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空间站是什么啊
你问的是国际空间站么?
空间站是能载人进行长期宇宙飞行的航天器,又称航天站或轨道站。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一号”卫星式飞船环绕地球飞行一周安全返回地面,揭开了载人太空飞行的序幕,宇宙飞船技术迅速发展。前苏联相继发射了东方号系列飞船、上升号、联盟号;美国也发射了“水星”号、“双子星座”号飞船。据统计,从1969年7月到1972年12月,先后有6批共12名宇航员乘坐“阿波罗”飞船登上月球,耗资250亿美元。由于宇宙飞船体积较小,人在飞船上的行动不便,在太空停留的时间又不长,不能携带太多的科学仪器设备进行科研活动,而且一个接一个的发射也耗费了巨额资金和大量的人力、物力。这就迫使人们考虑建造体积更大、活动更自由的飞船,以便装上更多的生活用品和仪器设备,送上轨道长期运行,就像一个搬到空间去的实验室。人们称它为空间站,它是宇宙飞船发展的必然结果。
空间站一般重达数十吨,可居住空间数百立方米。它基本上由几段直径不同的圆筒串联组成,分为对接舱、气闸舱、轨道舱、生活舱、服务舱和太阳电池翼等几个部分。对接舱一般有数个对接口,可同时停靠多艘载人飞船或其他航天器,是空间站的停靠码头。气闸舱是宇航员在航道上出入空间站的通道。轨道舱是宇航员进行科研和工作的场所,装有各种必需的仪器设备。生活舱是宇航员吃饭、休息和娱乐的地方。服务舱主要用来承装动力和能源系统。太阳电池翼通常装在空间站本体的外侧,为空间站上各个仪器设备提供电源。在空间站里,可以探测天体,研究天文;观察地球,勘测资源;加工新材料,试制新药品;为人们在空间长期居住、开展航天活动、开发太空资源提供场所。目前已发射的空间站有美国的天空实验室,欧洲空间局的空间实验室和前苏联的礼炮号、和平号空间站四个。
美国在1973年5月14日由“土星五号”火箭发射了“天空实验室”空间站,该空间站重82吨,总长36米,直径6.7米,工作容积350立方米。有3批(每批3位)共9位宇航员在实验室分别工作了28天、59天和84天。他们进行空间药品、人体生理、材料物理等一系列的实验;拍摄了大量太阳照片和地面照片。“天空实验室”共运行了6年多,航程14亿多千米,于1979年7月坠入稠密大气层焚毁。
1973年,由法国、英国、前联邦德国、比利时、丹麦奥地利等14个欧洲国家组成的空间局开始制订空间实验室计划。10年后,耗资17亿美元的“空间实验室一号”,由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运载,在1983年11月28日至12月8日成功地进行了首航。该“空间实验室”的设计使用寿命10年,可重复利用100次。密封舱内的大气和地面上的大气一样(1个大气压,相对湿度70%),宇航员可以不穿航天服而在其中生活和工作。参加这次飞行的4名乘员中,包括1名前联邦德国的物理学家——U.梅鲍尔德。在10天的飞行中,科学家共进行了宇宙医学、生物学、天文学、太阳物理、等离子物理、大气物理、地球观测、空间加工等70余项实验,取得了丰富的资料。
在空间站这个领域,前苏联一直保持着领先地位。从1971年4月19日至今,已发射了7个“礼炮号”空间站,目前正在太空工作的“和平号”属第三代空间站。前苏联的第一代“礼炮号”规模较简陋,居住空间只有100立方米,且只有一个对接舱,宇航员由“联盟号”飞船来回接送。1977年9月发射的第二代空间站“礼炮6号”,增加了一个轴向对接口。1984年4月发射的“礼炮7号”,重新设计了对接接合器,与“联盟号”载人飞船和“进步号”供应飞船进行了52次对接,空间停留时间最短75天,最长达237天。在“礼炮6号”、“礼炮7号”服役期间,轨道上45%的时间内有人。1986年2月前苏联发射了崭新的空间站“和平号”。它全长约13米,与“礼炮号”相同,重约21吨,最大直径4.2米,有6个对接口可同时使用,太阳能电池帆板80平方米(是礼炮号的1.8倍),站内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1987年4月23日,“和平号”空间站、“量子号”天体物理实验舱、“联盟 TM-2号”飞船与“进步29号”货船4个航天器在空间第一次实现对接,这一航天史上的壮举为永久性空间站的建立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联盟TM-15号”还分别与“和平号”、“礼炮7号”联接,首次实现了两个太空站之间的联系。