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是什么品种的苍蝇怎么把他们赶尽杀绝
麻蝇为,中型至大型种,最长可达13毫米,为喜室外性居住区蝇种,不以眼间距宽狭分雄雌,而要观察尾部,雄性尾部有亮黑色或红色球状膨腹端,雌性则无,而体形较肥胖,两性胸背部有三条黑色纵纹,腹部背面有黑白相间的棋盘格斑,可随光线的折光而变色,一般体型较大,也有小型。可以打药,也可以在室内泼洒食醋,熏走它,灭绝是不可能的。
烟丝灭蝇术。将香烟剥开,取烟丝在锅内栲焦,碾成细末,加入少量食糖和鱼内脏碎末,在纸头上混允后,放在苍蝇经常出没处,苍蝇食后可丧失飞行能力,再打就容易了。
2. 世界上最大的苍蝇
世界上最大的苍蝇来自美国新罕布夏州的首都康科,身长达到了2.9CM,比一个一元硬币的直径还要长,可惜在吉尼斯世界纪录的相关人员赶到的时候,这只世界上最大的苍蝇已经死于一个41岁的中年人之手,壮烈牺牲了。
3. 苍蝇中的奇葩,你见过哪些
说起苍蝇,大家都很讨厌,
这小虫不安安静静待着,
就爱到处乱窜,
一会飞到食物上,
一会又从你脸上擦过,
可让人心烦了!
不过,也有那么些苍蝇很是奇葩,
招人喜爱!
+甲虫?还是苍蝇?+
大伙先来猜猜,这是什么虫?
说甲虫的,你就错了。
这金属光泽的盾片,艾玛,长得好看又圆润!如此精致的小虫,真的不是叶甲?NO,它们是苍蝇中的——甲蝇!细细看来,头部结构就与叶甲很不同。
叶甲
甲蝇是甲蝇科Celyphidae昆虫的统称,英文名beetle flies,个子很小,仅仅5mm左右,小盾片向后延伸拱突盖住腹部,形成了一个保护壳。
甲蝇披着这么大的盾片,照样能飞行哦。休息时,翅就会折叠在“甲壳”下面。
+K歌之王+
请问这只虫,你确定不是一支话筒?让人突然想去K歌了。哎呀,底下这两只“话筒”在干什么呀?
小小的身体,又大又圆的头,一对巨大的复眼就覆盖了整个头,简直是苍蝇中的奇葩。让人不禁想起“戴墨镜”的牛虻!
不过,这只虫是实实在在的苍蝇哦,江湖人称“头蝇”,是头蝇科Pipunculidae昆虫的统称,英语名叫做big-headed flies,直译就是大头苍蝇。
头蝇是一类寄生蝇,幼虫会寄生在其他昆虫体内长大。已经发现的有1300多种,在全世界都有分布。
这么大的复眼也不是全无用处,眼睛大,视野广,吃货们捕捉起猎物来就方便多啦。
+头上长鹿角!+
这俩虫在做羞羞事,真让人不好意思盯着看。不过,上面那只虫头顶着两只鹿角?鹿角怎么跑到虫身上去了?莫非是哪个PS大神干的好事?
和独角仙一样,苍蝇头上长角啦!这长着“鹿角”的苍蝇,就是实蝇科的鹿角实蝇(antler fly)。俩雄虫相见,分外眼红,有了鹿角武器,打起架来也是毫不含糊,直接斗起来!
+蜂?蝇?分不清!+
拟蜂眼蝇
要说拟态,和拟蜂眼蝇相比,瓜实蝇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泥壶蜂
你能区分它们么?拟蜂眼蝇Cerioides annulata是眼蝇科的昆虫,体长约24~26mm,分布在低海拔山区。
一个是双翅目,一个是膜翅目,还是能分开的呀!它们的触角构造不同:拟蜂眼蝇的触角基节于突角处分叉,而泥壶蜂的触角第一节特长,鞭节有多亚节。
拟蜂眼蝇(左) 泥壶蜂(右)
拟蜂眼蝇这身装扮,不知道吓走多少人呢!
