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的地长90 米宽40米我的藕池该怎么建设
用土工膜建设,根据地形划分4个藕池,中间起垄,便于管理。
土工膜是建设藕池的首选,土工膜来信
2. 怎样种植莲藕
莲藕的栽培技术
一、栽培季节与茬口安排
荸荠不耐霜冻,需在无霜期生长。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立秋前可随时育苗移栽。可与水生蔬菜莲藕、茭白,水生经济作物席草、水稻、麦、油菜等前后接茬。在小满至芒种期间栽植的统称为早水荸荠;小暑至大暑期间栽植的统称为伏水荸荠;在立秋至处暑期间栽植的,统称为晚水荸荠。早水荸荠在立冬前后采收,后茬可栽油菜、三麦或席草;伏水荸荠在冬至至春分采收;晚水荸荠在春分至清明采收完,后茬可作水稻秧田。在华南地区气温较高,早栽不能早结球茎,一般多种植晚水荸荠。
二、培育壮苗
荸荠无论采用分株繁殖还是球茎繁殖都是先育苗后栽植。苗的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栽植后活棵期的生长状况、抗御自然灾害和病虫危害的能力以及球茎的个数和重量。因此,培育荸荠健壮苗就成为夺取高产稳产的首要条件。
1、严格选留种,保全苗 作为种用荸荠必须在上一年植株生长的后期对地上部进行观察。将地上部群体生长整齐一致、无倒伏或倒伏轻微、无病虫危害的田块定为留种田,此为初选。荸荠收获时,从留种田中选外形圆整、表皮无破损、芽头粗壮、皮深褐色、单球茎重在15~20g以上、符合于所采用品种特征的球茎贮藏越冬,再进行复选。伏水荸荠4月中旬、晚水荸荠6月下旬至7月上旬进行催芽育苗时,从贮藏的荸荠中选择饱满、表皮光滑且色泽一致的球茎。皮色不一致的花荠通常是带病荠,应予剔除。将选出的芽头粗壮的种荠进行育苗,此为决选。
2、药剂浸种浸根,育无病苗 荸荠秆枯病是荸荠生产上的大敌,农民称为瘟病。常因此病的危害导致荸荠减产,严重者甚至绝产。种荠带菌是以后病菌扩展、蔓延的主要来源。若种荠带菌,在生长期中即使多次用药防治,也基本上效果甚微。而采用育苗前药剂浸种,栽植时用药浸根的方法,防病效果十分显着。具体做法是在育苗前用25%多菌灵500倍液浸种8~12h取出沥干,然后催芽育苗。栽植前用25%的多菌灵 500倍液浸根16~24h。
3、假植促根,育壮苗 荸荠栽植后必须早发棵、早分蘖、早分株、早封行,才能早结荠,获高严。因此,栽植苗必须根系粗壮发达。假植是促进发根的有效手段。通常荸荠最初排种时球茎相距 3cm,大约 20~25天,苗高 20~25cm时移苗假植 1次,移苗距离放稀到12~15Cm,这样既利于发根,又扩大了苗的营养面积。移苗时发现病苗、瘦弱苗还可及时剔除。
4、浅水薄肥,育大苗 育苗期间尤其是伏水荸荠育苗期间温度不稳定,有时温度偏低,不利苗的生长。苗期灌浅水可以提高土温,促进苗的生长。一般在移苗之前灌水深1~2cm,移苗后,随着苗长大,气温也逐渐升高,灌水深掌握在2~3cm,最深不宜超过4cm。苗期追肥宜轻施勤施,当苗高10cm左右时浇稀粪水1次,随即浇水,以后每隔5~6天浇稀粪水1次。这样在栽植时苗高可达35~40cm,有的甚至达60cm以上,叶状茎粗0.5cm以上。
三、适期栽植
