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素材 » 佛前点灯图片素材大全
扩展阅读
吃海鲜手机图片大全 2025-08-04 19:59:43
k歌卡通图片 2025-08-04 19:47:50
小黄人的高清图片大全 2025-08-04 19:31:49

佛前点灯图片素材大全

发布时间: 2022-07-28 05:56:51

A. 佛前点灯是什么意思

正常的来说,是一种仪式,在佛前点灯能消罪孽。
但如果在某些男生口中说出,那是就是一种“姿势”。详参某些古典文学。

B. 佛前供七彩酥油灯好吗

白色当用以平息灾难 红色当用以祈祷许愿
绿色当用以成就事业 紫色当用以圆满功德
黄色当用以增长福慧 青色当用以调伏转化
蓝色当用以安心宁神
七星之顺序:蓝红青紫黄绿白。
佛前供奉酥油灯的意义和方法是什么,大家知道吗?佛说施灯功德经:于庙塔诸佛像前而设供养,奉施灯明乃至少以灯炷或酥油涂染持以奉施,其灯明唯照道一阶,佛告舍利佛,如此福德非是一切声闻缘觉所能了知,彼施灯者,所得果报福德之聚,无量无边不可算数,唯佛如来乃能知也。

人们在佛陀和菩萨的神像前供奉各种物品,是为了表达对佛的敬意,也是符合佛教经义的一种修持自身的方法。佛前供灯,是因为灯代表了光明和智慧。人们相信佛前的灯火能在黑暗和迷茫中给予指引,这盏灯不是人为佛而点,而是佛为人而点。供奉着长明灯不灭,就是让心灵保持对佛的虔诚敬意,并通过佛的智慧看清世间万物,不再迷惘困惑。

酥油灯的作用
酥油灯在寺庙和家中都可以使用,无论是举行法事诵经祈祷,还是进行祭祀活动,都需要点燃酥油灯。佛经中认为,点燃灯火可以将火的慧光凝聚为世间的火把,使人们看得更清亮,获得智慧之心。佛灯如指引之光照亮世间,点灯之人将获得大功德,享大福报;能使世人看见自身的缺处,在浑噩中获得明悟,感悟佛性,修持己身。所以在佛前点酥油灯将获得十种福德,佛、自身、众生三者相互影响,保持灯火长明不灭,就能获得最好的福祉。

C. 佛前围人转圈点几盏灯合适

佛是神明,灯是光明、智慧的象征,佛前供灯代表着像神明求得光明、求智慧,大多数佛前供灯都是油灯、蜡烛,寓意着愿意用牺牲自己来照耀别人,功德无量,但这些都是迷信,是人们的一种信仰,没有任何的科学依据。

佛前供灯的讲究

在迷信的说法中,佛前供灯是一种供养,佛是神明,而是代表着是光明,佛前供灯代表着像神明求得光明、求智慧,是世间的一盏智慧灯,普度众生,可以保佑供灯人一生平安,遇到什么事情都可以逢凶化吉。

灯是光明、智慧的象征,能点亮世间黑暗的每一角落,让那些迷失自我的人找到回家的路,在佛门中是非常重要的物品,若是每点完一盏灯,代表着一丝福德,在佛前点灯,功德无量。

通常佛前供的灯都是油灯、蜡烛,时间长了自己就会熄灭,所以也寓意着愿意牺牲自己来照耀别人,看破世间的一切,不过这些都是迷信,是人们的一种信仰,并没有任何科学依据,信则有,不信则无。

D. 佛教供灯可以供多少盏/佛教供灯可以供多少盏

供灯的时间和数量没有限制。平时可以供一盏两盏三盏七盏或者七的倍数.

