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西洋参图片有几种
西洋参有野生西洋参、进口西洋参、国产西洋参、生晒参、劣质西洋参。
1、野生西洋参
野生西洋参呈圆柱形,长纺锤形。长2~6cm,直径0.5~1.1cm,无芦头、须根及支根。未去皮者,表面土黄色或类白色;去皮者则为白色,带粉。
2、进口西洋参
进口西洋参主根呈圆形或纺锤形,芦头残存或已除去,残存者,略偏向一侧;表面呈浅黄色或黄白色,皮纹细腻,具有突起的横长皮孔。
3、国产西洋参
国产西洋参呈长圆柱形,枝条较粗壮,芦头较大;表面较光滑,颜色偏黑,纵纹明显;质地轻,似刚出窑的红砖,粉性差,少有裂开的隙缝;仅有苦味,甘味少或无,久嚼有棉絮感。
4、生晒参
生晒参根茎长圆柱形或纺锤形,芦头多已除去;表面呈土黄色或黄白色,皮纹粗糙。横长皮孔粗而短;质地较脆而疏松,有放射状裂隙,皮部红棕色小点不明显;味淡,有甜味或豆腥味。
5、劣质西洋参
外形同西洋参。折断面灰白色,形成层环扩散成暗棕红色,韧皮部仍可见红棕色小点,干枯不显油性。
㈡ 西洋参有哪些特征
(刘铁城)
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m L.)别名花旗参、美国人参、广东人参。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北美洲(美国及加拿大)。我国使用西洋参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但一直依靠进口。40年代江西庐山植物园曾从加拿大引种,由于鼠害未能推广。1975年又先后在北京、吉林、陕西等地试种,获得成功。目前在北京、吉林、山东、陕西等地大面积推广,亩产量110kg左右,四年生最大单株重100g,质量与美国产品基本相同。以根入药,主要含多种皂甙,如人参皂甙Rb1、Rb2、Rb3、Rc、Rd、Re、Rg1、Rg2、Ro,以及假人参皂甙等。总皂甙含量达7%左右,此外尚含有少量挥发油及单糖、双糖、多种氨基酸等。现代医学证明,西洋参皂甙具有抗疲劳、抗利尿、抗缺氧作用以及对戊四氮与士的宁引起的惊厥作用、高血压、心肌营养性不良、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脏病均有较好的疗效,尤其对心脏病引起的烦燥、闷热、口渴等更为明显。对癌症患者可减轻由于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而引起的不良反应,如咽干、恶心、消瘦、白血球减少、胃口不佳、唾液腺萎缩等,同时还具有改善机体应变状态,减轻胸腺、淋巴组织萎缩等。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咳嗽肺痿、虚热烦倦、口渴少津、胃火牙痛等症,同时在治疗神经衰弱和植物性神经紊乱,胸膜炎、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慢性咽炎以及乙脑和其它急性传染性疾病的恢复期,均有较好的疗效。性凉,味甘微苦,具有滋补强壮、养血生津、宁神益智等功能。《医学哀衷参西录》上谓“西洋参性凉而补,凡欲用人参而不受人参之温补者,皆可以此代之”。目前已成为中药配方中重要药味之一。
一、形态特征
株高60cm左右,根肉质,长纺锤形,下部有分枝,外皮淡黄色,有密集细环纹。茎圆柱形,具纵条纹。掌状复叶,轮生茎端,小叶5枚,膜质,广卵形或倒卵形,先端突尖,基部楔形,边缘具不规则粗锯齿。伞形花序,单独顶生,小花多数;花萼5,齿状;花瓣5,绿白色,矩圆形;雄蕊5枚,雌蕊1枚;子房下位,2室;花柱上部2裂。果实浆果状,扁圆形,熟时鲜红色。种子2粒,半圆形(图14—71)。
