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清图片 » 佛门孝经高清图片
扩展阅读
男人奢侈爱情图片 2025-05-20 11:45:16
加图片水印的单机软件 2025-05-20 11:20:10

佛门孝经高清图片

发布时间: 2022-03-03 11:05:59

A. 今天请了菩萨,老师看看是现代的吗断断代

自己看着欢喜就好,学佛就是学不分别不执着,更要知道供佛菩萨的意义,不能搞成迷信:
净空老法师拜佛开示 “第一个问题也是多数人都有的共同的问题。他说我们常见有许多佛菩萨的形像,供奉在寺院或者是家庭之中,供给大家膜拜。问题是:供佛菩萨形像,及拜佛菩萨的意义,到底在那里?拜佛菩萨与拜神有什么不同?我们应当用什么样的心态,来拜佛菩萨以及拜神明,才是正确的?这个问题,我想是一个相当严肃的问题。因为迷信带给社会是负面的影响。敬天、敬神在中国是几千年来的习俗,对于社教有正面的作用,决定不是迷信,这是我们必须要辨别清楚的。佛法是师道,它不是神道,所以佛教是教育而不是宗教。在佛教里面,可以说是在几千年前,它就懂得艺术化的教学。我们在寺院、庵堂之中,所看到的佛菩萨的形像,有塑像、有彩画,形形色色,种类甚多。在佛经典里面,佛曾经说了一部《万佛名经》,在台湾过年期间,还有不少道场拜万佛。在这一部经里面,佛给我们讲了有一千两百多佛号,诸佛名号,菩萨还不在其中。佛告诉我们这许许多多的佛号,都是我们每一个众生自性本具的德能。我们举几个例子来说说,大家就晓得。譬如释迦牟尼这个名号,是梵文音译过来的,释迦是仁慈的意思,翻作能忍;牟尼翻作寂灭,就是清净的意思。由此可知,仁慈跟清净是我们自性本具的德能。这个德能一定要用名号把它显示出来,我们听到这个名号,就要知道我们处事待人接物要仁慈,对自己要清净,以清净心对待自己,以慈悲心对待别人,这就是释迦牟尼的意思。所以听这个名号,或者见到释迦牟尼佛的形像,提起我们这一个观念,这就是教学。这是艺术的表法,用这种方式,时时刻刻提醒我们性德不断向外流露。菩萨的名号是修德,也就是佛菩萨是我们本具的德能;本具的德能,现在我们迷失了,并不是真的失掉,是迷了;迷了之后,自性的性德就不能现前。譬如我们本来是慈悲的,是大慈大悲,现在我们对人、对物一点慈悲心都没有。我们自性本来是清净的,现在一天到晚是妄想纷飞,妄念不断,带来了无尽的烦恼,这就是我们性德丧失了、迷失了。怎样才能恢复呢?一定要靠修行。菩萨代表修德,性修不二。修德也是无量无边,因为我们迷得太广,迷得太深,因此这个修德的方法、理论也就无有穷尽。代表修德就用菩萨,代表性德就用佛,诸佛菩萨名号、形像,都是启发我们性修的作用,我们供奉佛菩萨形像目的在此地。这是我在过去讲席当中,常常跟大家说明的。我们佛教徒、佛弟子供养佛菩萨形像,不外乎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是纪念的意思,佛是我们根本的老师,我们接受他的教育,得到这个教学的殊胜功德利益,对于创始的这个老师,我们总是感恩,念念不忘,这是属于纪念的意思,所谓返本报始。第二个意思就是要向他学习,所谓是见贤思齐,我们见到形像,我们要学他;听到这个名号,我们也要学他。这是我们供奉佛菩萨形像,应该有的心态。我们懂得他真正意义是在此地,所以这种供奉决定不是迷信。诸佛菩萨很多,譬如我们供养地藏菩萨,地藏菩萨是代表孝敬,孝亲尊师。看到地是心地,藏是宝藏。我们每一个众生心地都具足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德能,这就是地藏的意思。所以供奉佛菩萨形像,要开发我们自性的心地宝藏。用什么方法来开发?用教育,用教学,而教学的根本,就是在孝亲尊师。《地藏经》是我们佛门的孝经,学佛从那里学起?从《地藏》学起。这是供奉地藏菩萨的意义。并不是说我供奉地藏菩萨,天天拜他,天天供养他,他就来保佑我,那你就是迷信,你的性德永远不会现前。那用什么样的态度?要学习地藏菩萨,《地藏经》里面讲的理论,讲的方法,理论要彻底明瞭,方法要切实去做到,这就是地藏菩萨真正加持我们,真正保佑我们。可见得,如果我们不明其理,不依照方法去奉行,那是迷信,那是丝毫利益都得不到。不但得不到反而有过失,这个过失从那里来?过失是把佛菩萨当作神明来看待,去贿赂贿赂他,巴结巴结他,以为就能够保佑自己。这是谈条件,把佛菩萨当作贪官污吏来看待,你想你这种心态就是罪恶。这是我们不能不明瞭的,决定不能够有错误,错误真正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至于拜神、拜天神,天地鬼神,这在中国古礼上都有,这个是修敬。