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素材 » 古代着名山庄唯美图片
扩展阅读
手工制作手机架图片大全 2025-05-16 12:11:47
用手机图片怎么高清处理 2025-05-16 12:10:49
男人生殖生器图片讲解 2025-05-16 12:10:10

古代着名山庄唯美图片

发布时间: 2022-06-19 17:29:55

① 中国有什么有名山庄

中国有名的山庄有:

1、曼陀山庄:

曼陀山庄,号称塞北第一庄,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的。克什克腾旗地处赤峰市西北部,东邻赤峰市林西县,翁牛特旗,南连赤峰市松山区、河北围场县。西接锡林郭勒盟多伦县、正蓝旗,靠近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西乌珠穆沁旗,距赤峰市286公里。

2、承德避暑山庄:

承德避暑山庄是中国着名的旅游景点,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四大名园之一。

承德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武烈河西岸一带狭长的谷地上,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

3、玉华山庄:

玉华山庄在香山寺遗址迤西,是山腰中部的一个庭院型风景点,幽雅别致,可供游人小憩。此景点为原玉岫的遗址上的新建筑。

4、九华山庄:

九华山庄是古典园林庭院式宾馆,别墅套房、四合院、标准间,户户通温泉,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真正的小汤山温泉是京城上风上水之地,地下拥有国内首屈一指的地热淡温泉,是一家的集商务会议,休闲娱乐和医疗保健为一体的温泉度假型涉外四星级酒店。

5、龙泉山庄:

龙泉山庄位于辽宁省铁岭市清河区境内,由铁岭龙泉实业集团与龙泉山庄旅游娱乐有限公司共同开发,距沈哈高速公路开原出口10公里。距102国道7公里,交通十分便利,通讯发达,环境优美,功能齐全,清河旅游度假区被省政府正式批准为省级旅游度假区。

② 求这张图的高清大图!!拥翠山庄的

小院深深深几许

拥翠山庄鸟瞰图 韦人
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以木构架为主体,由于受材料性能的制约,单幢建筑不宜建得过于高大,一般建筑组群都是由若干单幢建筑组成,并形成庭院。这种建筑构成形态与西方古典建筑砖石结构体系的大体量集中型截然不同。皇宫、庙宇、宗祠、衙署、宅邸,都是运用院落的手法形成建筑群,从而达到各类建筑的不同使用要求和精神目标。人们对所在建筑群的生活体验和艺术感受,也只有进入到各个庭院才能得到。庭院是中国古代建筑群体布局的灵魂。上面提到的各类建筑都是采用中轴突出的对称格局,严整纵深的庭院组合,几何形状的建筑空间秩序与封建伦理道德秩序形成了同构对应现象。
庭院是由房屋、走廊围合而成的内向性封闭空间,它能营造出宁静、安全、洁净的生活环境,在易受自然灾害袭击和社会不安定因素影响的社会里,封闭的庭院具有防护作用,庭院可以满足房屋采光、通风、排泄雨水的需要,也是进行室外活动和种植花木用来美化生活的场所。
中国古代园林都是以山水自然景色为主,苏州园林作为私家园林多位于城市中,大都为写意自然山水,布局自由。但在园林中也有一些庭院,或为小住、宴聚之用,或为读书、作画之处,这些庭院的主要特性是在庭院的人工建筑环境中渗透较多的自然生态要素。庭院中种植树木,设置花台,开凿水池,堆叠假山,竖立峰石,使庭院成为休憩赏景的佳处。庭院的平面大都为自由不对称的形式,空间形态活泼,较大的庭院具有曲折、起伏、隐显的层次,富于变化。庭院还巧妙运用空廊、门洞、花窗突破庭院空间的封闭,使内外景观交融,形成幽深的境界。

大多庭院是以花木、石峰组合而成的景观

苏州园林的庭院多以花木作为风景主题,如牡丹、玉兰、桂花、竹子等。有以石峰为主,因石峰姿态变化各异,峙立庭中,引人注目。同时,它也符合文人雅士的爱好,如白居易颂石、米芾拜石,但大多庭院是以花木、石峰组合而成的景观。拙政园小沧浪水院则是特例。
在众多的庭院中,拙政园中部的海棠春坞、玲珑馆和听雨轩三栋轩馆通过走廊、院墙的连接、穿插组合成既是一体的建筑组群,又形成三个景色各有特色的庭院。玲珑馆庭院西面云墙转至北面和土山融为一体,围合自然,院内以枇杷树为主,夏时果实成熟,一派“树繁碧玉叶,柯叠黄金丸”的独特风情,故圆洞门南砖刻题名“晚翠”,突出了夕阳晚照时院内苍翠欲滴的美丽景色。院内亭名“嘉实”,庭院名枇杷园,被誉为“园中园”。
海棠春坞庭院由一主两次小院组合而成,平面较方正,但建筑平面为一宽一窄两开间,而不是传统的奇数开间,可见园林建筑的灵活、变化。前院植海棠两株,春时花朵娇娆艳媚,有“国艳”之美称,被誉为“花中神仙”。庭院内花街铺地为芝字海棠图案,花落时也能一睹“芳容”。
听雨轩有回廊,四面通透与周围景色融为一体。庭院西北角有碧池睡莲,池边、轩后植翠竹芭蕉,当秋天潇潇雨落时,正如古人所写“蕉叶半黄荷叶碧,两家秋意一家声”,“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的意境。