图14—71 西洋参形态图
1.植株 2.根
二、生物学特性
(一)生长发育的特性
西洋参种子具有休眠的特性,主要原因是种胚发育不全和内在抑制因素所引起的。种籽要达到完熟,需经过形态后熟和生理后熟两个阶段。
1.形态后熟(种熟—胚熟)
即果实成熟脱离母体后,在一定的温、湿度条件下,种胚逐渐发育分化完善,具有胚根、胚茎,雏形真叶,两片子叶抱合胚茎和真叶,以后种皮开裂,种胚急剧生长。
2.生理后熟(胚熟—发芽)
即当种胚发育到一定大小后,要求一定的低温阶段,此时期低温可促进生长物质的形成量增加,解脱抑制物质的抑制作用。
在生产中,完成这两个阶段,主要采用砂藏处理的方法(处理方法见种子采收和处理部分)。
幼苗出土以后,生长极其缓慢,第一年只生出3片小叶,株高5—7cm,平均鲜根重0.5—1.16g,最大者2g左右。第二年生长5片小叶,有时可生长两个复叶,10片小叶,株高15—20cm,平均鲜根重3—4g,最大者10g以上。第三年长出3—4个复叶,小叶15—20片,株高20—30cm,平均鲜根重15—20g,从第五年以后,叶片数不再增加,株高50—70cm,平均鲜根重20—50g,最大者近110g。
西洋参物候期主要分为:出苗期、展叶期、开花期、结果期、果熟期及地上部枯萎期。曲于各地区气候条件和自然条件的差异,物候相出现的早晚并不完全一致。
(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气候
西洋参原产于美国、加拿大。地处北纬30°—48°,西经67°—125°,属温带湿润型气候。该地区由于受墨西哥暖流的影响和太平洋、五大湖的调剂,故气候温和多雨,维斯康星州产区,年平均气温为5.6℃,1月份平均温度为-11℃,7月份平均气温为20.1℃,年温差较小,年雨量1100—1200mm。由于西洋参长期生长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因而形成它喜凉爽、湿润的特性。
我国栽培西洋参的主要地区(华北、东北)是属于温带季风大陆性气候,冬、春是受蒙古高压气团的控制,夏季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暖流的影响,故冬、春季寒冷干旱,夏季炎热多雨,哈尔滨年平均温度3.5℃,1月份平均温度-20℃,7月份平均温度为19.9℃,年温差较大,年雨量533.6mm。
由于美国产区与我国引种地区各有独特的气候特征,尽管纬度相同,但气候并不完全相似,冬季气温却显着低于原产地同纬度地区(表14—69)。因此,在我国栽培西洋参如1月份平均气温低于-10℃,冬、春气温变化幅度大的地区应特别注意防寒。
表14—69 美国西洋参产区与我国引种地区温、湿度比较2.土壤
为森林灰棕壤,表层灰褐色,团粒结构,腐殖质含量较高(4—5%),砂质壤土或腐殖质壤土,pH5.5—6.5,心土为黄棕色或棕色,夹有较多直径3—5mm的粗砂粒,通透性良好。
3.光照
西洋参是一种阴性植物,忌强光照射,尤其中午前后直射光会严重灼伤植物叶部引起死亡。故栽培需搭棚遮光,给植物以适当的光照条件。参棚透光度为20—25%,光照强度在4000—9000lx较为适宜。在北方凉爽的山地适宜的参棚透光度为22—25%,平原参棚透光度不宜超过22%,以18—20%的透光度为好,参苗生长正常,存苗率也高。
不同季节则以春季透光度稍大(22%)可减轻病害,叶色正常。夏季高温季节参棚的透光度宜小,平原地区透光度以18%为宜,山地宜20%,如透光度超过22%,叶色变淡,叶斑病严重。
三、栽培技术
(一)选地与整地
1.林下栽参
宜选硬木阔叶林地,多为栎树、槭树、白蜡树、椴树等树种的天然次生林,树冠稀疏,高200—300cm,排水良好的缓坡地带。