我们对于天神、鬼神也毫无所求;毫无所求,为什么要拜他?我们要尊重他,我们要尊敬他。敬这一个字是性德,怎么样培养这个性德,怎么样把这个性德发扬光大?我们对于天地鬼神这一份恭敬,要把这个恭敬心用来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这就对了。这个是古时候祭祀天地鬼神真正的意义,都是属于教学,绝不是有求于鬼神。有求于鬼神,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在古时候最初的祭祀意义里面没有,我们一定要认识清楚。......佛像前面供花,花是代表因,所以因与果,世、出世间法都离不开因果。佛在大乘经上常说:“万法皆空,因果不空。”为什么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因果是讲这一切万法的转变,因会变成果,果会变成因,这个因果互相转变,相续不断。所以因果是讲相续不断的意思,是讲无量无边变化的意思,这个是事实的真相,所以说因果不空。先开花后结果,花是因,果在后面。所以供花是代表修因,花好我们就能够预想到果会结得好。见到花,你就要想到我们要修善因,将来才能够得好的果报,花表这个意思。供果,果就是代表果报,是我们所希求的;花是美好,我们要修的。在大乘佛法里面,花代表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叫六度之花,然后才能够得到圆满的果报,供花是这个意思。但是诸位要晓得,在佛前供的花表这个意思,你明白了,就像学生在课堂上课,懂得花是代表因行。离开佛堂之后,我们在外面所看到的花,有没有这个意思?都有这个意思。所以懂得佛法,只要看到花,就提起自己一定要修善因,要修好的因。乃至于身上穿的衣服,印上这些花纹的时候,看到花就知道自己要修行,用这个方法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修好因,要修善因,才能够得好的果,得善果。这是供养鲜花、水果的意义。供养食品,实在讲没有什么,不太重要。食品是表示自己一点敬心,我们需要好的饮食,我们也以好的饮食供养佛菩萨,这是一个纪念的意义,也是有表法的意义。烧香,香代表信香,是一种信号,在古时候应用得非常的广泛。最明显的,诸位如果到中国大陆去旅游,总免不了要到长城去参观,你看长城每隔一段有一个烽火台,烽火台是传递讯息的,实在讲烽火台就像一个香炉一样。古时候资讯不发达,用什么方法传递消息?就用烽火,烧的是狼烟,狼烟的密度跟一般的烟不一样,风不容易吹散,所以这个烟能够持久。在远处看到这个地方有烽火,就晓得有状况发生,用这种方法来传递消息。我们用烧香来表法,我们跟诸佛菩萨传递消息,感应道交,取这个意思。但是真正的含义,我们常讲戒定真香、五分法身香,这个意义就深了。你懂得这个意义,这个烧香能够提醒你,学习的东西就更多。我们看到烟,闻到香味,就想到自己要修戒、要修定、要修慧,所以它代表戒定真香,代表五分法身。五分法身前面三条就是戒、定、慧,后面两条加上解脱、解脱知见,所以用这个方法来提醒我们。灯的意义是象征着智慧、光明。古时候用油灯、用蜡烛,这个意义就更深、更明显。油灯实在讲,真的是燃烧自己,照耀别人,蜡烛是特别的明显。这是教给我们,我们要求智慧,要能够舍己为人,以自己的智慧,以自己的体力,以自己的技能,服务社会,帮助一切众生,而不求报酬,这是佛教导我们。所以烧香、燃烛是表这个意思。真正这样做,自自然然得到平安、健康、长寿。至于升官发财,这是你命里面所有的,这个命中所有要讲到因与果的关系。你命里面没有的,佛菩萨也不能赐给你。如果你命里头没有财,佛菩萨可以帮助你发财,你命里头没有官位,佛菩萨可以赐给你高官,那因果定律就被推翻,那有这种道理!诸佛菩萨智慧再大,能力再强,也没有办法改变因果一丝一毫。世间法是建立在因果的基础上,佛法还是建立在因果的基础上,这是我们不能不明瞭的。《法华经》一乘因果,《华严经》五周因果,你看看一切经论都离不开因果的定律,这是我们必须要清楚,必须要明瞭。......最简单的供养具,譬如家庭清寒,没有能力备这些供养具,那我们在一尊佛像面前,最简单的供养就是一杯水,这是供养具里头最重要的。水代表什么?水代表心,水要清净,表清净心。水不起波浪是平的,代表平等。供养这杯水,看到水就想到清净、平等,这是供养具里头非常非常重要的。你甚至于不烧香、不点蜡烛,也没有香花、水果供养,但是不能不供养一杯水。这是供养品里头最重要的,它代表的是清净心、平等心,看到水就想到自己在一切人事环境、物质环境当中,要知道修清净、平等。清净、平等心就是佛心,就是真心。

