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尽力做好
既然做一件事情
一定要尽心
不管成败 不管的事
用心做了 才会有回报
‘贰’ 有什么事是你想倾尽全力却猛然发现无能为力的
当成绩很好的我,突然从全校排名第13掉到全校排名46,倾尽全力再想冲刺年级前20却猛然发现自己已经无能为力了。
记得初中的第一次期末考,我考了全校的第十三名,当时全校有500多名学生,15个班。以这样全校第13名的,班上女生中第一的成绩一下子成为了老师们的宠儿,成为了同学们崇拜的对象。
感觉那一年自己承载了班上所有人的目光,而且我学习的时候很多人来挨着我坐,问我很多学习的方法。或许是自己的沾沾自喜,初二上期的期末考我就瞬间从全校13滑落到了全校第49。当时自己内心真的是崩溃的,看着自己的成绩仿佛看到了自己的自尊心遭到了践踏。
望着镜中的自己,脸庞小巧,画着精致的妆容。脸上的婴儿肥早已离我而去,发色也在追赶着时尚的步伐,每天自己在学校做的就是无所事事的与室友一起沉沦疯狂。
伸手,想要抓住曾经的那个自己,可是,无论自己是怎样的倾尽全力,怎样的誓死拼搏,摊开,留给我的依然是一无所有。
‘叁’ 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自己尽力就好了,不管结果怎样
看什么事情,有的事尽力而为,有的事随便做作,有的事拼了命也要完成,主要取决于这件事对你的意义。不是所有的付出,都会有回报,也不是所有的努力,都会有结果,只要我们尽力了,无论结果如何,都值得我们所有人去纪念。尽力了,人生一定会与众不同;努力了,永远都不会是空白。人生,你只有倾尽全力去努力一次,拼搏一次,才能知道结果是什么?尽力了,才不会遗憾。尽力了的说说,表达自己尽力了的说说我们也许从未了解自己,从未强迫自己做某些事情。对于一些事,只是抱着尽力而为的态度。无论最后结果如何,至少还能说一句我尽力了。既然如此,为何不能给自己一个坚定的信念,不是我已经尽力了,而是我要拼尽所有,相信自己心中的信念。我能做到它,于是你会发现,你的能力远超出你的想象。
‘肆’ 每个人都有潜在能量,只是容易被习惯掩盖,我们该如何寻求内心的动力呢
其实很多人都有潜力成为有能力的人,只不过没有被发掘出来。
‘伍’ "无论做什么,都要尽力而为"的例子
艾森豪威尔年轻的时候,有一次晚饭后跟家人一起玩纸牌游戏,连续几次他都抓了很坏的牌,于是就变得很不高兴,老是抱怨。他的妈妈停下来,正色对他说道:"如果你要玩,就必须用你手中的牌玩下去,不管那些牌怎么样。"
他一愣,听见母亲又说:"人生也是如此,发牌的是上帝,不管怎样的牌你都必须拿着,你能做的就是尽你全力,求得最好的结果。"
很多年过去了,艾森豪威尔一直牢记着母亲的这句话,从未再对生活有过任何抱怨,相反,他总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迎接命运的每一次挑战,尽力地做好每一件事,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平民家庭走出,一步一步地成为中校、盟军统帅,最终成为美国历史上第34任总统。
1930年,我在纽约参加一出名叫《向上,向上》的话剧演出,其中一场是询问某件事情的场面。一开始,是我与两个怒气冲冲的人争执不休的表演,他们一个是通过电话和我争吵,一个是在我桌子边和我争吵。
这出剧得到了各种不同的评论,后来我们剧团移到一个小剧院去演出,削减了薪水,希望演出能够进行下去,但是前景黯淡。
很多夜晚我都为我所扮演的角色发愁。后来我决定稀里糊涂对付了事,何苦为没有前途的事情卖大力气呢?