修法或特殊节日可以供百盏,或根据自己的愿力来供灯。

供养表法。供灯表以光明智慧照耀别人,牺牲自己,舍己为人。电灯不明显,点油灯,燃烧自己,照耀别人。灯代表智慧光明,把我们的智慧光明贡献给社会、国家、一切众生,为一切众生造福。

供灯的方法:

一、供酥油灯前要清净场所,要洒扫内心的贪欲之尘。

二、供酥油灯要点:

一 欣喜:心要很快乐,要高兴。如此可以相应。

二 信心:要对佛的功德,对供酥油灯的有信心。

三 观想:供养时和供养后要有三种清净心的观想来供养佛:

1、对于此世的利益生起信心:观想自己的财富和寿量不断增长。

2、对于来世的轮转要有信心:坚信自己由于供酥油灯的功德不会堕入三恶道。

3、由于舍掉了贪心供养,观想我们的布施度及相应的六度都会圆满。

供灯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答:

一、在供灯的过程中,发心非常重要,一定要想遣除一切众生的无明黑暗。如《贤愚经·贫女难陀品》的公案。

二、观想也很重要,观想灯器遍于三千大千世界,灯芯犹如须弥山王那么大,油汁如同须弥山周围的四大海或地球上的七大洋那么多,灯的数目是百千万佛刹中每尊佛前有一亿个灯盏,愿这些灯火遣除有顶至无间地狱一切众生的无明黑暗,而现见诸佛菩萨的清净刹土。

三、供灯的注意事项

1)供的灯包括供酥油灯、莲花灯、油灯等多种,如供酥油灯,灯芯不能做太细了,也不能做太粗了,而应当匀均适度。灯里面一定要干净,不要有渣渣或不干净的东西。

2)供灯时,有些事情一定要注意。首先应该小心火灾,注意安全;然后灯器在擦拭的过程中,不要在上面跨来跨去,因为这是诸佛菩萨的用具,我们一定要恭敬,灯器上面也不能踩,应该把它放在干净的地方;油灯一旦燃尽,要马上撤下来,切不可把空灯供于佛前;灯供完以后,要马上擦拭干净,不擦而继续供是不恭敬的;不能用嘴来吹灭供灯,这有很大的过失,若有特殊原因,则应该用镊子掐灭或者扣灭;平时供灯时,口水不要掉进灯油里面。以清净心摄持的供灯功德非常大;若是夏天虫多时,点灯需要用灯罩,切勿伤害飞蛾等。

人死之后如果为他供灯,对亡者会有哪些利益?

答:

1)人死了以后,务必要在尸体旁清净之处供养佛像一盏灯或七盏灯,这样亡者会获得大利益 《施灯功德经》中也说:临终时如果有灯,将得到四种光明,

一是太阳的光明,二是月亮的光明,三是天人的光明,四是佛的光明。人死后会趋入可怕的黑暗境地,此时有一盏灯的话,真的是一种引路明灯。

2)人死的时候,最好在他头顶上摆着阿弥陀佛像或上师像,还有一些佛经,然后再供佛几盏灯,这样亡者就不会痛苦畏惧。对亡者来讲,为亡者在佛像前供灯越多,对亡者的利益越大。

《闻解脱》中说:

嗔恨心重的人,死后会在油锅里煎炸等,倘若生前在佛像前供过灯,就不会受这些痛苦;如果贪心比较重,就会见到恶人、恶鬼等境象,而供灯的功德会让他远离恶业而转生净土;如果痴心比较重,身体会往下沉,处于一片黑暗中,倘若生前在佛像前供灯的力量就像有人拿着电筒带路一样,使他远离危险不会堕落;骄慢之人会听到妖魔鬼怪的恐怖之声而生气堕落,倘若生前在佛像前供灯就会保护他无法听到这些不善之音;疑心重的人会遭受兵器的伤害,却看不到这些利器在何处,倘若生前在佛像前供灯供灯的利益会使他身在光明之中,避开这些兵刃的加害。