B. 佛教中如何看待“孝”

佛教中认为让父母懂得因果,懂得宇宙人生真理,出离轮回,这才是真正的孝。

儒家孝养父母有三个层次,孝养父母之身,孝养父母之心,孝养父母之志。这些都是世间的做法。佛教孝养父母还有第四层次,孝养父母之智—增长父母慧命,让父母懂得因果,懂得宇宙人生真理,出离轮回,这才是真正的孝。如莲池大师在《七笔勾》里说:“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

佛教对孝道极为重视,在诸多经典中都提到报父母恩。《佛说父母恩难报经》《地藏菩萨本愿经》《佛说盂兰盆经》都是佛门孝经。学诚法师的博客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中,也提到了孝养父母的观点。

其中一些经典抄录如下,《不思议光菩萨所说经》说:“非饮食及宝,能报父母恩,引导向正法,便为供二亲。”《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说:“若父母无信心者,令住正信;若无戒者,令持禁戒;若性悭者,令行惠施;无智慧者,令起智慧。子能如是于父母处,劝喻策励,令安住者,方曰报恩!”

C. 佛教中最大的孝是什么

净空法师---你要是往生极乐世界,你的父母决定不堕三恶道。所以常说“一子成佛,九祖升天”,这就是福报,这是大孝。

问:净业三福第一条“孝养父母”,若发心出家者,是否就不具足?如何才能圆满其义?

净空法师答:发心出家是大孝,这是诸位要知道,所以出家必须要顾虑父母的生活。如果父母没有人奉养,我们出家时节就要晚。如果你兄弟姐妹多,父母有人奉养,或者家里生活环境很富裕,不需要自己照顾,这个可以。如果家庭生活很清苦,没有兄弟姐妹,这个必须要尽孝道,在家学佛是一样的,这都是必须要考虑的。如果父母有人供养,没有后顾之忧,你就可以出家,出家还是尽大孝,因为你一出家,你要是往生极乐世界,你的父母决定不堕三恶道。这个东西我们世间人讲人情,六道里头还是讲人情的,如果他造作罪业,死了以后见阎罗王,阎罗王一看,他的儿女已经到西方极乐世界成佛了,也都特别优待他,这是菩萨的眷属,怎么可以怠慢?不能怠慢。所以常说“一子成佛,九祖升天”,这就是福报,这是大孝。

净空法师---佛子的大孝是要度父母出离三界。第一孝行是要劝父母念佛求生净土,这是真孝。

我们对于父母在生活物质上一切奉养都能做到,算得上孝养吗?你看看《论语》孔老夫子讲的话,如果这个叫孝养,畜生也可以做得到。所以一个明理的人,一个读书人要养父母之志,父母对你的期望,你能不辜负,这叫孝顺。可是我们话又说回来,今天做父母对儿女有什么期望?真的是有问题。在古礼,小孩的命名,名字是父母对他的期望,希望你将来长大名符其实。所以古人给儿女起名字,不是随便起的。现在我们看到很多人,给儿女起的名字有起成外国名字,我们一看就奇怪,他的父母希望他儿女都变成外国人。这实在是对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毫无所知,才会犯这种毛病。

