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介绍几个莫高窟里的经典石窟,要有一定特点。内容能够越详细越好。
莫高窟的壁画比较多,我觉得还是飞天比较好。
敦煌的飞天已经成为了一个民族标志。记得我小时候就知道飞天,第一次看到飞天应该是出现在茅台、洋河酒的商标上。后来我知道飞天也来自敦煌,一个遥远的地方。再后来我听说南京的栖霞山石刻造像中也有飞天,只是石窟漫漶,我没有能寻觅到。直到五年前我开始喜欢建筑,接着读了梁思成的《中国雕塑史》,才知道飞天起源于印度,而中国的飞天不仅仅在敦煌,凡是唐代及以前的洞窟中多有之。除了敦煌四窟(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东千佛洞)之外,在天水的麦积山、大同的云冈、洛阳的龙门,甚至是河南巩义的石窟寺、河南义马的鸿庆寺、河北的南北响堂山、陕西彬县大佛寺、重庆大足宝顶山等处都能见到飞天的形象。 在梁思成的《中国雕塑史》中,详细阐述了飞天形象自印度传来后,在中国的不断发展变化,从北朝时的衣饰简单、形象笨拙,到唐代的衣带翩翩、婀娜多姿。最近看了一些资料,有的是从印度飞天与中国飞天对比的角度、有的详细论述飞天的来源与传说、有的论述了飞天的发展。但是这些资料大多只有文字而没有图片。我想我应该汇集一下这些资料,再配上图片,结合我现在的认识做一个简单的论述。
飞天之形象或许来自诸天中的乾闼婆与紧那罗,所以在印度的雕塑中飞天大多数是成双成对的。因为乾闼婆为帝释天中的乐神,而凡绘有飞天场面的多也有乐伎的形象,所以这个推测大概是不错的。只是在印度的一些神话中,乾闼婆并不是一个神,而是一个神族。而紧那罗或许又成为了人头鸟身的形象。广义上说的飞天,又是可以在天空中自由飞翔的诸天神灵。
飞天最先出现在敦煌莫高窟第272窟(北凉)中,在第257窟(北魏)中出现了典型的对称双飞天。飞天最早出现在佛龛上部的两侧,或者在天花和藻井之上,体现出一派祥和的佛国气氛。最初的飞天受到印度的影响,比较朴实笨拙,衣服也比较简单,甚至露出了脚丫子,这个时期的飞天通常是用一根飘起的丝带和身体的姿态表明其飞天的身份。而且在早期的飞天中,几乎看不到性别的差异。
到了西魏诸窟,飞天和乐伎的形象开始融合,第285窟(西魏)的乐伎飞天有弹奏箜篌和弹奏琵琶的飞天乐伎展现出一幅美丽动人的画卷。特别是中国的水彩绘画技法,让飞天的形象更加绚丽多彩。
到了隋代诸窟,飞天的形象更加丰富,正面、侧面等造型变化和各种飞天组合丰富多彩,大部分飞天姿态优美,体现出女性化特征。而到了唐代飞天的姿态更加婀娜多姿,衣饰与丝带也愈发灵动舒展,服饰艳丽、色彩绚烂,其身边多为云彩、花卉等装饰,而飞天之美女形象也愈发明显。
巧合的是,在一些印度传说中,也有一种天女(阿卜莎罗)与乾闼婆的传说,天女也是具有美女的形象,一些印度雕塑中也有女性飞天的形象,只是我不知道古代印度以及贵霜王朝(Kushan Empire)(公元45年至250年)的相关概念,不知道是谁影响了谁,或者是各自的变化与发展。就从中国现有的飞天形象的发展和变化来看,以上我所认识的大体是可为一说的。
我也会放一些其他地方的飞天形象,并简要说明。前面列出的各个石窟,除了敦煌四窟之外我都亲临并拍照了。只不过那些洞窟中的飞天,不论是时间的跨度与发展的变化、造型的种类与特点的鲜明,都与敦煌的飞天相去甚远。也就是因为如此,敦煌的飞天才能成为一个标志吧。但是敦煌东、西千佛洞毁坏严重,榆林窟、莫高窟无法拍照且限制参观洞窟的数量(莫高窟只允许看10个洞窟),比起600多洞窟的6000个左右的飞天形象,我收集的东西还是太少太少。
如果不详细,请到网上去搜搜,有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助到你,希望可以采纳,谢谢,祝你生活愉快,每天都开心。
㈡ 敦煌莫高窟有多少个洞多少个窟
敦煌莫高窟至今保留有从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十个朝代的洞492 个,规模宏大,现保存完好的洞窟492个。
敦煌莫高窟始建于公元366年,一直到清代的一千五百年间,在三华里长的鸣沙山上壁上,密密层层地建造了四百八十多个洞窟,布满了彩塑佛像和以佛教故事为题材的壁画。彩色佛像共有两千多身,最大的一个高达三十三米。壁画的技巧高超,数量惊人,如果一方方连接起来,可排成五十多华里长的画廊。此外,在一个封闭的石室中,还发现了大量的价值极高的古代经卷,文书,画卷等。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这里并不是指有一个千个佛或一千个洞窟,佛语泛指有许许多多的佛和洞窟。在我国有四大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甘肃天水的麦积山石窟和敦煌的莫高窟。
