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07fj02人防图集114页
人防,简单就是防空设施可以抵御空袭、核爆袭击等灾难性情况的设施,人防设计跟普通上部建筑物的结构设计有所不同,很多参数都需要查看专门的人防设计规范,这是最大的不同,人防图纸跟平面图,大致相同。
地下室有两种作用:一种是属于防空的,另一种不属于防空的。如果地下室内同时有防空的部分,又有不是防空的部分,那么,防空部分的图纸应有具有防空设计资质的设计院设计出图。所以,涉及到民防这方面的,要看民防的建筑和结构图纸。
建设要求
在县城以上城市规划区内的国有土地上新建民用建筑(除工业生产厂房外),按照下列规定同步修建防空地下室:
(一)新建10层以上或者基础埋深3米以上的民用建筑,按地面首层建筑面积修建抗力等级6级以上的防空地下室。
(二)新建除第一项规定以外的人民防空重点城市的居民住宅楼,按照地面总建筑面积一定比例修建抗力等级6B级防空地下室。具体比例为:一类国家人防重点城市为6%—8%;二类国家人防重点城市为5%—6%;三类国家人防重点城市为4%—5%;县城为3%。
‘贰’ 人民防空的一些资料
人民防空是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全民的长期的战备工作。人民防空不仅在未来战争中起着保存战争潜力,稳定国民经济,支援长期作战的重要作用,而且平时可以利用其设备,设施为社会生活和经济建设服务。因此,开展人民防空工作的认识,对人民防空的建设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人民防空宣传教育是国防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推进人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为进一步加强学校人防宣传教育,促进人防法律、法规等知识进课堂,增强全体师生国防观念和人防意识,人防宣传教育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有利于树立共产主义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有利于普及学生科技知识、有利于磨练学生意志品质,培养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作风,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从更深层次认识,在学校开展人防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国防观念和人防意识,而且可以带动家庭和社会,产生更多的效应,从而提高全民国防观念和人防意识。
第一节人民防空的意义与任务
人民防空(简称人防)是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根据国防的需要,动员和组织群众采取措施,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减少国民经济损失,有效地保存战争潜力,为夺取未来反侵略战争胜利而采取的重要战略措施。
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需要一个安定的环境来保障。然而战争灾害,自然灾害,人为破坏,工业事故等,总是经常搅乱人们的安乐。因此,搞好国防建设和人防建设,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尤为重要。
人民防空的组织与实施:
我国的人民防空主要是由政府组织实施。从我国的实际出发,人民防空机构主要担负战争空袭时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平时肩负对部分灾害,事故发生时人民生命财产的防护职责。
人民防空战时与平时的任务:
人民防空既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经济建设和城市建设的组成部分,实行“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方针贯彻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全国军民数十年的共同努力,我国的人民防空建设取得了显着的成绩,为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战时的任务:
⑴ 建立各级人民防空指挥部,统一领导城市防空袭斗争。
⑵ 根据战时城市防空指挥机关的决定,发出防空警报。
⑶ 组织人民群众疏散隐蔽。
⑷ 组织防空专业队伍的人民群众消除空袭后果,支援城市防空作战。
⑸ 组织实行城市灯火管制。
⑹ 指导居民开展自救互救。
⑺ 协调有关部门恢复生产和生活秩序。
平时的任务:
⑴ 指挥建设。制定和实施人民防空建设的有关法规。
⑵ 加强人民防空组织指挥建设,拟制城市防空袭方案,人口疏散计划和保障计划。
⑶ 搞好人民防空通信警报建设。(通信警报建设我们蒲城人防办从06年开始按照“一次长远规划,逐年分期实施”的原则先后投入150余万元建立了一套中央控制系统和7台电声5台电动警报器,达到城区警报覆盖率百分之85以上,我们还计划在09年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增加电声警报器3台电动警报器5台,完成警报三期规划工程,达到城区覆盖率百分之百,为保证战时迅速准确地传递、发放防空袭警报信号,构建平时抢险救灾预警系统,有效保障人民防空组织指挥及抢险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做好硬件准备。
⑷ 搞好人民防空工程建设。
⑸ 开展人民防空宣传教育工作及人民防空科学研究工作。
⑹ 加强防空专业队伍建设。
⑺ 组织或参加城市重大自然灾害的工业突发事件的抢险救灾等。
个人的人民防空权利和义务
‘叁’ 人防工程都有那些图集
说明一下,知道的截至2017年8月针对人防的现行的图集如下(其他的通用图集不在里面),不敢保证全面,仅供参考。
图集
05SFD10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图示--电气专业
05SFJ10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图示--建筑专业
