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个人所得税,年终奖计算问题,具体如图
一、年终奖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国税发[2005]9号文件基本规定是:“纳税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应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
二、年终奖个人所得税计算方式:
1、发放年终奖的当月工资高于3500元时,年终奖扣税方式为:年终奖*税率-速算扣除数,税率是按年终奖/12作为“应纳税所得额”对应的税率。
2、当月工资低于3500元时,年终奖个人所得税=(年终奖-(3500-月工资))*税率-速算扣除数,税率是按年终奖-(3500-月工资)除以12作为“应纳税所得额”对应的税率。
三、这里我们以一个示例进行计算演示:
小王在2013年12月工资6000元,同时领到2013年的年终奖20000元,当月所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如下:
1)当月工资个人所得税=(6000-3500)*10%-105=145元
2)年终奖个人所得税=20000*10%-105=1895元
当月个人所得税总额=145+1895=2040元
四、员工当月的工资薪金超过“3500”元,再发放的年终奖单独作为一个月的工资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作为一个月计算时,除以12找税率,但计算税额时,速算扣除数只允许扣除一次。
例一:赵某2013年1月工资5000,年终奖24000,无其它收入。
赵某工资部分应缴纳个人所得税:(5000-3500)*3%=45元
赵某年终奖(24000)部分应缴纳个人所得税计算:
先将雇员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即:24000/12=2000元,
再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105.
赵某年终奖24000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24000*10%-105=2295元。
赵某2013年1月份应缴纳个人所得税2340元。
五、员工当月的工资薪金不超过3500元,再发放的年终奖单独作为一个月的工资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但可以将全年一次性奖金减除“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后的余额,作为应纳税所得额。其中“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以收入额扣除规定标准的免税所得(如按规定缴纳的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后的数额。
例二:钱某2013年1月工资2000,年终奖24000,无其它收入。
钱某当月工资2000元,未超过费用扣除标准3500元,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钱某2013年1月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为3500-2000=1500元。
钱某年终奖24000元,先减除“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1500元)”,22500元为应纳税所得额。
22500除以12个月,即:22500/12=1875元,
再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105.
钱某年终奖24000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24000-1500)*10%-105=2145元。
钱某2013年1月份应缴纳个人所得税2145元。
六、员工一个年度在两个以上单位工作过,只能按照国税发[2005]9号文件规定,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对每一个纳税人年终奖计税办法只允许采用一次,纳税人可以自由选择采用该计税办法的时间和发放单位计算。
该条款的要点是:
1,一个员工2013年1月发放的年终奖适用了除以12找税率的优惠计算政策,2013年其它月份就不能再适用了。
2,一个员工一年一次,在两处以上取得年终奖,也只能适用一次。
3,员工即使工作时间不足12个月,也可以适用一次。
例三:孙某2012年1-3月在石油企业工作,2012年4-8月跳槽到电信企业,2012年9月至今跳槽到房地产企业工作,
如果孙某2012年12月在房地产企业取得工资5000,年终奖24000,其它无收入,虽然钱某只2012年在房地产企业工作4个月,但其应缴纳个人所得税与例一赵某相同,即当月工资部分应缴纳个人所得税45,年终奖部分也是除12找税率,应缴纳个税2295元。
房地产企业计提年终奖时,计提、发放会计处理同例一。
七、员工同一月份在两个以上单位取得年终奖,可以选择一个单位的一次性奖金按照国税发[2005]9号文件优惠办法计算,从另一单位取得的年终奖合并到当月工资薪金项目缴税。
国税发[2005]9号文件规定:“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对每一个纳税人,该计税办法只允许采用一次”。如果同一个人同月在两个企业都取得了年终一次性奖金,纳税人在自行申报时,不可以将这两项奖金合并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享受一次性奖金的政策;对该个人按规定只能享受一次全年一次性奖金的优惠算法。
例四:李某2013年1月工资5000,取得本企业发放的年终奖24000元,另取得兼职单位发放的年终奖6000元,无其它收入。
李某本企业年终奖(24000)部分应缴纳个人所得税计算:先将雇员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即:24000/12=2000元,
再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105.
