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正确使用抗生素
正确的做法是,能不用的就不用,能少用的就不多用,能口服的就不注射,能肌肉滴注的就不静脉滴注,能用窄谱的就不用广谱的,用一种就能“搞定”的就不用多种。例如,感冒以后,许多医生都要开出含有某些抗生素的处方。其实,90%以上的感冒,都是病毒性而不是病菌性的,而抗生素对病毒无效。所以,对症状轻微的病毒性感冒,完全不需要用抗生素治疗,甚至不必用任何药物,只需大量喝白开水,通常一周以后就“没事”了。
⑵ 为什么说抗生素的使用是一把双剑刀
抗生素是一把双刃剑,用不对就是在给自己捅刀子!
2018-12-09 16:39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把医院当保健院、抗生素当消炎药,长期滥用抗生素,不仅不会杀死身体里的病毒,反而会导致免疫力下降,促使疾病周期延长!“能不吃药就不吃药、能吃药就不打针、能打针就不输液”是世卫组织确定的合理用药原则。
⑶ 滥用抗生素会使人肺部成“棉花状”
滥用抗生素有可能会使人肺部成“棉花状”
近日,身体抱恙李先生前往医院就诊。他表示,自己已经咳嗽了两个多星期,且中途也在服用抗生素,但并未好转。医生拍片检查后才发现,李先生的肺已经成了“棉花状”,属于霉菌感染。经询问得知,半年以来,他只要一咳嗽就前往小药店购买抗生素吃,一次吃就2个星期左右。
耐药细菌(图片来自网络)
细菌产生耐药性是一种自然现象,然而滥用抗生素可以加剧耐药性问题,当抗生素这最后一道防线也不再有效,普通细菌很可能会卷土重来,对人类的生命造成威胁!
慎重对待抗生素
我们如何正确慎重的对待抗生素呢?一定要用完整个疗程的抗生素,即使你已经感觉好多了,也应该坚持用完;如果有用剩的抗生素,请扔掉,不要和别人分享或使用以前剩下的抗生素;不要在没有医生处方的情况下购买抗生素,只使用有资质的医务人员开出的抗生素;不要主动要求医生给你开抗生素;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⑷ 抗生素如何正确服用
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则
1、为了有效控制感染,争取最佳疗效。
2、预防和减少抗生素的不良反应。
3、注意剂量和疗程,避免产生耐药菌株。
4、密切注意病人体内正常菌群失调。
5、根据药敏试验,严格选药和给药途径,防止浪费。
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建议
1、病毒性感染或病毒感染可能性较大的患者,一般不使用抗生素。
2、对发热原因不明,且无可疑细菌感染征象者,不宜使用抗生素。对病情严重或细菌性感染不能排除者,可针对性地选用抗生素,一旦确认为非细菌性感染者,应立即停用抗生素。
3、凡怀疑细菌感染的病例,应力争在使用抗生素前按疾病诊疗常规采集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体外药敏试验。
4、根据细菌学检查结果,结合临床选用敏感的抗生素,或对原来使用的抗生素进行必须的调整。选用抗生素同时要注意药品来源及价格。
5、联合使用抗生素应有严格的指征。一般适用于一种抗生素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包括败血症、细菌性心内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等)、混合感染、难治性感染、二重感染,以及需要长期用药细菌又容易耐药的病例,以两联为宜,但要合理掌握疗程。联合使用抗生素应能达到协同或相加的疗效,不增加不良反应,防止和延缓耐药菌株产生的目的。严禁无根据的随意联合用药。
6、细菌性感染所致发热,经抗生素治疗体温正常、主要症状消失后,及时停用抗生素,但败血症、骨髓炎、细菌性心内膜炎、化脓性脑膜炎、伤寒、慢性肾盂肾炎、弥漫性腹膜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结核及某些重症感染可视情况而定。
7、明确诊断的急性细菌性感染,在使用某种抗生素72h后,临床效果不明显,或病情加重者,应多方面分析原因。确属抗生素使用问题时,应调整剂量、给药途径,可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改用其他敏感性药物。