05SFK10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图示--通风专业
05SFS10 《人民防空地下设计规范》图示--给水排水专业
RFJ01-2008 《人民防空工程防护设备选用图集》
其他国家和地方规范、标准、规程等
2014SJZN-PZJH 《平战结合人民防空工程设计指南》
DB11/ 1317-2016 《地铁人民防空工程维护管理技术规程》
DB11/ 994-2013 《平战结合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规范》
DB13(J)/T 222-2017 《人民防空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
DB13(J)/T 223-2017 《人民防空工程防护质量检测技术规程》
DB34/T 1476-2011 《已建人民防空工程分类鉴定标准》
DB61/T 1019-2016 《早期人民防空工程分类鉴定规程》
GB 50038-2005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GB 50098-2009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 50134-2004 《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25-2005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规范》
GB 50808-2013 《城市居住区人民防空工程规划规范》
RFJ005-2011 《人民防空医疗救护工程设计标准》
RFJ 01-2014 《人民防空工程设备设施标志和着色标准》
RFJ01-2015 《人民防空工程质量验收与评价标准》
RFJ 06-2008 《人民防空地下室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
RFJ 1-1991 《人民防空工程基本术语》
RFJ 1-1996 《人民防空工程照明设计标准》
RFJ 1-1997 《人民防空工程防化设计规范》
RFJ 1-1998 《人民防空工程防护功能平战转换设计标准》
RFJ 1-1999 《人民防空指挥工程设计标准》
RFJ 10-1995 《人民防空医疗救护工程设计标准》
RFJ 2-1996 《人民防空工程隔震设计规范》
RFJ 3-1991 《人民防空工程供电标准》
‘肆’ 人防车位长什么样子
想必打算买车位的大家一定听说过人防车位的大名,但绝大多数人对其是知其名不知其实,今天就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人防车位。
人防车位,顾名思义,建设在在人防工程中的车位就是人防车位。一般是依据《人民防空法》相关规定,开发商建设相应地下人防工程,后将其改造成为地下停车位。说完人防车位的来源,想必大家就能理解为什么常说人防车位无产权,因为人防工程本身用途是在战时或重大灾难时供居民躲避,故其产权不属于业主或开发商任一方,而是归属于国家。
简单介绍了什么是人防车位,那么接下来就教大家几个区分人防车位的小窍门吧,即使你没有太多有关车位的知识也能运用自如,找到心仪的车位。
首先,需注意是否有人防口部,通常来说,人防口部具备相应防护设施,其门是较普通地下停车场更为厚重和密闭的防护门。
其次,如果不是独立的人防地下室,而是在地下室内划分一定区域来建设人防地下室,这种区分方式同上面比较类似,也是寻找那些更为厚重和密闭的防护门,被这些防护门围住的车位就是人防车位。最后,如果地下停车场占地过于广阔,其中有好些防护门,咱们普通人肉眼难以区分,这是建议最好直接询问相应负责人员,或观察小区规划图,避免买到了“假车位”。
以上就是今天的日常车位小科普,愿大家都能早日为自己的爱车寻到合适的家。
‘伍’ 中国人民防空是什么
此图为中国人民防空标志。中国人民防空标志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自1999年5月1日起沿用。此标志由图片和文字组成,基本含义是中国人民防空。文字“CCAD”是Chinese civil air defence(中国人民防空)的英文缩写。长城象征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寓意人民防空是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的地下长城。蓝色三角图形和橙色背景为日内瓦公约第一附加议定书确定的民防国际通用标志的主体,象征中国人民防空与国际民防接轨。图案的金黄色框为人民防空工程图形,象征人民防空的基本手段、任务和宗旨,即人民防空通过采用工程掩蔽等防护措施,防范和减轻空袭及灾害的危害,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绿色橄榄枝象征和平与安宁。
‘陆’ 国家人民防空办公室的介绍
1950年10月,中央成立中央人民防空筹备委员会,标志着新中国人民防空事业诞生。1994年11月国家国动委成立,原国家人民防空委员会办公室改为国家国动委人民防空办公室。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颁布并于次年施行,明确国家人民防空办公室是管理全国人民防空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平时负责组织管理全国人民防空建设,战时负责组织开展城市人民防空袭斗争。主要职责有:负责《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等法律、法规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研究提出人民防空工作的方针、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国防建设需要,拟定人民防空事业的发展战略与中长期发展规划,编制人民防空工作年度计划,经批准后组织实施。拟定国家人民防空重点城市的防护类别、防护标准,经批准后实施。会同有关部门审批人民防空建设与城市建设相结合规划,审核城市总体规划中贯彻落实人民防空要求及人民防空建设规划情况,依法对城市和经济目标的人民防空建设进行监督检查。组织开展人民防空组织指挥工作。组织管理人民防空通信警报建设。组织管理人民防空工程建设。组织开展人民防空宣传教育等。
‘柒’ “人民防空”手抄报资料!!!!
