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血粘度检测报告中的这几项是什么意思
各项指标均有一定程度的超标,有高甘油三酯血症
说明血液粘稠度增高
血粘度增高主要见于下列疾病:1.心血管系统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2.脑血管疾病: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梗塞、脑萎缩等;3.血液病:如血小板增多症;4.内分泌或代谢性疾病:常见的有糖尿病、肝硬化、高血脂等;5.恶性肿瘤:如多发性骨髓瘤等。
血液粘稠度增高,是中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最常见的诱发因素,在这过程中还可影响多种血管活性物质的产生而促使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贰’ 什么叫血粘度
血粘度是血液粘稠度的简称,是反映血液粘滞性的指标之一。影响血液粘稠的因素主要有:红细胞聚集性及变形性,红细胞压积、大小和形态,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及纤维蛋白原的含量等等。
高粘血症(或称高粘滞血症)是由于或几种血液粘之因子升高,使血液过渡粘稠、血流缓慢造成,以血液流变学参数异常为特点的临床病理综合症。通俗地讲,就是血液过度粘稠了,是由于血液中红细胞聚集成串,丧失应有的间隙和距离,或者血液中红细胞在通过微小毛细血管时的弯曲变形能力下降,使血液的粘稠度增加,循环阻力增大,微循环血流不畅所致。
引起高粘血症的原因
①细胞浓度过高:血液中的细胞数量相对增多。例如老年人体内水分相对减少,血液中的水含量也减少,那么血细胞的比例就会相对增大,由于血液中的液体成分减少,固体成分增多,血液中的粘度就自然升高了。
②血液粘度增高:血液中除了红细胞以外,还有许多血浆蛋白,如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等。这些大分子蛋白质增多时 常与红细胞粘合成网格,增加了血液流动的阻力,导致血液粘度增高。
③血细胞的聚集性增高:血液中的细胞应该是单个执行功能,而不是积聚在一起的。当红细胞或血小板的结构出现某种异常时 ,红细胞和血小板就会积聚到一起,就会阻塞血管,形成血栓。
④血细胞的变形性减弱:人体内的毛细血管是很细的,最小的血管只能允许一个血细胞通过,而且血细胞在通过小血管时还要改变形状,以利通过,当血细胞的变形能力减弱时,通过小血管时很困难,影响血流速度,因而使血粘度增高。
⑤血脂异常:由于血液是全身循环的,所以血液中脂质含量过高时,可以使血液的自身粘度改变。另外,增高的血脂可抑制纤维蛋白溶解,使血液粘度稠度更加增高。血粘度的增高,有利于冠心病的发生,甚至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高粘血症的早期信号
血液粘稠,流速减慢,这样,血液中脂质便沉积在血管的内壁上,导致管腔狭窄、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脑血栓、肢体血管血栓等疾病的发生。有些中老年人经常感觉头晕、困倦、记忆力减退等,总认为是人生走向衰变的必然现象,其实这就是高粘血症造成的恶果。
早期主要表现:①晨起头晕,晚上清醒;②午餐后犯困;③蹲着干活气短;④阵发性视力模糊;⑤体检验血时,往往针尖阻塞和血液很快凝集在针管中;血流变测定时,血液粘度“+++”以上,其他各项指数也显着增高。
在日常生活中,如发现自己有上述症状,应及时去医院作血流变学检查。
‘叁’ 血脂和血黏度有什么区别
你好:你所提的问题,是临床医学上的一个基本术语,下面将基本概念给你简要介绍一下。
一、临床上将血液黏度(简称血粘度)超过正常标准称为高黏滞血症。血液中的红细胞的形状、大小、压积都会影响血液黏度;白细胞和血小板在病理情况下对血液黏度也有一定影响。高黏滞血症的危害是由此引起的心、脑、肺、肾等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不足,造成缺血缺氧,从而导致冠心病、脑梗死、肾衰、阻塞性肺疾患病情加重
一般早晨血液黏度升高,上午8时达到最高峰,下午开始下降,午夜至3时之间最低。外界温度过高时人体会大量出汗、发烧时人体水分丢失都会使血液黏度增高,寒冷时尿量的增加也会使其增高。吸烟、饮酒、忧虑、兴奋、惊恐等不良因素也都会使血液黏度增高,剧烈运动、高血糖、高血脂也会增加血液的黏度。血液黏度在人的生理周期内也有变化,新生儿血液黏度较高,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下降,成年后男性比女性的血液黏度略高,女性在月经期血液黏度增高。
二、 血脂是血液中脂类物质的总称,但通常所指的是血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它们是供应人体热能的主要来源,构成细胞的基础原料,还参与体内的激素等重要生命物质的合成,是人体必需的营养成份之一。正常人体内的脂类物质的吸收、生与消耗、转化维持动态平衡,所以血脂含量基本恒定不变。当它们中的一项或多项超过合适水平时,便是高脂血症。高脂血症本身几乎不引起症状,常不被患者所觉察,只有依靠血脂检测确定诊断。
‘肆’ 在化验单上,如何看血粘度和血脂
病情分析:
你好,根据你的描述,在化验单上,看血粘度和血脂主要是看血小板数目和甘油三酯。
指导意见:
多喝水,易消化饮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休息。
‘伍’ 很多人不了解血脂,血脂到底是什么情况
很多人不了解血脂,血脂到底是什么情况?