佛家讲“孝”,如果父母来生还搞六道轮回,那就是大不孝。真正孝子怎么能够忍心叫父母来生还要堕六道。由此可知,佛子的大孝是要度父母出离三界。第一孝行是要劝父母念佛求生净土,这是真孝。父母不肯念,父母不能接受,你要找出原因,把这个原因消除,父母就乐意接受,才晓得这个好处。父母疼爱子女,尤其年老了,儿女哪里会骗父母?不过现在儿女骗父母的太多,搞得父母也不相信了。从前骗别人有之,骗父母的那是大逆不道,罪过滔天!所以很少会骗父母的。劝父母亲念佛,这是大孝,没有比这个更究竟的。

从这个地方我们就知道,我们应该如何孝顺父母。孝一定讲“顺”,顺亲心,兄弟不和,父母很痛心,这就不孝,妯娌不和,这也不孝。所谓“家和万事兴”,家庭和睦,父母心里愉快。儿女都能修养品德,从事正当的行业,不犯法、不违规,这是孝顺父母,你的邻里乡党对你尊重,对你父母就更尊重,这是孝亲。所以“孝顺”两个字的确不容易做到。但是诸位要知道,这是学佛的大根大本,你要不做,换句话说,你就不想出三界,来生还想搞六道轮回。真正想出三界,真正不再搞轮回,你要从这里做起。家人兄弟妯娌他不懂,我怎么办?忍让。所以中国人讲孝,一定讲舜,拿舜做一个榜样。你们看看舜王的传记,一家人对他的态度那样的蛮横恶劣,他只是一个真诚恭敬对家里任何一个人,积年累月,十几年全家都被他感动,一家和睦了,这才叫做孝养父母。孝养父母,大舜做到了。我们不知道怎样做,所以念佛念了几十年,连个往生的消息都没有,你说这怎么得了,这多可怕;我们错,错在哪里找不到,这多可怜。实在讲,不读经之过,经上给你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也念了,念了就滑口念过去,真正的意思不懂,怎样重要不晓得,怎么做法那更不必说了,这个不得了。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第二0九集)

净空法师---父母这一生不能得度不要怕,自己要往生。自己往生了之后,你的父母不管在哪一道,你看得到;他什么时候能够接受,你马上化身来度,这叫真正孝顺。你现在为了度你父母,一天到晚心里烦得不得了,好了,父母没去得了,自己也去不了,这个可惜,这是愚痴到了极处!所以,只要自己成了佛,你的家亲眷属可以说早晚的事情,没有不成佛的。

D. 二十四孝佛经

《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诗选》,为中国古代宣扬儒家思想及孝道的通俗读物。《二十四孝》由历代二十四个孝子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合而成。由于后来的印本大都配以图画,故又称《二十四孝图》。《二十四孝》的故事大都取材于西汉经学家刘向编辑的《孝子传》,也有一些故事取材《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等书籍。《二十四孝》之后,相继又出现《日记故事大全二十四孝》、《女二十四孝》、《男女二十四孝》等劝孝书籍。
佛教经典《地藏菩萨本愿经》,是佛为报母恩所宣说的经典,也有被称为佛门孝经。

E. 为什么说《地藏经》是佛门孝经

农历七月晦日(每月的最后一天,即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是佛教地藏菩萨圣诞,这一天也被民间称为“地藏节”,很多地方都有过地藏节的习俗。

在佛门里,《地藏经》是一部非常浅显易懂的经。《地藏经》又名《地藏菩萨本愿经》,又称《地藏本愿经》、《地藏本行经》、《地藏本誓力经》。《地藏经》的缘起是释迦牟尼佛在忉利天宫(欲界的第二层天),为母亲摩耶夫人说法。

在《地藏经》中,释迦牟尼佛介绍了地藏菩萨过去劫勤奋修行的事迹,例如曾为婆罗门女、光目女时救度母亲的故事,还通过地藏菩萨与文殊菩萨、佛母摩耶夫人、定自在王菩萨、四天王、普贤菩萨、普广菩萨、大辩长者、阎罗天子、恶毒鬼王、主命鬼王、坚牢地神、观世音菩萨、虚空藏菩萨的问答,以及地藏菩萨与释迦牟尼佛的对话,介绍了地狱及其众生的状况,则赞叹了地藏菩萨的誓愿和功德,并将引导无佛世界的众生的任务交付给他。另外,释迦牟尼在经中也为众生指明了超拔亲人眷属的道路。

