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V-22鱼鹰飞机的资料。
V-22“鱼鹰”是美国波音和贝尔两直升机公司联合研制的倾转旋翼垂直起降运输机。第一架原型机于1988年5月23日在贝尔公司的沃恩堡工厂出厂。1991年底开始装备美国海军陆战队和美国空军,主要用于运载士兵和特种作战。
V-22的实用升限约8000米,作战距离大于1850公里。机上设有空中受油装置,空中加油后可加大作战距离。如机舱内加装两个容量为 7200公斤的转场油箱,航程可达3900公里,不经空中加油,能从美国的西海岸飞抵夏威夷。
V-22通过转动的发动机短舱来倾转飞机的旋翼,当发动机短舱正向转动 20 度时,飞机能在较平的路面及跑道上短距起降。当处于垂直位置时,飞机能像一般直升机一样垂直起降。当处于水平位置时,飞机能像固定翼飞机一样,在襟副翼、升降舵和两个方向舵的操纵下飞行,巡航时速510公里,最大冲刺速度为556公里/小时。
当以直升机形式飞行时,最大前飞速度为185公里/小时,还能以55公里/小时的速度向侧方和后方飞行。
V-22舱内设备有能承载900公斤的货钩、绞车和载货滑轨。机内能载运4540公斤货物。在执行短途作战任务时,载重量能加倍,可载运 24 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或 12 副担架,一辆吉普车。舱外还有两个挂钩, 用两个能吊挂 6800 公斤的货物,用一个能挂4540公斤。
㈡ 鱼鹰运输机能装多少人
V22“鱼鹰”机身逞矩形,2名驾驶员操作,机舱设有24个座位,可运载24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或12副担架及医务人员,也可在机内装9072千克和外挂6 804千克货物。
㈢ 中国为什么不研制类似美国鱼鹰战机
对各国军事装备有一点了解的人都不会没听过鱼鹰的名号,这款运输机在各国可以说是名声大震,不仅造型独特,左右两个可以旋转的螺旋桨可以让鱼鹰进行垂直起降,另外它的运输能力在全世界也是相当出色的。
不过功能强大的同时,对研究人员的能力也提出了很高的考验,这正是能体现我国科研队伍实力的地方,只要是我们想做的,不管难度有多大,时间要多长,都可以完成,相信未来一定可以看到中国的倾转旋翼机。
其实对于MV-22“鱼鹰”这款机型,从设计上具备直升机的垂直起降能力和悬停性能,以及固定翼飞机的机动能力,由于变化多端,甚至被人誉为现实版的“变形金刚”。但是,为了确保这样的能力,MV-22“鱼鹰”旋翼直径高达11.56米,而且螺旋桨叶的倾斜角度达到了47度。这比一般直升机都要复杂不少,而且为了确保能够来回切换垂直起降模式和水平拉力模式,MV-22“鱼鹰”还有一套更复杂的内部传动转换系统。总而言之,复杂的系统必然会带来复杂的维护难题和使用障碍。
㈣ 鱼鹰运输机有什么优点
鱼鹰运输机有三大优点:1飞行速度快,其飞行速度是直升机的两倍半。2作战半径大,其飞行距离可达800公里,而直升机大多才600公里。3可以垂直起降。占用的起降场地很小。
很好打下。但是它是运输机,主要是在后方运输。
㈤ 鱼鹰运输机的飞机数据
根据相关资料,MV-22机身长约20米,翼展15米,旋翼直径11.6米,最大起飞重量27吨(短距起飞)、垂直起降为21吨。其机内最大有效载荷为10吨,最大平飞速为570公里/小时,带5吨载荷短距起飞时的航程为1800公里,垂直起飞也有700公里,最大转场航程为3800公里。
㈥ 什么事鱼鹰运输机
变形金刚3上,最后美军向城市突袭的那种运输机。
变形金刚3》从7月份开始在全球公映。
《变3》所要表现的重心已完全转移到美军特种作战装备上,尤其在机器人、情报侦察与指挥系统方面,凸显美国新军事革命浪潮所取得的成果。
MV-22“鱼鹰”旋翼机
㈦ “鱼鹰”运输机的详细资料!!!!
鱼鹰V-22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加拿大和欧洲一些公司竞相掀起了一股研制集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优点于一身的倾斜旋翼机的热潮。最初,许多航空专家对于研制这种飞机寄予厚望。但是,由于这种飞机的设计结构复杂,尤其是在对机翼旋转结构和旋转式短舱结构的研制方面长期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再加上试飞时机毁人亡的事故接连发生,因此,许多国家放弃了研制。也许,真是印证
cv-22型鱼鹰(osprey)
了中国的那句古语——有志者,事竟成。
1,规格
乘员:2人
载客量:24人(座位),32人(最大载员)或15,000磅物资
长度:57尺4寸(17.5米)
旋翼直径:38尺0寸(11.6米)
翼展:46尺(14米)不含旋翼;84尺7寸(28.2米)连旋转翼
高度:22尺1寸(7.4米)旋转翼垂直;17尺11寸(5.5米)旋翼水平
旋翼面积:2,268平方尺(212平方米)
翼面积:301.4平方尺(28平方米)
空重:33,140磅(15,032公斤)
载重:47,500磅(21,500公斤)
最大起飞重量:60,500磅(27,400公斤)
发动机:2×劳斯莱斯T406(AE1107C-Liberty)涡轮轴发动机,每个6,150匹(4,590千瓦)
2,性能
最高速度:275节(316英里/小时,509公里/小时)巡航速度:214节(246英里/小时,396公里/小时)(水面)战斗半径:370nmi(430mi,690公里)飞送距离:2,417nm(2,781mi,4,476公里)航程:879nmi(1,011mi,1,627公里)实用升限:26,000尺(7,925米)爬升率:2,320尺/分(11.8米/秒)旋翼负荷:20.9磅/平方尺@47,500磅GW(102.23公斤/平方米)推重比:0.259匹/磅(427W/公斤)
㈧ V22鱼鹰运输机
鱼鹰V-22
