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是不是高端用尼康,低端用佳能比较好呢
是不是高端用尼康,低端用佳能比较好呢?
没有绝对,根据个人喜好和需要决定买那种~~~~
尼康佳能的神话与偏见
尼康佳能的神话与偏见
:踏雪
尼康佳能的神话与偏见
(一)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头一年,笔者进入大学后因专业关系需要学习摄影技术课
而开始迷上摄影。那时候个人玩的相机大多是双反120的,主要有海鸥4B、4A,
或者折叠式的海鸥203,笔者一个穷学生,爱好了几年摄影却没有属于自己的相
机,不是跟有相机的同学借,就是节假日用学生证作抵押到照相馆租相机用。
那时少见135相机,偶见江西产的海鸥205,海鸥135DF一般要单位才有。
我们系教昆虫学的一位教授,因为在昆虫学某一领域的研究具有国际领先水平,
出了几本在该领域具世界影响的专着,系上为他配了一台海鸥DF,方便科研时
作资料记录用。听说系上还有一台日本的尼康135相机,一套机身镜头下来近万
元,我们一般的学生见都没见过。八十年代初的万元呀!那时的“万元户”希奇
的很。尼康的威名从此在心底扎下了根。
那个时代个人能有一台海鸥DF,从某种意义上不亚于今天拥有尼康F5的自
豪感。我有两年暑假随教昆虫学的那位教授到各自然保护区、名山大川采集昆虫
标本,才有幸用了几次DF,摄下了有生以来头几张135黑白底片。记得在峨眉
山上采集昆虫标本时因为没有住单位的招待所,十几名师生住在峨眉山金顶的旅
馆大房间里,教授怕晚上睡着后把DF掉了,每天晚上都把DF的背带吊在脖子
上睡觉。
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的头两年因为有单位的海鸥4A、朋友的海鸥4B轮换
着用,就一直没买属于自己个人的相机。八十年代中期彩色摄影开始流行并逐渐
普及开来,87年购买属于自己的第一台相机时,花了270元买了一架引进德国
技术、自动曝光、内藏闪光灯、目测手动调焦的青岛6型。青岛6型的色彩还原、
分辩率、曝光准确性都很不错,毕竟不能用它搞创作,一年后将它送人。那时彩
色摄影的兴起使双反120相机开始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一个朋友所在的照相器材
商店处理一批120相机,问了我几次要不要,全新海鸥4B,30元,雅西卡124G,
100元。最后我还是没有下手买下一架,现在想起来……后悔呀!一架青岛6型
的价格买9台4B,2.7台124G,划算啊,机会被一时的愚昧给错过了。
处理了青岛6型,又开始调研起买架135单反机。这时,理光、美能达、亚
西卡、富士卡等开始大举进入我国业余爱好者市场,尼康开始占领专业摄影市场。
那时市场上佳能还是凤毛麟角。
咨询了许多本地的省市协会的摄影家,几乎异口同声:买相机,尼康。镜头
反差大,锐度高,色彩还原好,搞创作非它莫属。机身最好买FM2,全金属机
身,钛金属快门,指标高(1/4000秒快门速度,1/250秒闪光同步),功能够(多
次曝光,景深预测),测光准。说得最神的是耐用。本地资历最老的一位协会会
员,拍的本地风光作品远销海内外,占领香港市场,影友聚会时常向我们晚辈谈
起他的FM2,他到农村采访时,遇有农家的恶狗扑来无路可逃,扔起FM2向看
家狗砸过去,撵走恶狗捡起心爱的FM2,照用。更神的是,热情的农民大哥
端上土特产核桃招待深入生活的摄影家,摄影家抄起手边的FM2就捶起核桃,
方便得很,FM2没事。
在这种环境氛围的熏陶下,影友们的头脑中逐渐现成了这样的思维定式:买
创作用的摄影工具,非尼康相机镜头莫属。德国的蔡司、徕卡更好,却非一般人
可以拥有。
(二)
朋友中有一名快退休的高烧影友,九十年代初从出国援外人员手中买下一架
理光XR7配原厂标头、28~105mm/F3.5~4.5变焦镜头,创作的运动会、灯会等
作品多次见诸省内外画报、报纸,被聘为省画报特约记者,这套理光XR7还为
他出了许多获奖作品。在和影友的交流聚会中,虽然他出的作品比许多用名牌相
机的多,但在不绝于耳的尼康机身测光准、耐用,镜头反差大、锐度高,搞创作
非尼康莫属的声音中,他看着手中出了许多作品的理光XR7,心理却越来越没
有底气了。
九十年代中期,国内市场也开始出现在国际市场已流行了几年,技术成熟的
AF自动调焦单反机,我对老影友说,将来可能是AF的天下,以后年纪大视力
不好,现在购买相机还是选择自动调焦的好。可考虑佳能EOS系列,技术先进,
价格又便宜。老影友似乎若有所动。
暑假时老影友到贵州旅游创作,在黄果树遇某省画报一大记者、摄影家,老
影友谈起换相机的事,摄影家一席:“创作用还是尼康好,佳能的镜头太软,锐
度差,要不得!FM2全机械全手动,什么环境都能应付,不像AF电子相机冷了
热了都要罢工,故障率有高。”几句话打消了老影友升级AF或换成佳能的念头。
回来不久,老影友对家里的“财政部长”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什么还有几年
就退休了,退休后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追求。老伴看他摄影已有建树,每月都
有全国各地的稿费陆续而来,又经不住一翻翻的劝说,从几十年的“老窑”中拨
出万元。老影友带着钱直奔省城尼康专卖店,4800元买了FM2,4700元买了
