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石林是怎么形成的
石林”是岩溶学的专有名词,是指岩溶地貌中风光最美最有观赏价值的剑状、柱状等裸露型地貌。岩溶地貌在国际上称喀斯特地貌,是指以亚得利亚海最北端伊斯特拉半岛的喀斯特高原命名的地貌特征。喀斯特地貌由石灰岩形成,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CaCO3,易被溶有CO2的水溶蚀。在岩溶地貌中,峰林型岩溶是风光最美最有观赏价值的,石林就属于峰林型岩溶。
大约距今2亿7千万年以前,云贵高原处是一片汪洋大海,在石林这片海面上,生长着许多能形成碳酸钙沉积物的动物和植物。气候炎热,雨水充沛,动植物生长衰亡速度很快,它们的尸骸沉积海底,经过上亿年形成了一大层厚厚的沉积物。几十万年后,沉积物变成了化石。在大约距今7千万年时,发生了波及华夏大地的燕山运动,海底抬高,藏在海里石头开始露出水面。没有干枯的海水不停地拍打岩石,在岩石上“咬”出了深深的裂痕。
地壳再次抬升时,岩石完全露出海面。含有二氧化碳和有机酸的雨水,经过几十万年的冲刷溶蚀,使整块的岩石形成溶蚀沟,最终使整块的岩体分离,形成石芽、石柱、石门、石峰这样千奇百怪的石头奇观。石林形成后,由于倾斜角度较小,很少倒塌坠地,后来被晚第三纪红土覆盖保护。在距今大约50万年前,第四纪地壳回升,雨水将晚第三纪土层冲刷开,石林又展露新颜,成为天下奇观。
(1)石林长什么样图片扩展阅读
昆明市石林风景区
主要景点
小石林
小石林(阿诗玛景区),宽厚墩实的石壁像屏风一样,将小石林(阿诗玛景区)分割成若干园林。小石林(阿诗玛景区)里最有名气的景点当数“阿诗玛”,当夜幕降临,彩灯映照,更是五彩斑斓,妩媚动人。
大石林
大石林由密集的石峰组成,有如一片石盆地。这里的石林直立突兀,线条顺畅,并呈淡淡的青灰色,最高大的独立岩柱高度超过40米。其中有“莲花峰”、“剑峰池”、“千钧一发”、“极狭通人”、“象距石台”、“幽兰深谷”、“凤凰梳翅”等典型景点,最着名的当数龙云题词“石林”之处的“石林胜境”,而“望峰亭”为欣赏“林海”的最佳处。[8]
石林长湖
长湖是溶岩湖,湖水由地下水供给,周长5千米,宽300米,
平均深度24米,水质清澈,无污染。四面青山环抱,植物覆盖率达95%以上。空气清新洁净,透明度好。湖中有小岛,湖岸是以云南松为主的森林,地势平缓,分由众多小湖,环境清净幽美。它座落在海拔1907米的群山环抱之中。湖平面形状如身材修长的少女,是民间传说中阿诗玛的故乡,因湖体掩藏在青山翠岗之中,以往游人足迹罕至,故又被人们称为“藏湖”。[9]
景点主要有独石山、大尖山、二尖山、三尖山、磨盘山、蓬莱岛、圆湖等。面积3.94平方公里。
步哨山
步哨山位于大石林之东,小石林之南,以景区环林东路为界,呈南北向带状展布,地貌上属大石林溶蚀洼地东部斜坡平台。因清末石林彝民义军首领赵发曾在此山驻防,设步哨巡山而得名。山顶海拔1796.7m,高出大石林望峰亭近50m,为石林景区海拔最高处。登高远望,林海松涛,柱石参差;漫步山间,石林卓越,剑峰罗列。区内多柱状石林,有“步哨五石门”、“步哨松涛”等独特景观。景点中有巨型腹足类化石、珊瑚化石等海洋生物化石,记录着2.7亿年前石林地区生机勃发的海底世界。
李子园箐
李子园箐在环林路以外,方圆数十里的荒山野丘上,布满了奇柱异石,有聚有散,有起有伏,而且没有过多的高树与石林争高,保持着自然的风貌。在环林路东南约300米处的丛林石壁上,有一片古崖画,画着奔放粗犷的人、兽、物、星月等图像,据有关专家考证后认为,这属原始宗教内容,与广西左江崖画的人物极为相似。