本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加拿大和欧洲一些公司竞相掀起了一股研制集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优点于一身的倾斜旋翼机的热潮。最初,许多航空专家对于研制这种飞机寄予厚望。但是,由于这种飞机的设计结构复杂,尤其是在对机翼旋转结构和旋转式短舱结构的研制方面长期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再加上试飞时机毁人亡的事故接连发生,因此,许多国家放弃了研制。也许,真是印证了中国的那句古语——有志者,事竟成。
美国贝尔直升机公司研制的X-22A、XC-124A、CL-84验证机尽管均遭不测,但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在1977年5月将XV-15验证机(下图)送上了蓝天,为V-22“鱼鹰”的研制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1982年,贝尔直升机公司和波音直升机公司根据美国国防部提出的JVX计划(多用途垂直起降飞机研制计划),开始在XV-15的基础上联合研制倾斜旋翼机,当时由美国陆军负责。但是,没过一年陆军便决定放弃研制计划,而与此同时,美国海军陆战队却对该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最终成为该机的主要客户。
根据任务分工,贝尔公司主要负责研制机翼、发动机短舱、螺桨-旋翼装置和传动系统及发动机一体化。波音公司负责机体、尾翼、起落架、综合电子设备。V-22“鱼鹰”于1989年完成首次试飞。90年12月4~7日,在美海军“大黄蜂”号航空母舰上进行了海上试飞,年底前完成了一系列试飞。尽管如此,但美国国会和国防部对这种独一无二的飞行器态度依然极为冷淡。1990财年和91财年,停止为该机研制计划拨款。一年后,虽然开始恢复拨款,但数额十分有限,仅局限于科研设计和试验。在以后的发展中,V-22更是历尽艰辛。按最初计划,美国防部应采购913架四种型号“鱼鹰”倾斜旋翼机,它们是海军陆战队使用的MV-22,海军使用的HV-22,空军的CV-22及SV-22A。但由于美国防部对研制计划消极抵触,结果研制SV-22A的计划全部被取消,整个的采购数量减少到657架。减少采购数量的原因一是研制经费过高,如果按照1997年的价格计算,每架的研制经费高达4200万美元。二是安全性差。1993年之前,5架验证机中就有2架在试飞时因机载电子设备故障和发动机故障坠地夭折。而即使到了2000年,V-22已经发展得相对成熟的时候,也连摔了两架MV-22型,这是后话了。
值得庆幸的是,V-22最终还是赢得了国防部的认同。根据计划,从1998年6月开始生产5架V-22“鱼鹰”,于1999年交付美海军陆战队使用。2000~2002年,分三批再向海军陆战队交付20架。预计,美国防部将共采购523架,其中海军陆战队采购425架MV-22,将作为运输和机降飞机,全部取代海军陆战队使用的CH-46和CH-53直升机。海军采购48架HV-22,作为航母和大型作战舰只使用的搜索救援机、电子干扰机。空军采购50架CV-22(下图),作为特种作战飞机,以取代AC-130H和MC-130E/H型特种飞机以及MH-53J直升机,于2003年和2005年分两批交付。
V-22的悬臂式上单翼飞机。在机翼两端翼尖各安装了一部旋转式短舱,两个短舱内各装有一台美国艾利逊公司研制的T406-AD-400涡轮轴发动机(6235轴马力)。两个短舱头部各装有一副由三片桨叶组成的逆时针旋转的旋翼,桨叶由石墨/玻璃纤维制成,平面形状为梯形,桨叶采用不同于一般直升机的设计,有利于提高前飞和悬停效率。当旋转短舱垂直向上时,便可像直升机一样垂直起飞。当达到一定飞行高度和飞行速度后,旋转式短舱向前转动90°到水平位置,该机便像普通固定翼螺旋桨飞机一样向前飞行。在以直升机方式飞行时,操纵系统可改变旋翼上升力的大小和旋翼拉力倾斜的方向,以便使飞机保持或改变飞行状态。在以巡航方式飞行时,上单翼后缘的两对副翼可保证飞机的横向操纵。铰接在端板式垂尾上的方向舵和平尾上的升降舵可以依靠舵机改变飞行方向和飞行高度。
V-22及其改进型均备有空中加油系统,其机组由三人组成。为提高飞行可靠性,该机采用了三余度电传操纵系统,机体结构59%为复合材料。根据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作战使用要求,V-22将主要以航母和其它大型舰只为基地。为减少飞机在甲板上的占地空间,采用了折叠式桨叶,其机翼也采用了旋转式,必要时可与机身平行。机上安装了塔康导航系统。塔康系统工作频段为962~1213兆赫,共有252个波道。利用该导航系统可以保障飞机沿预定航线飞行、机群的空中集合和会合以及在复杂气象条件下引导飞机归航和进场着陆。塔康导航系统由美国于本世纪50年代率先装备使用,后成为北约标准军用导航系统。另外还安装了AN/APQ-174地形跟踪多功能雷达,还安装有五台多功能显示器,其中第五台显示器专门用于显示地形图。机载设备可以确保V-22之间及飞机与基地和E-3A空中预警指挥机之间的联络。为提高夜战能力,在海军陆战队使用的V-22上将安装飞行员夜视镜,在空军和海军使用的V-22改进型上将安装AN/AAQ-16前视红外搜索雷达。此外,还安装了甚高频和特高频话音保密通信装置、敌我识别器、AN/AAR-47导弹告警系统。下图为V-22座舱图。