防空,是指对来自航空空间或外层空间的敌方飞行器进行斗争的措施和行动。现代防空,主要是抗击敌方各型来袭飞机、巡航导弹、弹道导弹和军用航天器等。人民防空是指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防备敌方空中袭击消除空袭后果所采取的措施和行动,简称人防。人民防空同国土防空、野战防空共同组成国家防空体系,是现代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减少国民经济损失,保存战争潜力。有些国家把战时保护居民安全与平时抢险救灾的行动称为“民防”。 人民防空
此随着空袭兵器,特别是高技术空袭兵器的发展,空袭的破坏效能迅速提高,空袭已成为高技术强敌制胜的主要手段,从而使防空不仅越来越困难,而且越来越重要,防空作战的成败已成为高技术局部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 战争潜力虽然平时并不表现为直接的战斗力,但战时却能根据需要迅速转化为实际战争能力。因此,战争潜力是战争胜负的最终决定因素。尤其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作为综合国力的较量,对战争潜力的依赖性更强,只有确保潜力,才能最终打赢。因此,人民防空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首先,人民防空能有效地保存国家经济潜力。我国人民防空的重点是国家政治、经济中心的大、中城市,这些城市中的重要交通、通信、电力、水利、仓库等设施,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加强人民防空建设,严密组织防护,对于提高这些目标的生存能力无疑将发挥重要作用。高技术空袭虽然难以彻底防范,但通过合理的分散布局,尽可能的地下化,严格的伪装保护,积极组织抢救、抢修等,将空袭损失控制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可能的。 其次,人民防空能有效保存人力资源、稳定民心士气。人力资源是战争潜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持战争能力的源泉,在历次战争中,受害极大,伤亡惨重。我国人民防空以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为重要任务,强调通过人民防空教育和训练,提高全民的防空意识和防护技能,注重修建规模合适的人员防护工程和人口疏散地域,力求战时快速救治,这必将在未来保存人力资源方面发挥巨大作用。人民防空能稳定民心士气。高技术空袭一旦发生,大量建筑物被毁,居民生活环境恶化,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极易引起心理恐慌和行动失措,动摇民心士气。对此,只有通过平时的人民防空教育,战时广泛深入的人民防空动员以及切实有效的人民防空措施,才能使广大群众做好心理准备,增强防护信心,从而处乱不惊,始终保持旺盛斗志。 再次,人民防空在城市建设中有多重作用。城市是人防建设的载体。加强人防建设,能够在满足战时需要的同时,增强抗震抗损毁的能力,减轻各种灾害事故的破坏程度,是建设安全型城市的需要。反思汶川地震因房屋倒塌导致大量人员伤亡的惨剧,也从建筑安全角度说明了在城市建设中落实人防要求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人防建设对于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缓解城市中心密度、促进人车立体分流、扩大基础设置容量、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城市生态、完善城市功能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
基本原则
人民防空建设的基本原则是:“必须走有中国特色的建设之路,坚持人民防空建设与经济建设相协调,与城市建设相结合;坚持人民防空与要地防空、野战防空相 结合;坚持战时防空与平时防灾减灾救灾相结合;坚持长远建设与应急建设相结合;坚持国家建设与社会、集体、个体建设相结合。做到着眼全局、统筹规划,同步 建设、协调发展,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科技强业、注重效益,依法建设,依法管理。”
基本措施
一是规定人民防空接受军地双重领导,保证居民能尽快获得敌空袭信息,并参加联合防空袭斗争;二是建立人防警报通信系统,及时指导居民开展防护;三是建立 人防工程 人民防空
或疏散基地,保证居民的安全隐蔽;四是组织和训练人防专业队伍,及时消除空袭后果;五是普及人防知识和防护技能,提高居民的自救互救能力。六是人 防机构协助社区、企业等制订防空袭、防灾害预案,保证一旦遭受敌空袭或灾害,能够立即组织居民进入防护状态。
编辑本段领导机构设置
人民防空办公室是政府和国防动员委员会负责人民防空事务的专门办事机构。人防办的职责是利用各种方式教育、训练居民,使居民学会在平时事故、灾害、恐怖事 件和敌人空袭中保护自己生命财产安全的知识与防护技能;建设人防设施并进行防空准备;有指导居民在战时能从掩蔽、疏散和其他途径获得安全保护的职责。
