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清末老照片:原汁原味的老北京,前门大街很热闹吗
前门外东火车站。1901年,前门东西两侧先后建起两座火车站,东侧的叫前门东站,西侧的叫前门西站。前门东站是京奉铁路起点,前门西站是京汉铁路的起点。这两座火车站相距仅有百余米。
崇文门瓮城。崇文门是货物通行的专门通道,所以无比热闹。
戏园里的热闹景象,大臣与洋人在听戏。清末北京戏园演出时间很长,长达10-12个小时,不演夜戏。内城禁止卖戏,戏园都在外城。一开始禁止妇女到戏园听戏,后来才有女戏迷出现。《清稗类钞》记载:“京师戏园向无女座。妇女欲听者,必探得堂会时,另搭女桌,始可一往,然洁身自好者,尚裹足不前也。"
俯拍东交民巷,可见御河、中御河桥和英国使馆。
Ⅱ 从前门外的三条街名看当年
前门外在清朝就是着名的商业繁华之地,商贾云集,店铺林立。民国年间,银行、绸缎庄、戏院等比比皆是。至今还保留了一些当年的风貌。
当年的南城从正阳门到永定门,街边万象,历经人间百态。从至今保留的街道名称就可以看出当年市井变化。
在前门大街西侧有一条与前门大街平行的窄街。从前门西河沿东口开始,到大栅栏街东口这一段,叫珠宝市街。
这段街道当年紧挨着前门外的西河沿、廊房头条到大栅栏街(廊坊四条),周边高档商铺林立。这条街上都是珠宝作坊和店铺,卖的都是珠宝首饰,供官宦人家挑选,所以慢慢就被称作珠宝市街。
从大栅栏街东口到珠市口街,这一段街被叫做粮食店街。顾名思义是一条粮店为主的街道,其实这条街主要是为城内官宦人家和富裕人家服务的,经营店铺以粮食、调料等为主,着名的开了几百年的老酱菜铺六必居也在这条街上。
过了珠市口大街,就进了铺陈市胡同。这条胡同向南一直到天桥。而天桥及天桥以南,就是当年北京贫民卖艺的主要场所。也是贫民的主要生活地区。
铺陈市,顾名思义是卖“铺陈”的地方。这个“铺陈”,就是当今我们说的旧衣服、破单子。当年这里就是经营旧衣被的市场,主要顾客就是北京城里下层的贫民。
三条街道,从南向北,首尾相连。记录了当年北京的市井各界,从富到贫不同的需求,不同的经营市场。
Ⅲ 前门大栅栏属于什么区
前门大栅栏属于北京市西城区。
大栅栏是北京市前门外一条着名的商业街。现也泛指大栅栏街及廊房头条、粮食店街、煤市街在内的一个地片。
大栅栏地处古老北京中心地段,是南中轴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天安门广场以南,前门大街西侧,从东口至西口全长275米。
商业特色:
清雅的青砖路面,古香古色的建筑店铺,悠闲的游人和各个店铺中忙碌的营业员。一开街,大栅栏里就摩肩接踵,除了一些店面门面上刷的新漆能看出刚刚改造的痕迹,整个大栅栏像是没有经历这次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改造。
在“老北京”中间曾经流传着一个购物口诀:买鞋内联升,买帽马聚源,小吃青云阁,买布瑞蚨祥,买表亨得利,买茶张一元,买咸菜要去六必居,买点心还得正明斋,立体电影只有大观楼,针头线脑最好长和厚。
这些老字号,无一例外都汇集在大栅栏这块“风水宝地”。此次改造的范围是东起前门大街,西至南新华街,南邻珠市口西大街,北接前门西大街,全长266米,总占地面积为1.1平方公里。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大栅栏
Ⅳ 清干隆年间的北京前门地区商业街繁华的原因有哪些
