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样照顾卧床病人
技巧1、局部创伤先冷敷后热敷
许多家庭在护理卧床老人的时候存在热敷越热越好的误区。一般局部创伤48-72小时内用冷敷,72小时之后用热敷,以帮助消肿止痛。
老人、特别是糖尿病和肾病患者,神经末梢感知不太灵敏,如果温度过高会对他们造成二次伤害。
热敷的步骤:先用医用棉签沾凡士林涂擦被敷部位,其次拿一块干净的纱布覆盖皮肤,然后用温乎的湿毛巾盖在纱布上,最后再拿一条干的毛巾盖上,15分钟左右查看一次。
热敷注意:洗毛巾的热水的温度控制在50-60摄氏度左右,毛巾浸湿后拧干不滴水为好。
技巧2、挪移卧床老人不宜蛮力需巧劲儿
对于偏瘫等行动不便的老人由床和轮椅等物之间挪移的时候,不能靠蛮力,需要借助巧劲儿。
挪移步骤:首先将轮椅推至卧床老人身体健康的一侧,和床呈30-45度角,固定住轮椅,扶助老人坐在床沿,让老人双手搂住护理员的脖颈或搭在肩上,护理员双膝抵住老人双膝,双手环抱老人的腰部夹紧用力,以护理员自身为转轴将老人挪移至轮椅。这样老人相对健康的身体一侧能用上力,相对的挪移就比较省力。
技巧3、进出电梯、下坡要倒着拉轮椅
护理老人外出活动的时候推轮椅进出电梯等也是有讲究的。要点方法:推轮椅老人外出活动时,进出电梯老人和护理员要背向电梯,护理员在前,轮椅在后,进入电梯后要及时拉紧车闸,遇不平的地方要告知老人,缓慢进出。下台阶时,采用倒退下台阶的方法,先将后轮移至台阶下再以两后轮为支点,翘起前轮,轻拖轮椅至前轮移至台阶下。
技巧4、防止褥疮勤翻身还要加垫子
对于长期卧床的老人很容易发生褥疮,居家照料的时候,不仅要勤给老人翻身,还要对老人身体接触部位,如胳膊肘、胯骨、肩膀等身体着力部位加枕头气垫等支撑,这样减少身体压迫,利于血液循环,老人不容易生压疮。
另外,为老人擦浴的时候,准备温水要先加凉水后加热水,直到掺兑到合适温度为宜。喂食的时候,老人上半身床体要调高30度角,可以给老人上半身加个枕头垫高,喂食不要盛满汤勺,一次盛1/3勺喂,慢慢喂食,饭后保持头部和上半身30度角的高度半个小时后再放平。
㈡ 当保姆照顾病人
作为一个当保姆的人,特别是照顾病人,一定要有一个耐心,爱心和关心,因为病人,他有他的苦恼,而且他的心情和他的行动,和他的生活都会受到影响,所以作为保姆,一定要理解病人,一定要有耐心和爱心,去照顾病人,保姆这项工作也是很辛苦,应当好好的做,让病人认可,让病人能给你点赞,当保姆一定要有一个细心和耐心,因为病人他有他的难处,所以作为保姆,一定要处处按照病人的想法去做,只有这样,你才能当好一个保姆,才能照顾好病人
㈢ 如何照顾住院病人
1、需要带的东西比较多,毛巾、湿巾、卫生纸、水杯(最好是瓶装水)、水果刀、毛毯、脱鞋、内衣裤、保温饭盒及各种餐具、书(打发时间)
2、照顾不用你做什么,主要是观察他的状态并及时通知护士、上厕所、喂着吃饭、陪他说话
3、打发时间,可以看书、听mp3、打游戏(不过千万不要出声)、和你男友下棋
呵呵,有了你这么热心的女友,你男友一定很快就会好的!
ps:如果有人送花来,晚上一定要拿出去,因为花晚上也需要吸收氧气,会造成病人供氧不足。
㈣ 难道没有人知道照顾一个瘫痪病人有多累吗
本人男,一个人照顾脑部肿瘤手术后左半身瘫痪老妈已经两年多了,还在继续照顾她。。。期间还一起照顾了多病的老爸一年多,直到他去世。。。休息的时间都是挤出来的。。。能不累吗。。。
㈤ 如何照顾瘫痪病人
怎样调整偏瘫病人的被褥和衣着?
