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生物学、医学实验咨询
医学微生物实验技术
第一篇微生物学基本实验技术
第一章微生物学实验室设备及实验器材
第一节细菌学实验室建设
一、细菌学实验室设置基本条件
二、基本设备和器具
三、几种仪器的管理和使用
第二节病毒学实验室的建设
一、病毒学实验室的设置要求
二、几种仪器的保护与使用
第三节常用实验器材的准备
一、清洁法
二、消毒与灭菌法
【附11】清洗液的配制
参考文献
第二章细菌的形态学检查方法
第一节细菌大小的测定方法
一、基本原理
二、器材
三、试验方法
第二节细菌形态的检查方法
一、检查工具——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及保护
二、暗视野显微镜检查法
三、细菌不染色标本检查法
四、细菌染色标本检查法
第三节细菌特殊结构的检查方法
一、荚膜染色法
二、鞭毛染色法
三、芽孢染色法
参考文献
第三章细菌的培养技术
第一节培养基的种类和应用
一、培养基的种类
二、培养基的应用
第二节培养基的制备
一、调配
二、溶化
三、校正pH值
四、澄清过滤
五、分装
六、灭菌
七、检定
八、保存
第三节细菌培养分类及应用
一、分批培养
二、连续培养
三、应用
第四节细菌的培养
一、细菌的接种方法
二、细菌的培养方法
三、细菌L型的分离培养
【附31】Diene染色法与857培养基的制备
参考文献
第四章细菌的生化鉴定
第一节糖(醇)类代谢试验
一、氧化发酵试验(OF试验)
二、甲基红试验(MR试验)
三、V??P(Voges??Proskauer)试验
四、β?舶肴樘擒彰甘匝?
五、七叶苷水解试验
六、淀粉水解试验
七、甘油复红试验
八、石蕊牛乳试验
第二节氨基酸和蛋白质代谢试验
一、靛基质(吲哚)试验
二、硫化氢试验
三、尿素酶试验
四、明胶液化试验
五、苯丙氨酸脱氨酶试验
六、氨基酸脱羧酶试验
七、精氨酸双水解酶试验
八、肉渣消化试验
第三节有机酸盐和胺盐利用试验
一、枸橼酸盐利用试验
二、丙二酸盐利用试验
三、马尿酸钠水解试验——三氯化铁法
四、马尿酸钠水解试验——茚三酮法
五、乙酸盐利用试验
六、惟一碳源试验
七、惟一氮源试验
八、生长因子试验
第四节呼吸酶类试验
一、过氧化氢酶试验
二、氧化酶试验
三、硝酸盐还原试验
四、氯化三苯四氮唑试验
第五节毒性酶类试验
一、血浆凝固酶试验
二、磷酸酶试验
三、链激酶试验
四、卵磷脂酶
五、DNA酶试验
第六节其他试验
一、胆盐溶菌试验
二、CAMP试验
三、杆菌肽抑菌试验
四、Optochin敏感试验
五、新生霉素抑菌试验
六、呋喃唑酮抑菌试验
七、0/129抑菌试验
参考文献
第五章病毒的观察、培养鉴定及检测方法
第一节电子显微镜观察病毒法
一、电子显微镜
二、电镜负染观察病毒方法
三、免疫电镜观察病毒形态
第二节病毒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一、鸡胚培养技术
二、组织培养技术
三、动物接种
第三节血清学检查法
一、中和试验
二、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
三、补体结合试验
四、凝胶免疫扩散试验
参考文献
第六章真菌的常规检查法
第一节真菌的一般检验法
一、不染色标本直接检验法
二、染色标本检查法
第二节产毒真菌的检验
【附61】常见霉菌特征
第三节真菌的培养方法
一、斜面培养
二、玻片培养
三、平板培养法
第四节酵母菌的检查与鉴定
一、酵母菌直接镜检计数法
二、酵母菌的鉴定
三、白假丝酵母菌的鉴定
四、隐球菌的鉴定
参考文献
第七章支原体的检测
第一节概述
一、分离培养技术
二、支原体分型试验
三、支原体污染细胞培养的检测方法
第二节细胞培养中支原体污染的检测
一、培养法检测支原体
二、荧光染色法(DNA染色法)检测支原体
三、PCR法检测支原体
四、支原体的扫描电镜检测
参考文献
第八章衣原体的检测
一、衣原体特异性抗原和抗体检测
二、特异性核酸检测
参考文献
第九章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第一节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一、材料
二、方法
第二节平板培养计数法
一、材料
二、方法
第三节最大可能数计数法
一、材料
二、方法
第四节光电比浊计数法