林内荫蔽度70—80%,土壤选含腐殖质高,夹有3—5mm粗砂粒的砂质土或腐殖质土壤为好,pH5.5—6.5。
作畦清除灌木后,整地作畦,耕翻土壤,深度20—30cm,捡净草根、树根,做出中间略高龟背形高畦,畦宽1.4—1.5m,畦高25—30cm,作业道宽50cm。
2.农田栽参
前作物宜选禾本科及豆科植物,不宜在烟草、茄子、番茄、棉花等土壤上栽培。土壤宜选透水性能好,肥沃、腐殖质含量较高,并夹有大粒粗砂的砂质壤土为好。不宜选粘土或排水不良容易积水的低洼地区栽培。
土地选好以后,休闲一年,并进行翻晒8—10次,在翻晒的同时施入基肥,每亩施经过充分腐熟的厩肥或堆肥15—20m3,翻深30—40cm,以便土壤充分风化和达到日光消毒的目的。
土地整好后,以南北向做畦,畦宽150—180cm,畦高25—30cm,作业道40—50cm,畦面做成瓦背形,中间高两边略低,为预防病虫害和清除杂草,有一些产区多用氯化苦进行土壤消毒,把药液灌注土壤中,每亩用药液22kg,半个月后经翻动使毒气充分排净后播种。也可用50%多菌灵消毒,每平方米用药量10g,在地下害虫多的地区可用75%锌硫磷700倍液消毒。
(二)繁殖方法
用种子繁殖。7—8月种子成熟期,果实呈鲜红色时采下,放入筛中搓去果肉,冲洗干净,经水洗漂去病粒及不成熟的籽粒。种子取出后,用50%多菌灵500倍液消毒10分钟,取出稍干,按1∶3的比例使种子与砂充分混匀放入木箱内,埋于地下,使箱沿与地面平行,上覆10cm的稻草。为防止鼠害,木箱上、下两面可用铁丝网封严。
1.催芽期间的管理
(1)搭棚
为防止强光曝晒和雨水进入箱内,要架设大小适宜的荫棚,周围挖好水沟,防止积水。
(2)倒种
催芽期间,要定期倒种,使箱内上、下层温度和湿度一致,通气良好,以利种胚发育,裂口前每半月倒种一次,裂口后每7—10天倒种一次,倒种次数少,裂口不齐,容易烂种。倒种的方法:将种子从箱内取出,放在塑料布上,用锹充分翻倒,并挑出霉烂种子,砂土过湿可在背阴处晾一晾,不宜强光曝晒。
(3)调水
要经常进行检查,发现水分不足,可浇水调节,一般在倒种前一天浇水,浇水量以渗到种层1/3处为度,次日倒种可使种层水分基本均匀适量。如果用纯砂催芽,要特别注意水分调节,含水量越大,发芽率越低,当含水量高达25%的饱和状态,全部种子都不能发芽(表14—70)。
表14—70砂子含水量与发芽率(4)调温
在种胚发育的前期,即催芽初期,约40—50天,应给以20℃左右的变温。种胚发育的后期,约80—100天,再给以15℃左右的变温,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种胚的发育,温度达到30℃种子易腐烂,如箱内温度低,可揭开棚盖日晒,以提高温度。温度过高盖帘遮荫或置阴凉处防止温度升高。
(5)裂口种子的冬季贮藏
完成形态后熟的种子,要翌年春季播种,需在封冻前选择背阴高燥场地,挖一个坑窖,窖底用木头或石块垫起,将种子放入窖内,箱口高出地面15cm,上盖薄膜,培土30cm踏实,待土封冻后,再盖稻草或树叶,浇灌适量水,封冻后再用帘子压好,周围挖排水沟,防水或鼠害,翌春取出播种。
亦可使种子与砂按1∶3混均匀,放入直接挖好的坑内,深100cm,宽、长根据种子量而定,放好后留30cm的上沿,上覆25cm的砂再盖草帘越冬(北方)。
2.播种
播种时期为春播或秋播。方法可用播种机或手工播种,手工播种多用点播法,即先在整平的畦面用播种板压穴,行株距为8×5cm;5×5cm,10×5cm都可。深2.5—3.5cm,每穴放一粒种子,播后覆土。每亩需种量7—9kg。上覆新鲜稻草或麦秸10cm,保持一定湿度。第二年春季出苗,从采种到出苗全部过程大约20—22个月。
3.移栽