在佛教诸多经典中,《地藏经》以强调因果与孝道面着称,经文不但强调了众生的因缘业报,还讲述了婆罗女、光目女救度母亲的故事,因此被称为佛门的“孝经”和佛陀最后的遗嘱。

作为一部非常着名的大乘经典,《地藏经》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万物众生生、老、病、死的过程,并介绍了改变命运和解脱冤亲债主的方法,不仅可以用来印证佛教的因缘果报,还能用于超度死者,所以在中国民间很受欢迎。由于《地藏经》深入民间,地藏菩萨也因此着称于世。

作为中国民间的四大菩萨之一,地藏菩萨以“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宏大誓愿和大慈大悲的功德而广受佛教徒崇敬。特别在中国,地藏菩萨迎合了中国人对死亡的幻想和对祖先的尊敬。

据说地藏菩萨曾化现在安徽九华山,并以此为说法道场,因此地藏菩萨在中国不但被奉为掌管阴间世界的“幽冥教主”,还形成了深厚的地藏信仰,无论在佛家寺院,还是在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地藏菩萨的塑像或石刻。

F. 净业三福的孝道师道

第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第一条我们一定要做到,我们真正做到了,我们学佛、成佛基础就打下去了。假如你做不到,你研究的佛法,就成为世俗人所讲的佛学——把它当作一种学问来研究,这与你自己的生活、修持,甚至了生死、出三界都没有关系啊!所以一定要认真、确实的把它做到。佛法是孝道,大乘戒经里面讲得很清楚,从孝顺父母扩大到孝顺师长,孝顺一切众生,要有这样的心量。所以“孝”这个字,可以说是把整个佛法都包括了。‘孝养父母’,‘孝’是觉悟,就是自性觉;觉悟之后表现在生活行为上就是‘养’。
大家晓得中国文字,是高度智慧的符号,让我们看了这个符号、图形就能觉悟,这个很了不起。中国文字的结构有六个原则(六书),‘孝’这个字在六个原则里面叫做会意——看这个符号,体会里面的意思。孝这个字上面是老,下面是子,这两个字合起来变成一个孝字,它的意思就很明显了。老是上一代,上一代还有上一代,过去无始;子是下一代,下一代还有下一代,未来无终,无始无终是一个整体这叫孝。西方人讲“代沟”,有代沟这个孝就没有了。西方人常常问我:你们中国人,几千年的老祖宗根本就不认识,为什么过年过节还要去拜他?是孝道。你想想看:几千年的老祖宗,我们还纪念他、不忘他,眼前的父母哪有不尽孝的道理?古时候的老师我们都尊敬他,现在教我的老师,你怎么会不尊敬?儒家跟佛法的教学就从这个地方扎根,这是大根大本。所以要懂得孝这一个字,就是佛法,特别是大乘经典里面讲的“真如法性”尽虚空遍法界。这个整体就用这个符号来代表,我们有这样的认识,你对这个孝才真正有所体会。
然后怎样把‘孝’表现在我们的生活、做人处世方面,那就是‘养’;养是奉养,我们从狭义的方面来说,是养父母之身。父母生我们、养我们这个恩德很大,父母年岁大退休了,我们有义务照顾他们,正如同我们在婴儿的时候,父母关怀照顾我们,我们要回馈、回报,这是天经地义的事。这是养父母之身,算不算尽孝呢?不算。诸位要晓得,能养父母之身的,禽兽里有乌鸦(反哺);那小乌鸦会喂老乌鸦,它也懂得养它的父母啊!人要不懂得养他的父母,那连畜生都不如!所以这个并不能算尽孝,真尽孝还要养父母之志,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愿。父母对儿女他期望的是什么?我们有没有做到父母的愿望,这一条很重要啊!
古时候接受古圣先贤的教育,父母希望子女的不是升官发财,与现代人观念不相同,都希望子女能够做圣做贤,有道德、有学问对社会大众有贡献,所以立功、立德、立言这是父母的光荣,父母才有面子,父母才受到社会大众的尊敬。我们有没有做到呢?有没有辜负父母对我们的期望呢?
学佛之后,父母的愿望就不一样了,做圣做贤还不够,应该怎么样呢?做菩萨做佛啊!你做了菩萨,菩萨的父母;你成了佛,佛的父母,那又不一样了。如果我们做不了佛、菩萨,这个孝就没有尽到圆满,就有缺陷,这个要懂得。什么人把这个孝字作到最圆满呢?成佛孝字最圆满。等觉菩萨还欠一分,他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破,他的孝道就不圆满;由此可知这个三福是真实的基础。
