寺、天尊庙及火神庙等。明清大同寺院林立,庵堂相望,俨然是个佛国世界。 “大同可为福地宝城”。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大同府废府留县,大同县属北路观察使。民国2年5月置雁门道,治大同,辖雁北13县、忻县地区13县,共26县。后晋北镇守使在大同驻扎。民国16年(1927年)废道后,大同为县,直属山西省。( 1937年9月13日,日军侵占大同。10月15日成立伪"晋北自治政府",统辖雁北13县。1939年改为伪"晋北政厅",隶属为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1943年又改为伪"大同省公署"。隶属伪“蒙古自治邦政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于大同农村开辟抗日根据地,建立抗日民主政府,坚持抗日游击战争,以北同蒲铁路和京包铁路为界,建立了东西大同县。东大同县属晋察冀边区,西大同县属晋绥边区。 解放战争时期,大同为国民党政府所统治,成立卫戍司令部和城防司令部,建立雁北"第二战区长官司令部大同领导组",管辖雁北10县,分第十、十一两个专署。1947年军政分家改为"八、十、十一"三个专署,大同为“第十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大同县下辖5个区、7个乡、70个治村。"雁北专员公署"、"雁北防卫司令部"驻在大同城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5月1日,大同和平解放,这座塞上古城从此获得了新生。析大同县,置大同市,隶属察哈尔省。全市划为5个区。1952年11月,察哈尔省撤销,大同划归山西省为山西省省辖市是全国最大的煤炭基地和新兴的工业城市。1982年2月16日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 ,1984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十三个较大城市之一。1993年的7月,原雁北行署撤销,原雁北地区所属部分县,划归大同市。
❸ 张家口的名胜古迹
黄帝城、大境门、万里长城、坝上草原、小五台山。
1、黄帝城
黄帝城,即涿鹿故城,亦称轩辕城,位于涿鹿县矾山镇三堡村北50米处。据《史记》记载,黄帝杀死蚩尤,服炎帝后,“邑于涿鹿之阿”即建都城于涿鹿山下的平地之上。据传,黄帝城即黄帝所建华夏建一都城。
2、大境门
大境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张家口市区北端,建于崇祯17年(公元1644年)具有350多年历史。大境门是中国万里长城中四大关口之一,在历史上曾有重要地位。
3、万里长城
长城(The Great Wall),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长城不是一道单纯孤立的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
4、坝上草原
坝上草原又称京北第一草原,位于河北省境内,特指由草原陡然升高而形成的地带,又因气候和植被的原因形成的草甸式草原。承德以北100公里处,被称为坝上草原地区。
5、小五台山
小五台山(xiǎo wǔ tái shān ),河北省蔚县与涿鹿县交界处小五台山是太行山的主峰,也是主脉之上的最高峰。小五台山有5处制高点,分别为东台、西台、南台、北台和中台,五处台顶的海拔高度均超过2500米,其中以海拔2882米的东台最为着名。
❹ 大同巿地理位置、地形概况、气侯情况、着名景点、主要物产
大同市位于省境北部,介于内外长城之间,是大同盆地的中心。为山西省第二大工业城市,晋、冀、蒙三省(区)和山西省北部各县的交通枢纽,为山西省北部门户,自古就是军重重镇和战略要地。
全市总面积14176平方千米。总人口298万人(2003年)。市人民政府驻城区迎宾西路。邮编:037008。代码:140200。区号:0352。
大同市辖4个市辖区、7个县。即城区、矿区、南郊区、新荣区等4个区和阳高县、天镇县、广灵县、灵丘县、浑源县、左云县、大同县等7个县。