MF28~85mm/F3.5~4.5手动准专业头。这九千多元的相机连根背带都没有,另花
300元配了根原厂背带,总不至于整天双手握住,也不至于买得起马儿配不起鞍,
近万元的相机配根杂牌背带吧。再花300多元购买了用尼康的摄影家流行的行
头,一件尼康摄影背心。这样一来,一套FM2一万元还约有超出。
买回FM2,老影友看着,爱着,护着,一般的摄影创作用理光XR7,关键
场合才拿出FM2拍几张。
在涨价高峰时买了FM2,300元买根原厂背老影友都心安理得地接受了。好
东西自然价格贵。后来的两件事却让老影友为FM2留下了几年的心病。一是几
次老影友拿FM2拍的底片到图片社精放照片,年轻的暗房技师都对他说:“△老
师,你的尼康镜头是不是买到Y货啊,清晰度还没有别人用佳能EOS拍的高。”
老影友找了尼康用家帮鉴别他的尼康MF28~85mm/F3.5~4.5是不是Y货,都说
不出个所以然。找专卖店,店家一口咬定是正宗的尼康MF28~85mm/F3.5~4.5,
不可能是假的。退货换货都不行。从此MF28~85mm/F3.5~4.5的真假成了他解不
开的心病。二是一次老影友找本地一位曾获尼康国际影赛二等奖的资深摄影家帮
他鉴别MF28~85mm/F3.5~4.5的真伪,摄影家熟练地取下镜头,从后镜片向镜头
里望去,突然摄影家叫了起来:“△老师,你的镜头里掉了一根弹簧在里面。”我
们在场的几人陆续看过,确实在镜头的镜片之间靠边缘处横着一根亮晶晶的银白
色金属条。谁也说不准镜头里本来就看得见这根弹簧,还是这根弹簧掉下来了。
后来老影友找拥有尼康MF28~85mm/F3.5~4.5镜头的报社记者仔细比较,两只镜
头都有肉眼可见的这根白色弹簧,老影友寝食不安的心病才略有缓解。
笔者至今都不明白,4000多元的高档镜头,怎么会在镜片间横着一根看得
见的弹簧,漆成黑色减少反光不好吗?非要裸露成银白色不可?
我们把老影友用FM2配MF28~85mm/F3.5~4.5拍的照片剔除对焦不准的部
分和佳能EOS50E配EF28~105mm/F3.5—4.5拍的照片摆在一起对比看,没有发
现图片社放像师说的清晰度有好差,也没有发现传说了十几年的尼康镜头比佳
能镜头锐度高在哪里,反差大在哪里。说白了,尼康和佳能的同级镜头并
没有肉眼可见的明显差别,我怀疑十余年来大谈佳能头软的人就根本没有用过佳
能。那年头,专业配的大都是尼康,业余的更是难得一见佳能,没用过佳能的摄
影家们都在谈论佳能镜头的软,包括一些着书立着的专家。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就是专家的话也要一分为二,不能轻易相信。
分析起来老影友和年轻的放像师从潜意识里总认为尼康的镜头成像效果与
佳能的总有天壤之别,一旦发现成像质量和佳能镜头相比并没有肉眼可见的巨大
区别,就认为是Y货的心理误区吧。另一方面,图片社放像师多次说老影友的
尼康镜头拍的底片的清晰度不够,原因不在MF28~85mm/F3.5~4.5镜头上,那应
该是一只成像较好,手感较佳而且耐用的尼康手动变焦镜头。清晰度不够的原因
是,老影友的年纪大了,视力也不如前几年,在取景屏较暗的FM2上手动对焦,
对焦精度自然不如佳能EOS自动调焦的精度。用尼康FM2拍出照片的清晰度不
如佳能EOS拍的照片就不足为奇了。
首次怀疑“佳能镜头太软”的说法,是八十年代后期,在摄影画册上看到一
幅国外摄影家的作品:夕阳西下的牧场,金黄色的秋林背景前,栅栏后草地上一
匹被侧逆光把鬃毛照得透亮的牧马正抬着头,一位三、四岁的金发小姑娘手持牧
草从栅栏给马儿递过去。画面色彩艳丽饱和,反差适中,层次丰富。开始以为是
用蔡司或徕卡镜头拍的,至少是用尼康镜头拍摄的。看画面下小小的说明:相机
佳能T70,镜头FD70~210/F4。从此开始对佳能有所好感,开始把佳能列入可以
考虑的范围。
为了保持一份清醒,不受人云亦云的影响,购买到适合自己的相机,笔者订
阅了许多摄影书籍报刊,分析研究得出得结论是:MF时代尼康最好,AF时代
佳能最先进。佳能的AF卡口另起炉灶,起点高,更有前途。佳能的镜身驱动、
超声波马达技术,从原理上讲应该更先进。在老城基础上修修补补建设的城市,
在结构和功能上总没有推倒旧城重新建设的新城合理。
九五年佳能的首架能横竖眼控调焦的相机推出不久,就让美国的亲戚花了
970美元从美国带回一架EOSElanⅡE(即国内的50E,EOSElan则是国内的
EOS100,而非许多人认为是EOS50,50在美国叫EOSElanⅡ)配
EF28~105mm/F3.5~4.5镜头。镜头软了硬了倒没想那么多。实际使用拍摄的结果,
佳能的EF28~105mm/F3.5~4.5镜头真是没得说,用105mm端开大光圈拍人像,
照片反差适中,层次丰富,色彩还原极佳,发丝清晰可辩,不愧为国外摄影刊物
评出的五星级镜头。
(三)
看了才到手的这期《摄影之友》,李锋先生有篇“尼康还是佳能”的文章,
作者自称二十年前开始欲入摄影之门以求建功立业,和大多数中青年影友一样长
在尼康佳能的神话和偏见盛行的年代,“中毒”太深,为了大多数还不富有的影
友少走冤枉路,少花冤枉钱,让我们一一看来。
李文:“Nikon绝对是专业的象征,曾经装备了世界95%的专业记者,尽管
有佳能、宾得、美能达的强力围攻,其地位仍无动摇。”
评:尼康绝对是专业的象征,没错,曾经装备了世界上的大多数专业记者,
也是真的。看过《廊桥遗梦》的摄影者,哪位没有对多次出现的NikonF留下深
刻的印象。但在佳能的强力围攻下,尼康今天的地位也危危可芨。你去数一数我
国到悉尼采访奥运会的十几位专业摄影记者中,有几个在用F4、F5、F100?