西洋参在美国多采用直播方法,播种后一直生长到第四年收获。我国多数地区采用一三制或二二制移栽。即播种出苗后第一年或第二年秋栽。春季在土壤解冻后,芽苞尚未萌动,根毛尚未长出也可移栽。
栽前选健壮、无病、完整的参苗,按大、中、小分级,分别移栽。栽种前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40%代森锌500倍液浸泡50分钟,或喷雾使根湿为止,稍凉即可栽种。
移栽时,将参侧根顺直,不弯曲,使主根与地面保持30度角。芽苞处覆土深3—4cm,栽后畦面要平整,并做到边起苗边移栽。注意不要使芽苞和根皮层部受到损伤,行株距20×10cm。根据参根大小可适当增大或缩小株距。覆土后再覆盖稻草或麦秸10cm,以利防寒保湿。
(三)田间管理
1.搭棚遮荫
目前,我国栽培西洋参主要采用两种不同的遮荫方式。一种是传统矮式参棚,一种是平顶高棚(表14—71、图14—72)。矮棚前沿高90—120cm,后檐高60—90cm,上面盖苇帘、草帘,也可用竹帘、高粱秆、芦苇、树枝等材料,编制成双透帘。帘宽200—250cm,透光度20%左右。另一种是高棚,棚高200cm,柱间距为220×220cm,水泥柱栽在参床中间,以8号铅丝或其它坚固材料做横梁,注意搭牢固,以防被风吹倒,苇帘遮荫,透光度20—25%,于解冻前搭好。
表14—71不同型式参棚规格
2.合理调节光照
西洋参不同生育期及不同参龄对光照的适应和要求是不相同的。因此,对不同时期和不同年龄的参苗给以不同的光照条件,一般春季比较凉爽的环境,透光度可大些,高温季节透光度可少些。一二年生平原地区透光度18—20%,三四年生透光度22—25%。对于光照的调节要随年龄和季节变化灵活掌握。合理的光照对减轻病害,提高保苗率和产量是一项重要的措施。
3.除草追肥参
畦内杂草要及时清除,拔草时注意不要把参苗带出来,一定要勤除。
追肥
二年生以上的参苗,特别要注意追肥。生长期间追肥,可施复合肥或0.5%磷酸二氢钾液于花前进行叶面喷肥,每半月一次,亦可在花果期喷2%的过磷酸钙(1kg过磷酸钙加水50kg,浸泡24小时,在浸泡过程中要充分搅拌3—4次,取上清液),于傍晚喷于叶面,半月一次。
休眠期追肥二三年生参苗,待秋季回苗后或春季解冻后将畦面覆盖的稻草取下,施入腐熟好的豆饼或复合肥撒入畦面,轻轻松土,使肥与土混合均匀,再将草覆好,可促进参苗生长,提高产量。
4.摘蕾补苗
西洋参移栽以后,有时因病虫害等因素影响,造成缺苗断垄,为使苗齐全,在回苗前做好标记,待回苗后及时补栽,确保苗齐,利于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二年生以上的参苗,每年开花结果,由于大量的开花结果,消耗过多的营养而使参根增长缓慢。因此,要注意调节参苗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这时加速参根增长提高参根产量十分重要,在不留种子的地块,当花茎抽出1—2cm时,选晴天及时摘除,可提高小区产量55.9%,平均根重提高52.7%。
图14—72 不同型式参棚剖面图
1.筒易式高棚 2.改良式高棚 3.矮式参棚
(四)病虫害及其防治
1.立枯病
(Rhizoctonia solani Kühn)
主要发生在出苗和展叶期,一年生参苗发病严重,受害参苗在地表处干、湿土交界处,茎部呈环状缢缩,幼苗折倒死亡。防治方法:(1)播种前用50%多菌灵进行土壤消毒,每平方米10—15g。(2)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浇灌病区,浇深3cm,参叶用清水淋洗,病株、病叶及时清除,深埋或烧毁。
2.斑点病
(Alternaria panax Whetz.)