塞上古城大同,是我国北方的历史文化名城,曾为三代京华,两朝重镇。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早在旧时器时代,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夏、商、周属冀州、并州。战国末期开始置郡没治,公元前三世纪,大同已建城池,赵之名将李牧修筑烽火台及部分长城。西汉初,大同称平城县属雁门那。公元 398年,北魏迁都平城(今大同),建都达96年之久。在此期间,大同曾大兴土木,修建城池、宫室、宗庙上百座,闻名中外的云冈石窟就是这一时期开凿的。北齐天保七年改称恒安镇,北周置云中县,隋改为云内县属冀州郡。唐初名定襄县和云中县,属云州治天宝初为大同军治。辽重熙十七年始置大同县,为辽金陪都称西京,至元二年云中县并入大同县。明、清两件皆设大同府。1949年建大同市属察哈尔省管辖,1952年划归山西省。1993年 7月原雁北地区撤销,左云、大同县、阳高、天镇、浑源、广灵、灵丘等原雁北地区所属部分县,统划大同市所辖。
该市三面环山,御河纵贯南北。中部、南部是广阔的平川(大同盆地),整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山区可分为南、中、北三段。南部山区山势险峻,主峰塔儿山海拔1714米。大同煤田主要分布在这里。中部山区,最高峰为大钟山,海拔1417米,是大同中部制高点。北部山区群山交错,为深坡陡,最高峰银星山海拔1565米,野孤岭海拔1201米,与东南部马铺山构成大同北部门户,也是京包铁路咽喉。西北部丘陵、山地交错,沟谷纵横,地形复杂。境内主要河流有御河、十里河、口泉河、淤泥河。雨季河水暴涨,平时水量极小。较大水库有赵家窑水库、石家寨水库。城区和矿区水源充足,山区部分乡村饮水困难。该市气候干寒多风,温差较大,年均气温6.4度,一月均温--11.8度,七月均温21.9度,年均降雨量 400O毫米左右,初霜期为九月下旬,无霜期 125天左右。
全市现有耕地801.7万亩,占总面积的百分之三十一。主要种植谷子、玉米、薯类、小麦、该麦、葫麻、蔬菜等。由于市域内多丘陵山地,无霜期短,雨量稀少,故农业不甚发达。
该市矿藏资源丰富,主要有煤炭、石灰石、高岭土、耐火粘土、石墨等。其中尤以煤炭储量为最,且煤质好、热量大,是优良的动力用煤,素称“工业细粮”。着名的“大同煤田”总面积达1700多平方公里,是我国主要煤田之一,可供动力、炼焦、化工、民用。全市主要工业行业有煤炭、电力、机械、建材、化工等。大同矿务局年产原煤3000万吨以上,占全市原煤产量的四分之三,居全国之首。此外山西柴油机厂、大同水泥厂、大同机车厂等都是规模宏大、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国营骨干企业。大同西部云岗沟内的四台沟矿,是我国自行设计的特大型矿井,年产原煤 500万吨。大同二电厂是京、津、唐地区城市供电基地之一。
大同境内交通发达,该市地处同蒲、京包、大秦铁路的交会处,为晋、冀、蒙三省(区)的交通中心,也是由北京经乌兰巴托至莫斯科的国际铁路线的重要联运站。大秦铁路是我国第一条重载运煤铁路专用线,并有口泉和云冈两条支线,连通市区和各主要煤矿。大同现有对外公路七条,分别和北京、包头、太原、繁峙、保定、左云、丰镇相通。另有至塘沽的大塘公路正在建设。境内还有县级和乡镇级公路多条构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
大同市历史悠久,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文物古迹众多。属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云冈石窟;善化寺;上、下华严寺等。
大同市行政区划
大同市面积14176平方千米,人口298万(2003年)。
城区 面积46平方千米,人口58万。邮政编码037008。区人民政府驻迎宾西路30号。
矿区 面积62平方千米,人口44万。邮政编码037001。区人民政府驻新平旺同泉西路248号。
南郊区 面积 966平方千米,人口28万。邮政编码037001。区人民政府驻五一路。
新荣区 面积1006平方千米,人口11万。邮政编码037002。
阳高县 面积1678平方千米,人口29万。邮政编码038100。县人民政府驻龙泉镇。
天镇县 面积1635平方千米,人口21万。邮政编码038200。县人民政府驻玉泉镇。
广灵县 面积1283平方千米,人口18万。邮政编码037500。县人民政府驻壶泉镇。
灵丘县 面积2720平方千米,人口23万。邮政编码034400。县人民政府驻武灵镇。
浑源县 面积1965平方千米,人口35万。邮政编码037400。县人民政府驻永安镇。
左云县 面积1314平方千米,人口14万。邮政编码037100。县人民政府驻云兴镇。
大同县 面积1501平方千米,人口17万。邮政编码037300。县人民政府驻西坪镇。
