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寒潮预警升级为橙色,不同分级的预警都有什么区别
不同级别的预警表示不同等级的寒潮程度。寒潮蓝色预警一般指的是寒潮预警,是气象部门通过专业的检测在寒潮还没有来临的时候就做出了预防信号。有了这种寒潮预警以后,人们能够更好地做好防寒准备,寒潮蓝色预警信号是寒潮预警信号中的第一级别。
中国有着非常辽阔的国土面积,所以各个地区的气温会有一定的区别。寒潮来临时,北方等一些靠近北部的沿海地区地区可能会受到更为严重的影响。所以人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实时关注天气情况,预防寒潮带来的损失。
2. 预警级别的颜色是什么
预警级别颜色一般都有蓝、黄、橙、红四种颜色等级,严重程度依次加重,分别表示一般、较重、严重、特别严重,蓝色为最低级别预警,红色为最高级别预警。
蓝色预警
暴雪蓝色预警信号:12小时内降雪量将达4毫米以上,或者已达4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影响。
台风蓝色预警信号: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或者阵风8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暴雨蓝色预警信号: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霜冻蓝色预警信号:48小时内地面最低温度将要下降到0℃以下,对农业将产生影响,或者已经降到0℃以下,对农业已经产生影响,并可能持续。
寒潮蓝色预警信号:48小时内最低气气温将要下降8°C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C,陆地平均风力可达5级以上;或者已经下降8°C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C,平均风力达5级以上,可能持续。
大风蓝色预警信号:24小时内可能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者阵风7级以上;或者已经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为6~ 7级,或者阵风7 ~ 8级并可能持续 。
黄色预警
台风黄色预警信号: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8级以上,或者阵风10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暴雨黄色预警信号: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暴雪黄色预警信号:12小时内降雪量将达6毫米以上,或者已达6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影响。
寒潮黄色预警信号:24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10℃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陆地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者已经下降10℃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大风黄色预警信号:12小时内可能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8级以上,或者阵风7级以上;或者已经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为8~ 9级,或者阵风9 ~ 10级并可能持续。
高温黄色预警信号:连续三天最高气温将在35°C以上。
雷电黄色预警信号:6小时内可能发生雷电活动,可能会造成雷电灾害事故。
霜冻黄色预警信号:48小时内地面最低温度将要下降到0℃以下,对农业将产生影响,或者已经降到0°C以下,对农业已经产生影响,可能持续。
大雾黄色预警信号:12小时内可能出现能见度小于500米的雾,或者已经出现能见度小于500米、大于等于200米的浓雾并将持续。
道路结冰黄色预警信号:当路表温度低于0°C,出现降水,12小时内可能出现对交通有影响的道路结冰。
霾黄色预警信号:未来24小时内可能出现下列条件之一: (1) 能见度小于3000米且相对湿度小于80%的霾。(2) 能见度小于3000米且相对湿度大于等于80%,PM2.5浓度大于115微克立方米且小于等于150微克立方米。(3) 能见度小于5000米, PM2.5浓度大于150微克立方米且小等于250微克立方米 。
森林火险黄色预警信号:较高火险,森林火险气象等级为三级,林内可燃物较易燃烧,森林火灾较易发生。
橙色预警
台风橙色预警信号:12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10级以上,或者阵风12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暴雨橙色预警信号: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暴雪橙色预警信号:6小时内降雪量将达1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或者已经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较大影响。
寒潮橙色预警信号:24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12°C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C,陆地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者已经下降12°C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C,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大风橙色预警信号:6小时内可能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0级以上,或者阵风11级以上;或者已经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为10~ 11级,或者阵风11 ~ 12级并可能持续。
高温橙色预警信号: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37℃以上。