一、材料
二、方法
第五节滤膜法
一、材料
二、方法
第六节病毒计数
一、材料
二、方法
三、影响蚀斑形成的因素
参考文献
第十章微生物毒力的测定
第一节内毒素的测定——鲎试验
一、材料
二、方法
三、结果
第二节外毒素的毒性检测
一、材料
二、方法
三、结果
第三节病毒毒力测定
一、材料
二、方法
三、注意事项
第四节细菌毒力的检测
一、材料
二、方法
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菌株、毒株的保存方法
第一节菌株的保存与管理
一、菌种的保存
二、菌种保管
三、常用的保存菌种的方法
第二节毒株的保存
参考文献
第十二章药物敏感试验
第一节细菌的耐药机制
一、细菌耐药性的概念
二、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机制
第二节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的体外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
一、体外药敏试验的抗菌药物选择
二、抑菌试验
三、联合药物敏感试验和杀菌试验
四、检测细菌耐药性的其他方法
第三节厌氧菌的体外抗菌药物敏感试验
一、稀释法
二、E试验
第四节酵母样真菌的体外抗菌药物敏感试验
一、常量(试管)肉汤稀释法
二、微量肉汤稀释法
第五节结核分枝杆菌的体外抗菌药物敏感试验
一、临床实验室进行结核分枝杆菌体外抗菌药物敏感试验的指征
二、体外药敏试验抗分枝杆菌的药物选择
三、抗分枝杆菌药物原液的配制及保存
四、培养基
五、结核分枝杆菌体外药敏试验方法
六、结核分枝杆菌体外药敏试验的质控菌株
参考文献
第十三章微生物实验室质量控制
第一节常规仪器的质量控制
一、灭菌器的效果检测
二、恒温孵育箱、水浴箱及冰箱
三、厌氧箱及厌氧罐
四、CO2培养箱
五、生物安全罩
六、细菌培养仪
七、微生物鉴定仪
八、其他仪器
第二节标准菌株的质量控制
一、质控标准菌株应具备的条件
二、质控标准菌株的来源
三、标准菌株的保存
第三节培养基的质量控制
一、建立制备培养基的记录
二、培养基的外观检查
三、无菌试验
四、培养基的一般质量控制
五、培养基的性能监测
第四节药敏试验的质量控制
一、扩散法的质量控制
二、稀释法的质量控制
三、用标准菌株对厌氧菌药敏试验进行质量控制
四、结核分枝杆菌药敏试验的质量控制
第五节其他项目的质量控制
一、试剂、染色液及抗血清的质量控制
二、处理临床标本的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第二篇与微生物相关的实验技术
第十四章细胞培养技术
第一节概述
一、培养细胞的生长类型
二、培养细胞的生长特点
三、培养细胞的生长条件
第二节常用的细胞培养方法
一、原代培养
【附141】培养要点
二、传代细胞培养
三、二倍体细胞培养
四、其他培养(包括大规模培养)方法
第三节培养细胞的生长、增殖及其观察
一、培养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二、培养细胞生长和增殖的观察
第四节培养细胞的保存和运输
一、组织块保存法
二、细胞悬液保存法
三、单层细胞保存法
四、低温冻结保存和复苏
五、细胞运输
第五节培养细胞污染的检测排除
一、生物污染的检测
二、微生物污染的防治
第六节培养细胞基本设备与器具
一、基本设备
二、常用器械
三、培养器皿
第七节细胞培养液
一、生理平衡盐溶液
二、天然培养基
三、合成培养液
四、生长液和维持液
五、无血清培养液
第八节细胞培养在病毒研究中的应用
一、细胞培养的应用
二、判断病毒生长复制的方法
三、细胞培养在病毒研究工作中的价值
参考文献
第十五章抗体的制备
第一节普通诊断血清的制备
一、免疫原的制备
二、免疫动物的选择
三、免疫方法
四、免疫血清的收获
五、免疫血清的保存
第二节单克隆抗体技术
一、概述
二、B细胞杂交瘤的制备
参考文献
第十六章免疫血清学检查方法
第一节凝集试验
一、直接凝集反应
二、间接凝集反应
第二节沉淀反应
一、液体内沉淀反应
二、凝胶内沉淀反应
第三节补体结合试验
第四节免疫荧光技术
一、荧光标记物的制备
二、荧光免疫显微技术
三、流式荧光免疫技术
四、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
五、荧光偏振免疫测定
第五节酶免疫技术