李某本企业年终奖24000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24000*10%-105=2295元。
李某取得的兼职单位发放6000元年终奖应合并到李某当月工资薪金中计算缴纳。如果兼职单位按发放年终奖计算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了个人所得税6000*3%=180元。
李某在本企业取得工资5000元,本企业代扣代缴(5000-3500)*3%-=45元个人所得税。
年终汇算清缴,李某工资部分应缴纳个人所得税:(5000 6000-3500)*20%-555=945元
八、网上有个人所得税计算器,你可以自己试一试
‘贰’ 年终奖优惠政策有哪些
1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符合《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的通知》规定的,在2021年12月31日前,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
2自2022年1月1日起,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应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3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一次性补偿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
财税〔2018〕16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总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税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局:
为贯彻落实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现将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衔接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关于全年一次性奖金、中央企业负责人年度绩效薪金延期兑现收入和任期奖励的政策
(一)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符合《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5〕9号)规定的,在2021年12月31日前,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以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除以12个月得到的数额,按照本通知所附按月换算后的综合所得税率表(以下简称月度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单独计算纳税。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也可以选择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纳税。
自2022年1月1日起,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应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二)中央企业负责人取得年度绩效薪金延期兑现收入和任期奖励,符合《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中央企业负责人年度绩效薪金延期兑现收入和任期奖励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7〕118号)规定的,在2021年12月31日前,参照本通知第一条第(一)项执行;2022年1月1日之后的政策另行明确。
二、关于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政策
(一)居民个人取得股票期权、股票增值权、限制性股票、股权奖励等股权激励(以下简称股权激励),符合《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股票期权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5〕35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票增值权所得和限制性股票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5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有关税收试点政策推广到全国范围实施的通知》(财税〔2015〕116号)第四条、《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完善股权激励和技术入股有关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6〕101号)第四条第(一)项规定的相关条件的,在2021年12月31日前,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全额单独适用综合所得税率表,计算纳税。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股权激励收入×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二)居民个人一个纳税年度内取得两次以上(含两次)股权激励的,应合并按本通知第二条第(一)项规定计算纳税。
(三)2022年1月1日之后的股权激励政策另行明确。
三、关于保险营销员、证券经纪人佣金收入的政策
保险营销员、证券经纪人取得的佣金收入,属于劳务报酬所得,以不含增值税的收入减除20%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收入额减去展业成本以及附加税费后,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保险营销员、证券经纪人展业成本按照收入额的25%计算。
扣缴义务人向保险营销员、证券经纪人支付佣金收入时,应按照《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管理办法(试行)》(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61号)规定的累计预扣法计算预扣税款。
四、关于个人领取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的政策
个人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领取的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符合《财政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年金 职业年金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13〕103号)规定的,不并入综合所得,全额单独计算应纳税款。其中按月领取的,适用月度税率表计算纳税;按季领取的,平均分摊计入各月,按每月领取额适用月度税率表计算纳税;按年领取的,适用综合所得税率表计算纳税。