穆萨·马纳罗夫创下了在空间站连续工作1年的纪录,并累计在空间停留时间达515天。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物理教授杰·奥尼尔设想90年代末在太空建造一个有山、有湖、有公园,但没有污染和疾病的大型空间站“一号岛”,并实现向太空移民,在站中生产药品、晶体和精密机械零件,逐步发展太空农业,向月球采矿。展望90年代的空间技术,空间站必定成为开发太空的基地。
Ⅱ 什么是空间站
空间站也叫航天站,是20世纪80年代的“宠儿”,被人们喻为航天器中的一代天骄,还有人称它为巡航在太空的航天母舰。前苏联称其为航天站,美国则称为空间站。
自从1971年前苏联发射第一个“礼炮”号航天站以来,已有10个航天站进入太空,其中前苏联8个,美国1个,西欧1个。目前只有“和平”号航天站仍在太空中运行。
世界各国在航天站的发展过程中,各走各的路。前苏联从飞船到航天站;美国从飞船到航天飞机,再到永久性航天站;欧洲则依靠美国“一步登天”。
前苏联的航天站至今已发展了三代,“礼炮”1~5号航天站属第一代,“礼炮”6~7号航天站属第二代,现在太空大显身手的“和平”号航天站是第三代的代表。美国60年代末搞登月飞船,轰动全球,然而耗费巨资,实效不多。70年代初利用登月剩余物资拼凑了一个名叫“天空实验室”的航天站。美国现正从航天飞机转向航天站。目前在集中精力研制长百米、重百吨的大型永久性航天站。欧洲人虽然没有掌握返回卫星技术,也没有载人飞船,但是,他们很早就看出了航天站的实际效益和光辉前景。
航天站是人类开拓天疆的前哨基地。人们从多年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在天体物理观测、生物医学、冶金、人体科学,以及对地观测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国民经济、科学和军事部门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资料。人们可以预见,航天站将会创造出许多地面上难以想象和无法实现的奇迹,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利益。例如,在航天站上没有对流和沉淀;就能获得非常纯净的药物,可大量提取治疗脑血栓的尿激酶和各种抗癌药物,也可以从中草药中提取地面上难以获得的珍贵的有效成分。β细胞是产生胰岛素的胰脏中的一种特殊细胞,在太空能很容易地将β细胞与其他细胞分离开来。如果将β细胞移植到人体中,体内就能持续产生胰岛素,糖尿病就能得到根治。用β细胞消灭糖尿病,对挽救人们的生命、降低医疗费用具有深远的影响。
航天站也为制造纯度极高的晶体提供了条件。在地面生产晶体时,对流影响了纯度,破坏晶体的均匀度,这种晶体制成的集成电路块,大部分要报废。但是,在太空失重状态下生产的晶体,没有对流的干扰,几乎是无瑕的,废品率很低。在太空制成的晶体完美无缺,加工方便,还可以做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块,这样既能保证计算机的可靠性,又大大提高了计算机的速度,而且还为制造巨型计算机提供了基础。
光导纤维是大有前途的新产品。制造光导纤维离不开超纯玻璃,因为玻璃越是纯净,玻璃纤维传播信号的距离就越远。利用太空环境改进光导纤维的制造工艺,制造出优质的光导纤维,对光导通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空间站的军事潜力很大,可以周而复始地对地面军事自标进行侦察,可以拍摄地面的大炮和坦克、空中的飞机、海上的军舰,其效果比侦察卫星还好。
空间站还可以进行空间攻击和作战指挥。它可以携带各种武器参与空间战争,如摧毁敌方的卫星或导弹,或向地面发射导弹,摧毁敌方的地面战略目标等。空间站居高临下,俯视全球,除可以直接参战或支援陆、海、空的作战之外,还可以取代被摧毁地面作战指挥中心,在太空进行作战指挥。
Ⅲ 世界各国建设的“空间站”,具体是什么用途