拥翠山庄是典型的“台地园”格式

不但苏州园林内有庭院,以自然风光为特色的风景名胜区也有庭院,别有风光和情趣。如虎丘拥翠山庄和天平山高义园等。
拥翠山庄位于虎丘二山门内古“憨憨泉”西侧,根据杨岘《拥翠山庄记》所载,光绪十年的(1884年)春,时任内阁大学士兼礼部侍郎洪钧因母丧回苏州,他与友人同游虎丘寻找已湮没的“憨憨泉”时,竟在试剑石边一块石头下找到了,汲饮后觉得水味甘冽,十分高兴。于是在泉边隙地集资始建了拥翠山庄。
山庄占地仅一亩余,但利用虎丘天然山坡,由南至北依山势呈阶梯状逐层升高,前后大体分为四个台地,并形成三个各有特色的庭院,是典型的“台地园格式”。
山庄南墙建在高近四米的条石台基上,须登上二十余级的台阶后才能入门。墙中门上题额“拥翠山庄”,两侧墙上分别嵌置石刻“龙”、“虎”和“豹”、“熊”四个大字,这些字是光绪十一年(1855年)移自旧时寺墙上的。第一层台地庭院较小,平面较规整,由前面和两侧的院墙、北面第二层台地高二米余的石台基围合而成。面阔三间,硬山顶的“抱瓮轩”位于庭院中部,前后又各形成小院,但从后院可仰视上层台地景色。“抱瓮”之名取自《庄子·天地》,以抱瓮汲水浇灌菜畦寓意淳朴,而轩下东临憨憨泉有水可汲。
第二层台地上方形歇山顶“月驾亭”,也因东临憨憨泉而命名。亭西、北面用湖石堆叠假山构成第三台地。北为三开间、硬山顶“灵澜精舍”,是山庄的主厅,灵澜即美泉之意,厅名仍和憨憨泉有关;厅前西侧为方形、攒尖顶依墙而建的月驾轩,“月驾”取自《水经注》中“峰驻月驾”句,比喻此轩在月光下似穿行于峰峦清流间;灵澜精舍东为大平台,居高临下可以纵观虎丘山麓一带景色。这两层台地平面、高低交错自如,散植花木,立石峰,互相衬映,构成空间形态自然、富于变化、既封闭又敞亮的庭院。
第四层台地北端为面阔三间、硬山顶“送青簃”,它和南面灵澜精舍、两侧爬山廊围合成有高低变化、封闭的四合院,布局简单整齐。
纵观山庄结合地形创造台地园,而不拘于有无水池,但因其旁有憨憨泉,因地制宜地将数个建筑名称寓有水之意,构思精巧。又能借山庄外景物,如仰视虎丘塔,远借狮子山,俯视虎丘山麓一带风景。尤其是中部布局灵活,视野开阔,花木茂盛,仍有初建时“风来摇扬、戛响空寂,日色正午,人景皆绿”之妙境。更与周围自然环境结合密切,令人感悟“拥翠”之涵义。

(本文参考了着名园林文化学者、苏州大学曹林娣教授《苏州园林匾额楹联鉴赏》一书,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这是小院鸟瞰图,不会有原图高清了估计。望采纳!

③ 古代山庄的名字 古典唯美的(多一点)