可是,不知怎么搞的,上教会学校时读到的《圣经》里的一句话出现在我的脑海里:"无论干什么事,都要尽力而为。"
于是,在每一次演出时,我都全力投入到这场戏中,每次演完这场戏,我都是满身大汗。有时,自己也觉得这样干很愚蠢。几个月后,有一天我突然接到自称代表霍华德·休斯的人给我打来的电话,他说:"休斯先生打算把《扉页》拍成电影,他想邀请你参加。"
后来,这部电影的导演刘易斯·米尔斯顿把这件事的原委告诉了我:他和他的一伙朋友访问纽约时,搞到几张轰动一时的戏剧的门票,可最后还是缺一张。于是,刘易斯就穿过马路,来看对面剧院里演出的《向上,向上》。
"有一场戏的确打动了我,"刘易斯说,"就是你在桌子边和别人争吵的那一幕。"结果他推荐我在《扉页》里相似的一场戏中扮演了一个角色。这就是我的电影生涯的开端。
所以,即使干着似乎是徒劳无益的事情,也应该尽力而为。
(帕特·奥布瑞恩)
人生如打牌,既然发牌权不在你手里,那么,你能做的只有用你手里的牌打下去,并努力打好,除此以外,你没有任何选择!
"不论你会做什么事或梦想什么事……立刻着手去实现它。胆大就会带来天才、力量和奇迹。"
第一步行动必须由我们开始,如果我们一直站在边缘观望,下不了决心投入其中,全宇宙也会采取相同的态度:"唔,你似乎不怎么认真嘛!等你真正投入时再帮你吧!"
当我们宣称"不管怎样我都非做这件事不可"的同时,"天才、力量、奇迹"也就全部任由我们取用了。
任何有成就的人,都先已下了追求成功的决心。征服珠穆朗玛峰的登山者说:"我要做到这件事。"那些宣称"我要全力以赴"、"我要尽力"、"我要尝试"的人,都有机会比别人先达到目标。不论他们是商人、运动员、一般小市民或家庭主妇,都是如此。我们惟有认真地做一件事,才有可能得到希望的结果。
圣雄甘地的一生充分证明了,当一个人完全投入时,整个国家的历史都可能因而改观。与他同时代的英国政治家狄斯累利说得好:"当一个人全心全意追求一个目标,甚至愿意以生命为赌注时,他是所向无敌的。"
在我们决心投入时,还会发生一些有趣的事。往往只要下定决心就已足够,换言之,当你决定采取行动来达到目标时,并不意味着你一定就会成功。但如果你的态度是半真半假,你可能会面临极为严峻的考验。
有个人是这么说的:"要得到你想要的该这么办--尽你的一切力量。"
‘陆’ 尽力而为和竭尽全力的区别
竭尽全力有竭尽全力的成功期盼;尽力而为有尽力而为的知足常乐。就像一年四季:春天有春天的美好;夏天有夏天的精彩;秋天有秋天的繁华;冬天有冬天纯净。每一种年龄都有魅力,生命本身就是神奇。愿每个人的每个年龄都做好的自己的竭尽全力和尽力而为;愿生命赋予每个人的人生因为有所缺憾而更加完美。就像维纳斯的雕像,因为少了一只手臂而显得更加完美。
作者:浩然正气于心,公众号:好妈妈好女儿和好妻子(ID:gh c2efdb631a15)
‘柒’ 为了生活拼尽全力是怎样一种体验
人想要过好这一生太难了,明白好多道理,却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富贵一直在承受多次失去亲人的痛苦,生活一次次的夺取他的亲人,不断的给他的生活增加困难。可是,唯一剥夺不了是他活着的事实,面对悲惨的人生,面对生活一次次的蹂躏,富贵似乎也已经看淡了一切,倔强活着,在生活的最底层,孤独的与命运抗争。
作为一部作品,它讲述了一个人与他的命运之间的友情,因为他们互相感激,同时也互相仇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没理由抱怨对方。
他们活着时一起走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死去时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作为一个故事,它又给我们呈现出一个平凡人的悲惨往事,世事无常,总在快要柳暗花明的那一刻,这些慢慢积攒的温情又一次次的被死亡撕碎。
‘捌’ 王一博说无论什么事情,都要全力以赴去做,为何如此优秀
做任何事情,都要做到全力以赴。对于王一博来说,他说过无论什么事情,都要全力以赴去做,对于每件事情来说,有一个负责任以及认真的添堵是非常重要的,王一博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有原则的人,做事情认真负责,他如此的优秀,都是因为他有自己的想法,是一个有主见的人,也是一个上进的人。