奇风洞
奇风洞是一个会“呼吸”的山洞。在石林县诸多溶洞中,数它最奇
特。洞中虽不大,直径约1米,但每到雨季,洞内便会发出像老牛喘气一般的声音。有人故意用泥巴封住洞口,它也能毫不费力地把泥巴吹开,若在洞口燃起干柴,洞中的风便把火苗浓烟吹腾飞扬,停歇10多分钟之后,又开始吸气,烟火又被“吞入”洞内,如此一呼一吸,循环往复不绝。奇风洞的呼吸现象并非四季常有,通常发生在6—10月间。奇风洞尚未开发,属储备景点。
石林芝云洞
石林芝云洞在大小石林西北6公里,安石公路东侧的一座石灰岩大
石山中。洞长400为,宽3—15米,高5—30米,呈“丫”形,两段洞由一低矮狭窄的洞门连为一体。洞内多石钟乳、石笋、石柱等溶洞景观。形态多样,异彩纷呈。明以后称“仙迹胜景”,以“石硐仙踪”之名号独居石林八景之首。
从洞口到洞尾,共二十多个主要景点,分别是:灵芝仙草、玉象撑天、倒挂金鸡、葡萄满园、云中坐佛、礼貌洞、钻山骆驼、、双狮恋、悟空取宝、东西龙宫、蛟龙升腾、千年玉树、太白金星、神牛寻母、水帘洞、龙虎斗、寿星摘桃、水漫金山寺等。
⑵ 石林是怎样形成的
石林一般认为是土壤水或非可溶岩盖层水沿质纯厚层石灰岩表面及节理裂隙溶蚀作用的结果,上部受雨水作用改造。
石林是由密集林立的锥柱状、锥状、塔状石灰岩体组合成的景观。
分为普通石林、红石林等类型。其间多为溶蚀裂隙。隙坡直立,坡壁上部有平行的溶沟。以云南的路南石林最为典型。石林相对高度一般20米左右,高者可达50米。
(2)石林长什么样图片扩展阅读
石林的气候也像石林风光一样奇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干湿分明,四季如春。
石林也被称为喀斯特地貌,是由众多高大的石灰岩溶柱构成的。其形成主要是因为石灰岩受到力的挤压作用后,在垂直方向上产生了两组以上的裂隙,在平面上将岩石分割成了网格状。
⑶ 云南石林
网络搜索昆明石林
2亿7千万年前,石林大地上崛起了千余平方公里的石头“森林”,是石头铸就的大海,是岩石雕塑的森林。
石林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由岩石组成的“森林”,穿行其间,但见怪石林立,突兀峥嵘,姿态各异。由于石灰岩的作用,石柱彼此分离,又经过常年的风雨侵蚀,无数的石峰、石柱、石笋、石芽、形成了集奇石、瀑布、湖泊、溶洞、峰丛和丘陵于一身而显得千姿百态的石林。云南石林喀斯特无论是类型分布的多样性、溶岩发育的独特性、地质演化的复杂性、岩石机理的美学性还是人文风情的融合性、入内观赏的通达性等等方面,在世界同类型喀斯特地区都名列前茅,尤其是石林有部分区域是石灰岩与玄武岩交叠覆盖演化成的地质地貌,更是世界罕见。
地质科学曾将他命名为喀斯特岩溶地貌,并说这是三亿年地质变迁与风雨剥蚀留下的足迹。云南石林以其特有的地质科学价值享誉世界,是中国四大自然景观之一。在世界各地发现的为数有限的石林中,云南石林不但以其面积广袤、类型多样、形态奇特、成因复杂、发育历史久远而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惟一性,而且具有较高的科研科普价值,是世界惟一能以石林发育遗迹和石林景观系列展现地球演化历史的喀斯特地貌区。
岩溶地貌
岩溶地貌
所谓岩溶地貌,也叫喀斯特地貌,是指地表可溶性岩石(主要是石灰岩)受水的溶解而发生溶蚀、沉淀、崩塌、陷落、堆积等现象,而形成各种特殊的地貌——石林、石峰、石芽、溶斗、落水洞、地下河,以及奇异的龙潭,众多的湖泊等,这些现象总称喀斯特(因南斯拉夫西北部喀斯特高原最典型,故名)。