人民防空工程包括为保障战时人员与物资掩蔽、人民防空指挥、医疗救护等而独修建的地下防护建筑,以及结合地面建筑修建的战时可用于防空的地下室。 1、人防工程建设的原则。人民防空工程建设应当遵循统一规划,量力而行,平战结合,质量第一的原则。 2、盖楼房要建防空地下室。《人民防空法》规定:“城市新建民用建筑,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修建战时可用于防空的地下室。”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双方航空兵在对战场军事目标袭击的同时,也对对方后方居民集中区和经济目标进行轰炸。因此,许多参战国家开始对居民和国民经济目标采取防护措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空袭兵器的迅速发展,空袭的规模和破坏程度增大,交战双方都把轰炸对方城市和其他重要军事、经济目标,破坏战争潜力,动摇民心士气,作为赢得战争胜利的重要手段。许多国家对民防极为重视,构筑防护工程,发布防空警报,组织人员疏散隐蔽和消除空袭后果,从而减少了空中袭击所造成的损失。例如,英国在加强防空作战的同时,采取较为完备的民防措施,虽遭受德国轰炸达5年之久,本土落弹弹重7万余吨,但伤亡仅14万人。战后,许多国家接受这次战争的经验教训,把加强民防建设作为战争准备的重要内容之一。苏联把民防视为保卫国家安全最重要的战略措施,在国防部设立民防司令部,并在各加盟共和国、边疆区,州、市和区,以及工厂、农庄、机关、院校设置民防司令部或指挥部。美国认为民防是其整个威慑力量态势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在国防部设立民防准备局,州、市、镇都有民防机构。西欧一些国家把民防作为总体防御的重要支柱,纳入国家总体防御体系。很多国家的防空工程已具有相当规模,在城市修建地下铁道、地下街、地下车场,甚至把一部分重要的工厂(生产车间)、医疗设施和物资转入地下。建设完备的防空警报系统,建立专业民防部队和义务民防队。对居民进行防空知识教育和疏散准备。不少国家颁布民防法,用法律保证民防的实施。 中国组织人民群众防空是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的。国民党政府为防备日本侵华军队的轰炸破坏,于1934年在部分省、市设立防空司令部,在一些市、 县、 镇设立民防组织。1937年颁布了防空法。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苏维埃政府为对付国民党军队的轰炸,于1933年在中央革命根据地的部分城乡建立过防空防毒委员会,指导群众防空。抗日战争期间,在陕甘宁边区和各抗日根据地都采取了人民防空措施,减少了敌人轰炸所造成的损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务院于1950年颁布了《开展人民防空工作的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建立人民防空体制,逐步开展人民防空工作。毛泽东把人民防空提到战略的高度,号召全国人民“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周恩来亲自组织领导全国人民防空工作的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规定了人民防空的任务、方针和政策,使这项工作不断发展。全国人民防空的领导机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委员会,在大军区、省(市、自治区)和重点城市也设立人民防空委员会,其成员由政府、军队及其有关部门的领导人组成。各级人民防空委员会下设工作机构,承办日常工作。政府的有关部门、重点城市的街道和大型厂矿、企事业单位也都建立有相应的机构或编配专职人员,对本单位的人防工作实施领导、规划和督促检查。 人民防空贯彻人民战争思想和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从战时最困难、最复杂的情况出发,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充分准备,严密防护。国家根据整个战备工作的需要和可能,确定开展人民防空工作的城市和地区,把人防建设纳入国民经济计划和城市发展规划,使人防建设与基本建设、城市防卫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有重点有步骤地组织实施。
编辑本段主要任务
主要任务
1、对人民群众进行战备思想教育和防空知识教育,修建各种类型的防护工程,使居民和主要物资得到可靠的防护; 2、建立通信警报系统,准确快速传递、发放防空警报和保证指挥畅通; 3、组织和训练防空专业队伍,战时消除空袭后果; 4、制定人员、物资的疏散计划和有组织有秩序的疏散、转移; 5、协助有关部门控制城市规模和调整工业布局以及对国民经济的重要目标进行防护。人民防空的任务涉及范围比较广泛,组织实施极为复杂,需要各部门通力合作,按照各自的职能范围完成所规定的任务。
展望
未来战争,由于核武器和远程空袭兵器的迅速发展,缩小了前后方的界限,战争的突然性和破坏性急剧增大。因此,从保证战争潜力来说,人民防空将具有更重要的战略作用,人民防空建设将更加紧密地与国家经济建设相结合,逐步发展为整个国土的全民防护,不断改进和完善防护措施,实现警报和指挥系统的自动化及器材装备的现代化,以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