个人因出境定居而一次性领取的年金个人账户资金,或个人死亡后,其指定的受益人或法定继承人一次性领取的年金个人账户余额,适用综合所得税率表计算纳税。对个人除上述特殊原因外一次性领取年金个人账户资金或余额的,适用月度税率表计算纳税。
五、关于解除劳动关系、提前退休、内部退养的一次性补偿收入的政策
(一)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一次性补偿收入(包括用人单位发放的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3倍数额的部分,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单独适用综合所得税率表,计算纳税。
(二)个人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而取得的一次性补贴收入,应按照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至法定离退休年龄之间实际年度数平均分摊,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单独适用综合所得税率表,计算纳税。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一次性补贴收入÷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至法定退休年龄的实际年度数)-费用扣除标准〕×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至法定退休年龄的实际年度数
(三)个人办理内部退养手续而取得的一次性补贴收入,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有关政策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9〕58号)规定计算纳税。
六、关于单位低价向职工售房的政策
单位按低于购置或建造成本价格出售住房给职工,职工因此而少支出的差价部分,符合《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单位低价向职工售房有关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7〕13号)第二条规定的,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以差价收入除以12个月得到的数额,按照月度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单独计算纳税。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职工实际支付的购房价款低于该房屋的购置或建造成本价格的差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七、关于外籍个人有关津补贴的政策
(一)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间,外籍个人符合居民个人条件的,可以选择享受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也可以选择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若干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1994〕20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外籍个人取得有关补贴征免个人所得税执行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7〕54号)和《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外籍个人取得港澳地区住房等补贴征免个人所得税的通知》(财税〔2004〕29号)规定,享受住房补贴、语言训练费、子女教育费等津补贴免税优惠政策,但不得同时享受。外籍个人一经选择,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得变更。
(二)自2022年1月1日起,外籍个人不再享受住房补贴、语言训练费、子女教育费津补贴免税优惠政策,应按规定享受专项附加扣除。
八、除上述衔接事项外,其他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继续按照原文件规定执行。
九、本通知自2019年1月1日起执行。下列文件或文件条款同时废止:
(一)《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征免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1〕157号)第一条;
(二)《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股票期权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5〕35号)第四条第(一)项;
(三)《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单位低价向职工售房有关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7〕13号)第三条;
(四)《财政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13〕103号)第三条第1项和第3项;
(五)《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认购股票等有价证券而从雇主取得折扣或补贴收入有关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8〕9号);
(六)《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保险企业营销员(非雇员)取得的收入计征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8〕13号);
(七)《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经济补偿金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9〕178号);
(八)《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国有企业职工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一次性补偿收入征免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0〕77号);
(九)《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5〕9号)第二条;
(十)《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保险营销员取得佣金收入征免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6〕454号);