主要为害叶部,莲和果实也受害。叶片上发生不规则或近圆形褐色斑点,严重时叶片早期脱落。防治方法:(1)做好清园工作,及时清除或烧毁病残株;(2)展叶后可用克菌丹500倍或3%井岗霉素50ppm液,每7—10天一次喷雾。
3.疫病
(Phytophthora cacotorum(Leb.et Cohn)Schr?t)
主要为害叶片,根部亦可受害。病叶呈暗绿色水渍状,根部受害呈浅褐色软腐,根皮易剥离,内部组织呈黄褐色不规则花纹,高温多雨季节发病严重。防治方法:(1)加强田间管理,注意排水多(2)发病初期叶面喷瑞毒霉500倍液,每7—10天喷一次。
4.根腐病
〔Fusarium solani(Mart.)App.et Wollenw〕
为害根部,受害根呈灰黑色湿腐。防治方法:(1)及时拔除病株,用石灰处理病穴;(2)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或5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浇灌病穴。
5.锈腐病
〔Cylindrocarpon panacicola(Zinss)Zhao et Znu〕
主要为害根部和芽苞,茎基部亦可受害。根上病斑锈红色,逐渐扩大,造成腐烂。防治方法:参见根腐病防治。
6.地下害虫
东北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 diomphalia Bates)、华北大黑鳃金龟(H.obliia Faldermann)、细胸金针虫(Agriotes fuscicollis Miwa)、沟金针虫〔Pleonomus canaliculatus(Faldermann)〕、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Rottemberg)〕、黄地老虎〔A.segetum Schiffermüller)、华北蝼蛄(Gryllotalpa unispina Saussnre)、非州蝼蛄(G.africana Palisot de Beauvois)这些地下害虫为害种子或幼苗,造成缺苗断垄。防治方法参见人参。
四、采收与加工
美国及加拿大平均每英亩产干参1500磅,我国产干参每亩110—120kg,一般生长四年,9—10月枯萎期采收。
将根挖出后,用水冲洗干净,稍于室外风干,放干燥室架上摊薄加温或红外线烘干,开始温度保持21—22℃,每天使温度略增加,并行翻动,适时通风,干燥室的温度不宜超过33℃,三周至一个月时间干透,按大、中、小分等,即可贮藏或药用,注意防潮、防蛀。
㈢ 如何鉴别花旗参
西洋参又称花旗参,原产于美国,具有补肺降火、养胃生津之功效。因市场需求量大,价格昂贵,大量栽培品不断涌现,甚至有人用人参冒充西洋参出售,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故而掌握西洋参及其伪劣品的鉴别,尤其是性状鉴别显得尤为重要。
专家教你辨别西洋参:
一、西洋参为五加科植物西洋参的干燥根。
性状:野生品呈圆柱形,长纺锤形。长2~6厘米,直径0.5~1.1厘米,无芦头、须根及支根。未去皮者,表面土黄色或类白色;去皮者则为白色,带粉。全身密集灰横纹,顶部尤密,纹常呈环纹,较深。
质松,切断面黄白色,有细菊花心纹理。气微芳香,味苦带甘,有粘性,含口中能生津。
进口栽培品称种参,一般枝条大,无芦头、须根,但有一二枝叉,身多直纹,切断面呈黄白色,心实,无菊花纹。
国产引种西洋参呈圆柱形,长3~10厘米,直径0.5~2厘米,亦无芦头、支根及须根。表面浅黄褐色或黄色,皮细腻,上部有密集横环纹,全体有纵皱纹,并有疤痕,一般较细长,微隆起。
质地较重,折断面平坦,淡黄白色,形成层环附近颜色较深,并散有多数红棕色小点,放射状纹理明显。气微香,味微苦,回甜。
二、生晒参 为同科植物人参的干燥根经加工伪充西洋参。
性状:呈圆柱形或纺锤形,有芦头及须状根,主根上部或全体有断续环状的横纹。断面菊花心不明显,淡棕黄色至淡灰棕色。长5~15厘米,直径1~2 厘米。质地轻泡。气清淡,味初淡后稍苦。