一、酶的选择与试剂的制备
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三、细胞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四、液相酶免疫测定
五、均相酶免疫测定
第六节放射免疫测定技术
一、放射免疫测定
二、免疫放射测定
三、放射受体分析
第七节免疫金标记技术
一、基本原理
二、胶体金的制备
三、胶体金标记蛋白的制备
四、胶体金标记技术在免疫学试验中的应用
第八节化学发光标记及发光免疫测定
一、发光现象
二、化学发光
三、生物发光
四、发光标记物
五、发光免疫标记技术
六、发光免疫分析技术
七、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第九节免疫电镜技术
一、免疫标记方法
二、铁蛋白标记免疫电镜技术
三、酶标记免疫电镜技术
四、胶体金标记免疫电镜技术
五、凝集素标记免疫电镜技术
六、免疫电镜技术的不标记抗体法
参考文献
第十七章分子生物学技术
第一节细菌质粒指纹图谱分析
一、琼脂糖凝胶电泳
二、质粒的限制性内切酶分析
第二节细菌DNA(G+C)含量测定
一、细菌DNA的提取
二、细菌DNA(G+C)含量测定
三、(G+C)含量在细菌分类鉴定中的应用
第三节核酸杂交技术
一、膜上印迹杂交
二、核酸原位杂交
第四节PCR技术
一、PCR技术的原理
二、PCR技术在病原体诊断方面的应用
三、PCR检测病原微生物应用实例
第五节生物芯片技术
一、概述
二、生物芯片在医学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十八章其他微生物学检测技术
第一节细菌编码鉴定技术
第二节细菌自动化鉴定系统
一、微生物数码分析鉴定系统
二、自动化设备
三、血培养检测和分析系统
第三节气相色谱技术在细菌学研究中的应用
一、气相色谱仪
二、气相色谱法的特点
三、细菌分析应用举例
参考文献
第十九章电泳技术
第一节概论
一、电泳法分类
二、电泳的基本原理
三、影响被分离物质迁移率的因素
第二节琼脂糖凝胶电泳
一、琼脂糖凝胶的性质
二、电泳装置
三、电泳缓冲液
四、凝胶浓度的选择
五、常规琼脂糖凝胶电泳
六、碱性琼脂糖凝胶电泳
七、琼脂糖电泳分离血清脂蛋白
第三节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一、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二、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三、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血清蛋白质
第四节等电聚焦电泳
一、试剂及器材
二、操作步骤
三、注意事项
四、评价
参考文献
第二十章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技术
第一节实验动物学
一、实验动物学的基本概念
二、实验动物学的研究对象
三、实验动物学的研究范围
四、实验用动物
第二节实验动物
一、实验动物分类
二、实验动物对环境因素的要求
第三节动物实验技术
一、实验动物的固定、编号和分组
二、实验动物的麻醉
三、实验动物的去毛、给药、采血和处死
参考文献
第二十一章微生物遗传变异及相关技术
第一节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一、细菌染色体
二、质粒
三、转位因子
第二节细菌转化实验
一、材料
二、方法
三、结果
第三节细菌总DNA的提取
一、材料
二、方法
第四节细菌质粒DNA的提取
一、材料
二、方法
第五节细菌诱发突变的实验
一、经紫外线诱变筛选营养缺陷型突变株
二、经亚硝酸诱变筛选乳糖发酵突变株
三、转座子引起的插入突变
参考文献
第二十二章各种临床标本的微生物学检查
第一节血液标本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临床意义
第二节粪便标本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临床意义
第三节尿液标本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临床意义