4. 苍蝇的别称、外形特征、习性,分别是什么
苍蝇,别称:麻蝇、绿豆蝇、丽蝇、丝光绿蝇等。苍蝇是昆虫纲 、双翅目、环裂亚目、蝇科、苍蝇属昆虫。
苍蝇,体型小型到中型,触角短,仅 3 节,末节末端有节鞭或末节背面有一根羽状刚毛,称触角芒。复眼2 只,单眼3 只。口器为舔吸式。前翅膜质,用来飞翔。后翅退化为平衡棒,隐于前翅基部的翅瓣下。口器属于舔吸式,上下颚均退化,仅余 1 对棒状的下颚须;下唇退化为长的喙,喙端部膨大成 1 对具环沟的唇瓣。喙的背面基部着生一剑状上唇,其下紧贴一扁长的舌,两相闭合而成食物道。
苍蝇的食性非常复杂,属于杂食性蝇类,可以取食各种物质,如人的食物、人和畜禽的分泌物和排泄物、厨房残渣和其他垃圾以及植物的液汁等。家蝇饱食之后,间隔很短时间(几分钟),即可排粪。由于吐泻、排粪频繁,失水较多,又促使其频繁取食,因而苍蝇在孳生物质上边吃、边吐、边排,造成严重污染。在畜禽场里,饲料及饮水器具常被其污染。
苍蝇能够传播 50 种疾病,其中对畜禽养殖有影响的重要疾病如禽流感、新城疫、口蹄疫、猪瘟、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禽大肠杆菌病,球虫病等,在疾病暴发时苍蝇可加速流行性疫病的传播。畜禽舍内的大量苍蝇,可导致禽群烦躁不安,污染蛋壳。粪便中蛆的活动可导致禽舍内的氨气含量升高,影响鸡群的生产性能,还可导致家畜精神不安,畜群身体相互磨擦,相互撕咬等造成外表的损伤,降低了肉用等级。畜禽的精神状态不佳和过多的运动会降低肉料比,增加了饲养成本,降低受益。另外,苍蝇还可以传播多种人类的传染疾病,从而威胁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
5. 苍蝇的形态特征
苍蝇属双翅目,体型小型到中型,触角短于头部和胸部的总长,仅 3 节,末节末端有节鞭或末节背面有一根羽状刚毛,称触角芒(arista)。复眼2 只,单眼3 只。口器为舔吸式。前翅膜质,用来飞翔。后翅退化为平衡棒(halter),隐于前翅基部的翅瓣下。 苍蝇为完全变态的昆虫,它的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蛆)、蛹、成虫,四个时期,各个时期的形态完全不同。雌虫将卵产于腐肉或粪便等腐败有机物上,幼虫孵化后以这些腐败物为食。某些种类的苍蝇卵胎生,例如麻蝇。 卵
卵乳白色,呈香蕉形或椭圆形,长约 1mm。卵壳背面有两条嵴,嵴间的膜最薄,孵化时幼虫即从此处钻出。卵期的发育时间为 8~24 小时,与环境温度、湿度有关,卵在 13℃ 以下不发育,低于 8℃ 或高于 42℃ 则死亡。在下列范围内,卵的孵化时间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22℃ 时,20 小时;25℃ 时,需 16~18 小时;28℃ 时,需 14 个小时;35℃ 时,仅需 8~10 小时。生长基质的湿度也对卵的孵化率有影响:相对湿度为 75~80% 时,孵化率最高;低于 65% 或高于 85% 时,孵化率明显降低。
幼虫
幼虫俗称蝇蛆,有三个龄期:1 龄幼虫体长 1~3mm,仅有后气门。蜕皮后变为 2 龄,长 3~5mm,有前气门,后气门有 2 裂。再次蜕皮即为 3 龄,长 5~13mm,后气门 3 裂。蝇蛆体色,1~3 龄由透明、乳白色变为乳黄色,直至成熟、化蛹。3 龄幼虫呈长圆锥形,前端尖细,后端呈切截状,无眼、无足。蝇蛆的生活特性是喜欢钻孔,畏惧强光,终日隐居于孳生物的避光黑暗处。它具有多食性,形形色色的腐败发酵有机物,都是它的美味佳肴。幼虫期是苍蝇一生中关键时期,其生长发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种蝇的个体大小和繁殖效率。
幼虫其头咽骨,后气门片,后气门裂,腹末小突是分类鉴定常用特征。三龄幼虫头小,口钩爪状,左右不对称。
蛹
蛹是苍蝇生活史上的第三个变态。它呈桶状即围蛹。其体色由淡变深,最终变为栗褐色,长 5~8mm。蛹壳内不断进行变态,一旦苍蝇的雏形形成,便进入羽化阶段。羽化时,苍蝇靠头部的额囊交替膨胀与收缩,将蛹壳头端挤开而爬出,穿过疏松沙土或其他培养料而到达地表面。从化蛹至羽化,称为蛹期。