做事情,做不好没有关系,有一个良好的态度才是关键。全力以赴是自己对待这件事情的一种负责任对待,做事情就是这样,不管大小,全力以赴去完成就可以了。
‘玖’ 拼尽全力的励志句子
1、咬牙坚持,是一种勇敢,值得肯定;可是相信自己,会为此拼尽全力,会是一种享受。
2、燃尽自己,照亮前路。拼尽全力,不负我名。
3、尽心尽力,拼尽全力,不是为了谁,而是为了自己。
4、曾经的自己拼尽全力在路上,为了自己心中的梦想而活;曾经的自己咬紧牙关勇敢坚强,为了自己所想的生活而活。而我今天的继续远行,是为了不辜负曾经的自己,是为了做和曾经一样努力的自己,是为了对得起曾经的那份隐忍和坚持。
5、因为我要赢,所以你必须输!我一定会拼尽全力得到想要得到的东西!
6、我拼尽全力,最后还是输给现实。
7、有了想法和动力就不要让它冷却,给自己一个拼尽全力的机会。充实自己,抓住机会。我们只有学会赚钱的能力,才不会被世界惩罚。就算是花开花谢,云卷云舒,对于我们也可以是另外一种风景。
8、不管结果怎么样,最重要的是过程,是你拼尽全力的瞬间,相信这会让你散发出耀眼光芒。
9、如果你的一生、只有一次翻身的机会,那你就要拼尽全力了。
10、如果命运无常,那么至少还也还需要一些人,你愿意为了他们拼尽全力去抗争,去变得更优秀,才能带给他们更好的生活,去爱你想爱的人。
11、我拼尽全力,自知不过螳臂当车,我殚精竭虑,自知抵不过一句呵呵,看车轮滚滚,看尘烟蔽日,看诸公洋洋,啐!我自哭我自笑我自义愤我自煎熬。
‘拾’ 成功者无论做什么,都会尽职尽责,力求尽善尽美
☆一个人做事认真,一丝不苟,总是讨人喜欢。因为人们总是乐意把工作交给那些更认真负责的人。☆一个人要想取得一定成就,那就应该对自己负责,因为任何结果都是自己造成的。☆事无大小,每做一件事,总要竭心尽力,这是成功者的一种标志。凡是出类拔萃的青年,做事是不肯自安于“还可以”或“差不多”的,必求其尽善尽美。☆成功的人是相同的,不成功的人却各有各的不同。所以,感恩不但是美德,而且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条件! 感恩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公德。然而,人们常常为来自一个陌路人的点滴帮助而感激不尽,却无视朝夕相处的领导、同事、朋友们的种种恩惠和工作中的种种际遇。这种心态往往使我们备受同行、同事、朋友们的轻视和冷遇。 工作时把单位、同事对自己的帮助视为理所当然,有时还因为一点小事就和别人吵架,经常满腹牢骚、抱怨不止,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不想办法解决,而是新生怨恨,埋怨领导指责同事,感觉事业渺茫前途无望,对工作产生厌烦情绪,因而对工作就谈不上尽职尽责恪尽职守了。 每一份工作或每一个工作环境都无法尽善尽美,但每一份工作中都有许多宝贵的经验和资源,如失败的沮丧、自我成长的喜悦、温馨的工作伙伴、值得感谢的工作对象等等,这些都是工作成功必须学习的感受和必须具备的财富。如果你能每天怀着感恩的心情去工作,你一定会收获很多。 一种感恩的心态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当我们清楚地意识到无任何权利要求别人时,就会对周围的点滴关怀或任何工作机遇都怀抱强烈的感恩之情。因为要竭力回报这个美好的世界,我们会竭尽全力做好手中的工作,努力与周围的人快乐相处。结果,我们不仅工作得更加愉快,所获帮助也更多,工作也会更出。 一旦改变心态,调整好自我和谐心理防线,拥有平和健康的心态之后,不论做任何事情都会自觉自愿的、全力以赴的,当机遇来临时才能够准确把握住。千万不要觉得工作像鸡肋样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结果做得心不甘情不愿,还心存怨愤。 我们对工作心怀感恩的心情基于一种深刻的认识:工作为你展示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工作为你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平台,你对工作为你所带来的一切,都要心存感激,并力图通过努力工作以回报社会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感恩既是一种良好的心态,又是一种奉献精神,当你以一种感恩图报的心情去工作时,你会工作得很愉快,你会工作得更出。 