西门吹雪的万梅山庄。。富豪山庄
贝佛利山庄
藏剑山庄
悲魔山庄
呼啸山庄
泉林山庄
灵秀山庄
凤凰山庄
望海山庄
武当山庄
九华山庄
友谊山庄
癞子山庄
滢水山庄
灵峰山庄
龙泉山庄
卧龙山庄
凤翔山庄
画眉山庄
幽灵山庄
名贵山庄
九龙山庄
三喜山庄
浣葛山庄
松泉山庄
圣园山庄
麒麟山庄
万刃山庄
名剑山庄
飞雪山庄
藏剑山庄
万刃山庄
鬼泣山庄
幽灵山庄
飞鹤山庄
仙剑山庄
浮云山庄
刀剑山庄
紫雾山庄
明月山庄
天龙山庄
神剑山庄
镜湖山庄
水月山庄
凤凰山庄
啸月山庄
飞霞山庄
玉海山庄
万梅山庄
日升山庄
凌云山庄
踏雪山庄
孔雀山庄
封龙山庄
翔龙山庄
天漩山庄
慕容山庄
飞云山庄
东方山庄
寒秋山庄
苍狼山庄
藏剑山庄
万刃山庄
鬼泣山庄
隐贤山庄
滢水山庄
米勒山庄
御剑山庄
红豆山庄
荔园山庄
雁鸣山庄
梅花山庄
碧雪湖山庄
九龙山庄
百合山庄
滢水山庄
环秀山庄
栖霞山庄
黄龙山庄
紫薇山庄
七彩山庄
桃源山庄
宜民山庄
澜溪山庄
泉林山庄
波尔山庄
齐云山庄
绿柳山庄
木叶山庄
融园山庄
农泉山庄
紫玉山庄
国泰山庄
绿岛山庄
逸鹤山庄
假日山庄
九灵山庄
翎羽山庄
麒麟山庄
芙蓉山庄
踏箭山庄
椒金山庄
万梅山庄
琥珀山庄
祥和山庄
幕府山庄
豫珑山庄
狂人山庄
悲情山庄
黎明山庄给个采纳吧

④ 中国古代帝王的避暑之所“避暑山庄”,现在位置在哪里

夏日炎炎之际,古代帝王为了纳凉避暑,为自己在天气凉爽的地方修了不少避暑山庄。保存较完好也是最有名的,是清朝帝王的避暑之所河北承德避暑山庄,现在位置在河北承德市的北部,位于武烈河西岸;隋唐时代帝王的避暑山庄则在陕西宝鸡的麟游县。

唐朝的避暑山庄

隋朝被唐朝取代之后,唐太宗李世民为了不劳民伤财,直接继用了隋朝的仁寿宫为避暑山庄,并且对其作了适当的扩建和修葺,更名为九成宫,唐太宗曾来此5次避暑,每次都要住半年,唐高宗也来过8次。可是陕西宝鸡距离长安城有300多里,来往不太方便,所以唐太宗后来又在长安城北造了大明宫作为避暑山庄,九成宫之后就没人管了,后来逐渐落败被暴雨冲毁。

⑤ 中国名胜古迹,要简介和图片的哦

万里长城

为于北京,万里长城是古代中国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
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
长城东西绵延上万华里,因此又称作万里长城。现存的长城遗迹主要为始建于14世纪的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辽东虎山,全长8851.8公里,平均高6至7米、宽4至5米。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的奇迹,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它与天安门,兵马俑一起被世人视为中国的象征。同时,长城于1987年12月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万里长城,是中国伟大的军事建筑,它规模浩大,被誉为古代人类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以雄峙中国北方大地的万里长城为中介的南北广大地域所构成的长城带,横贯今辽宁、内蒙古、宁夏、甘肃、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山东和吉林、黑龙江、青海、新疆等省(市、自治区)的相当一部分地区,也包括历史时期处于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和朝鲜半岛的若干地区。其范围南北宽约数百公里乃至上千公里,东西长约数千公里。长城带自远古至今居住着众多的民族,各民族及其相互关系的发展,是观察和理解长城带一切事物的关键所在。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长城带的古代民族,有些消失了,一些新的民族又融合生成,它们都与分布在长城带的20多个民族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无论已经消失的还是继续发展的各民族,都对中国的历史发展做出过重要的贡献。
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的产物,但对于长城南北民族关系内在发展规律的研究尚不充分。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拓宽研究领域,揭示长城与中国民族关系发展的内在联系,对于长城学、民族学及中国民族关系史等学科研究的发展,对于促进民族团结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

桂林山水

桂林山水甲天下。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桂林市是世界着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位置处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南岭山系的西南部,东经109°45''—104°40'',北纬24°18''—25°41'',平均海拔150米,属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遍布全市的石灰岩经亿万年的风化浸蚀,形成了千峰环立、一水抱城、洞奇石美的独特景观,被世人美誉为“桂林山水甲天下”。市辖秀峰、象山、七星、叠彩、雁山五城区和灵川、兴安、全州、临桂、阳朔、平乐、荔浦、龙胜、永福、恭城、资源、灌阳十二县,行政区域总面积 27809 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 565 平方公里。
桂林是一座文化古城。两千多年的历史,使它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秦始皇统一国家,统一思想后,设置桂林郡,开凿灵渠,沟通湘江和漓江。桂林从此便成为南通海域,北达中原的重镇。宋代以后,它一直是
广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号称“西南会府”,直到新中国建立。在漫长的岁月里,桂林的奇山秀水吸引着无数的文人墨客,使他们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和文章,刻下了两千余件石刻和壁书,另外,历史还在这里留下了许多古迹遗址。这些独特的人文景观,使桂林得到了“游山如读史,看山如观画”的赞美。抗日战争时期,桂林成为中国着名的文化城,众多的爱国作家、艺术家会集在这里,谱写出抗日文化的新篇章。悠久的历史,为这块古老而美丽的土地孕育了富饶的文化。千百年来,桂林一直是人们旅游观光的宝地。一个以桂林市为中心,包含周围12个县的风景区已经形成。

