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感冒咳嗽艾灸哪
一,到药店购买清艾条 二,用一根艾条对折,大约熏半个小时,用打火机点燃,在穴位上方一寸左右的地方悬空熏疗,也可在穴位上放一片生姜片,效果更好。以熏至皮肤发红为准。 三 ,熏的穴位主要是肺腧,也可熏肾俞和大椎以辅助,图中用红笔画出的即为这几个穴位,如果无法很好找到肺腧的位置,也可来回移动熏蓝色笔画出的范围,即为肩胛骨的范围,左右两边都要熏,其次肾俞的位置对应前面肚脐眼的位置。注意事项,熏疗前后都要喝温开水一杯。饭后两个小时后才可熏疗。此疗法帮助人体全面温通经络,温补元气,调和气血,润泽面色,散发健康神采。
Ⅱ 小儿止咳贴贴哪里图片
贴在胸部两乳头连线之中点。
要把这个穴位贴在一些肺经的穴位上,还有督脉、膀胱经的穴位上,才能起到一个疏通经络的作用。常选用的穴位有肺腧穴,大椎穴,天突穴,膻中穴,气会穴。
膻中穴位置
在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之中点。
仅供参考。
(2)咳嗽灸贴什么位置图片扩展阅读
膻中穴介绍
位置:在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之中点。
经属:任脉,是足太阴、少阴,手太阳、少阳;任脉之会。气会膻中心包募穴。被击中后,内气漫散,心慌意乱,神志不清。
操作:分揉法和推法,揉用中指端按揉,约揉50~100次;
推用双手拇指腹自膻中穴向外
主治病症:胸痹心痛、腹部疼痛、心悸、心烦、呼吸困难、过胖、过瘦、呃逆、咳嗽、气喘、咯唾脓血;产妇缺乳症、乳腺炎、噎嗝,收缩等。
解剖:在胸骨体上;有胸廓(乳房)内动、静脉的前穿支;布有第四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穴位配伍:
配曲池、合谷(泻法)治急性乳腺炎;
配内关、三阴交、巨阙、心平、足三里治冠心病急性心肌堵塞;
配中脘、气海治呕吐反胃;
配天突治哮喘;
配乳根、合谷、三阴交、少泽、灸膻中治产后缺乳;
配肺俞、丰隆、内关治咳嗽痰喘;
配厥阴俞、内关治心悸、心烦、心痛。
刺灸法:平刺0.3~0.5寸;可灸。
附注:心包经之募穴,八会穴之气会。别名:元儿穴,胸堂穴,上气海穴,元见穴。
穴义:任脉之气在此吸暖胀散。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暖燥之气。
运转规律:凉湿水气由天之下部汇入本穴并吸暖下行天之上部。
功用作用:募集心包经气血。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暖则泻针出气。
补充内容:(国度针灸穴位取穴规范)
Ⅲ 咽喉发炎咳嗽,身体发寒艾灸哪个部位图解
取穴:大椎、颈夹脊穴、天突、 工具:买单眼艾灸盒,或双眼艾灸盒或单罐艾灸罐,双罐艾灸罐。 方法:大椎和颈夹脊穴,可以使用器戒艾灸。天突最好的艾灸方式是,躺下,手持艾条熏灸天突和脖子这一块。时间大约在20分钟左右。 注意事项:艾灸的时候,注意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喝水,少说话。治疗期间最好是忌烟忌酒,并保持心情愉悦。 疗效判断:轻的大约治疗一周左右的时间,可以看到效果。 如果是慢性的,您最低需要艾灸半月到一个月的时间治疗。 选择艾条,治疗咽炎,需要选择金艾条来治疗。
Ⅳ 咳嗽灸怎么贴视频教程
咳嗽灸
咳嗽灸适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所致的咳嗽不止、咳痰清稀、色薄白、畏风恶寒、微热无汗、鼻塞流涕等症,以及经其他方法治疗无效的慢性咳嗽。
●咳嗽灸的使用方法:外用,穴位贴敷(穴位见图示)
1、急性支气管炎:贴敷身柱穴,每日1贴,每贴12小时, 4天1个疗程。
2、慢性支气管炎:交替贴敷身柱穴、膻中穴,每日1贴,每贴12小时, 4天1个疗程,一般通过4个疗程的治疗,即可有效控制支气管炎的复发。
●咳嗽的疾病特点:
咳嗽是肺系疾病的主要症状之一,多因外邪侵袭,肺卫受感,或脏腑功能失调,累及肺脏、肺失宣肃、肺气上逆所致。它包括西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慢性支气管炎。肺部受到致病因素的侵袭,则往往是由于人体的正气不足,免疫功能下降所致。
●咳嗽主要由以下疾病引起:
1、慢性支气管炎: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或伴有喘息,每年发病持续数月,并排除具有咳嗽、咳痰、喘息症状的其它疾病,如肺结核、肺脓肿等。
2、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发病较急,有咳嗽、咳痰等症状,听诊有干罗音,X线检查肺纹理增多、变粗,并排除其它疾病,即可诊断。
西医主要采用镇咳、祛痰、抗生素等药物进行治疗,对于病程短、免疫力强的青壮年有效,但对老人、儿童、免疫力缺陷、有家庭遗传病史的患者则效果差。有些人用镇咳药后,引起中枢抑制,导致排痰不畅,病原微生物不能及时清除,病人的症状更重,病程更长。
长期使用抗生素让细菌产生了耐药性,最近的调查显示,细菌的耐药性正以每年510倍的速度增长,所以抗生素不断升级,用量不断增大。反复、大剂量地使用抗生素,使人体内有益的菌群也被灭杀,更严重的是使人体免疫能力对抗生素产生依赖而日趋下降,更容易引起肺部感染,从而陷入疾病与药物不断增长的恶性循环。
中医认为咳嗽主要是肺气不利引起,即张景岳所说:“咳症虽多,无非肺藏”。治疗咳嗽应以通利肺气为主。外感咳嗽以宣肺止咳为基础,内伤咳嗽在宣肺止咳的基础上或平肝降逆,或健脾化痰,或滋阴润肺。中药治疗见效较慢、疗程较长。
中国灸治疗是用咳嗽灸贴敷于人体的穴位,通过灸疗的热力和中药作用,刺激人体的经络,产生全身的调节反应,可使外周的白细胞增加,白细胞吞噬功能增强,并激活其他免疫功能,以此来扶正祛邪。同时热疗使背部的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药物快速渗透到皮下,并循经络快速产生治疗作用,对久咳不愈、用药无效、背部发凉怕冷的患者,往往一经使用,马上有效,咳嗽也随之好转。
由于是使用中药穴位贴敷,而且注重增强人体自身的抵抗力、免疫力来调节治疗,所以敷灸疗法,不会对人体产生毒副作用,临床上无论是青壮年还是年老体弱者均有很好的疗效。
咳嗽患者除了采取上述方法治疗外,还应尽量作到以下几点:
1、调节室内温度,适当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饮食宜清淡,富于营养,不宜过食辛辣及甘腻滋痰生湿之品。
3、避免刺激性气味,严禁吸烟。
4、避免情绪激动,恼怒。
5、咯血患者,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咳嗽灸。
●典型患者档案:
1、杨军,男,10岁,武汉人
患者上感后咳嗽不已,咽痒、音哑、吐白粘痰,就诊于市一医院,用抗生素静滴两天,同时服用镇咳祛痰药,继而服用抗生素两天,咳嗽依然如故。即用中国灸的咳嗽灸交替贴于胸前膻中穴和身柱穴,每日一贴,一共四天,咳嗽得以控制,咽痒消失,嗓音基本恢复正常。于是决定继续用两盒,以巩固疗效。
2、张恒生,男,50岁,红安人,务农
患者自青年期起有烟酒嗜好,尤其在务农时,抽烟与咳嗽常交织一起,竟成习性,40多年后常咳嗽吐白痰并轻度喘息。含服复方甘草片渐觉无效。
辨证:查患者舌淡苔白滑、脉弦紧,属寒痰阻肺,治宜宣肺散寒,豁痰降逆。即开始用中国灸的咳嗽灸治疗,交替贴敷身柱、檀中穴。每日一贴,每贴用12小时,4天一个疗程,4个疗程一个阶段,连续治疗二个阶段后完全控制住了咳嗽。在弄清致病的起因后,患者痛下决心戒除烟、酒,以求彻底治愈。
Ⅳ 咳嗽艾灸那些部位
有些人可能是因为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有些人可能是受凉引起的咳嗽,一般来讲肺主皮毛,如果肺有问题的话,那么就很容易抵抗不了外邪导致咳嗽,还有些人可能肺火比较旺盛也会导致咳嗽等问题的。
所以我们艾灸的话首先要艾灸一下肺俞穴,宣肺气,而且肺俞穴的话一般调理呼吸道疾病效果很好的,例如肺炎、支气管炎以及咳嗽等问题,另外像鼻炎等问题也可以艾灸肺俞穴的,因为肺开窍于鼻!
