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素材 » 济南名泉插画图片素材
扩展阅读
红米白色手机图片 2025-07-19 18:05:46
用ps拉伸图片 2025-07-19 18:04:42

济南名泉插画图片素材

发布时间: 2022-07-15 22:49:32

① 说出济南七十二名泉每个泉的名称的来历

1、济南泉水具有悠久的历史。《春秋·桓公十八年》有“公会齐侯于泺”的记载,记述公元前694年鲁桓公与齐襄公在泺水相会之事。泺水之源,即今之趵突泉。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卷八·济水二》中描述道:“泺水出历(城)县故城西南,泉源上奋,水涌若轮。”金代有人立一方《名泉碑》,列举了济南七十二名泉。此后,便有济南“七十二泉”之说。

2、关于济南七十二名泉的记载共有三处:(1)元代至元年间于钦《齐乘》转述的金代《名泉碑》;(2)明代崇祯年间刘敕《历乘》载晏璧作于明永乐年间的《济南七十二泉诗》;(3)民国初年《续修历城县志》所载郝植恭作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的《济南七十二泉记》。三处记载的七十二泉均不尽相同。

3、济南七十二泉记 [清]郝植恭

(1)济水伏流地中,经历下溢而出者,遍地皆泉。其称名者盖七十二焉。七十二泉,趵突为大。趵突在城西南吕祖祠,三窟并发,浪花高数尺,跳跃唐突,若有激使然者,故名曰趵突。城内则珍珠为大,在明德藩故宫,今巡抚署西偏,平地涌泉,参差错落,如泻万斛之珠,故名曰珍珠。都泉,在中宫,为岱北诸泉之总都聚也,水之所聚曰都。

(2)白泉,出纸坊北,方十亩,中有大泉,间数刻一发,声如隐雷,以其多白沙也,故名曰白泉。曰响泉,以其声也。曰悬泉,以其形也。曰温泉、曰冷泉,以其性也。曰朱砂、曰胭脂,以其色也。可以染,曰染池;可以汲,曰林汲,以其用也。泉有取象于天者:曰白云,如云之英英也;曰甘露,如露之滴滴也。泉有以地名者:曰当道,横去路也;

(3)曰龙门,出洞口也;曰溪亭,占园林之胜也;曰菩萨,出菩萨岩下也。泉有以人名者:曰舜泉,历山之遗迹在焉;曰杜康,世传杜康尝以此酿酒;曰孝感,孝子事亲水远,感而出泉;曰双忠,则以祠而名之也;曰贤清,一名三娘子湾,盖以三娘子而得名也;曰独孤、曰窦姑、曰罗姑,泉从乎姓也。

(4)泉有以动物名者:曰马跑,如马之奔也;曰鹿趵[跑],如鹿之逐也;曰白龙,如白龙之出峡也;曰腾蛟,如蛟之得云雨而飞腾也;曰虎,虎啸风生也;曰金虎、曰黑虎、曰白虎,则又以其色而别之也。

(5)泉有以植物名者:曰花,花纹荡漾也;曰草,水草交萦也;曰芙蓉,明以艳也;曰莴苣,寒以苦也;曰黄华,淡而弥永也;曰柳絮,水沫纷翻,如絮飞舞也;曰双桃,夹岸桃花,如桃源仙境也。泉有以用物名者:缨之濯也,清如;钵之洗也,蠲如;曰鉴者,泽如;曰炉者,沸如;曰南叵罗者,斟如;曰枪杆者,其流直如;曰玉环者,两泉并出,其形环如也。

(6)泉有以食物名者:曰试茶,茗之瀹也;曰煮糟,□之啜也;曰浆水,米汁之倾也;曰醴,酒之甘也;曰蜜脂,中边皆甜也。泉有以乐器名者:曰琴,流水之调也;曰琵琶,浔阳之旧曲也。泉有以珍宝名者:曰悬珠,珠之悬也;曰漱玉,玉之漱也;曰金沙,淘沙而金可拣也。

(7)泉有得名于释氏者:曰印度,初禅之地;曰锡杖,将飞之候也。泉有得名于女工者:曰金线,波纹之细;田麻披,缕缕之不绝也。至于灰之澄也,曰灰池;井之满也,曰浅井;天倒影而如镜也,曰天镜;水悬流而如帘也,曰水帘;曰涌腾也;曰团圆也;曰避暑,清凉界也;曰无忧,欢喜境也;曰冰冰,凝阴之所结也;曰□,盖取《尔雅·释水》之义也。

凡此为七十二泉。后人于五龙潭潭西得泉,题曰七十三泉,则以无名而名者也。无名而名,故不在此数。

(1)济南名泉插画图片素材扩展阅读:

济南的水文:

1、济南城内百泉争涌,分布着久负盛名的趵突泉泉群、黑虎泉泉群、五龙潭泉群、珍珠泉泉群、白泉泉群、百脉泉泉群、玉河泉泉群、涌泉泉群、袈裟泉泉群以及平阴的洪范池泉群十大泉群。以上十大泉群均属“济南泉群”。济南城内百泉争涌,向有名泉七十二之说,流传甚广。济南老城的泉水分布最为密集,十大泉群中,仅有老城就占有4个。

2、基本上是现今游船环城一圈的区域:从黑虎泉出发,经泉城广场—西门—五龙潭—大明湖公园北侧—老东门—青龙桥,密布着大大小小100多处天然甘泉,汇流成的护城河流淌到大明湖,与周围的千佛山、鹊山、华山等构成了独特的风光,也成为少有的集“山、泉、湖、河、城”于一体的城市,自古就有“家家泉水,户户垂柳”、“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誉。