李文:“领先的技术,可靠的质量,伴随高昂的价格形成了尼康在其拥护者
心中的印象。”
评:可靠的质量,仅限于尼康专业系列,许多影友使用尼康的实践证明,尼
康的业余普及型机身的质量耐用性并不比佳能、美能达、宾得业余系列的质量耐
用性好。高昂的价格,我们都有目共睹。但不少人把高昂拒不下调的价格说次尼
康的优点,我百思不解。至于领先的技术,今天的尼康也难担此誉,更多时候尼
康是去追赶佳能的先进技术。
李文:“无论是顶级的F5,还是最普及的FM10,单从外观看没有什么两样,
其精致的做工和拿在手里的稳重的质感让你充分体会了专业的含义。”
评:尼康专业级的F3、F4、F5,准专业级的F90x、F100拿在手里的稳重的
质感和精致的做工的确能让人体会“专业”的含义。但其F80、F70、F60、F50
及手动的FE10、FM10则不行,它们拿在手里的手感和做工与佳能、美能达、
宾得的普及型机身没什么大的差距,一样轻飘飘的,和专业级的机身相比那是天
上的地下。就说FE10、FM10吧,你把它和理光的XR7MⅡ、XR8S放在一起,
FM10和XR8S,FE10和XR7MⅡ,相似的外形,相似的按钮,相似的做工,相
似的手感。修理过这几种机型的朋友说,FM10和XR8S,FE10和XR7MⅡ,它
们里面的零件都是一样的,通用的。据说这几款机型和奥林巴斯的OM2000型,
都是日本一家小厂企诺OEM的。一家工厂基本相同的零件组装的产品,不会卡
口商标不同,给人的感觉就有如此巨大的反差吧!
李文:“尼康的镜头有口皆碑,你可以花业余的价格得到近似专业的效果,
AF28~200mm的那只成像锐利,手感极佳。AF24~120mm/F3.5—5.6D这款镜头几
乎可以和定焦镜头相媲美了,而且只有4000元,太值了。”
评:你花业余的价格买的尼康AF28~200mm几乎不可能得到近似
AFS28~70mm/F2.8,AFS80~200mm/F2.8专业镜头的效果,要不然谁还会花数倍
的价钱购买尼康的专业镜头。不信你看看它们的MTF值,再比比它们的成像畸
变。AF24~120mm/F3.5—5.6D更无法和定焦镜头相媲美,这是尼康一款成像一般,
焦距段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镜头。新闻记者和一镜走天涯者买它还可以考虑。高
烧影友买了它,将来“扩军”怎么办?怎么配它都是多余的。尼康才出的
AF24~85mm/F2.8—4IF还算得上是一只好头,光圈大,在此变焦范围内成像又有
保证。
李文:“但中国有句俗话:一分钱一分货(佳能迷们别生气),比如那只
EF28~135mm/F3.5—5.6 ISU镜头,其科技含量确实很高,IS足以让你提高两档
感光度,不过其操作时的噪音和不敢恭维的成像质量(太软)令人遗憾,毕竟最
后要拿片子说话。”
评:近二十年流传的偏见,中毒深啊!好在最后要拿片子说话。佳能的
EF28~135mm/F3.5—5.6 ISU和尼康的AF24~120mm/F3.5—5.6D我都使用过。
EF28~135mm/F3.5—5.6 ISU那可真是一只好头,推出后许多职业摄影师都在用
它。瑞典哈苏实验室测试了全世界生产的400多款35mm相机镜头的MTF值,
EF28~135mm/F3.5—5.6 ISU的MTF侧重平均值0.75,得分3.5,是唯一一款进
入专业级成像行列的普及型标准变焦镜头。而被一些影友看好的尼康
AF24~120mm/F3.5—5.6D的MTF侧重平均值只有0.66,得分2.3分,排在十余
只普及型标准变焦镜头的末尾(见1999年第22期《人民摄影报》)。
听不见尼康AF24~120mm/F3.5—5.6D那五、六米开外就清晰可闻的“吱、
吱……”声,却听烦了佳能EF28~135mm/3.5—5.6 ISU靠近耳朵才略感受的轻微
震动声,这是能感受超声波震动的特异功能吧。不敢恭维佳能EF28~135mm/F3.5
—5.6 ISU那“软”得色彩饱和,层次丰富,反差适中,分辩率极高的效果的眼
睛,却把尼康AF24~120mm/F3.5—5.6D那并不怎么样的“硬”效果看得可以和
定焦镜头媲美了(尼康迷们别生气)。偏见可危呀!
李文:“又如眼控调焦,我花了一个小时才算敢用了,可要是有一天乔丹从
我面前经过,我就是用手动调焦也不会用眼控——一句话:不放心。在低照度时,
佳能经常无法对焦,而与之技术规格相同的尼康则操作自如,让人对佳能的技术
规格产生怀疑。”
评:你才花了一个小时就掌握了并能使用高技术的眼控调焦,可喜可贺呀!