* 此处区划地名资料截止到2005年12月;面积、人口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5)》,人口截止2003年底。 *
大同市城区
城区位于大同市中心,东邻御河,西衔南郊区马军营、平旺乡,南接南郊区的东河河、时庄乡,北达南郊区的白马城、安家小村乡。总面积46.129平方千米。总人口60万人(2004年)。
区人民政府驻迎宾西路30号。邮编:037008。代码:140202。区号:0352。
城区辖14个街道:南关街道、北关街道、东街街道、西街街道、南街街道、北街街道、新建南路街道、新建北路街道、大庆路街道、新华街街道、西花园街道、老平旺街道、向阳里街道、振华南街街道。
大同市矿区
矿区位于大同市西南部。总面积62平方千米。总人口44万人(2004年)。
区人民政府驻新平旺同泉西路248号。邮编:037001。代码:140203。区号:0352。
矿区辖24个街道:新胜街道、新平旺街道、煤峪口街道、永定庄街道、同家梁街道、四老沟街道、忻州窑街道、白洞街道、雁崖街道、挖金湾街道、晋华宫街道、马脊梁街道、大斗沟街道、王村街道、姜家湾街道、新泉路街道、民胜街道、口泉街道、马口街道、燕子山街道、杏儿沟街道、青磁窑街道、平泉路街道、四台沟街道。
解放初期矿区为大同市第五区。1950年3月第五区撤销,改为“口泉矿区办事处”。1951年4月改名为“口泉矿区人民政府”。1954月5月,口泉矿区改称口泉区,下辖11个街道办事处,还与城区、郊区共管27个乡134个村。1958年,大同市划归雁北专署领导,口泉区与城区、郊区、古城区、怀仁区、云冈区共管24个公社601个自然村。1965年,大同市从雁北划出,大同、怀仁两县划归雁北,城区、口泉区共辖13个公社182个村划归大同市。1966年5月,将城区、口泉区所辖农业区域划出,成立郊区,口泉区转以城镇工作为中心。1970年10月,大同市划归雁北领导,全市辖城区、矿区、南郊、北郊四个行政区。矿区隶属大同矿务局和大同市双重领导。1979年口泉镇、马口街道及南郊区管辖的部分工业企业划归矿区,同时改变“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矿区脱离与大同矿务局的隶属关系。1980年2月,矿区直属大同市领导,形成了矿区与南郊区交错的格局。
大同市南郊区
南郊区东邻大同县,南连怀仁县,西接左云县,北与新荣区毗连。总面积966平方千米。总人口28万人(2004年)。
区人民政府驻五一路,邮编:030001。代码:140211。区号:0352。
南郊区辖3个镇、7个乡:古店镇、高山镇、云冈镇、口泉乡、新旺乡、水泊寺乡、马军营乡、西韩岭乡、平旺乡、鸦儿崖乡。
古店镇
辖:古店村、北宋庄村、圣水沟村、马站村、北羊坊村、山底村、孤山村、北榆涧村、窨子沟村、赵家窑村等。
高山镇
辖:小窑头村、罗家辛窑村、段家小村、南信庄村、南辛村、峰子涧村、马脊梁村、枯树村、东店湾村、燕子山村、桃柏沟村、白塘子村、小蒜沟村、黄土沟村、窑洞村、南沟村、万家嘴村、辛庄村、南羊路村、北羊路村、碾子沟村、高山村、业家村、上碗沟村、张家湾村、二台村等。
云冈镇
辖:云冈村、吴官屯村、姜家湾村、白庙村、大南沟村、三道沟村、荣华皂村、刘官庄村、兴旺庄村、栗庄村、石头村、张寺窑村、校尉屯村、竹林寺村、麻村村、水泉村、榆涧村、红墙村等。
口泉乡
辖:口泉村、回去村、同家梁村、银塘沟村、曹家窑村、四老沟村、郑家岭村、白洞村、永定庄村、里南沟村、店村村、韩家窑村、赵家小村、米庄村、落里湾村、大路辛庄村、辛寨村、堡子店村、墙框堡村、苏庄村、西房子村、高庄村、甘河村、西万庄村、下窝寨村、郊城村、上窝寨村、羊坊村、榆林村、杨家窑村、小营村、张留庄村、郝庄村、五法村、窑子坡村等。
新旺乡
辖:五爱村、永久村、解放村、新华村、先锋村、和平村、新民村、永宁村、新旺村、新中村、红旗村、新泉村、新胜村等。
水泊寺乡
辖:水泊寺村、石家寨村、泗庄村、海力村、肖家寨村、东坟村、西坟村、牛庄村、燕庄村、泉寺头村、金家湾村、马家小村、梓家村、古城村、马家堡村、曹夫楼村、齐家坡村、小南头村、寺儿村、沙岭村、艾庄村、塔儿村、西谷庄村、东王庄村、西王庄村等。
马军营乡
辖:马军营村、小站村、五里店村、宋庄村、阳合坡村、上皇庄村、下皇庄村、安家小村、小石子村、白马城村、陈庄村、田村村、东河河村、西河河村、智家堡村、周家店村、房子村、新添堡村、十里铺村、十里店村、西水磨村等。
西韩岭乡
辖:西韩岭村、东韩岭村、东肖河村、小太村、肥村村、太善村、马辛庄村、魏辛庄村、仝家湾村、茶坊村、北村村、南村村、南湾村、高店村、谢店村、要庄村、冯庄村等。
平旺乡
辖:平旺村、拖皮村、王家园村、时庄村、马营村、三井村、煤峪口村、石岩庄村、忻州窑村、大北沟村等。
鸦儿崖乡