雷电橙色预警信号:2小时内发生雷电活动的可能性很大,或者已经受雷电活动影响,可能持续,出现雷灾害事故的可能性比较大。
霜冻橙色预警信号:24小时内地面最低温度将要下降到零下5°C以下,对农业将产生严重影响,或者已经降到零下5°C以下,对农业已经产生严重影响,并将持续。
大雾橙色预警信号:6小时内可能出现能见度小于200米的雾,或者已经出现能见度小于200米、大于等于50米的浓雾并将持续。
道路结冰橙色预警信号:当路表温度低于0°C,出现降水,6小时内可能出现对交通有较大影响的道路结冰。
冰雹橙色预警信号:6小时内可能出现冰雹天气,并可能造成雹灾。
干旱橙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一周综合气象干旱指数达到重旱(气象干旱为25~50年一遇),或者某一县(区)有40%以上的农作物受旱。
霾橙色预警信号:未来24小时内可能出现下列条件之一 : (1) 能见度小于2000米且相对湿度小于80%的霾。(2) 能见度小于2000米粗相对湿度大于等于80%,PM2.5浓度大于150微克立方米且小于等于250微克立方米。(3) 能见度小于5000米,PM2.5浓度大于250微克立方米且小等于500微克立方米。
森林火险橙色预警信号:高火险,森林火险气象等级为四级,林内可燃物容易燃烧,森林火灾容易发生,火势蔓延速度快。
红色预警
台风红色预警信号:6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12级以上,或者阵风达14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暴雨红色预警信号: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暴雪红色预警信号:6小时内降雪量将达15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5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或者已经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较大影响。
寒潮红色预警信号:24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16°C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C,陆地平均风可达6级以上;或者已经下降16°C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C,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大风红色预警信号:6小时内可能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2级以上,或者阵风13级以上;或者已经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为12级以上,或者阵风13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高温红色预警信号:24小时内最高气温升至40℃以上。
雷电红色预警信号:2小时内发生雷电活动的可能性非常大,或者已经有强烈的雷电活动发生,且可能持续,出现雷电灾害事故的可能性非常大。
雷雨大风红色预警信号: 2小时内可能受雷雨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2级以上并伴有强雷电;或者已经受雷雨大风影响, 平均风力为12以上并伴有强雷电,且可能持续。
霜冻橙色预警信号:24小时内地面最低温度将要下降到零下5°C以下,对农业将产生严重影响,或者已经降到零下5°C以下,对农业已经产生严重影响,并将持续。
大雾红色预警信号:2小时内可能出现能见度小于50米的雾,或者已经出现能见度小于50米的雾并将持续。
道路结冰红色预警信号:当路表温度小于0℃,出现降水,2小时内可能出现或者已经出现对交通有很大影响的道路结冰。
冰雹红色预警信号:2小时内出现冰雹伴随雷电天气的可能性极大,并可能造成重雹灾。
干旱红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一周综合气象干旱指数达到特旱(气象干旱为50年以上一遇),或者某一县(区)有60%以上的农作物受旱。
霾红色预警信号:未来24小时内可能出现下列条件之一: (1) 能见度小于1000米且相对湿度小于80%的霾。(2) 能见度小于1000米且相对湿度大于等于80%,PM2.5浓度大于250微克立方米且小等于500微克立方米。(3) 能见度小于5000米,PM2.5浓度大于500微克立方米 。
森林火险红色预警信号:极高火险,森林火险气象等级为五级,林内可燃物极易燃烧,森林火灾极易发生,火势蔓延速度极快。
3. 寒潮等级划分颜色 寒潮预警等级划分
导读:在寒冷的冬天,我们经常会听到寒潮预警这类词,包括相关气象部门也会根据天气发布相应的寒潮预警,那么,寒潮等级划分颜色各自是什么呢,寒潮预警等级划分标准又是什么?下面一起来看看。
寒潮等级划分颜色分别为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这类灾害预警信号一般划分为四级:Ⅳ 级(一般)、 Ⅲ 级(较重)、 Ⅱ 级(严重)、 Ⅰ 级(特别严重),寒潮预警信号的等级分为四个等级,Ⅳ 级(一般)、Ⅲ 级(较重)、 Ⅱ 级(严重)、 Ⅰ 级(特别严重),分别用蓝色、黄色、橙色、红色中英文图标标识。
1、寒潮蓝色预警信号
标准:48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8℃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陆地平均风力可达5级以上;或者已经下降8℃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平均风力达5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2、寒潮黄色预警信号
标准:24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10℃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陆地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者已经下降10℃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3、寒潮橙色预警信号
标准:24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12℃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陆地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者已经下降12℃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4、寒潮红色预警信号