8、一般情况不因预防目的而使用抗生素。特别是滥用广谱抗生素,对无感染征象的心血管病、脑血管意外、恶性肿瘤、糖尿病、非感染性休克、慢性肾脏疾患,一般不应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9、所有胃肠道手术及胆囊手术除其他术前处理外,可术前1h给予抗生素预防治疗
10、只有对急性风湿热病人,可定期使用青霉素G,以杀灭咽部溶血性链球菌。
11、对其他选择性手术,特别是心脏手术,颅内手术及骨、关节手术,矫形手术可在术前1d开始使用抗生素,手术后使用时间根据病情决定。
12、必须认识到人体免疫力的重要性,强调综合治疗,不要过分依赖抗菌药物。
⑸ 如何正确使用抗生素
怎样才算合理使用抗生素
1. 一定要有严格的用药指征。病毒感染或非细菌性发热,应视为抗生素使用的禁忌症。
2. 如能检出细菌,最好做药敏试验,选用最敏感的抗生素。
3. 用药量要足,还要保障坚持按疗程用药,“蜻蜒点水”式地用药对治疗不利。但如系老年人、儿童、孕妇、体弱消瘦和肝、肾功能不好者,则抗生素的剂量和用药时间要酌减。
4. 根据需要,必要时可联合用药。联合用药的指征是:病情特别严重,如败血症或化脓性脑膜炎等;多种细菌混合感染,单用一种抗生素达到血液有效浓度所需药量太大,患者不能耐受其毒副反应时,加用另一种抗生素可减少该药的药量,以达到同样疗效。联合用药的品种不宜过多,一般以两种为宜。用药选择必须是没有拮抗作用(即药物的疗效互相抵消),而有协同或相加作用(指两种抗生素应用所产生的治疗效果,大于或等于两药单用的治疗效果之和)。
5. 如使用某种抗生素疗效不好时,要考虑是否用量不足、用药时间短、给药途径不当、全身免疫功能差等因素,如与此有关,只要对这些原因予以调整和改善,疗效就会提高,不要频繁更换药物,造成用药混乱现象,这对患者有害无益。
6. 使用抗生素“试验治疗”要慎重。对原因不明的长期发热实在诊断不清时,“试验治疗”虽不失为权宜之计,但不能滥用,特别是不宜过早使用。因为“试验治疗’有很大的盲目性,即使发热得到暂时控制,也不能证实其疗效,如用药并非适应症,则后患无穷。
7. 不要随意把抗生素作为预防感染用药使用。
8. 皮肤、粘膜疾病,要尽量避免局部外用抗生素,特别是青霉素G绝对不能用,以免发生过敏反应。
http://www.em800.com/index/ca24038.htm
怎样合理使用抗生素?
由于抗生素可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有的人就将抗生素作为万能药,不管得了什么病,都用抗生素治疗。要知道,滥用抗生素,可引起许多不良的后果。因此强调合理使用抗生素,重视抗生素的毒副作用是很有必要的。那么,该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呢?
(1)病毒性疾病不宜用抗生素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以及咽痛、咽峡炎,大部分是病毒感染所致,因此这类疾病无需抗生素而应使用病毒灵、病毒脞等抗病毒药物以及中草药治疗。
(2)应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但如果受条件限制或病情危急,亦可根据感染部位和经验选用,然而可靠性较差。一般情况下,呼吸道感染以革兰氏阳性球菌为多见。尿道和胆道感染以革兰氏阴性菌为多见。皮肤伤口感染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多见。
(3)抗生素可以治病,同时也会产生副作用,没有一个抗生素是绝对安全而无副作用的。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可损害第八对脑神经而造成耳聋。青霉素可发生过敏性休克,还会引起皮疹和药物热。应用广谱抗生素如四环素等会使体内耐药细菌大量生长繁殖,而引起新的更严重的感染,因此使用抗生素应有的放矢,不可滥用。
(4)新生儿、老年人和肝肾功能不全的人应避免或慎用主要经肝脏代谢和肾脏排泄的毒性较大的抗生素。
(5)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要严加控制,尽量避免在皮肤、粘膜等局部使用抗生素,因其易导致过敏反应,也易引起耐药菌株的产生。
⑹ 如何正确合理使用抗生素 百度经验
因为抗生素可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有的人会抗生素作为万能药,不管得了什么病都用抗生素治疗。要知道,滥用抗生素,可引起许多不良的后果。因此强调合理使用抗生素,注意身边的抗生素效果是必要的。那么,如何做到合理使用抗生素?