西湖

杭州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部, 杭州市市中心,旧称武林水、钱塘湖、西子湖,宋代始称西湖。湖面南北长3.3公里,东西宽2.8公里,水面原面积5.64平方公里,包括湖中岛屿为6.3平方公里,湖岸周长15公里。平均深度1.21米,最大深度6.52米,最浅处不到1米,最泞处有5米多。如今伴随着“西湖西进”扩大为6.5平方公里,基本达到了300年前西湖的面积。苏堤和白堤将湖面分成里湖、外湖、岳湖、西里湖和小南湖五个部分。西湖与钱塘江沟通后,每天引入钱塘江水约30万立方米,西湖水由原来的一年一换变成每月一换,透明度由原来的不足60厘米提升到120厘米。原为古海湾,钱塘江泥沙淤阻后形成。
西湖多数水域处于富营养状态,小南湖和三潭内湖已接近富营养下限,主要污染物是生活污染,N、P过正常值6~4倍;年平均水温17.6℃,最高10月 28.6℃,最低3月4.0℃,无湖冰;80年代初鱼类有51种,分属10目16科43属,鱼类来源有:(1)固有野杂鱼;(2)钱塘江带入鱼类;(3) 人工引进驯化的养殖鱼种,养殖鱼类成为优势西湖最主要的放养鱼种是鲢和鳙,两者占总放养量的75%~80%;其次是鲫、河内鲫,其他养殖鱼类还有团头鲂、细鳞鲴、圆吻鲴、以及鳗鲡等,为保护大型水生植物,停止放养草鱼和青鱼,西湖还有少量。
中国古代以西湖命名的湖有36个之多,其中以杭州西湖最着名,如单称西湖通常指的就是杭州西湖。西湖是一个历史悠久、世界着名的风景游览胜地,古迹遍布,山水秀丽,景色宜人。
获得荣誉
1982年,西湖被确定为国家风景名胜区;
1985年被评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
2007年5月8日,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11年6月24日,在巴黎举行的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5次大会上,“中国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被列入新的世界遗产名录。