长江中下游地区荸荠从5月份到8月份都可以栽植。一般栽植早的,无论是球茎苗,还是分株苗,均表现为光合面积大、单株产量高。7月30日与8月4日栽植期仅相差4~5天,但每666.7㎡产量就相差430kg之多,这与分株苗栽植后所需较长的缓苗期以及分蘖、分株的最适期有关,故分株苗栽植不宜过迟。一般早栽优于晚栽,以6月15日栽植的产量和大荠率最高,品质最好。随着栽植期推迟,产量下降,大荠率降低。但栽植期也不是愈早愈好。过早栽植的荸荠,由于母株丛形成时常遇梅雨季节,过密的分蘖常易引起内部湿度过高,通风透光差,叶状茎极易感病,造成减产。所以,确定适宜的栽植时期,既要考虑到茬口的安排,同时更要考虑到使分蘖盛期避开高温多湿的季节,防止病害的大面积发生。
四、栽植用苗的选择
荸荠栽植用苗分为球茎苗和分株苗2种。所谓球茎苗,就是将种荠催芽育成小苗,最后以球茎为栽植单株,每一种球只育成1株苗;分株苗是指在定植前尽量提早用球茎育苗,促其多分蘖和分株,栽植时将分蘖和分株—一拆开,每一栽植苗含有叶状茎3~4根,每一种球可育成数株苗。球茎苗定植后缓苗期短,早期分株多且停止早,采收时球茎的大荠比例比分株苗的高,但田间易造成局部分株、分蘖过剩,互相拥挤,遇大风暴雨时会引起倒伏,还易发病。一般栽植期偏晚的,如7~8月栽植的宜用球茎苗;而分株苗定植后缓苗期较长,只适于早栽(5~6月),若栽植过迟,则由于高温期较短,植株分蘖和分株较少,田间叶状茎密度不够,产量不高。5~6月栽植的分株苗,分株、分蘖均匀,叶状茎生长健壮,田间通风透光良好、发病轻。此外,采用分株苗还可节省用种量,结荠早,增产潜力大。
五、合理密植
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是丰产的基础。荸荠球茎的充实膨大依赖于地上叶状茎源源不断地供给充足的光合产物,群体愈是合理,球茎的膨大发育愈是充分。群体过大造成郁闭现象,光合效率低,茎叶软弱,容易感病;群体过小不能充分利用光能。据试验,麦茬早水荸荠用分株苗栽植时每666.7㎡栽3000株最适宜,表现为分株结束迟,叶面积指数较适宜,内部通风透光较优,叶状茎寿命长,光合强度下降慢,地下所结的球茎于物量高,产量高。麦茬早水荸荠用球茎苗栽植时以每 666.7㎡栽 1000株最适宜,表现为分蘖分布较为合理,生长健壮,通风透光好,光合强度高,产量高。对于单季中、晚稻秧田和夏茭白、席草茬的伏水荸荠,若用球茎苗栽植,密度以每666.7㎡2500~3000株为适宜,行距 70~80cm,株距30~40cm;若用分株苗栽植,密度以每 666.7㎡4000~5000株为适宜,行距 50~60cm,株距 25~30cm。接早稻茬的晚水荸荠,须栽植球茎苗,于7月30日前栽植的密度以每666.7㎡4000株为适宜,行距50~60cm,株距30cm左右;8月栽植的密度以每666.7㎡4500~5000株为适宜,行距40~50cm,株距30cm。
六、肥水管理
栽植荸荠,首先要施足基肥,以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荸荠在苗期、生长初期及分蘖期对磷的吸收率很高,因此,磷肥要作为基肥施用。一般每666.7㎡施堆厩肥2000~3000kg,过磷酸钙15~20kg,氯化钾10kg。定植以后,随着叶状茎的生长,分蘖、分株不断发生,植株吸肥量逐渐加大。在母株旺盛分蘖之前需重施1次氮肥,到抽生结荠茎时再施1次氮肥,促进叶状茎封行,防止早衰,一般每次每666.7㎡施尿素15kg。在分蘖、分株初期适当补施磷肥,一般每666.7㎡施过磷酸钙 10kg。整个生育期不能缺钾,特别是进入结球期。缺钾严重时,地上部生长不壮,球茎不够充实。因此,在分蘖、分株初期,结球初期和中期应适量施用钾肥,每次每666.7㎡施氯化钾10kg。此外,在球茎膨大始期喷乙烯利1000μ1/L或0.2%的磷酸二氢钾,对荸荠生长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对球茎膨大作用明显,因而增产较显着,二者分别比对照增产18.46%和13.7%。