佛前供灯供花功德

佛光普照,光明无量,

点亮心灯,智慧增长,

出入平安,昼夜吉祥,

家庭幸福,事业兴旺,

灯灯相续,代代贤良,

花开献佛,容貌端庄,

善缘广结,东成西就,

虔诚供奉,功德无量。

E. 佛前为什么要点灯

从小到大,去拜佛都会看到佛前点着灯,那时候小,一直想不明白是为什么。直到长大后才知道。为什么要点佛前灯?那是因为灯是光明与智慧的象征,在佛前点灯,可借着佛的智慧光明,照破我们的无明,成就我们的智慧波罗蜜,而获无上功德。因而《无量寿经》说:“为世之灯明,乃人间最胜之福田。”《菩萨藏经》也说:“百千灯明,忏除悔罪。”这位伟大的母亲,灭掉了她的心头怒火,也令一个误入歧途的生命,迷途知返,得以新生。她的行为虽悖常情,但却具无上慈悲,她的良善和宽容,令人无比的感动。 然而,生而为人,在现实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不如己意或被他人损害,于是自然会生气。这心头火就是佛教讲的嗔心。这种愤怒、仇视、怨恨和损害他人的心理,会使众生身心产生热恼、不安,也是人的根本烦恼之一,与贪和痴一起被称为“三毒”。 佛家讲: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 宋代的张九成造访喜禅师时,喜禅师问∶“你来这里为何故?”张九成答∶“打死心头火,特来参喜禅。”喜禅师听了,就知他尚未悟道,故意试探说∶“缘何起得早,妻被别人眠?”张九成一听禅师平白无故说自己老婆和别人睡觉,心中无明火起,气愤地说∶“无明真秃子,焉敢发此言?”喜禅师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说∶“轻轻一扑扇,炉内又起烟。”张九成听了,惭愧不已,更加诚笃地皈依佛门。 日本的山冈铁舟和尚也有类似的遭遇。 铁舟到处参访名师,一天,他见到了相国寺的独园和尚。为了表示自己的悟境,他颇为得意地对独园说∶“心、佛、众生,三者皆空。现象的真性是空,无悟无迷,无圣无凡,无施无受。”当时独园正在抽烟,未曾答腔。但他突然举起烟管将山冈打了一下,青年禅者大为恼怒,吼道∶“您打我干嘛?”独园反问∶“一切皆空,哪儿来的这么大脾气?”生气、发怒、怨恨,这些都是由烦恼而引发的心头火,也就是嗔心之毒。当我们遇到了违背自己意愿或不顺心的事,就会生起憎恚,身心就不能平静,由此产生的忿、恨、恼、嫉、害等危害极大的情绪,由此而起的仇恨之心,便会发生争斗,或导致互相残杀,轻者危害一人一家一村,重则使整个社会,乃致国家陷入灾难,因而《大智度论》卷十四中说:“嗔恚其咎最深,三毒之中,无重此者;九十八使中,此为最坚;诸心病中,第一难治。”《佛遗教经》云:“当知嗔火,甚于猛火,常当防护,无令得入。劫功德贼,无过嗔恚。”又,寒山子有诗偈云:“嗔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仔细想想,人在生气的时候,就好像乌云盖在心头,你愈想驱散它,愈驱之不走。其实,没人喜欢生气,但往往境界现前,却没办法不生气,而且是越想越气。由于众生习气不同,有人是沾火就着,有的看起来似乎不会生气,但心里却是暗自生闷气。不管怎样,这心头火,却是被这怒和怨,慢慢点燃,最后形成熊熊烈火,不管不顾,烧掉了所有的功德—亲情、爱情、友情;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福报善果。当然,人非圣贤,谁也不能时刻都保持良好状态,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不断地学习和修持,来慢慢调整自己,学会在大事临头时“忍耐”克制,故寒山子诗偈云:“欲行菩萨道,忍辱护真心。”