V-22的机载武器可根据执行任务的性质进行选择。通常在货舱内安装了若干挺7.62毫米或12.7毫米机枪,在机身的头部下方安装了旋转式炮架,机身两侧安装了鱼雷和导弹挂架。贝尔·波音公司选择通用公司全资子公司—通用动力武器系统公司为V-22“鱼鹰”飞机开发炮架系统。合同有效期2001~2005年,波音公司将为3套V-22炮塔系统的工程设计、开发、制造和测试支付4500万美元。而整个项目的潜在价值达2亿5000万美元。通用动力武器系统公司总裁哈德森表示:“很荣幸有这个机会与贝尔·波音公司合作,向美国海军陆战队的通用型飞机提供武器系统一体化专业知识。”通用动力武器系统公司提供的V-22炮塔火炮系统将包括1门GAU-19 12.7毫米加特林机枪、1个轻型炮塔与1个线形复合弹舱和供弹系统。该炮塔能左右各旋转75度、上仰20度、下俯70度,位于机头正下方,供弹系统则位于驾驶舱下方。该系统将为V-22“鱼鹰”飞机提供压制火力,提供战机生存能力。但在2001年初,V-22计划办公室重新考虑了V-22是否需要装备枪塔。由于研制中发现该系统的费用比预期要高,促使海军陆战队领导和计划管理部门重新作考虑。到2002年12月,美国海军航空系统司令部招标征求一种新型12.7mm机枪,用于V-22和其他海军飞机。对该武器的要求包括:安装有12.7mm机枪的枢轴,机枪采用开闩待击以防止枪弹自燃;射速超过1000发/分钟;枪管寿命为10000发;40000发子弹之内无须送往武器维修基地进行保养;配有容量分别为100、300和600发子弹的弹箱;可以发射北约所有的制式12.7mm枪弹,包括脱壳弹药。
该机旋翼直径11.58米,翼展15.52米,机长19.09米,机高6.90米,海平面巡航速度185千米/小时(采用直升机方式飞行)和509千米/小时(采用固定翼方式飞行),实用升限7925米,起飞滑跑距离152米,航程2225千米(满载,垂直起降)和3336千米(满载,短距起降),空重14463千克,正常起飞重量达到21545千克(垂直起降)和24947千克(短距起降),最大起飞重量为27442千克(短距起降)。
V-22的机身呈矩形,从而加大了机舱内的容积,可运载24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或12副担架及医务人员,也可在机内装9072千克和外挂6 804千克货物。就其飞行速度和航程来说,远远超过了CH-46直升机。与某些军用运输机相比,V-22也占有优势。就拿意大利研制的载重量为9000千克的G222军用运输机来说,其最大飞行速度为633千米/小时,最大航程仅为1400千米。
参考资料:http://armaments.blog.sohu.com/74330253.html
回答者: CHUJIAO6 - 参将 九级 10-8 00:30
2005年10月,MV-22“鱼鹰”项目被批准进入全速生产阶段,从而结束了该机为期18年的试验。之前,美国国防部正式宣布,首批5架V-22“鱼鹰”OSPREY倾斜旋翼机于年前正式服役美国海军陆战队。随后其改进型将陆续装备美军。倾斜旋翼机是一种介于直升机和普通飞机之间的新颖机型。
本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加拿大和欧洲一些公司竞相掀起了一股研制集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优点于一身的倾斜旋翼机的热潮。最初,许多航空专家对于研制这种飞机寄予厚望。但是,由于这种飞机的设计结构复杂,尤其是在对机翼旋转结构和旋转式短舱结构的研制方面长期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再加上试飞时机毁人亡的事故接连发生,因此,许多国家放弃了研制。也许,真是印证了中国的那句古语——有志者,事竟成。
美国贝尔直升机公司研制的X-22A、XC-124A、CL-84验证机尽管均遭不测,但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在1977年5月将XV-15验证机下图送上了蓝天,为V-22“鱼鹰”的研制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1982年,贝尔直升机公司和波音直升机公司根据美国国防部提出的JVX计划多用途垂直起降飞机研制计划,开始在XV-15的基础上联合研制倾斜旋翼机,当时由美国陆军负责。但是,没过一年陆军便决定放弃研制计划,而与此同时,美国海军陆战队却对该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最终成为该机的主要客户。
根据任务分工,贝尔公司主要负责研制机翼、发动机短舱、螺桨-旋翼装置和传动系统及发动机一体化。波音公司负责机体、尾翼、起落架、综合电子设备。V-22“鱼鹰”于1989年完成首次试飞。90年12月4~7日,在美海军“大黄蜂”号航空母舰上进行了海上试飞,年底前完成了一系列试飞。尽管如此,但美国国会和国防部对这种独一无二的飞行器态度依然极为冷淡。1990财年和91财年,停止为该机研制计划拨款。一年后,虽然开始恢复拨款,但数额十分有限,仅局限于科研设计和试验。在以后的发展中,V-22更是历尽艰辛。按最初计划,美国防部应采购913架四种型号“鱼鹰”倾斜旋翼机,它们是海军陆战队使用的MV-22,海军使用的HV-22,空军的CV-22及SV-22A。但由于美国防部对研制计划消极抵触,结果研制SV-22A的计划全部被取消,整个的采购数量减少到657架。减少采购数量的原因一是研制经费过高,如果按照1997年的价格计算,每架的研制经费高达4200万美元。二是安全性差。1993年之前,5架验证机中就有2架在试飞时因机载电子设备故障和发动机故障坠地夭折。而即使到了2000年,V-22已经发展得相对成熟的时候,也连摔了两架MV-22型,这是后话了。
值得庆幸的是,V-22最终还是赢得了国防部的认同。根据计划,从1998年6月开始生产5架V-22“鱼鹰”,于1999年交付美海军陆战队使用。2000~2002年,分三批再向海军陆战队交付20架。预计,美国防部将共采购523架,其中海军陆战队采购425架MV-22,将作为运输和机降飞机,全部取代海军陆战队使用的CH-46和CH-53直升机。海军采购48架HV-22,作为航母和大型作战舰只使用的搜索救援机、电子干扰机。空军采购50架CV-22下图,作为特种作战飞机,以取代AC-130H和MC-130E/H型特种飞机以及MH-53J直升机,于2003年和2005年分两批交付。
