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荷花的根、茎、叶、花、果实各是什么样子的
叶圆形,盾状,直径25-90厘米,表面深绿色,被蜡质白粉覆盖,背面灰绿色,全缘稍呈波状,上面光滑,具白粉,下面叶脉从中央射出,有1-2次叉状分枝;叶柄粗壮,圆柱形,长1-2米,中空,外面散生小刺。花梗和叶柄等长或稍长,也散生小刺;叶柄圆柱形,密生倒刺。
花单生于花梗顶端、高托水面之上,花直径10-20厘米,美丽,芳香;有单瓣、复瓣、重瓣及重台等花型;花色有白、粉、深红、淡紫色、黄色或间色等变化;荷叶矩圆状椭圆形至倒卵形,长5-10厘米,宽3-5厘米,由外向内渐小,有时变成雄蕊,先端圆钝或微尖,雄蕊多数;
雌蕊离生,埋藏于倒圆锥状海绵质花托内,花托表面具多数散生蜂窝状孔洞,受精后逐渐膨大称为莲蓬,每一孔洞内生一小坚果(莲子);花药条形,花丝细长,着生在花托之下;花柱极短,柱头顶生;花托(莲房)直径5-10厘米。
坚果椭圆形或卵形,长1.8-2.5厘米,果皮革质,坚硬,熟时黑褐色;种子(莲子)卵形或椭圆形,长1.2-1.7厘米,种皮红色或白色。花期6-9月,每日晨开暮闭。果期8-10月。荷花栽培品种很多,依用途不同可分为藕莲、子莲和花莲三大系统。
2. 连藕生长过程中昰什么样子的成熟之后的样子是什么样子又是什么样的
莲藕的形态特征
莲藕主要由根、茎、叶、花、果实等几部分组成
一、根
莲藕的根有 2 种,一种是主根,另一种是不定根。主根是莲子播种后,由种子的胚根所形成的,但主根不发达。在生长过程中起作用的是不定根。不定根呈须状,成束地环生在地下茎节的四周。一般每个茎节上都有 6 束不定根,总数约有 130 ~ 180 条,每条根长约 8 ~ 14 厘米。在不定根上密生许多侧根。不定根能不断更新。幼根呈白色或淡紫色;老根呈黄褐色或深褐色。发达的不定根主要起吸收水分、养料和固定与支持植株等作用。
二、茎
莲藕的茎为地下茎,横生于土中,栽培时多用种藕作播种材料。种藕顶端有个顶芽、个叶芽和个较小的副芽,节上有鳞片和侧芽。栽植后,顶芽和侧芽均可萌发成细长的鞭状根茎,又称藕鞭或莲鞭。莲鞭有主鞭和侧鞭之分,主鞭由多节组成,每节长度不一,初生的短,后生的长。主鞭节部抽生分枝,即侧鞭,侧鞭节部还可以二次分生,每支种藕能生莲鞭十几条或更多,从而形成一个庞大的植株。
藕是由莲鞭先端膨大而形成的。主鞭先端几节形成的新藕,叫“主藕”、“亲藕”或“母藕”。主藕由 3~7 节构成或更多,因品种和环境条件的不同而有差异。藕最前一节较粗短,称为“藕头”藕头的前面(先端)有顶芽;最后一节细而长,称为“后把节”;中间各节较长而肥大,称为“藕身”,也称“中节”。在主藕的节间部分生的藕鞭膨大而形成的藕,称之为“子藕”,子藕一般 2~4 节,子藕的节数、大小与生长在主藕的部位有关,主藕先端的子藕小,节数也少,甚至只有节,愈向后部,子藕愈大,节数也愈多。子藕的节部分生的莲鞭膨大而形成的藕,称之为“孙藕”,“孙藕”较小,只有1~2 节,支主藕上着生子藕和孙藕齐全的藕,称之为“全藕”或“整藕”。
藕的皮色为白色或黄白色,其上多散生有淡褐色的皮点。藕中有细丝和孔道。细丝在藕折断后仍不断,所以有“藕断丝连”之说。孔道纵直多个,并与莲鞭、叶柄中的孔道相通,进而经荷叶中心的叶脐相接,进行气体交换。
三、叶
莲藕叶,又叫荷叶、藕叶、莲叶等。为盾形或圆形顶生单叶,全缘,中央稍凹陷。直径一般为 30~90 厘米。叶正面为绿色或蓝绿色,上有白色蜡粉,密生细毛,不沾水滴;叶背面为淡绿色或灰绿色,光滑无毛。叶背有叶脉 19~23 条,向叶缘呈放射状分布,叶片中央为叶脐,叶脉汇集于叶脐相接,叶柄内有气孔,与地下茎气孔相通,进行气体交换。不可将叶柄折断,否则雨水等从气孔灌入后容易使地下茎腐烂。
荷叶按其抽生先后种大小、形态的不同,又可分为钱叶 (水中叶) 、浮叶(漂叶)、立叶(站叶、莛叶)、后把叶(大架叶、后栋叶)和终止叶。种藕上的幼叶,在种藕形成时即已形成,其外有叶鞘保护,栽植以后,幼叶萌芽出鞘,长成小圆盘状的荷叶,叶柄短而细软,不能直立,沉入水中,称为“钱叶”。种藕顶芽抽生出莲鞭,莲鞭抽生荷叶。最初抽生的叶片较钱叶大,叶柄柔软,不能挺立而浮于水面,称为“浮叶”。随着植株的生长,再长出的叶片较为高大,叶柄长、粗、硬并带刺,高出水面,站立水中,称为“立叶”。到了夏、秋季节立叶渐次形成上升阶梯状叶群,上升到一定高度后,立叶又逐渐变短,形成下降阶梯状叶群。最后生出的片立叶最高大,其叶柄刺多而把叶锐利,叶面宽阔,称为“后把叶”。后把叶是开始结藕的标志。后把叶出现之后,在藕节上长出的最后片叶子为卷叶,叶片小而厚,叶色浓绿,叶柄短、细而光滑,称为“终止叶”。挖藕时,先找到后把叶和终止叶,两者连线所指的方向,便是藕的着生处。