要是乔丹从你面前经过,还有一群随从跟着,而不是站在那儿的塑像,你最好还
是用AF吧,能用眼控调焦更好。要是我拍敏捷的乔丹,没有眼控还真不行,要
不然有不少焦点落在随从身上,而不是人丛中的乔丹脸上。
我用尼康F60时经常出现镜头来回转动找不到焦点,而同档次的EOS500N
一调就准,干净利落。不忙说低照度,就是伸手不见五指,EOS也能调准,除
非你关了它的对焦照明灯。我想该作者在低照度时使用佳能经常无法对焦,多半
是设置在连续对焦模式,关了对焦照明灯的缘故。
“就是用手动调焦也不会用眼控”和当年的“就是凭经验估计曝光也不会用
自动曝光”。听起来多么相似啊!
“四只眼”的我五年来使用眼控的经历得出:眼控是佳能最具实用性的技术。
有了眼控,自动调焦的成功率大大提高,尤其是拍新闻、人像,“指哪打哪”避
免了相机自动选择焦点不准的遗憾。从理论上说最清晰的焦点只有一个,靠相机
的电脑是难以准确决定对焦点的。
看了不少影友用没有眼控的F60、F70、F90X,EOS500N、EOS300等相机
远行数百上千里拍出的神态、构图都相当不错的纪实人像,只是焦点落在人物的
肩上、帽子上,没有落在脸上,面部清晰度不够而成为一张废片。离“大作”只
有这一点之遥。用眼控盯在她(他)的眼睛上不就解决了。
(四)
结论:拨开神话的光环和偏见的迷雾,平心而论,佳能和尼康的专业级机身
镜头都是35mm相机中的佼佼者。但严格说来尼康佳能的业余普及型镜头与专业
级镜头比较起来还有差距,其密封防尘性能、长期使用光学质量稳定性的差距就
更为明显。而且它们两家的普及型机身镜头与美能达、宾得的普及型机身镜
头并没有一些人想象的较大差距,事实上它们的成像质量和耐用性基本上都在同
一水平。多年来流行的“谁硬谁软”,“机械相机比电子相机耐用”,“AF自动调焦
相机比MF手动调焦相机的故障率高”都是经不起实践检验的东西(有机会
另文探讨)。
还是那句老话:“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喜欢尼康的名气,钱又多,当然选
尼康,讲究实用方便性价比,选佳能、宾得、美能达、国产的“两只鸟”也好。
尼康CP7900和索尼P200及佳能IXUS700定位基本相同,都针对普通大众,都没有全手动功能,但是细分一下,还是能看出三者的侧重不同,佳能主打时尚年轻男女,这是毫无疑问的,SONY主攻对其品牌忠诚度比较高的用户,因为P200在外观上的竞争优势远不如IXUS700,专业性也略逊尼康CP7900,虽然P200在画质上做的非常出色,但由于它一向以时尚产品的形象登场,部分稍微专业一些的用户对SONY缺乏认同感。而尼康CP7900则针对比较传统的胶片机用户,这些用户比较信任老牌的传统光学相机制造商,“尼康”二字在这个领域是深得人心的。
从上海市场的价格上来说,IXUS700最高,要3630元,恐日后降价的可能性不小;P200次之,也要3550元;而尼康CP7900的性价比最高,只要3350元,编辑在销售现场亲眼看到CP7900上市当天,十几台刚到的相机就被疯抢一空,犹如超市限时特价购买一般。市场对CP7900的反响非常热烈。市场就是最好的风向标,CP7900的热门程度由此可见。而前两款相机虽然没有降价,但是各有所长,无论是外观设计还是品牌都比较强势,也是目前市场中最热卖的型号。
综观目前众多高档相机,前面提到的这两类在特点和功能上可谓各有千秋,优缺点分明。如果你是消费者你会选那一种?问我?我也不知道……真的,绝对不知道……。最重要的是要看你自己的需求。如果是普通用户,如果没有太高的专业拍摄需要,不妨购买价格相对便宜、携带更加轻便的800万像素准专业数码;如果涉及商业和工作的需要,就买普及型数码单反,总之要根据经济实力和实际需要来选择,理智消费、量力而为。
比较 高端数码vs低端单反
DC取代传统相机的战斗早已获得了全面胜利,而数码单反因价格和技术的限制,彻底击败传统单反的时代还远未到来。但普及型数码单反的出现无疑让人们重新燃起了数码单反普及的希望,出于利益的考虑,将会有更多的厂商涉足这一领域,激烈的竞争会给普通消费者带来更多实惠。
800万像素高端准专业相机领域的争斗同样不会在短时间内偃旗息鼓,各大巨头既要相互提防对手的威胁,还要共同防范普及型数码单反的“反攻”,既要各自为战,又要合纵连横,竞争的激烈程度绝非一两句话所能说清道明。
今年的数码单镜头反光相机市场是由佳能与尼康引爆的。首先,佳能在高端市场强势发布了,数码单镜头反光相机历史上最强的体育新闻专用机身佳能EOS 1D MARK II。接着,尼康眼看自己在高端由于缺乏技术无法斗得过佳能公司,便在中低端数码单镜头反光市场展开战线,推出了性能指标很不错的D70,一举杀进一直由佳能300D独占的低端入门级数码单镜头反光相机市场。
由于今年EOS 1D MARK II与尼康D70的发布,使得大家更加关心数码单镜头反光相机市场。在这里,我们特意为大家献上了佳能与尼康中高端数码单反机身的画质比较。尤其是让大家看看,佳能与尼康在各自的光学感光元件领域中的发展情况。在光学感光元件上,佳能自发研究了大面积的CMOS感光元件,加上其独有的DIGIC芯片去控制杂讯,使得佳能DSLR的成像质量一直比众人称赞。尼康公司在先依靠柯达,后依靠索尼的情况下,也推出了自己开发的LBCAST感光元件,在早前的尼康推广会上,代表尼康方面的技术人员也在会场公开承认,在现在的三大感光元件中(CMOS,CCD,LBCAST),CMOS与CCD都比另外一者成像要好,不过尼康的LBCAST成本之中最低的,可因为某些原因,尼康不能对其大肆推广。
㈡ 高州秋林医院和高州第三人民医院是同一医院吗请问精神分裂病通常要治疗多长时间才完全康复
您好,
精神分裂症的愈后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以及各方面的因素来决定, 精神分裂症病因复杂症状多样,治疗方法也因人而异,切不可乱用药。由于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情反复,比较容易复发的疾病,因此采用传统的西药治疗只能是控制,无法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专家建议采用中医对患者进行整体调节,并在此基础上分型对症治疗,会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有很大一部分患者是可以临床治愈的!