血脂异常可致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小,从而产生肾性高血压,进一步发展下来可致肾衰竭、糖尿病。
假如肝胀毛细血管受到损坏,导致肝胀血供、制氧不够,胰岛细胞损伤,便会加剧尿毒症的病况;合拼血脂异常时,会大大增加病人患糖尿病患者大毛细血管病发症(冠心病、卒中等水平)的几率;针对血脂异常病人来讲,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高情况使毛细血管表皮更加容易受损害,使血脂更易堆积于微血管内腔。
慢性肾脏病
血脂异常可致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小,从而产生肾性高血压,进一步发展趋势下来可致肾衰竭、糖尿病。血脂提高可对肾小管及其肾质间导致损害。
‘陆’ 请医生朋友帮我看一下血流变的化验单 请告诉我,那些指标最重要。哪一项是血脂。
没有非常重要的项目,比较重要的是胆固醇、甘油三脂(血脂)、血糖
全血低切粘度1/s 全血高切粘度200/s 其它为理论中切
数字后是切变率单位1/s(每秒)
还原粘度就是除去红细胞压积影响后的粘度
低切反映血液的聚集性,高切反映血液的变形性
看报告单为男性,压积偏低,但看图你的粘度偏高,如果报告没问题的话建议多喝水,多运动
‘柒’ 如何判断血液粘稠度
血稠医学上叫高粘稠血症,中老年人易患,可经血液流变学检查确诊.影响血液粘稠度的主要因素有:血细胞性因素,如血细胞数量多少、大小、形态,红细胞变形性,血小板功能等.血浆性因素,如血浆蛋白(特别是纤维蛋白原、免疫球蛋白)、血糖、血脂、纤溶活性等.血管性因素、如血管长度、直径和内膜光滑度等.其他因素,如情绪、生活模式、吸烟、饮酒等.以上因素如发生障碍活出现异常,就可发生血液粘稠.1、什么是血粘度及高粘血症血粘度是血液粘稠度的简称,是反映血液粘滞性的指标之一.影响血液粘稠的因素主要有:红细胞聚集性及变形性,红细胞压积、大小和形态,血液中胆固醇、甘油3酯及纤维蛋白原的含量等等.高粘血症(或称高粘滞血症)是由于或几种血液粘之因子升高,使血液过渡粘稠、血流缓慢造成,以血液流变学参数异常为特点的临床病理综合症.通俗地讲,就是血液过度粘稠了,是由于血液中红细胞聚集成串,丧失应有的间隙和距离,或者血液中红细胞在通过微小毛细血管时的弯曲变形能力下降,使血液的粘稠度增加,循环阻力增大,微循环血流不畅所致.2、引起高粘血症的原因①细胞浓度过高:血液中的细胞数量相对增多.例如老年人体内水分相对减少,血液中的水含量也减少,那么血细胞的比例就会相对增大,由于血液中的液体成分减少,固体成分增多,血液中的粘度就自然升高了.②血液粘度增高:血液中除了红细胞以外,还有许多血浆蛋白,如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等.这些大分子蛋白质增多时常与红细胞粘合成网格,增加了血液流动的阻力,导致血液粘度增高.③血细胞的聚集性增高:血液中的细胞应该是单个执行功能,而不是积聚在一起的.当红细胞或血小板的结构出现某种异常时,红细胞和血小板就会积聚到一起,就会阻塞血管,形成血栓.④血细胞的变形性减弱:人体内的毛细血管是很细的,最小的血管只能允许一个血细胞通过,而且血细胞在通过小血管时还要改变形状,以利通过,当血细胞的变形能力减弱时,通过小血管时很困难,影响血流速度,因而使血粘度增高.⑤血脂异常:由于血液是全身循环的,所以血液中脂质含量过高时,可以使血液的自身粘度改变.另外,增高的血脂可抑制纤维蛋白溶解,使血液粘度稠度更加增高.血粘度的增高,有利于冠心病的发生,甚至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捌’ 血脂、血粘度正常值是多少
血 脂 分 析
胆固醇总量(T-ch) 正常情况:脐血 1.2~2.6mmol/L 新生儿 1.4~3.5mmol/L 婴儿 1.8~4.6mmol/L 儿童 3.1~5.2mmol/L 青年 3.1~5.5mmol/L 成人 2.9~6.0mmol/L
增加: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高脂血症,肾病综合征,甲减,糖尿病,黄色瘤病,动脉粥样硬化,牛皮癣,胆道阻塞及胆汁瘀滞,妊娠后期,急性失血后,白内障,摄入富含胆固醇饮食后等。
减少:甲亢,重症贫血,肝硬变,吸收不良综合征等。
甘油三酯(TG) 正常情况:0.2~1.2mmol/L
增加:特发性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肾病综合征,肥胖症,甲减,糖原累积病等。