对工作心怀感激并不仅仅有利于领导、同事、朋友和单位。因为感激能带来更多值得我们感激的事情,这是宇宙中的一条永恒的法则。请相信,努力工作一定会带来更多更好的工作机遇和成功的机会。除此之外,对于个人来说,感恩是富裕的人生。它是一种深刻的心灵感受,它能够增强个人在群体中的魅力,是开启神奇的力量之门的钥匙,是发掘智慧宝库的无穷力量。感恩说开了就是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接人待物的一种美好心态。 失去感激之情,人们会马上陷入一种糟糕的境地,对许多客观存在的现象日益挑剔和不满。如果我们的头脑被那些令我们不满的现象所占据,我们就会失去平和、宁静的心态,并开始习惯于注意并指责那些琐碎、消极、猥琐、肮脏甚至卑鄙的事情。放任自己的思想关注阴暗的事情,自己也将变得阴暗,并且,从心理上,我们会感觉阴暗的事情越来越多地围绕在自己身边,让我们难以摆脱。相反,把我们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光明的事情上,我们也将变成一个积极向上的人。 我规劝那些牢骚满腹的人,将目光从别人的身上转移到自己手中的工作上,满怀对工作的热情和热爱,多花一些时间,想想自己还有哪些需要提高和进步的地方,看看自己的工作是否已经做得很完美了。如果我们每天都能够带着一颗感恩的心而不是挑剔的眼光去工作,相信工作时的心情自然是愉快而积极的,工作的结果也将大不相同。 带着一种从容坦然、喜悦的感恩心情工作吧,那么我们就会获得最大成功的。 二、要热爱本职工作,实现自己的理想 现实生活和工作中有许多事情,人们往往看不清楚想不明白,往往在这方面犯错误。比方说:“一个人丢了某件物品,深夜在房子里,地面上四处寻找,家人问他你把东西放在房间的什么地方啦?你仔细想一想。他说:我清楚的记得我把它掉在房子外面的地上啦。家人又说:那你为什么不到房子外面去找呢?他说:因为房子外面没有灯光看不见。” 也许你觉得这个人的思维方式和逻辑理念很可笑吧。然而,我们在现实工作生活中却经常会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比如:有些职工不是在认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中寻求单位的重用,而是把寻求升迁的希望寄托于投机取巧上;有些职工则是以应付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虽然在工作上马马虎虎不认真负责敷衍了事,但是在追求荣誉上,他们却希望得到领导的赏识以及重用。当自己的私欲得不到满足时,当自己得不到重用时,就会埋怨领导不能慧眼识英雄或感叹命运之不公等。我想他们和那个在房间里找寻丢失在房子外面东西的人犯了同样的错误,那就是他们不该在一个错误的地点寻找他们所需要的东西。 假如一名想要找到金矿的淘金者,他认为在河滩上挖掘更容易更省力,因此就在沙滩上寻找金矿的话,那他找到的肯定只是一堆沙子,而绝不可能是金子。只有在富含矿苗的岩石中挖掘,才能找到他们想要的宝藏。同样,工作缺乏主动自由散漫消极怠工,就是单位领导想要培养你,我觉得你自己也干不好那份工作;因为你缺乏最起码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我觉得这些人应该把心思用在正确的地方。只有认真履行职责,踏踏实实的做好本职工作才可能得到领导的赏识单位的重用,才会赢得展示个人才华的机会。 在现实的工作中,有许多职工在工作中遇到一些实际问题,只知道报怨单位或领导,却不反省自己的工作态度工作方法,似乎根本不知道被单位提拔重用,是建立在自己具备真才实学,又能够认真完成组织交给的各项工作的基础上来实现的。这些人整天无所事事,对工作敷衍了事没有最起码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群众中散发消极言论:“何必那么认真呢?”、“说的过去就可以了。”