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论语》是一部什么性质的着作
《论语》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
《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
《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1)论语书籍图片唯美扩展阅读
《论语》不是“圣经”。在现代中国的社会,人们一听到“圣经”之名,直接想到的多半是基督教的新、旧约,这种联想,对《论语》很容易引起不必要的误解,因为耶稣乃神之子,“圣经”属于神启的语言,尽管其中具有深刻的心灵表现与高妙的智慧,但其性质与《论语》完全不同。
相对于神之子,孔子可以说是大地之子,这不只是因为他关怀的是人今生今世的人格、文化、社会、政治等问题,而是由于他的生命、他的精神,彻彻底底是植根于大地之上。
其次,在思想上,《论语》不是一部系统之作,这当然不是说其中没有中心思想。自古及今,对所谓“吾道一以贯之”,有许多不同的解说,有的则忽略了它是与“多学而识”相对而言,因此,“一以贯之”绝非指经验知识与理论。
但在我们这个时代,为了要从学术上研究它,为了使《论语》在学院中也能占一席之地,有时不得不将其思想概念化、理论化、系统化,也就是从事现代诠释。在现代,这一步工作,有其必要,但也不可不知,经由现代诠释,不可避免的,会使其内容的活泼性、丰富性、复杂性受到局限。
⑵ 求个图片,适合用来做ppt背景的古风图,主题是孔子的论语。
我有一个原创的青花瓷中国风PPT,关注我的公众号--Laura英语角 以后,会发送到你的邮箱里去;
祝你一切顺利!
希望能帮助到你!
⑶ 《论语》出于哪个时期
论语一共602则。
《论语》节选: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论语》翻译: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
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此文出自春秋·孔子所着的《论语》
(3)论语书籍图片唯美扩展阅读
写作背景:
东汉永平元年(58年)徐防上书云“发明章句,始于子夏”,是汉人于七十子重子夏,故以《毛诗》直承子夏。清代学者崔述则对《论语》的成书提出不同看法,他注意到今本《论语》前后十篇在文体和称谓上存在差异,前十篇记孔子答定公、哀公之问,皆变文称“孔子对曰”,以表示尊君。
《论语》的作者中当然有孔子的学生。《论语》的篇章不但出自孔子不同学生之手,而且还出自他不同的再传弟子之手。这里面不少是曾参的学生的记载。
像《泰伯篇第八》的第一章:“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又如《子张篇第十九》:“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这一段又像子张或者子夏的学生的记载。
作者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即孔丘,字仲尼,出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尼山镇境内),东周春秋末期着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
具体的范文模板
链接:https://pan..com/s/1Y0g28ft5dixQO-kIh28muQ
⑷ 孔子的论语书有多少本请各位给我个图片有多少册啊
《论语》只有一本,全书共20篇、492章。每一章一般只有几句话。
你可以搜索“论语全文”,就能找到全部内容。
⑸ 推荐几本关于讲解《论语》的书籍
新华出版社的《注音全译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带拼音,有白话文翻译,还不错哦
⑹ 关于论语的图片
看不懂你的意思!用网络图片可以搜好多啊!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cl=2&lm=-1&fr=&pv=&word=%C2%DB%D3%EF&z=0
⑺ 《论语》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它是什么时候成书的,由谁编辑而成
《论语》是一本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全书约1.2万字,共20篇,大部分内容是孔子对于其弟子所提问题的回答,因此也可以说这本书是孔子几个弟子的课堂笔记合在一起的集子。另外书中也记录了一些孔子弟子的言行。书中的语言言简意赅、含蓄隽永,对于孔子的政治理想、伦理主张、道德观念以及教育原则等均有所反映,并生动地刻画了孔子和一些弟子的人物形象。《论语》刚开始在儒家经典中地位并不高,一度被称为“小经”,南宋后因为理学家朱熹的推崇而日渐成为儒家“第一经”。其博大深刻的思想至今仍影响着中国以及东亚、东南亚许多国家。 至于《论语》究竟编纂于何时,由谁编纂,历来说法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