宋代高僧慈受禅师亦有《退步》诗:“万事无如退步人,摩头至踵自观身,只因吹灭心头火,不见从前肚里嗔。”这首诗的大意是,劝人在受到伤害或吃亏的时候,不要立刻就发火或心生报复,而是反观自身,想想这件事因何而起,自己有没有过错?如果发怒,之后会有什么结果?若不生气又会有什么结果?这样孰是孰非就很清楚,怒火也就慢慢消退,相互之间的矛盾,就不再那么尖锐了。一旦能够心平气和地面对现实,自然就可以找出化解矛盾的方法,一场可能发生的争吵或灾难,就这样无声无息地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了。 晚清名将曾国藩,未求取功名前,去长沙读书。他的书桌就在窗前,后来有个叫展大宽的同学来了,因为来得晚,书桌只好安排在墙角。有一天,他突然冲着曾国藩大吼:“亮光都是从窗子照进来的,你凭什么遮挡别人?”曾国藩一声不响地把桌子挪开。但展大宽仍不满意,第二天,他趁曾国藩不在,竟把自己的书桌挪到窗前,把曾国藩的书桌移到墙角。曾国藩看了没说一句话,之后他就一直在墙角的位置读书。后来曾国藩考中了举人,展大宽又来寻衅。他气呼呼地说:“你读书的地方风水好,那本来是我的,结果让你给夺去了。”旁边的同学为曾国藩抱不平,问道:“书案的位置不是你吆二喝三的,非要换过来的吗?”展大宽无理取闹的说:“所以呀,他才夺了我的好风水!”那同学说:“那好啊,你再搬回墙角吧,明年准能中举!”众人哄堂大笑。展大宽一脸狼狈,而曾国藩在旁,始终和颜悦色的听着,不置一词。 的确,曾国藩有大智,智在善忍!而他之后数十年的官场,纵横和名利双收,都证明了他能以过人胆识和高超的手腕,“忍小忿以就大谋”,化逆境为坦途,屡历艰险而屡屡成功。他的成功,最终归功于一个“忍”字,官场失意,忍忿;同僚排挤,忍气;战事溃败,忍辱;名利无收,忍欲;功高震主,忍嫉…,一个“忍”字,贯穿了曾国藩的一生,一个“忍”字,造就了曾国藩的辉煌。而他亦有这样的箴言流传后世:“人若一味见人不是,则到处可憎,终日落嗔。”、“人只是怕当局,当局者之十,不足以旁观者之五。智臣以得失而昏也,胆气以得失而奋也。只没了得失心,则声气舒展,此心与旁观者一般,何事不济?”、“君子不可以不忍也,忍欲则不屈于物,忍剧则不扰于事,忍挠则不折于势,忍穷则不苟于进,故曰,必有忍乃有济。”后人赞他是“每逢大事有静气”。正是这种静气让他的生命,有了一种安详的境界。安祥是一块智慧的美玉,它与豁达宽容结伴,同宁静慈悲为伍,以成熟丰富为内涵。一个人能有安祥的心态,便能从容地面对世间百态,云卷云舒,花开花落,一任自然,这便是一种永恒。 在佛经里,“忍辱”的意涵很丰富。挫折、打击固然要忍,成功与欢乐也要忍;逆来受,顺来也要受。在逆境中忍辱负重、蹒跚前行,这个道理大家能接受;而在事事顺利、飞黄腾达的时候也要“忍辱”,恐怕就不容易理解了。“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许多人在失意的时候还能刻苦自励,一旦春风得意,就放荡起来,得意忘形,言行举止失了分寸,灾难祸害很快就随之而至。 网上礼佛学佛的人都明白缘起性空的道理,也都明显感觉到心头火生起的时候,身心的迅速变化,既然如此,就应当适时转换自己的心态,调整情绪,作深呼吸,安静下来,从种种问题中,找出对治方法,并以偿报和悲心来对待人和事,如此嗔心就生不起来了。寂天菩萨有首偈颂:“遭遇任何事,莫扰欢喜心;若己不济事,反失诸善行。若事尚可为,云何不欢喜;若已不济事,忧恼有何益?”是啊,狂怒和暴喜,都不能让我们获得祥和的心,那不如平心静气地来看世间。