清代干隆年间,北京的商业市场经济,已发展到鼎盛时期。前门大街、大栅栏一带的繁华昌盛已远远超过了鼓楼、地安门和东四一带。这里店铺林立,车水马龙,人声鼎沸,交易活跃。前门地区的经济繁荣和它所处的地理位置、交通状况和客观环境有很大关系。
北京城西南的卢沟桥,自古以来就是北京的重要古渡口。战国时期,太行山脉东麓一条南北的通道,连接了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等华北大平原、西北各地与北京地区。这些地区的人们都是沿着这条太行山通道,再通过卢沟桥渡口到达北京的。所以,在金人赵秉文的《卢沟》诗中就有:"落日卢沟沟上柳,送人几度出京华"的句子。从卢沟桥到北京,前门这条古道,最便捷的是进广安门,经虎坊桥,走东北的斜街。这是首要条件。
京城改建之后,运河被一分为二,积水潭已与先前大不相同。从此,南来的船只,由北京城东南角外的大通桥下通过,而不再经过积水潭。北京的商业中心由于大运河终点码头的南移,也从元代的积水潭、鼓楼一带南迁至前门大街、大栅栏一带。这是前门地区成为繁荣商业街的第二个有利条件。
手工业和商业得到了明朝政府的重视是第三个有利条件。据《明宣德实录》记载:北京四门、钟鼓楼地区聚集了许多从南京迁到北京的各种手工者。由此建立了前门外廊房一至四条胡同。当时,前门大街、大栅栏地区一带建了许多前店后坊的店铺,大多自产自销,有的也销售苏杭二州的丝绸,江西景德镇的瓷器,广东佛山的铁锅,安徽的茶叶等货物。
重要的地理位置也是前门地区成为商业街的原因之一。前门是明、清时期北京城的正南大门,前门内东西两侧设置了吏、户、礼、兵、刑、工六大部等机关。这样就为住在前门外一带来京办事的官员提供了方便。因此,前门外一带光会馆就设立了140多个。每逢贡院开科考试,应试的学子纷纷入住会馆,自然使"前三门"、大栅栏一带游人增多,呈现出一派繁华之景。
另据《大清会典事例》记载:清朝初年,清政府为防止百姓借戏园之地滋生事端,下令除正阳门外,其他内城都禁止开设戏馆。这就使得清中晚时期京剧兴盛,全城官民,凡是喜好看京戏的都聚集到了前门、大栅栏地区。
还有一个原因是明代的娼院设于内城,都是官娼,进入清代,各朝皇帝曾下令禁止官娼,但却屡禁不止。光绪年间,娼院在有名的"八大胡同"兴起,虽然娼妓的兴盛并不光彩,但却在客观上促进了前门大街、大栅栏一带的繁荣。
此外前门大街、大栅栏一带集聚了像六必居酱园、同仁堂老药铺、南聚庆斋饽饽铺、三山斋眼镜店、马聚源帽店以及谦祥益、瑞蚨祥等绸布店等名店老店,吸引了很多顾客的光临。
交通条件便利也是前门地区商业繁荣的主要原因之一。前门设有京(北京)奉(奉天)火车站(前门东站)和京(北京)汉(汉口)火车站(前门西站)。前门实际上成了北京与各省沟通的交通枢纽。游客到京一定先经过前门,所以,使得前门大街、大栅栏一带客流量增多。
这些有利条件,不同程度地促进了前门、大栅栏地区的繁华。
Ⅳ 北京前门外的大栅栏商业街古今有何不同
北京的大栅栏街是北京比较着名的一条古老的商业街。这条街的位置处在北京的绝对中心位置,那样中心的位置可谓是寸金寸土,毫不夸张地说绝对是北京中的北京。大栅栏街在天安门广场的南边,前门大街的西侧地段,整条街总共有275米长。从明朝永乐十八年开始,经过了五百多年的时间,中间估计也经历了大大小小的变故,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在北京、甚至在全中国都比较出名的一个商业街。
最后,不管是以前的老北京大栅栏街的热闹、接地气、历史味道,还是现在的更加偏商业、现代化的大栅栏街都拥有他的味道,都是一条值得一去的商业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