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外星人长什么样子
还没有证明外星人的存在,人们想象的是外星人的脑袋显得很大,下巴窄而尖,像一个倒置的梨,两个鼻孔十分显眼,耳朵却不明显,没有耳廓或者说耳廓极小。
古今中外一直有关于外星人的遐想,但现今人类还无法实际探查是否有外星人存在,虽然一直以来,很多人声称自己见证外星人造访地球,甚至与自己发生接触,但是大多数学者专家相信,人类与外星人所谓不同程度的接触。
诞生条件
对一颗行星来说,能具有生命存在所必须满足的全部条件实在是十分罕见的。太阳系中地球是独一无二的幸运儿。详细计算表明,在上述400亿颗单星中,充其量也只有100万颗的周围有能使生命进化到高级阶段的行星。
另一个限制条件是地外生命应该与地球上生命有类似的化学组成。天文观测表明,除少数例外,整个宇宙中化学元素的分布相当均匀,因而完全有理由相信在遥远行星上也能找到构成全部有机分子所需要的材料。事实上已经在不少地方发现了许多比较复杂的有机分子。
因而可以认为,生命在某个地方只要理论上说可以形成,实际上也确实会形成。于是银河系中就会有100万颗行星能有生命诞生,不过每颗行星上的生命应当处于不同的进化阶段。
B. 你想象中的外星人长什么样子
印象当中,人们之所以对外星人充满了兴趣,其实也是有着多方面的原因的,比如有的人是出于对幻想中的外星人的科技的崇拜,认为只要是外星人,其的科技水准也就必定会远超我们地球人。当然,也有许多的人们是源于对神秘现象的崇拜,当神话己经无法被现实的文明与科技所容纳的时候,人们退而求其次,将对神秘现象的崇拜从鬼神的身上转移到外星人的身上。
还有就是外星人的科技发展所侧重的也许会和我们地球人不一样,如果说人类的科学发展更多的是为了我们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话,那么毫无疑问,外星人也必要会依据自身的需求而进行科学上的发展,至于他们所侧重的一方面,我们无法知晓。
C. 外星人长什么样
外星人不确切,确切的说应该是外星生物!为了简便我就拿外星人说了,外星人是肯定存在的,只不过我们没有能力发现他们罢了,我们的认知水平没有到那种程度,宇宙大无边,我们人类只是生活在一个小小的地球罢了,地球以外的世界还很大,我们还认识不了那么遥远,打个比方,几千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古人类只知道他们那里有人类,但那时他们知不知道中国的另一些地区也生活着人类呢?甚至在地球的另一边有外国人生存着呢?那时的人类哪有那么多思想啊!同样的道理,把那时的黄河流域扩大一点,变成现在的地球,但是即使我们生活的范围扩大了,对无限广阔的宇宙来说也是小之又小啊!所以对于有无外星人的观点来说,即使我们没有证据说明却有外星人,但我们还是要相信,外星人不是没有,而是我们没有发现他们!