辖:鸦儿崖村、常流水村、魏家沟村、马林涧村、乔村村、兴胜沟村、双井沟村、盘道村、高驼村、黑流水村、王村村、红糜沟村、官窑村、老窑沟村等。
大同市南郊区于1970年10月成立,因区政府驻地在大同市西南,且辖区土地又以市郊南部为最广,故名南郊区。1949年5月大同解放后,初期市郊及邻近厂矿、村庄分属一、二、三、四、五区和矿区管辖。1952年改为城区、口泉区、郊区管辖。1958年后,又分属城区、口泉区、郊区、古城区、怀仁区、云冈区管辖。1966年5月,成立大同市郊区,以市级农业系统各局和城区、口泉区的农村部分为行政区域。1970年10月,撤销郊区,成立南郊区。
大同市新荣区
新荣区北靠长城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南接南郊区,东邻阳高县、大同县,西连左云县。总面积1006平方千米。总人口11万人(2004年)。
区人民政府驻地邮编:030002。代码:140212。区号:0352。
新荣区辖1个镇、6个乡:新荣镇、破鲁堡乡、郭家窑乡、花园湾屯乡、西村乡、上深涧乡、堡子湾乡。
新荣镇
辖:辛窑村、上甘沟村、新胜沟村、里场沟村、外场沟村、总高墩村、新荣村、李大头村、王堂窑村、小官窑村、畔沟村、鲁家沟村、村安乐庄村、光明村、前井沟村、张布袋沟村、后井沟村、庞家窑村、下甘沟村等。
破鲁堡乡
辖:火石沟村、破鲁堡村、东旺庄村、彭场村、裴家窑村、高向台村、黄土口村、吴施窑村、山前庄村、王屯村、八墩村、水深唐村、刘家窑村、西旺庄村、碱滩村、六墩村、栗恒窑村等。
郭家窑乡
辖:郭家窑村、半坡店村、红沟梁村、二队地村、东张士窑村、东渠村、拒门堡村、贾什队村、二队窑村、二道沟村、梁顶村、菜元沟村、贾家屯村、芦家窑村、东胜庄村、助马堡村、砖楼沟村、二十五村、四道梁村、北刘窑村、木家坪村、助马口村、北温窑村、庄窝墩村、张士窑村、杨家场村、张力窑村、座堡窑村、元营子村、十三边村等。
花园湾屯
辖:青羊岭村、花元屯村、前井村、沟涧寨村、杨窑村、苇子湾村、清泉村、靳沟窑村、马庄村、太平庄村、谢士庄村、于政府村、张指挥营村、麻口村、镇川堡村、万泉庄村、西寺村、三里桥村、镇川口村、三墩村、元墩村、姜庄村、侯家堡村、马河村、常胜庄村、圪坨村、尚龙门村、道士窑村、水沟畔村、青花村、赵彦庄村、三百户村、黍地沟村等。
西村乡
辖:西村村、沙河村、五旗村、谢场村、狮村村、新站村、东村村、夏庄村、白山村、甘庄村、户部村、镇虏村、李花庄村、七里村、和胜庄村、智家堡村、鸡窝涧村、碓臼沟村、大窑山村、小窑山村、畅家岭村等。
上深涧乡
辖:上深涧村、下深涧村、蔡家窑村、蔡店村、张大仁村、施家洼村、刘中和村、刘安窑村、张旺庄村、马家村、后所沟村、前窑村、新村、西梁村、北辛窑村、东梁村、前坡村、东坡村、后坡村等。
堡子湾乡
辖:拒墙堡村、刘新庄村、杨州窑村、高家窑村、草汉窑村、拒墙口村、李三窑村、闫家窑村、风咀梁村、蔡家窑村、马武沟村、马厂村、祁皇墓村、靳圪塔梁村、堡子湾村、胡家窑村、二十一墙村、得胜村、镇羌堡村、河东窑村、黑土墩村、二道沟村、四道沟村、杨里窑村、马家窑村、李培沟村、磨复其湾村、宏赐村等。
大同市历史沿革
战国属赵,秦置平城县。北魏天兴元年于此定都。北齐天保七年改称恒安镇,北周置云中县,隋改为云内县。唐开元十八年(730年)置云中郡和云洲。辽重熙十三年(1044年)于今大同城建西京,十七年(1048年)置大同县附郭。自此,大同县名沿用未改。金西京路总管大同府。元因之为西京路,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更名大同路;至大元年(1309年)改属中都留守司,四年(1311年)复属宣慰司。至元二年(1265年)云中县并入大同县。明洪武七年(1374年)为大同府治。抗日战争时期分设东、西大同县。1949年5月解放后,大同城区建为大同市,属察哈尔省。
春秋时期为游牧民族楼烦占据。战国时期属赵国,设置云中、雁门、代郡。秦统一六国后置雁门郡。两汉时期为平城县,隶属雁门郡。三国曹魏时隶属冀州新兴郡。北魏自云中徙都平城,置司州牧及置代尹,又置恒州,领辖八郡十四县。北齐将北恒州改为恒安镇,隶属恒州太平县。北周将太平县改为云中县。隋以其地属云、朔、代三州,为避隋文帝杨坚之父杨忠的名讳,故而将云中县改为去内县。唐开元年间置云州,天宝初年改云中郡,乾元初年复为云州,咸通九年置大同军节使,领辖云、朔、蔚三州。五代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辽。辽重熙十三年改云州为西京,设西京道大同府,大同始称于此时,领辖弘州、德州二州以及大同县、云中县、天成县、长青县、奉义县、怀仁县、怀安县七县。北宋宣和五年预置云中府路,因宋辽对峙,大同为辽所占据,故而云中府路只是虚设而已。金为西京路大同府,置西京路总管府,又置留守司。西京路领辖二府(大同、德州)、七节镇、八刺郡、三十九县、九镇。大同府领辖大同县、云中县、宣宁县、怀安县、天成县、白登县、怀仁县七县以及奉义、窟龙城、安七疃三镇。元朝大同中书省河东山西道,改西京道为大同路,领辖八州、五县、七屯。八州:弘州、浑源、应、朔、武、丰、东胜、云内;五县:大同、白登、宣宁、平地、怀仁;七屯:山阴、雁门、马邑、鄯阳、洪济、金城、宁武。
