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辛亥革命素材
1911年10月10日,在中国大地爆发了一次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广大工农群众参加的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冲垮了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由于这一年按中国传统的纪年方法是“辛亥”年,历史上就把这次震惊中外的革命运动称为“辛亥革命”。
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帝国主义各国侵略的进一步加深,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日益加剧;腐败的清朝统治者对外妥协投降,对内横征暴敛,促使阶级矛盾空前激化。各地群众奋起反抗,斗争风起云涌。但是这些斗争都是自发的,缺少组织和领导。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革命理论,组织革命政党,先后发动过10次武装起义,虽然这些起义都失败,但每次起义都起到了宣传革命、振奋人心的作用,极大地振奋了全国人民,推动了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鼓舞了各地群众运动蓬勃高涨。
湖北位居长江腹地,武汉素称“九省通衢”,是水陆交通中心。帝国主义各国早就根据不平等条约在这里辟租界,开商端口,办工厂,掠夺原料,倾销商品,把侵略的魔爪伸向城乡各个角落。这就阻碍了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促使农村经济破产,人民被迫走上革命道路。1904年7月,武昌出现了第一个革命团体——科学补习所,随后又陆续成立了日知会、文学社、共进会等秘密革命组织。湖北革命党人深入新军,宣传革命,在士兵中发展革命组织,进行长期艰苦的工作,逐渐控制了新军的领导权,到武昌起义前夕,新军中已有三分之一的士兵参加了革命组织,成为武昌起义的主力军。1911年4月,广州黄花岗起义失改后,同盟会领导人决定把革命的中心转移到长江流域,在同盟会总部的推动下,实现了湖北地区革命组织的大联合。同年夏天爆发了四川保路运动,预示着全国革命风暴的到来。武汉新军大部被调入川,统治者在武汉的武力减弱,武昌起义的条件已经成熟。
1911年9月24日,文学社与共进会在武昌举行联席会议,共同组织了起义的领导机构——临时总司令部,设在武昌小朝街85号,推文学社领袖蒋翊武为临时总司令,共进会领袖孙武为参谋长,制订了起义计划。原定10月6日(旧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起义,后因准备不足,起义日期推迟10天(即10月16日)。10月9日,孙武在汉口俄租界宝善里革命总机关赶制炸弹时不慎爆炸。俄国巡捕循声而至,搜去旗帜、符号、印信、文告等物,并转交清政府,机关暴露。
蒋翊武得知此消息,立即召集紧急会议,决定当晚起义。但这命令还没有传达到基层,清政府已将起义总部及其他机关破坏,起义领导人大批被捕、个别逃走。当晚,湖广总督瑞澄杀害了被捕的起义领袖彭楚藩、刘复基、杨宏胜3人,同时下令紧闭城门,按名册继续搜捕革命党人,形势十分严重。
在这紧急关头,新军中的革命党人自动联络,决心奋起反抗,死里求生。10日晚7时过后,武昌城内新军工程第八营革命党的总代表、后队正目(相当班长)熊秉坤领导该营首先发难,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他率领10多名革命士兵直奔楚望台军械库,守库的本营左队士兵鸣枪配合,顺利地占领了楚望台。各处闻声响应的起义士兵一齐拥向楚望台,当即决定进攻督署,捕杀瑞激。但这时起义规模不断扩大,熊秉坤指挥不了,于是找了工程营左队队长(相当连长)吴兆麟担任临时总指挥。在吴兆麟的指挥下,当天夜里11时左右,革命军以工程营为主力,分三路向督署发起猛攻。督署守兵1000余人虽然以强大的火力阻击各路大军的进攻,但均未得手。午夜时分,革命军发起了第二次进攻,瑞澄听见炮声吓得惊魂丧胆,从督署后墙打开一个洞逃跑。11日晨2时,革命军再次发动进攻,终于在黎明前攻下督署,并于当天攻占武昌全城,武昌起义胜利了。10月11日晚到12日凌晨,革命军先后占领汉阳、汉口,武汉三镇完全光复。这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起义以来第一次取得胜利。消息传出,全国和全世界都为之震动。
武昌起义胜利后,湖北军政府即于10月11日在武昌宣告成立。由于革命党人公认的领袖孙中山尚在美国,黄兴又在香港,这次起义前推举的领导人或被捕、被杀、受伤,或逃匿,群龙无首;加上革命党人没有认识到掌握领导权的重要性,他们认为只有社会上有“名望”的人才能号召组织政府。于是,由吴兆麟等提议,把新军第二十一混成协统(相当旅长)黎元洪找来当湖北军政府都督,把原来湖北咨议局议长、立宪派首领汤化龙找来当总参议。黎元洪料想革命不会成功,便推托不肯上任。革命党人只好组织谋略处,担负起军政府的领导责任。5天后,黎元洪再也拖不下去了,他见清王朝大势已去,才宣誓就职。他上台后,谋略处即被撤销,军政府被改组,立宪派公子及反动官绅纷纷挤进军政府。革命党人虽然与之进行反复斗争,终究未能扭转以黎元洪为首的旧官僚、立宪党人控制湖北军政府的局面。
