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清图片 » 武汉长江大桥图片高清
扩展阅读
ps摄影图片排版教程 2025-07-17 04:39:30

武汉长江大桥图片高清

发布时间: 2022-08-11 01:46:03

1. 肖战晒武汉长江大桥夜景照,他晒出这组照片有什么用意呢

因为肖战出演的话剧《如梦之梦》在武汉,他从酒店拍下了长江大桥的夜景图片,并附文说道岁岁平安。

那么关注肖战的人都知道《岁岁平安》则是肖战和李宇春去年抗击疫情演唱的歌曲,现如今社会又恢复到了正常。肖战这一行动真的是很走心了,还有一些小心机。而且肖战不仅仅拥有的是帅气的脸蛋,他还拥有一身正能量,激励着身边每一个人。也祝肖战话剧首秀《如梦之梦》演出顺利。

而如今肖战又再次来到武汉,发布了武汉长江大桥的夜景,并配文到岁岁平安这一词语,也有了承上启下的呼应,在这个月月底,武汉将迎来话剧《如梦之梦》的首场演出,也期待肖战以五号病人的身份来跟我们见面,更期待他会演出什么样的精彩效果。愿大家都岁岁平安,期待肖战的表演。

2. 武汉长江大桥的资料

武汉长江大桥
位于武汉市内。大桥横跨于武昌蛇山和汉阳龟山之间。是我国在 万里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桥。1955年9月1日兴建,武汉长江大桥是一座公路铁路两用桥,全长1670米,正桥部分为1156术,两岸引桥共514米。上层公路路面宽达18米,可以并行行使六辆汽车、两侧设有人行道,下层为双线铁路桥。在长江大桥的建设中,工程技术人员第一次采用大型管柱基础和管柱钻孔施工方法,是我国建桥史上的一个创举,为以后各地大桥采用大型管径的管柱基础提供厂宝贵经验。
武汉长江大桥凝聚着设计者匠心独运的机智和建设者们精湛的技艺。八个巨型桥墩矗立在大江之中,米字形桁架与菱格带副竖杆使巨大的钢梁透出一派清秀的气象; 35米高的桥台耸立在两岸,给大桥增添了雄伟气势。从晴川阁、龟山、大桥到莲花湖、蛇山、黄鹤楼,绵亘连接,相得益彰,组成一片宏大连绵、美丽动人的景点群。它不仅是长江上一道亮丽的风景,而且也是一座历史丰碑,在江城人们的生活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桥梁名称:武汉长江大桥 桥梁位置:龟山、蛇山
全桥总长:1670米 正桥长度:1156米
桥梁跨度:每孔128米 桥梁宽度:18+2X2.5米
跨越河流:长江 桥梁类型:钢桁架三孔连续梁
建成时间:1957年10月15日 设计单位:铁道部勘测设计院
施工单位:铁道部大桥工程局 建设单位:武汉大桥工程局
管理单位:郑州铁路局长江大桥桥工处
武汉市建设局