明朝实行省、府、县三级制。明初设山西行中书省,不久改为山西承宣布政使司,共辖五府、三直隶州、七十七县。大同府辖四州、七县、十三卫所。四州:朔州、应州、浑源州、蔚州;七县:大同县、怀仁县、马邑县、山阴县、广灵县、广昌县(河北省涞源县)、灵丘县;十三卫所:大同前卫、大同后卫、大同左卫、云川卫、大同右卫、玉林卫、阳和卫、高山卫、天成卫、镇鲁卫、平鲁卫、威远卫、井坪千户所。
清朝定鼎中原以后,承袭明朝辖制,山西为十八省之一,共辖九府、十直隶州、六散州、八十五县、十二直隶厅。大同府(治大同)辖二州七县一厅。二州:浑源州、应州;七县:大同县、天镇县、阳高县、怀仁县、山阴县,广灵县、灵丘县;一厅:丰镇厅(由丰川、镇宁二卫合并);朔平府(治右玉),辖一州三县一厅,一州:朔州;三县:右玉县、左云县、平鲁县;一厅:宁远厅(丰、宁二厅今在内蒙)。
中华民国元年大同府废,民园二年五月置雁门道,治大同,辖雁北十三县和析州十三县,共计二十六县。当时雁北十三县有:大同县、怀仁县、应县、山阴县、朔县、平鲁县、左云县、右玉县、阳高县,天镇县、浑源县、灵丘县、广灵县。
1937年9月13日,日寇侵占大同之后,二10月15日成立"晋北自治政府",1939年4月成立“晋北政厅”隶属日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1943 年改为“大同省公暑”。在此期间所辖雁北13县,即:大同县、怀仁县、应县、山阴县、朔县、平鲁县、左云县、右玉县、阳高县、天镇县、浑源县、灵丘县、广灵县。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于大同农村开辟抗日根据地,建立了抗日民主政府,以京包铁路和北同蒲铁路为界线,成立了东西大同县,东大同县属晋察冀边区,西大同县属晋绥边区。1949年5月1日雁同地区解放以后,划归察哈尔省管辖。
1952年11月,察哈尔省撤销后,雁北十三县及大市又划归山西管辖。1958 年雁北地区与忻县地区合并为晋北专区,1961年雁北与忻县两个地区分开,大同改为省辖市。1964年恢复大同县、怀仁县,属大同市管辖,1965年二县划归雁北专署管辖。1970年4月,大同市划归雁北地区革命委员会领导。1972年3月,大同市复为山西省辖市。大同市辖有四区,即:城区、矿区、南郊区、新荣区;雁北地区辖有十三县,即:大同县、怀仁县、应县、山阴县、朔县、平鲁县、左云县、右玉县、阳高县、天镇县、浑源县、灵丘县、广灵县。(以上摘自网络)
雁北专区、晋北专区、雁北专区、雁北地区
1952年原察哈尔省雁北专区划归山西省,原由察哈尔省直辖的天镇县划入雁北专区,专署驻大同市。辖大同、阳高、天镇、广灵、灵丘、浑源、应县、怀仁、山阴(驻岱岳镇)、朔县、平鲁、右玉、左云等13县。1954年大同、怀仁2县合并,改名为大仁县(驻大同市)。雁北专区辖12县。1958年撤销雁北专区,改设晋北专区,专署驻大同市。原由省直辖的大同市及原雁北专区所属大仁、天镇、灵丘、应县、朔县、左云、阳高、广灵、浑源、山阴、平鲁、右玉等12县及原忻县专区所属忻县、代县、五台、阳曲、岚县、岢岚、河曲、五寨、宁武、崞县、繁峙、定襄、静乐、兴县、保德、偏关、神池等17县划入晋北专区。撤销阳曲县,并入太原市;撤销大仁县,并入大同市和山阴县;撤销应县,并入山阴县;撤销忻县、定襄2县,合并设立忻定县(驻原忻县城)。撤销崞、代2县,将崞县部分地区并入宁武县;代县部分地区并入繁峙县;崞、代2县其余地区合并设立原平县(驻原崞县城)。撤销岢岚县,并入五寨县;撤销神池县,并入五寨、宁武2县;撤销岚县,并入静乐县;撤销保德县,并入河曲、兴县2县;撤销偏关县,并入河曲县;撤销天镇县,并入阳高县;撤销广灵县,并入浑源县;撤销平鲁县,并入朔县;撤销右玉县,并入左云县。晋北专区辖大同市及忻定、原平、繁峙、五台、静乐、兴县、河曲、五寨、宁武、阳高、灵丘、浑源、山阴、朔县、左云等15县。1960年,恢复广灵、保德、偏关、应县4县。原平县由原崞县城迁驻原平镇。晋北专区辖1市、19县。1961年撤销晋北专区,复设雁北专区,专署驻大同市。大同市改由省直辖。将忻定、宁武、原平、繁峙、五台、静乐、兴县、河曲、五寨、保德、偏关等11县划归忻县专区。恢复天镇(驻天镇县城)、平鲁(驻井坪镇)、右玉(驻右玉县城)3县。雁北专区辖11县。1965年大同市所属大同(驻大同市)、怀仁2县(此2县为1964年恢复),划入雁北专区。辖13县。1970年雁北专区改称雁北地区,地区驻大同市。辖大同市及大同(驻大同市)、阳高、天镇、广灵、灵丘、浑源、怀仁、应县、山阴(驻岱岳镇)、朔县、平鲁(驻井坪镇)、左云、右玉等13县。1971年大同县驻地由大同市迁西坪。1972年大同市改由省直辖。雁北地区辖13县。1973年右玉县驻地迁梁家油坊。(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沿革(1949-1979)》史为乐编)