第四节泌尿生殖道标本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临床意义
第五节痰液及呼吸道标本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临床意义
第六节脓液及创伤感染标本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临床意义
第七节无菌体液(脑脊液、穿刺液)标本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临床意义
第八节组织标本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第三篇各种环境中微生物的检测
第二十三章生活环境中致病菌的检测
第一节水环境中致病菌的检测
一、水样的采集与处理
二、水中沙门菌的分离
三、水中志贺菌的分离
四、水中霍乱弧菌的分离
五、水中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
第二节空气环境中致病菌的检测
一、固体撞击法检测空气中溶血性链球菌
二、自然沉降法检测空气中溶血链球菌
第三节食品中常见致病菌的检测
一、食品中沙门菌的检测
二、食品中志贺菌属的检测
参考文献
第二十四章医院感染中的微生物监测
第一节医院感染的特点
一、医院感染的流行特点
二、医院感染的微生物学特点
第二节医院感染的微生物学监测
一、空气中细菌学监测
二、物体表面的微生物学监测
三、手微生物学污染监测
四、敷料、纱布微生物学监测
五、生物制品微生物学监测
六、金属、玻璃器械微生物学监测
七、消毒液的细菌学检测
参考文献
第二十五章新发现微生物的检测
第一节SARS病毒的实验室检测
一、病原生物学特性
二、流行病学
三、发病机制
四、实验室诊断
五、小结——SARS诊断依据
附件251非典型肺炎病例实验室检测标本采集技术指南
附件252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毒研究实验室暂行管理办法
第二节禽流感病毒的实验室检测
一、病原生物学特性
二、流行病学
三、临床表现
四、诊断方法
五、实验室诊断
六、禽流感与人的关系
附件25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流行性感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附录A病原学诊断方法
附录B血清学诊断方法
附录C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
附录D神经氨酸酶活性抑制试验
附录E对流免疫电泳及琼脂凝胶沉淀试验
附录F流感快速诊断方法
附件254禽流感病毒的实验室检测技术方案
附件255WHO甲5型(H5)流感病毒鉴定试剂盒的使用方法
参考文献
第四篇生?物?战?剂
第二十六章生物战剂
第一节病原微生物危险度等级
一、一级危险度微生物
二、二级危险度微生物
三、三级危险度微生物
四、四级危险度微生物
第二节生物战剂概况
一、生物战剂的标准
二、攻击人的生物战剂实验室危险度
第三节常用的病毒性生物战剂
一、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
二、汉坦病毒
三、天花病毒
四、马尔堡病毒
五、埃博拉病毒
六、森林脑炎病毒
七、黄热病毒
第四节常用的细菌性生物战剂
一、炭疽芽孢杆菌
二、鼠疫耶尔森菌
三、布鲁菌
四、鹦鹉热衣原体
第五节常用的毒素性生物战剂
一、葡萄球菌肠毒素
二、肉毒毒素
三、志贺毒素
四、破伤风毒素
第六节常用的立克次体生物战剂
一、普氏立克次体
二、立氏立克次体
第七节常用的真菌生物战剂
一、荚膜组织胞浆菌
二、球孢子菌
B. 痰,读什么
这个字读作“tán”,痰是一种由许多成分组成的物质,它的高液体含量是上皮对离子和水转运的结果,而它的大分子主要来源于血液的漏出或局部分泌细胞的产物。当呼吸道发生炎症病变时,呼吸道液体的成分就会发生改变,形成痰液。痰液中包含粘液、异物、病原微生物,各种炎症细胞及坏死脱落的粘膜上皮细胞等成分。
C. 痰和鼻涕有什么区别啊
鼻涕不是痰。两者不是一回事。
(一)鼻涕是正常情况下,部分生物的鼻腔黏膜时时都在分泌黏液,以湿润鼻腔膜,湿润吸进的空气,并粘住由空气中吸入的粉尘和微尘和微生物。