石林,山石冠天下。
云南石林喀斯特地质地貌奇观分布范围广袤,气势恢弘,类型多样,构景丰富,面积达1100多平方公里,保护区面积350平方公里,以其极高的美学价值令人心驰神往。在石林广袤的土地上,有雄奇的峰林、湖泊、瀑布、溶洞。天造奇观,美不胜收。形态奇特的剑状、蘑菇状、塔状、柱状、城堡状、石芽、原野等,拟人似物,栩栩如生的石林,或隐于洼地,或漫布盆地、山坡、旷野,或奇悬幽险,亭亭玉立,集中体现了世界能给予人类的最大惊奇。
石林,风情醉国人。
云南石林,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情令人陶醉。在石林多彩的红土地上,生活着世界上最幸福、最欢乐的群体--彝族撒尼人。他们在奇峰异石间和彩云深处创造了阿诗玛文化和欢乐的歌舞,他们祭祀、劳作、相爱、狂欢,每时每刻都创造着与石林一样众人惊奇、感动的艺术和诗意。
石林地区不仅有大量的古脊椎动物化石,被列为中国古脊椎动物化石保护区,还是云南距今80万年前旧石器和新石器遗迹遗址最丰富的地点之一。景区内李子园箐的石林崖画、石刻反映着彝族撒尼人古老的祭祀烟火及舞蹈、狩猎、战斗等场面;长湖独石山、大小石林内的赵倌扎营、步哨山等留存着清代咸丰年间赵发义军的历史痕迹。
石林既是自然的风景,也是人文的风景,与石林相伴的彝族撒尼人的生活风情,不仅创造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还创造了多姿多彩的以“阿诗玛”(彝语金子般美丽的姑娘的意思)为代表的民间文化艺术,其独特的语言文字、内涵丰富的诗文传说、斑斓绚丽的民族服饰、火热豪放的民族歌舞、古朴粗犷的摔跤竞技、风格奇特的婚丧嫁娶,无不体现出古老民族的文化韵味和地域特征。长诗《阿诗玛》成为中国少数民族叙事长诗经典,被译为20多种文字在世界广为流传;电影《阿诗玛》享誉海内外……
石林风景区旧时一直被称作“李子箐”石林,在云南路南彝族自治县内,由大石林、小石林(阿诗玛景区)、步哨山、李子园箐、万年灵芝五个片区组成。以往人们常说云南石林、路南石林指的就是这一带。
旖旎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人文景观相辉映,构成了石林这道神奇的风景线。这块神秘的土地也因此成了国内外游客向往的地方。
大石林
大石林
整个景区由密集的石峰组成,有如一片石盆地。 这里的石林直立突兀,线条顺畅,并呈淡淡的青灰色,最高大的独立岩柱高度超过40米。 其中有“莲花峰”、“剑峰池”、“凤凰梳翅”等典型景点,最着名的当数龙云题词“石林”之处的“石林胜境”,而“望峰亭”为欣赏“林海”的最佳处。人们行走在峰林间,不几步便被石峰挡道,曲折迂回之后,又是另一番天地。
小石林
小石林(阿诗玛景区)
与密集的大石林相比,邻近的小石林(阿诗玛景区)便显得疏朗、清雅。 宽厚墩实的石壁像屏风一样,将小石林(阿诗玛景区)分割成若干园林。小石林(阿诗玛景区)里最有名气的景点
阿诗玛像
当数“阿诗玛”,当夜幕降临,彩灯映照,更是五彩斑斓,妩媚动人。
步哨山
这里散落了许多造型怪趣的石峰,在整个石林风景区里地势最高。
李子园箐
李子园箐在环林路以外,方圆数十里的荒山野丘上,布满了奇柱异石,有聚有散,有起有伏,而且没有过多的高树去夺石林之高峻,保持着自然的风貌,身处其间,感受与大、小石林截然不同。在环林路东南约300米处的丛林石壁上,有一片古崖画,画着奔放粗犷的人、兽、物、星月等图像,据有关专家考证后认为,这属原始宗教内容,与广西左江崖画的人物极为相似。也许,这是远古彝人留给我们的言语吧!
