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清图片 » 24节气图片高清整套简笔画
扩展阅读
唯美图片花瓶 2025-07-16 09:06:02
快手名称图片大全唯美 2025-07-16 09:04:35
古惑仔背景图片霸气 2025-07-16 09:02:10

24节气图片高清整套简笔画

发布时间: 2022-08-11 22:38:23

㈠ 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图解详解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示意图

如今我们区分季节就是以春夏秋冬四季来进行区分的,然而在我国历史上,古人是用24个节气来区分一年中不同的世间和季节的。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详解图文了解一下地球的公转与节气变化的关系,看看春分太阳照在地球哪个位置?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二十四节气图

二十四节气的形成与太阳有着密切的关系。"节"的意思是段落",“气”是指气象物候。节气,是根据地球在公转轨迹上的位置划分的,并描述了地球因太阳所呈现出来的自然现象。因地球绕日一年转360度,将360度分为24份,每份就是15度。因此,15度为一个节气,每个节气约15天,这就构成了二十四个节气了。

每个节气的名称,均含有气候变化、物候特点和农作物生长情况等重要意义。它们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以上依次顺数,逢单的为节气,简称为"节";逢双的为中气,简称为"气",合起来就叫"节气"。

人们为了便于记忆二十四节气的顺序,把二十四节气中顺序每节气各取一个字编成了歌诀:“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大小寒。”——大家记住了吗。

㈡ 谁有24节气图

节气表(按公元月日计算)

春季
立春
2月3--5日交节
雨水
2月18--20日交节
惊蛰
3月5--7日交节

春分
3月20--22日交节
清明
4月4--6日交节
谷雨
4月19--21日交节

夏季
立夏
5月5--7交节
小满
5月20--22日交节
芒种
6月5--7日交节

夏至
6月21--22日交节
小暑
7月6--8日交节
大暑
7月22日--24日交节

秋季
立秋
8月7--9日交节
处暑
8月22--24日交节
白露
9月7--9日交节

秋分
9月22--24日交节
寒露
10月8--9日交节
霜降
10月23--24日交节

冬季
立冬
11月7--8日交节
小雪
11月22--23日交节
大雪
12月6--8日交节

冬至
12月21--23交节
小寒
1月5--7日交节
大寒
1月20--21日交节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㈢ 谁有这种24节气全套高清图片,最好1920X1080,其他的超清也行!

网页链接这种你喜欢么?一共24张。

㈣ 冬至节气画画图片大全 24节气冬至简笔画图片好看

导读:冬至节气在每年12月22日左右,冬至处于一年中最冷的时节,因此冬至时节我们已经穿上厚厚的棉衣棉裤,躲在家里望着窗外的雪,然后和家人一起其乐融融的包饺子吃。若是让你画一幅与冬至有关的画,你知道24节气冬至简笔画图片好看的怎么画吗?以下是我带来的冬至节气画画图片大全,供参考哦。

冬至节气画画图片大全 24节气冬至简笔画图片好看

关于冬至的故事1

吃饺子习俗追溯到东汉时期,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原为医官,告老还乡时适是大雪纷飞的冬天。他看见南阳的乡亲受冻饿之苦,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于是他就叫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捏成耳朵的样子,再放下锅里煮熟,做成“驱寒矫耳汤”施舍给乡亲吃。乡亲们服食后,冻烂的耳朵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这种“捏冻耳朵”吃,说是冬至吃了饺子不冻人。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关于冬至的故事2

相传六朝梁武帝时,南京旧名尚为建康城。有一日,一老者献树种给梁帝,称树种从南疆深谷中采得,已聚天地灵气,若悉心照顾,必可福佑大梁。梁帝观之,曰:“不过一柏树种。”不信其说,随手将其种于宫苑中。两三年内,虽然无人照料,树种依然生根发芽,郁郁葱葱。数年后,灵气凝聚,竟生为树灵。

梁帝信佛,广建寺院,劳民伤财,不理国事,一心出家,民间哀声哉道。梁帝自己不吃荤,不许百姓吃荤,也不许民间以荤祭祀。诸神见贡品皆为素食不悦,奏玉帝,云其不敬天神,玉帝闻之亦不悦,故使建康城大旱三年,以示惩戒。

树灵不忍见百姓受苦,冬至日,化为一少女,名姣,教百姓偷偷以面皮为衣,裹肉其中,捏成各种形状,作食祭祀;又耗自身灵力放弃成仙,为建康城求雨。玉帝感念其牺牲,使建康城恢复风调雨顺。一时之间,百姓间广为传唱,供奉为神。梁帝闻其神力,又见其美貌,欲纳为妃,操纵其神力一统天下。姣不愿,梁帝怒,遂杀之,不欲为他人所得。

姣死后,玉帝为其不公,设侯景叛乱,将梁帝饿死台城,并许姣位列仙班,为民间掌管五谷。姣真身所附柏树亦守护建康城千余年而不倒,兵火战乱不损其分毫。传至现今,是为六朝松。百姓感谢她,将她发明的食物命名为饺子,在其出生的冬至日食用,并在冬至日虔诚祭祀神明祖先,以示恭谨。

关于冬至的故事3

在怀川地区,有一个冬至吃饺子的传说。上古时期,女娲在神农山抟土造人。到了冬天,天寒地冻,女娲捏出的泥人的耳朵纷纷被冻掉,女娲十分着急。于是,女娲就用针线把泥人的耳朵重新一个个缝上。一天,女娲缝好一个泥人的耳朵,把余下的线让这个泥人用嘴咬住,转身去找剪刀。当她拿着剪刀回到泥人身边时,一个好主意瞬间在头脑中诞生了。她用一根线,一头拴住泥人的耳朵,一头让泥人紧紧咬在嘴里,如此,泥人的耳朵就不会被冻掉了。后来,人们在冬至这一天怕冻掉耳朵,也用一根线一头拴住耳朵,一头咬在嘴里。时间长了,就把咬线变成了吃饺子,因为饺子很像耳朵的形状。冬至吃饺子这一习俗便在怀川地区传开了,延续至今。

㈤ 二十四节气:小寒的儿童画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署: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24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至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