3、除此之外,济南境内河流主要有黄河、小清河两大水系,还有环绕老城区的护城河,以及南北大沙河,玉符河,绣江河,巨野河等河流。湖泊有历下区的大明湖(水源来自趵突泉等泉群)和章丘区的百脉泉,眼明泉等公园内也布有大小泉池。

网络-七十二名泉
网络-水经注

② 趵突泉的资料和图片

趵突泉 位居济南"七十二名泉"之首,号称是"天下第一泉",位于济南趵突泉公园泺源堂之前,趵突是最早见于古代文献的济南名泉。近据专家考证,趵突泉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上溯至我国的商代,迄今长达3543年。趵突泉是古泺水之源,古时称"泺",宋代曾巩为其定名为"趵突泉"。亦有"槛泉"、"娥英水"、"温泉"、"瀑流水"、"三股水"等名。所谓"趵突",即跳跃奔突之意,反映了趵突泉三窟迸发,喷涌不息的特点。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趵突泉曰:"泉源上奋,水涌若轮"。《历城县志》中对的突泉的描绘最为详尽:"平地泉源觱沸,三窟突起,雪涛数尺,声如殷雷,冬夏如 一"。趵突泉水从地下石灰岩溶洞中涌出,其最大涌量达到24万平方米/日,三窟并发,浪花四溅,声若隐雷,势如鼎沸,出露标高可达26.49米,"趵突腾空"为明清时济南八景之首。泉水一年四季恒定在摄氏18度左�右,严冬,水面上水气袅袅,像一层薄薄的烟雾,一边是泉池幽深波光粼粼 ,一边是楼阁彩绘,雕梁画栋,构成了一幅奇妙的人间仙境。趵突泉水清澈透明,味道甘美,是十分理想的饮用水。相传干隆皇帝下江南,出京时带的是北京玉泉水,到济南品尝了趵突泉水后 ,便立即改带趵突泉水,并封趵突泉为"天下第一泉"。泉在一泓方池之中,北临泺源堂,西傍观澜亭,东架来鹤桥,南有长廊围合,景致极佳。泉池中放养金鱼,大者长逾三尺。泉东侧隔来鹤桥有望鹤亭茶社,专为游人提供用趵突泉水沏的香茶。

图片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F5%C0%CD%BB%C8%AA&t=3

③ 趵突泉的简介或图片

济南趵突泉公园简介
趵突泉公园始建于一九五六年,因内有趵突泉而得名。现居市中心,位于泺源大街西首。趵突泉周围泉池众多,形成了趵突泉群。着名的金线泉、漱玉泉、马跑泉、卧牛泉、皇华泉、柳絮泉、老金线泉、洗钵泉、尚志泉、螺丝泉、满井泉、无忧泉、白云泉、望水泉、东高泉、登州泉、杜康泉、混沙泉、龙池泉、白龙湾等,构成了四大泉群之首。作为众泉之冠趵突泉成了泉城的独特象征。

趵突泉公园以观泉、赏鱼、品茶、山石、文化为特色,以小巧玲珑、步移景异,清洁幽静、古朴典雅而着称。全园共规划为十个景区,这就是趵突泉景区、三大殿景区、尚志堂景区、漱玉泉景区、东门入口区、枫溪景区、沧园景区、白雪楼区、南门入口区、万竹园景区,总面积近百亩。

趵突泉景区在我们公园内西侧,是全园构图中心,由亭、堂、廊、榭组成了一个封闭空间,高低错落的建筑像众星捧月一样,簇拥着喷突腾涌的趵突泉,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欣赏泉景,被誉为泺水之源,在史书上第一次出现是<<春秋>>上关于鲁桓公和济襄公谈判两国边界一事的记载。鲁桓公十七年(公元前695年)。齐国和鲁国因边界争执发生战争,次年春,鲁桓公到齐国谈判边界问题,会齐侯(齐襄公)于泺。泺,泺水的源头,即趵突泉。所以趵突泉为人所知已经有二千五、六百年的历史了。当然那时泺水之源,名字并不叫趵突泉,北魏时,因泉上建有娥姜(英)庙,谷称娥姜(英)水,直到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北宋文学家曾巩始称为趵突泉,并流传至今。不过,宋朝.金代曾有人称叫“温泉”、“槛泉”、“爆流泉”、“瀑流泉”等等,但都不如趵突泉这个名字精当传神。

趵突泉,三窟并发,声如隐雷,“泉源上奋”,“水涌若轮”称“趵突腾空“。“云雾润蒸”是趵突泉一景。泉水一年四季恒定在摄氏18度左右,到了严冬早晨,水面上水气袅袅上升,象一层薄烟,一边是泉池幽深,波光粼粼,一边是楼阁彩绘,雕梁画栋,这一切与淡淡的薄雾,构成一幅奇妙的人间仙境.奇特景观为济南八景之一,历代着名文学家、哲学家、诗人多有赞美。诸如宋代曾巩、苏轼、金代元好问,元代赵孟府、张养浩,明代王守仁,清代王士祯、蒲松龄、何绍基等都有吟泉佳作。康熙、干隆皇帝都曾在趵突泉边写诗刻石,颂扬名泉,当代文豪郭沫若等也都有赞颂的美文。