万年灵芝
紧邻李子园箐的比目潭旁,石山顶上有一座高约15米的石峰,上大下小,犹如一朵巨大的灵芝,因而得名。夕阳西下,立于灵芝山顶,颇有“一览众山小”的惬意之感。
景区信息:
门票:170元(石林主景区)
荣誉:国家AAAAA级旅游区(点)
昆明石林火把节
昆明石林火把节
每年农历6月24是撒尼人的传统火把节,在昆明石林要举行盛大的斗牛、摔跤、歌舞活动来庆祝,节日的人们身着盛装,四面八方云集到约定的会场,开始庆祝节日,在掀天鼓乐声中,人们欢欣歌舞,不分男女老少,尽情享受。开幕式结束,随后举行斗牛,摔跤等竞技活动,场面十分热烈,紧张,刺激,一派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的火热场面,巍为壮观。入夜,人们燃起篝火,点起火把,火把随人流形成股股火龙,恰似繁星坠落大地,在昆明石林景区,每年火把节人们都围着篝火纵情歌舞,通宵达旦。
世界自然遗产
世界自然遗产
北京时间2007年6月27日下午14:16,新西兰当地时间下午18:16点,在新西兰基督城召开的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表决通过了“中国南方喀斯特”申遗项目,石林正式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
这是我国第6个世界自然遗产,第34个世界遗产,云南第3个、昆明第1个世界遗产。
2006年1月,中国政府正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提名申报包括云南石林在内的“中国南方喀斯特”为世界自然遗产。对于中国云南昆明石林最终获此殊荣,大会指定评审权威机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对其评价是:石林喀斯特的两个核心区包含了以具有深而尖锐溶痕的高大石灰岩剑状石柱和石峰为特征的“石林”喀斯特景观的范例,它们被挑选作为中国南方喀斯特所发现的各种石林地貌的经典样板。石林县的石林表明了这些跨越2亿7千万年的喀斯特地貌演变的事件性特征。……云南石林是世界上石林地貌的最好范例,是这类(喀斯特)特征的模式地,由于有着最长的地貌演化历史而与众不同。云南石林也是中国南方这种地貌的最好范例。
编辑本段
石林景点
黑松岩
因俯视时象一片苍翠的松林而得名“黑松岩”。有些人说“黑”在彝族语中称“乃古”,这种说法不妥!彝族有众多支系,各支系有不同的语言,这里的“乃古”是彝族支系――撒尼人的语言,意为“黑”。飞龙瀑 垂直落差达90余米,宽54米,雨季最大幅宽60余米。是珠江水系中落差最大、气势最壮观的瀑布,被誉为“珠江第一瀑”。
月湖
月湖 海拔1906米,宽1500米,平均深18米,是石林高原断陷湖中最大的一个湖泊。
圭山森林公园
圭山森林公园 山峦形若大海龟隆起的背部而得名“老龟山”,后改译音为“老圭山”。
长湖
长湖 阿诗玛的故乡,位于海拔1907米的群山之中,宽300米,平均深度24米
⑷ 云南石林的特点
石林地区不仅有大量的古脊椎动物化石,被列为中国古脊椎动物化石保护区,还是云南距今80万年前旧石器和新石器遗迹遗址最丰富的地点之一。景区内李子园箐的石林崖画、石刻反映着彝族撒尼人古老的祭祀烟火及舞蹈、狩猎、战斗等场面;长湖独石山、大小石林内的赵倌扎营、步哨山等留存着清代咸丰年间赵发义军的历史痕迹。