成虫
6. 不同苍蝇的样子图片和他们吃什么
蝇类有64个科3万4千余种
主要蝇种是家蝇、市蝇、丝光绿蝇、大头金蝇。
雌雄分别
??⒈从它们的个体中看:群体中个体较小的一般为雄性,个体较大的一般为雌雄;⒉看它们的肚子分别雌雄:雄性苍蝇的肚子小而扁,雌性苍蝇的肚子大而圆;⒊看它们的屁股分雌性:雄性苍蝇的屁股是圆形的,雌性苍蝇的屁股是尖型的。
常见的蝇类多属蝇科、丽蝇科、麻蝇科、和花蝇科、等。
1.市蝇:也是家蝇属成员,比家蝇体形稍小,体色稍淡,体长约5-6mm。其复眼亦无毛,中胸盾片仅2条黑色纵条,前胸侧板中央凹陷处无纤毛、腋瓣上肋无前后钢毛簇,第一腹板无纤毛,下侧片在后气门前下方有纤毛,且较家蝇发达。它在我国分布也相当广泛,目前除黑龙江哈尔滨以北地区外,其余各省区均有记载,而且以东南部诸省的种群数量为高。它在家蝇属中与人的关系密切程度仅次于家蝇。
2.厩腐蝇:厩腐蝇又称大家蝇,属于蝇科、腐蝇属。体型较大,胸背有两条黑纵纹,其两侧有四块黑斑,小盾片端部呈黄棕色。第四纵脉向上微弯,触角芒为长羽状,分枝到顶。我国除台湾、广西、贵州等省区不详外,其他各地均有分布,种群数量以东北、华北、西北为高。
3.大头金蝇:大头金蝇又称红头金蝇,属于丽蝇科、金蝇属。体大,有亮绿色金属光泽,复眼鲜红色。胸背无黑色纵纹,鬃少,多细毛。两颊部为橙黄色。分布于辽宁南部及华北、华东、华南各地。大头金蝇可药用,老熟干燥幼虫入药,有清热解毒、消积化癖之功效。
4.丝光绿蝇:属于丽蝇科、绿蝇属。中型种,最大者身长可达lomm,体色绿,有金属光泽。在绿蝇属内,本种额宽,雄性间额宽约为侧额宽的2倍,雌性额宽大于头宽的1/3,一侧额宽约为间额的1/2,后中鬃3对,前缘基鳞黄色,后胸腹板有纤毛(图2-5)。它几乎遍布全世界,我国境内都有分布。在北方为主要居住区蝇类,与人关系密切。
5.铜绿蝇:属于丽蝇科、绿蝇属。中型种,最大者身长可达8 mm,体色呈嫩橄榄绿色至青铜色。有金属光泽,外部特征很象丝光绿蝇,主要区别是它的后胸腹板无纤毛;在额的最狭处,雄性侧额约和间额等宽,雌性侧额宽约为间额宽的2/3;从侧面观雄蝇腹部在后上方拱起。它的习性与丝光绿蝇相似。铜绿蝇在我国东南方数量较多,最北可分布到辽南,西部高原和西北地区未曾发现。
6.亮绿蝇:本种亦为中型种,最大者身长可达9mm,体色青绿,有金属光泽,本种雄性额狭,在最狭处间额存在,后中鬃2对,前缘基鳞黑色,腹部各背板无明显的暗色后缘带,雄性第九背板小,黑色。以上诸特点可与绿蝇属内其它常见种相区别。本种在我国的分布也很广泛,种群数量以东北、华北为多。
7.夏厕蝇:属于蝇科、厕蝇属。它的外貌比家蝇显得瘦小苗条,身长4-6mm,体色灰黄,特别是腹部在灰黄的底色上有暗色倒丁字形斑纹,雄蝇的斑纹更为明显,同时它具有触角芒裸、翅第三纵脉与第四纵脉平行、第六纵脉短等厕蝇属的共同特征,容易与家蝇区分开。它在我国广泛分布,特别在西北、华北、东北种群数量很大。
8.元厕蝇帆:形态很像夏厕蝇,但体色较灰,雄性腹部有清晰的正中暗色纵条,雌性纵条不明显,容易与夏厕蝇相区别(图2-8)。在我国广泛分布,尤以东部和南方诸省(区)种群数量为多,几乎代替了夏厕蝇的位置。
9.瘤胫厕蝇:本种雄性中足胫节中部腹面有明显的瘤状隆起,在相对应处的中足股节腹面有钝头的刺状鬃毛簇,腹部灰色,各背板也有略呈倒“丁”字形的暗色斑:雌性中足无瘤状隆起,腹部暗灰色,无明显的斑纹,容易与厕蝇属其它种类相区别。它在我国的分布也很广泛,种群数量则以西北和东北较多。与人的关系较密切。
10.巨尾阿丽蝇:本种体型大,身长可达12mm。青蓝色,覆薄的淡色粉被。在丽蝇中,巨尾阿丽蝇雄性额宽,约为头宽的1/7,两性中胸盾片沟前有三条明显的黑色纵条,中间一条较宽;雄性尾器特别巨大。本种在我国,除新疆外,其它省区均有分布,而以东部和降雨量超过500毫米的地区种群数量大。与人关系密切。
11.红头丽蝇:本种体型大,身长可达13mm。青蓝色,胸部淡色粉被稍浓。与丽蝇属的其它常见种相比,其雄性额略宽,约为头宽的1/13,颊橙色,以至红棕色,在口缘处几乎全部红色,两性中胸盾片沟前只有2条很细的不很清晰的黑色纵条;雄性尾器不特别巨大,容易与巨尾阿丽蝇相区别。本种为全北区种类,是我国西北、内蒙古、青藏高原、东北北部和川、滇等地的常见种,较少分布于我国东南。