你要是真的学佛了,你起心动念、言语造作,立刻会想到‘孝养父母,奉事师长’。老师跟父母对我们的期望是什么?我们有没有做到?经上常讲:佛菩萨是九法界一切众生最好的榜样。我们在这个社会上,能不能给社会大众做表率,做个好样子呢?我们的思想、言语、造作,对社会大众有什么样的影响,如果说是不好的影响,决定不能做。‘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如果不是深入大乘经藏,你不知道在生活当中从那里做起。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父母的儿女多了,我们做儿女的人,兄弟之间不和,父母就忧虑、难过,这就是不孝啊!儿女长大后,各人都成家立业,娶妻生子,妯娌不和,父母操心,那也不孝啊!年岁小的时候,上学读书不用功,父母操心,不孝啊!在学校里不听老师的话,天天跟同学打架闹事,这都是不孝。
所以诸位想想,这个孝字涵盖了全部的佛法,世尊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无非就是把这个孝道,详详细细为我们讲清楚而已。我们存心、立命,我们处事、待人、接物,都应当依照佛在经典里面所说的这些教诲去做。佛教我们怎么做,我们一定要做到;佛不许我们做的,我们决定不做,你才算是尽孝,才算是真正‘奉事师长’。师长不是教你天天对他毕恭毕敬,对他供养;不是的,师长对你的教诲,你要认真去做到。所以佛法是孝道与师道,老师教你怎样尽孝,父母教你怎样事师(侍奉老师),这两个人相互的教导,这个人才能成就,这是根本的根本。佛法从哪里学起?就从这儿学起,从净业三福学起。
具体说明孝道的,就是佛门里的《地藏菩萨本愿经》,称之为佛门的孝经。过去我在每一个新道场建立时,我讲的第一部经一定是《地藏经》。我们有了地,才能发展,才能工作;土地是有了,更重要的是心地,用现在的话讲就是心理建设,《地藏经》就是帮助我们心理建设。从这块土地联想到我们的心地,心地要真诚、清净、平等、慈悲。整部《地藏经》实在就是讲这四句话‘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你们仔细去看看。
中国的大乘佛教非常有道理,是高度的智慧,以四大菩萨来代表佛法的修学,第一位就是地藏菩萨,第二位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所代表的就是孝道的发扬光大,称为大慈大悲,把我们的孝道发挥到能孝顺一切众生。我们与人相处还有自私自利,还做一些损人利己的事,这就是大不孝啊!是对老师大不敬;这哪里是学佛呢?学佛的人对任何人真诚,那个人欺骗我,我对他还是真诚,这才算是个学佛的人。
过去的老法师之中,道安老法师我跟他有一段因缘。他办大专佛学讲座,请我去当总主讲,我们在一起合作有三、四年的时间,这个老人让我佩服——没有私心,没有嫉妒,稀有难得啊!大专讲座上课的时候,听我讲课的,差不多有四百多个学生,老法师上课的时候,只剩下三、四十个学生;太难看了,他不介意我却觉得很难过。我的课排在上午,他的课排在下午,学生中午上完课,吃完饭都跑掉了,下午上他的课时剩下没几个人。于是我跟老法师说:“我们两个人的课调一调,你上午我下午。”调好之后,上午上他的课时,学生不来,到下午上课的时候学生又满座了,真是没有法子啊!但是老法师始终不介意,这真是难得,不容易啊!
还有一次,我去看他的时候,有一个人从他房里出来,他问我说:
“某人你看到了吗?”
我说:“看到了,刚刚出去啊!”
他说:“他今天又来骗我。”他常常骗老法师的钱,今天又来骗钱。
我说:“那你给他了没有呢?”“我给他了。”
了不起啊!那个骗他的人以为老法师不晓得被他骗,那里知道老法师清清楚楚。清清楚楚你骗他,还给;这个了不起!在老一代法师当中,只见到这一个人,我很佩服,他并不胡涂、不迷惑颠倒,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他给我们做了一个好榜样。
三福里面第二条:
‘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
由此可知‘受持三归’的基本条件是,前面第一福做到了,才有资格接受佛的教诲。佛法今天为什么这么衰微?就是大家受持三归,前面第一条没有了,所受的三归,都是假的,不是真的——形式上受过三归,实际上没有了。问你受过归依,从哪里归?不晓得。你依什么?不晓得。胡里胡涂受三归,这个错误啊!‘三归’我在新加坡详细讲过一次,好像是前年我们在黄金海岸,又详细讲过一次,留有录音带、录影带。这两次的讲演,现在都写成小册子《认识佛教》、《三皈传授》,在台湾都印出来了,诸位要受三归,必须把这两次讲演仔细听听;然后这个仪式我们简单隆重的在佛菩萨面前宣誓,请三宝给我们做证明,我们真正发愿归依三宝。