编辑本段公民的人民防空权利和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第八条规定:一切组织和个人都有得到人民防空保护的权利,都必须依法履行人民防空义务。 一切组织和个人应得到的人名防空保护的权利是:防空袭疏散、掩蔽、医疗救护和救助,必需的生活供给,接受人民防空知识教育和技能训练等。 一切组织和个人都要依法履行的人民防空的义务是:参加人民防空建设,负担人民防空费用,执行人民防空勤务,保护人民防空设施,参加群众防空组织,接受人民防空教育、训练,开展相互救助等。
编辑本段人防警报
国家按人防音响警报发放的时机规定为预先警报、空袭警报、解除警报三种。识别方法如下: 预先警报信号:鸣36秒、停24秒,反复三遍为一个周期,时间3分钟。预先警报鸣响时,准备个人防护器材,配齐个人防空应急包内的一切急需物品,明确人防工程位置及疏散转移路线。居室人员要关闭门窗,切断电源,熄灭炉火,关闭煤气、液化气等。 空袭警报信号:鸣6秒、停6秒,反复十五遍为一个周期,时间3分钟。空袭警报鸣响时,携带好个人防护器材和应急包,迅速进入人防工程内或按事先选定的地方疏散或隐蔽。 解除警报信号:连续长鸣3分钟。解除警报鸣响后,有秩序地离开人防工程,清扫卫生、检查设施、关好门。
‘捌’ 国家防空办是什么级别
国家级别的人防办属于国务院,是副部级行政单位。
国家防空办也就是国家人民防空办公室。
(8)国家人民防空图片高清扩展阅读:
1950年10月,中央成立中央人民防空筹备委员会,标志着新中国人民防空事业诞生。1994年11月国家国动委成立,原国家人民防空委员会办公室改为国家国动委人民防空办公室。
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颁布并于次年施行,明确国家人民防空办公室是管理全国人民防空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平时负责组织管理全国人民防空建设,战时负责组织开展城市人民防空袭斗争。
‘玖’ 中国人民防空标志中( )象征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寓意人民防空是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的
金黄色长城图形象征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寓意人民防空是国防的组成部分,是我国的地下长城。
蓝色三角图形为日内瓦公约第一附加议定书确定的民防国际通用标志的主体,象征中国人民防空与国际民防接轨。
‘拾’ 急需人民防空防灾教育图片漫画
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
中国着眼现代战争特点和国家安全需要,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提高平战转换、快速动员、持续保障和综合防护能力。
武装力量动员
中国的武装力量动员包括兵员动员、武器装备动员和后勤物资动员等。人民解放军动员的主要任务,是根据作战预案拟制战时部队动员计划及保障计划,做好现役部队预编满员和预备役部队建设的落实工作,国家发布动员令后按战时体制编制扩编和组建部队等。武警部队动员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战时可能担负的任务拟制动员计划及保障计划,做好平时预编满员和调整、扩编或重组部队的落实工作,国家发布动员令后根据赋予的任务调整建制或组、扩建部队等。民兵动员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战时兵员动员的需要和参战支前预案,收拢集结人员、调整充实组织、发放武器装备、开展临战训练和落实相关保障。
总参谋部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指示,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以及国家机关有关部门的协助下,组织开展武装力量动员工作。各军兵种负责本军兵种武装力量动员。军区、省军区系统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负责后备力量动员。
中国通过保持精干的常备军、完善预备役制度、组建预备役部队、划分兵员补充区、储存武器装备和军需物资以及组织军民联合动员演练等措施,有效保证了武装力量动员的顺利实施,使武装力量在常备力量精简的情况下仍具有遏制和消除各类安全危机的能力。近年来,中国加快民兵、预备役部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加大地方相关高技术人员和诸军(兵)种后备兵员的储备,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整体质量水平有新的提高。
国民经济动员
