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清图片 » 广西柑橘黄龙病木虱有什么药图片
扩展阅读
蒙泰软件如何取消图片 2025-07-02 11:49:02
小和尚和老和尚图片素材 2025-07-02 11:48:11
去沐足的男人图片 2025-07-02 11:48:02

广西柑橘黄龙病木虱有什么药图片

发布时间: 2022-09-15 03:42:00

❶ 柑橘面积越来越大,木虱恐将爆发,如何进行防治

柑橘木虱也叫盐花枯蝇,和柑橘种植面积大小无关,在柑橘种植园都有可能发生,那么柑橘木虱该如何防治呢?

总结:由于柑橘木虱是传播柑橘黄龙病的重要媒介,所以对该虫的发生与防治要有足够重视,以预防和喷药杀死结合未治疗手段。

❷ 柑橘木虱如何防治,用什么药好

柑橘木虱防治方法:
由于柑桔木虱最大的危害传播黄龙病,而黄龙病一旦被感染上,对柑桔就是毁灭性的,要采用综合方法预防柑桔木虱的发生,方法如下:
1.营造防护林带。创造不利于木虱繁殖与扩散的环境条件。在没有条件营造防护林带的园圃,至少在园边和行间间种高杆绿肥,以阻碍木虱的迁飞和传播,可收抑虫防病之效。
2.释放柑橘木虱天敌。亮腹釉小蜂是柑橘木虱的专性寄生蜂,它不仅能寄生柑橘木虱各龄若虫,雌成虫还可以取食低龄的柑橘木虱若虫。
据统计,1头亮腹釉小蜂雌虫通过取食和寄生,一生可以杀死500多头柑橘木虱若虫;与此同时,通过吸取柑橘木虱若虫的血淋巴,亮腹釉小蜂可以获得营养保证其后代卵的发育。
亮腹釉小蜂也能取食柑橘木虱分泌的白色分泌物,进而减少柑橘类植物上煤烟病的发生。
3.清扫果园。清除枯枝落叶及杂草,挖除病树或弱树,减少虫源。
4.加强栽培管理。使枝梢集中抽发整齐,以减少产卵繁殖场所;夏季修剪果树,合理留枝,保证通风透光,减轻该虫危害,摘除新梢顶部5、6片叶,带出园外处理,消灭卵和若虫。
5.采取诱杀和驱避法。由于柑桔木虱对“九里香”非常敏感,一闻到它的气味,就会聚居到上面,因此可在果园种植的“九里香”,然后在其上面灌上内吸性的杀木虱药剂,木虱聚居到上面后取食后,就被毒死。或者在柑桔园里面种植番石榴,由于番石榴对柑桔木虱有很好的驱避作用,将木虱驱出桔园。
6.药剂防治。由于木虱除自身造成危害外,更重要的是传播柑桔黄龙病,为达到更佳防治效果,宜选择在成虫始盛期前1-2天用药,7-10天后再喷一次,药剂可选用阿维菌素、高效氟氯氰菊酯、联苯菊酯、噻虫嗪,啶虫脒、吡虫啉、氟啶虫胺腈等。

❸ 柑橘黄龙病要用什么药_柑橘黄龙病防治方法

柑橘黄龙病是什么呢?用什么药才能防治柑橘黄龙病?下面一起来看看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柑橘黄龙病防治 方法 ,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防治柑橘黄龙病用的药
用黄龙解毒剂母液1:500倍兑水50-100斤(视树的大小而定),淋根部。

作用一:分解转化土壤中的农药残留和化肥遗留有毒物质;

作用二:把渗透并分解柑桔腐根部分包根胶体,促进根系重新接触土壤和新根生长。

黄龙宝药肥施用时间表: ① 三月中下旬冲施 ② 四月中旬喷施叶面 ③ 五月上旬冲施 ④ 七月中旬冲施 ⑤ 八月上旬冲施 ⑥ 十月下旬喷施叶面

黄龙宝药肥用量:冲施1:500;喷施1:5000。
柑橘黄龙病防治方法
柑橘黄龙病是一种检疫性病害,传播蔓延迅速,且现有的柑橘栽培品种绝大多数是感病的。因此,需要采取下述 措施 进行综合防治:(1)严格实施检疫,严禁疫区苗木及接穗向新区和无病区调运。