偏瘫病人最好睡带有护栏的病床,可以防止跌落,也有利于以后的康复锻炼。可以在木板床上铺厚软的褥子,有条件的可以用气垫床。大小便失禁时可以在被单下垫一块橡胶垫,被单上垫一张纸尿布,以便及时更换,保持干燥。
偏瘫病人穿的衣服应肥大柔软,穿脱方便,最好是用拉链或尼龙搭扣的,以便于更换。更换衣服时,健侧上肢先换,一侧脱下后马上穿上替换的衣服,以免着凉;更换患侧时,要保护好肩关节,防止脱臼;气温低时要提高室温,盖轻而保暖的被子,不要放置热水袋,以免病人因感觉障碍而烫伤;夏季气温高时,上身不穿睡衣更方便,盖上厚的毛巾被即可,但要注意肩部着凉。
瘫痪护理
防尿路感染 正确处理好排尿障碍,因尿潴留放尿管引流的,适当采用夜间持续、白天间断放尿法,有利于膀胱功能恢复。保持尿管通畅,定期换管,冲洗膀胱,及时清理尿道外口分泌物。对尿失禁者,男性用阴茎套接集尿袋;女性用保护性尿垫、尿布。鼓励多喝水,起冲刷作用。多吃水果,增加水分又补充维生素C、钾等。酸化尿液,预防膀胱结石形成。抬高床头,利于排尿,减少尿逆流感染。
防褥疮 瘫痪病人8至9小时不翻身时,受压皮肤、皮下组织、肌肉缺血坏死,形成溃疡,医学上称这种压力性坏死病变为褥疮。多发生在体表骨突出及承重部位,如骶尾部、肩岬部、足跟等;愈合时间长;伴局部感染为其特点。
定时协助翻身、变化体位是预防褥疮的有效措施。白天2-3小时,夜间4-5小时翻一次身,左、右侧翻交替进行,侧身不能少于半小时。翻身后立即按揉受压突出部位、或热敷或理疗,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承重部位加厚棉垫或汽垫,起缓冲保护作用。定时协助运动或按摩患肢,防足跟褥疮及恢复患肢功能都有好处。
防便秘 瘫痪病人便秘事小非小,不仅增加排便困难和痛苦,还给护理带来麻烦。
根据个人生活习惯,合理调配膳食,食品多样化,多吃含纤维素多的蔬菜、水果。晨醒刷牙后喝300毫升凉白开水或温蜂蜜水,有润肠、促蠕动之功效。另外加强腹壁肌、提肛肌功能锻炼,在床头另端,牢系结实的布带或皮带,双手用力紧握布带,借助外力拉起上身,尔后放下,连续运动,量力而行。坚持下去,有利排便、防褥疮、增加肺活量,一举多得。
怎样帮助偏瘫病人树立自信?