标准:24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16℃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陆地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者已经下降16℃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寒潮的危害:
1、寒潮大风
寒潮大风是由寒潮天气引起的大风天气。寒潮大风涉及面较广,中国北方地区的内蒙古、甘肃、宁夏、陕西北部、山西北部、河北、河南北部以及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等地均是寒潮大风频发的地区,淮河以南到中国南海中部海域也可以出现寒潮大风。寒潮大风主要是偏北大风,风力通常为5~6级,当冷空气强盛或地面低压强烈发展时,风力可达7~8级,瞬时风力会更大。
2、寒潮冻害
寒潮天气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剧烈降温,低温能导致作物霜冻害、河港封冻、交通中断灾害,常会给工农业带来经济损失。寒潮冻害特指冬季严寒对越冬作物的冻害。寒潮天气过程是高纬地区大规模的强冷空气南下,使经过之地出现剧烈降温和大风的天气过程。当气温下降到0℃(冰点)以下或较长时间持续在0℃以下,就会引发越冬作物的植株体结冰而丧失一切生理活动,造成植株枯萎或死亡,严重的低温也能引起牲畜患病或冻死,造成严重的农牧业气象灾害,即寒潮冻害。寒潮冻害主要是0℃(冰点)以下的低温造成植物组织冰冻而受害。很多研究成果表明,低温导致细胞组织结冰是植物死亡之原因。
3、寒潮雪灾
在寒潮过程中,最突出的天气是降雪(雨)、大风和剧烈降温。冬季适量的积雪覆盖对于农作物越冬、增加土壤水分、冻死害虫卵、减轻大气污染等是有益的,但寒潮带来过多的降雪,甚至连续数天或十多天的暴风雪,就会造成灾害。在牧区,由于寒潮暴风雪而酿成的"白灾",牧草被雪深埋,牲畜吃不上鲜草,干草供应不上,造成冻饿或因而染病,发生大量死亡,对畜牧业危害很大。
4. 寒潮预警颜色等级是怎么划分的
寒潮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1、寒潮蓝色预警信号
48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8℃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陆地平均风力可达5级以上;或者已经下降8℃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平均风力达5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2、寒潮黄色预警信号
24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10℃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陆地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者已经下降10℃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3、寒潮橙色预警信号
24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12℃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陆地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者已经下降12℃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4、寒潮红色预警信号
24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16℃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陆地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者已经下降16℃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4)寒潮预警的图片是什么扩展阅读:
寒潮成因:
北极地区,由于太阳光照弱,地面和大气获得热量少,常年冰天雪地。到了冬天,太阳光的直射位置越过赤道,到达南半球,北极地区的寒冷程度更加增强,范围扩大,气温一般都在零下40℃—50℃以下。
范围很大的冷气团聚集到一定程度,在适宜的高空大气环流作用下,就会大规模向南入侵,形成寒潮天气。
5. 天气的预警信号有哪几种颜色,分别代表什么等级。
天气的预警信号有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4种颜色,分别代表一般、较重、严重和特别严重。
天气警报级别是按照灾害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设定,以特定标识表示的预警等级。
预警信号分为台风、暴雨、高温、寒潮、大雾、雷雨大风、大风、沙尘暴、冰雹、雪灾、道路积冰等十一类。
根据不同的灾种特征、预警能力等,确定不同灾种的预警分级及标准。
当同时出现或预报可能出现多种气象灾害时,可按照相对应的标准同时发布多种预警信号。
预警信号的地区特点:
全国各地预警管理方案总体相同。但不同的省(直辖市、自治区)对于同一或不同的预警类型也有不同的标准。
当一气象要素在某地构成了气象灾害时,在另一地却不一定是气象灾害,这可能是预警规定的种类、时间等不同造成的。寒潮、霜冻、低温预警标准地方差异较大。
预警生效时,以气象台发布的具体措施为准,按照电视、广播等指示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除预警信号之外,各地有其他不同的预警,如寒冷预警(广东等)、雪灾预警(青海等)、大雪预警与道路冰雪预警(东北地区)以及其他预警信号。
沿海地区的气象台还会发布专门用于海洋地区的海上气象预警。具体含义应对措施及具体含义请查询省(直辖市、自治区)气象部门网站。
除了气象预警信号,由于不少地区的预警发布平台在气象台,因此气象台还可能发布环境、地质、森林、海洋、健康等类型的预警信号。
6. 寒潮蓝色预警是一个什么信号
寒潮蓝色预警信号,是气象部门通过气象监测在寒潮到来之前做出的预警信号,提示百姓躲避寒潮,农业尽量减少寒潮带来的损失,寒潮蓝色预警信号是寒潮预警信号中的第一级别。
预警说明:
1、中国标准