大部分的鼻涕是鼻黏膜自己分泌的。鼻黏膜含有一种杯状细胞,它制造出很多黏蛋白,黏蛋白被释放到细胞外头后,大量地吸收水分这就形成了供鼻腔使用的鼻涕。
有一部分鼻涕其实是眼泪。这些泪水从泪腺产生,部分流到泪小管,再通过鼻泪管流到鼻腔,成为鼻涕的一部分。
(二)痰是一种由许多成分组成的物质。它的高液体含量是上皮对离子和水转运的结果,而它的大分子主要来源于血液的漏出或局部分泌细胞的产物。
/iknow-pic.cdn.bcebos.com/dbb44aed2e738bd4ae0e6122af8b87d6277ff9f2"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llustration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dbb44aed2e738bd4ae0e6122af8b87d6277ff9f2?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www.imagebunk.com/pic_dbb44aed2e738bd4ae0e6122af8b87d6277ff9f2"/>
(3)痰图片有什么临床意义扩展阅读:
流鼻涕最多见于鼻炎,鼻息肉,鼻窦炎等。常见的流鼻涕的原因包括:
1、感冒,初期为清水样或者粘液性,感冒后期可以出现脓涕。
2、慢性鼻炎:鼻涕多为粘液性鼻涕。量可多可少,
3、过敏性鼻炎:为流清水样涕,量较多,伴有打喷嚏,鼻痒感,可常年性发作,也可以季节性发作。过敏性鼻炎的病人可以伴有哮喘,尤其是小儿。
4、慢性鼻窦炎,多为粘液脓性分泌物,双侧或者单侧,伴有鼻塞,头昏,记忆力下降等。单侧的鼻窦炎要考虑牙源性鼻窦炎。
5、鼻息肉也可以出现流清水涕,感染时可以伴有流脓涕,可出现鼻塞,头昏,记忆力下降等。
6、小儿的分泌比较旺盛,如果没有其它不适,可能为冷空气刺激鼻腔引起,不需要特别处理。单侧鼻塞伴涕中带血可能为鼻腔内异物引起。
参考资料:/ke..com/item/%E9%BC%BB%E6%B6%95/2753740?fr=aladdin#4"target="_blank"title="只支持选中一个链接时生效">网络-鼻涕
参考资料:/ke..com/item/%E7%97%B0/16377796"target="_blank"title="只支持选中一个链接时生效">网络-痰
D. 肺的痰有什么颜色
一般来说肺炎的痰也可以是粘痰,也可以是浓痰,还有可能是泡沫样的痰液,根据病原体的不同,痰的性状也有比较不同的,一般来说葡萄球菌感染容易是黄痰,大叶性肺炎可以是铁锈色痰液,真菌感染多为稀薄的痰液,可以做痰培养确定感染的原因,然后做进一步治疗的
E. 风痰卒中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风痰引起的中风。。风痰为临床常见的痰证之一,宋元以来,一直列为五种痰证之首。既称风痰,当是有风有痰,风与痰合邪为患,而究其形成的机理,则离不开经络受病。
F. 白色粘痰用字母什么表示
phlegm。
分词翻译:
粘的英语翻译:
mucosity;paste;stick;viscidity
【建】mucopeptide
痰的英语翻译:
phlegm;sputum【医】expectoration;sputamentum;sputhum
痰是呼吸道受刺激后所分泌的液体。痰中含有黏液、病原微生物、炎症细胞、坏死脱落的粘膜上皮细胞等物质。
痰的本质是人体的生理现象,病理的情况,痰液量会增多,是机体的自我保护功能。因病而生痰的,有风痰、热痰、寒痰、燥痰、湿痰等。
如果是少量白色粘性痰液,不伴有其他全身症状或仅有咽部异物感,刺激性咳嗽等轻微症状,多半是慢性咽炎的可能性大。
G. 白痰是什么原因,有什么害处
咳出黄痰和白痰,分别代表什么问题?哪种情况更加严重?
很多人干咳的过程中都是会伴随着痰液的发生,可是有些人会将口中的痰随意吐在地面上,这是十分影响形象又不文明的事儿。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都还没控制的情况下,我们需要特别注意。
咳出黄痰的病人由于气管受到感染,肺脏身心健康遭受危害,可以选用一些滋养心肺功能,保养肺脏作用能的蜂蜜柠檬水、梨红豆糖水、百合茶开展调补。这种可以有效地减轻病症,与此同时还能够具有补气补血的作用,对止咳化痰有益处。
那么还有更细心的人发现,有时候有的人还会咳出黑痰,这是怎么回事呢?