1989年1月,成立朔州市,辖有朔城区(原朔县)、平鲁区(原平鲁县)、山阴县。
1993年6月25日,国务院《关于山西省撤销雁北地区调整大同市、朔州市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1993]93号)批复:撤销雁北地区;将原雁北地区管辖的左云、大同、阳高、天镇、浑源、广灵、灵丘7县划归大同市领导;将原雁北地区管辖的怀玉、右玉、应县3县划归朔州市领导。山西省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雁北地区与大同市合并,实行市领导县体制的实施方案》。7月10日正式实施。
大同市地图
山西政区目录
太原市:太 原 市;古 交 市;清 徐 县;阳 曲 县;娄 烦 县;太原城区
大同市:大 同 市;大 同 县;天 镇 县;阳 高 县;左 云 县;广 灵 县;灵 丘 县;浑 源 县
朔州市:朔 城 区;平 鲁 区;山 阴 县;应 县;怀 仁 县;右 玉 县
忻州市:忻 州 市;原 平 市;繁 峙 县;代 县;五 台 县;定 襄 县;宁 武 县;静 乐 县;神 池 县;五 寨 县;岢 岚 县;偏 关 县;河 曲 县;保 德 县
阳泉市:阳 泉 市;平 定 县;盂 县
吕梁市:离 石 区;孝 义 市;兴 县;交 口 县;方 山 县;石 楼 县;岚 县;中 阳 县;交 城 县;临 县;文 水 县;柳 林 县;汾 阳 县
晋中市:榆 次 区;介 休 市;昔 阳 县;寿 阳 县;和 顺 县;左 权 县;榆 社 县;太 谷 县;祁 县;平 遥 县;灵 石 县
临汾市:临 汾 市;候 马 市;霍 州 市;隰 县;蒲 县;吉 县;古 县;安 泽 县;乡 宁 县;汾 西 县;洪 洞 县;浮 山 县;翼 城 县;襄 汾 县;曲 沃 县;大 宁 县;永 和 县
运城市:运 城 市;绛 县;夏 县;闻 喜 县;垣 曲 县;新 绛 县;稷 山 县;河 津 市;万 荣 县;临 猗 县;永 济 市;平 陆 县;芮 城 县
长治市:长 治 市;黎 城 县;武 乡 县;沁 县;沁 源 县;襄 垣 县;潞 城 市;平 顺 县;壶 关 县;长 治 县;屯 留 县;长 子 县
晋城市:晋 城 市;高 平 市;陵 川 县;沁 水 县;阳 城 县
❺ 大同旅游景点
1、大同古城墙
古城墙历史悠久,早在北魏拓跋氏的都城时候,就已经修筑了规模非常大的城池,之后到明朝,在原旧址上增筑,形成了现如今的大同镇城。游玩时间四季皆宜。
2、华严寺
华严寺位于大同古城内的西南部,是中国现存保存比较完整的一座辽金寺庙建筑群。在1961年的时候,它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被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这里的主要景点包括上华严寺、下华严寺和华严宝塔。
3、云冈石窟
去大同旅游时,一定要记得去云冈石窟。云冈石窟可以说是山西省的一个重要名片,这里现存的有主要洞窑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多个,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是古泉之一。
而且,云冈石窟还和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来到云冈石窟,我们能够感受到的就是气势雄伟。
4、悬空寺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的峭壁间,它是山西省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称为恒山十八景中的“第一胜景”。
因为整座寺院就像是悬挂在悬崖上一样,所以取名为“悬空寺”。据了解,悬空寺最高处距离地面有78米。也正是因为悬空寺的险峻、奇特,所以也是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目光。
5、善化寺