湖北军政府成立后,立即宣布废除清朝“宣统”年号,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公布了《中华民国鄂州约法》,规定主权属于人民,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理想在中国第一次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此外,湖北军政府发布各种文告,号召各省起义,促进了革命的继续发展。在外交政策方面,湖北军政府宣布所有清政府与各国缔结的条约继续有效,赔款、外债照旧按期偿付,各国在华既得利益“一体保护”,表示革命“并无丝毫排外性质”,这是资产阶级软弱性和妥协性的表现。
武昌起义的胜利,引起了帝国主义和清王朝的极大震惊和恐慌。帝国主义各国迫于革命形势,不得不宣布“严守中立”,同时又派军舰集结在武汉江面,作武装干涉的准备。清政府则于10月12日派陆军大臣荫昌率北洋新军两镇南下进攻革命军,14日再度起用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委为湖广总督,督办“剿抚”事宜。袁世凯想趁机攫取更大更高的权位,以“足疾未愈”为理由假意拒绝出任,直到清政府委他为钦差大臣,给他统率水陆各军的大权,他才从河南彰德老家“出山”南下。10月17日,清军不断向刘家庙增兵,于是爆发了阳(汉阳)夏(夏口,今汉口)战争。湖北革命军奋起保卫武汉,群众踊跃参军,几天之内,军政府扩军达4万人。新兵奋勇投入战斗,工农群众手持刀矛助战。10月19日,革命军大败清军于刘家庙,首战告捷,汉口全市张灯结彩庆祝。
10月27日,袁世凯命第一军冯国璋部反攻,刘家庙复陷敌手。28日,革命军又退大智门。清军纵火劫市,大火延烧3昼夜,汉口繁华之区化为焦土。11月2日汉口失陷。3日,由上海赶来武昌不久的同盟会领袖黄兴受命为战时总司令。16日,黄兴率部偷渡汉水,反攻汉口,未克,17日退守汉阳。21日,清军进攻汉阳,黄兴率革命军英勇抵抗,终因寡不敌众,27日汉阳又告陷落。历时40天的阳夏战争结束。革命军维持住与清军隔长江对峙的局面。
武汉地区的军事遭到挫折,但武昌起义造成的革命形势是反动力量无法扭转的。武昌起义后,短短1个多月,全国24个省中就有14个先后宣告独立,成立了军政府。革命风暴席卷神州大地,最后终于推倒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辛亥革命是震惊中外的一次伟大的政治事件,它在中国的土地上第一次树起民主共和国的旗帜,这是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上的创举,也是整个东方文明史上的创举,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同时,辛亥革命作为一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压迫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的爆发立即在亚洲和世界激起巨大反响,它迎来了20世纪世界各国被压迫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② 求关于辛亥革命100周年小报的图片资料(要的是小报背景底板,或者是插图,不要文字)【好的追分!急!】
最佳答案 1911年,在中国大地上爆发了一次震惊中外的辛亥革命。这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广大工农群众参加的一次“比较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反动的清王朝就是被这次革命洪流冲垮的。1911年为旧历干支辛亥年,历史上就把孙中山领导的这次革命运动称为辛亥革命。
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帝国主义各国侵略的进一步加深,中国沦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境地。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日益加剧,腐朽的清朝统治者对外妥协投降,对内横征暴敛,促使阶级矛盾空前激化。各地群众奋起反抗,斗争风起云涌。但是这些斗争都是自发的,缺少组织和领导。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吸取以往的教训,着手组织革命团体。
1894年10月,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1904年,华兴会与光复会亦先后成立于长沙和上海。1905年7月,三者联合组成中国同盟会,成为全国性的革命组织,确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为革命政纲。此后资产阶级革命派,一方面在政治思想领域内批判改良派的反动谬论;一方面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促进了全国革命高潮的到来。与此同时,全国人民的抗捐、抗税、抗粮和抢米风潮汹涌澎湃,抵制外货等爱国运动也日益高涨。保路运动则为其高潮,规模之大遍及湘、粤、鄂、川四省,成为武昌起义的直接导火线和前奏曲。
1911年5月9日,清政府颁布了铁路干线“收归国有,定为政策”的上谕,20日,又与英、美、法、德四国银行团签订了粤汉铁路和湖北省境内川汉铁路的借款合同,把鄂、湘、粤三省人民在1905年收回利权运动中从美国侵略者手中赎回来的粤汉铁路和湖北省境内的川汉铁路建筑权,又重新出卖给帝国主义。这就激起了波澜壮阔的保路运动。湖南人民首先起来,长沙各界举行了一万多人的群众大会,要求清政府“收回成命”,接着爆发了群众性的罢工罢课运动。保路运动最激烈的是四川省,全省有几十万人卷入运动,成立了保路同志会,掀起了广泛的抗捐抗税运动。清政府对保路运动进行残酷镇压,酿成有名的“成都惨案”,激起群众的极大愤慨。于是,在四川同盟会的领导下,纷纷组织起保路同志军,发动武装起义,清政府急忙抽调湖北新军前往镇压。这就使湖北防务空虚,为武昌起义创造了条件。