治疗精神分裂症应该到正规专业医疗机构。
祝早日康复。
㈢ 幻想嘉年华里的两个人物没有见过
你指的是图片里前两个女的吧,那是fate hollow ataraxia出场的两个女角色,白头发的叫卡莲.奥尔黛西亚,西装的叫巴泽特·弗拉加·马克雷密斯
卡莲.奥尔黛西亚
カレン オルテンシア(Caren Ortensia)
年龄:官方未给出 (不过其母亡故之时卡莲满一周岁,而当时是第四次圣杯战争的三年前。第四次圣杯战争离第五次为10年。所以推算F/HA中出场的年龄为14到15岁。)
身高:156cm
体重:40kg
三围:B75 W54 H77
血型:不明 生日:不明
简介
着名AVG游戏Fate/Hollow ataraxia的女主角,把握再现的圣杯战争的关键的人物。 代替前作中死亡的幕后黑手言峰绮礼被教会派遣到冬木市,成为Lancer跟基尔加美什的Master。
经历
出生在欧洲南部的共和国,母亲生病虚弱,在产下她后的第二年死亡。在记录里是被强盗所杀,但实际上是自杀。オルテンシア在其母亲的母语(法语和西班牙语是 Hortensia,意大利语是Ortensia)中的意思为紫阳花。カレン是取自父亲的母语,可能是“可怜”的意思。父亲在游戏中没有明言,但从种种迹象来看言峰绮礼的可能性很高。 因其母亲的自杀违背了教会的教义,所以她的诞生被认定是罪孽而没有给予应有的洗礼。 其后被一位严格的神父收养,一同生活了八年。养育费虽然由神父保管但是一为省钱二不让她太聪明没有让她上学,而是让她作为教会的助手。神父说过在迎来幼年期的洗礼之前是不能给予神的祝福的。 在她九岁的时候身体出现了圣痕,承认了自身的失败的神父将她移送到建于深林之中既像城堡又像监狱的西多修道院。因为圣痕显示出她的体质,认识到她的价值的圣堂教会将她当作兵器交给西多修道院保管。但即便是拥有如此稀有价值的她,教会仍然拒绝让她分享神的祝福,到头来还是没有给予她洗礼。 现在的身份为一名修道女,圣堂教会为了对参加圣杯战争的魔术师们进行调查&监督而派遣她来冬木市。主要的目的是查明在冬木市再现的圣杯的波动。作为冬木教会的后任代理, 本来她还不够资格,于是教会以附带期限 (最长两年左右)为条件委任她为冬木教会的司祭代理。 虽说是代行者但并没有相应的实力跟权限,只是调查的话见习生也能胜任,也不擅长魔术。原本只是作为驱除悪魔的助手,并没有被授予驱除恶魔的式典跟秘迹,只是跟随着驱魔师而已。主要任务是凭借身体出现的灵障来判断对象是否隐藏有恶魔。 接近恶魔的话就会自动再现灵障,亦即被虐灵媒体质,也可以称作慢性恶魔附体吧。因为她的这种体质,就如同受伤一样全部承受。
其它
战斗的时候是使用マグダラ的圣骸布。被虐灵媒体质的缘故,根据周围恶魔的不同会变成相应的攻击水平。不过本人并不擅长战斗,主要任务是担任驱除恶魔的雷达。如果跟认真的远坂凛战斗的话没有胜算,不过动用权力跟毫不留情的精神攻击的话说不定战斗在开打之前就被取消。 夜间所穿的衣服是驱除恶魔用的战斗服。本来就没有裙子,是她从祭祀的仪式用衣服中选出并加以改进,本来的用途是诱惑男性,以此来引诱魔并接受侵犯。据本人所述她是被魔而不是被人侵犯,所以被附身的人没有罪。因此跟多位男性交合过,自己也感觉到自己做的事情跟娼妇接近的事实。 看似沉默寡言其实是个毒舌女,她的发问往往伴随着严厉的嘲弄语调,就连前作中某位目中无人的暴君也不敢正面招惹而是避之大吉。兴趣是锻炼自己的长处,擅长弹奏风琴,特技为祈祷跟驱除恶魔。不喜欢野蛮的男子。喜欢吃加了很多调味料的菜。 全身因包裹绷带而附有消毒药水的气味,所以白天一般待在冬木教会里,能不出去就不出去。虽然从外表上看身体没有什么不过里面的一些机能已经失去。例如,右眼的视力其实没有,味觉也逐渐稀薄。因此对她来说能尝到味道的话,即使辣到能让人身处地狱也会觉得如同置身于天国一般。 到现在为止似乎是无所事事的活着,来到冬木市后喜欢看到幸福的人们转为失望的表情,特别喜欢往有伤心往事的人的心口撒一把盐,怀疑是受她父亲的遗传影响。 冬木协会赴任之后看似将远坂凛跟间桐樱当作前辈般仰慕,其实是戏弄她们找乐子。
游戏中
将自己的存在带入不存在于四日循环中的言峰绮礼(在Fate/Hollow ataraxia里不管那个时间段都没有他生存的世界)。在故事里的并非她本人,而是名为カレン?オルテンシア的“情报”。这个カレン不需要retry就可以存在于四日间,四日结束后就会消失,外边的她不会继承这个记忆。数次跟士郎见面,说了很多意味深长的话。 在Fate/Hollow ataraxia的最后,陪伴“卫宫士郎(Avenger)”前往“天之逆月”,微笑着告别。 四日循环结束后,以教会装修的理由搬进卫宫家。
巴泽特·弗拉加·马克雷密斯
(バゼット·フラガ·マクレミッツ,Bazetto·Flaga·Makuremitts)
身高:172CM
体重:58KG