飞碟和外星人的传说
既然天体间的距离极其遥远,既然外星人存在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既然宇宙航行困难重重,为什么书报杂志,电视台广播电台以及因特网上会有那么多飞碟和外星人的报道呢?不明物体在天上飞行的事情,古代就有记载。但是,真正引起注意的不明飞行物的报道,始于1878年1月,当时美国德克萨斯州一个农民在田间劳动时,看见空中有一个圆盘状的物体在飞行。当时飞机还没有问世,这一奇特的现象在报纸上发表后,引起了社会的轰动。有150多家报纸刊物转载了这条消息,成为现代不明飞行物报道的最早事例。不明飞行物在英语中是Unidentified Flying Object,取三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组成它的缩写就是UFO。香港和台湾有的书上,把UFO三个字母的发音直接用汉字写出,叫做“幽浮”,这就使它带上了神秘的色彩。
第一个UFO的报道出现在1947年6月24日,这篇报道说,民航机飞行员肯尼斯·阿诺德在华盛顿州雷尼尔山谷附近搜寻一架莫名其妙失踪飞机的时候,突然发现空中有9个碟状的闪光飞行物,每个的直径大约有30米左右,像在水面上打漂的碟子一样,正在以每小时2000公里的超高速跳跃着向前飞行。记者在报道中使用了“飞碟”这个词。从此“飞碟”和“UFO”一起成为不明飞行物的代名词。
由于这个事件影响很大,为了查明真相,1950年4月,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着名记者爱德华·R·莫罗又采访了阿诺德,采访中阿诺德声明,1947年关于他看见不明飞行物的报道“没有正确地引用我的话。各家报纸对我的话夸大其词……我当时说,这些物体在上下波动,就像,啊,我看就像是漂泊在波浪汹涌的水面上的小船。当我形容它们怎么飞行的时候,我说它们的飞行就像在水面上抛出一个碟子。大多数报纸误解了我,并且错误地引用了我的话。报纸说我说这些物体就像碟子一样。而我是说,它们飞行的样子像碟子。”阿诺德说他看见了一连串9个物体,其中一个发出了“可怕的蓝色闪光”。阿诺德得出结论说,它们是一种新式的带翼飞机。莫罗在采访报道最后总结说:“1947年的报道是一个历史性的错误。阿诺德先生最初的描述被人们遗忘,而‘飞碟’却成为家喻户晓的词汇。”
最早把飞碟和外星人联系起来的,是美国亚利桑那的气象学家麦克唐纳和美国西北大学的海克两人。他们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提出,有些飞碟是外星人造访地球所乘坐的宇宙飞船。这个观点非常符合一般人爱幻想、爱猎奇的心理,立即成为新闻炒卖的热点,至今长盛不衰。
半个多世纪以来,媒体对UFO的报道已经超过100万次,现在光是美国,平均每天就有200多起关于飞碟或外星人的报道,其中有10起左右抓住外星人、或者与外星人直接接触的报道。全世界就更多了。这些报道都有非常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很多还有目击者的照片、录音和访谈的录像等等。如果我们都相信这些报道,那么我们这个世界上外星人就太多了。随着我们国家一步步融入世界大家庭,我国的飞碟和外星人报道也逐渐多了起来,市面上现在有的书籍,多半还是翻译或编译或改写外国人的,其中相当多的故事是外国报纸上4月1日“愚人节”所编的愚弄人的“新闻”,我们有的作者不知道是真愚蠢,还是真想发财,竟把它当做真事推销给我们。多数科学家都承认,我们现在的文明还是一个很幼稚的文明,宇宙、地球、人类……还有很多很多的奥秘是我们所不了解的,这就是我们还需要科学研究和科学家的原因。但是如果把我们不了解,不知道的事都归结到外星人头上,都用外星人来解释,那就离科学太远了。
在新闻自由的国家里,出于商业目的,什么“新闻”都是可以制造的。飞碟和外星人常常被作为新闻题材进行炒作,半个多世纪以来,已经为各种报纸、电台、电视台、电影制片商、出版商创造了丰厚的利润,同时也把一个严肃的科学问题引导到了完全背离科学的歧路上。
截至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哪一个严肃的科研机构或者严肃的科学家(注意,不是带引号的“科学家”)声称发现了外星人或者外星人的宇宙飞船——飞碟。
当代最伟大的科学家和科普专家、美国天文学会行星科学学会主席、美国地球物理学会联合会行星研究会主席、美国科学促进协会行星协会主席、宇宙生物学的创始人卡尔·萨根,在着名的科普着作《魔鬼出没的世界》一书中专门讲到各种有关外星人和飞碟的报道的起源,他说:“我们经常被那些支离破碎、吹嘘得吓人的UFO(英文“不明飞行物”的缩写)的传说所缠绕,却很少听到编造者所受到的惩罚。这并不难理解:什么能够推销更多的报纸和书籍?什么能够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什么能使人感到更有趣?什么能使我们打发令人难熬的时间?是真的坠毁的外星飞船,还是那些经验丰富的骗子在骗那些傻瓜兜里的金钱?是威力无边的外星人在耍弄人类,还是有人根据人类的软弱和缺陷而总结出的看法?”