湖北位居长江腹地,武汉素称“九省通衢”,是水陆交通中心。帝国主义各国早就在这里辟租界,开商阜,办工厂,掠夺原料,倾销商品,把侵略的魔爪伸向城乡各个角落。这就阻碍了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促使农村经济破产,人民被迫走上了革命的道路。1904年7月,武昌出现了第一个革命团体——科学补习所,随后又陆继成立日知会、文学社、共进会等秘密革命组织。湖北革命党人深入新军,宣传革命,在士兵中发展革命组织,进行了长期艰苦的工作,直到武昌起义前夕,新军中已有1/3的士兵参加了革命组织,成为起义的主力军。夏天爆发的四川保路运动,预示着武昌起义的条件已经成熟。9月24日,文学社与共进会在武昌举行联席会议,推蒋翊武为临时总司令,孙武为参谋长,制定了起义计划。但实际起义并没有按预定计划进行。10月9日,孙武在汉口俄租界宝善里总机关赶制炸弹时不慎爆炸,文件全被俄国巡捕搜走,机关暴露。蒋翊武得知此消息,立即召集紧急会议,决定当晚起义。但因命令未能及时送到,起义没有实现,湖广总督瑞澄下令搜捕党人,武昌机关遭到破坏。10月10日瑞澄继续按册捕人,形势十分严重。在这紧急关头,新军中的革命党人自动联络。当晚7时过后,工程第八营革命党的总代表、后队正目(相当班长)熊秉坤领导该营首先发难。他率领十多名革命士兵直奔楚望台军械库,守库的本营左队士兵鸣枪配合,顺利地占领了楚望台。工程营左队队官(相当连长)吴兆麟被推为临时总指挥。当天夜里11时左右,革命军以工程营为主力,分三路向督署发起猛攻,督署守兵4000余人以强大火力阻击,各路大军均不得手。午夜时分,发起了第二次进攻,瑞澄闻炮丧胆,从督署后墙凿洞逃遁。次晨2时,革命军再次发动进攻,终于在黎明前攻下督署。武昌起义胜利了!11日晚及12日凌晨,革命军先后占领汉阳、汉口,武汉三镇完全光复。这是孙中山领导革命起义以来第一次取得的胜利。消息传出,全国和全世界为之震动。
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响应,两个月内即有湖南、陕西、江西、山西、云南、贵州等14省先后宣布独立。清政府迅速解体。1911年底17省代表在南京成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公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定1912年为中华民国元年,改用阳历。2月12日清帝被迫宣告退位,清政府的统治遂告结束。3月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压力下,1912年4月孙中山被迫解职,让位于代表买办阶级利益的袁世凯,政权遂为北洋军阀所窃据,中国依旧处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之下,一场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就此失败。
辛亥革命虽然失败了,但是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对中国近代的历史产生深远的影响。但它没有也不可能完成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伟大任务。
分享给你的朋友吧:
i贴吧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人人网
豆瓣
MSN
对我有帮助
114回答时间:2011-9-10 22:30 | 我来评论
③ 关于辛亥革命100周年的墙报该怎么设计
左边武昌起义基本的介绍,中间上半部分画孙头像,甚至可加一些标语比如天下为公什么的,下半部分讲一些小活动,比如你自己学校的,右边就是加点小故事。大概就这样,当然不必这么规则,可以换换方位什么的。孙头像一定要画(因为要第一眼吸引观众而且一定要在上面中间)
④ 求关于辛亥革命百年的手抄报素材。
资料:
什么是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西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王朝、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狭义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前后这一段时间中国所发生的革命事件。广义上亦可指自19世纪末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满清统治在中国出现的连场革命运动。 作为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的帝制,开启了民主共和新纪元,使共和观念深入社会中上层人士思想中。
革命团体
革命的主要组织有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以及后来成立的中国同盟会。除此以外,还有共进会,文学社,同盟会中的丈夫团等。兴中会主要在华南一带开展活动,光复会在江苏,浙江,上海一带开展活动,华兴会主要在湖南开展活动,共进会在长江流域开展活动,而后来成立的同盟会是全国革命力量的一个松散同盟,同盟会会员还在各地建立了各种同盟会的外围组织。革命的领导者主要有孙中山、黄兴、宋教仁、蔡元培、赵声、章炳麟、陶成章等。革命者的主要政治主张有推翻满清统治,建立共和体制等