趵突泉东西之间的这座南北向的小桥,名曰来鹤桥,原为木桥,明代万历初所建,天启末年重修,济南解放后扩建公园时将其改建为石桥。桥南首的彩绘木牌坊是原来的样子,牌坊匾额朝南的一面上刻“洞天福地”;朝北的一面是“蓬山旧迹”,“蓬山”指传说中东海神山的蓬莱、方丈、瀛州三座神山,趵突泉为何称“蓬山旧迹”?意为东海神山不过传说而已,谁也没有见过,但趵突泉的三股水其状如山,但不可攀,好象神话中的蓬莱仙山一般,所以称其为“蓬山旧迹”。泉池西侧伸入水中的小亭叫观澜亭,此亭建于明朝天顺五年(1461),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亭西墙壁上嵌刻的两块石碑,一块“观澜”两个大字,取自<<孟子.尽心>>“观水有术,必观其澜”,为明代书法家张钦的墨迹。另一“第一泉”的石刻,是清朝同治年间王钟霖的手笔。亭东泉池中这块半浸水中的石碑,上镌三个雄健大字:趵突泉,为明代山东巡抚胡缵宗所写,细心的游客有的可能会发现突变成了“突”,缺了两点,传说劲挺柱涌的三股水把“盖子”顶掉了,才使“突”字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当然这只是形容泉水势强,人们的一种遐想。泉池南岸透窗临池榭廊是解放后所建,近年来成了“闲时墨客会名优”京剧名流演出的舞台。趵突泉东池北岸,依水而着,窗明几净的建筑就是有名的蓬莱茶社,又称望鹤亭茶社,清代文人施闰章曾写诗歌曰:“仰而见山之青,俯而见泉之洁,清流激湍兮,孰浚其源?潜蛟出蛰兮,飞虹蜿蜒”。说明这个地方在当时是极目远眺,俯首凝视,观赏领略远近山水之美的绝妙境地。据说当年康熙、干隆两个皇帝都曾在这里临水静坐,品茗赏泉,领略趵突泉的万般风韵。当品尝到趵突泉水后,竟将南巡中携饮之北京玉泉水全部换为趵突泉的水,故有“润泽春茶味更真”,不饮趵突泉的水,空负济南游之说。趵突泉池北岸的大殿叫“泺源堂”,紧挨泺源堂的两座大殿,统称吕祖庙,也叫“吕仙祠”、“吕公祠”、“吕祖阁”。

这三座大殿坐北朝南,在同一中轴线上,自成院落,是一组较大的古建筑群。解放前,第一大殿祀道教八仙之一的吕洞宾,称“吕祖阁”,第二大殿祀吕洞宾的教师钟离权,称“钟离宫”,上层祀文昌,第三大殿是斗母殿。最南的大殿泺源堂,三间两层,歇山飞檐,古色古香,楹柱上的木刻楹联,“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是赵孟府的泳泉句,由当代着名书法家金荣先生书写。一大殿始建于北宋熙宁年间,南殿临泺水的源头,故称“泺源堂”,北殿面对历山故称“历山堂”,解放后恢复为“泺源堂”。游客们看到中间这座殿堂叫娥英祠,娥英祠是纪念大舜的两妃娥皇和女英而建,据<<水经注>>记载:“泺水谷谓之娥姜水。以泉源的娥英祠故也”足以证明在1500年前就建有此祠。现在的祠是明代建筑。娥英祠后面的“三圣殿”是清代建筑。在院落内花格透墙镶嵌着的30余方石刻都是明清时名人的泳泉佳作,院内这尊石碑,前书“激湍”二字,后<<再题趵突泉作>>出自康熙和干隆之手,两个皇帝在同一石碑题词作诗,在国内极为少见,这些碑文,石刻文物不仅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也是研究泉水文脉不可多得的史料。

尚志堂原是“金线书院”(亦名尚志书院),由金线泉得名,同治九年,山东巡抚相宝祯建书院,手书额“尚志堂”,“尚志”是“仁义”的意思。堂后设斋舍数十间,门口写着“金泉精舍”。此后,相继改为“校士馆”、“师范传习所”、“存古堂”,是专门培养科举人才的机构。院外三面小溪环抱,泉水深淙,沿屋穿廊,使整个院落显的敞中有蔽,闹中有静。北厅房为主建筑,背后有修竹、芭蕉相掩。西廊的冬青树丛,掩映道路,形成绿廊。院内名石“待月峰”属宋代寿山艮岳遗物,上面布满月形透洞,每当皓月当空,月光穿过洞穴,洒在池边水中,景观奇特,故有诗赞咏:“精灵俊逸玉玲珑,神工鬼斧浑然成,一轮三十六轮月,变幻俱在此石中”。(竹石轩)尚志堂院中栽植的白玉兰,紫玉兰,初春花开,芳香扑鼻,人们还把该院称作“玉兰院”。

漱玉泉景区与尚志堂景区相邻。东侧高近4米,重约8吨的太湖石,挺拔露骨,筋络明显,纹理凹凸,具有皱、痩、透的优点,名叫龟石,是元代着名的散曲家张养浩之物。别小看这块石头,它是重要文物,现凤、龙、麟称为四大灵石,是唯一保存下来的一块名石,极为珍贵,称为镇城之石,堪称泉城第一名石。传说在这块石下留影将可健康长寿。这方名石立于这苍松翠竹之间,宛若一幅立体山水画轴。龟石北面隔路处的假山建于六十年代,泉溪环绕,山径盘曲,青松垂荫,登高望下可一览园内外景色。漱玉泉是大家看到的这个呈长方形,四壁栏杆皆有汉白玉石砌成,洁白温润,清澈可见的泉池。您们看,泉水从石壁上平展溢出,状如水晶帘幕,经过一片云集的乱石斜溅,活泼欢腾地泻入这方远二十余公尺的池塘里,其声琅琅,响若漱玉,相传宋代着名女词人李清照居住时,经常在泉边梳妆打扮。漱玉泉对面的这座民族形式的小院落,是为纪念李清照而建的“李清照纪念堂”。这是根据李清照故居在漱玉泉边的历史记载,按照民族风貌六十年代的建筑。院内由正厅溪亭、叠翠轩、回廊、大门构成,奇峰耸立,松竹掩映,整个院落显得朴实清幽。门楼、正厅、迎门屏风前后均为当代文豪郭沫若民题字。正厅楹联“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的对联体现着郭沫若大师的文才。院内东墙壁嵌刻的20方石刻墨迹出自启功、蒋维崧等着名书法家之手。纪念堂正厅,迎门耸立的李清照全身塑像,为着名雕塑家王照善等人创作。厅内陈列的李清照生平事迹、各种版本的着作和书画家为纪念堂所作的字画极为珍贵难得。漱玉泉景区名泉众多,除了千秋飞流的漱玉泉,还有春城飞花的柳絮泉、千载神奇金线泉,古朴如镜皇华泉,水声声情马跑泉等诸多名泉。