武汉长江大桥
武汉长江大桥于1957年10月15日建成并通车,它是连接长江南北的第一座大桥。大桥分两层,上层公路,面宽18米,4车道;下层铁路,全长1670米。其中正桥长1156米,汉阳岸引桥长303米,武昌岸引桥长211米,正桥有2座桥台,8墩9孔,每孔跨度128米。
大桥于1955年9月动工,建成通车仅用了两年零一个月,比计划将近提前了两年时间。设计总投资1.38亿元,由于采用管柱钻孔法先进技术,以及群众性的技术革新活动,不仅缩短了工期,而且节约投资近40%。
在大桥建设中曾得到了前苏联技术专家的大力协助和支持,首创了新型的管柱基础结构施工技术,使水下的桥墩修建工作全部改在水面进行,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增加了施工时间,加快了工程进度,节约了工程造价。 武汉长江大桥,具有浓厚的中国民族建筑特征。武昌、汉阳两均建有离地面35米高的桥头堡,从底层大厅至顶亭,共七层,有电梯和扶梯供行人上下。附属建筑和各种装饰,均极协调精美,整个大桥异常雄伟瑰丽。堡亭高出公路桥面8米,两层四方八角,上有重檐和红珠圆顶。在桥头堡内的地面大厅里,有大型雕塑。桥面两侧,齐胸的铸铁镂空栏杆上,铸有各种飞禽走兽,栩栩如生。大桥两侧各有143块花板对称排列,花板内容取材于我国劳动人民所喜闻乐见的题材,如“孔雀开屏”、“鲤鱼戏莲”、“喜鹊闹梅”、“玉兔金桂”等,引人入胜。 站在大桥桥面,可俯视滔滔江水东流去,一艘艘轮船来来往往;湖北广播电视塔耸立于汉阳边的龟山之巅,而“江南第一楼”-黄鹤楼则屹立在武昌侧蛇山上,林立的高楼一座座拔地而起,使人不禁感叹武汉这座大都市日新月异的变化。
长江,自古被称为不可逾越的天堑,而武汉长江大桥的建成,则是“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武汉长江大桥】
在武汉修建长江大桥是千百万人民群众近百年来的渴望。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太平军曾在龟蛇两山之间铺设长江浮桥。清末,邮传部开始拟定修建武汉长江大桥的计划。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也提出“以桥或隧道联络武昌、汉口、汉阳为一市”的设想。1913年,詹天佑请北京大学德籍教授乔治米勒带领13名土木科毕业生来汉测量长江大桥桥址。1929年,国民政府铁道部请美籍顾问华德尔博士来汉勘测,在江中钻了8孔,计划沿武昌蛇山至汉阳凤凰山线建桥,长4010英尺,共15孔;中孔主跨300英尺,设升降梁,桥面一层由公路铁路共用。1934年,茅以升主持的钱塘江桥工处又对长江大桥桥址作测量钻探,并请驻华莫利纳德森工程顾问团拟定又一建桥计划:桥址在武昌黄鹤楼到汉阳莲花湖北刘家码头,桥长1932米,设两台7墩8孔,6、7号墩间主跨237.74米,以拱形钢梁架设于6、7两墩之上;桥面一层,公路铁路并列;桥下在最高洪水位时净高30米,可通航最大江轮;在汉江上分设铁路桥与公路桥,工期4年。这两个计划均给后人建桥以启示。
建国初期,中央人民政府决定修建武汉长江大桥。1950年,政务院责成铁道部进行勘测和设计,1953年3月完成初步设计,延聘苏联专家进行指导并委托苏联交通部对设计方案鉴定。1955年初,铁道部大桥工程局编制了技术设计,9月1日建桥工程开工,1957年9月底竣工,10月15日正式通车。
武汉长江大桥西北始于汉阳龟山南坡,东南止于武昌蛇山入江的山头。由于龟蛇锁江,江面狭窄,缩短大桥的长度。
江底为两山余脉,除7号墩地质条件较差外,正桥的7个桥墩都立在坚固岩石上。利用两岸山势,桥下净空高,可满足通航需要。大桥为公路铁路双层桥,总长1670米,其中正桥长1156米。正桥8墩9孔,每孔桥跨128米。桥墩基础施工采用“管柱钻孔法”,开创了中国建桥史上的新工艺。正桥钢梁由平弦菱形连续梁组成,钢梁设计三联,每联三孔。钢梁制作精确,由两岸平衡悬臂向江心拼接合拢。连续梁由一组绞式固定支座和三组辊轴式支座所支撑。在最高洪水位时,桥下净高18米,可满足上行大型轮船的通航要求。
汉阳岸引桥长303米,有17孔;武昌岸引桥长211米,12孔。每孔跨度不超过17.2米,均为钢筋混凝土门式拱桥。
连接正桥与两岸引桥的桥台为8层楼式桥头堡,第8层在公路桥桥面两侧各设一对仿古双檐小角亭,成为桥头附近黄鹤楼与晴川阁之间的连结点。
桥面上下两层。下层设铁路双轨,南北列车可同时对开。两侧有2.25米宽小道,专供大桥养护人员行走。上层为公路桥桥面,车行道宽18米,可并行6辆汽车,设计荷载汽—18、挂—100,其两侧人行道宽2.25米。正桥人行道外缘为铸铁雕花栏杆,图案有丹凤朝阳、孔雀开屏、雄鸡报晓、鸟语花香、菊黄蟹肥、石榴结籽、猕猴摘桃、鱼跃荷香等。人行道内缘后来增设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防撞护栏。每隔32米矗立一对灯柱,兼作无轨电车供电线路的支架。入夜成串的桥灯远望如过江银龙,壮丽奇绝。
大桥管柱基础、墩台、梁体及铁路联络线由铁道部大桥工程局施工,公路桥桥面及两岸引道由武汉市建设局协同施工。大桥工程耗用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12.63万立方米;安装钢梁24372吨;打入钢筋混凝土管桩3 000根,总长62.5公里;直径1.55米的钢筋混凝土管柱224根,总长3752米。总结算投资1.38亿元,大桥主体工程投资7 189万元。
公路桥桥面由武汉市建设局负责维修管理,其余均由郑州铁路局武汉长江大桥桥工处维修管理。经过30多年运行检验,虽因航运事故大桥钢梁严重受撞两次,桥墩受船舶撞击多达50次,正桥的稳定性仍然良好,在交通量逐年增长、负荷已趋饱和的状况下,仍能保证火车和机动车的正常通行。桥梁的常年维护内容为:钢梁油漆翻新,桥面易损件翻修和桥头堡装饰层的维修。汉阳岸引桥发生过严重的病害,经维修加固后趋于稳定。
大桥通车前,一列铁路货车车厢经轮渡过江,需往返多次,最快也需5个多小时。大桥通车后头5年,铁路通过货运量800多万吨,缩短运输时间约2400万车小时,货运费用的节约已超过大桥造价。公路桥部分,30多年中过桥车流量逐年增长,1988年昼夜行车在3万辆次以上。这座万里长江第一桥的修建为以后长江各处修建大桥积累了成功经验,培养造就了大批建桥骨干