善化寺,位于大同市区西南方,始建于唐代,后毁于战火,辽、金时期开始重建。如今的善化寺是我国现存最为完整的辽金寺院。寺中的主要建筑天王殿、三圣殿、大雄宝殿等,都位于南北方向的中轴线上。
❻ 山西最有名的历史古城有哪些
古 城 大 同
大同市位于山西省最北部,居内外长城之间,是山西第二大城市。大同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国务院1984年批准的全国13个较大城市之一,现辖四区七县,总面积1.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82万人。建国以来,累计出省出口煤炭13亿吨,外调煤炭遍布26个省、市、自治区,远销欧、亚、美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些调出的煤电年创产值可达数百亿元。
大同还为国家创造了大量的利税。据统计,每年向国家和省上缴利税、规费约21亿元,仅向省财政上缴就达9亿多元。近年来,大同市紧紧围绕“二次创业”的总体战略,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加快改革开入和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健全法律法规,完善配套服务,投资环境不断改善,使大同日渐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新的投资热点。
大同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曾是北魏皇朝的都城和辽、金两代的陪都,是历代的军事重镇,又是古代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频繁交往的地方。这里具有独特的塞上风貌,长城逶迤,山岳峥嵘;并以名胜古迹数量多、规模大、品位高而闻名中外。
大同旅游区拥有包括22处全国重点文物在内的一系列古迹名胜,都是气势恢宏、声名卓着的,其中不少名列《中国之最》:
中国三大石窟之一的世界文化遗产云岗石窟;
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中国五岳之一的北岳恒山;
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佛殿之一--华严寺大雄宝殿;
中国最大的龙壁--明代代王朱桂府九龙壁;
建筑奇观悬空寺……
善化寺,其建筑和塑像是辽、金代原作;
华严下寺,其薄伽教藏殿内的辽代塑像和天宫楼阁均为国宝;
大同火山群, 北魏方山永固陵, 赵武灵王墓, 灵丘空中草原,曲回寺石像 , 阳高云林寺, 大同师范旧址, 大同古城墙, 平城遗址, 阳高许家窑古人类遗址, 司马金龙墓, 雁塔, 鼓楼, 云岗国家森林公园, 龙山, 采凉山景区, 广灵水神堂 , 桑干河,册田水库景区, 御河生态园, 浑源麻庄汉墓群, 汤头温泉, 应县木塔, 平型关遗址, 大云寺大雄宝殿, 浑源永安寺, 灵丘觉山寺砖塔,观音堂,文庙一龙壁, 三龙壁,文庙五龙壁,兴国寺五龙壁, 七峰山禅房寺砖塔, 天镇沙梁坡汉墓群, 阳高古城堡墓群, 天镇慈云寺, 大同煤矿万人坑, 浑源粟毓美墓,广灵洗马庄墓群, 马邑汉墓群,左云古城墓群,右玉威远墓群,山阴沙彦殉墓,怀仁金沙滩墓群, 浑源圆觉寺砖塔,大同代县阿育王塔.恒山建筑群, 焦山寺石刻, 北魏鹿苑, 清真大寺.
还包括大同土林,古堡游等一系列体现塞北风光,军事重镇的大同特色自助长途游.
大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大同戏曲--耍孩儿, 广灵剪纸等
我是大同人,特爱大同的美食,小学的时候,司令部街的“刘兔头”我一次能吃20块钱的(那会儿10块8个,现在有点贵了),削面更不用说,凉粉我也挺喜欢,还有羊杂,莜面之类的,但是我觉得咱大同的美食缺乏成功的市场包装,创不下品牌,推不向全国!这是我们心痛的地方!各个BBS上,只有大同人夸自己的美食,外地人知道的很少,其实咱大同的好吃的太多了!比一些全国知名的品牌都好吃,北京的东来顺,什么味儿啊!!跟老孙家相比差远了!可人家是“百年老店”!咱大同的中档饭店那么多,消费不高,管你吃好!!别的大城市要么就是路边摊,要么就是高级饭店,老百姓根本吃不到真正的美食!唉!咱们大同的风味小吃早一天打出拳头产品该多好啊~以前的刀削面就因为卫生问题拿不出手,现在的东方削面,柴式削面把削面作成快餐形式,也算作出一定贡献,可是真正的削面王牌-东关啦,七中啦还是老样子~加油啊!我作为一个大同人,全心全意支持大同美食!!!
