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三国演义书上的批注有哪些
三国演义书上的批注有如下:
1、小说中的刘备就是“仁”的代表,关羽是“义”的代表,张飞是“勇”的代表,诸葛亮是“智”的代表,赵云是“忠”的代表等等。刘备是小说里的中心人物,也是中国文化精神中“仁”的体现者。小说第一回介绍刘备时说:此人“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朱”。
2、罗贯中写《三国演义》是为了总结历史的兴衰规律。或日:“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是一种历史循环论或是宿命论的思想。然而,至少从《三国演义》中所说的“周末七国分争”至清代,这一规律还是符合历史事实的。
3、小说一直把蜀汉作为中心来描写,尤其是通过刘备这位仁君的形象和诸葛亮这位贤相的形象,突出了作品“拥刘反曹”的主题,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愿望。
4、作为蜀汉对立面的一个典型形象,就是曹操:小说中的曹操既是奸雄的典型,也是暴君的象征,作品正是通过对这一人物的针砭,体现了人民群众憎恶暴君的愿望。
5、小说一开篇就是“桃园三结义”,“义”这一思想也就自始至终贯穿于整部作品之中,尤其是通过关羽这一形象,典型地宣扬了“义”的思想。
‘贰’ 如何给书做批注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在文章的“ 天头”“ 地脚” 和其他空白处,随时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感悟和评价写下来,这就是批注。我们在预习课文时,深入地研读课文,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感悟与评价、疑问写在课文的空白处,这就形成了自己的批注。
在书中精彩、生动、意义深刻、关键性的词句、段落旁边做批注。在这些地方用简短的文字做扼要的提示,这样能起到提醒注意,指明思考重点和方向的作用。批注可三言两语,做到重点突出,文字简洁,便于查找。阅读时边读边划,边想边写,理解会更加深入。上课与老师和同学交流时,有理有据,能使交流富有成效。那么如何指导学生批注课文呢?
要写批注,首先要做到深入理解课文。要深入理解,就要能找出课文重点句段和精彩之处,将这些画下来。同时,对文中人物的行为多问几个为什么,在人物的对话中听出弦外之音。以《月光曲》为例,当我们读到“贝多芬走近茅屋” 就应该问他为什么要走近茅屋呢?联系上文他“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弹的正是他的曲子”就好理解了,他走近茅屋是想弄明白谁在弹他的曲子,而且还弹得那么糟糕。当我们读到贝多芬“轻轻走了进去”,就要问贝多芬为什么要走进去,联系上文穷兄妹俩的对话和下文贝多芬说的话“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这些话,就不难理解,贝多芬是被姑娘对音乐的热爱所打动,体现出贝多芬这位平民音乐家对贫苦人民的同情和热爱。当我们读到盲姑娘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这句话时,就想到盲姑娘爱音乐,懂音乐,真是贝多芬的知音。当我们读到贝多芬即景抒情,弹奏的《月光曲》时,一方面说明皮鞋匠对音乐有极强的感悟力和想象力,更应当想到贝多芬有卓越的音乐才华和超人的灵感。当我们将这些画线的句子写在字里行间时,就成了批注。
其次,批注要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写出自己的共鸣。同学们学习《乌塔》一文时,将自己平时的所作所为与乌塔的言行作比较,从而认识到培养自己的独立生活的意识和能力,克服依赖思想是多么迫切的事情。当同学们看到乌塔说自己独自一人游了大半个欧洲时,联系自己的实际感叹到:“乌塔父母放心让孩子一人出国去旅游,而我的父母甚至不敢让我独自去买菜。我的父母什么时候能像乌塔父母哪样开明呢?” 这样联系自己生活实际的批注,说明了学生读懂了课文,受到了思想震撼。
还有,在批注中,可以谈出自己对作者观点的看法,或赞同,或反对。对课文的欣赏,受历史背景、欣赏者 、个人阅历、兴趣爱好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形成了不同的审美观。当然学生的个人审美观不一定是完全健康的,教师应给予正确的引导,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能力。但审美标准本身并不是统一的,“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因此,我们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来讲,我们还要鼓励学生创造性阅读并培养其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学生多角度的思考问题、提出不同的意见。如在学习《乌塔》一文时,允许学生对乌塔的行为提出质疑;在学习《放弃射门》时,也允许学习讨论福勒应不应该放弃射门,对不同意见也要鼓励。只要学生是在认真思考的基础上产生的看法,都可以批注下来,以备课堂上参与讨论。
林语堂说:“读书须有胆识,有眼光,有毅力。读书全部之主旨,读出自己性灵来。胆识二字拆不开,要有识,必敢有自己意见,即使一时与前人不同亦不妨。前人能说得我服,是前人是,前人不能服我,是前人非。人心之不同如其面。”读书如果没有自己的看法,只是人云亦云,或读完如过眼烟云,一无所得,都是不可取的。只有“不动笔墨不读书”,并且将书“读出自己性灵来”才能在读书中有收获。