之所以莫高窟的声誉远远超越其他石窟,其原因一是敦煌莫高窟开凿年代较早,迄今已有1638年的历史;二是规模宏大,现保存完好的洞窟492个,像蜂窝一样密密麻麻排列着,错落有致,绵延1600多米;三是雕塑,壁画十分精美,现存彩塑2499身,壁画45000平方米,有人称敦煌莫高窟既是一大雕塑馆,又是一个佛教艺术画廊。
(2)莫高窟石窟高清图片扩展阅读:
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开凿在鸣沙山东麓断崖上。南北长约1600多米, 上下排列五层、高低错落有致、鳞次栉比,形如蜂房鸽舍,壮观异常。它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古典文化艺术宝库,也是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中心。
莫高窟是古建筑、雕塑、壁画三者相结合的艺术宫殿,尤以丰富多彩的壁画着称于世。敦煌壁画容量和内容之丰富,是当今世界上任何宗教石窟、寺院或宫殿都不能媲美的。环顾洞窟的四周和窟顶,到处都画着佛像、飞天、伎乐、仙女等。
莫高窟有佛经故事画、经变画和佛教史迹画,也有神怪画和供养人画像,还有各式各样精美的装饰图案等。莫高窟的雕塑久享盛名。这里有高达33米的坐像,也有十几厘米的小菩萨,绝大部分洞窟都保存有塑像,数量众多,堪称是一座大型雕塑馆。
莫高窟是一座伟大的艺术宫殿,是一部形象的网络全书。莫高窟1961年被国务院首批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 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并于1991年授于"世界文化遗产"证书。2018中国西北旅游营销大会暨旅游装备展上,入围“神奇西北100景”榜单。
㈢ 敦煌莫高窟其中一座石窟或一幅壁画的介绍
着名的有莫高窟二百五十七窟西壁的“九色鹿王本生”,又叫“修凡鹿王本生”。画面高六十公分,宽六百一十公分。
故事内容说一头叫“修凡”的鹿王,毛色美丽,有九色之多,它常在河边漫步玩赏。有一天,它在河边看到一个溺水者在呼救,于是跳进水中把他救上岸。被救者为感谢它的救命之恩,表示愿意做它的奴仆。但鹿王不图回报,只要求他不要对任何人说见到过自己就行了。被救者应允而去。
这个地方的国王为人宽厚,但王后却贪财嗜货,一天她梦见一只九色鹿,非常美丽。她于是向国王要求得到这只鹿,想以鹿皮为衣,鹿角为珥饰,并且要挟国王说,如得不到九色鹿,她也活不成。国王无奈,只得发出布告,以县官之职和大量金银为赏,征求能知道九色鹿行踪的人。
那个溺水被救的人看到这份布告,心中盘算要得到诱人的赏金,完全不顾及自己对九色鹿许下的诺言,向国王报告了九色鹿的行踪。
九色鹿此时还不知道它救起的溺水者正带领国王的人马来捕捉它,等到九色鹿的朋友——一只小鸟来向它报告的时候,国王的队伍已经来到它的前面,它要逃也不可能了。于是它纵身一跃,跳到国王面前,控诉溺水者食言,把自己如何把溺水者救起的经过向国王陈述一遍。这使国王十分惊奇,为鹿王的义行所感动遂放走了它。而溺水者因为忘恩负义也身上长满恶疮,口中发着臭秽之气,王后则因得不到九色鹿恚恨心碎而死。
作品的构图虽然是连续循序展开,但是是从左、右两端向中间发展,左方是九色鹿救溺水者到溺水者跪谢九色鹿再到九色鹿休息;右方有王宫建筑,从溺水者告密到率队围捕九色鹿。在两端的中间则是九色鹿向国王申诉情况。很明显,民间画工是要突出这最后的情节,引起观者的悬想:九色鹿在对国王说什么?进而再看左、右两侧的画面,就会清楚地了解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因此,客观地说,民间画工选取的是九色鹿向国王陈述揭发溺水人丑行的情节为重点表现,所以安排在画面的中间部分,左右两端循序发展的画面则是九色鹿陈述事件的经过情况,因为情节联系清楚,所以画面构图也就被当作连环展开的形式。
㈣ 敦煌石窟隋唐塑像的莫高窟
