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清图片 » 地道战地址在什么地方图片
扩展阅读
ps怎么把图片线稿换颜色 2025-07-12 14:47:07
车叶子板是哪个地方图片 2025-07-12 14:43:07
苹果iOS14桌面图片软件 2025-07-12 14:39:52

地道战地址在什么地方图片

发布时间: 2023-01-19 22:24:07

‘壹’ 电影《地雷战》《地道战》的拍摄地点分别在哪里

《地道战》在河北保定冉庄取景拍摄,《地雷战》在山东海阳朱吴镇取景拍摄。

河北省正定县高平村是“抗日先锋村”,是故事的原型,但地道被洪水破坏后,不具备外景拍摄条件,因而选择临近的冉庄、李庄、唐庄进行拍摄的,导演将这三个村庄合而为一,影片中的高家庄实际上是这三个村庄的“合成”。

1943年春,中共海阳县武委会在小纪区南端口村召开各区武委会主任会议。参谋杨兆龙传授了埋雷方法,并发给各区数颗铁制地雷,海阳民兵才开始认识了地雷,并同地雷结下了不解之缘。

是年5月,小纪区瑞宇村民兵副队长于凤鸣在瑞宇、东村庄之间公路上埋下两颗地雷,炸死炸伤从行村出来抢小麦的日伪军5名,揭开了海阳地雷战的序幕。

(1)地道战地址在什么地方图片扩展阅读:

地道战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在华北平原上抗日军民利用地道打击日本侵略者的作战方式。从保定清苑的冉庄开始经过不断的发展,从单一的躲藏成为了能打能躲、防水防火防毒的地下工事,并逐渐形成了房连房、形成了内外联防,互相配合,打击敌人。

使无坚可守的冀中平原成为阻击日本侵略军的重要地段。地道战曾在北京也有发现,说明这个战术,对保护广大的战区群众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945年5月,高平村的党支部书记兼民兵队长刘傻子带领村里七八十个人打退了1000多个日本鬼子,而且还打死了50多个伪军。战斗结束后他去打扫战场,结果被敌人打了回头炮。

刘傻子就是《地道战》中党支部书记高老忠和民兵队长高传宝这两个人物的原型。电影中,高老忠最后鸣钟向乡亲们报警的时候,拉响手榴弹和敌人同归于尽。而在实际中,刘傻子也的确牺牲了。

地雷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民兵最重要的作战方法之一,据历史遗物显示,地雷战战术形成并汇集成册是在民国30年12月28日(1942年),作者署名刘丁,书名叫《地雷课本》,全书共分十课,第一课《总说地雷》概述了太南地区的地雷战概况,由此书可知,地雷战最初是在太南地区诞生。

至1941年,已经形成战术,汇编成册后流通至其他地区。

‘贰’ 地道战遗址在什么地方

地道战遗址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冉庄镇冉庄村。

冉庄地道战遗址,位于保定市清苑区冉庄镇冉庄村, 是抗日战争中的一处重要战争遗址。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冉庄地道开挖,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扩建,于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冬天基本完成。遗址整个保护区面积为30万平方米,重点保护区为26万平方米。

冉庄地道战遗址的地道及工事以冉庄村十字街为中心,有东、西、南、北主干线,长2.25千米。另有南北支线13条,东西支线11条和通往外村的联村地道4条,全长约16千米。

纪念馆供游客参观的主要内容有:冀中冉庄地道战展厅、地道遗址及地下作战设施和地上遗址保护区。 冉庄地道战遗址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历史见证,是人民战争取得胜利的历史见证,是中华民族英勇斗争精神的历史见证。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冉庄地道战遗址



‘叁’ 地道战原址在什么地方

地道战原址:河北省正定县高平村是“抗日先锋村”,这个村《地道战》是故事的原型,但地道被洪水破坏后,不具备外景拍摄条件,因而《地道战》影视作品选择临近的冉庄、李庄、唐庄进行拍摄的,导演将这三个村庄合而为一,影片中的高家庄实际上是这三个村庄的“合成”。

高平村,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曲阳桥乡,距县城18公里,距乡政府4公里。隶属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曲阳桥乡的高平村,是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村中尚保留抗日战争时候的地道,并有抗日战争纪念馆。抗日战争时期,高平村的村民和敌人进行了英勇的“地道战”等一系列抗日战争。