早水荸荠定植以后,当时气温还不高,植株本身蒸腾量较小,故灌水宜浅,为2~3cm;以后随着叶状茎伸长逐渐加深灌水,但一般不超过10cm。在分蘖、分株和结荠期,田间不能缺水。但在施氮肥后为避免徒长,可短时间浅水管理,出现徒长趋势时可适时搁田。在地下球茎充实膨大后,地上部叶状茎常会倒伏,此时必须排干田水,以免早熟的球茎萌芽。晚水荸荠栽植时正值高温季节,若缺水,会因地表温度高,使幼苗受灼伤,故要及时灌水,以5~6cm为宜,活棵后转入正常生长,应经常保持7~9cm的较深水位,促进快速分蘖和分株,在短时间内建立起足够的营养体系,为以后结荠打下基础。在田间越冬的球茎,冬季仍需保持1~2cm的水层,防止土壤冻裂而流入雪水,冻伤球茎。
七、病虫害防治
(一)病害防治 主要是荸荠秆枯病的防治。在中国荸荠生产上危害最严重的病害是荸荠秆枯病,属真菌性病害。多在高温季节开始发生,发病早、蔓延快、损失大。
1.症状
(1)叶鞘的症状 植株首先在基部叶鞘上发病,产生暗绿色水渍状不规则形病斑,以后逐渐扩展至整个叶鞘,最后,病斑干燥变为灰白色,上生黑色小点或长短不定的黑色线条点,即为病菌的分生孢子盘。
(2)叶状茎的症状 基部叶鞘上的病斑进一步向上扩展,使叶状茎发病。在湿度大时。起初病斑亦为暗绿色,水渍状,典型病斑为梭形,也有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病部组织变软凹陷,易倒伏。其上生黑色小点或黑色短条点,有时呈同心圆状排列;天气干燥时,初期病斑为淡褐色小斑点,病斑易失水干燥,中间灰白色,外围暗褐色。病斑可扩大相互联结成长条状枯黄色大斑,有时病斑上下的组织干枯形成区域较大的枯死斑。一般不生黑色线条点,重者可使茎秆枯死倒伏,呈暗黄色。早晨露水未干或湿度大时,病斑表面可见大量浅灰色霉层,用放大镜观察时为无色或带白色的团,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叶状茎上的多数病斑常因雨水冲刷仅见黑色小点,很少或几乎检查不到分生孢子。
(3)花器的症状 主要危害鳞片和穗颈部,引起花序枯死,症状与叶状茎上相似。
2.传播途径 据观察,病菌在田间主要先形成中心病鞘和病秆,随雨水和灌溉水传播扩散,因此病害在田间往往是成片发生。
3.发病条件及田间病情消长动态 病菌生长最低温度为5℃,最高温度为32℃,最适温度为23~29℃。因此,在长江中下游种植的早水荸荠(5月上旬定植)若在老病圃定植,发病早,6月下旬至7月中旬进入发病高峰,叶状茎成片倒伏枯死;7月底至8月初随降雨量增加而发病严重,出现第二次高峰。
6月中旬定植老病圃的伏水荸荠一般在7月中、下旬开始发病,8月中、下旬进入发病高峰,9月底至 10月初病害逐渐停止发展。7月中、下旬定植的晚水荸荠,一般在8月下旬开始发病,9月至10月进入发病盛期,10月中下旬为发病高峰。早栽一般比迟栽发病早而严重。据观察,其发病的早迟与轻重,除种荠养带菌和在老病田种植外,常常与雨水多少、地上叶状茎封行早迟、施肥策略等都有密切关系。一般封行早的发病重。前期偏施氮肥,加上多雨天气,病害极易流行。
4.防治技术 在防治上强调以防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 根据接种试验和田间观察,荸荠品种间抗病性有一定差异,但无一表现高抗。
(2)种球处理 种球用 25%多菌灵250倍液浸 24h后育苗。定植前再进行浸根处理(16h),可基本消除种苗带病传播。