12.乌拉尔丽蝇:本种亦为大型种,身长可达12. 5mm。青蓝色、较暗,胸背部亦覆淡色粉被,颊的前方大部红色,在口缘处约一半为红色、从外观上不容易与红头丽蝇区别,但两者雄性侧尾叶截然不同,红头丽蝇侧尾叶宽,未端圆钝,而乌拉尔丽蝇侧尾叶细长而直,未端稍向前钩曲。乌拉尔丽蝇为旧北区种类,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新疆、青藏和内蒙古、甘肃的西部地区。
13.伏蝇:中型种,体长可达lomm,体色暗绿,有钝金属光泽、颜黑色,有稀疏黄色粉被,触角大部红色,前中鬃发达,后中鬃最后2对发达,后背中鬃有4-5个鬃位,上腋瓣上面外方有白色纤毛。本种为全北区种类,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北、华北、东北,分布的南缘大约在上海、南京、郑州、宜宾一线,它在西北、东北的种群数量大。
14。新陆原伏蝇:中型至大型种。最长可达13mm,暗青蓝带紫色,除第2节外、颜色都呈黑色,触须红黄色,前、后中鬃均不发达,仅小盾前1对存在,后背中鬃有4^-5个鬃位,上腋瓣的上面外方有黑色纤毛。本种为全北区种类,较为普遍,它的地位相当于东洋区的金蝇,在我国它分布的南界与伏蝇近似,在青藏高原和新疆、黑龙江等省(区)很常见,种群数量大。与人关系密切。
15.棕尾别麻蝇:属于麻蝇科、麻蝇属。中型至大型种,最大者身长可达13mm,体色灰褐,雄额宽约为头宽的1/6,颊部后方1/2-1/3长度内为白色毛。前胸侧板中央凹陷处有不特别密的黑色纤毛,有时仅1-2根,后背中鬃5-6个鬃们,尾器棕褐色.本种分布于古北区东部和东洋界、澳洲界。在我国除新疆外,均有分布。在麻蝇中,它的种群数量无论是在南方或华北都比较高。
16.黑尾黑麻蝇:中型至大型种,最大者身长可达14mm,体色灰褐,一般较深,后背中鬃3对,等距排列:都发达,雄性第五腹板有刷状鬃斑,第七、八腹节的后缘鬃发达,雌性第六背板比较发达,突出于第五背板后方,侧面可以见到。本种分布于全北界,可进入东洋界的北部,在我国全境都有,而以西北、华北、东北虫口数量大。本种是麻蝇科中比较重要的种类。
17.红尾拉蝇:小型至中型种,体色黄灰,腹部为棋盘状斑纹,额鬃列的下段走向在雄性中仅稍向外,在雌性中差不多是直的,不向外,后背中鬃3对;雄性小盾端鬃退化,两性尾器均为红色。本种为古北区种类,在华南无分布,在江南诸省也少见,但在云南可常见到,种群数量以西北和东北较大。
除上述17种外,在我国东南方城市内特别是绿化地带内,瘦叶带绿蝇,狭额腐蝇、黑蝇属等也较常见,北部和西北部则以宽丽蝇、白头麻蝇群的一些种类较为常见。
7. 苍蝇的外形和特征
【苍蝇简介】据70年代末统计,全世界有双翅目的昆虫132个科12万余种,其中蝇类就有64个科3万4千余种。福州市区有4科38属74种。主要蝇种是家蝇(右图)、市蝇、丝光绿蝇、大头金蝇。
苍蝇具有一次交配可终身产卵的生理特点,一只雌蝇一生可产卵5-6次,每次产卵数约100-150粒,最多可达300粒左右。一年内可繁殖10-12代。
【生活史】在生物学上,苍蝇属于典型的“完全变态昆虫”。它的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蛆)、蛹、成虫四个时期,各个时期的形态完全不同。分述如下:
1、卵:卵乳白色,呈香蕉形或椭圆形,长约1毫米 。卵壳背面有两条嵴,嵴间的膜最薄,孵化时幼虫即从此处钻出。卵期的发育时间为8~24小时,与环境温度、湿度有关,卵在13℃以下不发育,低于8℃或高于42℃则死亡。在下列范围内,卵的孵化时间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22℃时,20小时;25℃时,需16~18小时;28℃时,需14个小时;35℃时,仅需8~10小时。生长基质的湿度也对卵的孵化率有影响:相对湿度为75%~80%时,孵化率最高;低于65%或高于85%时,孵化率明显降低。