武汉长江大桥景区介绍
武汉长江大桥位于武汉市内。大桥横跨于武昌蛇山和汉阳龟山之间。是我国在万里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桥。全桥总长1670米,其中正桥1156米,北岸引桥303米,南岸引桥211米。从基底至公路桥面高80米,下层为铁路桥,宽14.5米,两列火车可同时对开。上层为公路桥。宽约20米,为4车道。桥身为三联连续桥梁,每联3孔,共8墩9孔。每孔跨度为128米,终年巨轮航行无阻。
正桥的两端建有具有民族风格的桥头堡,各高35米,从底层大厅至顶亭,共7层,有电动升降梯供人上下。附属建筑和各种装饰,均极协调精美,整座大桥异常雄伟。若从底层坐电动升降梯可直接上大桥公路桥面参观,眺望四周,整个武汉三镇连成一体,使人心旷神怡,浮想联翩,真是“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武汉长江大桥位于武汉市汉阳龟山和武昌蛇山之间,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天堑”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大桥,也是古往今来,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是我国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建成之后,成为连接我国南北的大动脉,对促进南北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武汉长江大桥建于1955年9月,于1957年10月建成通车,全长1670.4米,其中正桥长1155.5米,两端引桥长514米,正桥是铁路公路两用的双层钢木结构梁桥,上层为公路桥,下层为双线铁路桥,桥身共有八墩九孔,每孔跨度为128米,桥下可通万吨巨轮,八个桥墩除第七墩外,其它都采用“大型管柱钻孔法”,这是由我国桥梁工作者所首创的新型施工方法,凝聚着我国桥梁工作者的机智和精湛的工艺。
武汉长江大桥的建筑设计,极富中国民族建筑的特征,在桥面两侧,是铸有各种飞禽走兽的齐胸栏杆;大桥的两侧是对称的花板,内容多取材于我国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有“孔雀开屏”、“鲤鱼戏莲”、“喜鹊闹梅”、“玉兔金桂”等,极具民族气息;在大桥两端是高约35米的桥头堡,从底层大厅至顶亭,共七层,桥头堡的堡亭为四方八角,上有重檐和红珠圆顶,桥头堡内有电梯和扶梯供行人上下,大厅之中有建桥英雄群像大型泥塑展列其中,供游人观看、欣赏,追忆逝去的岁月,感触英雄的博大气概。
与武汉长江大桥一并落成的武汉长江大桥纪念碑和观景平台,他们与武汉长江大桥相互依偎,碑高6米,重20余吨,南面镌有毛泽东同志“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诗句,观景平台则是游人赏长江、看大桥的最佳位置之一。
武汉长江大桥凝聚着设计者匠心独运的机智和建设者们精湛的技艺。八个巨型桥墩矗立在大江之中,米字形桁架与菱格带副竖杆使巨大的钢梁透出一派清秀的气象; 35米高的桥台耸立在两岸,给大桥增添了雄伟气势。从晴川阁、龟山、大桥到莲花湖、蛇山、黄鹤楼,绵亘连接,相得益彰,组成一片宏大连绵、美丽动人的景点群。它不仅是长江上一道亮丽的风景,而且也是一座历史丰碑,在江城人们的生活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图片: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CE%E4%BA%BA%B3%A4%BD%AD%B4%F3%C7%C5