结果,他们由于思想消极往往会失去工作的原动力,自己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去,更不能在工作中取得斐然的成绩。最终,聪明反被聪明误,失去了本应属于自己的各种机会。 只有认真工作,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才是实现自己理想的唯一捷径,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聪明。因为热爱本职工作认真做好工作,在工作中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借以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这才是提高自己的最佳方法。你可以把工作当作你的一个学习机会,从中学习处理业务,学习人际交往。这样不但可以获得很多知识,还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认真工作的职工不会为自己的前途操心,因为他们已经养成了一个良好的习惯,到任何单位都会受到欢迎。相反,在工作中投机取巧或许能让你获得一时的便利,但却在心灵中埋下隐患,从长远来看,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在古希腊罗马人修建的两座圣殿:一座是勤奋的圣殿;另一座是荣誉的圣殿。它们在位置安排上有一个顺序,就是人们必须经过前者,才能到达后者。其寓意是,勤奋是通往荣誉的必经之路。 无论你做什么工作,无论你面对的工作环境是松散还是严谨,你都应该认真工作,不要领导一转身就开始偷懒,没有监督就不认真工作。你只有在工作中锻炼自己的能力,使自己不断提高,所谓的机遇才能落到你头上。反之,如果你凡事得过且过,从不认真对本职工作也没有足够的认识,那么你就会被机遇豪不犹豫地排斥在选择之外。 三、工作中无小事 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作为普通人,在多数的日子里,很显然我们都在做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我觉得我们别怕事情小,只怕小事我们也做不好也做不到位。很多人,不屑于做这些具体的小事,不屑于考究这些小事的细节,总盲目地相信“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孰不知能把自己所在岗位的每一件小事做成功,做到位就很不简单了。 在工作中,没有任何一件事情,小到可以被抛弃;没有任何一个细节,细到应该被忽略。同样是做小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体会和成就。不屑于做小事的人做起事来十分消极,不过是在工作中混时间;而积极的人则会安心工作,把做小事作为锻炼自己、深入了解自己工作特点,利用小事去多方面体会,增强自己的判断能力和思考能力。事实证明:在小事中所获得的成长是巨大的。 绝大多数人——不管在哪个领域,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会经历一段或长或短的做小事的“蘑菇”期。在那段时间里,人就像蘑菇一样被置于阴暗的角落(在不受重视的部门,做着打杂跑腿的工作),时常遭遇冷眼(无端的批评、指责、代人受过),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得不到必要的指导和提携)。在这种情况下,有一句重要的忠告需要每个人铭记在心:与其浑浑噩噩浪费时间,不如从你经手的每一件琐事、每一件小事中得到成长。 工作中,相对而言我们最丰富的资源是时间,如果不充分利用时间来换取其他的资源,而是敷衍了事,那最后的结果只能是,你白白地浪费了用在“小事”上的时间资源,没有任何收获。这无疑是所有可悲事情中最可悲的一种,一年甚至几年的时间流逝了,你却依然揣着最初的资源,甚至更少。 任何事情就怕养成习惯。据说,柏拉图因为一个小孩玩一个荒唐的游戏而责备他。小孩子说:“就因为这点小事,你就责备我?”柏拉图回答说:“如果养成了习惯,可就不是件小事了。”