三、劣质西洋参 为同科属,但已人工提取了有效成分,再经干燥后伪充正品西洋参。
性状:外形同西洋参。折断面灰白色,形成层环扩散成暗棕红色,韧皮部仍可见红棕色小点,干枯不显油性。质地僵硬。气味清淡,嚼之初先苦后甘,数咽后即淡而无味。
㈣ 花旗参的叶子是怎样的
(1)西洋参又名花旗参。五加科,人参属。美国旧称为花旗国,花旗参由此得名,又称花旗参、野山泡参、广东人参。茎单一,高20~60厘米,掌状复叶3~4轮生茎端。原产于美国北部到加拿大南部一带,以威斯康辛州为主。通常照产地分成(一般所称的)花旗参与加拿大参;两者虽然同种,但因为气候影响,前者的参面横纹比后者更明显,有效成分含量也较高。清澈的水质、低人口密度及极微的污染,尤其是加拿大安大略省之土壤、气候、环境都适宜培育出最佳品质之西洋参。其根含人参皂苷、人参皂草精醇及少量挥发油、树脂等。性寒,味苦微甘,功能补肺阴、清火、生津液。
(2)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用于气虚阴亏,内热,咳喘痰血,虚热烦倦,消渴,口燥咽干。
㈤ 西洋参和花旗参有什么不同
没有不同,花旗参就是西洋参。
西洋参(学名:Panax quinquefolius)是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花旗参、洋参、西洋人参、American ginseng,原产于加拿大的大魁北克与美国的威斯康辛州,中国北京怀柔与长白山等地也有种植。加拿大产的叫西洋参,美国产的叫花旗参,服用方法分为煮、炖、蒸食、切片含化、研成细粉冲服等。
(5)花旗洋参长什么样子图片欣赏扩展阅读:
西洋参的作用:
1、增强中枢神经系统功能
西洋参中的皂甙可以有效增强中枢神经,达到静心凝神、消除疲劳、增强记忆力等作用。
2、提高免疫力
西洋参作为补气保健首选药材,可以促进血清蛋白合成、骨髓蛋白合成、器官蛋白合成等,提高机体免疫力。
3、对肝脏有调节副肾上腺素之分泌
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能增强体力并对运动员有益。
服用的注意事项:
1、寒性体质的人群服用一定要谨慎,因为西洋参性凉。容易对身体造成副作用,甚至可能出现呕吐以及腹泻的情况。
2、西洋参不能和萝卜一起服用,因为西洋参是补气而白萝卜是泄气的,两种食物一起服用,容易造成过敏反应甚至中毒。
㈥ 什么是西洋参,什么模样(最好有图片),它和人参有什么区别
西洋参(学名:Panax quinquefolius)是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草木植物,别名花旗参、洋参、西洋人参、American ginseng,原产于加拿大的大魁北克与美国的威斯康辛州,中国北京怀柔与长白山等地也有种植。加拿大产的叫西洋参,美国参产的叫花旗参,服用方法分为煮、炖、蒸食、切片含化、研成细粉冲服等。药用价值
性味
性凉,味甘、微苦。
功能主治
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用于气虚阴亏,内热,咳喘痰血,虚热烦倦,消渴,口燥喉干。用量3~6g。益肺阴,清虚火,生津止渴。治肺虚久嗽,失血,咽干口渴,虚热烦倦。
㈦ 西洋参长什么样子图片
西洋参是多年生草木,主根呈圆形或纺锤形,表面浅黄色或黄白色,色泽油光,皮纹细腻,质地饱满而结实,断切面干净,呈现较清晰的菊花纹理,参片甘苦味浓,透喉,全体无毛。根肉质,纺锤形,有时呈分歧状。根茎短。茎圆柱形,长约25cm,有纵条纹,或略具棱。
掌状5出复叶,通常3~4枚,轮生于茎端;叶柄长5~7cm;小叶片膜质,广卵形至倒卵形,长4~9cm,宽2.5~5cm,先端突尖,边缘具粗锯齿,基部楔形,最下两小叶最小;小叶柄长约1.5cm,最下二小叶柄较短或近于无柄。