减少:甲亢,阿狄森病,重症肝损害,吸收不良综合征等。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 正常情况: 1.68~4.53mmol/L
增加:Ⅱ型高脂蛋白血症,肾病综合征,糖尿病,甲减,阻塞性黄疸,黄色瘤病等。
降低:低蛋白血症,无β-脂蛋白血症等。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 正常情况:HDL-ch总量 0.8~2.2mmol/L HDL2-ch 0.23~0.84mmol/L HDL3-ch 0.64~1.03mmol/L HDL2-ch/HDL3-ch 0.36~0.65
HDL-ch被认为是一种抗高脂血症的抗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体液因素。HDL-ch降低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增加:原发性胆汁性硬变,慢性肝炎,慢性乙醇中毒。减少:糖尿病,肾脏疾病,肝脏疾病,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Ⅳ型高脂血症,急性感染等。
胆固醇脂 正常情况:占总胆固醇总量的0.70~0.75
增加:慢性胆道梗阻及胆汁瘀滞。
降低:慢性肝病,肝硬变,急性肝衰等。
脂蛋白电泳 正常情况:α-脂蛋白 0.30~0.40 β-脂蛋白(含前β-脂蛋白) 0.60~0.70
前β-脂蛋白增高:Ⅱb、Ⅲ、Ⅵ、Ⅴ型高脂蛋白血症。 前β-脂蛋白降低:Ⅰ、Ⅱa型高脂蛋白血症,偶见于正常人。 β-脂蛋白增高:Ⅱa,Ⅱb,Ⅲ型高脂蛋白血症。
游离脂肪酸(FFA) 正常情况:0.3~0.9mmol/L
增高:嗜铬细胞瘤,甲亢,乙醇中毒,糖尿病急性心肌梗塞,肝性脑病,长期禁食,糖原累积病,Reye综合征等。
磷脂总量 正常情况:以P×25计 1.7~3.2mmol/L 以P计 1.7~3.2mmol/L
血清中磷脂主要包括卵磷脂、脑磷脂和神经磷脂。血清磷脂水平与胆固醇有关,正常人胆固醇/磷脂比值平均为0.94。的血磷脂升高;的血磷脂降低。增加:肾病综合征,糖尿病,慢性出血性贫血,原发性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甲减,肝硬变及阻塞性黄疸病人。减少:低色素性贫血,溶血性贫血,恶性贫血及甲亢病人
总脂
正常情况:4~7g/L
增加:各种原因所致的高脂血症,脂餐后。
减少:营养不良,肝、肾、胃、肠疾病,甲亢,吸收不良综合征,慢性消耗性疾病,恶性肿瘤等。
过氧化脂质(LPO) 正常情况:荧光法 女3.5±0.53μmol/L 男3.3±0.49μmol/L
LPO与衰老有关,亦与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新生儿视网膜病的发生有关。在这些疾病时血水平 升高。
血液粘度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它是血浆粘度,血细胞压积,红细胞变形和聚集能力,血小板和白细胞流变特性等的综合表现。正常人血液粘度值虽有波动,但却有一正常参考值范围,但由于各实验室的检测仪器类型不同,所选择的剪切率不同,检测方法不统一,检测条件不一致,所用器材缺乏标准化,操作方法缺乏规范化,以及检测人员技术水平的差异等,目前要制定一个适用于各实验室的统一正常参考值是比较困难的。但各实验室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制定出本实验室的正常参考范围,提供给临床,切忌借用外地正常参考值。
每一所医院的化验单异常的都有指出是高了还是低了呀,它们多以箭号表示,没有表示的也有正常的参考值对照啊。
‘玖’ 高血脂和全血粘度是什么
高血脂: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使血浆一种或多种脂质高于正常称为高血脂症。高血脂症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是指血中胆固醇(TC)和/或甘油三酯(TG)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过低,现代医学称之为血脂异常。脂质不溶或微溶于水,必须与蛋白质结合以脂蛋白形式存在,因此,高血脂症通常为高脂蛋白血症,即血清脂蛋白浓度升高。目前已经公认高血脂症,包括高胆固醇血症(Hypercholesterolemia)、高甘油三脂血症(Hypertriglyceridemia)及二者都高的复合性高血脂症。
粘度顾名思义就是血液粘稠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