(十一)《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股票期权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国税函〔2006〕902号)第七条、第八条;
(十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中央企业负责人年度绩效薪金延期兑现收入和任期奖励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7〕118号)第一条;
(十三)《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提前退休取得补贴收入个人所得税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6号)第二条;
(十四)《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证券经纪人佣金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45号)。
附件:按月换算后的综合所得税率表
财政部 税务总局
2018年12月27日
‘叁’ 你拿过最高的年终奖是多少详细说明
我拿过最高的年终奖是1万左右。这是我工作以来拿的最多的一次年终奖。
‘肆’ 没有年终奖,日本人为什么还会期待公司年会
这是阶级分明的日本社会里极其有限的可以暂时放下级别的场合。
财经天下(ID:cjtxzk)文|沐兰
编辑|周春林
插画|晁春彬
转眼间又是一年过去了。日本人只过元旦不过春节,于是11月底便开始酝酿着过年的气氛,商家更是卯足力气大力推销。那么,岁末年初什么广告最常见?不是促销打折,也不是烟酒礼品,而是药:肠胃药、护肝药、解除头痛的药、迅速提神的口服液??因为从日历翻到12月的那一天开始,日本的公司人就要醉醺醺地喝上一个月的酒!
就像中国公司要吃“团年饭”“尾牙”,日本也有“忘年会”,而且不止一场。各个部门,关系好的同事,重要不重要的客户,同乡同学同好??各种人际关系的组合都要在12月里好好喝一场。喝醉了才是名副其实的“忘年会”――这一年好与不好都要忘掉,才能迎接新的一年。
据说在日本的古代,天皇等贵族每到年底都聚在一起写诗,因为写得太开心简直忘记一切,所以起名叫“忘年”。老百姓一听,哟,这么高兴,那咱们也得“忘年”一下!可是,老百姓不会写诗怎么办?怎么能聚在一起还特别开心呢?那就喝酒吧。喝到醉醺醺,啥都忘干净。“忘年会”的习俗就这样流传下来。
一到年底,日本所有的餐厅也都推出各种忘年会套餐。重要的不是吃什么菜,而是在套餐中包含了不限量的酒水。不过,精明的商家也一致地把晚上划分出两个时间段,一般两到三个小时一场。喝完请君离开,下一批客人还等着就座。
我刚参加了EMBA东京校友会的忘年会,组织者包下了一个手工啤酒的小酒馆。老板把所有座位都拆了,大家围着桌子站着喝才勉强把所有人都塞进酒馆里。食物一大盘一大盘地放在旁边,啤酒不限量。平时味道颇好的餐饮此时也完全失去了水准,不过大家都只顾着喝酒,根本尝不出味道的好坏。增加收入的同时大幅降低成本,我怀疑日本餐饮业全年的利润都来自这一个月的忘年会。
最神奇的是,我们的时间段一到,店家就毫不客气地下逐客令:五分钟内必须离开。一改日本服务业的礼貌,所有服务员都停止工作,笔直站成一排督促我们离开,还不断强调:必须在五分钟内全部离开!因为他们要用十分钟清理布置场地,迎接下一批客人。我们一群人手忙脚乱,连大衣都来不及穿好就仓皇地被赶到了路边。
不过绝大多数人对此都毫无意见,因为不少人也需要在一个晚上赶两场忘年会。毕竟,忘年会越多证明自己人缘越好。谁要是在12月里还得一个人回家,或者第二天上班时不是一脸宿醉未醒,那简直就是最可怜的失败者。
我却是个非常不喜欢参加忘年会的例外。食物难吃,人多而杂,大家都像喝水一样喝酒直到把自己灌醉。走在回家路上,几乎每天都会在一向整洁的街道上看到呕吐的痕迹,让我非常厌恶。但,日本人简直要爱死忘年会了,因为这是阶级分明的日本社会里极其有限的可以暂时放下级别的场合。借着醉酒,指着老板的鼻子破口大骂都可以。
我们公司就有位娇小温柔的女同事,每次忘年会喝醉以后骂老板“八格牙路”,极其彪悍。去年的忘年会上,老板端着酒杯敬她,夸她某某项目做得好,她一拍桌子打断老板的话,怒道:“给老娘闭嘴!甭说这些没用的,直接给老娘加工资啊!”我当时就坐在她旁边,看到这一幕简直震惊得石化了。但我观察了此后的这一年,工作中她还是对老板毕恭毕敬,与同事正常友爱,老板对她照旧该奖励奖励该指责指责,在忘年会上发生的一切都仿佛根本就不存在。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还有一点让我不大喜欢日本的忘年会,就是没有物质的实惠。咱们国内的尾牙绝大多数时候也吃得不好,但是有红包拿啊,有抽奖啊!日本的忘年会大多没有这些。我和一位中国朋友今年参加了特别高大上的一场忘年会,几乎请了一个小型的室内交响乐团现场演奏,各种布置都是美轮美奂。大家都穿着晚礼服,觥筹交错,言笑晏晏。快结束的时候,举办方的朋友得意地说这场年会花了巨额的预算。听到那个惊人的数字之后,我和中国朋友异口同声地撇着嘴用中文吐槽:哼,花这么多预算,也不知道安排个抽奖么?唉,还是国内的年会好啊!
日本有没有奖励员工去外地旅游顺便开年会的豪气公司呢?当然有。但有一个很奇怪的仪式,就是要穿公司的制服,扯着公司的旗子,在地标性的风景或建筑前合影表示到此一游。
我最近看到新鲜出炉的一张照片,就是一位朋友和他同事在着名温泉举办忘年会后,特地穿上公司的制服,以富士山为背景拍摄的合影。为了拍到日出东方金色朝阳洒满富士山积雪的山头,我猜他们一大早出发才能赶到这绝妙的拍摄点,所以照片里一半的人完全是一脸困倦,还有一半是宿醉后必须早起的苦大仇深。据说这张照片要作为重要资料发给未来一年的新老客户,我估计客户们从照片里是绝对感受不到他们的热情与活力。
我的日本朋友也问我,中国的忘年会什么样子。他们模仿着转动餐桌转盘的手势,问我是不是中国的忘年会有吃不完的美食。我说,首先,我们不叫忘年会,我们就叫年会。但是目的和意义跟日本差不多,就是一年到头辛苦了,有钱没钱大家都要聚在一起乐呵乐呵。
当然,中国五千年美食文化博大精深,我们什么时候聚会都吃得特别好。那么,怎么突出年会的特别之处呢?这就是第二点差异了:我们的年会要有很多节目。很多有名的女明星也经常被邀请到年会现场。我还给同事展示了郭台铭搂着林志玲跳舞的照片。调皮的同事把郭先生的脸部图像放满整个手机屏幕,惊叹地说:你看他的脸,多么开心啊!我们的老板没好气地说:要是让我搂着女明星跳舞,我也会这么高兴的。
为了刺激一下我的老板,我又展示了阿里巴巴的年会照片。从白雪公主到迈克尔.杰克逊,连马云都这么不遗余力地表演。所以中国的年会上,领导要身先士卒地与民同乐。说到这,我老板的脸色已经不像刚才那么开心了。我接着说,在中国的年会上,最重要的是老板要发红包,还有抽奖。今年腾讯的年会上,有员工中了40万人民币的大奖,这可是700万日元啊!说到这里,我老板已经听不下去,直接发起一轮干杯岔开了我的话题。
不过,没有物质奖励真的一点都不影响日本人参加忘年会的开心和热情。尤其是,忘年会基本都是公司报销。反正日本公司的税高,与其交税,不如年底给大家吃吃喝喝。每个人都是喝到末班地铁回家,第二天宿醉未消地来公司,就不要指望大家能干活了。连我的上司都直接跟我说:“不要跟我谈工作,这个月我每天喝酒,大脑已经不能工作了。”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元旦。而1月和12月一样,还是每晚聚会喝酒,美其名曰“新年会”。难怪日本的财年结束是每年的4月。2月收拾心情,3月好好干活,4月才能整理完上一年的工作和财务。
至于12月和1月,要留给日本人在沉醉中辞旧迎新。
(本栏目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原标题:醉里辞旧迎新)
【本文首刊于2018年1月8日出版的第149期《财经天下》周刊】
‘伍’ 国家年终奖规定
一、单位可以不发年终奖吗?
