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传说中的桂林三宝是什么
熟悉桂林的人都知道,桂林有三宝:即三花酒、豆腐乳、辣椒酱。桂林三宝之头宝要数三花酒。桂林三花酒是中国米香型酒类的代表。 下面是桂林三宝的一些历史,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中国酒典》中提到,在人类还未酿酒之前,漓江两岸的猿猴便采摘花果酿出了“猿酒”。看来,漓江算是酒的发源地之一了。据桂林市志记载,桂林古代就有瑞露、桂花酒等名酒。其中瑞露还是宋代皇上喝的贡酒。唐代诗人宋之问在《桂州三月三日》诗中这样写到:“始安繁华旧习俗,帐饮倾城沸江曲。”桂林在汉代也称始安郡,诗中说的是三月三日人们踏青春游时,“帐饮倾城”的场面和习俗。宋代诗人吕源有诗句:“倚江景物似钱塘,况有万物新醅香”,描述了漓江两岸千家万户酿酒喝的盛况。宋代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书中记载:“广右无酒禁,诸处道旁率沽白酒,在静江尤盛……行人以十四钱买一大白”。可见宋代白酒在桂林盛行。
桂林三花酒是经过三次蒸馏而成的白酒,民间叫三熬酒。这种酒在宋代很盛行。在历代中原统治者的心目中,桂林属于蛮荒之地,一些失宠或者获罪的官员和文人被流放或贬谪到这里,这些人把中原文化带到了桂林。无论是贬谪的官员还是文人,他们都离不开酒,借酒浇愁也好,把酒临风也好,酒助灵感也好,都需要酒来相助,于是酒文化也就得以发扬。如宋代范成大曾在桂林任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知静江知府,写下了珍贵文献《桂海虞衡志》一书,其中就有专门的“志酒”篇章。范成大在桂林与酒结缘,写下赞美桂林美酒的诗句:“把酒临风瑞露倾,琼浆何须谒云英。”
那时,桂林酿酒的作坊就在漓江边的象鼻山脚下。象鼻山的山洞就是天然酒窖。现在,这个山洞依然是山花酒的酒窖,走到洞边,你就能闻到酒香。
到了清末民初,桂林的酿酒作坊把三熬酒称作三花酒。当时没有测量计,酒师用酒花来测酒的度数。酒花是倒酒时的泡沫。酒花有大花、中花、细花之分,以细花为上乘。桂林三花酒是细花。又有人说,这种叫三花的酒,是因为它入坛、入瓶、入杯都堆花,所以叫三花酒。民国年间,桂林有大大小小的酿酒作坊80多家,酿造出来的酒从漓江水路销往梧州、广州、港澳和东南亚各地。抗战时期,八路军桂林办事处就设在酿酒的作坊“万祥糟坊”里。
1952年,桂林市人民政府集中了桂林的老字号作坊成立了桂林酿酒厂。酿酒工艺保持了传统,以优质大米为原料,以桂林特有的香草制成酒曲,以漓江水酿造,蒸出的酒用陶缸密封,放到象鼻山的洞里窖藏。绝了!天下就这么一个漓江,漓江就这么一个象鼻山,而“大象”偏偏有两个大“肚子”,漓江的水偏偏就这么一段酿酒的效果最佳。真是天赐良缘啊。
先说这水。水是酒的“血液”,好水才能出好酒。宋代诗人章岘的《夜游漓江》诗中便有:“桄榔夜暗临江浦,茉莉香来酿酒家”的诗句,反映了漓江两岸人家酿酒的盛况。
在民国期间,桂林最大的酿酒作坊“安泰源”便建在漓江东岸边的九娘庙(又叫九龙庙,在今天解放桥的东端)。九娘庙下有一深潭,名为兰花池,传说兰花池通龙宫,每当月圆之时,就会有兰花从池中升起,整条漓江就回飘着兰花的幽香。当然,这只是传说故事,其实是兰花池与桂林地下泉水相通,因此水质特别优良。安泰源正是用这里优良的水酿造了优质的三花酒。因此,当时“安泰源”老字号的桂林三花酒不仅远销港澳及东南亚,而且价格上也比其他作坊的酒高出一截。
1952年,桂林酿酒厂曾在广西省技术部门的指导下沿漓江取样,经反复化验、检测和比较,发现除了九娘庙之外,还有象鼻山这一段的漓江水质含有大量的有益矿物质,而且所含的微量成分非常适合酿酒,于是在此打了一口深井,抽取地下的清泉用来酿酒,难怪桂林的三花酒那么清冽甘醇,它有漓江的韵味。
诗人贺敬之在《桂林山水歌》诗中写道“三花酒兑一滴漓江水,祖国啊我对你的爱情百年醉!”人们可以从诗人的浪漫情怀中感受到三花酒的魅力。
再说这洞。象鼻山半枕陆地半临漓江,岩洞内冬暖夏凉,湿度温度恰到好处,是窖藏美酒的理想处所。酒的窖藏,实际上是制酒的再生产过程,象鼻山优越的天然条件,使三花酒中的高级酯类转化,味更醇香。加上这里有上百年的酿酒历史,形成了独特的小气候,空气中蕴含着酿酒的微生物群落,所以,从这洞中出来的酒自然是酒中的珍品和上品。