V-22的悬臂式上单翼飞机。在机翼两端翼尖各安装了一部旋转式短舱,两个短舱内各装有一台美国艾利逊公司研制的T406-AD-400涡轮轴发动机6235轴马力。两个短舱头部各装有一副由三片桨叶组成的逆时针旋转的旋翼,桨叶由石墨/玻璃纤维制成,平面形状为梯形,桨叶采用不同于一般直升机的设计,有利于提高前飞和悬停效率。当旋转短舱垂直向上时,便可像直升机一样垂直起飞。当达到一定飞行高度和飞行速度后,旋转式短舱向前转动90°到水平位置,该机便像普通固定翼螺旋桨飞机一样向前飞行。在以直升机方式飞行时,操纵系统可改变旋翼上升力的大小和旋翼拉力倾斜的方向,以便使飞机保持或改变飞行状态。在以巡航方式飞行时,上单翼后缘的两对副翼可保证飞机的横向操纵。铰接在端板式垂尾上的方向舵和平尾上的升降舵可以依靠舵机改变飞行方向和飞行高度。
V-22及其改进型均备有空中加油系统,其机组由三人组成。为提高飞行可靠性,该机采用了三余度电传操纵系统,机体结构59%为复合材料。根据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作战使用要求,V-22将主要以航母和其它大型舰只为基地。为减少飞机在甲板上的占地空间,采用了折叠式桨叶,其机翼也采用了旋转式,必要时可与机身平行。机上安装了塔康导航系统。塔康系统工作频段为962~1213兆赫,共有252个波道。利用该导航系统可以保障飞机沿预定航线飞行、机群的空中集合和会合以及在复杂气象条件下引导飞机归航和进场着陆。塔康导航系统由美国于本世纪50年代率先装备使用,后成为北约标准军用导航系统。另外还安装了AN/APQ-174地形跟踪多功能雷达,还安装有五台多功能显示器,其中第五台显示器专门用于显示地形图。机载设备可以确保V-22之间及飞机与基地和E-3A空中预警指挥机之间的联络。为提高夜战能力,在海军陆战队使用的V-22上将安装飞行员夜视镜,在空军和海军使用的V-22改进型上将安装AN/AAQ-16前视红外搜索雷达。此外,还安装了甚高频和特高频话音保密通信装置、敌我识别器、AN/AAR-47导弹告警系统。
V-22的机载武器可根据执行任务的性质进行选择。通常在货舱内安装了若干挺7.62毫米或12.7毫米机枪,在机身的头部下方安装了旋转式炮架,机身两侧安装了鱼雷和导弹挂架。贝尔•波音公司选择通用公司全资子公司—通用动力武器系统公司为V-22“鱼鹰”飞机开发炮架系统。合同有效期2001~2005年,波音公司将为3套V-22炮塔系统的工程设计、开发、制造和测试支付4500万美元。而整个项目的潜在价值达2亿5000万美元。通用动力武器系统公司总裁哈德森表示:“很荣幸有这个机会与贝尔•波音公司合作,向美国海军陆战队的通用型飞机提供武器系统一体化专业知识。”通用动力武器系统公司提供的V-22炮塔火炮系统将包括1门GAU-1912.7毫米加特林机枪、1个轻型炮塔与1个线形复合弹舱和供弹系统。该炮塔能左右各旋转75度、上仰20度、下俯70度,位于机头正下方,供弹系统则位于驾驶舱下方。该系统将为V-22“鱼鹰”飞机提供压制火力,提供战机生存能力。但在2001年初,V-22计划办公室重新考虑了V-22是否需要装备枪塔。由于研制中发现该系统的费用比预期要高,促使海军陆战队领导和计划管理部门重新作考虑。到2002年12月,美国海军航空系统司令部招标征求一种新型12.7mm机枪,用于V-22和其他海军飞机。对该武器的要求包括:安装有12.7mm机枪的枢轴,机枪采用开闩待击以防止枪弹自燃;射速超过1000发/分钟;枪管寿命为10000发;40000发子弹之内无须送往武器维修基地进行保养;配有容量分别为100、300和600发子弹的弹箱;可以发射北约所有的制式12.7mm枪弹,包括脱壳弹药。
该机旋翼直径11.58米,翼展15.52米,机长19.09米,机高6.90米,海平面巡航速度185千米/小时采用直升机方式飞行和509千米/小时采用固定翼方式飞行,实用升限7925米,起飞滑跑距离152米,航程2225千米满载,垂直起降和3336千米满载,短距起降,空重14463千克,正常起飞重量达到21545千克垂直起降和24947千克短距起降,最大起飞重量为27442千克短距起降。
V-22的机身呈矩形,从而加大了机舱内的容积,可运载24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或12副担架及医务人员,也可在机内装9072千克和外挂6804千克货物。就其飞行速度和航程来说,远远超过了CH-46直升机。与某些军用运输机相比,V-22也占有优势。就拿意大利研制的载重量为9000千克的G222军用运输机来说,其最大飞行速度为633千米/小时,最大航程仅为1400千米。
无疑,V-22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结构设计复杂,二是易受地面防空武器的攻击,三是生产和使用费用昂贵。因此,贝尔和波音公司曾试图研制一种对地面防空武器实施攻击的V-22飞机,以取代AH-1“超眼睛蛇”武装直升机,但遭到了美国会和国防部的拒绝。当然,我们应该看到的是,随着V-22及其改进型装备部队,美国军队的两栖作战能力以及全球范围内的作战保障能力都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由于V-22本身性能的优越性,美三军和英国军方已着手研制多种改型,简单介绍如下:
MV-22
MV-22是V-22系列第一种变型,为海军陆战队使用,部署在海军两栖攻击舰上。计划取代CH-46和CH-53A/D直升机,计划产量425架。MV-22的主翼可以以主翼轴心为圆心做大范围的折叠。该型载3名机组人员和24名全副武装的海军陆战队员或者等量的货物。MV-22有一种小改型:陆军救护型,未获得正式定单。
CV-22
美空军计划采用50架CV-22取代自身装备的所有MH-53J、MH-60G直升机和MC-130E“攻击爪”运输机。性能先进的CV-22比上述飞机飞得更快、更远,将使美空军和陆军的战术突击空运能力大大增强。而在以往,上述的多种直升机因为航程有限,必须由运输机先行运送到目标区域附近,然后再自行出动,CV-22就省却了这些麻烦,突然性和可靠性大大增强。举一个典型例子,CV-22能在接受任务后的一天时间内抵达亚非大陆的任何地点执行任务,而且不需要其他机种辅助。