(3)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 栽植荸荠1茬后3年内轮作其他作物。
(4)注意灌水方式 最好划小块,围小埂灌溉,避免病菌随灌溉水传播。
(5)大田喷药保护 在封行前(扬州在7月底~8月初)密切注意病情动态,一经发现病秆立即喷药保护。常用的药剂有 25%多菌灵250倍液,45%代森铵 1000倍液,50%代森锰锌 500倍液,50%退菌特 500倍液。每 5天喷 1次,病情控制后可延至 10天喷 1次。最好使用 2~3种药剂,交替喷雾。
(二)虫害防治 荸荠生产上最严重的虫害是白禾螟,长江中下游地区在荸荠生育期间发生不完整的4代。一、二、三、四代发生时间分别为6月上旬~7月中旬,7月中旬~8月上旬,8月中旬~9月中旬,9月中旬~次年6月上中旬,其中第三代是发生量最大、危害最重的世代,也是防治的重点。主要以幼虫钻入叶状茎蛀食,造成叶状茎大量枯死,以至少结或不结荠。防治措施:及时清理荸荠残茬,压低越冬基数;田边、沟边杂草不宜全部清除,有利于保护天敌;合理用药,重点防治第三代,掌握在卵块孵化高峰用药,以乐果1500倍液、乙酰甲胺磷1500倍液喷雾效果较好。并交替使用为宜。
八、采 收
荸荠球茎的成熟度是影响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球茎膨大后开始是皮薄肉嫩含水分多,以后皮变厚,干物质增加。早、伏水荸荠结荠早,可比晚水荸荠早采收。但早收的球茎含淀粉多,味不甜。一般12月份以后,球茎内含糖量增加,皮色深红,鲜食和罐藏都适宜,为采收适期。为延长荸荠的供应期,可在结冻前采收贮藏,一直可供应到第二年的5月份。晚水荸荠可在田间越冬,第二年3月底萌芽前采收。春季采收的球茎皮厚、肉质较粗老,品质下降,但顶芽充实,作种用最宜。一般都用疏齿耙掘取,要尽量防止掘破球茎。
3. 泰国花旗莲藕跟南斯拉夫雪莲藕有什么区别
1.泰国与“泰国花奇莲”
也先介绍一下网上有关“泰国花奇莲”(也叫“泰国花奇藕”)的资料。这里,引用“山东神农水生蔬菜科研基地”的介绍:“泰国花奇莲是国内目前最高产的一种稀有莲藕,在泰国就独领风骚,以它的花、叶、莲藕的独特和产量的巨高称之为奇,得名为花奇莲。花奇莲要比普通莲花大而艳,观赏价值高,叶要比普通莲叶大近两倍,叶面直径80~100厘米,莲茎粗大强壮,产量更是诱人,亩产7000~9000公斤以上。泰国花奇莲藕身特大,洁白,主藕4~6节,长约1.5~2.3米,口感清脆、微甜、无渣、不涩,似水果味,淀粉含量高。特别声明: 泰国花奇莲已通过国家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注册。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无权实用或冒用泰国花奇莲名字,如有违规使用或冒用,我中心将通过法律手段严厉打击。”顺便说明一下,本人在“山东神农水生蔬菜科研基地”网站上看到的所谓“已通过国家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注册”的商标,只是“花奇莲”三个字的“注册受理通知书”。请注意,“花奇莲”三个字的“注册受理通知书”不能说明“泰国花奇莲已通过国家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注册”。
本人在此只想说几句话,供参考:
其一:泰国莲(Nelumbo nucifera)的分布很广,几乎遍布泰国全国。但是,泰国的莲藕栽培主要目的是采收花朵,其次是莲子,少部分采收莲藕,也有极少的地区采收荷叶干制成食品包装材料。泰国是个佛教国家,民众广泛信奉佛教,荷花主要用于敬佛。莲子栽培量不大,在泰国北部地区有少部分栽培,而且泰国莲子产量远不及中国的优良品种。至于莲藕,在泰国北部有极少部分采收食用,但相比中国莲藕品种而言,产量都很低。在中国莲藕种植者眼里,泰国莲藕基本没有栽培价值。相反,泰国专家反而在寻求引进中国的莲藕品种,譬如对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选育的莲藕品种就曾经进行过引种试验。但是,由于生态型的差异,中泰两国的莲品种,在相互引种的时候,均表现出与原产地较大的差异。
其二:。泰国方面绝大多数涉及莲研究的专家或知名业余爱好者都来本单位考察交流过,累计不下50人次。可以说,泰国从事莲研究的专家和业余爱好者,本人所在单位专家与之大多有过接触和交流。所以,本人所在单位专家对泰国莲研究和生产情况有比较清晰的了解。
第三,就本人所知,泰国不存在“在泰国就独领风骚”,而且在中国山东地区表现为“国内目前最高产的一种稀有莲藕”品种“泰国花奇莲”。
2.南斯拉夫与“南斯拉夫雪藕”
据俄罗斯朋友介绍,在阿斯特拉罕州的伏尔加河三角洲地区(the Volga River Delta)有栽培,但栽培规模小,而且主要用作观赏。那里的莲(Nelumbo nucifera)在生态型上与中国长江流域和黄淮流域所产莲藕有较大差别,表现非常明显的一点是藕形小,菜用价值远远不及中国产的莲藕。以中国人的消费习惯,里海流域所产莲藕谈不上是“优质白莲藕”。那么,所谓“南斯拉夫优质白莲藕”(即所谓“南斯拉夫雪藕”的亲本)究竟从哪里来的?
山东“齐鲁网”农科频道2006年4月17日播出的节目介绍,2000年在寿光菜博会上,徐守军“用自己跑运输积累的几万块钱资金”,购买了“外国品种叫南斯拉夫白雪藕”的120个莲子芽。不知道这一说法,是否可以说明所谓“南斯拉夫优质白莲藕”的来源。但是,即便如此,也值得怀疑。
还有个问题,所谓“南斯拉夫雪藕”究竟从何而来?据称,是用所谓“南斯拉夫优质白莲藕”做母本“与我国优质白莲藕杂交”选育而来的。同样是山东“齐鲁网”农科频道2006年4月17日播出的节目,介绍了所谓“南斯拉夫雪藕”的选育者徐守军种植和“杂交”莲藕的事迹:
“2006年,草长莺飞的四月。我们挑战吉尼斯摄制组再次来到了平邑县徐守军的藕池旁。徐守军拿来挑战的是一个面积不到2分地的藕池,结果从里面挖出来了将近7000斤藕。根据这个结果推算,亩产量毛重在40000斤左右,净重也不低于30000斤。凭借这个成绩,徐守军不仅摘得了当月的月度冠军,还入围了年度总冠军的评选。徐守军是怎么取得这样高产量的呢,这还得慢慢谈起。”
“到了2002年……产量没有想象中的高,体型也不好看。他开始到各地找专家咨询,专家告诉他,藕的性状五年就会退化,要想保持高品质,就必须杂交。徐守军听取了专家的意见,开始尝试着杂交。这杂交的学问就更大了。一开始,老徐拿引进的品种跟鄂莲4号杂交。杂交之后口感不行,产量也不行,产量在4000左右。于是,老徐继续拿它跟鄂莲5号杂交了一次,品质还是不行。几次三番的失败没有让老徐气馁,他继续搜集新品种搞杂交。最后,在跟湖北的新品种179杂交了以后,藕的性状突然间发生了改变。口感好了,产量也提高了,只是形状不好看。徐守军并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他一边尝试着航天搭载,搞太空杂交莲藕新品种……”