三围:B87 W55 H83
Servant:Lancer
赤枝骑士团——也就是库·秋林生前所属的骑士团的后裔。一月二十三日以与库·秋林相同的RUNE石耳环为触媒召唤出Servent----Lancer。
魔术协会派遣来的外来魔术师。第五次圣杯战争Lancer原来的Master,魔术协会的ミスティック(Mystic,神秘主义者)。使用Rune战斗。男装丽人,穿着西装的大姐姐。作为魔术师的技量达到A+。为人刚强,有时又会显示出笨拙的真实一面。第五次圣杯战争开始时为23岁。出身于可以追溯到神代的古老魔术师家系。拥有[传承带菌者(Gods Holder)]的别名,同时也是其家族的魔术特性。当成人时冠以フラガ的名字。
特技为训练。喜欢赌博、棋盘游戏(指跳棋、国际象棋等)和硬纸板游戏(如大富翁,risk等),讨厌突然而来的休假。意外地不喜欢新年初诣等各式各样的传统仪式,逃避的原因是以前拿到凶签后做什么事都失败,以至对参拜之事感到不安。天敌为言峰绮礼跟カレン·オルテンシア(卡莲·奥尔黛西亚)。
小时候居住在港市。幼年时候因害怕失去什么东西而无法好好地享受童年快乐。对书房里的库·丘林的传说很热衷,就连做梦也想着他的事迹。15岁步入社会,不顾双亲的反对加入魔术协会,受到热烈的欢迎。不过那只是形式上的礼貌,实际上她并没有居住的地方。尽管如此仍然不断去完成任务,完成的任务越多就越会受到人们的注意,总有一天会出人头地,接受了封印指定的执行者这一麻烦的职务。曾经奉命消灭由爱因兹贝伦制作,预定作为失败品废弃但逃了出去来到人居住的城市的homumculus。当时由于巴泽特自身不成熟的缘故陷入苦战。
受命捕捉被列为封印指定的魔术师,使用バリバリ武斗派的格斗技巧。魔术、格斗两方面的技量都很优秀。主要是使用体术战斗,战斗时用刻有Rune的皮手套负责保护。拳跟脚,膝盖,抓的前面都刻有硬化的Rune。反过来说,对开锁这种琐碎小事很头疼,要是按钮操作的话不管是触摸屏还是其它什么的都会坏掉对战斗以外的事情没有什么太多的感情。对男人不大感冒,因工作的需要有屏蔽干涉的经验。
装フラガラック(Flagalac,逆光剑)的袋子是随身携带着的,以球形收纳。 フラガラック是巴泽特将自己的血滴在宝石里,以秘法制作并放置在地下室一个月。一年能做的数量是十个。 六年前,言峰绮礼作为教会的代行者奉命去封印企图利用尸体再现灵魂的魔术师,这对冤家对头的初次见面就是在那时。其后虽然两人发生了几次冲突不过绮礼一直协助她,并没有把两人间私下的竞争上报给组织。绮礼一次也没有依靠巴泽特帮助。第五次圣杯战争身为监督的绮礼向上级推荐她参加。圣杯战争开始前八天到达冬木市,居住在幽灵洋馆(双子馆)里。曾命令Lancer去进行侦察活动。其后绮礼以“有事商量”来访。相信言峰的巴泽特掩藏喜悦欢迎他,结果却被欺骗。打倒巴泽特的绮礼趁着Lancer外出侦察之时斩下了刻有令咒的左腕,夺取令咒。绮礼并没有杀她而是任其自生自灭。
在濒临死亡之际其“不想死”的愿望得到了Avenger回应而与Avenger结下契约,在FATE/HA的“梦与现实的四日间”活跃着。 随着经历的积累,终于察觉自身处境的异样,并回忆起自己遭袭以及和Avenger契约的真相。但出于对现世的绝望,拒绝终止无限的四日,而宁可在虚假的世界里活下去。在故事最后,其徘徊在圣杯里的灵魂被Avenger说服,重拾向未来迈进的勇气并终止了四日循环。 现世中的巴泽特在假死半年后,事实上是被卡莲发现和救助,最终苏醒过来。 出身于被称为传承保菌者的魔术师家系,携带以后发先至、一击必杀为概念的迎击宝具——斩击战神之剑,加上本身出色的体术和魔术,具有同英灵正面对决的实力。有“人间兇器”的称号。 虽然外在强悍但内心非常软弱。与言峰绮礼在某次任务中相识,并很快对后者产生信任和倾慕的感情。对于来到远东参加圣杯战争抱有很大期待也是因为言峰的缘故。
㈣ 我的银戒指钻掉了,想在哈尔滨找一家首饰维修店,秋林远大那边找了半天找不到,求高人指点
贵金属价格不是可以随意揣测的,贵金属投资银行就有,不建议盲目投资白银,投资有风险从业需谨慎,各大银行都有咨询,不建议被骗。鄙视金融广告
2014年11月9日交易价开盘到3.10元左右,首饰白银5元左右;
投资有风险从业需谨慎,鄙视广告,鄙视某些助纣为虐的知道管理员
谨防类似“兴邦”案和黄金佳非法集资广告
如需图片核实,请追问
㈤ 哈尔滨秋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历史
1、百年秋林“会计凭证”装订今变脸了
在秋林无论财务部还是档案室,你都会发现秋林传统的“会计凭证”装订方法变样了。过去卷宗里面报销凭证分上下两排,从2006年起,根据市里统一要求改装订成单排。要说原来的装订方法有它鲜为人知的历史。