48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8℃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陆地平均风力可达5级以上;或者已经下降8℃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平均风力达5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2、发布机构
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负责全国寒潮预警信号发布、解除与传播的管理工作。地方各级气象主管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寒潮预警信号发布、解除与传播的管理工作。
(6)寒潮预警的图片是什么扩展阅读:
防御注意事项
1、人员要注意添衣保暖,热带作物及水产养殖品种应采取一定的防寒和防风措施;
2、把门窗、围板、棚架、临时搭建物等易被大风吹动的搭建物固紧, 妥善安置易受寒潮大风影响的室外物品;
3、船舶应到避风场所避风,通知高空、水上等户外作业人员停止作业;
4、要留意有关媒体报道大风降温的最新信息,以便采取进一步措施;
5、在生产上做好对寒潮大风天气的防御准备。
7. 寒潮预警分为几种颜色
寒潮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蓝色预警信号
标准: 48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8℃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 寒潮预警信号4℃,陆地平均
风力可达5级以上;或者已经下降8℃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平均风力达5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黄色预警信号
标准: 24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10℃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 寒潮预警信号4℃,陆地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者已经下降10℃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橙色预警信号
标准: 24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12℃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 寒潮预警信号0℃,陆地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者已经下降12℃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红色预警信号
标准: 24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16℃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 寒潮预警信号0℃,陆地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者已经下降16℃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8. 寒潮警报分为蓝黄橙红四种吗
是的。在我国,总体来讲,寒潮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但各个地区对寒潮的定义并不是很一致。
蓝色:48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8℃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陆地平均风力可达5级以上;或者已经下降8℃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平均风力达5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黄色:24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10℃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陆地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者已经下降10℃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橙色:24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12℃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陆地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者已经下降12℃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红色:24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16℃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陆地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者已经下降16℃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信号简介
2010年,中国气象局、中央气象台发布新的《中央气象台气象灾害预警发布办法》,同时废止2007年发布的预警发布办法,部分省市根据自己的特点继续沿用2007年的气象灾害预警办法。
2010年中央气象台寒潮预警发布标准,寒潮预警信号分为橙色预警、黄色预警、蓝色预警。
2007年中央气象台寒潮预警发布标准,将寒潮预警信号分为红色预警、橙色预警、黄色预警、蓝色预警。
对寒潮预警标准中的大风标准,各省级气象主管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参照以下标准制定,报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审批。
以上内容参考中国气象局办公室-寒潮预警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