G. 十八岁女生最近开始信佛教,我父亲六年前车祸去世,他的遗像还在我没舍得烧掉,就一直摆放在卧室的桌子上

第一:应该将父亲的遗像放在家里高而干净的地方。例如:书架上方的一格。


第二:放在书桌上只要没有不恭敬也是可以的。当你在桌前念佛念咒念经的时候父亲也能得到利益。同时也一定要回向给他。


第三:

  1. 念诵《地藏经》,回向给父亲,经文中对逝者所得到的利益讲述得非常清楚。

    网上有视频读诵,可以跟读。

  2. 通过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号,超度亲人。

    搜索两篇文章:念佛超度比诵经超度效果更好----宣化上人开示

    真正的大孝 ──以念佛超度祖先

念诵经文之后,每天还会有很多的时间,这些时间都可以随缘念佛,行住坐卧皆可念佛。简单方便易行。


第四:一定要回向。将念佛念经的功德全部回向给父亲

每天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号,越多越好。念完佛号之后,按照下面的内容回向: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愿所有功德全部回向给父亲生生世世所吃所杀一切众生、所有冤亲债主和六亲眷属以及十方法界一切众生,希望他们破迷开悟、业清智朗早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能够真实去做,父亲就会得到超度的利益。

网上搜索:地藏经超度感应事迹 念佛超度感应事迹

这些能够给你更多的信心!


南无阿弥陀佛 深入经藏 智慧如海

H. 福报最大的四部佛经都是什么

天然不喜欢伪经 喜欢真经 福报就很大了 不知道什么是真经 可以去找一些伪经 读一下 感受一下 类似的就都是伪经嫌疑了 最好要有一个师父引路
每个人喜欢的佛经会有不同的 我推荐
1大念处经
2清净道论(不是经 但是是一部网络全书)
3那先比丘经
4渡越瀑流经

I. 为什么说地藏经不但是佛门的孝经,更是我们的救命经

修地藏菩萨法门
1.是一切法门的基石。和 一切法门相通;同时也是独立法门:以地藏三经自成体系,理相修证具足。 请您网上看五台山参梦老和尚“大乘大集十轮经”、“地藏王菩萨本愿经”、“占察善恶业报经”;他老人家是地藏王的老修行、大修行。我看过很真实。各种修法都有祥尽解说。
2. 理由如下:
一、佛世尊将我们人、天六道全部托付于地藏王菩萨,地藏王菩萨是佛的总代理;是邦助六道众生解决根本生死问题,是超度一切众生的、给众生好的去处按排如升天转生。
二、地藏菩萨是现在世界人、天鬼神大总管。是现代世界,宇宙、人生的主宰威神力 。
三、地藏菩萨是“金地藏”:能生成一切宝物、财产;乃至法财、法宝。 我们念想、礼敬、称号,他老人家的如意宝珠能满你一切正愿。给你一切大财宝 。
四、现在我们每个人所受的一切苦、所有不幸苦恼、乃至大小挫折不顺都是自己的“业力”造成。!念地藏经,称其名号;能消我们“业障”使我们一切顺利;全家都快乐。
五、地藏菩萨专门救拔人天一切苦;乃至畜生、鬼道、地狱,故也能超度一切亡灵亲友。这是他老人家大愿力所致。观音菩萨大力向我们推荐、流布;文殊大菩萨也给我们众生启请;虚空藏菩萨也作证明。
六、地藏菩萨能送学佛人,去十方任何佛净土。大集十轮经所开示。阿弥陀经讲极乐世界“黄金为地”就是金地藏他是一切净土的依止。
七、地藏经是一切经典的基础;是天地万物的根本。因为他揭示了宇宙、人生的根本规则:业因果报。

J. 关于如何修整祖坟

前水是吉相但最好环抱,关于修坟吉日最简单方法是合逝者年柱就行比如属羊就选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