故宫

北京故宫,又名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故宫东西宽750米,南北长960米,面积达到72万平方米,为世界之最;故宫的整个建筑被两道坚固的防线围在中间,外围是一条宽52米,深6米的护城河环绕;接着是周长3公里的城墙,墙高近10米,底宽8.62米。城墙上开有4门,南有午门,北有神武门,东有东华门,西有西华门,城墙四角,还耸立着4座角楼,角楼有3层屋檐,72个屋脊,玲珑剔透,造型别致,为中国古建筑中的杰作。
历代宫殿都“象天立宫”以表示君权“受命于天”。由于君为天子,天子的宫殿如同天帝居住的“紫宫”禁地,故名紫禁城。故宫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历经明清两个朝代24个皇帝。故宫规模宏大,占地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多平方米,有房屋9999间,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为了突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故宫有一条贯穿宫城南北的中轴线,在这条中轴线上,按照“前朝后寝”的古制,布置着帝王发号施令,象征政权中心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和帝后居住的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在其内廷部分(乾清门以北),左右各形成一条以太上皇居住的宫殿---宁寿宫,和以太妃居住的宫殿---慈寿宫为中心的次要轴线,这两条次要轴线又和外朝以太和门为中兴,与左边的文华殿,右边的武英殿相呼应。两条次要轴线和中央轴线之间,有斋宫及养心殿,其后即为姘妃居住的东西六宫。出于防御的需要,这些宫殿建筑的外围筑有高达10米的宫墙,四角有角楼,外有护城河。
故宫太和殿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为故宫“三大殿”之首,建立在五米高的汉白玉台基上,台基四周矗立着雕龙石柱。这是宫殿群中最大的建筑。殿高36米,宽63米,面积为2380平方米。大殿正中两米高的台子上是金漆雕龙宝座,宝座背后是高雅的屏风,还有沥粉金漆的龙柱和精致的蟠龙藻井,富丽堂皇。明清两代皇帝即位、诞辰以及春节、冬至等庆典,均在此举行。
故宫中和殿
中和殿在太和殿后,是故宫“三大殿”之一。该殿是一座单檐攒尖顶的方形殿。每边21米,各三间,走廊列柱20根,黄琉璃瓦四角攒尖顶,正中有鎏金宝顶。皇帝有事去太和殿先在此小憩,接受内阁、礼部及侍卫等的朝拜,每逢各种大礼的前一天,皇帝也在此阅览奏章和祝辞。
故宫保和殿
保和殿位于中和殿之后,是故宫“三大殿”之一。清朝每年除夕和元宵,皇帝在此宴请王公贵族和文武大臣,到干隆年间,把三年一次的殿试由太和殿移至这里举行。保和殿东西两侧的庑房现改为历代艺术陈列馆,陈列有从原始社会到清代约六千年的中华艺术瑰宝。
故宫乾清宫
乾清宫是内廷正殿,殿中设宝座,上有“正大光明”匾,是明清两代皇帝的寝宫及平日处理政事的地方,雍正以后搬出。每年元旦、灯节、端午、中秋、冬至、万寿等节,按例在此举行家族宴,另外皇帝死后棂柩停在此殿。
故宫交泰殿
交泰殿在乾清宫后,是明清时为皇后举办寿庆的地方。殿内存玉玺25块;西侧陈设干隆年间造的自鸣钟;东侧为铜壶滴漏,清世祖顺治禁止内官干预政事的铁牌也立于此殿。
故宫坤宁宫
坤宁宫在明朝时是皇后的寝宫,又叫中宫,顺治年间仿照沈阳清宁宫重建,同时将西暖阁改为祭神的场所,经常在此举行朝祭、夕祭、春秋大祭等;东暖阁则作为皇帝新婚的洞房,清朝的顺治、康熙、同治、光绪四帝都在此举行过大婚。
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清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重修。
故宫储秀宫
储秀宫是明清两代后妃居住的地方。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慈禧刚进宫被封为兰贵人时,曾在这里居住。咸丰六年三月升为懿嫔的慈禧,在这里生下同治皇帝。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已居长春宫的慈禧太后,为庆祝五十岁生日,移居此宫,并重修宫室,耗费白银六十三万两。
故宫养心殿
养心殿为工字形殿,前殿面阔三间,通面阔36m,进深3间,通进深12m。黄琉璃瓦歇山式顶,明间、西次间接卷棚抱厦。前檐檐柱位,每间各加方柱两根,外观似9间。
故宫御花园
御花园原名宫后苑,今俗称御花园,占地一万二千平方米,有建筑二十余处。以钦安殿为中心,园林建筑采用主次相辅、左右对称的格局,布局紧凑、古典富丽。殿东北的堆秀山,为太湖石叠砌而成,上筑御景亭,每年重阳节帝后在此登高。

黄山

黄山风景区,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东经118°1'度,北纬30°1',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其中精粹风景区154平方公里。黄山山脉东起绩溪县的大嶂山,西接黟县的羊栈岭,北起太平湖,南临徽州山区。主峰莲花峰,海拔1864.8米。黄山是中国着名风景区之一,世界游览胜地。
景区特点
黄山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由于山高谷深,气候呈垂直变化。同时由于北坡和南坡受阳光的辐射差大,局部地形对其气候起主导作用,形成云雾多、湿度大、降水多的气候特点。黄山集名山之长。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山之烟云,庐山之瀑,雁荡山之巧石,峨嵋山之秀丽,黄山无不兼而有之。可以说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并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黄山四绝着称于世。其二湖,三瀑,十六泉,二十四溪相映争辉。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各异。黄山还兼有“天然动物园和天下植物园”的美称,有植物近1500种,动物500多种。黄山气候宜人,是得天独厚的避暑胜地,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疗养避暑胜地。
黄山自然环境条件复杂,生态系统稳定平衡,植物垂直分带明显,群落完整,还保存有高山沼泽和高山草甸各一处,是绿色植物荟萃之地,森林覆盖率为56%,植被覆盖率达83%。黄山野生植物有1452种,其中属国家一类保护的有水杉,二类保护的有银杏等4种,三类保护的8种,有石斛等10个物种属濒临灭绝的物种,6种为中国特有种,黄山特有2种,首次在黄山发现或以黄山命名的植物有28种,尤以名茶“黄山毛峰”、名药“黄山灵芝”驰名中外。 黄山动物种类300多种,有梅花鹿、黑麂、毛冠鹿、苏门羚、长尾雉等14种中国国家级保护的野生动物。
获得荣誉
1985年,入选全国十大风景名胜;
1990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是中国第一个同时作为文化、自然双重遗产列入名录的;
2004年2月入选世界地质公园;
2007年5月8日,黄山市黄山风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避暑山庄