象鼻山独特的自然环境是酿酒得天独厚的条件,明代应天府通判张鸣凤称此处为“醉乡”,他在象鼻山脚下结庐而居,自称“漓山人”。宋代诗人张孝祥任广西经略安抚使时,曾在象鼻山饮酒,并当场作诗:“饥肠得酒做雷鸣,醉酒狂歌不自程。”趁着酒兴,他将象山水月洞改名为朝阳洞,并将此事铭刻在水月洞里。范成大也在象鼻山饮酒,他觉得水月洞很有意境,张孝祥改名为朝阳洞不妥,还是恢复水月洞名字为好,于是又题写了《复水月洞铭》并刻于水月洞石壁上。
自古以来,桂林的酒坊就将酒酵藏于岩洞中,象鼻山的岩洞酒酵分为大小二洞,面积达3000平方米。目前象鼻山的岩洞酵藏储存了从1952年建厂至今每个年代的桂林三花酒珍品数千吨。象鼻山不仅是桂林的城徽,也是桂林三花酒的酒徽。
这山这水这洞,造就了美妙绝伦的桂林三花酒。难怪它“香气清雅,入口柔绵,落口爽冽,回味怡畅”。在1957年的全国小曲酒评比会上,获总分第一。在1990年的首届全国轻工业博览会上荣获金牌,参加布鲁塞尔博览会荣获金奖。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多次获国家银质奖。关于三花酒以及桂林的来历,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很久以前,桂林有一位三花姑娘,她从小是吃桂花长大的,无论她走到哪里,身上总飘散着桂花的馨香。三花姑娘爱上了一位勤劳的酿酒小伙子,小伙子决心为人类酿造出最醇最香的美酒。为了这个愿望,他走遍了桂林的大山,踏遍了漓江的两岸,去寻找一种奇特的香草来做上乘的酒曲。
漓江的浪花飞起来,撒落满江的飞雪。三花姑娘静静地伫立漓江边,苦苦等待着。
后来,她化作了美女峰。就在姑娘化作山峰的时候,漓江两岸的桂花怒放,红的丹桂,黄的金桂,白的银桂。银桂象征纯洁,金桂象征幸福,丹桂象征烈火般的爱情……
终于有一天,小伙子找回了香草,做成了上乘的酒曲,可是他伤心地看到心爱的三花姑娘已化作了漓江边上永恒的雕像。伤心的小伙子把酒曲扔进了漓江。漓江顿时醉了,江水变成了香气四溢的美酒,喷涌着珍珠般的酒花。
从此,漓江两岸的寻常百姓家,都喝到了醇香美味的桂林三花酒。
漓水荡漾着故事,桂山诉说着期待,山和水永不分离。年复一年,每当金风送爽时节,百里漓江便处处飘拂着桂花香。后来,人们就把这座漓江边美丽的城市叫做——桂林。
桂林三花酒还广泛应用于烹调、泡药酒、腌制肉菜等。桂林的另外两宝豆腐乳、辣椒酱的制作都少不了三花酒,所以它被尊为桂林三宝之首。
桂林豆腐乳是佐餐的佳品。一块小小的豆腐乳中,既有三花酒味,又有辣椒酱味,吃了它,桂林三宝的味道尽在其中,桂林人的饮食中,离不开豆腐乳:在过去困难的日子里,一块豆腐乳就可以送一餐饭,在如今富裕的日子里,豆腐乳又用来开胃佐餐。
它以优质黄豆为原料,磨成豆腐,经过霉制等三道工序,然后加入三花酒、辣椒酱、桂酊、八角等香料,最后放入坛中蜜封,过段时间,就可以启封上市了。它皮薄肉嫩,色泽淡黄,晶莹透亮,吃起来,辣中带甜,甜中带香,而且营养丰富,其中蛋白质、氨基酸的含量很高。
桂林豆腐乳的制作历史,可以追溯到清代。清代着名诗人袁枚南行桂林,吃了豆腐乳之后,难以忘怀,在他的《随园食单》中写下 “广西白腐乳最佳”之句。
桂林豆腐乳,如今继承了古老的传统工艺,加上现代科学技术,质量更上一层楼。桂林腐乳厂生产的花桥牌豆腐乳,三次被轻工部评为优质产品,荣获国家银质奖章。它不仅满足市民的需求,还畅销国内外,尤其在日本、东南亚和港澳地区倍受青睐。
桂林辣椒酱,有300多年的历史,它以桂林出产的朝天辣椒和牛角辣椒为原料,以蒜茸、豆豉等剁碎,淋上桂林三花酒,密封入坛中十天半月,然后就问世了。其味香辣醇厚,开胃健脾,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多种微量元素,是上佳的佐餐和调味品。用它来配肴,还可以抵消食品中的异味和油腻。
桂林的花桥牌辣椒酱曾多次荣获广西名牌产品和轻工部优质产品称号。
桂林三宝,三者互为表里,缺一不可。她们是桂林山水的结晶。
② 征途金怪有什么特征
名字是金色的,在征途刚开始的时候,是非RMB玩家的最爱,告诉你个好办法,要找金怪的话,可以同时按住Z,X.就会显示怪物的名字,名字是金色的就是了!