如果你懒得尽心做小事,养成了马虎懒散的工作作风,那情形会更糟。当你想得到的大事摆在你面前时,你可能会不由自主地以一贯的作风去做它,结果可想而知。 大事是由众多的小事积累而成的,忽略了小事就难成大事。从小事开始,逐渐锻炼意志,增长智慧,日后才能做大事,而眼高手低者,是永远干不成大事的。通过小事,可以折射出你的综合素质,以及你区别于他人的特点。从干小事中见精神,得认可,“以小见大”“见微知着”,赢得人们的信任了,你才能得到干大事的机会。 一个人的工作,是他亲手制成的雕像,是美丽还是丑恶,可爱还是可憎,都是由他一手造成的。而一个人在工作中做的每一件小事,都在说明雕像或美或丑,或可爱或可憎。单位领导只要通过观看雕塑,就能对其人做出评判。 所以,不管你正处于“蘑菇”时期,还是你做的工作本身就包括许多小事,你都应该全心全意做好,这样才会使自己得到成长,才会有更多更好的机遇。工作中无小事。每一件事都值得我们去做。即使是最普通的事,也不应该敷衍应付或轻视懈怠,相反,应该付出你的热情和努力,多关注怎样把工作做得最好,全力以赴、尽职尽责地去完成,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四、心中常存责任感 我们常常认为只要准时上班,按时下班,不迟到,不早退就是敬业了,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去领工资了。其实,敬业所需要的工作态度是非常严格的。一个人不论从事何种职业,都应该心中常存责任感,敬重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中表现出忠于职守、尽心尽力、尽职尽责的精神,这才是真正的敬业。 每个人都肩负着责任,对工作、对家庭、对亲人、对朋友,我们都有一定的责任,正因为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责任,才能对自己的行为有所约束。社会学家戴维斯说:“放弃了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就意味着放弃了自身在这个社会中更好的生存机会。” 工作就意味着责任。每一个岗位所规定的工作内容就是一份责任。你做了这份工作就应该担负起这份责任。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责任充满信心。 责任感与责任不同。责任是指对任务的一种负责和承担,而责任感则是一个人对待工作、对待单位的态度。责任感是简单而无价的。据说美国总统杜鲁门的桌子上摆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责任到此,不能再拖”。他桌子上是否有这样一个牌子,我不能去求证,但我想告诉大家的是,这就是责任感。 一个人责任感的强弱,决定了他对待工作是否尽心尽力尽职尽责还是马马虎虎浑浑噩噩,而这又决定了他做事的好坏。如果你在工作中,对待每一件事都是“责任到此,不能再拖”,出现问题也绝不推脱,而是设法改善,那么你将赢得足够的尊敬和荣誉。 当我们对工作充满责任感时,就能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积累更多的经验,就能从全身心投入工作的过程中找到快乐。这种习惯或许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可以肯定的是,当懒散敷衍成为一种习惯时,做起事来往往就会不诚实。这样,人们最终必定会轻视你的工作,从而轻视你的人品。粗劣的工作,就会造成粗劣的生活。工作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做着粗劣的工作,不但使工作的效能降低,而且还会使人丧失做事的才能。工作上投机取巧也许只给你的领导带来一点点的经济损失,但是却可以毁掉你自己的一生。 责任感是我们战胜工作中诸多困难的强大精神力量,使我们有勇气排除万难,甚至可以把“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完成得相当出。失去责任感,即使是做我们最擅长的工作,也会做得一塌糊涂。 或许有人说,只有那些有权力的人才需要很强的责任感,而自己只是一名普通职工,只要把事情做完了就行了,至于责任感有无皆可。