从这段文字看出,所谓“南斯拉夫雪藕”的选育者徐守军从2002年开始所谓的莲藕“杂交”:第一次“杂交”的结果“口感不行,产量也不行”;第二次“杂交”的结果“品质还是不行”;经过了“几次三番的失败”后,于第×次“在跟湖北的新品种179杂交了以后,藕的性状突然间发生了改变。口感好了,产量也提高了,只是形状不好看”,也就得到了所谓新品种“南斯拉夫雪藕”,并且于2006年获得“亩产量毛重在40000斤左右,净重也不低于30000斤”的成绩。稍有育种常识的人,都可以看出这段文字是胡诌!莲藕杂交育种,哪似这般变戏法一样简单、快捷?湖北也不存在什么莲藕“新品种179”。要知道,莲藕杂交育种时,若2002年开始杂交,且一切顺利的话,则一个正常的育种程序至少为:
2002年:能获得杂交种子;
2003年:播种杂交种子获得植株(年初播种,最早于秋季才能观察莲藕的表现。不过,实际育种中,杂交单株地下部分即莲藕的鉴定筛选工作均在次年春季进行,而不在越冬前采挖观测鉴定,否则,种藕难以越冬);
2004年:初步(仅仅是初步结果,因为评价依据只能是单粒杂交莲子的后代)筛选出优选单株(春季筛选优良单株,用优选单株的种藕定植繁殖,进行无性繁殖,秋季才能观察到单株莲藕的表现);
2005-2006年:获得少量优良单株或株系的种藕进行试验或示范种植。
根据莲藕生长发育习性,选育出一个能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的新品种,至少需要6~7年时间。莲藕杂交育种时,一次杂交,要得出后代产品“口感不行,产量也不行”,或“品质还是不行”,或“口感好了,产量也提高了,只是形状不好看”的评价结果,至少需要2~3年的时间。从“齐鲁网”的介绍分析,所谓“南斯拉夫雪藕”的选育者徐守军至少进行过三次以上的“杂交”,而且是在上一次“杂交”的评价结果出来之后进行的下一次“杂交”。从时间上看,他得到所谓“南斯拉夫雪藕”的优选单株至少需要8~12年的时间。真不知道,徐守军进行所谓莲藕“杂交”时,在经历了“几次三番的失败”后,如何还能在2002-2006年的短短5年时间内,就选育出一个莲藕新品种。
4. 莲藕种植方法
莲藕是水生植物,整个生长期都离不开水,藕田一般前期保持5-6cm浅水,中期水深15-16cm,后期再放浅水。
莲藕喜肥,对肥的需求也较多,但不能施肥过多,可以薄肥勤施,在莲藕的生育期要追加2~3次人类尿肥,在立叶开始出现时就要施1次肥,长出5片叶子时施第2次肥,开始结藕时施第3次肥。
莲藕常见病害有荷叶枯萎病、莲藕病毒病、莲藕黑斑病、莲藕腐败病等,虫害有蚜虫、斜纹夜蛾、刺蛾等,要注意防治,水蛆会吮吸莲藕根、茎、叶的汁液,可施石灰驱杀。一般5月中下旬要人工扯草一次,不要用农药除草。
(4)藕池长什么样子图片扩展阅读
1、选种的时候都要选择藕头饱满、项芽完整、藕身肥大、藕节细小、后肥粗壮和色泽光亮的母藕或充分成熟的子藕。
2、当莲藕终止叶的叶背呈微红色,基部立叶的叶缘开始枯黄时藕已成熟。挖藕前,先将池中水放净,在池内覆盖5公分柴草或秸杆,使土松散;挖藕时,先找到后把叶和终止叶,两者连线所指的方向,便是藕的着生处。
5. 三年藕池,产出的藕发黄,有大量黑斑和坏藕,请问这是什么病怎样防治
莲藕这是得了黑斑病了。
又称褐纹病,仅发生在叶片上,严重时病斑汇合,叶片枯黄。防治:冬季田间彻底清除病残叶并集中烧毁。发病初期摘除病叶,并喷药防治。常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65%代森锌600倍液,或1:1:160-200倍波尔多液,每隔10-15天喷1次,共喷2-3次。
一、莲藕的种植时间
莲藕种植的时间与地区和温度都有关系,一般适合莲藕种植的最佳时间是每年的三月、四月。最适合莲藕生长的温度是二十到三十度左右,所以最早栽种莲藕的温度也必须要达到十五度以上,不然成活的几率不高。我国的南方和北方温度差异有点大,所以南方一般是在二三月份栽种莲藕,而北方会稍微晚一点四五月份才开始栽种。