黄花岗起义
第二次广州起义(黄花岗起义)
1910年11月13日,孙中山在马来半岛的槟榔屿,召集赵声、黄兴、胡汉民、邓泽如等同盟会重要骨干会议。以之前用会党为主力在边区的起义皆未能成功,革命正陷入低潮,议决集同盟会精英,在广州起义,和清政府决一死战。
1911年4月,赵声、黄兴等人在广州领导起义,猛攻总督衙门。起义队伍与清军展开激烈巷战,但最终因力量不敌而失败。后收殓到72具烈士遗骸,合葬于黄花岗,由此建成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而此次起义中牺牲的起义军则不止此数。牺牲者多为同盟会精英,当中包括有支持中国革命的日本人。
黄花岗起义后,清朝统治基础更加动摇,革命党人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鼓舞了全国人们的革命斗志,加速了革命发展进程。
辛亥革命的成败
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响应,两个月内即有湖南、陕西、江西、山西、云南、贵州等14省先后宣布独立。清政府迅速解体。1911年底17省代表在南京成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公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定1912年为中华民国元年,改用阳历。2月12日清帝被迫宣告退位,清政府的统治遂告结束。3月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压力下,1912年4月孙中山被迫解职,让位于代表买办阶级利益的袁世凯,政权遂为北洋军阀所窃据,中国依旧处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之下,一场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就此失败。
⑤ 2021年10月10日,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110年的梦想是什么
110年的梦想就是实现国家的富强,实现普通老百姓能够获得更好的生活的目标,我们国家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让普通老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
110周年的纪念日对于我们国家来说是比较重要的,我们国家之所以能够取得现在的成就,就是因为在当初有人替我们做出了牺牲。正是因为他们的牺牲才能够获得我们现在所拥有的美好的生活,所以我们必须要发自内心的感谢。
国家发展的目标是为了让普通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我们必须要明白的是,我们的前辈所做出的一切行动都是为了能够让我们这一代人能够获得更好的生活,而且也是能够让我们后代能够在国际上获得更高的地位。国家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了能够让普通老百姓获得更好的生活,这也是国家发展的第一要义。
我们国家要想在未来获得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要重点关注创新这个因素,拥有了更多的创新因素,我们国家在未来的发展将会变得更快速,而且这也会成为我们国家的另外一个驱动经济发展的引擎和动力。
⑥ 辛亥革命110周年之际,你对这段历史了解多少
不知不觉辛亥革命已经过去了110年。辛亥革命的意义重大,今天我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辛亥革命的始末。
影响
辛亥革命虽然没有为无产阶级的发展提供便利条件,但是它却为整个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较为良好的环境,民国成立之后,一些实业集团纷纷发展,颇有万象更新的气象,但是由于袁世凯窃国,最终导致发展停滞,不过这些并不能够抹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的功绩,因为辛亥革命,民主运动才在亚洲,开始兴起。值得一提的是,辛亥革命推进了男女平等的思想发展,这不仅仅是对封建礼教的控诉,更是民主社会新生活的重要标志。
⑦ 谁有这个图片得完整版 或者类似这种得图片 要做有关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得PPT做封面 急求~
裁一下就可以用啦
⑧ 设计一张以辛亥革命胜利100周年为主题的海报,求指导,急急急急急
你自己去看吧.网络搜索下名字就有了锏惧害鍦板浘
⑨ 求中国近现代历史图片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进北京城
⑩ 辛亥革命100周年的资料,短一些,适合做黑板报用的···
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清宣统三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点深入人心。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