窟外原有殿宇,有木构走廊与栈道相连。壁画有佛像和佛经故事、佛教史迹、神话等题材,构图精美,栩栩如生。造像均为泥制彩塑,分为单身像和群像。造型生动、神态各异,最大者高33米,最小者仅 0.1 米。壁画除佛教题材外还绘有出资建造石窟的供养人像和耕作、狩猎 、捕鱼 、婚丧 、歌舞 、杂技 、旅行等生产、生活情景。1900年发现藏经洞,出土了大批古代写本和其他文物(见敦煌文书)。
㈤ 敦煌莫高窟三个最着名的窟是哪三个。
九层楼、三层楼、藏经洞。
1、九层楼:窟前的建筑为九层楼,因其共有九层而得名,原为四层,晚唐(874~879)年间建成五层,宋初(966年)重修,九层楼是1935年建造,它攒尖高耸,檐牙错落,铁马叮咚,已成为莫高窟的标志之一。
2、三层楼:窟前倚崖统建三层木构窟檐,故俗称“三层楼”,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王道士主持修建,王道士于16窟甬道北侧发现藏经洞,后编号为第17窟。因此三层楼也是为数不多的窟中窟。
3、藏经洞:内有从4世纪到11世纪(即十六国到北宋)的历代文书和纸画、绢画、刺绣等文物5万多件。此外还有道经、儒家经典、小说、诗赋、史籍、地籍、帐册、历本、契据、信札、状牒等,其中不少是孤本和绝本。
(5)莫高窟石窟高清图片扩展阅读
莫高窟的价值:
1、敦煌莫高窟是一座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宝库。虽然主要以佛教内容为题材,但若揭去宗教的面纱,研究历史的任何一个方面都能在这里找出所需的图像资料。
2、莫高窟是唐中期以来西北地区民族关系史的形象反映。敦煌石窟壁画是展示中古时期西北民族关系的画卷,为今人研究民族关系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莫高窟
㈥ 敦煌石窟的石窟简介
敦煌石窟,是我国和世界闻名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之一,包括莫高窟、西千佛洞、瓜州榆林窟、东千佛洞、水峡口下洞子石窟、肃北五个庙石窟、一个庙石窟、玉门昌马石窟。
因其各石窟的艺术风格同属一脉,主要石窟莫高窟位于古敦煌郡,且古代敦煌又为本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故统称敦煌石窟。
莫高窟开凿于前秦建元二年(366),时间最早创于公元366年(另有始建于西晋末年及东晋永和九年等说),后经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回鹘、西夏、元等时代连续修凿,历时千年,延续时间最长;现存石窟700余个,规模最大;雕塑3000余身,壁画4500余平方米,内容最丰富。窟内绘、塑佛像及佛典内容,为佛徒修行、观像、礼拜处所。敦煌石窟是融建筑、雕塑、壁画三者于一体立体艺术,是中国古代艺术史的网络全书。
㈦ 莫高窟和龙门石窟还有一个什么窟
2.云冈石窟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5A级景区(最高级别) 、世界文化遗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2008年中国最佳旅游品牌景区 [1] 、 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休闲旅游景区。
云冈石窟是我国最大的石窟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依山而凿,东西绵延约一公里,气势恢弘,内容丰富。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造像5万1千余尊,代表了公元5至6世纪时中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其中的昙曜五窟,布局设计严谨统一,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
㈧ 三大石窟的莫高窟
近代以来又发现了藏经洞,内有5万多件古代文物,由此衍生专门研究藏经洞典籍和敦煌艺术的学科——敦煌学。但在近代,莫高窟受到骗取、盗窃,文物大量流失,其宝藏遭到严重破坏。1961年,莫高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