常服西洋参可以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抗心肌氧化、强化心肌收缩能力,冠心病患者症状表现为气阴两虚、心慌气短可长期服用西洋参,疗效显着。西洋参的功效还在于可以调节血压,可有效降低暂时性和持久性血压,有助于高血压、心律失常、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脑血栓等疾病的恢复。
如果身体有热症,诸如口干烦躁、手心发热、脸色发红、身体经常疲乏无力,使用西洋参类补品可以达到调养的目的。反之,若咳嗽有痰、口水多或者有水肿等症状,就要避免服用西洋参类补品,以免病情加重。
(7)花旗洋参长什么样子图片欣赏扩展阅读:
西洋参可以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用于气虚阴亏,内热,咳喘痰血,虚热烦倦,消渴,口燥喉干。用量3~6g。益肺阴,清虚火,生津止渴。治肺虚久嗽,失血,咽干口渴,虚热烦倦。
西洋参中的皂甙可以有效增强中枢神经,达到静心凝神、消除疲劳、增强记忆力等作用,可适用于失眠、烦躁、记忆力衰退及老年痴呆等症状。
㈧ 花旗参长什么样的
花旗参呈纺锤形、圆柱形或圆锥形,长3~12cm,直径0.8~2cm。表面浅黄褐色或黄白色,可见横向环纹及线状皮孔,并有细密浅纵皱纹及须根痕。主根中下部有一至数条侧根;多已折断。有的上端有根茎(芦头),环节明显,茎痕(芦碗)圆形或半圆形具不定根疔或已折断。体重,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平坦,浅黄白色,略显粉性,皮部可见黄棕色点状树脂道,形成层环纹棕黄色,本部略呈放射状纹理。气微而特异,味微苦、甘。
更多内容请参考http://ke..com/view/16465.htm,希望能帮到你。
㈨ 怎样辨别好的西洋参
(1)物理性状鉴别标准西洋参外表呈浅黄褐色或黄白色,人参则多呈白色。西洋参表面较细腻,环纹密集,皮孔粗大,无纵沟,人参无环纹或不明显,纵沟深而粗长。西洋参具有独特香气,口嚼时苦而微甘,而人参气味不同,甘多于苦。西洋参断面黄白色,皮层黄棕色,点状树脂道较多,形成层齿状环纹,呈棕黄色,与人参显着有别。(2)重量鉴别西洋参和人参比重不同,西洋参比重为1.2左右,人参比重为0.8左右。把二者放在水中,人参上浮,而西洋参下沉。(3)成分鉴定有条件的可进行化学成分鉴定。人参的特有成分为Rf,而西洋参的特有成分为F11,西洋参总皂苷高于人参,在5%以上,而人参只有3%~4%,特别是人参皂苷Rb1含量,西洋参高于人参1~3倍,是二者质上的差别。
㈩ 什么是西洋参,什么模样(最好有图片),它和人参有什么区别
请点击图片访问出处: http://thxdyttc.cn.china.cn/op/CorpProctDetail/pdtid/1016669513/index.htm 西洋参(Panax quinguefolium)又名花旗参。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主根肉质,纺锤形。茎单一,高20~60厘米。掌状复叶3~4轮生茎端;小叶通常5,有柄,倒卵状长圆形,下面一对卵形或近圆形,边缘有不整齐锯齿。伞形花序单生茎顶,着花6~20朵;花小,黄绿色;萼有5齿;花瓣5;雄蕊5;心皮2,子房下位,2室,花柱2。浆果状核果,熟时鲜红色。原产北美,我国近年有引种栽培。根含人参皂苷、人参皂草精醇及少量挥发油、树脂等。性寒,味苦微甘,功能补肺阴、清火、生津液。 【英文名】 RADIX PANACIS QUINQUEFOLII 【来源】本品为五加科植物西洋参 Panax quinquefolium L.的干燥根。均系栽培品,秋季采挖,洗净,晒干或低温干燥。 【制法】去芦,润透,切薄片,干燥或用时捣碎。 【性状】本品呈纺锤形、圆柱形或圆锥形,长3~12cm,直径0.8~2cm。表面浅黄褐色或黄白色,可见横向环纹及线状皮孔,并有细密浅纵皱纹及须根痕。主根中下部有一至数条侧根;多已折断。有的上端有根茎(芦头),环节明显,茎痕(芦碗)圆形或半圆形具不定根疔或已折断。