神志清醒、思维无障碍的偏瘫病人,常因活动能力的丧失或减退而悲观失望、丧失信心、情绪低落、忧心忡忡。这种消极心理不利于病人的治疗、睡眠和食欲。要帮助病人摆脱悲观情绪,医务人员、病人亲属、社会服务机构都要做大量的工作。
(1)积极治疗原发病,尽早进行康复医疗。要将康复医疗贯彻于疾病治疗的全过程,努力减轻残疾的程度,避免并发症。大量资料证明适时采用运动疗法、作业疗法、心理指导等,对于改善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能力、纠正消极心理等具有明显作用。
(2)进行周密的生活护理,创造温暖的感情氛围。在众多人关心的环境中,患者容易摆脱孤独和寂寞,得到精神的安危和生活的帮助,弥补因残疾带来的不便,建立生活的自信。特别是中风进展阶段的患者,往往灰心丧气,此时更需要较多的生活帮助。未婚的偏瘫病人,面对婚姻和就来,不可避免地产生沮丧和自暴自弃的情绪,为此需要医护人员的同情和周密的照顾,需要亲属不厌其烦的安慰。只有这样,才能使其既正视现实,又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
(3)随着病情的稳定或情绪的好转,要逐渐使病人理智地对待残疾,鼓励其实现自我,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早期投入康复医疗训练,克服废用性肌萎缩及关节挛缩和僵硬,最大限度地减低残疾的程度。组织文娱活动,提高生活乐趣,使瘫痪病人在一起相互启发,增加参与集体活动和回归社会的意识,消除自卑心理。
对于褥疮,预防最为重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1)定时为病人翻身、按摩,至少2小时1次。
(2)在褥疮的好发部位加用软垫、气圈、海绵垫等。
(3)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有大小便失禁和呕吐物时,及时擦洗干净。不可让病人直接睡在橡胶垫上。
(4)保持床铺清洁干燥,被褥湿了要随时更换。对于大小便失禁的病人,不可贪图方便将便盆一直放在病人身下。有感觉障碍的病人尽量不要使用热水袋,防止烫伤。
(5)饮食中加强营养,保证蛋白质的供应,增加病人皮肤的抵抗力。
(6)对于已发生的褥疮,要保持创面干燥,涂用消炎生肌的药膏,并采用物理疗法等。
总之,做好褥疮的预防工作,就是要做到勤翻身,翻身时注意检查皮肤、衣服、被单是否平整干燥;受压皮肤发红时,要用手掌揉擦,促进皮肤的血液循环,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1)重视病前调护,预防或减缓痴呆的发生。
老年痴呆是缓慢发生的疾病,多数病人说不出明显的发病日期,而且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因此应积极防治导致痴呆的各种危险因素,如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情绪抑郁、环境污染等。老人在离退休后,应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广交朋友,培养兴趣,从事力所能及的脑力和体力活动,与子女生活在一起,不脱离家庭,不脱离社会。
(2)帮助料理病人的日常生活。
痴呆老人在卫生、饮食、大小便、起居等日常生活方面自理能力差,需要家属督促或协助。安排病人合理而有规律的生活,要求他们按时起床和就寝,进餐,使之生活接近正常规律,保证足够的休息和睡眠时间。
维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可减少感染的机会。个人卫生包括皮肤、头发、指甲、口腔等的卫生,要求早晚刷牙、洗脸,勤剪指甲,定期洗头、洗澡,勤换内衣、被褥。给予卫生指导,采取措施制止不卫生行为,如随地大小便、捡地上东西吃等。根据天气变化及时添减衣被,居室常开窗换气,被褥常晒太阳。长期卧床者要定期翻身、拍背,预防褥疮等护理。对病情较重的病人,要协助料理生活,照顾营养饮食、衣着冷暖和个人卫生。
白天尽量进行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活动,如养花、养鱼、画画、散步、太极拳、编织等,另外,也可读报、听广播、选择性看一些文娱性电视(忌看恐怖、惊险及伤感的节目),使病人充分感受生活的乐趣,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