常常抽烟的人这样的事情应当看到过,因此不奇怪,黑痰大部分情形下是由于大家常常抽烟造成的,有一部分人是因为工作的原因,可能需要触碰许多粉末状、尘土、重金属超标化学物质,因此也会发生黑痰。
当人吐出黑痰一定要注意了,这或许是因为肺部纤维化造成,肺脏早已逐渐炎症、流血,比较严重的情况下也许会咯血,因此一定要及早就诊查验。
无论吐出怎样颜色的痰,这都是身体生病的表现,它们对身体都有一定的影响。那么无论哪一种痰液发生,都需要立即做好医治查验,我们知道病况拖久了都是会使病症更为严重。
H. 呼吸内科主治医师《专业知识》复习题附答案
2017年呼吸内科主治医师《专业知识》复习题(附答案)
复习题一:
C1.肺炎球菌肺炎完全消散一般为:
A. 一周
B. 二周
C. 三周
D. 四周
E. 四周以上
D2.肺脓肿早期的X线表现与下列哪种疾病最相似?
A. 支气管肺癌
B. 肺结核
C. 肺囊肿
D. 细菌性肺炎
E. 支原体肺炎
D3.73岁女患,有肺心病病史3年,因一个月来低热,乏力,咯白粘痰带血丝来诊,体检
:消瘦,肺气肿体征,两肺底少量捻发音,右锁骨下区可闻细小湿罗音,心音纯整,
心率78次/分,律齐.肝肋下1.5厘米,无触痛,下肢无水肿,胸片显示两肺纹理增
强,右肺尖斑片状阴影,密度不均匀.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肺心病合并肺内感染
B.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
C.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
D.右肺上浸润型肺结核
E.支气管肺癌
A4.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动脉血气主要表现为:
A. PaO2降低
B. PaCO2降低
C. PH降低
D. HCO3-降低
E.PaCO2升高
D5.肺癌侵犯胸膜引起癌性胸腔积液的肺癌是:
A. Ⅰ期
B. Ⅱ期
C. Ⅲ期
D. Ⅳ期
E. Ⅴ期
D6.男性,20岁,近4周来,咳嗽、咳少量粘液痰,伴午后低热,体检:T37.6℃肩胛间区
叩诊稍浊,并闻湿性罗音,诊断最可能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B.肺炎支原体肺炎
C.克雷白杆菌肺炎
D.肺结核
E.病毒性肺炎
C7.诊断阻塞性肺气肿最有意义的肺功能检查结果是:
A. 肺总量增加
B. 时间肺活量减低
C. 残气量/肺总量增加
D.流速一容量曲线改变
E.肺最大通气量减少
C8.肺心病呼吸衰竭时吸氧应:
A. 高流量吸氧
B. 按需给氧
C.低浓度(< 35%)持续给氧
D.低浓度间断给氧
E.以上都不是
C9.重度哮喘每天静脉应用氨茶碱一般不超过:
A. 1.5g
B. 2.0g
C. 1.0 g
D. 0.5g
E. 2.5g
B10.氧分压对氧饱和度影响最明显的在氧离曲线的:
A. 全过程
B. 陡直部分
C. 平坦的前半部分
D. 平坦的后半部分
E.起始部分
D11.以下关于正常肺循环的叙述何者外都是正确的?