喀斯特地质地貌奇观分布范围广袤,气势恢弘,类型多样,构景丰富,面积达1100多平方公里,保护区面积350平方公里,以其极高的美学价值令人心驰神往。有形态奇特的剑状、蘑菇状、塔状、柱状、城堡状、石芽、原野等,拟人似物,栩栩如生的石林,或隐于洼地,或漫布盆地、山坡、旷野,或奇悬幽险,亭亭玉立,集中体现了世界能给予人类的最大惊奇。
风情醉国人。云南石林,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情令人陶醉。在石林多彩的红土地上,生活着世界上最幸福、最欢乐的群体--彝族撒尼人。他们在奇峰异石间和彩云深处创造了阿诗玛文化和欢乐的歌舞,他们祭祀、劳作、相爱、狂欢,每时每刻都创造着与石林一样众人惊奇、感动的艺术和诗意。
石林既是自然的风景,也是人文的风景,与石林相伴的彝族撒尼人的生活风情,不仅创造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还创造了多姿多彩的以“阿诗玛”为代表的民间文化艺术,其独特的语言文字、内涵丰富的诗文传说、斑斓绚丽的民族服饰、火热豪放的民族歌舞、古朴粗犷的摔跤竞技、风格奇特的婚丧嫁娶,无不体现出古老民族的文化韵味和地域特征。
⑸ 云南石林的介绍
石林,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距省会昆明78公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是世界唯一位于亚热带高原地区的喀斯特地貌风景区,素有“天下第一奇观”“石林博物馆”的美誉,是首批中国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与北京故宫、西安兵马俑、桂林山水齐名,成为中国四大旅游胜地之一。
石林具有世界上最奇特的喀斯特地貌,这里在约3亿年前还是一片泽国,经过漫长的地质演变,终于形成了现今极为珍贵的地质遗迹。景区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由岩石组成的“森林”,穿行其间,但见怪石林立,突兀峥嵘,姿态各异。壁峰之间,翠蔓挂石,金竹挺秀,山花香溢,灵禽和鸣,一派生机盎然。石林以其无与伦比的天造奇观吸引着海内外无数游客。
石林景区以被称为“剑状喀斯特地形”的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为主要特色。景区包括西北的步哨山、中心的大石林和小石林、南面的万年灵芝和东面的李子园箐五个片区,面积约12平方公里。其中的万年灵芝、李子园菁和步哨山是新开发的景点。深、幽、险、奇是石林景区的景观特征。进入景区内,但见石柱、石壁、石峰千姿百态,争奇竞丽。
这里的石头与众不同,它是一幅绝妙的画,每天吸引着五湖四海的游人前来驻足观赏;它是一首优美的诗,古往今来有无数骚人墨客为它咏叹吟哦;它又是有灵性和生命的;有双马渡食、孔雀梳翅、凤凰灵仪、象距石台、犀牛望月;有唐僧石、悟空石、八戒石、沙僧石、观音石、将军石、士兵俑、诗人行吟、母子偕游、阿诗玛等无数象生石,无不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令人叹为观止。除了动物外,还有许多酷似植物,如雨后春笋、蘑菇、玉管花等。有一处“钟石”,能敲出许多种不同的音调。整个石林就是一座巨大的自然石景艺术宝库,任凭游客去观察,去发现,去自由地想象