F. 佛前怎样供灯

去佛俱店,那里有蜡烛卖.或叫酥油灯.与供香一起摆放就行.

G. 佛前供灯100天效果

佛前供灯彰显威力

不仅是亡者,在世的人,经常佛前供灯,也会在一些特殊的时期,给我们指引前路啊!

例如病人在手术中、昏迷中的一些重要关卡,他们的心力非常微弱,神识昏昧,如果为他们大量供灯的话,这盏盏明灯,在佛力的加持下,能护持病人安全的渡过难关,昏迷的神识会清醒过来。

例如有一位居士发来的分享,她为患癌症的姐姐在寺院供了大量的灯,姐姐做完手术后昏迷时,竟然梦见了三辆装满灯的车拉着她走。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人迷路不知道方向了,思维神识一片混乱的时候,至诚之心所感,自己所供的灯也会起到指引方向,照明前路的殊胜作用!

例如,有一位母亲为求被贼人捉去的儿子能平安回家,至诚念观音圣号,并在佛前点灯7盏。

儿子在黑暗的夜里逃跑时,竟看到前方总有7点火光,他以为前面有村庄,于是就朝着火光的方向跑,但总是跑不到,就这样跑了七个晚上之后,竟然平安的回到了家中。

这些都是心性迷失、六神无主的状态下,人如同被困在迷雾森林里一样找不到出路,但自己在佛前虔诚供的灯,或者别人为自己供的灯,就会在这关键的时刻帮自己渡过一劫,甚至可以救自己一命啊!

为亡者供灯

照亮前路,避开险境

对于亡者而言,为他们供灯所起到的作用也是不可思议的!

在一些经典中这样描述:人离开世间的时候,始终有一种黑暗的感觉,那个时候如果有一盏灯,对亡者非常有益,能照亮前路,能避开险境啊。

如果是刚过世的人,49天供灯也是不能间断的,供灯越多,对亡者的利益越大。

《杂宝藏经》中也有个公案说:有位女子在七月十五佛欢喜日,佛陀所要经过的街道,点灯供养佛陀。

阿阇世王因为被提婆达多的恶言所惑,听到有人点灯供佛的消息,十分愤怒,就用利剑把她拦腰斩杀。

那女子死后投生在三十三天天界,成为非常庄严的天女,后来降到人间,在佛陀面前听法而获得圣果。

《佛说施灯功德经》中说:“彼施灯者所得福聚无量无边,不可算数,唯有如来乃能了知。”

在地藏菩萨圣诞日的时间里,希望师兄们能为家亲眷属,为先亡、为冤亲债主等供灯。

让这盏灯的光明照亮前行的解脱路,破除一切无明黑暗,积聚无量无尽殊胜功德,早成佛果!

H. 佛前供灯八句偈是什么

佛前供灯八句偈

愿一切众生。得无量光。普照一切诸佛正法。

燃起佛前灯,灭除心头火,愿以大智慧,照破众无明。

弟子众等今于佛前虔诚供灯,所得之功德,悉与一切众生共之。

以是因缘,令诸众生,光明无量,安住佛法。

为欲利益一切众生。为欲摄受一切众生。

以此善根如是回向:

愿一切众生。得清净光。照见世间极微细色。

愿一切众生。得离翳光。了众生界空无所有。

愿一切众生。得无边光。身出妙光普照一切。

愿一切众生。得普照光。于诸佛法心无退转。

愿一切众生。得佛净光。一切刹中悉皆显现。

愿一切众生。得无碍光。一光遍照一切法界。

愿一切众生。得无断光。照诸佛刹光明不断。

佛前怎样供灯

1、炉香赞。

2、大悲咒(一遍)。

3、心经。

4、摩诃般若波罗蜜(三称)。

5、佛宝赞:佛宝赞无穷,功成无量劫中。巍巍丈六紫金容,觉道雪山峰。眉际玉毫光灿烂,照开六道昏蒙。龙华三会愿相逢,演说法真宗。

6、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

7、《供灯发愿文》。

8、点灯。

9、回向。

供灯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