东门入口区建筑中采用了许多“建筑小品”。运用障景手法,迎门叠山,避免一览无余,山高4米,宽13米,长30米,气势磅礴,青条披扶,松柏储涧。山后溪流环抱,山中洞壑幽深。游人可绕绕山穿洞进入南侧景色开朗的枫溪区。枫溪开阔狭长,透视线达120余米。前景为向岛榭,中景为曲桥,远景是假山,山后跌瀑布,两岸植花木,景深悠悠。

趵突泉东南的沧园,是一九五六年为纪念明代嘉清年间济南的着名诗人,也就是“后七子”之一的李攀龙(沧溟)所建,因其自称沧海一勺,故为沧园,共三厅两院,外廊环绕,曲廊相围,园内植有奇花异木,陈列有各种盆景,如果在冬季,苍松滴翠,修竹婆娑,腊梅盛开,恰似一幅立体岁寒三友图。沧园,内设王雪涛画,王雪涛是当代着名画家,善长小写意,与潘天寿、李苦禅等齐名,展室内珍藏着200余幅珍品遗作,供游人长期观赏。

白雪楼景区西临无忧泉,东靠枫溪岛、南沿新泉池,白雪楼位于景区中心。原来的白雪楼是明代万年间所建,楼是五间两层,坐北朝南,前面出厦,落地木鬲,起初称“历山书院”、“白雪书院”直到嘉庆八年,楼上房檐下方有“白雪楼”匾额。光绪年间,在此居住的胶州人匡源在门的上方又雕刻了“李沧溟先生祠”的匾额。房舍后为李姓居住,扩建公园时被拆除。白雪楼是李攀龙的读书处。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居士,历城人,是明代着名文学家,中国文学史上后七子之一,被尊为“宗工巨匠”,蔚为一代词宗。倡导文学复古运动,写过不少出色的五、七言律诗和绝句,人称“为三百年绝调”,着有<<沧溟先生集>>,考中进士后去陕西任按察司提学副使。嘉靖三十五年,因与巡抚殷中丞意见不合,辞职东归,后起复为浙江按察司副使,转河南按察使,卒于官。白雪楼景区藤萝掩荫,地形开阔成了趵突泉的文化娱乐中心,每天丝弦悠扬,古筝阵阵,专业剧团为游客献上他们精心创作的节目,听曲观泉别有一番情趣。

趵突泉南大门占地1575平方米,东西长47.5米,南北深13米,主门高8.4米,设计新颖,古今结合,造型别致具有传统风格和地方特色,韵味十足的垂花门,配以悬山歇山钩连干革塔屋面,门楼飞檐,前后丹柱,双脊比翼。红柱、绿瓦,盎然古意。石级、围栏、平台典雅庄重。门前方池总长29米,宽9米,池内吐水吐雨,人造喷泉珠溅玉。大门内外颜额上的“激湍”、“趵突泉”金字匾牌取自康熙、干隆手迹,门内侧“泺源门”集书圣王羲之之字。抱柱前“喷珠屑玉水澜翻,盈鲁育齐相鼎峙”的楹联摘取自干隆的诗文笔迹。整个建筑空间通透,园景显露,景色交融,流线贯通,迎门假山上的红枫、耐冬、青松、翠竹与大门相映增辉,优美和谐,有关专家认定,趵突泉南大门堪称中国园林第一门。是济南又一重要景观。

万竹园是趵突泉的园中园,位于公园西邻,是一座环境清幽、景色宜人的园林胜景,它占地18亩,以13个不同院落组成,园内外有白云、白龙、东高、望水、登州、杜康诸名泉,是一处独具风格的私人庭园。万竹园之名始见于元朝,明代隆庆四年(1570)宰相殷士儋归隐济南,居万竹园易名为“通乐园”,又名“川上精舍”,清朝康熙年间,济南着名诗人王苹购得此园,又易名为“二十四泉草堂”,取园内望水泉居济南二十四位之意。到了民国初年,军阀张怀芝占据该园,历经数年修建方成今日规模,一九八四年正式对外开放,一九八六年,着名国画大师李苦禅纪念馆设在园内,李苦禅珍藏的书画、文物及本人作品共400余件长期展出,供游人观赏,万竹园也称李苦禅纪念馆。万竹园由四部分组成,前、东、西三园成品字形排列,在北方四合院的基础上,揉合了江南古典园林的特点和风格,利用墙、廊、溪、桥等对空间进行分割,构成了层层迭迭的院落。这个园子现有186间房舍,各院厅房都在一条中轴线上,曲廊环绕,院院相连,楼、堂、亭庑参差错落,梁、额枋等处彩绘和雕刻的人物、鸟兽巧夺天工,细腻逼真。进门假山为清末民初遗物,万竹园以竹为基调,各色名贵花木繁多,如玉兰院、石榴院、海棠院、木瓜院等。万竹园是个不可多得的园林,一九九三年被收入<<中国传统民居图集>>,它无论从园林艺术,还是从历史文物来说,都是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④ 济南七十二泉,各泉的传说