3. 武汉长江大桥谁建造的

从武汉长江大桥历史可以看出,武汉长江大桥是谁设计建造的。请看:
1913年——北京大学德籍教授乔治·米勒在当时川汉铁路督办詹天佑的支持下,带领北京大学土木科毕业生13人,作“武汉纪念桥”的计划和测量,提出了自龟山与蛇山间的桥址线及桥式3种,均为公铁两用桥。这是在武汉修建现代化桥梁的第一次设想。
1919年——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也具体提出在武汉建设长江大桥的设想。此后的数十年间,华德尔(美国人)、茅以升、罗英、李文骥、梅日易春等一批又一批中外桥梁专家及国人均对万里长江第一桥倾注了无限激情,然而这一梦想在旧中国始终未能实现。
1934年——茅以升主持的钱塘江桥工处又对长江大桥的桥址作测量钻探,并请驻华莫利纳森德森工程顾问团拟定又一建桥计划:桥址在武昌黄鹤楼到汉阳莲花湖北刘家桥码头,桥长1932米,设两台7墩8孔,6、7号墩间主跨237.74米,以拱形钢梁架设于6、7两墩之上;桥面一层,公路铁路并列;桥下在最高洪水位时净高30米,可通航最大江轮;在汉江上分设铁路桥和公路桥,工期4年。这两个计划均给后人建桥以启示。
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决定修建武汉长江大桥。
1950年——政务院责成铁道部进行勘测和设计。(1950年,王序森担当了武汉长江大桥钢梁设计组组长。在开国之初修建这一技术复杂的浩大工程缺乏经验,请了苏联专家作技术援助,而王序森过去所习惯的美国桥梁标准与苏联的有较大差异,在接受苏联桥梁规范研讨任务后,他刻苦自学了俄文,很快能以阅读俄文专业书籍,对比美苏技术标准,贯通了两者的联系和不同,这就便于在理论原则基础上理解和执行苏联专家的建议。)
1953年——3月完成初步设计,延聘苏联专家进行指导并委托苏联交通部对设计方案鉴定。(1953年时任武汉长江大桥工程局技术科长的王序森,与我国桥梁专家、时任副科长的刘曾达一道,一面自己画钢梁方案,一面领导全科进行武汉长江大桥的总体设计和施工设计。在武汉长江大桥的钢梁设计中,为充分发挥材料强度,简化制造工作,方便在江面高空拼铆作业,主桁杆件采用了H型截面,考虑了杆件的互换,以适应桥梁制造工厂采用无孔拼装工艺,这对于保证钢梁制造和安装时的精确度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而采用的悬臂架设法,则是我国架梁技术的一项重要进步。这些都是在王序森具体指导下,由绝大多数年轻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出来的,而且其布置和细节还为我国以后修建的很多长大钢梁所沿用。)
1955年——年初,铁道部大桥工程局编制了技术设计,9月1日建桥工程开工。
1957年——9月底,竣工。10月15日正式通车。
而如今,武汉内共有桥梁109座,其中,跨长江、汉江桥梁9座,立交桥(高架桥)10座,人行天桥32座,跨河及其它桥梁58座,桥梁及高架总面积达42万平方米。