不过,金怪,比同级的白怪和蓝怪攻击高,而且耐打,所以,打之前先掂量一下,推荐召唤打,比较好
③ 蓝怪,黄怪和金怪有什么区别啊
有蓝金绿紫怪,没黄怪(其实就是金)
都是BOSS,不过级别不同而已。
蓝色是最低等的BOSS,很低几率出黄色装备,基本能出个蓝色,其余全白。血和防高些比普通
金色就比蓝色高一等,很低几率出绿色神圣装备,一般几率出个黄的,不过也不高,蓝的爱出几个,其他全白。血防攻击比蓝的高些,回血速度很低
绿的和紫的BOSS很强大,爱出绿色装备,高等级技能书,魂魄石,不过生命,攻击,防御,回血速度特别高
④ 桂花是什么样子的呢
拓展资料:
桂花:桂花是木犀科目犀属,又叫做”月桂“、”木犀“,是常绿灌木或小乔木,为温带树种。叶对生,多成椭圆或长椭圆形,树叶页面光滑,革质,叶边缘有锯齿。花簇生,花冠分裂至基乳有乳白、黄、橙红等颜色。
桂花的功效与作用:
①化痰、止咳、平喘。
②疏肝理气、散瘀止痛、安定神经、滋润皮肤。
③祛除口中异味,并且能够杀灭口中的细菌。
④滋阴补肾、补元气、调整机能。
桂花茶的制法:
在锅中放入水,之后放入桂花、山楂和党参煮5分钟,等到它沸腾之后,再转为小火煮30分钟,过滤之后加入冰糖搅匀即可。
⑤ 请问征途里的金怪指的是什么怪听说金怪可以爆很多东西,请问在哪有这种怪物
是黄怪,每个区域都有几只,要和怪的等级相差不到十级是时候才能爆,有黄的装备和技能书
蓝、金怪及 boss 怪物为全地图随机刷新,其中蓝怪和金怪的刷新时间为 2 小时, boss 怪物的刷新时间为 3 小时,紫色 boss 怪物刷新时间为 12 小时,其中任务 boss 山大王的刷新时间为 1 小时。
⑥ 金星是什么样子的
一直以来,人们都习惯认为金星是地球的孪生姐妹。它的大小、质量和密度都与地球相近,而且也有很厚的大气。现在我们也清楚,金星的表面是一片炽热的、没有任何生命的荒原。1982年3月前苏联行星探测器金星13号和金星14号的着陆器成功地降落到金星上,对金星表面土壤进行直接化学分析,才迈出了探测金星新的一步。
关于金星,曾有过许多猜想。有人认为金星的表面是一片汪洋,有人却认为是石油海,天体植物学者则说金星表面适合于生物生存等等,真是众说不一。因为它的真面目常常用厚厚的云层遮盖着。用光学方法无法穿透这块“蒙头纱”。金星的电视实况传播是1975年底,金星9号和金星10号完成的。
控测器直接从着陆点发回了全景图象,此时人们才了解,藏在浓云后面的原来是一个没有生命的世界。那里温度高达450℃,借助于装在金星卫星上的雷达,在几年的努力之后,科学家才绘制出了金星的地形图。从图上可以看出,表面2/3是丘陵地,高度达2500米以上,上面有特别多的火山口;另外的部分是高原,深谷纵横交错,这里温度低于50℃。在山区发现一些火山,其中有的高达11000米,比珠穆朗玛峰还高一头,不过比火星的奥林普山(27000米)矮得多。平坦低地约占表面的30%,看起来非常像月海。
金星表面风速特别小,每秒都在1米以内,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根本不存在。苏联天体物理学家莫洛兹指出,在金星大气压条件下(100个大气压),风的呼叫声是特别大的,在那里,就像我们在地球上置身于闹市所感受到的喧嚣声一样。
计算和模拟试验表明,如果在金星和地球上扬起一样多的灰尘,那么,在金星上所需的风力仅为地球的1/10。金星的天总是橙黄的,从未出现过蓝色。因为,它的大气密度太高,使得紫色、蓝色和淡蓝色光线都散射掉了。甚至连山岩,石头也是橙黄色的。这是从金星13号和金星14号发回的彩色照片中得知的。