石林景区面积达1100平方公里,气势大度恢弘,保护区为350平方公里,山光水色应有尽有、各具特色。全区可分为八个旅游片区:石林景区、黑松岩(乃古石林)景区、芝云洞、长湖、飞龙瀑(大叠水)景区、圭山国家森林公园、月湖、奇风洞。其中开发为游览区的是:石林风景区(中心景区)、黑松岩风景区、飞龙瀑风景区、长湖风景区。
石林风景名胜区范围宽,石林集中。其象生石之多,景观价值之高,举世罕见。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2004年2月13日,石林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的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之一。2007年5月8日,昆明市石林风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08年,石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自然遗产,成为云南省继丽江古城、三江并流的第三个世界遗产。
旅行指南1、交通:前往石林的游客,可在昆明东部客运站乘坐班线车到达石林
云南石林景观(2)(20张)
(票价是25元单程),约2小时,最好在中午以前抵达石林,这样可游览得更尽兴;在昆明市有专线旅游车,往返票30元。也可乘昆明到陆良县、罗平县等地的客车,到石林下车,票价10元;可在昆明北京路锦华饭店旁乘旅游专线车直达,往返票价30元,一般发车时间为早上8~11时,节假日则延长1小时;昆铁客运公司开通石林、陆良旅游专列,为了方便乘客,该公司在昆明火车站专门设置了绿色通道,每个停靠站,游客均可上车买票。
2、门票:从2010年4月1日起石林主景区门票175元,全程通票。 儿童票:150元
开放时间:7:30 - 18:30
3、住宿:推荐石林宾馆,二星级,这是幢具有民族风格的建筑,游客可居高展望石林美景,标准房70元起;石林避暑宾馆,二星级,位于石林风景区的中心,推窗即可见“林海”,标准间80元起;云林宾馆,二星级,位于石林风景区内,有南北两院组成,南院的建筑与自然的石林融为一体,颇有新意,房价110元起;金都酒店,二星级,位于石林体育馆侧,标准房70元起,服务一流,出行便利。
4、在石林景区内的停车场可租到私人汽车及马车,租用可乘4人的微型面包车的话,150-170元/天;租用马车,60元/天;如果人多,则可考虑租用中巴车,可乘15人,300元/天;如果你从昆明乘招手车前往石林的话,可能得花更长的时间。另外,车主往往会要求你购买回程车票,如果你计划在石林住一晚的话,最好事先告诉他们;如果游客选择早上10:30左右乘车前往石林,中午途经宜良,可在此购买着名的宜良烤鸭。
5、景区安全:在石林风景区登游玩时要穿平跟的胶鞋、布鞋、旅游鞋,不能穿高跟皮鞋。石林景区步步皆有景,景景堪入画,但不能边走路边看景,以免意外,在石林风景区摄影不同于在公园摄影,在公园,被拍照者和拍照人都可以随意后退几步以调整角度。石林很多景区很可能就是悬崖绝壁,一定要回过头看看有无后退的余地。
6、景区导游:石林景点颇多,建议您一定预订一位导游,石林旅游会更轻松、愉快、妙趣横生。但必须要聘请有导游证的导游,防止被坑。
⑹ 云南石林 简介
云南石林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由岩石组成的“森林”,穿行其间,但见怪石林立,突兀峥嵘,姿态各异。由于石灰岩的作用,石柱彼此分离,又经过常年的风雨侵蚀,无数的石峰、石柱、石笋、石芽、形成了集奇石、瀑布、湖泊、溶洞、峰丛和丘陵于一身而显得千姿百态的石林。