��2、幼虫:苍蝇的幼虫俗称蝇蛆,有三个龄期:1龄幼虫体长1~3毫米,仅有后气门。蜕皮后变为2龄,长3~5毫米,有前气门,后气门有2裂。再次蜕皮即为3龄,长5~13毫米,后气门3裂。蝇蛆体色,1~3龄由透明、乳白色变为乳黄色,直至成熟、化蛹。3龄幼虫呈长圆锥形,前端尖细,后端呈切截状,无眼、无足。蝇蛆的生活特性是喜欢钻孔,畏惧强光,终日隐居于孳生物的避光黑暗处。它具有多食性,形形色色的腐败发酵有机物,都是它的美味佳肴。幼虫期是苍蝇一生中关键时期,其生长发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种蝇的个体大小和繁殖效率。
��影响蝇蛆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如下:
��①温度:它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蝇蛆的发育时间长短。最适环境温度(培养基料温度)为34~40℃,发育期可缩短为3~3.5天;温度25~30℃时,发育期为4~6天;温度20~25℃时,发育期为5~9天;温度16℃时,发育期长达17~19天。发育期最低温度为8~12℃,高于48℃则夭折。
��②湿度:1~2龄期蝇蛆的适宜环境湿度为61%~80%,最佳湿度为71%~80%。3龄期蝇蛆的适宜环境湿度为61%~70%,超过80%便不能正常发育。可见蝇蛆的发育需要一定的湿度,但并非越高越好。在生产实践中,适宜的湿度为65%~70%;低于40%,蝇蛆发育停滞,化蛹极少,甚至导致蝇蛆死亡。
�� ③食物:蝇蛆的重要生态之一就是食杂性,而且在栖息处就地取食。有人曾在1.5平方米的猪粪中发现蝇蛆和蛹多达7.64万个!动物性饲料、植物性饲料以至微生物中的蛋白质,都是蝇蛆喜摄入的营养成分。食物的数量、质量、发酵温度以至含水量,都直接关系到蝇蛆的发育效果。3龄期蝇蛆发育成熟后即停止摄食,在低温15~20℃和低湿的条件下,常离开孳生场所,钻到附近泥土疏松处化蛹。有人曾在某酒厂院内墙根的水泥地面破损处缝隙中发现成千上万只家蝇的蛹。
��④通气:空气流通有利于蝇蛆的生长发育。在垃圾堆里,蝇蛆常分布于具有较大空隙的墙角、墙根处。
��掌握上述蝇蛆的生长特性,用于指导生产实际,对于提高蝇蛆养殖效益大有裨益。
��3、蛹:蛹是苍蝇生活史上的第三个变态。它呈桶状即围蛹。其体色由淡变深,最终变为栗褐色,长5~8毫米。蛹壳内不断进行变态,一旦苍蝇的雏形形成,便进入羽化阶段。羽化时,苍蝇靠头部的额囊交替膨胀与收缩,将蛹壳头端挤开而爬出,穿过疏松沙土或其他培养料而到达地表面。从化蛹至羽化,称为蛹期。
��影响蛹生长发育的外界因素主要有:
��①温度:3龄期蝇成熟后,即趋向于稍低温的环境中化蛹。但低于12℃时,蛹停止发育;高于45℃时,蛹会死亡。在适宜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蛹期相应缩短。16℃时,需要17~19天;20℃时,需要10~11天;25℃时,需要6~7天;30℃时,需要4~5天;在35℃时,仅需3~4天,此为最佳发育温度。蛹的特性是比较耐寒。据试验,家蝇蛹在温度1℃、环境湿度85%的冰箱中冷藏4天后返回正常室温,羽化期仅比正常蛹期推迟1天;在上述环境下冷藏3天,并不会降低其羽化率。
��②湿度:据试验,适宜蛹发育的最佳培养料湿度为45%~55%,高于70%或低于15%,均会明显影响蛹的正常羽化。如果蛹被水浸泡,时间越长,蝇蛆化蛹率越低,蛹的羽化率也下降。有人曾从液体垃圾中捞到1000个蝇蛹,转入干燥环境后,结果1个也未能羽化为成蝇。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在培养蝇蛆的养分不足,蝇蛆在没有完全发育的情况下而勉强化蛹,这种蛹也一样能够孵化成成蝇,但这种成蝇95%以上都是雄性,只吃食物不产卵,一星期左右全部死亡。所以,用来留种化蛹的蝇蛆,一定要用充足的养料把它们养得肥肥胖胖,它们的雌性比例就越大。只有雌性种蝇多了,产卵量才有保障,产量才会稳定。
