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南洋在地图的哪个地方
南洋是明、清时期对东南亚一带的称呼,是以中国为中心的一个概念。包括马来群岛、菲律宾群岛、印度尼西亚群岛,也包括中南半岛沿海、马来半岛等地。清朝时期也指自江苏以南的沿海诸地称为“南洋”(江苏以北沿海称北洋)。
中文名:南洋
时 期:明、清时期
地 域:东南亚一带
地域2:江苏以南的沿海诸地
2. 中国近代史上人们所说的南洋是指现在的什么地方
南洋的地理概念主要是指当今东盟十国在内的广大区域,包括马来群岛、菲律宾群岛、印度尼西亚群岛,也包括中南半岛沿海、马来半岛等地。而广义的南洋还包含当今的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附近的太平洋诸岛。
南洋是明清民时期称呼东南亚较深区域(不包括越南北部等)及其水向型附近区域:
一、是南亚的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印度海岸,而阿拉伯海西岸属西洋了。
二、是印尼东方的澳洲北部即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
三、是菲律宾群岛以东的帕劳群岛等西太平洋群岛。
东南亚与中国山水相连,自古以来便是东南沿海百姓移居海外的主要目的地。早在秦汉时期,即有海商进入东南亚的记载。唐宋时期,中国海商遍布东南亚沿海地区,人口往来频繁。15世纪初,爪哇、苏门答腊等地出现华人聚居区。
明中后期,政府多次发布禁令限制出海,但由于海外贸易的兴盛,前往东南亚的人口依然有增无减。然而,真正形成规模并影响至今的移民活动,则是近代以来称为“下南洋”的移民潮。
(2)什么是南洋图片扩展阅读:
中国人走出国门的移民潮,长路漫漫,充满了血泪辛酸。
首先是“违法”。移居海外在很长时期内是不允许的,在朝廷看来,迁居海外无异于“弃绝王化”,不仅禁止,而且对回国者严加制裁。直到晚清,清政府才意识到海外华侨的经济实力与商端口的重要性,于光绪三年(1877)任命当地华侨领袖胡璇泽为新加坡首任领事。1893年,清政府才正式解除“华侨海禁”。
其次是旅途艰险。早期移民偷渡出洋,整日担心官军稽查与海盗行劫,海上风信难测,帆船时时有倾覆之险。近代出洋华工则几乎与奴隶无异,饱受“猪仔头”与“猪仔馆”的虐待,华工被封禁在船舱内,条件恶劣,死亡率极高,贩运华工的船只被称为“移动地狱”。
再就是落地后的艰难。落地移民一是要克服难以适应自然环境的问题,一是受到当地各种势力的多重压力。
殖民者急需华人参与开发,但又对华人迅速扩张的经济实力充满担忧,因而有意抑制华人权益,迫害、屠杀华人的事件多有发生,尤以印尼多次屠杀华人的事件最为惨烈。殖民势力消退后,情况有所改善,但一旦政局动荡,华人往往成为发泄不满的对象。
大量华人移居东南亚,不仅缓解了中国国内的人口压力,也极大地推动了东南亚各国经济的开发与发展。可以说,东南亚的近现代历史是土着族群与华人共同书写的。
目前,华人作为东南亚各国本地族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得到所在国的认可与认同,但历史与现实纠葛的阴影并未消失殆尽,华人问题的彻底解决仍需时日,这就需要华人社会自身的努力,同时,中国实力之强弱也与华人的命运息息相关。
3. 南洋指的是什么地方
南洋指的是东南亚各国。具体主要包括马来群岛、菲律宾群岛、印度尼西亚群岛,也包括中南半岛沿海、马来半岛等地。清朝时期也指自江苏以南的沿海诸地称为“南洋”(江苏以北沿海称北洋)。
清代郑观应在《盛世危言·海防上》提到:“今而南洋各岛,悉为占据。”(现在南洋各个国家岛屿,都被列强占据。)这里的南洋就指的是东南亚各国家。中国古代及近代有着下南洋的说法。福建、广东等地老百姓乘船前往东南亚进行经商,也有的是战乱时期迁徙到东南亚各国。
清朝时期也有称江苏以南的沿海诸地称为“南洋”的说法。如“南洋水师”为主要负责江浙一带的海防事务,与北洋水师相对应。
(3)什么是南洋图片扩展阅读
中国人下南洋的原因
一、战乱导致被迫迁徙
在明朝到民国这段历史时期,国内战乱不断,民不聊生。福建、广东一带在当时慌乱穷困,人多地少,老百姓生活极度难以维持,为了谋生计,维持家庭生活,改变个人或家族的命运,躲避战乱,闽粤地区的老百姓一次又一次、一批又一批批地到南洋谋生。
据1935年中国太平洋学会对流民出洋的原因所作的调查显示,因经济压迫而出洋者占 69.95%。那个时候下南洋的人,既有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人,也有在家乡故土呆不下去的人。
二、当地政策的吸引
英国、荷兰殖民统治下的南洋,正处于加速开发过程中,对劳动力的需求量非常大。南洋诸国为吸引华工,先后推出一系列优惠政策。这样的政策对于中国国内流离失所、丧失土地的无业流民来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很多人就是在这个时候,或携妻带子,或孤身一人,漂洋过海来到南洋。
4. 什么是南洋
南洋指的是:现在的东南亚,具体点说来就是现在的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由于华侨在南洋谋生和流动,“南洋”的内涵有所发展。南洋群岛即印度尼西亚群岛。
南洋的由来:
唐末开始,中国把东南亚到印度洋中诸岛国划分为东洋和西洋。 从福建、广东沿海港口出发,渡东海到台湾、琉球、日本诸岛为东洋。从吕宋顺菲律宾列岛,南至婆罗洲,这条沿西太平洋诸岛的航线所经之地称”南洋”。从中国沿海出发顺大陆海岸南行,过印度支那半岛,所经之地称为“西洋”,东洋、西洋之间分界是南海。
拓展资料:
详细解释
(1) 清末至民国时期,划分我国沿海地区为南北两洋区,称山东以南的江苏、浙江、福建及广东各省为南洋;江苏以北的山东、河北、辽宁各省为北洋。
【出处】:郑观应《盛世危言·海防上》:"南洋起厦门,包汕头、台湾、潮阳、甲子门、四澳、虎门、老万山、七洲洋,直抵雷环为一截。"
(2)亚洲东南部国家和地区。
【出处】:郑观应《盛世危言·海防上》:"昔泰西各强敌,越国鄙远而来。今而南洋各岛,悉为占据。则边鄙已同接壤,郊垧无异户庭也。"
【示例】:茅盾《过封锁线》:"客人们一次一次追问,才知道他是南洋华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