A.肺小动脉和静脉之间典型的压力差约为6mmHg
B.出生时,肺小动脉的肌层和全身小动脉相似,都有很宽的由平滑肌组成的
血管中层
C.支气管和肺静脉循环之间一般都有广泛的侧支循环
D.运动时,肺血管的阻力保持不变
E.参与气体交换的.肺毛细血管总表面积估计约为60~70㎡
C12.患者男性,60岁,血源性肺脓肿患者,突然出现左胸痛,继之呼吸困难。
查体:口唇紫绀,气管右移,左肺呼吸音减低,最可能发生的是:
A. 急性心肌梗塞
B. 肺梗塞
C. 自发性气胸
D. 急性左心衰竭
E. 阻塞性肺不张
B13.患者女性,30岁,发热伴咳嗽、呼吸困难半月,有种植蘑菇史。查体:心
肺无异常,痰中找到抗酸杆菌,胸片示双肺散在密度增高阴影,分布均匀,
大小一致,密度一致,最可能的诊断是:
A. 蘑菇肺
B. 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C. 亚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D. 肺泡癌
E.狼疮性肺炎
14.患者男性,70岁,活动后气短2年,进行性加重伴干咳,口服抗生素及平
喘药无效。查体:呼吸 30次/min,双下肺可闻及帛裂音,杵状指(十),胸
片示双下肺见条索状及小结节状阴影。动脉血气:PaO2>30mmHg,PaCO2
40mmHg,最可能诊断是:
A. 慢性支气管炎
B. 急性左心衰竭
C. 转移性肺癌
D. 粟粒性肺结核
E. 特发性肺纤维化
A15.患者男性,73岁,发热、咳嗽半月。人院2月前有类似症状,胸透右上肺
片状密度增高阴影,抗炎治疗好转。查体:右上肺呼吸音低,无干湿性啰音,
胸片示右上饰大片致密阴影,血白细胞 12.8 X 10的9次方/L,中性 0.85,
淋巴 0.15,最可能诊断是:
A. 肺炎球菌肺炎延迟消散
B. 支原体肺炎
C. 干酪性肺炎
D. 机化性肺炎
E.肺癌并阻塞性肺炎
E16.65岁,反复咳嗽、咯痰30年,因受凉而加重,伴气喘,痰不易咯出,查体:神志清,
紫绀,半卧位,呼吸38次/分,T37℃,叩肺过清音,双肺可闻湿性罗音,心率100次/
分,律齐,肝肋下2cm,质中,轻压痛,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双下肢轻度浮肿,下列
哪项处理不合适?
A.持续低流量给氧
B.补液和祛痰
C.给予抗生素
D.给予双氢克尿塞
E.给予洋地黄
B17.患者女性,25岁,低热、咳嗽。痰中带血20天,痰中找到抗酸杆菌。胸
片示右上肺病灶新鲜,有薄壁空洞,诊断是:
A.原发性肺结核 上0/(-) 涂(十),进展期
B.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上0/(-) 涂(十),进展期
C.血播散型肺结核 上0/(-)涂(十),进展期
D.浸润型肺结核 上0/(-)涂(十),进展期
E.浸润型肺结核 上0/(-) 涂(十),稳定期
A18.患者男性,20岁,因发热、乏力、厌食、咳嗽1个月,咯血3天。胸片示
右肺上对后段炎性病变,伴空洞形成,内无液平。最可能诊断是:
A. 空洞性肺结核
B. 肺脓肿
C. 肺囊肿并感染
D. 肺癌并空洞形成
E.支气管扩张并感染
C19.患者女性,58岁,突发左胸一过性刺痛伴呼吸困难5小时,不能平卧,既
往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左下肺呼吸音消失,心率110次/min,可闻及早搏
3次/min,最可能的诊断是:
A. 急性左心衰竭
B. 结核性胸膜炎
C. 自发性气胸
D. 肺不张
E. 支气管哮喘
C20.最常见的成人继发性肺结核是:
A. Ⅰ型肺结核
B. Ⅱ型肺结核
C. Ⅲ型肺结核
D. Ⅳ型肺结核
E. Ⅴ型肺结核
复习题二:
1.与速发型哮喘反应关系最密切的炎症细胞是: b ( )
A.嗜酸性粒细胞 B.肥大细胞
C.中性粒细胞 D.巨噬细胞
E.淋巴细胞
2.一哮喘患者,表现为焦虑、烦躁、呼吸频率加快,能正确回答问题,但只能说单字,双肺可闻及满布哮鸣音,其诊断为: c ( )
A.哮喘急性发作(轻度) B.哮喘急性发作(中度)
C.哮喘急性发作(重度) D.慢性哮喘发作(重度)
E.哮喘急性发作(危重)
3.导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和肺心病,占第一位的原因是: e ( )
A.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B.尘肺
C.支气管哮喘 D.支扩
E.以上都不是
4.慢性呼吸衰竭最多见的原因是: b ( )
A.肺血管病变 B.慢性阻塞性肺病
C.广泛胸膜增厚 D.广泛肺间质纤维化
E.呼吸肌疾病
5.确定患者有无呼吸衰竭,下列指标中最有意义的是: a ( )
A.血气分析 B.发绀
C.神志变化 D.呼吸困难
E.多汗