为了更好的完成上述任务,CV-22特别装备了大型的副油箱,容量达7950升。电子设备方面将加装雷声公司的AN/APQ-174D地形回避/跟踪雷达、两台能实时接受卫星通信的RockwellCollins公司的AN/ARC-210电台、改进的电子战系统、一个GPS定位装置、数字化地图和Motorola公司的单兵通信装置。另外还加装了三个铰绳速降装置、三个快速收绳装置和一个救生吊篮。
EV-22
美陆军计划用V-22的电子战改型EV-22取代EH-1、EH-60、RV-1、RC-12和OV-10等几种机型。
HV-22
HV-22是计划中的美海军特种部队突击空运机型。用于海军战斗搜索与救援,可执行特种作战任务和后勤支援任务。
SV-22
SV-22是美海军计划取代S-3“海盗”Viking反潜机的舰载通用机型。其最大作战半径达1205千米。SV-22将装备悬挂声纳、磁异常探测器、声纳浮标和Mk-50反潜鱼雷。
WV-22
WV-22是美海军和英国皇家海军计划中的预警型。将用于取代E-2“鹰眼”Hawkeye预警机。它将采用先进的嵌入机身和机翼的相控阵雷达,即所谓的“智能蒙皮”。
尽管V-22本身前景尚不明朗,但其划时代的设计、先进的性能使其在航空史上必占有重要一席。目前其民用型正由贝尔公司紧张开发中。而英国海军则计划将V-22作为“海王”预警直升机的取代品。2000年CV-22的试飞出现两次机毁人亡的事故,使得停止V-22计划的呼声高涨,前景变得非常暗淡。实际上两次事故并不是因为倾斜转翼造成的,而是电缆故障等原因造成的。但911恐怖袭击之后,美军认识到非常急需特种作战飞机,V-22项目又有了起色。目前的计划是首架CV-22飞机要到2006财年才交付使用,初始作战能力也就相应到2008财年才能实现。飞行试验将在2002年恢复进行,然后低速生产8架用于进一步的试验。
2002年4月,因MV-22坠毁而丧生的海军陆战队员的妻子KarenRunnels正式提起法律诉讼,要求飞机制造商承担因“产品质量不合格并造成不合理危险”而造成的损害赔偿责任。被起诉的被告包括波音公司、贝尔直升机公司、达信公司、BAE公司以及其他几个参与飞机生产的公司。原告要求这些公司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赔偿死亡赔偿金和丧葬费。KarenRunnels25岁的丈夫于2000年12月11日晚,在卡罗来纳州北部训练时与另外三名队员一起因MV-22坠毁而丧生。预计此诉讼对V-22并无明显影响,可能以庭外和解而结束。
5月29日,V-22成功的进行了首次恢复试飞任务。当天V-22完成了20次起降,并且在空中连续多次进行了从直升机模式到倾转旋翼模式的转变。在整个测试过程中一切顺利。更多的试验将根据此次试验的情况进行编排。7月,据未公开的美国会消息,国会在连串预算中,批准了增加2.78亿美元拨款,用于采购11架V-22倾转旋翼机。也许现在是V-22苦尽甘来的时候了。
2002年8月美国国防部负责采办、技术和后勤的副部长奥尔德里称,陆战队的V-22将再获得一年的时间进行测试,然后五角大楼再根据测试情况作出裁决。之前V-22项目办公室出台了一个为期两年的飞行测试计划,但奥尔德里奇说一年时间至少足以作出一项初步的决定。V-22项目办公室以及承包商贝尔公司则称,“鱼鹰”并不比任何其他直升机更易受到涡环状态的影响。目前争论双方焦点在于涡环状态是否会导致V-22实际性能大大下降。美国防部计划如果V-22项目失败,将采用改进CH-53、引进外国直升机的替代方案。9月初美国防部副部长奥尔德里奇亲临V-22试飞现场,充分标明了国防部对这一重大项目的重视。同时,美国海军陆战队和空军的V-22倾转旋翼机项目官员都表示,希望继续推进的飞行试验能够成功,加上降低生产费用的努力,争取吸引国际合作伙伴的加入以减低风险。
2002年12月罗尔斯•罗伊斯公司已为V-22提供了第100台AE1107C涡轴发动机。AE1107C是罗尔斯•罗伊斯公司“共同核心机”发动机系列中的一个成员,该发动机系列还包括AE2100涡桨发动机和AE3007涡扇发动机。罗尔斯•罗伊斯公司是世界首家在一个相同的发动机核心机上发展三种截然不同的发动机的涡轮发动机制造商。AE1107C发动机是根据一项“按小时提供动力(TM)”的民用协议提供后勤保障的。2003年,罗尔斯•罗伊斯公司计划交付22台AE1107C发动机,用于V-22飞机的低速初始生产。
2003年1月,贝尔直升机公司透露,为进一步满足陆军的需求,该公司与波音公司合作研究V-22的“停止-折叠桨叶stop-fold”武装攻击改型,以及宽体倾转翼改型。所谓停止-折叠桨叶技术,主要是指倾转旋翼机在飞行中,将倾转旋翼桨叶折叠起来,停止使用旋翼而采用其他推进动力,这样速度可以提高到更快的水平。对此贝尔已做了一些验证试验。宽体倾转翼改型主要用于运送陆军高机动性多用途轮式战车等大型装甲车辆,这种改型的螺旋桨桨盘尺寸更大,效率更高。同时,V-22开始在美海军两栖攻击舰上进行舰载飞行试验。在过去的试验中,发现当飞机在旋翼旋转进行甲板上着陆时有翻转的危险。海军希望飞行控制系统的修改能解决这一问题。试验还将验证V-22一个机翼在甲板上,而另一个机翼在水面上时的起飞着陆的能力。计划晚些时候测试V-22对涡环状态的敏感性。
2月26日V-22成功完成伞投试验。试验共进行了三周,飞行时间超过30小时,此次试验内容包括开伞袋轨迹试验,以验证开伞袋在飞机尾流影响下的运动状态;跳伞员悬挂试验,这项试验分别是在V-22按固定翼飞行模式下,和由直升机模式转到固定翼飞行模式的转换过程中完成的,跳伞员是用重68~163千克的仿真模型替代;集装空投试验,集装箱重227到454千克,进行了一次空投四捆集装箱的试验。另外,还测试了气流对仿真跳伞者或投放物的影响。