二、种植方法
1、选种
莲藕在选种的时候要注意观察,在莲藕的下部是否有长出新嫩芽,而且在嫩芽的旁边也会重新长出一些新的根,这样的幼苗是可以直接拿去栽种的。其次选种的时候我们都会选择至少是要三节或三节以上的完好无损的莲藕,尽量选择一些看起来比较大没有病害的完整的藕,并且新长出的芽看起来长势比较旺的。藕种越大越好,这样到时新发育的幼藕也会更好。
2、播种
莲藕的藕种尽量不要放置太长时间,一般是选好之后就立马进行栽种,在栽种之前首先要进行藕种处理,将藕种用针对性的药剂进行搅拌之后就要拿去栽种,这样可以提前预防很多在生长过程中因环境引起的疾病。栽种的时候尽量深栽,这样到时长的藕又大又好。播种的密度根据你所选择的的池塘大小进行估算,一般藕发育的比较快而且长开的面积也比较大,所以一般是每隔三十到五十厘米栽一株,而且在不久之后它会长满整个池塘,密密麻麻。
3、田间管理
在种植完大概一个月之后池塘中的荷叶和荷花都会慢慢的长出来了,这时我们要将一些叶子和花蕾摘掉,避免它们吸收掉大量的养分,阻碍莲藕的生长。在莲藕的生长过程中,长出五六片荷叶的时候我们要进行一次施肥,肥料的可以选择活性强的采法特菌肥。施肥主要是为了证明它是否成活,其次等到池塘中的荷叶基本长满之后要施肥一次,这时说明已经出现了很多细小的嫩藕,需要有充足的养分,最后一次施肥是在池塘中已经慢慢没有新的叶子长出,这时也就是说明池塘里的莲藕正在慢慢的长大,所以需要大量的养分来维持它们生长。最后就是池塘中的水位不能太深也不能太浅,一般正常控制在十到十五厘米的样子。
4、采收
等到莲藕的终止叶背面的颜色带有一点点红色的时候以,就说明莲藕已经成熟,可以进行采收了。因为藕长的比较深,而且你又不知道它是怎么长的,所以你就要顺着它的终止叶慢慢的往它的原始叶方向挖去,这样挖出的莲藕才是最完整的。
6. 帮我找一下田里种藕怎么种
莲藕怎么种植简单方法,四个步骤种出粗壮的莲藕
莲藕在生活中很常见,可以清炒、熬汤、凉拌,做法多样,口感香脆,深得人们的喜爱,特别在寒冷的冬季,用莲藕熬汤,可以美容养颜、滋补养生。
结语:莲藕常见、营养价值高。莲花可以观赏,莲叶出淤泥而不染,莲子可以清热解毒,莲藕更具食疗价值,这么看来,莲藕真是水中一宝,如果你家的房前屋后有空地一片,不妨用来种植莲藕。
7. 藕池河的简概
藕池口位于长江右岸新厂下10公里处,在湖北省石首市和公安县交界的天心洲附近。藕池河支流较多,从入口分为康 家岗及管家铺二口,其下又分为若干支流。据其分合关系,习惯分东支、中支、酉支3条支流。按流量大小区分,管家铺为主流.
东支从藕池口进口后经康家岗、管家铺、老山嘴、黄金嘴(即湖北省久合垸北端),江波渡、梅田湖、扇子拐、南县城、九斤麻、罗文窑北、景港、文家铺、明山头、胡子口、复兴港、注滋口、刘家铺、新洲注入东洞庭湖,全长91公里。
从黄金嘴往西有一支流南下,称藕池中支,在湖南境内称荷花嘴河,从黄金嘴团山寺至陈家岭(南县南鼎垸头上)分为东西两支,西支称陈家岭小河,东支称施家湾小河,过南鼎垸之后,在华美垸尾上两支流相汇南下,经荷花嘴、下游港至下柴市与藕池西支相汇后,由三岔河至茅草街与法水、虎渡合流入湖。藕池西支,又称安乡河、官挡河,从康家岗,沿荆江分洪区南堤再经官挡、曹家铺、麻河口、鸿宝局、下柴市、厂窖。三岔河至下狗头洲,全长86公里,