1。病毒病不应该用抗生素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咽喉肿痛,咽峡炎,主要是由于病毒感染,因此,这些疾病不使用抗生素应该是精神上的病毒,病毒脞等抗病毒药物及中药治疗。
2。使用抗生素,应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然而,如果受条件限制或病情危急,可根据感染和经验的网站选择的,但可靠性差。在正常情况下,呼吸道感染革兰氏阳性球菌为多见。泌尿胆道感染革兰阴性菌为多见。皮肤伤口感染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多见。
3。抗生素可以治愈疾病,而且还会引起副作用,没有人是绝对安全的抗生素,无副作用。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可通过受损第八颅神经性耳聋引起的。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可发生,药物也可引起皮疹和发热。造成大量生长繁殖体,从而导致新的,更严重的感染,使用抗生素应有的放矢,不可滥用广谱抗生素,如四环素抗性细菌中的应用。
4。新生儿,老年人和肝肾功能不全者应避免或慎用主要排泄由肝脏和肾脏毒性较大的抗生素。
5。预防性抗生素应严格控制,以避免对皮肤的,因为它容易引起过敏反应,而且还可以导致药物抗性菌株,粘膜,如外用抗生素。
所以它是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最好。
⑺ 如何正确使用抗生素抗生素的分类
抗生素是针对细菌、病毒微生物的药物。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磺胺类、喹诺酮类以及碳青霉烯类等。
感冒与抗生素
感冒,大多由病毒引起,细菌感染引发的感冒占少数。病毒是一类比细菌小得多的生物,使用抗生素对病毒几乎没有作用。如果一感冒就选用抗生素,机体就易产生耐药性,用的抗生素越多,耐药性也就越强。当然已经确认为细菌性感染引起的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除外。
抗生素不可滥用
在生活中,有不少人一有炎症,就会服用抗生素。这种做法极不正确。如果用抗生素治疗菌性炎症,这些药物进入人体后,会引起人体内的菌群失调,造成抵抗力下降。生活中常发生的局部软组织瘀血、红肿、疼痛、过敏反应引起的接触性皮炎及病毒引起的炎症等,都不宜用抗生素来治疗。
专家建议16岁以下的孩子不要服用氟派酸,因为会影响骨骼等的发育;孕妇在使用抗生素时也一定要权衡利弊。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一定要慎用抗生素。否则,受害的是我们自己。
抗生素以前叫抗菌素,它是从某些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中提取而得。
一般只要用很低的浓度,就可以对许多细菌、霉菌、霉形体、立克氏体
等起抑制生长甚至杀灭的作用。
抗生素的种类很多,目前国内在医学和兽医日常应用的抗生素不少
于几十种。不同的抗生素对病菌的作用原理不尽相同:
1.有的抗生素是干扰细菌的细胞壁的合成,使细菌因缺乏完整的细
胞壁,抵挡不了水份的侵入,发生膨胀、破裂而死亡。
2. 有的抗生素是使细菌的细胞膜发生损伤,细菌因内部物质流失而
死亡。
3. 有的抗生素能阻碍细菌的蛋白质合成,使细菌的繁殖终止。
4.有的抗生素是通过改变细菌内部的代谢,影响它的脱氧核糖核酸的
合成,使细菌(还有肿瘤细胞)不能重新复制新的细胞物质而死亡。
抗生素种类多,可按它的化学性质进行分类;也可按抗菌的范围(抗
菌谱)分类;此外,还可将它们分为繁殖期杀菌抗生素、静止期杀菌抗生
素、快速制菌抗生素和慢效制菌抗生素等。
在目前治疗实践中,通常是采用将抗生素按抗菌的范围分类,即将种
类繁多的抗菌素区分为抗革兰氏阳性细菌抗生素、抗革兰氏阴性细菌抗生
素和广谱抗生素,广谱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与阴性细菌都有抗菌作用;此
外,将某些专一抑制或杀灭霉菌的抗生素,列为抗真菌类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