� 4、成蝇:从蛹羽化的成蝇,需要经历"静止—爬行—伸体—展翅—体壁硬化"几个阶段,才能发育成为具有飞翔、采食和繁殖能力的成蝇。刚从蛹内羽化而出的家蝇,体壁柔软,淡灰色,双翅尚未展开,额囊没有回缩。稍后两翅伸展,表皮硬化且色泽加深,1~1.5小时后,两翅方能飞翔。在27℃的条件下,羽化后2~24小时成蝇才开始活动、摄食。它的生态习性如下。
� (1)食性与寿命
��苍蝇的食性取决于其种类。有专门吸吮花蜜和植物汁液的,有专门嗜食人、畜血液或动物创口血液和眼、鼻分泌物的。而人们常见的家蝇、大头金蝇、丝光绿蝇、丽蝇、麻蝇则属于杂食性蝇类,即广泛摄食人的食品、畜禽分泌物与排泄物、厨房下脚料及垃圾中有机物等。它们对于糖、醋、氨味、腥味具有极强的趋向性。据研究,雌蝇若单纯供给水、糖及碳水化合物,虽能生长,但卵巢不能发育、产卵;惟有加喂蛋白质食料或多种氨基酸,才能正常产卵。若采用蜂王浆喂饲雌性家蝇,能缩短产卵前期,提高产卵量。
��影响苍蝇寿命的因素有温度、湿度、食物和水。温度25℃~33℃、空气湿度60%~70最佳。
��雌蝇要比雄蝇活得长,其寿命为30~60天;在实验室条件下,可长达112天。在低温的越冬条件下,苍蝇可生活半年之久。
��苍蝇的孳生适应力非常强。蝇类的孳生物可大致分为人粪类、畜粪类、腐败动物类、腐败植物类、垃圾、污水类。蝇蛆的适应力很强,几乎在是上述六个类型中都可孳生,尤其嗜爱在畜粪、发酵植物中生活,其次喜在人粪、腐败动物中孳生。
��⑵活动与栖息
��苍蝇是在白昼活动频繁的昆虫,具有明显的趋光性。夜间则静止栖息。活动、栖息场所,取决于蝇种、季节、温度和地域。在某些季节,厩腐蝇、夏侧蝇、市蝇也会侵入住宅内。大头金蝇、丝光绿蝇、丽蝇、伏蝇、麻蝇等则主要活动、栖息于户外。
��苍蝇的活动受温度影响很大。它在4~7℃时仅能爬行, 10~15℃时可以飞翔,20℃以上才能摄食、交配、产卵,30~35℃时尤其活跃,35~40 ℃因过热而停止活动,45 ~47 ℃时致死。
��苍蝇善于飞翔。飞行速度可达每小时6~8 千米,最高每昼夜飞行8~18 千米。但平常多在孳生地半径100 ~200 米范围内活动,大都不超过1~2 千米。
��苍蝇的越冬方式颇为复杂。既能以蛹态越冬,也能以蝇蛆、成虫方式越冬。在北方寒带、温带地区,自然界看不到活动态的家蝇,但在人工取暖的室内仍有成蝇活动,蔬菜大棚温室往往成为翌年春暖时苍蝇大量孳生的发源地。在江南和部分华北地区,冬季平均温度在0 ℃以下,苍蝇能够巧妙地以蛹态越冬,少数地区也能发现蛰伏的雌蝇的被畜禽粪覆盖的蝇蛆。在华南亚热带地区,平均气温在5 ℃以上,苍蝇不存在休眠状态,可以继续孳生繁殖。
��⑶雌雄分别
��⒈从它们的个体中看:群体中个体较小的一般为雄性,个体较大的一般为雌雄;⒉看它们的肚子分别雌雄:雄性苍蝇的肚子小而扁,雌性苍蝇的肚子大而圆;⒊看它们的屁股分雌性:雄性苍蝇的屁股是圆形的,雌性苍蝇的屁股是尖型的。
� ⑷交配与繁殖
��在适宜温度下,雄性家蝇羽化后18~24 小时、雌性家蝇羽化后30 小时即可性成熟而交配。交配时间一般在清晨的5:00~7:00。灵敏的嗅觉、性外激素和视觉,均是促进雌雄蝇交配的重要因素。一对正在交配的家蝇,可以久驻一处,一同爬行,双飞翔,有效交配时间长达1 小时。绝大多数家蝇终生只交配一次。雄蝇的精液可以长久贮存于雌蝇的受精囊中,刺激产卵,并持续2 ~3周使蝇卵不断受精,而不必与另一只雄蝇交配。这在其他昆虫中是罕见的。这正是苍蝇繁殖力旺盛的重要原因。
��产卵的高峰期在每天的17:00~19:00。雌蝇的产卵前期(即从羽化至首次产卵的时间)长短,与环境温度密切相关:在15 ℃时平均为9 天,在35℃时仅需1.8天,在15℃以下时不能产卵。交配后的雌蝇常爬入人畜粪便等孳生缝隙中,伸出产卵管在孳生物深处产卵,以利卵粒得到充分保护。
��苍蝇具有惊人的繁殖力。据观察,实验室中的家蝇每批产卵100粒左右,1只雌蝇终能产卵10—20批,总产卵量达600—1000粒。在自然界,每只雌蝇一生也能产卵4~6批,每批间隔3~4天,每批产卵量约100粒,终生产卵量为400~600粒。即使在华北地区,家蝇一年也能繁殖10~12代,按照最保守的估计,每只雌蝇能产生200个后代,则100只雌蝇只需经过10个世代,繁殖的总蝇数将达到2万亿亿个!