的基本政策是:根据国家发展战略,依托国民经济实力发展国民经济动员,把国防经济建设寓于国家的经济发展之中;发挥国民经济动员在国家经济建设与国防常备能力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在国家经济结构调整中统筹考虑军需民用、平战衔接,使平时的国防经济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上;加强高新科学技术和军民两用技术的开发利用,注重高科技产品的动员和高技术储备,从整体上提高国民经济动员基础的科技水平;按照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功能定位,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应战、应急结合的国民经济动员体制、机制、法制;坚持全民自卫原则,提高适应信息化条件下防卫作战需要的国民经济动员能力。国民经济动员的主要目标是,建成比较完善的应付战争兼顾应对突发事件双重功能的国民经济动员体系,形成与国民经济有机融合的国民经济动员基础,能够从经济上保障和应付局部战争及突发事件的需要。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经济动员能力不断提高。在信息通讯、公路、铁路、桥梁、隧道、机场、港口、码头和城市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中更加注重兼顾国防要求,加大平战结合力度。加强应战应急相结合的国民经济动员机制建设,建立了平战兼顾的国民经济动员预案体系。在机械、兵器、航空、航天、船舶、化工等领域建立国民经济动员中心,优化了国民经济动员能力建设的结构和布局。基本完成国民经济动员潜力调查,初步建成国家和部分省市国民经济动员管理信息系统。各级国民经济动员机构作为国家应急力量的组成部分,建立了国民经济动员机构与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构之间的联系机制,参与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保障,积极为公共安全建设服务。
人民防空
与要地防空、野战防空共同构成中国三位一体的国土防空体系。新时期的人民防空,战时担负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经济建设成果任务,平时担负防灾救灾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任务。人民防空经费由国家和社会共同负担。国家颁布了人民防空法,各级人民政府制定完善了相配套的人民防空法规及规章。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将人民防空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近年来,人民防空战备水平、城市整体防护能力和应付突发公共事件能力明显提升。初步建立起省、市、县三级互联互通的指挥通信和警报通信专用网,健全了城市防空预警报知网络,重点城市的警报音响覆盖率达到85%以上,多数人民防空重点城市建成人民防空指挥所。各大中城市组建了抢险抢修、医疗救护、消防、治安、防化防疫、通信、运输等防护救援队伍,组织短期脱产集训及重大灾害事故应急救援演练,对人民群众进行人民防空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将人民防空教育列入学校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一些厂矿、企业和社区还组建了民防志愿者队伍。
民兵建设
民兵工作在国务院、中央军委统一领导下,实行地方党委、政府和军事系统的双重领导。民兵建设以人民战争思想为指导,坚持劳武结合、平战结合。
目前,民兵工作重心正在从农村向城市和交通沿线转移,编组单位从国有企业向民营企业、传统行业向高科技行业拓展,组织结构从以步兵为主向以专业技术队伍为主调整。高炮、地炮、导弹、通信、工兵、防化、侦察、信息等专业技术分队比例进一步提高,海军、空军、第二炮兵民兵分队建设得到加强,初步形成以专业技术分队、对口专业分队为主体,以防空部(分)队、军兵种分队、应急分队为重点的民兵组织建设新格局。
国家加大民兵武器装备建设投入,重点加强防空和应急维稳装备建设,淘汰、报废一批老旧武器。各地深化民兵训练改革,实行省军区、军分区、县(市、区)人武部和基层人武部四级组训体制,与现役部队进行挂钩训练和联训联演,民兵的快速动员和遂行任务能力明显提高。
预备役部队建设
预备役部队是人民解放军的组成部分,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重点。平时按照规定进行训练,必要时可以依法协助维护社会秩序,战时根据国家动员令成建制转服现役。
近年来,预备役部队在保持现有规模的基础上,适度减少陆军预备役部队数量,扩大海军、空军、第二炮兵预备役部队建设规模,扩大专业技术预备役部队的建设比例,扩大后勤和装备保障预备役部队的建设数量,圆满完成“十五”时期军兵种预备役部队组建任务。全军预备役部队绝大多数的师、旅、团建有训练基地、装备仓库和必要的办公、生活用房,接通了通信光缆。预备役部队坚持把军事训练作为中心任务,严格按纲施训,确保训练任务落实,促进预备役部队军事训练由单兵、分队训练向首长机关、技术骨干、部队合成、实兵演习更高层次的训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