体重,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平坦,浅黄白色,略显粉性,皮部可见黄棕色点状树脂道,形成层环纹棕黄色,本部略呈放射状纹理。气微而特异,味微苦、甘。 特征: 西洋参呈圆锥形,无芦无须密环纹; 外表黄褐或黄白,纵皱细纹天然生; 质坚折断黄白色,断面一圈暗色环; 味苦微甘气特异,补肺降火又生津。 上等西洋参,必经三步选 选参--进口西洋参,全部选用种植期不少于3年的上等洋参。 烘参--鲜参采收后洗净,加工的关键在于把握好干燥的温度和时间。干燥的温度需要逐渐升高,但又要适当控制,否则,参的断面色会发褐,影响西洋参的香味。干燥的同时要不断排潮通风,这样才能保证西洋参的药力强劲,口感清新,易于保存。 再加工--干燥完些后,再对西洋参进行修剪、分等、质检等二次加工。 价抵黄金--野山西洋参 野山西洋参生于北美洲山野森林里,由采参客深入山林采掘所得。成熟的野山西洋参均有十几年以上,二十多年老者较多,五十年以上者已是稀品。 进口西洋参资源稀少,已濒于绝种。如今,北美野山西洋参的采挖和出口需经美国濒危植物保护组织的鉴证特许,因此国内市场上正宗的北美进口野山西洋参比较少见。 【性味归经】甘、微苦,凉。归心、肺、肾经。 【功能主治】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用于气虚阴亏,内热,咳喘痰血,虚热烦倦,消渴,口燥咽干。 【注意】不宜与藜芦同用。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密闭,防蛀。 人参 拉丁名: Panax ginseng C. A. Mey. 中文名: 人参 拉丁科名: Araliaceae 中文科名: 五加科 保护级别: 1 海 拔: 下限(米)400 上限(米)1000 分 布: 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雾灵山、都山) 现 状: 濒危种。人参为第三纪孑遗植物,也是珍贵的中药材,以“东北三宝”之首驰名中外,在我国药用历史悠久。长期以来,由于过度采挖,资源枯竭,人参赖以生存的森林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因此古代的山西上党参早已绝灭,目前东北参也处于濒临绝灭的边缘。 产 地:野生人参主要产于我国吉林的长白山等地区。野生人参采挖时间一般在7月下旬至9月间,因为这时果实成熟呈红色,比较容易被人发现。野山人参多数用生晒的方法,把人参洗刷洁净后,先用硫磺熏,再在阳光下曝晒,反复四五次,最后以炭火缓缓烘干。功效:滋补效果很好。 人参主要分三大类 人参是五加科植物人参的干燥根。在我国,食用人参已有很长的历史,早在《神农本草经》里就将它列为上品。唐朝时人们就开始从朝鲜购入野生人参。广州市药材公司质管部副主任陈学鹏中药师向记者介绍说,中药材行业在经营中是按人参的品质情况及产地和生长环境不同,把人参分为野山人参、园参和高丽参3个品种。各种参里面按照加工方法还可以细分为生晒参、红参和糖参等。 园参 人工种植的人参一般称为“园参” 产地:它是人工种植的人参,多在我国吉林一带栽种,因此又叫“吉林参”。据考在距今大约250年的清朝,我国东北地区开始将小枝野生人参移植栽种,逐渐发展为采其种子种植,并将人工种植的人参称为“园参”。它的采挖时间在9月间,一般挖掘的园参都有5~7年,因为过早挖取的话,人参浆水不足品质不佳。按制法的不同,园参又可分为红参、糖参等多种。 红参:把鲜参洗净,剪去小枝根,蒸2~2.5个小时,取出烘干或晒干,制成红参。红参又分为两个种类。其中形态较好,芦长、身长、侧根长的是“边条红参”。其他的是“普通红参”。功效:温补。 糖参:将洗净的鲜参放在沸水中浸煮至六成熟左右,捞出用竹针在参身周围刺孔,放在盆中,倒入糖浆,浸糖24小时后冲去表皮糖浆,再晒干或用火缓缓焙干。功效:性平和,可以直接吃,功效不如红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