四、花
莲藕的花,称荷花、莲花等。早熟品种一般少花。中、晚熟品种,在发育良好的主鞭上,从抽生第一花的鞭节开始至抽生后把叶的鞭节止,,或间隔数节抽生花。莲藕开花与否及多少,与品种及外界环境有关。种藕粗壮开花多,种藕小,节数少,即使为有花品种,有时也较少开花;天气高温、干旱各鞭节可连续开花开花多,水深、土温低开花少。花着生于花梗顶端。花梗与叶柄并生于同一节上,叶柄在前,花梗在后。花常单生,观赏品种有 2 朵并生的,称之为“并蒂莲”。花由花萼、花冠、雄蕊群、雌蕊群、花托及花梗 6 部分组成。花萼位于花被的外围;花冠由花瓣组成,花瓣的大小、形状、数量及颜色,因品种的不同而有差异,花瓣的颜色有白色、红色、淡红色等;雄蕊群环生于花托基部的四周,雄蕊由花丝、花药及附属物 3 部分组成;雌蕊柱头顶生,花柱极短,子房上位,心皮多数,散生,分别嵌在大花托内。荷花于清晨开放,下午闭合,开闭 3~4 天后调谢,花瓣散落,留下倒圆锥形的大花托,即“莲蓬”。
五、果实
莲蓬的果实统称“莲蓬”或“聚合果”。莲蓬内呈蜂窝状,一般有小孔 15~30 个,多时达 40 个以上,每孔含一坚果,坚果卵圆形或近圆形,坚果成熟后壳变坚硬,水分空气不易透入,所以落入水中也很难发芽,能长期保存能力,故有“千年不烂莲子”之说。坚果去壳后是薄而软的种皮,剥去种皮即为白色的莲肉,莲肉由两片肥厚的子叶组成中间夹生有绿色的胚芽,即“莲心”,将莲肉中的莲心剔去,即为通心莲子。
莲藕的生长发育过程
莲藕的生长发育过程
一般可分为萌芽生长期、茎叶生长期和结实结藕期 3 个时期。
1、芽萌生长期
萌芽生长期,即从萌芽开始至第一片立叶长出水面为止的时期。
莲藕一般用种藕繁殖,也可用莲子等进行繁殖。清明谷雨时,当气温上升至 15℃左右时,种藕的顶芽开始萌发。随着气温的升高,抽生莲鞭并长出钱叶、浮叶。小满前后,气温达 18℃~21℃时生根并长出立叶。萌芽生长期,植株所需营养主要依靠种藕贮存的养分。立叶发生以后,主要吸收土壤中的营养。
2、茎叶生长期
茎叶生长期,又称旺盛生长期。这一时期从小满前后立叶发生开始,到大暑、立秋前后出现后把叶为止,时间约为 2 个多月。
植株抽生1~2 片立叶后,主鞭上开始发生侧鞭,随着茎叶的旺盛生长,分枝逐渐增多。夏至以后,气温达 25℃~30℃时,植株生长最为旺盛,大约每隔 5~7 天即长出片叶。藕莲一般在小暑到大暑开花,立秋前后开花最盛。此期为植株营养生长的主要时期,既要求植株尽快生长,达到荷叶封行的地步,为结藕制造积累大量养分奠定基础,又要防止疯长延迟结藕。所以在管理上要促控结合,进行合理的肥水管理。
3、结藕、结实期
从后把叶出现到植株完全停止生长,叶片大部枯黄,藕身肥大充实为止,为结藕期。结藕期,因品种、栽培方式和环境条件的不同而不同。一般是早熟品种比晚熟品种结藕早,浅水比深水结藕早,南方比北方结藕早。
后把叶出现后,莲鞭先端由先前的水平方向伸长转向斜下方生长,节间增粗,节数增加,开始形成新藕。一般而言,主鞭和一次分枝都能形成新藕,而二次分枝有的能形成新藕,有的则不能形成新藕。早熟品种在小暑前后开始结藕,到立秋以后藕身基本定型,可以采收嫩藕,但要使其充分成熟,则需到秋分前后,地上叶枯黄时。到了寒露、霜降,地上部分完全枯死,藕鞭腐烂,可留新藕于地下越冬。在地下主茎和分枝陆续结藕的同时,地上部也相应陆续开花结果,每一朵花从开花、授粉、受精到莲子成熟,一般需要 30~40
3. 普通藕与白莲藕的区别
普通藕与白莲藕的区别:
1、颜色不一
普通藕,外观瘦长,外皮呈褐黄色,粗糙;白莲藕一般8~9孔,外观肥大,外表细嫩光滑,呈银白色。
2、长短不一
白莲藕的藕节比普通藕的要细长,普通藕外观藕节短粗,个头较小;白莲藕外观藕节体形细长,个头较大。
普通藕图片:
3、表皮不一
普通藕带有褐黄色,表皮较粗糙;白莲藕相对来说,通体雪白,表皮也比较光滑,摸想来凹凸不平。
4、口感不一
普通藕口感较粗糙,细细品尝会有一种苦涩味;白莲藕的口感就比较清脆一点,细细品尝会有一种香甜的味道。
5、做法不一
普通藕适合用来煲汤,因为普通藕的外表粗糙,水分少,含有的淀粉含量比较高;白莲藕的清脆多汁,淀粉含量较少,可以用来清炒或者是凉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