承德避暑山庄,曾是中国清朝皇帝的夏宫,是由皇帝宫室、皇家园林和宏伟壮观的寺庙群所组成。位于河北省承德市,距离北京230公里。避暑山庄位于承德市中心区以北,武烈河西岸一带狭长的谷地上,它始建于1703年,历经清朝三代皇帝:康熙、雍正、干隆,耗时89年建成。山庄的建筑布局大体可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两大部分,苑景区又可分成湖区、平原区和山区三部分。内有康熙干隆钦定的72景。拥有殿、堂、楼、馆、亭、榭、阁、轩、斋、寺、等建筑100余处。它的最大特色是山中有园,园中有山。
避暑山庄是清代皇帝夏日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为中国着名的古代帝王宫苑,始建于公元1703年(康熙四十二年),建成于干隆五十五年,历时87年。避暑山庄占地564万平方米,环绕山庄蜿蜒起伏的宫墙长达万米,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典皇家园林。相当于颐和园的两倍,有八个北海公园那么大。与北京紫禁城相比,避暑山庄以朴素淡雅的山村野趣为格调,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风光,成为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
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是一个紧密关联的有机整体,同时又具有不同风格的强烈对比,避暑山庄朴素淡雅,其周围寺庙金碧辉煌。这是清帝处理民族关系重要举措之一。由于存在众多群体的历史文化遗产,使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十大名胜、和四十四处风景名胜保护区之一,承德也因此成为全国首批二十四座历史文化名城。
获得荣誉
1994年12月,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曾用名热河行宫)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5月8日,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避暑山庄与北京的颐和园,苏州的拙政园,苏州的留园这四座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里面的园林一起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

秦兵马俑

秦兵马俑,位于陕西省临潼县城东5公里处的骊山北麓,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前210年)陵墓的陪葬坑,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之一。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在兵马俑一号坑址上建成的拱形展厅,设立了“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向中外广大旅游者开放。
据史书记载:秦始皇帝从13岁即位时就开始营建陵园,修筑时间长达38年,工程之浩大、气魄之宏伟,创历代统治者奢侈厚葬之先例。当时,秦朝总人口约2000万,而筑陵劳役达72万之多。修陵家用土,取自今陵园以南2000米的三刘村到县采石场部之间,有高5~25米的多级黄土崖。仲山、峻峨山下死尸成片,侧面显示了整个工程的残酷。
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将秦始皇陵定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⑥ 我国的四大山庄分别是什么

在中国还没有四大山庄这一说法。倒是有公认的四大名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和苏州留园。

留园位于苏州市阊门外留园路338号,占地面积约23300平方米,始建于1593年,是太仆寺少卿徐泰时的私家园林。全园分为四个部分,中部西区以水池为中心,西北为山,东南为建筑,东部的建筑群围成庭院,院中有水池,在一个园林中能体会到山水、田园、山林、庭园四种不同景色,主要景点有绿荫、恰杭 、西楼、冠云峰等。

⑦ 古代皇帝都去哪些避暑山庄

皇帝喜欢去的避暑圣地就属承德避暑山庄了。承德避暑山呢,之所以能够成为皇帝们最喜欢去的地方,一定是非常不错的。这一点也在我们当今社会确实印证了,如果真的很垃圾的话,也就不会一直到现在都这么出名。

像康熙,雍正,干隆,嘉庆帝,他们每年都会到这个地方来进行游玩,其实说是游玩倒不如说,到避暑山庄休息,已经成为了每一代皇帝的惯例。不能把这个看作是一年一次必须要举行的活动。所以说每一代皇帝都会去。
其实除了承德避暑山庄,还有热河避暑山庄,不过相比较承德来言,没有那么出名罢了。好了,就是今天给大家分享的皇帝最喜欢的别墅山庄。