事实上,单位是由每一个人组成的,大家有共同的目标和共同的利益,单位里的每一个人都负载着企业生死存亡、兴衰成败的责任,因此无论职位高低都必须具有很强的责任感。 缺乏责任感的员工,不会视集体的利益为自己的利益,也就不会因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影响到集体的利益而感到不安,更不会处处为集体着想,他们总是推卸责任。这样的人在领导眼里是一个不可靠的、不可以委以重任的人。 一个有责任感的职工,不仅仅要完成他自己份内的工作,而且他会时时刻刻为单位着想。单位领导也会为拥有能够如此关爱集体,关注着单位的发展的职工感到骄傲,也只有这样的职工才能够得到领导的信任。事实上,只有那些能够勇于承担责任、具有很强责任感的人,才有可能被赋予更多的使命,才有资格获得更大的荣誉。 对待工作,是充满责任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还是敷衍了事,这一点正是事业成功者和事业失败者的分水岭。事业有成者无论做什么,都力求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丝毫不会放松;成功者无论做什么职业,都不会轻率疏忽。 在某一个时刻或某一段时间,我们总是有着责任感的,否则不可能完成自己的工作。但让责任感成为我们脑海中一种强烈的意识,深入到工作中的每一点每一滴,并一直坚持下去却十分困难,因为在坚持的过程中,诱惑太多。不是所有的时候,理智都能战胜感情;也不是所有时候,责任感都能战胜懒散。 不管怎样,责任感必须培养,也完全可以培养。注意工作中的细节就有助于责任感的养成。一个教师为了能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会埋头备课到深夜,一个班主任为了班级的稳定,一有空就会去班上转一转,哪怕是在后窗户外面看上一眼,也会感到踏实,当责任感成为一种习惯,成了一个人的生活态度,我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担负起责任,而不是刻意的去做。当一个人自然而然地做一件事情时,当然不会觉得麻烦和劳累。当你意识到责任在召唤你的时候,你就会随时为责任而放弃别的什么东西,而且你不会觉得这种放弃对你来讲很艰难。 五、态度就是竞争力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工作轨迹,有的人成为单位里的核心职工,受到领导的器重;有的人一直碌碌无为;有些人牢骚满腹,总认为与众不同,而到头来仍一无是处……众所周知,除了少数天才,大多数人的禀赋相差无几。那么,是什么在造就我们、改变我们?是“态度”!态度是内心的一种潜在意志,是个人的能力、意愿、想法、感情、价值观等,在工作中所体现出来的外在表现。 在一个单位里,我们可以看到形形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态度。有的勤勉进取;有的悠闲自在;有的得过且过。工作态度决定工作成绩。我们不能保证你具有了某种态度就一定能成功,但是成功的人们都有着一些相同的态度。 根据本人的工作经验总结认为一般单位里普遍存在着三种人。 第一种人:得过且过。 他们的口头禅是:“那么拼命干什么?大家不是拿同样工资吗?”他们从来都是按时上下班,从不行差踏错;职责之外的事情一概不理,分外之事更不会主动去做。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一遇挫折,他们最擅长的就是自我安慰:“反正晋级的事是少数人的事,大多数人还不是像自己一样原地踏步,这样有什么不好?” 第二种人:牢骚满腹。 他们永远悲观失望,他似乎总是在抱怨他人与环境;认为自己所有的不如意,都是由于环境造成的。他常常自我设限,让自己本身无限的潜能无法发挥;他其实也是一个有着优秀潜质的人,然而,却整天生活在负面情绪当中,完全享受不到工作的种种乐趣。 这种人总是牢骚满腹,这种消极情绪会不知不觉传染给其他人。 第三种人:积极进取。 