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这是什么虫子,从来没见过。
这就是蚱蜢!见下图:
蚱蜢(英文:Acrida)是蚱蜢亚科昆虫的统称。中国常见的为中华蚱蜢(Acrida chinensis),雌虫较比雄虫大,体绿色蚱蜢或黄褐色,头尖,呈圆锥形;触角短,基部有明显的复眼。后足发达,善于跳跃,飞时可发出"札札(Zhā Zhā)"声。如用手握住,2条后足可作上下跳动。咀嚼式口器,危害禾本科植物。
成虫体长80~100毫米,常为绿色或黄褐色,雄虫体小,雌虫体大,背面有淡红色纵条纹。前胸背板的中隆线、侧隆线及腹缘呈淡红色。前翅绿色或枯草色,沿肘脉域有淡红色条纹,或中脉有暗褐色纵条纹,后翅淡绿色。若虫与成虫近似。卵成块状。 世界上共有5000多种蚱蜢,其中的许多种不仅能跳,而且能飞。在它们又窄又厚的前翼下面,有一对又宽又薄的后翼。蚱蜢飞行时,抬起前翼,而拍打后翼。不过它们更多的是用后足跳跃行进而不是用翅膀飞。
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主要栖息于草地、农田,多活动于稻田、堤岸附近。
B. 蚂蝗卵什么样子
蚂蝗卵是接近透明的淡黄色颗粒状。
水蛭,俗名蚂蟥。繁殖习性水蛭雌雄同体,异体交配,体誉野内受精,同时兼具雌雄生殖器官,交配时互相反方向进行,生活史中有“性逆转”现象,存在着性别角色交换,一条水蛭既可做爸爸也可做妈妈,在一生的不同时期扮演不同的角色。
交配后一个月左右,雌体生殖器分泌出稀薄的黏液,中包被卵带,形如“蚕茧”,排兆码出体外,在湿泥中孵化,温度适宜,约经16-25天从茧中孵出幼蛭,便开始了独立的生活。
蚂蝗的生物学特性
宽体金线蛭、茶色蛭和日本医蛭的共同特性为:体长稍扁,前后端有吸盘,全身具5个环纹,每环宽度相似;雌雄同体,雌雄生殖孔族虚哪分别开口于腹面的环与环之间,雄孔在前,雌孔在后;眼10个,排成∩形;均以稻田、溪流等水域作为栖息地,可作波浪式游泳和尺蠖式移行。
C. 蚂蚱产卵是什么样子的
成熟的雌、雄蚂蚱交蔽瞎配后,雌蚂蚱把产卵管插入10厘米深的干燥土壤中,再产下约50粒白中带黄的卵。产卵时,雌虫会分泌白色的物质形成圆筒形栓状物,然后再把卵粒产下。蚂蚱的卵约21天即可孵化。每年夏、秋两季为蚂蚱庆并辩的繁殖季节。
成熟的雌、雄蚂蚱交配后,雌蚂蚱把产卵管插入10厘米深的干燥土壤中,再产下约50粒白中带黄的卵。产卵时,雌虫会分泌白色的物质形成圆筒形栓状物,然后再把卵粒产下。蚂蚱的卵约誉缺21天即可孵化。每年夏、秋两季为蚂蚱的繁殖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