⑧ 关于古代的山庄的描写

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帝王范囿和皇家寺庙群。避暑山庄不仅规模宏大,而且在总体规划布局和园林建筑设计上都充分利用了原有的自然山水的景观特点和有利条件,吸取唐、宋、明历代造园的优秀传统和江南园林的创作经验,加以综合、提高,把园林艺术与技术水准推向了空前的高度,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最高典范。避暑山庄借助自然和野趣的风景,形成了东南湖区、西北山区和东北草原的布局,共同构成了中国版图的缩影。宫殿区建于南端,是皇帝行使极力、居住、读书和娱乐的场所,至今珍藏着两万余件皇帝的陈设品和生活用品。避暑山庄这座清帝的夏宫,以多种传统手法,营造了120多组建筑,融汇了江南水乡和北方草原的特色,成为中国皇家园林艺术荟萃的典范。
帝王范囿与皇家寺庙建筑经验的结晶。它成为与私园并称的中国两大园林体系中帝王宫范体系中的典范之作。园林建造实现了“宫”与“苑”形式上的完美结合和“理朝听政”与“游息娱乐”功能上的高度统一。寺庙建筑具有鲜明的政治功用。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标志中国古代造园与建筑艺术的巨大成就。它集中国古代造园艺术和建筑艺术之大成,是具有创造力的杰作。在造园上,它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典园林“以人为之美入自然,符合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传统造园思想,总结并创造性地运用了各种造园素材、造园技法,使其成为自然山水园与建筑园林化的杰出代表。在建筑上,它继承、发展、并创造性地运用各种建筑技艺,撷取中国南北名园名寺的精华,仿中有创,表达了“移天缩地在君怀”的建筑主题。在园林与寺庙、单体与组群建筑的具体构建上,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实现了中国古代南北造园和建筑艺术的融合,它囊括了亭台阁寺等中国古代大部分建筑形象。展示了中国古代木架结构建筑的高超技艺,并实现了木架结构与砖石结构、汉式建筑形式与少数民族建筑形式的完美结合。加之建筑装饰及佛教造像等中国古代最高超技艺的运用,构成了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奇观。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不论是造园还是建筑,它们都不仅仅是素材与技艺的单纯运用,而是把中国古典哲学、美学、文学等多方面文化的内涵融注其中,使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
避暑山庄周围寺庙的建筑风格使汉、藏文化艺术融于一体,寺庙殿堂中,完好地保存和供奉着精美的佛象、法器等近万件,共同构成了十八世纪中国古代建筑富于融合性和创造性的杰作。
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是一个紧密关联的有机整体,同时又具有不同风格的强烈对比,避暑山庄朴素淡雅,其周围寺庙金碧辉煌。这是清帝处理民族关系重要举措之一。记载着清朝统一和团结的历史。
[编辑本段]避暑山庄
避暑山庄借助自然和野趣的风景,形成了东南湖区、西北山区和东北草原的布局,共同构成了中国版图的缩影。宫殿区建于南端,是皇帝行使极力、居住、读书和娱乐的场所,至今珍藏着两万余件皇帝的陈设品和生活用品。避暑山庄这座清帝的夏宫,以多种传统手法,营造了120多组建筑,融汇了江南水乡和北方草原的特色,成为中国皇家园林艺术荟萃的典范。
宫殿区坐落在避暑山庄南部,东北接平原区和湖区,西北连山区。主体建筑居中,附属建筑置于两侧,基本均衡对称,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而又加以改造,使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巧妙结合,使避暑山庄宫殿建筑园林化,又显示出皇家园林的气派。宫殿区由正宫(被辟为避暑山庄博物馆)、松鹤斋、东宫(已毁)和万壑松风四组建筑组成。
正宫是宫殿区的主体建筑,正宫建于康熙五十年至五十二年修建,干隆十九年(1754年)重新修缮,改建,占地1万平方米。包括九进院落,由丽正门、午门、阅射门、澹泊敬诚殿、四知书屋、十九间照房、烟波致爽殿、云山胜地楼、岫云门以及一些朝房、配殿和回廊等组成。分为“前朝”、“后寝”两部分。前朝是皇帝处理军机政务的办公区;后寝是皇帝和后妃们日常起居的生活区。主殿叫“澹泊敬诚”,是用珍贵的楠木建成,因此也叫楠木殿。是皇帝治理朝政的地方,各种隆重的大典也都在这里举行。
松鹤斋:康熙时,皇太后来避暑山庄,居住在西峪的松鹤清樾。干隆十四年(1749年),干隆帝在正宫东面另建一组八进院落的建筑,题名松鹤斋,以供皇太后居住。当年,松鹤斋内“常见青松蟠户外,更欣白鹤舞庭前”。庭院中还有驯鹿悠游其间。绥成殿后依次有照房十五间,门殿三间,大殿七间名为乐寿堂,后改名为悦性居,是皇太后的寝宫。绥成殿、十五间照房、门殿建筑早已无存。乐寿堂仅剩基址,1998年复建。
东宫:在松鹤斋的东面,地势比正宫和松鹤斋低。东宫的前面宫墙上另辟大门,称德汇门,为重台城门,形制与丽正门相仿。进入德汇门后。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依次有门殿七间、正殿十一间、清音阁、福寿阁、勤政殿、卷阿胜境殿。1945年,东宫失火被烧毁。现仅存基址。其中,清音阁:俗称大戏楼。与现存故宫畅音阁、颐和园中德和园大戏楼形式相近。阁高三层,外观雄伟。
万壑松风殿:是万壑松风的主殿。康熙帝经常在这里接见官吏,批阅奏章,读书写字。1722年,康熙发现皇四子和硕雍亲王胤禛之第四子弘历(干隆帝)聪明伶俐,十分喜爱,于是传旨,命将弘历送入宫中。这年的夏天,弘历由父母带领,随祖父前往承德避暑山庄。康熙将避暑山庄的侧堂“万壑松风”赐给弘历居住,平时进宴或批阅奏章,都要干隆侍奉在旁,朝夕教诲。弘历继位后,将这座殿宇题名为纪恩堂。干隆三十年,干隆写《避暑山庄纪恩堂记》,纪念康熙皇帝对他的眷顾养育之恩。
湖区虽然没有颐和园的昆明湖那么大,但是由于洲岛错落,湖面被长堤和洲岛分割成5个湖,各湖之间又有桥相通,两岸绿树成荫,显得曲折有致,秀丽多姿。此区总体结构以山环水、以水绕岛,布局运用中国传统造园手法,组成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神仙世界的构图。多组建筑巧妙地营构在洲岛、堤岸和水面之中,展示出一片水乡景色。湖区的风景建筑大多是仿照江南的名胜建造的,如“烟雨楼”是模仿浙江嘉兴南湖烟雨楼的形状修的。金山岛的布局仿自江苏镇江金山。平原区主要是一片片草地和树林。当年这里有万树园, 山区自南而北,由四条沟壑组成,依次为榛子峪、松林峪、梨树峪、松云峡。山峦之中,古松参天,林木茂盛,原建有四十多组轩斋亭舍、佛寺道观等建筑,但多已只存基址。
承德避暑山庄大小建筑有120多组,其中康熙以四字组成36景,干隆以三字组成36景,这就是山庄着名的72景。