2003年4月,V-22的多任务雷达低高度地形跟踪(TF)目标试验取得成功。参与试验的CV-22上的多任务雷达所产生信号经过任务计算机处理后,向驾驶员作出地形规避提示信息,这样飞行员可驾驶飞机在非常靠近地面的情况下安全飞行,包括在夜间和恶劣天气条件下。试验中CV-22下降到200英尺(61米)的离地高度,并克服了大风和紊流的影响。
2003年5月,美海军的V-22项目办公室宣称,他们已对V-22油箱进行了重新配置,并采取措施提高了飞机性能。具体是去除后部突出油箱,代之在机翼上增加油箱,从而克服了重心偏移问题。由于这种变化,MV-22飞机的航程将增加,超过4260千米。该项目开发了一种430加仑的辅助油箱,在2004年的作战评估期间将获得验证和使用。
2003年7月14日,CV-22第9号机经过改装和天线的重新布置,于当天进行了两年多以来的首次试飞。9号机飞行了一个多小时,完成了重返飞行的检查,包括基本飞行性能、空速校准、操纵品质等内容的评估。飞机是在转换状态即直升机和飞机间的状态完成了试验测试。此前,因为美国空军试飞中心Benefield吸波室对该机电子战设备的测试显示,其天线安装存在缺陷,因此9号机花了两年时间进行了多处改装,包括升级电子和液压线路,安装电子战和抗热寻的导弹装置。从10月开始到2004年3月,项目进入下一阶段,将测试航电系统、电子战和多模式雷达。在2004年夏季,该机将改装成最终生产型典型布局。
㈨ 介绍下美国的鱼鹰飞机
1986年由美国海军首先开始研制的V-22“鱼鹰”是世界上第一种实用偏转翼飞机,主要用于空运、搜索、救援和预警任务。其后,美陆、空军和海军陆战队也参加进来,因此V-22被称为“三军联合先进垂直升力飞机”。在海军计划中,它被定名为HV-22;在陆军中为CV-22而海军陆战队则称它MV-22。 1989年5月,V-22的样机首次亮相;1990年完成了初期舰上飞行试验;到1991年,美国已生产出5架样机。目前正在缓慢的装备部队V-22采用两台最新型的T406-AD-4O0涡轮风扇发动机,最大起飞重量为19800千克,最大内载为4536千克,可运载24名战斗员(不包括3名机组成员),空重为14433千克。最大速度可达556千米/时,巡航速度为510千米/时,是直升机的两倍。 V-22的最大特点是航程远,无空中加油航程3000公里左右,即具有“全球自部署能力”。比如:V-22从美国西海岸飞往夏威夷仅需8小时,飞往太平洋中部岛屿也仅需一天多,而采用普通直升机则至少需要一周时间;又比如:V-22可在3天内从美国本土抵达中东地区。因此,有人假设,1991年海.湾战争时,如果美国采用V-22飞机,并令其在24小时之内将海军陆战队部分部队从北印度洋美军基地运低伊科边界,就可能阻止萨达姆的入侵,从而挽救几千人的生命,避免多国部队几百亿美元的耗费。 所谓偏转翼飞机,就是集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的特点为一体的一种飞行器。它既具有固定翼飞机速度快和航程远的特点,又能象直升机一样垂直起降和悬停。它的原理是通过机翼偏转来调节飞机飞行状态:当螺旋桨轴水平时,就给飞机一个向前的推力;当桨轴竖直时,则给飞机一个向上的升力。 V一22“鱼鹰”飞机是由美国贝尔直升机公司和波音直升机公司共同研制的,其是按照美国空、海、陆军及海军陆战队4个军种的作战使用要求而设计的。1973年,贝尔直升机公司就开始了这种倾转旋翼飞机的研究,XV-15倾转旋翼研究机便是V一22“鱼鹰”飞机的雏形。1983年美国国防部批准了贝尔直升机公司和波音直升机公司的设计方案。 1986年5月与两公司签订了耗资37.14亿美元的研制合同。V一22飞机将制造10架原型机:6架用于飞行试验:4架用于地面试验。用于飞行试验的6架原型机,除l架已V一22飞机的基本设计布局与贝尔直升机公司1973年开始研制的XV-15(贝尔301)倾转旋翼研究机一样,发动机和旋翼/螺旋桨安装在翼尖处,方向可调,飞机垂直起飞到高速巡航时,可倾转90度。V一22飞机由于在机翼翼尖处安装可倾转的发动机和直径达11.57米的旋翼,可像直升机那样垂直起飞着陆并悬停。发动机直立时,飞机垂直起飞着陆;发动机转到水平方向时,飞机则如同固定翼的涡轮螺旋桨飞机那样,可高速巡航飞行。 V一22飞机是第一架机体结构几乎全部采用复合材料件的飞机。它主要采用碳纤维环氧树脂固体铺层结构。机翼除铝制前缘外,均采用复合材料。全机结构中仅用454公斤的金属件,而且大多数金属紧固件,装配于飞机外部表面,颇易于检修。波音直升机公司负责研制、制造机身部分和操纵系统及电子设备。机翼、旋翼、传动系统则由贝尔直升机公司负责研制、制造。左、右两部传动装置,通过机翼中的协调轴交联。它能在飞机单台发动机发生故障时,保持全机的拉力平衡,并能使两副旋翼继续倾转。传动装置的功率吸收能力为9540轴马力。 V一22飞机装备2台艾利逊公司的T一406一AD一400发动机(2×6150轴马力)。其主要性能数据是:机身长10.36米;机翼翼展12.71米;空重12500公斤。最大起飞重量(垂直起降时)18000公斤;(滑跑起飞时)24500公斤。最大速度500-550公里/小时;巡航速度(9000米高度)460公里/小时;航程2590公里。冲刺速度(150米高度)510-556公里/小时。有效载荷为4500公斤。在气温30度、机外悬挂重量为3760公斤时,无地效悬停高度为900米。即使V一22飞机单台发动机停车时,亦能保持4500米以上高度。V一22飞机的具体使用要求是空运24名海军陆战队员,飞行距离为200海里(370公里)时,其速度比直升机大两倍。空运12名士兵,滑跑起飞后,其活动半径达550海里(1019公里)。能满足海军提出的在460海里(852公里)范围内,搜索救生的要求。V一22飞机亦能挂载导弹和航炮具有空战和对地攻击能力。 V-22的用途广泛,据称可满足32种任务的需求,并能赋予战场指挥官更多的选择和更大的灵活性。v-22出动时所闻的支援较少,且不需要机场和跑道,加之维修简单,生存力强,因而特别适于进行特种作战和反毒行动。 V-22在商业上也具有极高的潜在价值。它能解决相当一部分空港和跑道拥挤问题。精明的日本人早就提出了这一点。