病人往往有睡眠障碍,要为病人创造入睡条件,周围环境要安静,入睡前用温水洗脚,不要进行刺激性谈话或观看刺激性电视等。不要给老人饮酒、吸烟、喝浓茶、咖啡,以免影响睡眠质量。对严重失眠者可给予药物辅助入睡,夜间不要病人单独居住,以免发生意外。
(3)加强病人的功能训练。培养和训练痴呆老人的生活自理能力。
必须强调,帮助病人料理个人生活,并不是什么都去帮病人做,也不是看着病人自己去做就不管了,其含义是进行督促、检查和指导,其目的是为了保障病人生活上的需求,训练生活自理能力,延缓智能衰退。人的大脑、躯体、四肢的功能都是用则进、不用则退。对轻度痴呆的老人,要督促患者自己料理生活,如买菜做饭、收拾房间、清理个人卫生,鼓励患者参加社会活动,安排一定时间看报、看电视,使患者与周围环境有一定接触,以分散病态思维,培养对生活的兴趣,活跃情绪,减缓精神衰退。对中、重度痴呆老人,家属要花一定时间帮助和训练患者的自理生活能力,如梳洗、进食、叠衣被、人厕,并要求其按时起床;家人或照顾者陪伴患者外出,认路、认家门;带领患者干些家务活,如擦桌子、扫地;晚饭后可让患者看一会儿电视。坚持一段时间后,有些患者生活可以基本自理。注意,切不可图省事,一切包办,那样反而会加速痴呆的发展。
家属应多与病人交流,鼓励病人广交朋友和参加社会活动。加强思维、记忆、计算能力等训练。有言语障碍者进行口语锻练和训练。通过交谈,病人的言语、思维等能力得到训练。瘫痪的病人要加强肢体功能康复训练,防止关节挛缩、肌肉强直。
鼓励活动,保障睡眠。可根据病人平时爱好,鼓励其多活动,但活动量不宜过大,外出活动时要有人伴随,以防撞车、撞人、跌倒或与人争执。每天应保证有6至8小时的睡眠,夏天尽量午睡。 (4)饮食护理。
一日三餐应定量、定时,尽量保持病人平时的饮食习惯,老年痴呆患者多数因缺乏食欲而少食甚至拒食,直接影响营养的摄入,对这些病人,要选择营养丰富、清淡宜口的食品,荤素搭配,食物温度适中,无刺、无骨,易于消化。保证其吃饱吃好,对吞咽有困难者应给以缓慢进食,不可催促,以防噎食及呛咳。对少数食欲亢进、暴饮暴食者,要适当限制食量,以防止其因消化吸收不良而出现呕吐、腹泻。
(5)注意安全护理。
对中、重度痴呆患者要处处事事留意其安全。不要让患者单独外出,以免迷路、走失,衣袋中最好放一张写有病人姓名、地址、联系电话的卡片或布条,如万一走失,便于寻找。行走时应有人扶持或关照,以防跌倒摔伤、骨折,对居住在高层楼房的痴呆老人,更应防止其不慎坠楼。洗澡时注意不要烫伤。进食时必须有人照看,以免呛入气管而窒息死亡,吃鱼注意被鱼刺卡住。,病人所服药品要代为妥善保管,送服到口,看服下肚。睡床低,必要时可加栅。不要让患者单独承担家务,以免发生煤气中毒、火灾等意外。老人的日常生活用品,放在其看得见、找得到的地方。家里的药品、化学日用品、热水瓶、电源、刀剪等危险品应放在安全、不容易碰撞的地方,防止病人自杀或者意外事故发生。最好时时处处不离人,随时有人陪护。
(6)改善家庭环境。
家庭设施应便于病人生活、活动和富有生活情趣。家庭和睦温暖,使病人体会到家人对他的关心和支持,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避免一切不良刺激。
(7)注意预防和治疗躯体疾病。
痴呆老人反应迟钝,不知冷暖及危险,很容易发生躯体疾病,患病后又不能主诉身体不适。所以对老年痴呆患者要密切观察,注意其饮食、起居、二便变化,如发现有异常,应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如未及时发现而致病情加重,患者可能因合并躯体疾病而死亡。
㈥ 实习时照顾的病人 四年了还记得我 感动*100[偷笑]
实习时候照顾病人四年了,还记得我感动?这就说明医务人员的工作是多伟大,照顾病人四年了,还在记着你,这说明你服务态度和照顾病人都是非常好的,向你学习啊!这个阿姨很感激你的
㈦ 一张医护同患者看落日余晖的照片刷屏网络,这对你有什么触动
一张医护和患者共同看落日余晖的照片刷屏,回想这样的场景,真是深深的触动了我,让我感慨万千。
曾几何时,人们到医院去看病。医生在给病人瞧完病之后,工作的职责和义务到此结束,这难免让人感觉到一种冷冰冰的感觉。
但愿越来越多的医院和医生能够受到医患陪患者看落日余晖刷屏这件事情的启发,多在如何对患者和家属进行人性化关怀和呵护的方面做文章,为患者提供多元化的人性化服务,医患关系的和谐就指日可待。
希望越来越多的医院和医生放下身段,多多关心患者的各种诉求,多多推出关心和呵护患者的人性化服务,如此以来患者幸甚,医疗道德幸甚,医患关系幸甚。