泉城济南之名泉风采

名泉概况 四大泉群:趵突泉泉群、黑虎泉泉群、珍珠泉泉群、五龙潭泉群

济南七十二名泉 泉水成因 市郊名泉:章丘百脉泉泉群、平阴洪范池泉群、其他名泉

◇名泉概况

济南素有泉城、泉都之称。众多清冽甘美的泉水,从城市地下涌出,汇为河流、湖泊。盛水时节,在泉涌密集区,呈现出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清泉石上流的绮丽风光。早在宋代,文学家曾巩就评价道:齐多甘泉,冠于天下。元代地理学家于钦亦称赞说:济南山水甲齐鲁,泉甲天下。
济南泉水,具有悠久的历史。《春秋·桓公十八年》有公会齐侯于泺的记载,记述公元前694年鲁桓公与齐襄公在泺水相会之事。泺,系趵突泉之古称。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卷八·济水二》中描述道:泺水出历(城)县故城西南,泉源上奋,水涌若轮。金代文学家元好问在《济南行记》中说:济南名泉七十有二。于钦在其《齐乘》一书中把七十二泉的名字位置记录了下来。明初,诗人晏璧作《济南七十二泉诗》,对济南名泉一一加以吟咏。到了清代,记述泉水的诗词歌赋、文章典籍,更是数不胜数。
济南泉水数量之多,在中国城市之中,可谓罕见。清沈廷芳在《贤清园记》中说:旧者九十,新者五十有五,共145处。道光年间编纂的《济南府志》说:总一百五十一泉。干隆时期的文人盛百二,在其《听泉斋记》中的说法则更加符合实际:历下之泉甲海内, 着名者七十二泉,名而不着者五十九,其他无名者奚啻百数。据山东省水文地质一队1964年调查,仅市区即有天然泉池108处。济南市城市规划建设领导小组1980年调查材料上列举了119处泉池。1983年6、7月间和1998年6月,市园林局、市名泉保护管理办公室,又以上述记载为基础进行调查,查出城区有名称的泉池139处。截至1998年6月,除湮没、填埋者外,尚有103处泉池基本完好,其中金《名泉碑》所列七十二名泉者有41处。这些泉池,集中在东起青龙桥、西止筐市街,南至正觉寺街,北到大明湖,面积仅2.6平方公里的范围内。
济南泉水多如繁星,然而却各具风采。或如沸腾的急湍,喷突翻滚;或如倾泻的瀑布,狮吼虎啸;或如串串珍珠,灿烂晶莹;或如古韵悠扬的琴瑟,铿锵有声……,整个泉城沉浸在泉水潺潺淙淙、诗情画意之中,使得历代文人为之倾倒。唐、宋、元、明、清各代的名人如李白、曾巩、苏辙、赵孟頫、蒲松龄、王士禛等,都留下了赞泉的诗文。济南泉水,孕育出李清照、辛弃疾等一代又一代婉约与豪放派诗人词人。济南泉水,以其独特优美的自然景观和极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到此旅游观光,尤其改革开放以来,每年客流量达200万人次以上。泉水已成为济南的象征,是济南的眼睛,她在济南的城市建设、经济发展、旅游文化等诸多方面,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龙头作用。这些泉水,以形、色、声、姓氏、传说、动植物、乐器、珍宝取名或无名而名,各具情趣。
济南泉水还以质纯着称。泉水来自岩层深处,受气温影响甚微,水温比较稳定,常年保持在17~18摄氏度,无色透明,清冽甘美,为优质饮料。20世纪90年代开发的济南普利思矿泉水,即是直接从地下汲取而成。经国家地矿部门鉴定,矿化度为650,并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每升含有:锂(Li)0.12毫克、锶(Sr)0.99毫克、锌(Zn)0.13毫克、镁(Mg)35.55毫克、溴(Br)0.5毫克、钙(Ca)62.68毫克、偏硅酸(H2Sio3)76毫克。

四大泉群

◇趵突泉泉群

趵突泉泉群位于济南旧城区西南部,由38处泉水组成,其中27处集中在今趵突泉公园内,最着名的有趵突泉、金线泉、漱玉泉、柳絮泉、马跑泉、皇华泉、卧牛泉等。
趵突泉是古泺水之源,古时称泺,宋代曾巩为其定名为趵突泉。亦有槛泉、娥英水、温泉、瀑流水、三股水等名。所谓趵突,即跳跃奔突之意,反映了趵突泉三窟迸发,喷涌不息的特点。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趵突泉曰:泉源上奋,水涌若轮。金代诗人元好问描绘为且向波间看玉塔,元代着名画家、诗人赵孟頫比之为平地涌出白玉壶,清代诗人何绍基喻之为万斛珠玑尽倒飞,《历城县志》中对的突泉的描绘最为详尽:平地泉源觱沸,三窟突起,雪涛数尺,声如殷雷,冬夏如一。着名文学家蒲松龄则认为趵突泉是海内之名泉第一,齐门之胜地无双。趵突泉水量甚大,泉水喷涌时,三支水柱腾空而起,达三、四尺高,大如车轮,声若洪雷,趵突腾空为明清时济南八景之首。趵突泉水清澈透明,味道甘美,是十分理想的饮用水。相传干隆皇帝下江南,出京时带的是北京玉泉水,到济南品尝了趵突泉水后,便立即改带趵突泉水,并封趵突泉为天下第一泉。现趵突泉为济南趵突泉公园主要景点,泉在一泓方池之中,北临泺源堂,西傍观澜亭,东架来鹤桥,南有长廊围合,景致极佳。泉池中放养金鱼,大者长逾三尺。泉东侧隔来鹤桥有望鹤亭茶社,专为游人提供用趵突泉水沏的香茶。作为济南七十二名泉之首的趵突泉,每年都吸引大批海内外游客前来游览,游人可听泉、观澜、品茗,尽享趵突之美。1999年,市政府对趵突泉公园进行了扩建,公园面积由8.5公顷扩大到10.5公顷,大大提高了趵突泉的待客能力,使其风姿得以更好地体现。