��⑸天敌
��苍蝇虽然繁殖力强,家族兴旺,但子孙后代有50%~60%由于天敌侵袭和其他灾害而夭亡。苍蝇的天敌有三类:一是捕食性天敌,包括青蛙、蜻蜓、蜘蛛、螳螂、蚂蚁、蜥蜴、壁虎、食虫虻和鸟类等。鸡粪是家蝇和厩蝇的孳生物,但其中常存在生性凶残的巨螯螨和蠼螋,会捕食粪类中的蝇卵和蝇蛆。二是寄生天敌,如姬蜂、小蜂等寄生蜂类,它们往往将卵产在蝇蛆或蛹体内,孵出幼虫后便取食蝇蛆和蝇蛹。有人发现,在春季挖出的麻蝇蛹体中,60.4%被寄生蜂侵害而夭亡。三是微生物天敌。日本学者发现森田芽孢杆菌可以抑制苍蝇孳生,我国学者也发现“蝇单枝虫霉菌”孢子如落到苍蝇身上,会使苍蝇感染单枝虫霉博�凡此种种,都值得蝇蛆养殖者注意。
在普通民房中采用笼网养殖苍蝇是近几年来国内兴起的苍蝇农场中普遍采用的技术。这种技术要求在房间中设置采暖设施,否则,当秋、冬、春室内温度达不到27℃时,苍蝇的繁殖力严重下降。当房间采暖温度偏低时,尤其是北方,在冬季不得不采用使苍蝇化蛹保虫的办法过冬,致使苍蝇养殖不得不中断,经济效益大幅度下滑。在塑料大棚中养殖苍蝇成功解决了这一问题,它可使苍蝇一年四季连续生产,使养殖效益成数倍提高,成为一种极有前景的技术。
苍蝇在温度、湿度、光照方面有以下要求:
苍蝇最适宜的温度是27℃~30℃。8~12℃时苍蝇可以活动,但不能交配,也不能站立在食物上,只能落在天花板和墙上,不爱动,在零下5℃时,3~5天死亡。蝇幼虫要求温度比成虫高,其发育最快的最适宜温度为35℃,零下1~2℃停止活动,零下5~6℃死亡,当温度过高45~55℃时其增加速度比正常温度时减少一半。苍蝇幼虫要求食料温度30~35℃为宜。湿度方面,成虫要求室内湿度55%~60%,湿度过大时,蝇腿及身体易湿而妨碍活动。幼虫生长期需要的湿度65%~70%。苍蝇喜欢在亮的地方活动,亮度越大其活动量越大。人工养殖苍蝇在房间中要有灯光装置,每天光照10小时以上。
【蝇类的危害】苍蝇因携带多种病原微生物传播而危害人类,苍蝇的体表多毛,足部抓垫能分泌黏液喜欢在人或畜的粪尿、痰、呕吐物以及尸体等处爬行觅食,极容易附着大量的病原体,如霍乱弧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肝炎杆菌、脊髓灰质炎病菌、蛔虫卵等;又常在人体、食物、餐饮具上停留,停落时有搓足和刷身的习性,附着在它身上的病原体很快就污染食物和餐饮具.苍蝇吃东西时,先吐出嗉囊液,将食物溶解才能吸入,而且边吃、边吐、边拉;这样也就把原来吃进消化液中的病原体一起吐了出来,污染它吃过的食物,人再去吃这些食物和使用污染的餐饮具就会得病.霍乱、痢疾的流行和细菌性食物中毒与苍蝇传播直接相关,但它也不是一无是处,若没有它,人类将身陷腐臭之地.