虽然,我国劳动法没有明确规定年终奖是企业必须发放的,但是其实对于是否应发年终奖、如何发放年终奖,还是有章可循的,简而言之,即劳动合同有约定的,约定说了算;无约定但单位有规定的,规定说了算;既无约定也无规定,实行同工同酬。也就是说如果公司有约定的那就是必须发,如果约定了年终奖以各种理由不发的,那就属于违反《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需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
而且我们可以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约定的年终奖属于工资的组成部分,不发是不符合法律法规的,法律依据如下:
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工资总额是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其中奖金一项包括生产奖等。对于生产奖的范围,根据国家统计局《< 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若干具体范围的解释》,主要包括超产奖、质量奖、年终奖(劳动分红)等。
根据劳动法第五十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无权克扣或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可见年终奖也是工资的一部分,如果劳动合同里面有确定的年终奖数额,单位就应按时足额发放。
二、单位约定了年终奖不发如何维权?
我们需要注意应该看清楚劳动合同关于年终奖的条款,如果有异议的可以先同公司进行确认或者提出异议等。如果公司还是不承认年终奖或者压着不发的,作为劳动者我们需要这样维权:
1 、一旦发生争议,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或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劳动仲裁申请。
2 、若发生争议,劳动者应当注意留存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支付凭证及用人单位有关年终奖发放的规章制度、员工手册等。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陆’ 平安保险公司有年终奖吗有是怎么给的我是做外勤的。
外勤属于代理人制,与公司只是民事代理关系,并没有劳动关系,所以不存在福利报酬形式的年终奖。但平安也会发所谓的季度奖。什么是季度奖呢?就是在你平常卖保险的佣金里面预先扣掉一部分(10%左右一般),然后你等你做完几个月后,如果还在并且卖到了足够多的保险(所谓转正)后,就发你,如果你离开或者没有能够保住级别,一分钱都没有,实际还是用你的钱在忽悠你。这就是所谓的“季度奖”。
‘柒’ 2021年,公务员事业单位真的取消年终奖了吗
2021年公务员事业单位并没有真正取消年终奖,只是暂停发放,因为之前中央出了一个文件是将一些不合理的奖项取消了,比如说项目奖,招商奖等等,而并没有真正的取消,公务员正常所拥有的年终奖只是暂停发放而已,之后还会再发的。
(7)年终奖是什么图片扩展阅读:
国家公务员,是指在各级政府机关中,行使国家行政职权,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我国的国家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公务员是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坚力量,是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公仆。
主要权利
编辑播报
1、获得履行职责应具有的工作条件;
2、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处分;
3、获得工资报酬、享受福利、保险待遇;
4、参加培训;
5、对机关工作和领导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
6、提出申诉和控告;
7、申请辞职;
8、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1]
履行义务
编辑播报
1、忠于宪法,模范遵守、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
2、忠于国家,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3、忠于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接受人民监督;
4、忠于职守,勤勉尽责,服从和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和命令,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5、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
6、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守法治,遵守纪律,恪守职业道德,模范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
7、清正廉洁,公道正派;
8、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1]
法律地位
编辑播报
国家公务员
我国国家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主要由国家为他们提供工资、退休和福利等保障。
2006年,国家公务员法实施后,除行政机关外,中国共产党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民主党派机关的工作人员也纳入公务员队伍,比如组织部、宣传部、党史研究室、文献研究室等等。
公务员的法律地位是指公务员在各种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综合表现。公务员因其具有的双重法律身份而享有不同的法律地位:
一方面,公务员是公民。这一身份决定了公务员首先享有自然人的法律地位。
另一方面,公务员是国家的公务员。这一身份决定了公务员享有公务员的法律地位。
公务员的双重身份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往往会发生冲突。在发生某种法律责任的承担时应当准确加以划分。
‘捌’ 公司是如何发年终奖的
年终奖在不同的单位有不同的发放形式,除了一般意义上的红包外,有的是股票分红,有的是“双薪”,有的是提成,有的是奖金。但是企业在发放年终奖的时候考虑的并不简单,有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奖励员工们在一年当中所付出的劳动,但也有一些企业发放年终奖的时候是不得已而为之。
‘玖’ 年终奖个税优惠政策有哪些
对于全年一次性奖金,本次政策不仅延续优惠,而且按照新个人所得税法按月换算后的综合所得税率表,年终奖适用新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也将降低纳税人的税负。 同时,居民个人也可选择将年终奖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纳税,照顾到了不同个体薪酬情况的适用税率差异。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二条: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