在企事业里经常可以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他们热情地和同事们打着招呼,精神抖擞,积极乐观,永争第一,总是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即使是在工作受到挫折的情况下也是如此。因此,他总能让希望之火重新点燃。同事们都喜欢和他们接触,他们虽然整天忙忙碌碌,但却始终生活在正面情绪当中,时刻享受着工作的乐趣。 在一个单位里,职工与职工之间在竞争智慧和能力的同时,也在竞争态度。一个人的态度直接决定了他的行为,决定了他对待工作是尽心尽力还是敷衍了事,是安于现状还是积极进取。态度越积极,决心越大,对工作投入的心血也越多,从工作中所获得的回报也就相应地越多。 不同的工作态度导致不同的结果,尤其是在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职位上,大多数人都可以胜任,能为自己的工作表现增加砝码的也就只有态度了。这时,态度也是你区别于其他人,使自己变得更加重要的一种能力。 事实上,不管你所工作的机构有多庞大,甚至也不管它有多么糟糕,每个人在这个机构中,都能有所作为。某些领导可能对职工的工作设置障碍,或对职工的出表现视而不见,或者不能充分赏识和鼓励;也有一些领导愿意对职工进行业务培训,改善他们的工作业绩,并给予鼓励。但不管环境的利弊,最终,卓越的工作表现,都需要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工作作风。 一开始,你会觉得坚持这种态度很不容易,但最终你会发现这种态度会成为你个人价值的一部分。而当你体验到他人对你工作的肯定,给你的工作和生活所带来的帮助时,你就会一如既往地坚持这种态度做事。 六、接受工作的全部,不只是益处和快乐 我们见过很多人,干活的时候敷衍了事,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从来不愿多做一点事儿,但到了玩乐的时候却是兴致很高,得意的时候春风满面,领奖金的时候争先恐后。他们似乎不懂得工作是要付出努力。总想避开工作中棘手麻烦的事,希望轻轻松松地拿到自己的工资和奖金,享受工作的益处和快乐。 工作可以给我们带来金钱,可以让我们拥有一种在别的地方得不到的成就感。但有一点不应该忘记,丰厚的金钱和巨大的成就感是与付出辛劳的多少、战胜困难的大小成正比的。 不可否认,人人都有趋利避害、拈轻怕重的思想。如果有搬钢琴的任务,多数人会自告奋勇地去拿钢琴的琴凳。但我们是在工作,不是在玩乐!既然你选择了这个职业,选择了这个岗位,就必须接受它的全部,而不是仅仅只享受它给你带来的益处和快乐。就算是屈辱和责骂,那也是这个工作的一部分。如果一个老师不能教育资质差的学生,他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吗?如果说一个团队的带头人不能忍受他人的冷言冷语和脸,他能创下优秀的业绩吗? 每一种工作都有它的辛劳之处。体力劳动者,会因为工作环境不佳而感到劳累;在窗明几净的办公室里工作的中层管理者,会因为忙于协调各种矛盾而身心疲惫;居于高位的领导者,有单位内部管理和整体运营的压力。你无法想象一个总经理会说:“我只想签个名字就领高工资,至于单位的各项考核和其它事情让别人干吧,这需要承担太多的压力,我实在受不了。” 只想接受工作的益处和快乐的人,是一种不负责任的人。他们在喋喋不休的抱怨中,在不情不愿的将就中完成工作,必然享受不到工作的快乐。 那些求职时念念不忘的高位、高薪的人,工作时却不能接受工作所带来的辛劳、枯燥的人;那些在工作中推三阻四,寻找借口为自己开脱的人;那些不能不辞辛劳干好本职工作的人;那些失去激情,任务完成得十分糟糕,总有一堆理由抛给领导的人;那些总是挑三挑四,对自己的工作环境、工作任务这不满意那不满意的人,都需要一声棒喝:记住,这是你的工作也是你的事业! 记住,这是你的工作!我认为,应该把这句话告诉给每一名职工。不要忘记工作赋予我们的荣誉,不要忘记你的责任,不要忘记你的使命。坦然地接受工作的一切,除了益处和快乐,还有艰辛和忍耐。无论做什么事,如果只是以做到"善佳"为满意,或是做到半途而废,那就决计不会成功的。所以,我们无论做什么事,要抱着非做成不可的决心,都要力求达到最佳境地,丝毫不会放松,才可以做到尽善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