⑨ 我要中国古建筑图片和介绍

你的问题其实应该是问“中国三大古建筑群”,因为园陵和楼阁也属于建筑。
中国三大古建筑群:曲阜孔庙 北京故宫 承德避暑山庄
相关资料:
孔庙即至圣庙,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祭祀孔子的礼制庙宇。位于曲阜城正中,是一组具有东方建筑特色、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古代建筑群,被古建筑学专家称为世界建筑史上“唯一的孤例”,与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中国三大古建筑群。1961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周敬王四十二年(公元前478年),即孔子逝世的第二年,以其故居三间为庙,内设孔子的衣冠礼器,岁时奉祀。隋时开始扩建,至唐代,已有正殿、两庑等建筑30余间。北宋天禧年间建为三路布局四进院落,殿堂廊庑316间。明弘治年间奠定现有规模。清雍正八年(1730年)火后重建。占地21.8公顷,南北长约1公里,仿皇宫之制,三路布局,九进院落,贯穿在一条南北中轴线上,左右对称排列,有建筑104座,466间,古树1250株。院内苍松翠柏,森然排列,殿宇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各类碑刻2000余块,为中国罕见的大型碑林之一。

仰圣门

曲阜城的正南门,明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移县城卫庙。以孔庙为中心营建新县城。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于孔庙前开辟仰圣门,以示对孔子的敬仰。旧时,仰圣门只有在迎帝王、接圣旨或重大礼仪才准敞开,门上城楼1930年战争中被毁,1989年重建。仰圣门楣上镌刻明代胡赞中书“万仞宫墙”四个大字,现存为清干隆重书。“万仞”既象征了孔庙的雄伟庄严,也象征了以孔子思想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在封建社会至高无上的地位。

泮水桥

泮水桥建于康熙十六年,单孔桥,龙陛双阶,桥下清水呈半圆形,称为泮水,过去凡科举中秀才者称进学,雅称“入泮”。泮水桥后东西各有石碑一幢,刻“官员人等到此下马”,人称“下马碑”,公元1191年(金明昌二年)立。过去文武官员、庶民百姓从此路过,必须下马过桥,以示尊严。

北京故宫博物院,是明清两朝的皇宫。位与北京城的中心。明清时称紫禁城,1925年始称故宫。占地面积极分子2万平方米,现存建筑980余座,有屋8700余间,建筑面积15万平米。是全世界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皇宫建筑群。也是中国古代建筑最高水平的杰作。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承德避暑山庄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承德市。曾是中国清朝皇帝的夏宫。距离北京230公里。是由皇帝宫室、皇家园林和宏伟壮观的寺庙群所组成。避暑山庄位于承德市中心区以北,武烈河西岸一带狭长的谷地上,它始建于1703年,历经清朝三代皇帝:康熙、雍正、干隆,耗时89年建成。山庄的建筑布局大体可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两大部分,苑景区又可分成湖区、平原区和山区三部分。内有康熙干隆钦定的72景。拥有殿、堂、楼、馆、亭、榭、阁、轩、斋、寺、等建筑100余处。它的最大特色是山中有园,园中有山。

避暑山庄是清代皇帝夏日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为中国着名的古代帝王宫苑,始建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建成于干隆五十五年,历时87年。避暑山庄占地564万平方米,环绕山庄婉蜒起伏的宫墙长达万米,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典皇家园林。相当于颐和园的两倍,有八个北海公园那么大。与北京紫禁城相比,避暑山庄以朴素淡雅的山村野趣为格调,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风光,成为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

不管你是回答历史还是地理,这3大建筑绝对是对的。放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