㈧ 什么是陪床,陪病人吗
陪床指病人家属等留在病房照料住院的病人。
父母患病独生子女可“带薪陪床”:
建立这项制度的省份包括黑龙江、福建、河南、湖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其中,广西规定,独生子女父母年满60周岁的,患病住院期间,用人单位应当给予其子女每年累计不超过15日的护理假。
护理期间的工资、津贴、补贴和奖金,其用人单位不得扣减;黑龙江规定,老年人患病住院期间,子女所在单位应当给予其陪护假,独生子女的陪护假每年累计20日,非独生子女的陪护假每年累计10日,陪护期间工资福利待遇不变。
(8)照顾病人图片素材扩展阅读:
我国8省立法保障“带薪陪床”。
近年来,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尤其是独生子女的父母逐渐年老,如何照顾父母已经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
据统计,截至2016年年底,全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有2.3亿,占总人口的16.7%,其中空巢老人占老年人口的51.3%。
赡养扶助年老的父母,既是子女的法定义务,又是道德义务和传统美德。尤其在老年人感到心灵孤独、患病期间,得到子女关心、爱护、照顾的需求更为强烈。
实际上,我国在2012年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就加入了子女要“常回家看看”的规定,即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
但现实中,有老年人埋怨子女,要求其尽到赡养义务,这并非该子女真的未尽赡养义务。如今,很多中年人在面临抚养2个子女、赡养4位老人家庭压力的同时,还要面临职场压力。
而能够很好地承担家庭义务的一大前提是,在工作中能够获得认可、收获不菲的薪水。所以,当一些人在工作需要和家庭需要出现冲突时,迫于无奈极有可能舍弃后者,委屈老年人。
专家表示,解决以上问题的根本,在于要将以独生子女“护理假”为代表的养老普惠政策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权益保障法规,而不仅仅只是各个地方出台时间不一、力度大小不一的实践探索。
同时,要将此类普惠政策细化,针对非独家庭的空巢老人的护理,可以倡导其子女分享假期天数,让非独家庭的老人也能享受到子女温馨的陪伴。
㈨ 第一次知道照顾病人那么累,以前没接触过这些,还可以去改变吗
你是想离开这个岗位选择别的岗位吗?如果你当初选择这个专业的时候只是一个盲目的去服从并没有自己的兴趣,那么这个时候你还是可以去改变的,但是我觉得当一个人进入一个专业的时候,他最好的方法是继续去深造,这样才能学经学好学到知识的精髓。
㈩ 怎样描写细心的照顾病人
描述细心的照顾病人.参考一下这篇文章:当我生病的时候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每当听到这首歌,我就想起了妈妈对我 的爱。 妈妈工作很忙,但无论多忙,妈妈总是抽时间关心我,照顾我,接送我上学,帮我检查作业,晚上还常常起来看我被子盖好了没有,看到我被子被踢了就帮我盖好。让我最感动的 是我生病时妈妈对我无微不至的照顾的那件事。 记得那是我读二年级时候的一件事。那天晚上,我感觉全身不舒服,喉咙也痒痒的,不 停地咳嗽。妈妈听见了我咳嗽的声音,急忙跑到我的房间,摸了一下我的额头,发现我在发 烧。妈妈很着急,赶紧帮我穿好衣服,背我到医院去。那天晚上在下雪,路上结了厚厚的一 层冰,行人稀少。妈妈背着我,小心翼翼地在冰上行走。好不容易到了医院,妈妈来不及喘 一口气就去给我挂号、取药。打针的时候,妈妈怕我冷,还跟我灌了一个热水袋。打着打着, 我睡着了。当我醒来时,已经是第二天早上了,我睡在家里。我觉得很奇怪,我不是在医院 吗?原来昨晚我打完针后还没有醒,妈妈看我睡得香,没有叫醒我,又小心翼翼地把我背回 来了。看着妈妈苍白的脸,我心里一阵感动,多好的妈妈呀!在妈妈的精心照顾下,我的病 好了,妈妈才放心了一点。 妈妈爱我的事还有好多好多。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写满了妈妈对我的爱,我要好好学习,以后报答妈妈对我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