大同美食的确不错,原因一个是本地的小吃可以说是全国闻名,一个是外省的特别是南方美食的加入更是繁荣了大同的美食天地。有统计说明,大同的饭店不管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在全国也是一流的。现在,就连北京和附近城市的人们办婚丧嫁娶的也要来大同办,他们说在大同出能吃出名堂来,再者,大同的饭食既好吃又便宜而且花样还多。希望朋友们都能够来大同品尝一下我们大同的美食,欢迎朋友们的光临~
❼ 谁知道长城的源头在哪,尽头在哪啊
长城源头是山海关;尽头是嘉峪关。
山海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15千米处,是明长城的东北关隘之一,在1990年以前被认为是明长城东端起点。
嘉峪关,号称“天下第一雄关”, 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5千米处最狭窄的山谷中部,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有连陲锁钥之称。嘉峪关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
(7)灵丘古城图片素材扩展阅读:
长城资源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南、青海、宁夏、新疆等15个省区市。
其中陕西省是中国长城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境内长城长度达1838千米 。根据文物和测绘部门的全国性长城资源调查结果,明长城总长度为8851.8千米,秦汉及早期长城超过1万千米,总长超过2.1万千米。
❽ 中国各个省的着名旅游景点
中国各个省的着名旅游景点:
北京:故宫博物院、天坛公园、颐和园、八达岭长城。
天津:天津古文化街旅游区(津门故里)、天津盘山风景名胜区。
河北:山海关景区、新白洋淀、津门故里、承德避暑山庄、木兰围场、邢台大峡谷、邢台天河山
山西:云冈石窟、五台山、平遥古城。
辽宁:沈阳市植物园、大连老虎滩海洋公园.海洋极地馆。
吉林:长春市伪满皇宫博物院、长白山景区。
黑龙江:哈尔滨太阳岛、森林公园、五大连池、镜泊湖。
上海: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上海野生动物园。
江苏:钟山风景区、中华孝道园、拙政园、周庄。
浙江: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温州市雁荡山风景名胜区、舟山市普陀山风景名胜区。
安徽:黄山市黄山风景区、池州市九华山风景区。
福建:厦门市鼓浪屿风景名胜区、南平市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宁德兔儿岭。
江西:九江市庐山风景旅游区、吉安市井冈山风景旅游区。
山东:烟台市蓬莱阁旅游区、济宁市曲阜明故城(三孔)旅游区、泰安市泰山景区。
河南:登封市嵩山少林景区、洛阳市龙门石窟景区、焦作市云台山风景名胜区。
湖南:衡阳市南岳衡山旅游区、张家界武陵源旅游区。
湖北:武汉市黄鹤楼公园、宜昌市三峡大坝旅游区,武当山、神农架、长江三峡等。
广东:广州市长隆旅游度假区、深圳华侨城旅游度假区
广西:桂林市漓江景区、桂林市乐满地度假世界。
海南:三亚市南山文化旅游区、三亚市南山大小洞天旅游区。
重庆:重庆大足石刻景区、重庆巫山小三峡--小小三峡。
四川:成都市青城山--都江堰旅游景区、乐山市峨眉山景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旅游景区。
贵州:安顺市黄果树大瀑布景区、安顺市龙宫景区。
云南:昆明市石林风景区、丽江市玉龙雪山景区。
陕西:西安市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西安市华清池景区、延安市黄帝陵景区。
甘肃:嘉峪关市嘉峪关文物景区、平凉市崆峒山风景名胜区。
宁夏:石嘴山市沙湖旅游景区、中卫市沙坡头旅游景区。
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天池风景名胜区、吐鲁番市葡萄沟风景区、阿勒泰地区喀纳斯景区。 海南、泰国、香港都可以考虑,而且价格不贵,旅游资源丰富,是这个时节最佳旅游线路。
(8)灵丘古城图片素材扩展阅读:
旅游景区,是指以旅游及其相关活动为主要功能或主要功能之一的区域场所,能够满足游客参观游览、休闲度假、康乐健身等旅游需求,具备相应的旅游设施并提供相应的旅游服务的独立管理区。
旅游景点主要围绕着山、江、河、湖、海、寺、庙、博物馆、公园等。
中国的景观旅游资源相当丰富。这些风景名胜区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划分,以其主要景观的不同,大体上可分为如下八种类型:湖泊风景区、山岳风景区、森林风景区、山水风景区、海滨风景区、休闲疗养避暑胜地、宗教寺庙名胜区、革命纪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