据该计划的承包商--波音公司和贝尔公司联合研制小组负责人透露,日本正着手准备从美国购买该项技术,研制成功后再向英国和其它国家出口。 出于这一居心,美国工业界才与军方结成了牢固的同盟,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坚持V-22的研制计划。美国国会也一直是该计划强有力的支持者。 1989年以来,由于军费裁减的压力越来越大,美国原国防部长切尼曾数度欲取消这一耗费颇高的项目,但国会一直不予批准。1991年,由于第5架样机在试验时坠毁,使该计划招来了一片反对之声。然而两名机组成员安然无恙地脱险,使飞机的生存性得到了极好的验证。 实际上,V-22不仅能抗坠毁,还能抗击轻武器的射击和规避导弹袭击。它还是唯一能在核、生、化环境中活动的战术运输机,且特别适合在恶劣条件下作战,尤其能够满足美国在未来复杂而又危险的地区冲突中快速反应的需求。因此,美国会拨款委员会在1992财年的预算中仍拨出7.9亿美元,以实施该计划。军方已签订了第一批500架的采购合同,装陆续装备海军陆战队,以取代CH-46、CH-53等型号的直升机。
㈩ 美国的V--22“鱼鹰”直升机与二战纳粹德国的Weserflug P.1003/1倾转旋翼机
V-22鱼鹰式倾转旋翼机是由美国贝尔公司和波音公司联合设计制造的一款倾转旋翼机,也是一款中型运输机。倾转旋翼机具备直升机的能垂直升降能力及固定翼螺旋桨飞机具有高速、航程较远及耗油量较低的优点。V-22设计基于贝尔负责的实验机XV-15,早于80年代开始研发,于2007年开始在美国海军陆战队服役,取代CH-46 Sea Knight作拯救及作战任务,2009年,美国空军也开始配备。XV-15原型机在短距起落时的最大起飞重量为6804千克,以飞机模式飞行时的水平飞行速度达到555千米/小时。
美国的确是应用了二战纳粹德国的Weserflug P.1003/1倾转旋翼机的设计理念,所以在20世纪40年代末期,美国贝尔直升机公司就开始了对倾转旋翼机技术进行研究。有美国贝尔直升机公司成功地研制出了XV-3,XV-15,并在XV-15的基础上成功地研制出军用型“鱼鹰”及民用型BA609倾转旋翼机。经过漫长的探索研究之后,倾转旋翼机终于真正地投入了实际应用。
倾转旋翼机的发展经历了漫长曲折的发展过程,在过去航母上的V-22半个多世
纪中,共开发研究过XV-3、X-22A、XC-124A、CL-84、"伏托尔"76等43 种不同的型号,但多数以失败而告终。只有美国贝尔直升机公司成功地研制出了XV-3,XV-15,并在XV-15的基础上成功地研制出军用型"鱼鹰"及民用型BA609倾转旋翼机。经过漫长的探索研究之后,倾转旋翼机终于真正地投入了实际应用。
早在20世纪40年代末期,美国贝尔直升机公司就开始了对倾转旋翼机技术进行研究。1951年,贝尔直升机公司在军方的支持下开始研制 XV-3倾转旋翼机。1955年8月第一架XV-3倾转旋翼试验机以直升机模式进行了首次垂直起降飞行试验。通过风洞试验发现,XV-3旋翼系统存在气动弹性不稳定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技术人员将XV-3的3片桨叶铰接式旋翼系统改为2片桨叶半刚性旋翼系统。1958年12月12日,XV-3第二架原型机在美国爱得华空军基地试飞。同月18日,该机成功地完成了两副旋翼倾转90°的飞行试验,整个倾转过程只需10秒钟。这标志着倾转旋翼机技术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在飞行试验中,该机以固定翼飞机的模式飞行的最大速度为213千米/小时。小角度俯冲速度为287千米/小时。由于XV-3没有完全解决好气动弹性不稳定性的技术问题,该机的性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1965年第二架原型机在风洞实试中,旋翼与机身脱离,从而结束了XV-3的历史使命。
XV-3倾转旋翼机的飞行试验成功,证明了倾转旋翼机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同时也引起了美国航空航天局和军方的高度关注,为倾转旋翼机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开创了倾转旋翼机这一新型飞行器发展的新局面。
1972年,美国航空航天局和陆军开展了一项全新的、以涡轮轴发动机驱动的倾转旋翼机计划。贝尔直升机公司于1973年获得研制合同,并将原型机取名为XV-15。1977年5月,贝尔直升机公司生产的第一架原型机完成首次悬停试验。该原型机经过3小时的飞行后,转入风洞试验,以遥控的方式试验原型机不同飞行模式的情况和寻找动力不平衡的原因。第二架原型机于1979年4月23日进行首次悬停试验,同年7月24日完成了旋翼的倾转试验。试验中,XV-15原型机在短距起落时的最大起飞重量为6804千克,以飞机模式飞行时的水平飞行速度达到555千米/小时,最大俯冲速度达到639千米/小时。XV-15原型机还能以74千米/小时的速度后退飞行。
折叠研发
基于XV-15的出色表现,美国政府于1981年年底提出了"多军种先进垂直起落飞机"(JVX)计划,要求在XV-15的基础上研制三军共用的倾转旋翼机。1982年这项计划由美国陆军负责,1983年1月后该计划转交给了美国海军。
1981年,第一架XV-15原型机代表贝尔直升机公司和美国陆军在巴黎航展上展出,它在连续11天的飞行表演中,给参观者尤其是直升机同行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XV-l5倾转旋翼机在此次航展上卓越的、具有创造性的表演,促使后来的V-22"鱼鹰"倾转旋翼机计划的诞生。XV-15的 2架原型机一直进行着飞行试验,直至1992年第一架原型机失事。第二架原型机于1994年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返还给贝尔直升机公司,用作民用倾转旋翼机的试验机,并进行有关声学的试验。