1908年9月,秋林大楼竣工投入使用。公司办公用具木材等都是由俄国海参崴的秋林公司运来的,这些材料用量较大,主要用于书柜、桌椅、镜柜、地钟等办公设备。秋林公司所有办公家具都有徽标俄文代号,由俄罗斯工匠精心制作。例如:老秋林“会计凭证装订机”由深栗色木制、铁制 、铜制结构组成,工艺考究,设计富有专业实用性。它身高117厘米,体宽48厘米,长度36厘米,正面有8个抽屉。机身台面酷似工字型螺旋浆,扶手由两个铜球组成,中间夹层自带压板,起到积压“凭证”作用,至今其保存仍完好无损。
国营秋林公司成立后,因分公司遍布全国各地,各种财务统计报表、凭证全部需要汇总到总公司——哈尔滨,工作量非常大,公司设专人将全年会计凭证、报表等,就用这台“老古董装订机”来装订,其它部门有厚卷宗时也用这台机器来装订。那时,财会科记慧卿专门负责装订,她装订得非常精细,卷宗四边有棱有角,靠书立的一侧用纸壳垫平,然后再用装订板积压,平整之后再进行装订。
这种传统的“会计凭证”装订方法虽然在今天已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但这台装订机却留下了时代的印记,见证了秋林的发展。
记忆,透过秋林橱窗… …
不知有多少人知道秋林的名字,更不知道有多少人了解秋林的橱窗艺术,说起秋林的橱窗至少应追溯到十九世纪初,其演化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秋林橱窗有过最辉煌的年代…….
秋林橱窗的早期雏形
十九世纪初的秋林洋行是一幢了不起的宏伟建筑,虽在众多建筑艺术经典中她略显微不足道,但整体艺术造型具有典型的“巴罗克”风格,古朴优美,受到各界瞩目;店面的橱窗像一串璀璨的珍珠闪烁着它独有的风彩。日俄战争之后,随着清政府应准开放哈尔滨商端口,欧美列国资本家,银行家和宗教文化人氏纷至沓来。一个资本主义殖民地社会的高消费阶层日益膨胀,于是秋林洋行突出了高档商品的经营,与欧美市场结成姻缘,风潮流行商品成为秋林洋行的主流,橱窗展示有:英国与波兰的呢绒毛料、美国的食品和裘皮大衣、法国的白兰地酒、香水化妆品等举世驰名国际市场的名贵百货搜罗备至,十足洋味,显现一斑。
2、秋林橱窗风格的衍生与发展
1953年10月中国国营秋林公司建立后,广告装潢技师陈镜清和工艺美术师韩宗礼成为秋林第一代广告美工。讲述秋林橱窗我们自然会想到橱窗的设计者们:韩宗礼从六十年代起设计制作了百余面橱窗,其代表作有:“小喇叭开始广播啦”等。这在当时都是较高水平的橱窗设计。1965年全市橱窗总结大会上,市领导对秋林公司橱窗的评语是“丰满艺术”。
七十年代末,橱窗广告设计工作量日益增加,公司陆续选聘了一些年轻美工,笔者也曾因酷爱写画荣幸地加入了这一工作行列。记得那时广告室主任是宋鸿滨,是他一点一滴传授了我们很多美工技艺。我虽然在广告室短短工作了几个月,但对那段记忆却久久难以忘怀。秋林橱窗辉煌的历史激发我提笔抒怀。
1987年,在全国首届金橱窗评比中秋林公司一家夺得三块奖牌。同年,由秋林集团发起并组织了东北4城市首届橱窗装潢陈列评比活动。刘新良设计的“化妆品”橱窗获得了唯一的一等奖,李维、李中田、韩宗礼和赵冬明分别荣获二、三等奖。特别是由全国金橱窗评选委员会主编,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商业橱窗艺术》一书收录了我公司8件橱窗作品,李维的作品还被选作封面图片。
到了九十年代,秋林橱窗艺术水平达到了鼎盛时期,是奖项获得最多的年代。1990年6月秋林5面橱窗在全市同行业的176面橱窗评选中全部获奖。专家认为这些橱窗设计作品如同一幅幅立体的画,形成都市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其水平可与国内外一流橱窗嫓美。8月31日秋林公司受省政府委托进军京城,承担了亚运会购物中心黑龙江馆的设计任务。孙陆、李维带领广告室美工人员全力以赴投入设计工作。在被中外宾客誉为“东方乐园”的亚运会购物中心,黑龙江参销团精美而独特的场馆装潢设计象磁石吸引着无数双眼睛;驰名中外的哈尔滨冰灯、冬泳、狩猎等在皑皑白雪映照下多姿多彩,给人们增添了无尽的遐想;罗马式圆拱回廊、哥特式造型建筑,雄浑而古雅,使人仿佛步入异国他乡:“真是一首凝固的诗啊!”我省是在全国38个参销团中唯一一个由基层企业承担全部统筹性工作的省份,最终我省获得了最佳场馆设计奖。
1995年,我公司参加了全国第四届优秀广告作品评选活动,选送作品10件,获奖作品5件,约占商业橱窗类获奖总数的五分之二。李维等分别获得优秀奖和地区发展奖。这是继1987年全国金橱窗评选活动以来,第五次获得的全国性大奖,与会同行及专家们不断投来赞叹的目光,在他们的眼里,秋林橱窗如同美丽的太阳岛一样美妙动人。《中国广告》总编陈梁和哈工大教授吴士元一致赞扬秋林的作品说:“格调如此独特,真不容易”!