2001年03月10日,美国中情局首次大规模解密了859份秘密情报文件。这些时间横跨1947年至1991年的秘密文件,内容五花八门,但其中最让人感兴趣的却是美国中情局从20世纪40年代末一直到现在对UFO现象的研究。美国中情局对UFO现象50余年的研究结果证实:前期的UFO现象可能是前苏联政府为了制造美国社会混乱的阴谋;后期的UFO现象则是中情局绝密间谍飞机秘密实验导致的。一句话,UFO迄今为止尚没有证据表明其存在!
2001年4月22日,英国《泰晤士报》报道,成立于1953年,鼎盛时期在全球各地拥有1500名会员,最多时每星期可以接到30份UFO目击报告的英国UFO(不明飞行物)部门,由于可供调查的线索日趋减少,日前已被宣布撤销。这从另一方面说明,随着公众科技素质的提高,人们对UFO事件的关注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把它和外星人联系在一起,而是更多的用自然科学观点看待它。
D. 外星人长什么样
外星人长得如何,答案充满想象。
有外媒报道称,英国剑桥大学天体生物学家阿里克·克森鲍姆认为,答案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生活在遥远世界上的外星人看起来“就像地球上的动物”,并且是其相同过程也别无二致。
在一本名为《动物学家的银河系指南》的新书中,克森鲍姆说,地球上的生命为我们在其他行星上可能发现的东西提供了线索。
他断言,支配地球上生命的“生物学普遍法则”也适用于外星人。最重要的就是物种通过自然选择进化,这是查尔斯·达尔文提出的进化生物学的基本观点。
他认为,无论外星生物化学如何发挥作用,也不管行星环境如何不同,自然选择法则都会发挥作用,并将外星进化引导到有限的可能性中。
克森鲍姆还预言,外星生物也拥有对称的身体,有翅膀、腿或鳍。他们也很聪明,有发达的语言,甚至可能有技术。
“如果我们遇到外星人,你可能还会‘和外星人一起喝茶’。”克森鲍姆说。他甚至认为,外星人将分享我们最珍视的品质:智慧。“我们都想相信有智慧的外星人,”他写道。
外媒称,作者承认,他的论点可能无法说服所有读者,也不太可能在我们的有生之年得到检验。不过,在未来,人类与外星人第一次相遇之前,像克森鲍姆这样的理论家依然可以自由地遨游在充满想象力的云层之中。
(4)外星人是长什么样子图片扩展阅读
人类探索宇宙中是否存在其他生命,以及其中是否有任何生命以我们的方式具有可识别的智慧,这是人类探索历史上最有趣的一个方面,而这正是我们的哲学情绪在几个世纪中来回变化的程度。
在西欧,从大约四百年前到上个世纪,关于地球以外生命的问题似乎不再是以“如果”开头,而是以“什么”开头。
例如,着名科学家克里斯蒂安·惠更斯在他的宇宙理论中曾写道:“这么多的太阳,这么多的地球,每一个太阳都储存着如此之多的草药、树木和动物……甚至木星和土星周围的小绅士……”
人类对于宇宙多元化的这种设想并不少见。18世纪和19世纪,无论是专业的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还是苏格兰牧师兼业余天文学家托马斯·迪克,他们都认为,整个宇宙四处都存在着各种生命形态。
这种设想似乎并不完全是异想天开。尽管我们可能会质疑他们提出这种假设的科学标准,但像赫歇尔和迪克这样的人确实遵循着无处不存在生命的哲学。而且他们也用到了当时先进的科学仪器。
一直到20世纪,火星上或存在生命一直是人们乐此不疲的探讨话题。
纵观探索外星生命的历史长河,关键的一点是,人类实际上常常有一种心态,即认为生命就在那里,从而将其用于解释某些宇宙观测。但问题是,随着数据的改进和审查的加强,生命的存在并没有得到科学证明。正因为如此,我们转向了另一个极端,问题从“什么”再次到了“如果”。
我们谁也不能确切地知道对外星生命的探索会走向何方。面对未知和不可知的事情,我们可能也更清楚这一切固有的不确定性。但无论如何,我们都不应让摇摆不定的钟阻止我们去尝试探索宇宙中生命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