金线泉位于趵突泉东北侧,是济南着名奇泉。水盛时,泉池水面上南北方向有时会形成一条水线,在阳光照射下,宛如一条游动的金丝。宋人吴曾在《能改斋漫录》中记金线泉曰:池心南北有金线一道,隐起水面。曾巩《金线泉》诗云:玉甃常浮灏气鲜,金丝不定路南泉,云依美藻争成缕,月照灵漪巧上弦。明清两代,金线尚看得清晰,后来随着水势减弱,金线便不常见了。在1956年建趵突泉公园时,金线泉东侧20米处的一处泉池中也出现了金线,而且十分清晰,于是人们把新发现的泉池称为金线泉,而把原来的金线泉改称为老金线泉。

柳絮泉和漱玉泉在老金线泉东侧。二泉皆与济南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有不解之缘。曾有一说,李清照故居即在二泉旁。清代学者任宏远在《柳絮泉访李易安故宅》诗中写道:为寻词女舍,却向柳泉行。秋雨黄花瘦,春流漱玉声。更有传说李清照曾在漱玉泉边梳妆打扮,填词吟诗。基于这些说法,1959年在二泉旁边修建了李清照纪念堂。柳絮泉周围多柳树,阳春三月,泉花与柳絮共舞,甚是迷人。漱玉泉泉水自池底涌出,溢出池外,跌落石上,如同漱玉。相传李清照的《漱玉词》即以此泉命名。

马跑泉在漱玉泉东北的假山下。泉池为不规则形,池壁由自然石垒砌,曲折参差。泉水汇流成溪,流人西泺河。马跑泉得名于一则传说。相传南宋建炎三年(1129),金兵南下攻至济南,知府刘豫贪生怕死,欲献城投降,其部将大刀关胜则坚决主战。关胜率军屡创金兵,但最终在金兵和刘豫的前后夹击下,战死于济南西门外。关胜的战马看到主人遇难,仰天长嘶,前蹄连连刨地,结果刨出一汪清泉,这就是马跑泉。

皇华泉和卧牛泉在柳絮泉西侧,并排列于趵突泉公园鱼展室门前。皇华泉得名于《诗经·小雅》中的皇皇者华。相传古时历山(今济南千佛山)下有三首蛇为害,舜奉尧的命令率勇士斩杀三首蛇,为百姓除害。后来当地百姓便以趵突泉畔两眼并排的清泉纪念舜。一为皇华泉,称颂舜秉承尧的旨意施恩于民;一为卧牛泉,纪念舜曾耕于历山。两泉皆石砌,呈长方形,周饰石雕围栏,水盛时泉水清澈晶莹,似两颗明珠嵌于趵突泉畔。

趵突泉泉群中还有浅水泉、螺丝泉、洗钵泉、混沙泉、无忧泉、满井泉、湛露泉、石湾泉、酒泉、东高泉、望水泉、登州泉等名泉,均各具特色。

◇黑虎泉泉群

黑虎泉泉群在济南旧城的东南部,有泉水15处,除黑虎泉外,着名的还有琵琶泉、白石泉、玛瑙泉、九女泉、五莲泉等。

黑虎泉位于南护城河南岸。泉源在陡壁下一个深邃的洞穴内。洞中上有巧石悬挂,下有顽石啮波,左右秀石错落。古时洞前有一黝黑巨石,泉水激石,有如虎啸。加之巨石又似一踞伏的猛虎,故得黑虎之名。明代诗人晏璧曾有诗描绘当时的黑虎泉:石磻水府色苍苍,深处浑如黑虎藏。半夜朔风吹石裂,一声清啸月无光。后来人们在洞北砌一方池,在池南壁雕刻了三只双目圆瞪,大口怒张的虎头。泉水通过洞底暗道,从三个大张的虎口中喷涌而出,泻入池内。黑虎泉的涌水量在济南诸名泉中仅次于趵突泉,居第二位。当年黑虎泉那种阴森可怖的气氛虽然今已不见,但虎口喷水的壮观景象及虎啸般的水声仍可让人领略到它的粗犷美。明代嘉靖年间黑虎泉洞穴上方曾建有黑虎庙,后颓圮。1985年建设环城公园时在此处新建了观赏泉水的亭台,游人可凭栏赏看泉涌及周围景色。

a 琵琶泉位于黑虎泉西,护城河南岸。泉池原为不规则状,后整修为长方形,四周护以石雕栏板。泉池伸进护城河,比河面高出1米,池外壁有两层石阶,泉水溢出泉池,经石阶跌宕四泻,发出悦耳的响声,仿佛弹奏琵琶声。其实这并非琵琶泉真正奇妙所在。奇妙的是,在盛水期,琵琶泉地下也会发出动听的琵琶声。据地质学家考证,琵琶泉下为奥陶纪的云质石灰岩,间有大大小小的溶洞和溶槽,地下水喷突涌动,拍击中空岩石,于是便发出了清越动人的琵琶声。泉东有琵琶桥,泉西有清音阁,游人于桥上阁中,都可尽情聆听泉声,赏看泉景。