这是咳嗽艾灸的一些主要穴位,另外还有一些人会增加一些穴位,例如膏盲穴、合谷穴等,当然有些人会灸一灸关元、气海等补气、补元气穴位来增强体质以及抵抗力这些都是可以的,这些辅穴的话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去决定添加或者减少即可。
因为这些穴位的话位置比较特殊,你想手持艾灸吧不太好艾灸,所以可以用随身灸会方便一些,如果家里有人帮你艾灸,那么也可以找人帮忙手拿着艾灸这样方面,但是如果自己一个人的话,那么不太好手持艾灸。
Ⅵ 小儿感冒灸贴哪个位置
主要也是根据身体的情况来进行穴位灸敷。一般是贴敷大椎穴,伴咳嗽较重者贴敷身柱穴,每8小时一贴。
Ⅶ 咳嗽艾灸什么穴位
艾灸取穴:以大椎和天突为主穴,兼顾膻中,肺俞,神阙,关元,足三里。还是那句话,一定要把疾病包起来艾灸,这就叫“包围战”,患处艾灸十分重要。
艾灸方法:大椎可以使用单眼艾灸盒背在大椎部位,也可以手持艾条熏灸。时间在20分钟左右,天突,也是艾灸20分钟左右,如果怕烟呛着,您可以手持艾条,平躺,开始熏灸,烟往上冒,不会呛到眼睛和鼻子。然后您可以和这个网友一样,从天突一路走来到膻中,到神阙,热度以您可以承受为度。
使用工具:一般治疗气管炎,如果使用有烟艾条,可以买单眼艾灸盒和双眼艾灸盒。如果买无眼艾条,工具很少,您只能是手持艾条熏灸了。如果图方便,也可以使用艾灸罐,但是效果照艾灸盒差之,也比你不灸要强很多。
艾灸方法:选取好的艾条,记住治疗气管疾病不能用次的艾条,差的艾条里面杂质很多会对气管产生二次伤害。那么好的艾条也会有烟,但是他的杂质少,艾烟就不会很呛。如果您为了治疗气管炎,怕烟,还想艾灸,那么您也可以选择无烟艾灸棒,这个艾条也一样会有作用的。
Ⅷ 咳嗽艾灸什么穴位
咳嗽艾灸大椎穴,坛中穴,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首要穴,基本穴,必备穴。
另外足三里,肺俞穴,也是艾灸治疗咳嗽基本穴。贵在坚持,先从这两个穴位灸起,然后再逐步增加穴位。
Ⅸ 佰草堂的咳喘贴感冒贴能同时贴吗
最好是不要同时贴。不知开药的医生有没有跟你说。如果感冒了主要是咳嗽比较严重的,可以把感冒贴贴在身柱穴,这个穴位是在两个肺中间。如果是咳嗽不是很明显,但有其他的感冒症状,如流鼻涕,打喷嚏等可以贴大椎穴。如果只咳嗽没有其他症状的,那就用咳嗽灸贴身柱及膻中穴,两个穴位交替贴。这是我们儿童灸的贴穴规律,但也适合亲的贴。
Ⅹ 小儿止咳贴贴哪里图片
贴在胸部两乳头连线之中点。
要把这个穴位贴在一些肺经的穴位上,还有督脉、膀胱经的穴位上,才能起到一个疏通经络的作用。常选用的穴位有肺腧穴,大椎穴,天突穴,膻中穴,气会穴。
膻中穴位置
在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之中点。
仅供参考。
(10)咳嗽灸贴什么位置图片扩展阅读
膻中穴介绍
位置:在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之中点。
经属:任脉,是足太阴、少阴,手太阳、少阳;任脉之会。气会膻中心包募穴。被击中后,内气漫散,心慌意乱,神志不清。
操作:分揉法和推法,揉用中指端按揉,约揉50~100次;
推用双手拇指腹自膻中穴向外
主治病症:胸痹心痛、腹部疼痛、心悸、心烦、呼吸困难、过胖、过瘦、呃逆、咳嗽、气喘、咯唾脓血;产妇缺乳症、乳腺炎、噎嗝,收缩等。
解剖:在胸骨体上;有胸廓(乳房)内动、静脉的前穿支;布有第四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穴位配伍:
配曲池、合谷(泻法)治急性乳腺炎;
配内关、三阴交、巨阙、心平、足三里治冠心病急性心肌堵塞;
配中脘、气海治呕吐反胃;
配天突治哮喘;
配乳根、合谷、三阴交、少泽、灸膻中治产后缺乳;
配肺俞、丰隆、内关治咳嗽痰喘;
配厥阴俞、内关治心悸、心烦、心痛。
刺灸法:平刺0.3~0.5寸;可灸。
附注:心包经之募穴,八会穴之气会。别名:元儿穴,胸堂穴,上气海穴,元见穴。
穴义:任脉之气在此吸暖胀散。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暖燥之气。
运转规律:凉湿水气由天之下部汇入本穴并吸暖下行天之上部。
功用作用:募集心包经气血。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暖则泻针出气。
补充内容:(国度针灸穴位取穴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