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清图片 » 崖壁岩画高清图片
扩展阅读
漂亮花图片大全图片 2025-07-12 13:02:46
湿疹的症状及图片大全 2025-07-12 12:50:05

崖壁岩画高清图片

发布时间: 2022-08-23 00:47:40

① 花山岩画的图像内容

中国战国至东汉绘制在崖壁上的图画。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宁明县东南14.5公里花山屯北明江东岸(见图)。花山,壮语名为“岜来”,汉译为“有画的石山”。宋、明时代已有记录。50年代初期调查发现。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画面临江,崖壁明显内斜。画面长约 172米,距江面最高约90余米,底部高出江面30米,距离山脚一级阶地 3~10米不等。绘画颜料是赭红色的赤铁矿粉,用动物脂肪稀释调匀,用草把或鸟羽直接刷绘在天然崖壁上。画法采用单一色块平涂法,只表现所画对象的外部轮廓,没有细部描绘。风格古朴,笔调粗犷,场面十分壮观。现存图像1900多个,包括人物、动物和器物 3类,以人物为主。人物只画出头、颈、躯体和四肢,无五官等细部。基本造型分正身和侧身两种。正身人像形体高大,最大的高达 2米以上,皆双臂向两侧平伸,曲肘上举,双腿叉开,屈膝半蹲,腰间横佩长刀或长剑。侧身人像数量众多,形体较小,多为双臂自胸前伸出上举,双腿前迈,面向一侧,作跳跃状。
动物图像主要是狗,皆侧向,作小跑状。器物图像主要有刀、剑、铜鼓、铜羊角钮钟。刀、剑一般佩带在正身人腰部。铜鼓数量多, 只画出鼓面, 有的鼓面中心有芒,个别鼓面侧边有耳。这些图像在画面上交错并存,组合成一个个单元,排满整幅画面。典型的组合是:以一个高大魁伟、身佩刀剑的正身人为中心,脚下有一狗,胯下或身旁置一面或数面铜鼓,四周或左右两侧有众多的形体矮小的侧身人。这些画面可能是一场祭祀活动仪式的记录,是巫术文化的遗迹。 岩画由于长期暴露,许多画像颜色逐渐减褪,模糊不清,有的画壁已崩落,现正在研究保护措施。

② 号称“万祖之山”的昆仑山,发现万年壁画,上面画的是什么

中国其实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度,地域十分辽阔,但要说起来最神秘的地方,应该属昆仑山,昆仑山是中国境内最神秘的山峰,在古代诸多典籍中,有关昆仑山的典故就有很多,而且昆仑山也有不少神秘所在,至今为止让人难以捉摸,由于传说众多,也因此被人们称为是“万祖之山”。

当然中国地域辽阔,各个地区之间的文明并非是统一发展,这我们基本上也可以确定,但是有关类似“飞机”模型岩画的出现,又带给了现代考古上一个很大的疑团,如果要按照一般人的猜测来看,要么现代人“穿越”打了过去,要么存在史前文明,不管哪一种设想被证实,都会带给人极大的震撼,甚至颠覆人现有的认识也说不定。

③ 世界各地的岩画有哪些特色

欧洲岩画集中出现在地中海沿岸等地区,多分布在洞穴内、岩石遮蔽处、露天崖壁上,从旧石器时代开始出现一直延续到中石器时代,基本为狩猎的场面,其中尤以法国的岩画居多,意大利、罗马尼亚、葡萄牙、阿尔卑斯山等地也有相当多的分布。欧洲岩画的主要题材是动物,令人不解的是岩画中表现的动物大多是怀孕的,有的动物旁边还刻画着人类女性的生殖器,或者在这些怀孕的动物旁边有天然孔穴存在。人类学家认为这应该代表着原始人对生殖的崇拜。

非洲岩画分布得十分普遍,在阿尔及利亚、安哥拉、埃及、埃塞而比亚、肯尼亚、坦桑尼亚、苏丹、津巴布韦、索马里等国家和地区都有出现。非洲的岩画虽然没有欧洲的岩画古老,但要比大洋洲的史前岩画流传得长久,时间可达1万年以上,是世界上岩画流传时间最长的地区之一。

非洲岩画

根据风格艺术、石垢的色泽、所表现的动物种类、人物服饰及武器等,非洲岩画的时代可以分为四期:①古代水牛时期(约公元前9000—前3500年),以单独动物、大动物及现代已经灭绝了的动物的写实图像为代表,是古代狩猎生活的反映;②牧养公牛时期(约公元前3500—前1500年),以大型的写实家畜图像为代表,包括大的公牛图像,大型野生动物的图像等;③马时期(约公元前1500年—公元2世纪),包括风格化的人物图像、马拉班车以及大型马车、宽大的服装、风格化的公牛和其他家畜的图像;④骆驼时期(约始于公元2世纪),在浅刻的骆驼图像中,以概括的几何图案较多。非洲撒哈拉岩画是世界各国学者公认的“世界上最大的一个史前艺术博物馆”。