九女泉位于黑虎泉对面。泉池呈椭圆形,由太湖石垒成,半伸护城河中,高出河面半尺。池底为洁净的细沙和砾石,不断有水泡从沙石中冒出,袅袅升起,于水面绽破。泉水清澈剔透,水色碧蓝,宛若晶莹柔软的碧玉。相传古时每到月色皎洁的夜晚,就会有九位仙女到泉中综纱沐浴。九女泉因此而得名。

白石泉在黑虎泉东北,南护城河北岸。此泉是清代干隆年间疏浚护城河时发现的,因泉周围有许多白石出没水中而得名。白石泉后来湮没,直至1984年建环城公园疏浚护城河时才得以复出。现该泉以白石砌岸,恰似一块嵌于护城河中的白玉。

玛瑙泉在黑虎泉东侧,与白石泉隔岸相对。泉池四周以块石垒砌,泉水晶莹透撤,从泉池北壁石洞中流人护城河。因池底不断有水泡冒出,在阳光照射下光彩夺目,似粒粒玛瑙,故得名。

五莲泉在琵琶泉西侧,池底泉眼甚多,较大者有五个,水泡成簇,于水面绽开,似五朵盛开的莲花,故名。泉南侧河岸上建有五莲轩,由亭、台、廊、榭组成,景观十分别致。
黑虎泉泉群中还有金虎泉、南珍珠泉、一虎泉、豆芽泉、汇波泉、胤嗣泉、对波泉、寿康泉、任泉等名泉,大都在护城河两岸。

◇珍珠泉泉群

珍珠泉泉群位于济南旧城中部,其中珍珠泉、濯缨泉、舜泉、芙蓉泉、孝感泉最为有名。

珍珠泉因平地涌泉,腾如珠串而得名。在济南诸泉中,珍珠泉名气甚大,与趵突泉不相上下。干隆皇帝甚至认为珍珠泉要优于趵突泉,他在诗中写道;济南多名泉,岳阴水所潴。其中谁巨擘?趵突与珍珠。趵突固已佳,稍籍人工夫。珍珠擅天然,创见讶仙区。卓冠七十二,分汇大明湖。珍珠泉泉池呈长方形,面积达1240平方米,四周设有汉白玉雕刻石栏。池中泉眼甚多,串串银色水泡自水底翻涌而上,日光相映,如泻万斛珠玑。清人王昶在《游珍珠泉记》 中描绘道:泉从沙际出,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忽急忽缓,日映之,大者为珠,小者为玑,皆自底以达于面,瑟瑟然,累累然。明代济南诗人边贡曾以百尺珠帘水面铺的诗句赞美珍珠泉,这一比喻十分传神。明代成化二年(1466),德王朱见潾建德王府,将珍珠泉圈入王府中。清代康熙年间又改成巡府署院。现为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地。珍珠泉周围广植花木,并建有亭台水榭,假山石桥,景色十分优美。

濯缨泉位于王府池子街中段,得名于《孟子·离娄上》清斯濯缨。又名王府池。古时濯缨泉水势旺盛,汇水成湖,据说在湖上可以荡龙舟。后水面不断缩小,现成为一长30米,宽19米的泉池。盛水期水势仍旺,水涌似珠,碧波荡漾。泉池东西民居错落,南北杨柳婆裟。树丛之间,藤架荫下,设有石桌石凳,盛夏时节,附近居民常于此乘凉避暑。

舜泉也叫舜井,位于舜井街中部舜园门前。泉呈圆井形,世传为大舜所凿,故名。泉旁原有规模宏大的舜庙,后颓圮。舜泉名气甚大,欧阳修、曾巩、苏辙、元好问等大家均有题咏。相传大禹治水时,舜井内有蛟龙出没,兴风作浪,造成水患。大禹与蛟龙恶斗数日,最终将其制服,用铁链锁于舜井中。现井口仍挂着一根铁链,深入井底。1985年于舜泉处建起舜园,园内竹影移墙,小溪潺湲,整个庭园显得典雅玲珑。

芙蓉泉在芙蓉街,泉池呈长方形,为青石叠砌。清代诗人董芸曾寄居于此,并赋《芙蓉泉寓舍》诗云:老屋苍苔半亩居,石梁浮动上游鱼。一池新绿芙蓉水,矮几花阴坐着书。芙蓉泉泉池一度曾遭到破坏,1997年芙蓉街69号院内居民订立了护泉公约保护该泉,其后园林部门对泉池进行了修复。

孝感泉位于趵突泉北路东侧。泉池长3.4米,宽2米,池岸镌孝感泉三字。据《太平寰宇记》载:耆老传云,昔有孝子事母,取水远。感此,泉涌出,故名'孝 水'。天宝六年敕改为'孝感水'。由此可知孝感泉名称的由来。古时孝感泉旁建有太平寺,为济南三大寺之一,后太平寺废,孝感泉依然存留,且水势尚好。
珍珠泉泉群中还有溪亭泉、灰池泉、散水泉、玉环泉、云楼泉、知鱼泉、鉴泉、濋泉、朱砂泉、罗姑泉等名泉及若干无名泉。这些泉比较分散,散布在珍珠泉附近的芙蓉街、曲水亭街、东更道街、舜井街等街道,有的就在居民庭院之中。

◇五龙潭泉群

五龙潭泉群在济南旧城西北部,共有泉池28处,除五龙潭外,古温泉、悬清泉、天镜泉、七十三泉比较有名。

五龙潭又名净池、乌龙潭、龙居泉,古时曾是大明湖的一部分。相传昔日五龙潭颇有灵性,每逢大旱,在潭边祈雨必灵。故元朝初年,在潭边建庙,内塑五方龙神,此后便称五龙潭。关于五龙潭的形成,传说甚多。元代散曲家张养浩在《复龙祥观施田记》中说:闻故老言,此唐胡国公秦琼第遗址,一夕雷雨,溃而为渊。清代训诂学家桂馥在《潭西精合记》中写道:历城西门外,唐翼国公故宅,一夕化为渊,即五龙潭也。五龙潭是济南诸泉中最深的一个,泉水碧绿凝重,深不见底,终年涌流不息。桂馥曾在潭边建潭西精舍,后颓废。现于其旧址建起潭西阁,游人可于阁中赏看龙潭秀色。

