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马是什么动物
海马属是属于海龙科的一类辐鳍鱼。它是一种小型海洋生物,身长5-15厘米。因头部弯曲与体近直角而得名。在希腊神话中,海马被视作为海神的坐骑。
海马种类并不多,大约有三十二种,中国海域有八种。分别产于北纬30度与南纬30度之间的热带和亚热带沿岸浅水海域。地理范围虽广,但他们只是疏落而狭长地分布于沿岸水域,大多数品种主要在大西洋西部和西太平洋地区出没。
(1)海马高清图片扩展阅读:
海马栖息环境
在自然海域中,海马通常喜欢生活在珊瑚礁的缓流中,因为它们不善于游水,故而经常用它那适宜抓握的尾部紧紧勾勒住珊瑚的枝节、海藻的叶片上,将身体固定,以使不被激流冲走。而大多数种类的海龙生长在河口与海的交界处,因而,它们能适应不同浓度的海水区域,甚至在淡水中也能存活。海马和海龙的嘴很小,并且只宜觅食活饵,而不善于游水的它们又不能迅捷地捕食。
2. 海马长什么样
外貌特征:
海马属头侧扁,头每侧有2个鼻孔,头部弯曲与体近直角,鱼体粗侧扁,完全包于骨环中;
嘴是尖尖的管形,口不能张合,因此只能吸食水中的小动物为食物,眼睛可以分别地各自向上下、左右或前后转动;
胸腹部凸出,躯干部由10-2节骨环组成,一般体长15-30厘米左右;尾部细长呈四棱形,尾端细尖,能卷曲握,常呈卷曲状;头部弯曲,与躯干部成一大钝角或直角,顶部具突出冠,冠端具小棘;吻呈管状;口小,端位;鳃孔小;
全身完全由膜骨片包裹,有一无刺的背鳍,无腹鳍和尾鳍。背鳍位于躯干及尾部之间;臀鳍短小;胸鳍发达;无尾鳍;它的鳍用肉眼是不太容易看出来的。
3. 怎么分辨海马公或母 如果有图片对比那最好了
海马的雌雄鉴别很简单,就是雄鱼有腹囊(俗称:育儿袋),而雌鱼没有腹囊。
雄海马的腹部、正前方或侧面长有育子囊,而雌鱼则没有。交配期间,雌海马把卵子释放到育子囊里,雄性负责给这些卵子受精。雄海马会一直把受精卵放在育子囊里,直到它们发育成形,才把它们释放到海水里。
(3)海马高清图片扩展阅读:
海马并不是雌雄同体,海马只是雄性孵化。每年的5月~8月是海马的繁殖期,这期间海马妈妈把卵产在海马爸爸腹部的育儿袋中,卵经过50~60天,幼鱼就会从海马爸爸的育儿袋中生出,所以说是海马爸爸负责育儿,虽然爸爸不是真的生小孩,但是孵化还是需要爸爸来完成。爸爸的育儿袋只是起到了孵化器的作用,卵还是来源于妈妈。8~9月为盛产期,渔民常于此时用张网捕捉。
4. 海马是什么颜色
海马是褐色。海马属头侧扁,头每侧有2个鼻孔。
头部弯曲与体近直角,鱼体粗侧扁,完全包于骨环中;嘴是尖尖的管形,口不能张合,吸食水中的小动物为食物,眼睛可以分别地各自向上下、左右或前后转动。
胸腹部凸出,躯干部由10-12节骨环组成,一般体长15-30厘米左右;尾部细长呈四棱形,尾端细尖,能卷曲握,常呈卷曲状;头部弯曲,与躯干部成一大钝角或直角,顶部具突出冠,冠端具小棘;吻呈管状。
(4)海马高清图片扩展阅读
在自然海域中,海马通常喜欢生活在珊瑚礁的缓流中,因为它们不善于游水,故而经常用它那适宜抓握的尾部紧紧勾勒住珊瑚的枝节、海藻的叶片上将身体固定。
而大多数种类的海龙生长在河口与海的交界处,因而,它们能适应不同浓度的海水区域,甚至在淡水中也能存活。海马和海龙的嘴很小,只宜觅食活饵,不善于游水的它们又不能迅捷地捕食。
海马因其拟态适应特性,习性也较特殊,喜栖于藻丛或海韭菜繁生的潮下带海区。常以卷曲的尾部缠附于海藻的茎枝之上,有时也倒挂于漂浮着的海藻或其他物体上。
即使为了摄食或其他原因暂时离开缠附物,游泳一段距离,又找到其他物体附着之上。海马的游泳姿势十分优美,鱼体直立水中,赖以背鳍和胸鳍高频率地作波状摆动而作缓慢的游动(每分钟仅达1~3米)。