印度岩画主要分布在印度中部文迪山脉的丘陵地带。最古老的岩画可以追溯到距今2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根据风格,印度岩画大致可以分为5期:①自然主义的岩画,以描绘单独的野生动物为主,造型古朴写实;②风格化的岩画,开始用线条勾画人和动物的轮廓,或者是剪影式的平涂与粗线条的浅描并用,动物写实,人物则是图案化的、几何形的;③装饰性的岩画,线条趋向装饰化,往往在人和动物的外轮廓线中交织着直线、斜线、蛇形曲线,大量描绘人们的狩猎、舞蹈、奔跑等剧烈运动;④程式化的岩画,线条复杂,色彩丰富,各种动物用优美的弧线和华丽的色彩装饰,人体画注意突出性别,画面上出现了标枪、弓箭和石斧等;⑤折中的岩画,基本是前四种的重复、模仿或者综合。多为骑马、骑象或步行的战士手持盾牌和刀剑格斗的场面,以及居住、歌舞、奏乐、礼拜、畜牧等生活场面。

中国岩画中国是世界上岩画遗存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岩画在中国分布极广,可分为三大系统区域:北中国岩画、南中国岩画、西中国岩画。

在中国的北部,岩画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宁夏、甘肃南部、江苏北部。主要是以石器为工具,在深山幽谷裸露的石壁上镌刻图像而成的,到晚期也有用铁为工具刻画的。这类岩画的特点鲜明,主要可以分为四类:动物岩画、狩猎岩画、放牧岩画和人面岩画。岩画延续的时间很长,目前的研究表明,以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的岩画居多。

以长江为界,南中国岩画主要集中在云贵高原及其周缘,包括贵州、云南、广西等及四川南部,最东到福建、广东和台湾地区。这一区域的岩画的最大特点是其绘制方法采用天然红色颜料在石壁或洞穴中彩绘而成。岩画的年代经同位素测定为距今约3000年。

西中国的岩画表现比较复杂。其分布地域大致包括青海、新疆、甘肃河西走廊、内蒙古西部沙漠地带以及西藏。幅员更加辽阔,岩画类型也更加丰富多彩。

④ 将军崖岩画的相关内容

江苏连云港将军崖岩画发现于1979年,20多年来,崖壁上那些神秘的原始印记一直是考古界想要破解的难题,被称为“东方天书”。近日,终于有学者称破解了这部“天书”。
在对宁夏贺兰山、内蒙古阴山等地发现的人面像岩画对照研究考证之后,南京大学民俗艺术专家陈竞教授认为:此前学界一般认为的至少有4000-6000年历史的将军崖岩画,始作于春秋时期,是东夷族的附庸国——少吴氏郯国的巫师为死亡的王族招魂引魂留下的印记,而当时这里很可能是郯国故都。他认为:图案中“大”字的圆形纹符号是指日中之大人,即东夷人,圆形纹、中间有一点的圆形纹均似鸟头,象征鸟人灵魂,一排人在跳巫舞,这是引魂升天的仪式。
这一解释的提出,引起广泛关注。毕竟这为将军崖岩画的破解又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连云港将军崖岩画发现于1979年。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些古老的岩画,位于连云港市西南9公里的将军崖。1979年被发现时只有3组岩画,主要内容为人面、农作物、兽面以及各种符号。其中第二组中的星象图拓片和第一组中的两张拓片模型已经作为我国最早的天文文物资料陈列于北京天文馆古观象台。
将军崖岩画的发现引起了考古界和史学界的高度关注。初步考证之后,专家认为:将军崖岩画是目前中国发现的唯一反映原始农业部落社会生活的石刻画面;也是中国汉族地区首次发现的岩画和年代最早的岩画;还很可能是中国岩画中最为独特的人面岩画的发源地。2003年,考古人员在将军崖又新发现了一组“鱼形岩画”,使将军崖岩画的内容更加丰厚。
而将军崖上神秘的岩画符号到底记载了怎样的原始信息却一直充满了疑团。
自1980年以来,全国众多知名学者对将军崖岩画这部“东方天书”从民族学、考古学、文化人类学、原始宗教学、古天文学等领域进行了分析研究,有学者说是原始先民对土地神和太阳神的崇拜,有学者说是原始先民对谷神的崇拜,还有学者说是古代先民文面习俗的遗留。还有学者说是“最早的观星测象台”。可谓众说纷纭。今年三月份,连云港有关部门甚至表示:如果有谁能真正破解“东方天书”,他们将以重金奖励。