空间站就是给宇航员在太空中生活和工作的场所。
而空间站里面之所以要设立健身房,就是为了宇航员,可以保持足够的运动量,里面的健身器材和在地球上的健身器材并不一样,都是为了宇航员度身定做的。
宇航员每天在里面锻炼两三个小时,这样才能够令到身体更加的健康,才能够完成日常的工作。
Ⅳ 空间站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空间站的作用:保证了太空科研工作的连续性和深入性,对研究的逐步深化和提高科研质量有重要作用。空间站的意义:空间站在太空接纳航天员进行实验,可以使载人飞船成为只运送航天员的工具,从而简化了其内部的结构和减轻其在太空飞行时所需要的物质。
1986 年2 月,前苏联发射了第三代空间站"和平号",至今仍在太空中运行。1993 年,由美国、俄罗斯、日本、加拿大、巴西和欧洲空间局的16 个成员国共同筹建的国际空间站上马了,它是世界航天史上第一次由多国合作建造的最大的航天工程。
军事卫星可以进行指挥,通信,控制,侦察,监视,测绘,制导 太空站可以长期载人进行科学试验,观测天文现象,维修卫星,做长途太空飞行的中继站等等。
Ⅳ 空间站是用来干什么的
空间站也称航天站,它是运行在地球轨道上的一种小型试验性科研与军事活动的基地,也是在固定轨道上长期运行的供宇航员长期居住和工作的大型空间平台。空间站是迎送宇航员和太空物资的场所,是环绕地球轨道运行的空间基地,人们又称它为“宇宙岛”。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人对空间环境的适应能力、探测天体、观察地球、试制新材料、药品及进行生物实验等。
自苏联发射第一个空间站“礼炮1号”以来,已有一系列空间站进入太空,先后多次有数十批上百人次宇航员到站上工作,进行多次科学试验,取得了大量实验数据和宝贵的科学资料。美国也在1973年5月14日发射了“天空实验室”,在1983年11月28日发射了“空间实验室”航天站。空间站与一般航天器相比,有效容积大,可装载比较复杂的仪器,如长焦距照相机等,使获取的照片分辨率大大提高。由于空间站可以长期载人,上面又有工作舱、生活舱、服务舱和对接舱,舱内有类似地面的生活环境。同时,宇航员和研究人员可利用的各种仪器设备进行科学研究。许多仪器可由人直接操作,增强了分辨能力,可避免机械动作带来的误差,可以完成比较复杂、非重复性的工作任务。随着太空军探索的脚步不断向前程度的提高,空间站的地位和作用将越来越大。
目前,空间站只能一次性使用,一经发射入轨,就不能再回收使用。宇航员往返于空间站以及给空间站运送所需物品,都需要由航天飞机来完成。
Ⅵ 空间站是什么
空间站(space station)又称太空站、航天站。是一种在近地轨道长时间运行、可供多名航天员巡访、长期工作和生活的载人航天器。空间站分为单模块空间站和多模块空间站两种。单模块空间站可由航天运载器一次发射入轨,多模块空间站则由航天运载器分批将各模块送入轨道,在太空中将各模块组装而成。在空间站中要有人能够生活的一切设施,空间站不具备返回地球的能力。
Ⅶ 空间站的构造是什么样的
空间站通常由对接舱、气闸舱、轨道舱、生活舱、服务舱、专用设备舱和太阳电池翼等部分组成。对接舱一般有数个对接口,可同时停靠多艘载人飞船或其他飞行器;气闸舱是航天员在轨道上出入空间站的通道;轨道舱是宇航员在轨道上的主要工作场所;生活舱是供宇航员进餐、睡眠和休息的地方,站内一般设有卧室、餐厅和卫生间等;服务舱内一般装有推进系统、气源和电源等设备,为整个空间站服务;专用设备舱是根据飞行任务而设置的安装专用仪器的舱段,也可以是不密封的构架,用以安装暴露于空间的探测雷达和天文望远镜等仪器设备;太阳电池翼通常装在站体外侧,为站上各仪器设备提供电源。
Ⅷ 空间站是什么东西
空间站又称航天站、太空站、轨道站,是一种在近地轨道长时间运行,可供多名航天员在其中生活工作和巡访的载人航天器。
空间站
Ⅸ 什么是空间站
空间站:又称航天站、太空站、轨道站。是一种在近地轨道长时间运行,可供多名航天员巡访、长期工作和生活的载人航天器。空间站分为单一式和组合式两种。单一式空间站可由航天运载器一次发射入轨,组合式空间站则由航天运载器分批将组件送入轨道,在太空组装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