‘叁’ 人民教育出版社昆虫记的读书笔记(在书中批注,有照片)
第一章:萤火虫1.一只蜗牛,大家共享,主人大方,客人客气,由此我看到了萤火虫的美德。2.这时的萤火虫一定十分美丽,让我想到了丑小鸭变成天鹅。3.看来,雌萤火虫要点着这一盏明亮的灯来过它的一生了。第二章:红蚂蚁1.好野蛮的蚂蚁啊!简直就是动物中的强盗。2.幸运的金虫吃到了双倍大的大餐,而红蚂蚁却死伤无数。3.好厉害的红蚂蚁,法布尔几次切断了它的路,没相到红蚂蚁依然回到家,真不简单。第三章:天牛1.讨厌的寄生虫啊!看到这里我真为天牛的幼虫感到恶心和羞耻。第四章:蟋蟀的歌唱1.有趣的求婚,有趣的恋爱,蟋蟀们可真有意思。第五章:蝗虫1.一般人都认为蝗虫坏,但作者发现蝗虫益处多于坏处,可见作者有一双会观察的慧眼。第六章:螳螂捕食1.多么漂亮的螳螂啊!可惜它是食肉昆虫,经常给猎物“温柔一刀”。第七章:金步甲食物1.好自私的金步甲啊!真不讲公德,更别提私德了。第八章:松毛虫的窝和社会1.好漂亮的松毛虫之家啊!如果我能看到这美丽的景象,一定要用照相机拍下这一瞬间。第九章:蝉1.蝉,你的叫声真动听!真是天籁之音。第十章:昆虫的毒素1.真的好恶心啊!我要是换的人,我不仅会吐,还会想着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呢!第十一章:舞蛛1.从作者的角度看来舞蛛还是个很可爱而大胆美丽的宠物呢!2.从外貌写出凶恶,此乃是神笔。第十二章:催眠状态自杀1.可怜的小猫,可怜的安娜,由此我看出安娜是个天真的孩子,失去了伙伴她一定十分伤心。第十三章:本能的心理学片断1.这真是一个明智的办法,看来我们人类也不能低估这些高智商动物的聪明程度。第十四章:粪金龟和公共卫生1.好漂亮的虫子啊!它们不仅拥有美貌,还有一颗善良的心。我以前总讨厌虫子,看来也有虫子十分可爱,勤劳,须要我们多多的仔细观察呢!第十五章:大孔雀蝶1.好漂亮的小孔蝶,这是我在书中遇到第一次,但它的容貌却已经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第十六:水塘1.多么奇妙的氏芭蕾啊!我看着舞蹈,“听”着小溪叮咚的流淌声,我都惊呆了,在这样迷人的画面中是没有人不会为它着迷的。第十七章:幼虫对朗格多克蝎子的免疫力1.好奇怪的抵挡力啊!究竟是什么让刺猬和金匠花金龟的幼虫能挡住这些可怕的毒素?是新一代昆虫物种的进化形式吗?第十八章:数学忆事:我的小桌1.伴着法布尔活了半个世纪的小木桌上,我从它的破旧看出它经唱被作者用,也看出作者对小木桌有着深厚的感情,因为他是在小木桌上写完昆虫记的。
‘肆’ 怎样批注课外书
对课文做批注时应该注意:
一面读书一面用笔把书上重要的地方划出来,或者做上各种各样的记号(如:三角号,圆点等),便于找出重点,加深印象。
你如果对文章的观点材料有疑问,可以在页边的空白处画上“?”号,或者加上旁注和眉批。对那些比较长的段落,还可以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层次,使其眉目清楚,条理系统,便于复习和记忆。
牛和鹅这篇课文的批注可以这样写:
文章故事性强,是一篇语言生动、童趣十足、又蕴含一定哲理的文章。
尤其是描写“我”被鹅追赶这一部分时,作者将鹅的神气十足、胆大妄为,以及“我”的狼狈不堪、慌忙逃窜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细致刻画,通过对鹅的动作的传神描写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最后,告诉我们看待周围的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7、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
这句话是在告诉我们不管别人怎么看待我们,只要我们自己能够正确地、全面地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就会正确地认识生活。
‘伍’ 怎样给书做书眉和批注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真是我们的楷模,今天的我们应当学习,以报效祖国。
批注应注意用语简洁,精练,语言通顺,用准确概括作言简意赅。
提要:边看边思考,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中心思想,把握文章脉络,提示语言特点。
批语:读书时会有各种思想,见解,疑问产生,这些内容可随手写在空白处,批注位置有眉批,首批,旁批等。
(5)书本批注图片高清扩展阅读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周恩来总理在少年时代立下的宏伟志向,表现了为国家和民族而奋斗终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就是要博览群书,全面发展,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人才,努力增强自身的文化修养,为富国强民而不懈努力。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不仅是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升华,也是对以共产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体现和拓展,是激励人们奋发努力、不断进取的强大动力。
‘陆’ 猎人笔记书本批注的照片怎么删除
猎人笔记书本批注的照片删除具体方法如下:
1、点击文档上方的审阅标签页,进入审阅。
2、点击批注栏中的删除即可删除单批注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