⑤ 欧洲最早的洞窟壁画是哪两个

法国拉斯科和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是欧洲最早的洞窟壁画,同时也是保存至今的最早的两处洞窟壁画。

法国拉斯科洞窟中的动物壁画是人类美术史上最早的绘画记录,距今已有15000年左右。拉斯科洞窟位于法国多尔多涅省蒙尼克镇附近,是韦泽尔河谷中的一座洞窟。

阿尔塔米拉洞窟,位于西班牙坎塔布利亚自治区的桑蒂利亚纳·德耳马尔附近。这些岩洞在距今11000~17000年前已有人居住,一直延续至欧洲旧石器文化时期。

1985年该洞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史前人类活动遗址。旧石器时代的奥瑞纳期、梭鲁推期和马德格林期先后有人类生活聚居在此。发现于19世纪下半期,制作年代稍晚于拉斯科洞窟。它包括主洞和侧洞。

(5)崖壁岩画高清图片扩展阅读:

阿尔塔米拉洞窟在距今11000~17000年前已有人居住,一直延续至欧洲旧石器文化时期。1985年该洞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阿尔塔米拉洞窟是1869年由考古学家马塞利诺·德桑图奥拉及次女玛丽亚发现的,挖掘工作开始于1875年。它为南欧马格德林的文明提供了绝好的见证。

1879年发现了第一批绘画,起初,由于这些绘画艺术高超,保存完好,曾一度引起专家们的怀疑。由此不难理解人们为什么把它称为“史前西斯廷小教堂”。

⑥ 澳洲大火过后,岩壁上的千年岩画受到破坏了吗

澳洲大火过后,岩壁上的千年岩画受到破坏了。

尽管对岩画的价值有所了解,但此处仅记录了岩画数个月的时间。在研究团队的一次访问中,还发现与损坏的岩画相邻的原始岩画,但现在完全没有痕迹。 显然那里还有更多的艺术品,但现在根本看不到了。遗产专家还认为,重要的遗址可能已被大火烧没有了,专家认为应该修复其遗址。但是,在此之前,研究人员需要评估和调查对遗址的破坏程度。在澳大利亚北部地区,大火的影响很小,发现了原住民岩画遗址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在这里发现了多达5,000个土着遗址。石岩壁上刻有澳洲蜥蜴,乌龟,袋鼠的图像。

⑦ 沧源岩画经历了多少年的风雨

沧源岩画经历了3000多年的风雨。沧源岩画具有三千多年的历史,采用剪影式轮廓画法描绘人物,绘制技法简单、粗率,造型稚拙、古朴,已被列为云南省重点保护文物。

沧源岩画是1965年1月发现的。1978年7月作了第二次调查,又发现了两个地点。画分布在高山崖壁上,崖面一般比较平滑,现在保存较好的几处都是崖壁上有巨石,从而避免了雨水的直接冲刷。



岩画的主要内容:

岩画的内容以宗教活动为主,在云南沧源岩画中,除了宗教活动外,还有不少反映村庄生活的场景。在晚期岩画中,还有一些人骑马的图像。这些岩画点多位于江河沿岸的悬崖峭壁处,崖壁上部往往有向前突出形成的石檐,可避免日光和雨水的直接淋晒。

岩画点前或者河对面通常有一块儿平地,一般认为是人们祭祀、集会的场所。

⑧ 敦煌莫高窟壁画中最着名的是什么

敦煌飞天壁画。

飞天是莫高窟壁画中最常见、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象。就连大门上的雕塑也是飞天:飞天虽然气质优美,姿态优雅,但它只是佛像两侧的“配角”。作为世界上最大、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飞天有许多令人惊叹的艺术形象。

敦煌飞天从艺术形象上说,它不是一种文化的艺术形象,而是多种文化的复合体。飞天的故乡虽在印度,但敦煌飞天却是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共同孕育成的。它是佛教天人和道教羽人、西域飞天和中原飞天长期交流、事融合为一,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飞天。

时代特点

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在洞窟创建同时出现,从十六国开始,历经十个朝代,历时千余年,直到元代末期,随着敦煌石窟的建成而消逝。在这千余年的历史长河中,由于朝代的更替,政权的转移,经济的发展繁荣,中西文化的频繁交流等历史情况的变化。

飞天的艺术形象,姿态和意境,风格和情趣,都在不断地变化,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艺术家,为我们留下了不同风格特点的飞天。一千余年间的敦煌飞天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演变发展的历史。其演变史同整个敦煌艺术发展史大体一致,分为四个阶段。

以上内容来源:网络-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