5. 海马种类怎么区别。
海马属我国传统名贵动物类中药材,其性温,味甘,入肝、肾经,具有温肾壮阳,散结消肿的功效,主要用于阳痿,遗尿,肾虚作喘,症瘕积聚,跌扑损伤等症;外治痈肿疔疮。海马在我国资源丰富,种类较多,被《中国药典》收载的品种也有5种,鉴别方法如下:
1、性状鉴别
(1)线纹海马 线纹海马呈扁长形而弯曲,体长约30cm。表面黄白色。头略似马头,有冠状突起,具管状长吻,口小,无牙,两眼深陷。躯干部七棱形,尾部四棱形,渐细卷曲,体上有瓦楞形的节纹并具短棘。体轻,骨质,坚硬。气微腥,味微咸。
(2)大海马 大海马体长20~30cm。黑褐色。头冠较低,顶端有5个短钝粗棘,吻管长,吻长恰等于眶后头长。头部及体环与尾环的小棘均不明显,头部及体侧有细小暗褐色斑点。
(3)刺海马 刺海马体长15~20cm。头冠不高,尖端具4~5细而尖锐的小棘。吻细长,呈管状,吻长于或等于眶后的头长。体上各骨环接结处及头部的刺棘明显,仅后部尾环的小鳍不甚明显,这是刺海马的特征。体淡黄褐色,背鳍近尖端具一纵裂斑点,体上小棘尖端黑色。
(4)三斑海马 三斑海马体长10~l7cm。背鳍20~2l,胸鳍17~18。头冠短小,顶端有5个短小突棘。吻管较短,不及头长的二分之一,背部结节呈隆起状嵴,背侧方棘亦较其他种为大。体黄褐色或黑褐色。体侧背部第1、4、7节小棘基部有三个大黑斑,为三斑海马的明显特征。
(5)小海马 小海马又名日本海马。体形小,长7~10cm。黑褐色,节纹及短棘均较细小。生活于海中藻类繁茂的地方。静止时,利用尾部具有卷曲的能力,缠附于海藻的茎枝上。游泳时,头部向上,体稍斜,直立于水中,依靠背鳍进行运动。食小型甲壳动物。
2、快速鉴别
(1)线纹海马体呈长棱方性,弯曲,体长30~34cm。头似马头,吻长、呈管状,腹扁、尾四方形,盘卷。全体有坚硬、骨质棱。故有“马头蛇尾瓦楞身”之谚。
(2)大海马体长20~33cm。体黑褐色,头部及体侧有细暗黑色斑点。
(3)刺海马体上及头部的刺棘明显,故名刺海马。
(4)三斑海马体侧背部1、4、7节小棘基部有三个大黑斑,为三斑海马的明显特征。
(5)海咀(即小海马)形似海马而小。
(5)海马高清图片扩展阅读:
海马的生存状况
海马正面临极大的危机,每年数以百万计的海马被捕捞以制成传统中药使用为主,或供水族馆饲养。加上人类为了经济发展大量破坏海草区、红树林及珊瑚礁等海马的天然栖息地,影响尤其深远。
截至到2013年,市面上的海马基本还是是野生的,人工饲养难度高,海马对阳光,温度,饲料的要求非常高。截至到2013年,还未出现能大规模人工饲养成功的案例。中国各产地相关单位正极力推动海马养殖。 由于是野生资源,人工饲养难度高,再加上海马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市场对海马的价值认可逐渐升高。
所以,海马的市场价格逐步上扬。以具有销售资格的相关药店2013年价格为参照,每克价格根据品种、单只重量的不同价格在30-50元/每克不等。
海马是中国二级保护动物,根据《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只有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野生动物经营利用许可证》的企业或个人才能合法收购与销售。如须对海马进行加工处理,须获得国家药准字批文才能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