(2)建立无病苗圃,培育 种植 无病苗木。(3)挖除病株,该病无药可治,发现病树,应立即挖除。

做法是:梢期,尤其是秋梢期,认真逐株检查,发现病株或可疑病株,立即挖除集中烧毁。挖除病树前应对病树及附近植株喷洒杀虫剂,以防柑橘木虱从病树向周围转移传播。显症病株率超过20%的果园,应挖除全部果园植株,重新栽种无病苗木。

(4)防治柑橘木虱,柑橘木虱是传播黄龙病的介体昆虫,生长在柑橘的新芽、嫩梢上。通过控制水肥来控制抽梢,使抽出的新梢整齐一致,缩短抽梢期。新梢抽发至1~2厘米时,全面喷洒1~2次杀虫剂。有效药剂有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2 000倍液,或5%氟虫腈悬浮剂1500倍液,或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4000~5000倍液等药剂。 在冬季,柑橘木虱都喜欢飞到果园附近的九里香上越冬,挖除果园周围九里香或在其上喷洒杀虫剂,对于减少木虱的数量有一定的作用。此外,在果园间作番石榴亦有驱避柑橘木虱效果,果园周围栽种防护林,对木虱的迁飞可起到阻碍作用。近年来,在广西试用烟幕弹防治柑橘木虱,取得一定效果。

(5)加强管理,尤其是要加强结果树的水肥管理,保持树势旺盛。在综合运用上述措施时,一定要注意集中连片统防统治,在疫区的连片种植区域,只要有疏于管理的果园存在,就有该病流行的风险,切忌在重病区域零星挖除或小片挖除后交替补种,也不能通过修剪带病枝梢来控病。
柑橘黄龙病诊断方法
柑橘黄龙病又称黄梢病,台湾称立枯病,国外亦称青果病,主要由寄生于韧皮部的难培养细菌或植原体引起,属于嫁接传染性病害,可致植株系统感染。在夏梢和秋梢上表现症状居多,其次是春梢,幼龄树也有少数冬梢显症。

病树初期典型症状是在浓绿的树冠中出现1~2条或多条枝梢的叶片发黄。这种黄化的枝梢叶质硬化呈革质,无光泽,有两种症状类型:(1)整个叶片均匀黄化;(2)叶片一块黄一块绿,呈黄绿相间状,且多呈不对称性,称为斑驳型黄化,后者可作为田间诊断的典型依据。病树的新梢出现较早,且短而弱,病叶细小狭长,叶质硬化,主侧脉绿色,其余叶肉部分为淡黄色或黄色,与缺锌症状相似。这时树冠 其它 部位的新梢由上而下陆续出现全张黄化或黄绿相间症状,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发黄的病梢日益增多,叶片脱落,加上根部腐烂,病树生长逐渐衰弱,早期发病的枝梢逐渐干枯,随后病株便逐渐枯死。

病树开花早,花瓣较短小,肥厚,淡黄色。有的柱头常弯曲外露,小枝上花朵往往多个聚集成团,这种现象农民称为“打花球”。这些花最后几乎全部脱落,仅有极少数能结果。病果畸形,果皮变软,无光泽,味酸,着色时有的黄绿不均匀,有的品种果蒂附近变橙红色,而其余部分仍为青绿色,称为“红鼻子果”,该症状亦可作为田间诊断的典型依据。
柑橘黄龙病发生流行影响因素
柑橘黄龙病被称为柑橘上的“癌症”,病害的发生流行除了与自身带菌、树龄、栽培品种有关外,还跟栽培管理、生态条件等有较大关系:

(1)带病率:苗木带病率在10%以上的新果园或田间病株率已达20%以上的果园,如田间柑橘木虱发生数量较大,则3-5年内成片果园将被毁灭;反之,柑橘园里病树很少,能及时挖除,并加强管理,病害可得到有效控制。