1996年,在国际羊毛局举办的橱窗创作大赛中,赵东明一举夺得了大陆唯一的银奖。这在中国以及东南亚地区设计界引起凡响。同年,“秋林花车”又在《新晚报》组织的庆哈夏花车游活动中荣获“市民最喜爱花车奖”。
国内许多媒体及刊物曾相继多次对秋林的橱窗设计做了专题性报道。哈尔滨大学等一些艺术院校还聘请我们的设计人员去讲课,同时,学生们又到秋林来上实践课。这些互动性社会活动也促使我们自身的设计理念得以迅速提升。
3、秋林现代橱窗“景深”的不断延伸
商品橱窗是体现店铺形象的重要部分,是消费者的顾问和向导,它通过设计者的布置与陈列使商品的性能、特点、种类、风格等充分展现给顾客。橱窗是一种特殊的广告,而好的广告其创意是最为关键的。秋林橱窗在创意上有它独特的意境。立意非凡,设计唯美,具有相当的审美与实用价值。
秋林的橱窗艺术耐人寻味,从它有橱窗起历经百年。回顾整个橱窗艺术的发展,它无不以大气、古朴高雅、超凡脱俗而着称。橱窗的风格与秋林建筑形式、历史底蕴以及它的异国风情相得益彰,相互辉映。恩格斯的至理名言是“一切事务都要纳入一定的历史范畴”,我们重温秋林成长的历史,正是为了开拓秋林更加璀璨辉煌的未来。现今的秋林公司店堂格局更加宽敞明亮,室内装饰设计更具有视觉吸引力,“记忆、变化、成长”历史画廊,共享空间令人神怡的抽象装点,处处体现了企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感染力。顾客到秋林不仅仅是为了购物,同时也是在欣赏和咀嚼商业文化的历史洗礼与积淀。
同样,秋林橱窗的艺术魅力会不断溶入现代设计元素与理念得以升华。这是我们所期待和为之奋斗的目标,富有生机的秋林文化将再度成为这个城市的亮点,重振雄风,共穰奭尊。
4、史话:秋林公司商办工业
秋林公司的商办工业具有悠久历史,早在上世纪初秋林建立伊始,即开办了茶叶加工厂,随后又开办了卷烟厂、葡萄酒厂、灌肠厂、油漆颜料厂、肥皂化妆品厂、服装加工厂等许多生产生活资料的工厂。进入20年代后,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秋林公司又开办了机械工厂和各种维修配件安装公司,生产发动机、农机具以及肥料等生产资料。解放前,虽称以百货店为主营的秋林公司,从其交易额上来看,工业生产长期以来占有主要地位。
秋林洋行的经营,商业与工业并重。前店后厂所生产的食品是沿用欧洲的传统技术工艺,使用中国地产原料制造的,产品质量堪与欧洲媲美,曾多次获伦敦、罗马、伯力、中东铁路出口展览会的优质产品金质奖牌。因产品久负盛名,秋林赢得了广阔市场,攫取了可观利润。
1953年国营秋林公司建立后,总公司仍设在哈尔滨。哈尔滨有南岗和道里两家百货店,开设有面包点心糖果厂、葡萄酒、伏特加酒厂和服装工厂;在沈阳、大连、满州里设有分公司,经营百货店和附属工厂。总公司对分公司和在哈尔滨的企业进行垂直领导。当时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归口的原则,秋林以经营百货店为主,同时经营必要的商办工业,这样就继承并保持了原秋林公司具有欧洲传统风味的工业产品。在国营秋林公司建立的1955年,其产值大幅度提高,占商店同年销售总额的24.2%,是商店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秋林自产食品,均按定额标准配料,经过一定的工艺流程生产,保持了欧洲传统风味,每批产品出厂前均经化验员进行化验签证合格,报交经理签字,否则不准出厂。秋林公司酒厂生产的“珍珠牌”伏特加酒,曾是1960年以前国务院接待外宾所常年需要的品种。做为前店后厂的生产供应,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其生产指标获得很大发展。
秋林公司的商办工业不仅是商店的经营特点,更是保持哈尔滨市风味传统产品的为数不多的厂家。现今秋林公司的食品无不与早期秋林的传统产品工艺有着渊源。秋林仍然保持前店后厂的优势,我们希望在充分利用秋林商誉优势的同时,能够促进秋林“老字号”特色产品和服务,进一步强化名店名品的经营特色,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共赢。
1867年 俄国人伊万·雅阔列维奇·秋林在前苏联伊尔库斯克创建秋林公司,时为“托拉斯”企业。
1900年 在哈尔滨设立了分公司,命名为“秋林洋行”,是中国东北地区早期经济实力雄厚的外国工
商联合企业。
㈥ 如何拍照才能拍出深秋浪漫法式风
秋意人像照,就要学会跟秋天“互动”
可以和挂满秋叶的树枝“合影”,也可以捡一片秋叶做点缀,还可以把玩一下满地的“秋色”,甚至你可以用秋叶摆出各种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