古温泉位于五龙潭东南侧,因泉水温度较高,且历史悠久而得名。隆冬季节、寒风凛冽,大雪纷飞,而泉中却热气蒸腾。清代泉旁曾建有漪园,后荒废。泉南侧有一座二层小楼,是早期中共山东省领导机关所在地。

悬清泉又名贤清泉,位于五龙潭北侧。泉池深2.4米,呈不规则状,以自然石驳岸。泉水清澈,杨柳垂荫,景色怡人。清人沈廷芳在《贤清园记略》中写道:济南名泉甲天下,旧传七十有二……其着者为趵突,为珍珠,而贤清实具二泉之体而微焉者也。清代悬清泉畔曾建有一处别致的水景园--朗园。现朗园已废,人们在其旧址上修建了揽泓榭,景色亦佳。

天镜泉又名江家池,位于五龙潭南端。因泉水清澈明亮,日月星云倒映水面如天垂镜,故名。清道光《济南府志》中载:天镜泉……即江家池,方广一亩,可鉴须眉。天镜泉是五龙潭泉群中第二大泉,水势甚好。池内青藻浮动,锦鱼穿梭,很是好看。
七十三泉在五龙潭西南侧葡萄架下。泉池以自然石驳岸,玲珑别致,泉水从石缝中流出,汇入五龙潭。七十三泉的出现尚有一段佳话:清干隆五十六年(1791),着名学者桂馥命人在五龙潭西侧修建潭西精舍。孰料在挖地基时,竟挖出一个泉眼,泉水汨汨喷涌,水势甚佳。桂馥大喜,大宴宾客,请众人为此泉起名。众人七嘴八舌,所起的名字都不甚理想。最后桂馥灵机一动,为此泉起名为七十三泉,众人无不称妙。桂馥还赋诗一首:名泉七十二,不数五龙潭。为劳算博士,筹添七十三。
五龙潭泉群中还有濂泉、东蜜脂泉、官家池、睛明泉、聪耳泉、回马泉、玉泉、青泉、潭西泉、月牙泉等名泉。

⑤ 济南曾有名泉72眼,你能写出几个来吗

趵突泉
金线泉
皇华泉
柳絮泉
悬清泉
濯缨泉
卧牛泉


漱玉泉
无忧泉
孝感泉
知鱼泉
石湾泉


湛露泉
满井泉
黑虎泉
登州泉
珍珠泉


散水泉
溪亭泉
浅井泉
刘氏泉
灰湾泉


混沙泉
杜康泉
龙门泉
南珍珠泉
双桃泉


灰池泉
玉环泉
朱砂泉
北煮糠泉
马跑泉


芙蓉泉
洗钵泉
望水泉
西蜜脂泉
金虎泉


东高泉
罗姑泉
云楼泉
东蜜脂泉
滴水泉
染池泉








煮糠泉


甘露泉
林汲泉


金沙泉
白龙泉


独孤泉


浆水泉
南煮糠泉
苦苣泉
熨斗泉

⑥ 济南七十二名泉都有哪些

七十二泉之说,源于《齐乘》一书所记载的金代《名泉碑》,所谓趵突、五龙、百脉、豆芽、 黑虎泉
金线、皇华、柳絮、卧牛、东高、漱玉、无忧、石湾、酒泉、湛露、满井、北煮糠、散水、溪亭、濯缨、灰泉、知鱼、朱砂、刘氏、云栖、登州、望水、洗钵、浅井、马跑、舜井、珍珠、香泉、鉴泉、杜康、金虎、黑虎、东蜜脂、西密脂、孝感、玉环、罗姑、混沙、灰池、南珍珠、芙蓉、滴水、灰湾、悬清、双桃、温泉、汝泉、龙门、染池、悬泉、都泉、柳泉、车前、煮糠、炉泉、白虎、甘露、林汲、白泉、金沙、白龙、花泉、独孤、醴泉、浆水、南煮糠、苦苣、熨斗、鹿泉、龙居,总七十二。追问能不能把泉字带上回答趵突泉、五龙泉、百脉泉、豆芽泉、 黑虎泉
金线泉、皇华泉、柳絮泉、卧牛泉、东高泉、漱玉泉、无忧泉、石湾泉、酒泉泉、湛露泉、满井泉、北煮糠泉、散水泉、溪亭泉、濯缨泉、灰泉泉、知鱼泉、朱砂泉、刘氏泉、云栖泉、登州泉、望水泉、洗钵泉、浅井泉、马跑泉、舜井泉、珍珠泉、香泉泉、鉴泉泉、杜康泉、金虎泉、黑虎泉、东蜜脂泉、西密脂泉、孝感泉、玉环泉、罗姑泉、混沙泉、灰池泉、南珍珠泉、芙蓉泉、滴水泉、灰湾泉、悬清泉、双桃泉、温泉、汝泉、龙门泉、染池泉、悬泉、都泉、柳泉、车前泉、煮糠泉、炉泉、白虎泉、甘露泉、林汲泉、白泉、金沙泉、白龙泉、花泉、独孤泉、醴泉、浆水泉、南煮糠泉、苦苣泉、熨斗泉、鹿泉、龙居泉

累死我了,你说为了挣你三十分我容易嘛,哈哈。问题回答完,分数拿来噢~~~已赞同51|评论(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