(2)木虱数量:柑橘园里柑橘木虱发生数量多,黄龙病蔓延快;反之,流行慢。

(3)树龄:幼龄的柑橘树比老龄柑橘树更容易感染此病,病害流行也较快,在发病严重的老果园附近种植幼龄树或在这些果园中补种幼树,因幼龄树发新梢的次数较老树的多,传病昆虫在幼树上传播活动机会也多,则新种的幼树比老树更快病死,故有“先栽的后死、后栽的先死”一说。

(4)栽培品种:现有的栽培柑橘品种都不同程度地感染此病。其中,最感病的是蕉柑、茶枝柑、椪柑、年桔和福桔,其成年树发病后2-3年内严重黄化,基本丧失结果能力;中度感病的品种有温州蜜柑、甜橙、柚和柠檬等;耐病性强的品种为金柑。

(5)栽培管理:栽培管理水平高的果园,抽梢整齐、嫩梢老熟快,柑橘木虱繁殖较少,黄龙病发生较少,流行速度较慢;反之,黄龙病易流行。

(6)生态条件:良好的生态条件有利于阻碍病害蔓延。在林木茂盛,湿度较大的果园或有良好防护林的果园,或者位于海拔较高的果园,不利于柑橘木虱的生长、繁殖和传播,黄龙病发生流行慢

❹ 柑橘木虱打什么药长效,树干蛀虫用啥药

柑橘木虱打阿维菌素、氟氯氰菊酯、吡虫啉、噻虫嗪等药物比较长效。成虫在始盛期前1-2天开始喷药,间隔7-10天左右喷施一次,需连续喷施2-3次。另外,还可以选用51.5%农敌乐1000倍液、22%奥杀螨1000倍液、8%乐斯本1000倍液等药物与拟除虫菊酯类、阿维菌素进行交替使用,这样效果会更佳。

一、柑橘木虱打什么药长效

1、柑橘木虱打阿维菌素、氟氯氰菊酯、吡虫啉、噻虫嗪等药持效期较长。柑橘木虱成虫始盛期前1-2天开始喷药,药剂可以选择阿维菌素、氟氯氰菊酯、吡虫啉、噻虫嗪等,间隔7-10天左右喷施一次,连续喷施2-3次,效果明显。

2、柑橘木虱还能传播黄龙病,黄龙病病原体能在木虱体内生活,木虱的成虫与4-5龄若虫均能传病,带菌木虱在健树上取食时,病原体通过口针进入植株筛管细胞内定居、繁殖,木虱一旦获得黄龙病病原体,能终身传病。

3、柑橘木虱除了能用阿维菌素、氟氯氰菊酯、吡虫啉、噻虫嗪等进行防治,还能选用51.5%农敌乐1000倍液、22%奥杀螨1000倍液、8%乐斯本1000倍液、20%三唑磷500倍液50%甲氰丙溴1000倍液进行防治,建议与拟除虫菊酯类、阿维菌素等轮换交替使用。

二、柑橘树干蛀虫用啥药

1、柑橘树干蛀虫可用吡虫啉、噻虫啉和溴氰菊酯等进行防治。在发现有明显蛀孔并伴随木屑掉落时,用吡虫啉、噻虫啉和溴氰菊酯等药剂对准孔口喷施,施药后用湿泥巴堵口。

2、吉丁甲幼虫体型较扁,头部更明显,蛀食后可在树干上形成螺旋形或不规则虫道,树皮爆裂或剥落。

3、小蠹虫成虫和幼虫都可蛀食树干,而且一旦发生流胶,正在蛀食的小蠹虫就会从蛀孔中退出,然后重新选择位置再次蛀孔,严重时树干会千疮百孔。

❺ 柑橘木虱用什么农药效果好

22%奥杀螨乳油1 000倍液、26%虫螨毙乳油1 000倍液、4. 5%赛得 乳油1 000倍液、51. 5%农敌乐乳油1 000倍液、20%甲氰 菊酯乳油1 000倍液、4. 5 %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000倍液对 柑橘木虱成虫的防治效果较好。

20%哒虱威乳油1 000倍液对木虱成虫的 防效较好,药后1天的防效达98.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