⑺ 云南石林简介的内容是什么
石林位于云南省会昆明东南郊80余公里处,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地地上众多的山川名胜景区中,云南石林以其雄、奇、险、幽的地貌风光独树一帜。在世界溶岩地貌风光中。中国云南石林又以其面积广,岩柱高,小尺度造型见长,一定范围内景点集中而独占鳌头。
面对气势磅礴、逶迤连绵的石海,人们会情不自禁地问,这些鬼斧神工的石林是从哪里来的啊!对此,古今中外许多人都走进石林大揭秘的行弄,试图作出完美的回答。科学家说:两三亿年前这里是一片汪洋大海,经过漫长的地质运动和物质进化,才使昔日的茫茫沧海变成了今日的莽莽石林。当地的老百姓说:石林是一位大力神用神鞭像赶着羊群一样从遥远的地方赶来的,本来要赶它们去阻挡肆虐的洪水,不知是神鞭失灵,或还是这群有灵性的石头恋上了这方水土、这方人?行色匆匆的石群,戛然止步,无悔无怨地在这里安了“家”。
石林是大自然恩赐于人类的超然艺术杰作。在350平方公里的石林自然风景区内,天公又把大小石林、乃古石林、芝云洞、奇风洞、长湖、月湖、飞龙瀑等景点巧妙地分布在东西南北中。这些说不尽、道不完的景点,分作山光和水色两类来分别叙述可能会道得更明白一些。大小石林、乃古石林、芝云洞、奇风洞等景点为山光景色,这类景色以天下第一奇观--石林为代表。石林,包括大小石林,占地40公顷。一座座石头拔地而起,一派波浪翻滚的景象。仿佛神宫般的石林,峰回路转。昂首望空,时而疏朗,时而压抑,一座座石峰像一根根石柱似的在争奇,又像比美。有的石峰巍然高耸,刺破青天;有的嵯峨嶙峋;有的摇摇欲坠,令人目荡神摇。拔地擎天的石柱下,碧水绕着一座座奇石丁冬作响,滋润着一片绿色、一片鲜花。在迷宫般的石林中,举目四顾,移步换景,“阿诗玛”呼之欲出;“母子偕游”栩栩如生;“凤凰梳翅”惟妙惟肖。千姿百态亦幻亦真的景象令人目不暇接。
长湖、月湖和飞龙瀑为石林风景名胜区中的水色风光。长湖静静地躺在青山怀抱之中,湖水洁净透明,涟漪粼粼,湖面小岛郁郁葱葱,湖畔鸟语花香,让人流连忘返。飞龙瀑又是另一番景象,滔滔的江水以倾云翻雨之势,雷霆万钧之力,从88米高的悬崖峭壁倾泻而下,其势如九天银河跌落,轰鸣的声音气壮山河,蔚为壮观。
地灵人杰,世界着名的叙事长诗《阿诗玛》就出自石林彝区,所以这里又被誉为“阿诗玛故乡”。居住在这里的彝族撒尼人以勤劳坚强、热情好客、能歌善舞着称于世。至今仍然保持着别致的民族服饰、独特的语言文字、原始的宗教信仰、古朴的生产生活方式、纯朴的民风民俗,古老的文化在这进而积淀得特别深厚。“火把节”是彝族人民的盛大节日,每年的农历六月廿四,穿着节日盛装的各族人民从四面八方拥向石林,欢度自己的节日。白天,石林也穿上了节日的盛装,群山在这里起舞,涧水在这进而歌唱,男女老少沉浸在节日的热烈气氛中,整个石林人山人海一片欢腾。夜晚,人们举着熊熊的火把,通宵达旦,载歌载舞。火的光芒、火的热情烧红了天空,映红了石林。
石林的气候也像石林风光一样奇妙。盛夏,当我国长江沿岸的人们在滚滚热浪中寻觅一丝凉意的时候,石林的老人们还穿着一层薄薄的外衣在歌唱着厨古老的歌谣。严冬,当我国松花江岸的人们在冰天雪地中期待一缕阳光的时候,石林的姑娘们还穿着亮丽的裙子在鲜花丛中翩翩起舞。有人曾把石林四季的气候简单地概括成“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干湿分明、四季如春”。