这些橙黄色的岩石是由什么组成的?与地球上的岩石有什么区别?这一类问题,从照片上当然不可能得到解答。在金星8号(1973年发射),金星9号和金星10号(1975年发射)的着陆点,通过辐射探测,成功地测出了岩石中所含的放射性元素——钾、铀和钛。发现金星上也许存在放射强度与地球上的玄武岩和花岗岩相似的岩石。
金星有含硫的矿石。所以它没有冬夏,没有雨雪,非常有可能是硫的循环造成的。金星厚达25千米的云层可能就是硫酸雨滴组成的。含硫的气体是行星二氧化碳大气的重要成分,而表面岩层中又含有大量的硫。这究竟是物质循环的环节?还是偶然的巧合?目前还无法下结论。
金星大气是否特别干燥,也存在各种争论。金星13号和金星14号测出靠近金星表面的大气层含水蒸气大约不超过0.002%,这就绝对推翻了金星上可能有海的推论。金星表面没有一滴水珠,甚至连水分子也几乎没有,炽热的大气接触表面岩石,使岩石的化学成分发生改变,通过金星13号和金星14号的考察,首先,我们明白了金星上最多的是玄武岩,而且地区不同,其成分也不同。低地上大部分是火山熔岩产物,成分与地球海洋地壳的相同,这种岩石叫高钾含量碱性玄武岩。高原上的玄武岩含钾和镁的成分非常大。在地球上这种岩石生成得比较晚,不可能早于26亿年前。至于金星上是否曾经有水存在,目前还无法回答。美国学者宣称,从先驱者金星号所测定的金星土壤的导电性中发现,高原被一层奇怪的导电性特别强的外壳包围着。但只有硫化铁才具有这种特性。金星号着陆区土壤分析证明了一条类地行星地质史的共同规律:玄武岩的火山活动是行星外壳长期演化不可缺少的一环。金星玄武岩的成分(硅,铝,铁等)与地球的相似,说明了太阳系所有行星的演化特征。
总而言之,对金星的探测已取得相当多的成果。人们对这颗行星的认识正逐步加深。总有一天,人们会将它的神秘面纱一层层揭开。
⑦ 暗黑里的金怪是什么
BOSS,
一般数量都有固定,但种类不一样(除了某些固定的小BOSS)
其等级和掉落物品比同区域怪物高3`5个等级,具有特殊属性.详细情况可以查阅暗黑的网站
⑧ 广西“十八怪”,每一“怪”都代表了什么景点
在我国的旅游大省中一定少不了广西,在广西有许多风景名胜,为了能向游客展示广西的风情,广西人将广西独特的风景编成了顺口溜,成了流传甚广的广西“十八怪”,每一“怪”都代表一个景点,不知道你能猜出几个呢?
第十三怪:粽粑大得像猪崽
第十四怪:石头当成宝贝卖
第十五怪:满街都是一脚踹
第十六怪:乐业天坑成群摆
第十七怪:千年铜鼓敲不坏
第十八怪:花山壁画好难猜
⑨ 《山海经》中的怪物的名字和图片是什么样的
《山海经》中的怪物:
1、鹿蜀
兽,其状如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谣,佩之宜子孙。
另外一种说法说穷奇是神名,《淮南子-墬形训》记载:穷奇,广莫风之所生也。高诱注曰:穷奇,天神也。在北方道,足乘两龙,其形如虎也。在天之痕中,仙山岛上全身火红,状如牛的怪兽就是穷奇。
之后‚穷奇用来比喻背信弃义之人。
⑩ 金兜山金兜洞的兕怪叫什么
金兜山金兜洞是神话小说《西游记》中的地名,独角兕大王的洞府,独角兕大王本是太上老君坐骑青牛,趁着牛童儿瞌睡之际,偷走老君的宝贝金钢琢,下界到金兜山金兜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