另外藕池河东支至华容集成大垸北端殷家洲一支往西,经鲇鱼须、宋家嘴、沙口、悬河口至九斤麻又与主流汇合,这段小河全长26公里,习惯称站鱼须河。藕池河东支到九斤麻后,一支往南,一支往东,形成X形,往南的称沦江,经乌嘴。小北洲、中鱼口、沙港市、三仙湖、八百弓至茅草街,与松滋及藕池中、西汇合入,沦江全长39公里。目前河床淤塞,全年能通航仅2-3个月,往东自九斤麻以下称注滋口河。其交叉一段长约1公里多,系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开挖,称扁担河。
8. 藕池里长满绿色的小的圆叶植物是什么
浮萍。
9. 莲蓬藕种种植需要多深水
萌芽生长阶段要求浅水,水位5-10cm为宜。随着植株进入旺盛生长阶段,要求水位逐渐加深至30-50cm。以后随着植株的开花、结果和结藕,水位又宜逐渐落浅,直至莲藕休眠越冬,只需土壤充分湿润或保持浅水。水位过深,易引起结藕延迟和藕身细瘦。水位猛涨,淹没荷叶1d以上,易造成叶片死亡。
(9)藕池长什么样子图片扩展阅读
作用
藕含有淀粉、蛋白质、天门冬素、维生素C及氧化酶成分,含糖量也很高。生吃鲜藕能清热解烦、解渴止呕;如将鲜藕压榨取汁,其功效更甚,煮熟的藕性味甘温,能健脾开胃、益血补心、故主补五脏,有消食、止渴、生肌功效。
1、清热凉血:莲藕生用性寒,有清热凉血作用,可用来治疗热性病症;莲藕味甘多液、对热病口渴、衄血、咯血、下血者尤为有益。
2、通便止泻、健脾开胃:莲藕中含有黏液蛋白和膳食纤维,能与人体内胆酸盐,食物中的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结合,使其从粪便中排出,从而减少脂类的吸收。莲藕散发出一种独特清香,还含有鞣质,有一定健脾止泻作用,能增进食欲,促进消化,开胃健中,有益于胃纳不佳,食欲不振者恢复健康。
3、益血生肌:藕的营养价值很高,富含铁、钙等微量元素,植物蛋白质、维生素以及淀粉含量也很丰富,有明显的补益气血,增强人体免疫力作用。故中医称其:“主补中养神,益气力”。
4、止血散瘀:藕含有大量的单宁酸,有收缩血管作用,可用来止血。藕还能凉血,散血,中医认为其止血而不留瘀,是热病血症的食疗佳品。
10. 藕池河的发展史
咸丰十年(1860年),荆江大水,原溃口之下冲成藕池河。藕池口的形成打破了江北堵口、荆江大堤形成后江湖关系持续300多年的平衡——四口分泄了长江一大半洪水,使下荆江河段由于流量急剧减小而年拾淤塞萎缩弯曲,形成“九曲回肠”。洪水又把泥沙带入洞庭湖,平均每年在洞庭湖沉积泥沙1亿立方米,湖洲以每年6万亩速度迅速增长扩大,洞庭湖开始由大变小,一如从前的云梦泽。
藕池河近50年来一直处于持续大幅衰减状态,使江湖关系发生了重大演变,其中多种变化带来了负面影响。2003年6月长江三峡枢纽水库蓄水运行,坝下游长江河道将长时期产生较大冲刷,并促使分流分沙进入急剧衰减的新阶段。
藕池河是长江进入洞庭湖的支流之一,因为三峡大坝的拦截,现在藕池河已经没有什么水流入洞庭湖。现在进入丰水期,洞庭湖的水就倒灌藕池河,所以这条河里的水更换得最慢。洞庭湖的水和藕池中支河的水有着一条明显的分界线。淞澧洪道的水、洞庭湖的水清亮透明,融为一体,藕池中支河的水深暗呈泥巴色,两股水界线分明。分界线距藕池中支河岸一二百米,在洞庭湖中绵延数里.
长江科学院分析成果显示,三峡运行40a后,长江出现20000立方米/秒和30000立方米/秒流量时,藕池河的流量只分别剩下320、820立方米/秒了。同时我们还应看到,三峡枢纽运行后流量均化,出现20000立方米/秒以上流量的时间较少。此外,还预测到三峡运行40年后,藕池河洪道内还要分别淤积0.455亿吨泥沙,过流面积进一步缩小。因此,藕池河必将快速走向基本衰亡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