1963年初,军委总参指定八一电影制片厂来拍摄《地道战》的时候,是当作民兵传统教学片来拍的。拍片目的是要体现毛泽东的人民战争思想,还要让观众看之后能学到一些基本军事知识和对敌斗争的方法,同时要求摄制组运用故事片的形式进行拍摄。

(3)地道战地址在什么地方图片扩展阅读:

1945年5月,高平村的党支部书记兼民兵队长刘傻子带领村里七八十个人打退了1000多个日本鬼子,而且还打死了50多个伪军。战斗结束后他去打扫战场,结果被敌人打了回头炮。刘傻子就是《地道战》中党支部书记高老忠和民兵队长高传宝这两个人物的原型。

电影中,高老忠最后鸣钟向乡亲们报警的时候,拉响手榴弹和敌人同归于尽。而在实际中,刘傻子也的确牺牲了。

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1942年,日寇对冀中根据地进行“大扫荡”,根据地人民为了抵御和打击日寇,想出了不少巧妙的办法,《地道战》电影剧情就是其中之一。

《地道战》银幕上所有地道内的镜头画面都是在八一电源制片厂内搭景拍摄的。摄制组巧妙运用摄影镜头和剪辑,使得它看起来像是一个真正的地道战斗网。

《地道战》是1965年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战争电影,由任旭东执导、朱龙广主演,于1966年元旦在全国上映。该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河北省冀中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新地利用地道战的斗争方式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故事。截至2012年,已创造出共30亿人次观看的纪录。

‘肆’ 地道战遗址在什么地方

地道战原址:

河北省正定县高平村是“抗日先锋村”,这个村《地道战》是故事的原型,但地道被洪水破坏后,不具备外景拍摄条件,因而《地道战》影视作品选择临近的冉庄、李庄、唐庄进行拍摄的,导演将这三个村庄合而为一,影片中的高家庄实际上是这三个村庄的“合成”。

地道战是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在华北、冀中平原上抗日军民利用地道打击日本侵略者的作战方式。

地道战战法从晋察冀边区保定清苑的冉庄开始经过不断的发展,从单一的躲藏成为了能打能躲、防水防火防毒的地下工事,并逐渐形成了房连房、形成了内外联防,互相配合,打击敌人。

地道战使原本无坚可守的冀中平原成为中国军民打击日本侵略军的重要作战区域。

‘伍’ 地道战的位置在河北哪

冉庄地道战遗址
地址: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冉庄镇
冉庄地道战纪念馆。是全国首批爱国教育基地免费开放单位之一比较出名吧 ,朋友去过 说挺好的

西河头村,冉庄村,焦庄户村

地道战遗址
1.冉庄遗址
冉庄(地道战重要标志之一)地道战遗址,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西南30公里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华北抗日斗争中一处重要的战争遗址。这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西有京广铁路、北有京深高速公路、东有保衡公路,张望公路穿境而过。
2.焦庄户遗址
焦庄户位于北京市顺义县东北燕山余脉歪坨山下,距北京60公里,现属龙湾屯镇。纪念馆始建于1964年秋,定名为“焦庄户民兵斗争史陈列室”。
3.西河头地道战遗址
西河头地道战遗址位于定襄县城西2.5公里的西河头村,是与河北冉庄,北京焦庄地道齐名的我国保存的最完整的三大地道战遗址之一。

‘陆’ 地道战遗址在什么地方

地道战遗址在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冉庄镇冉庄村。

冉庄地道战纪念馆建于1959年,当时隶属于冉庄村,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实际任务的需要,纪念馆几度变更,2004年3月成立了由清苑县县委书记任主任的清苑县地道战遗址文物保护管理委员会暨清苑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冉庄地道战纪念馆馆长担任,为县委直属正科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纪念馆供游客参观的主要内容有:冀中冉庄地道战展厅、地道遗址及地下作战设施和地上遗址保护区。

历史沿革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冉庄地道于开挖,初期仅是村民为躲避敌人的残害,自发地挖了单口洞用于隐蔽防身。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1月,冀中区党委明确指出:冀中要开展地道斗争。对挖掘地道的组织领导、技术规模等问题均提出具体要求和指导意见。规模宏大的地下工程就此展开,地道战从此诞生。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冉庄开始扩建地道,于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冬天基本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