【苍蝇的防治】
1. 生活垃圾用废弃塑料袋装好,日产日清,勿使苍蝇接触产卵。
2. 倒垃圾时须入桶(箱、车)加盖,及时清运。
3. 消除居民房前屋后、单位内外的垃圾和卫生死角。
4. 饮食店、摊点等应有防蝇、灭蝇设施,垃圾及时入桶、加盖。
【苍蝇的寿命】一只苍蝇的寿命在盛夏季节可存活1个月左右。但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它的寿命可延长2至3个月,低于10度时它几乎不能进行活动,寿命更长些。普通的苍蝇的成虫寿命是15~25天,如果连它的幼虫期和蛹期都包括在内,它的寿命则是25~70天
【苍蝇的食性】苍蝇的食性很杂,香、甜、酸、臭均喜欢,它取食时要吐出嗉囊液来溶解食物,其习惯是边吃、边吐、边拉。有人作过观察,在食物较丰富的情况下,苍蝇每分钟要排便4-5次。
【消灭苍蝇的最佳方法】苍蝇是一种完全变态昆虫,其一生中有卵、幼虫(蛆)和蛹三个时期是在孳生物中渡过的,因此需要将苍蝇消灭掉的最佳方法是将适合苍蝇孳生的物质处理好。如垃圾袋装化(袋子要完好不能破损,袋口要扎紧)、不乱丢垃圾,不随地大便、处理好宠物的粪便等。
【灭鼠与苍蝇】家中有了老鼠,人们常常会用鼠药灭鼠,讨厌的老鼠不再捣乱了,就会将灭鼠的事忘记了。但1-2个星期后,不断出现苍蝇会提醒你,赶快去寻找死鼠。所以灭鼠后要在角落中寻找鼠尸,并将鼠尸用塑料袋包装好,再处理掉。
5. 城区内居民禁止饲养家禽、家畜。
6. 不要用鸡、鸭、鱼的内脏、骨头做花肥。
7. 宾馆、饭店、酒家要有完善的防蝇灭蝇设施,垃圾密闭,及时清运。
苍蝇老是搓前两只脚干嘛呀?
苍蝇没有鼻子,但是,它有另外的味觉器官,并且还不在头上脸上,而是在脚上。只要它飞到了食物上,就先用脚上的味觉器官去品一品食物的味道如何,然后,再用嘴去吃。因为苍蝇很贪吃,又喜欢到处飞,所以见到任何食物都要去尝一尝,这样一来,苍蝇的脚上就会沾有很多的食物,这样既不利于苍蝇飞行,又阻碍了它的味觉。所以苍蝇把脚搓来搓去,是为了把脚上沾的食物搓掉。
因为苍蝇有这种坏习惯,所以会传染很多病菌。苍蝇如果在粪便、污水里站过又飞到食物上去,就会把病菌留在食物上。另外,苍蝇还有个更坏的习性,就是当它落在食物上时,不仅吃食物,而且,还要排粪,把肠子里的一些活着的病菌、寄生虫卵等等都排在食物上。如果人们吃了这样的食物,很容易感染上疾病,影响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苍蝇》还是美国的一部科幻恐怖片,还有续集《苍蝇II》好像,讲述的是一个科学家身上有了苍蝇的基因后发生突变而发生的一系列的事情,具体的剧情懒得找链接了,应该一找一大堆。
另外,应该还有种壮阳药也叫“苍蝇”。
8. 苍蝇的外形是什么
身体的环节分别集合组成头、胸、腹三个体段,但不分部。头部是感觉和取食中心,具有口器(嘴)和1对触角,通常还有复眼及单眼;胸部是运动中心,具3对足,一般还有2对翅;腹部是生殖与代谢中心,其中包含着生殖器和大部分内脏;
9. 苍蝇是什么样子的
你陪我饼干。
10. 关于苍蝇的资料
在生物学上,苍蝇属于典型的“完全变态昆虫”。70年代末统计,全世界有双翅目的昆虫132个科12万余种,其中蝇类就有64个科3万4千余种。福州市区有4科38属74种。主要蝇种是家蝇、市蝇、丝光绿蝇、大头金蝇等。 同名电影中描述的是一个孤僻的科学家,终日埋首物理学研究。有一次在派对上认识维妮卡,而告以自己研究的作品…塞斯一心想用在有生物的传送,不惜以自己做实验品,最后因不慎而转化为苍蝇的故事
简介
英文名称:fly 苍蝇具有一次交配可终身产卵的生理特点,一只雌蝇一生可产卵5-6次,每次产卵数约100-150粒,最多可达300粒左右。一年内可繁殖10-12代。 苍蝇多以腐败有机物为食,因此常见于卫生较差的环境。苍蝇具有舐吮式口器,会污染食物,传播痢疾等疾病。 在生态系中,苍蝇的幼虫扮演动植物分解者的重要角色。苍蝇的成虫由于嗜食甜物质,因此也能代替蜜蜂用于农作物的授粉和品种改良。 临床医学上,活蝇蛆可接种于伤口之中,起杀菌清创,促进愈合之作用。 富含蛋白质的蝇蛆又是重要的饵料、饲料,可工厂化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