石林以旖旎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人文景观相辉映,构成了一道神奇的风景线,成了国内外游客向往的神秘之地。
石林的主要游览区,旧称李子箐石林,面积约12平方公里,游览面积约80.004万平方米。主要由石林湖、大石林、小石林和李子园几个部分组成,游路5000多米,是石林景区内单体最大,也是最集中、最美的一处。进入景区内,但见石柱、石壁、石峰千姿百态,争奇竞丽。有的石柱高达40-50米,乍一看,正如一首佚名的打油诗所云:“远看大石头,近看石头大。石头果然大,果然大石头。”但这里的石头与众不同,它是一幅绝妙的画,每天吸引着五湖四海的游人前来驻足观赏;它是一首优美的诗,古往今来有无数骚人墨客把它咏叹吟哦;它又是有灵性和生命的;有双鸟渡食、孔雀梳翅、凤凰灵仪、象踞石台、犀牛望月;有唐僧石、悟空石、八戒石、沙僧石、观音石、将军石、士兵俑、诗人行吟、阿诗玛等无数像生石,无不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令人叹为观止。除了动物外,还有许多酷似植物,如雨后春笋、莲花蘑菇、玉簪花等。有一处“钟石,能敲出许多种不同的音调。整个李子箐石林就是一座巨大的自然石景艺术宝库,任凭游客去观察,去发现,去自由驰骋地想象。景区内峰回路转,曲径通幽,移步易景,使人如入迷宫仙境,游者莫不流连忘返,赞不绝口。景区内建有狮子亭、望峰亭、石台、石凳等供人小憩。
大、小石林外围(俗称“外石林”)也星罗棋布地分布着迷人的风光。外石林主要指位于大小石林之外的周围风景区。这片风景区方圆数十里。在野岭荒山,鲜花绿树丛中,又有许多奇峰怪石点缀其间。这些异石个体庞大,形象生动,加上周围环境生机勃勃,视野也较为开阔,游览又别有一种情趣和感受。纵观奇柱异石,或如母子偕游,牵衣拽裙;或像苏武牧羊,遥望故乡;或似观音、八戒;或似虎豹熊罴;或似古堡、将军,让人浮想联翩,兴趣盎然。在比目潭附近,有一座高约10米,上粗下细的奇特的危崖石峰,人称万年灵芝,或称蘑菇云。从远处望去,状如原子弹爆炸后形成的蘑菇状烟云,十分独特。在这许多的像生石中,民间亦流传着许多动人的传说故事。
乃古石林位于“石林”以北13公里处,也叫和摩寨石林,“乃古”彝语意为黑色,“乃古石林”即黑色的石林。占地333.3万平方米,新辟游路6公里多。与“石林”相比,这里又是另外一种特色和风格。
进入乃古石林,只见黑森森的一片怪石如大海怒涛冲天而起,气势磅礴,又像壁垒森严的古代战场,令人思绪万千。有的地方峭壁千仞,如同刀劈斧削,有的石柱直刺青天;有的巨石如磐如堵;有的形如诸葛亮布的八卦阵;有的像太上老君正在炼丹;有的像石堡、灵芝;有的似象、骆驼、猪、羊,危卵怪石不计其数。石质古朴黝黑,深沉玄奥,更使人增添了一种神秘和苍茫之感。景区内还有神奇瑰丽的地下溶洞,人们称之为白云洞或水晶宫,属地下岩溶地貌。有的状如梯田、农舍,有的又如各种动、植物,有的敲之声如钟磬。山下还有白云湖,波光云影,异常宁静。
⑻ 黑石林烟卡长什么样
可以购买一包进行查看。
石林牌香烟旗下的一款成了现在最贵的烟,就是黑石林香烟。
⑼ 石林是否做过人民币的背景图案
我爱好收藏纸币。在我国已经发行过的第1、2、3、4、5套人民币共计120多个版别钞票中,从未用云南石林做过背景图案。只在国库券中的1991年10元券上用过。
第二套人民币1角纸币的图案是拖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