6.肺通气/血流比值的正常值为: d ( )
A.1.0 B.2.0
C.0.96 D.0.84
E.0.6
7.对于慢性呼吸衰竭,下列有关失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的处理原则中,最重要的是: ( )
A.补充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 e B.积极控制感染
C.持续低流量给氧 D.补充血容量
E.增加通气量
8.一休克型肺炎的病人,经应用抗生素和补液治疗后好转,体温好转,病情改善,但前日开始出现进行性呼吸急迫、焦虑。查体:体温37℃,血压116/60 mmHg,脉搏90次/分,呼吸36次/分,唇发绀,两肺可闻及湿性啰音,该病人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
A.并发心肌炎 b B.并发ARDS
C.并发气脚胸 D.并发心力衰竭
E.并发二重感染
9.下述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临床表现中,最常见的早期症状是: a ( )
A.咳嗽 B.咯血
C.胸痛 D.呼吸困难
E.发热
10.支气管肺癌患者出现Horner综合征,病侧眼险下垂,瞳孔缩小,眼球内陷,同侧颈部与胸部无汗或少汗,是因为: d ( )
A.肿瘤压迫膈神经 B.肿瘤压迫臂丛神经
C.肿瘤压迫上腔静脉 D.肿瘤压迫颈交感神经
E.肿瘤压迫肋间神经
11.女性,30岁,午后发热、右胸痛3周,轻咳1周。胸片示右侧胸腔积液,结合胸水化验诊断为右侧结核性胸膜炎。治疗方案为2SHRZ/7HR,早期加用泼尼松辅助治疗。应用泼尼松的目的是: d ( )
A.替代治疗
B.防止病灶播散
C.预防发生其他部位的结核
D.减轻毒性症状,促进胸水吸收
E.发挥抗炎作用
12.肺炎球菌的致病力主要取决于: b ( )
A.细菌产生的内毒素
B.细菌荚膜对肺组织的侵袭力
C.细菌的大量、快速繁殖
D.细菌毒素诱发溶血
E.细菌产生的外毒素
13.军团菌肺炎的诊断标准之一为: a ( )
A.前、后两次血清军团菌抗体滴度呈4倍以上增高
B.前、后两次血清军团菌抗体滴度呈6倍以上增高
C.X线胸片肺部具有炎症性阴影 D.痰涂片见有革兰阳性球菌
E.前、后两次血清军团菌抗体滴度呈2倍以上增高
14.关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电图表现的描述,最正确的是: e ( )
A. 额面平均电轴≥一90°
B.SV1+RV5≥1.05 mV
C.不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
D.不典型肺型P波
E.V1~V3可出现类似陈旧性心肌梗死图形的QS波
15.结核菌素试验阴性反应的临床意义,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c ( )
A.表示身体未受过结核感染
B.已感染结核未产生变态反应(初次感染后4~8周内)
C.受过结核菌感染.但无活动病灶
D.粟粒性肺结核
E.肾病综合征泼尼松治疗中
16.女,28岁,午后发热1周伴干咳、左胸痛,活动后气急2天。胸透提示左侧胸腔积液,血白细胞7.8×109/L,胸水为淡血性渗出液,淋巴细胞0.65,最可能的诊断为: ( )
A.细菌性肺炎并胸膜炎 b B.结核性胸膜炎
C.肺栓塞并胸腔积液 D.癌性陶腔积液
E.病毒性胸腔积液
17.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抢救,下列选项中最重要的是: d ( )
A.强心剂 B.利尿剂
C.抗生素 D.尽量改善呼吸功能
E.营养支持
18.不是应用机械通气的指征是: d ( )
A.意识障碍,呼吸不规则
B.气道分泌物多且排痰障碍
C.极易发生呕吐及误吸
D.肺大疱
E.严重缺氧或(和)CO2潴留
l9.关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b ( )
A.主要由肺泡Ⅱ型细胞产生
B.是一种脂蛋白
C.主要成分是二棕榈酰卵磷脂
D.分布于肺泡液体分子的内层
E.缺乏时,可引起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20.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d ( )
A.O2与CO2都以物理和化学结合两种形式存在于血液中
B.溶解于血液中的O2产生的张力叫血氧分压
C.O2与Hb结合后形成氧合血红蛋白
D.O2与血红蛋白结合慢、可逆。需酶催化
E.CO2主要以HCO3-形式在血液中运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