V-22"鱼鹰"飞机是由美国贝尔直升机公司和波音直升机公司共同研制的,其是按照美国空、海、陆军及海军陆战队4个军种的作战使用要求而设计的。1973年,贝尔直升机公司就开始了这种倾转旋翼飞机的研究,XV-15倾转旋翼研究机便是V一22"鱼鹰"飞机的雏形。1983年美国国防部批准了贝尔直升机公司和波音直升机公司的设计方案。
1986年5月与两公司签订了耗资37.14亿美元的研制合同。V一22飞机将制造10架原型机:6架用于飞行试验:4架用于地面试验。用于飞行试验的6架原型机,除l架已V一22飞机的基本设计布局与贝尔直升机公司1973年开始研制的XV-15(贝尔301)倾转旋翼研究机一样,发动机和旋翼/螺旋桨安装在翼尖处,方向可调,飞机垂直起飞到高速巡航时,可倾转90度。V一22飞机由于在机翼翼尖处安装可倾转的发动机和直径达11.57米的旋翼,可像直升机那样垂直起飞着陆并悬停。发动机直立时,飞机垂直起飞着陆;发动机转到水平方向时,飞机则如同固定翼的涡轮螺旋桨飞机那样,可高速巡航飞行。
1983年4月26日,贝尔/波音直升机公司与美国海军航空系统司令部签订了一项为期24个月的合同,对V-22进行初步设计。 1985年1月正式将这种旋翼机命名为V-22"鱼鹰"。1986年5月2日,美国海军航空系统司令部又与贝尔和波音直升机公司签订了合同。这个合同是 V-22旋翼机为期7年的全尺寸研制(FSD)总合同的第一期合同。合同要求制造6架试飞原型机,以及用于静力试验、地面试验和疲劳试验的机体。1989 年3月19日完成首次试飞,同年9月14日完成首次由直升机状态向定翼机状态过渡的飞行转换。1990年4月美国政府开始对"鱼鹰"进行试验,其中包括三军试飞员15个小时的飞行试验。1990年12月4~7日,在美海军"大黄蜂"号航空母舰上进行了海上试飞,其中包括3号机的起飞和着舰试飞,以及4号机的设备和功能试飞。到1990年底已完成起飞着陆转换试飞、机翼失速试飞、单发试飞以及飞行速度高达647千米/小时的试飞。同年获得美国国家航空协会颁发的"航空重大进步奖"。1992年7月在V-22总计飞行643个起落763小时后,由于4号机在试飞中发动机舱起火后坠毁而造成临时停飞。1993 年,2号和3号机又重新试飞,并且改进了防火墙、发动机舱、放泄口及驱动轴的防热层。
折叠测试
1997年5月7日,首架MV-22B开始生产,1999年5月开始交付14架给海军陆战V-22夜间飞行队试用。
2000年美国海军陆战队对MV-22"鱼鹰"倾转旋翼机进行了一系列的测试。美国海军陆战队自从1999年11月开始对海军型MV- 22进行使用鉴定计划以来,独立测试小组对MV-22进行了广泛的测试,测试地点包括舰船、机场、野外地点、受限区域以及测试站。对MV-22进行了包括部署、着陆和舰上作业、两栖攻击、掠海飞行、夜间飞行、低空飞行、吊挂飞行、与C-130加油机进行空中加油、人员和货物的空中运输、登陆、从舰船起飞着陆等一系列测试,用以评估MV-22的作战能力。但在经过8个多月522架次、804个飞行小时的使用鉴定试验之后,发现MV-22的桨叶折叠系统有缺陷,而该系统是MV-22舰载所不可缺少的,并且发现该机的可靠性、维护性、可用性和互用性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测试结果表明MV-22倾转翼机暂时不符合使用要求。
据测试报告称,MV-22达到了重大故障时间间隔的要求,但是该机只满足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要求的一半。为了实现MTBF的要求,海军陆战队已发现该机有149处需要修改,并随后进行了改进。经过测试表明,MV-22能满足甚至超过其他重要的性能指标,其中巡航速度达到了 478千米/小时,比要求的高33千米/小时;海上部队运输半径几乎比要求的增加了一倍,并可携带770千克的外挂。值得指出的是,该机可在8小时内实现 3890千米外的部署,比要求的12小时大大缩短。
折叠后续
2000年,在美国倾转旋翼机MV-22"鱼鹰"发生两次重大事故后,停止了其所有的飞行试验计划。造成这两起灾难的原因有液压系统故障、机电问题和飞行控制软件缺陷。在海军、海军陆战队、国防部和工业部门协商拟订一项计划、并通过改进一系列硬件和软件以及提高MV-22安全性和性能后,于2002年5月29日恢复了该机的飞行试验。在此次试飞中,MV-22完成了20次起降,并且在空中连续多次进行了从直升机模式转换到飞机模式的飞行。在整个测试过程中,直升机没有出现异常情况。与以往的机型相比,这架MV-22在液压系统设计上作了很大的改动,动力系统上也作了相应的调整。MV- 22经过一系列飞行测试后,于2004年年底重新进行评估。2002年9月11日,空军特种作战型CV-22在爱德华兹空军基地也恢复了试飞。另外,2002年9月,美海军陆战队已要求波音公司和贝尔直升机公司就增加V-22倾转旋翼机桨叶升力和推力的技术途径进行竞争。V-22计划官员正在评审提高桨叶15%~20%性能的可能性。计划在2005财年进行新桨叶技术的原型机飞行验证并做出决定,2006财年将决定是否继续进行设计。
2005年10月,MV-22"鱼鹰"项目被批准进入全速生产阶段,将于2007年形成初始战斗力。美国海军陆战队于2000年开始,训练V-22的飞行员,并在2007年派出,将用于补充且最后将取代CH-46海上骑士。美国空军在2009年开始引进V-22。自进入美国海军陆战队和美国空军,V-22已被部署在伊拉克,阿富汗和利比亚用于战斗及救援行动。
2011年2月18日,海军陆战队指挥官James Amos表示, 美国海军陆战队部署到阿富汗的MV-22飞行超过10万小时,并指出MV-22已成为最安全或接近最安全的飞机。MV-22在过去十年每飞行小时的事故发生率大约只有美国海军陆战队飞行机队平均事故发生率的一半。V-22已成为海军陆战队中事故发生率最低的旋翼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