4. 中国长江上有大桥多少,图片

长江大桥,严格意义上仅指宜宾岷江口以下长江段上的桥梁,但通常也泛指长江干流上的所有桥梁。
目前长江上已建和在建桥梁共100座,其中沱沱河上2座、通天河上2座、金沙江上41座、长江上55座。宜宾岷江口以下55座桥梁全部为大型或特大型桥梁,并且桥名中均含有“长江”二字,宜宾岷江口以上45座桥梁大多为小型或中型桥梁,并且桥名中均不含有“长江”二字。
如下:
上海境内

崇明越江通道
上海长江大桥
上海市与江苏省之间2座:崇启大桥、崇海大桥(在建)
江苏省

南京长江大桥
南京长江二桥 南京长江三桥 南京长江四桥 南京过江隧道

润扬长江大桥 苏通大桥 江阴长江大桥 泰州长江大桥 扬中长江大桥
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 镇江长江大桥(在建) 沪通铁路长江大桥(在建)
安徽省

芜湖长江大桥
芜湖长江二桥(在建)
芜湖长江三桥
(商杭铁路公铁大桥) (在建)
铜陵长江公路大桥 安庆长江公路大桥

马鞍山长江大桥
铜陵长江公铁大桥(在建)
望东长江大桥(在建)
安庆长江铁路大桥(在建)
池州大桥(规划

江西省与湖北省交界之间3座:
九江长江大桥、九江长江二桥、九江长江三桥(在建)
湖北省
武汉长江大桥 武汉长江二桥 武汉白沙洲长江大桥 武汉军山长江大桥 武汉阳逻长江大桥
武汉长江隧道 武汉地铁2号线 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 武汉二七长江大桥 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
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在建) 武汉黄家湖长江大桥(规划)
武汉三阳路长江隧道
(公铁两用隧道)
黄石长江大桥 鄂东长江大桥

鄂黄长江大桥 荆州长江大桥 枝城长江大桥 宜昌长江大桥 宜昌长江铁路大桥
葛洲坝三江大桥 夷陵长江大桥 西陵长江大桥 巴东长江大桥 武汉沌口长江大桥(在建)[1]

黄冈长江大桥 荆州长江二桥
(在建)


湖北省与湖南省之间1座:荆岳长江大桥
重庆境内

巫山长江大桥

奉节长江大桥

云阳长江大桥

万州长江二桥

万州长江三桥

万州长江大桥

江津长江大桥

忠县长江大桥

忠州长江大桥

丰都长江大桥

涪陵李渡长江桥

长寿长江大桥

地维长江大桥

江津长江大桥

广阳岛长江大桥

重庆李家沱大桥

白沙沱大桥

重庆长江大桥

重庆长江大桥复线桥

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

重庆鹅公岩长江大桥

重庆鱼嘴长江大桥

重庆鱼洞长江大桥

重庆马桑溪大桥

重庆大佛寺长江大桥

重庆朝天门长江大桥

江津观音岩长江大桥

渝怀铁路长寿长江大桥

万宜铁路万州长江大桥

涪陵石板沟长江大桥(在建)

涪陵韩家沱长江大桥(在建)

重庆东水门长江大桥(在建)

江津迎宾长江大桥(在建)

江津几江长江大桥(在建)

永川长江大桥(在建)


四川省

泸州泰安长江大桥

隆黄铁路长江大桥

泸州长江二桥

泸州长江大桥

泸州国窖大桥

江安长江大桥

宜宾长江大桥

合江长江一桥

合江长江二桥

南溪长江大桥

5. 鹦鹉洲长江大桥图片

鹦鹉洲长江大桥图片

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位于武汉长江大桥上游2.3公里,距上游规划杨泗港过江通道约3.2Km,距白沙洲大桥6.3km。本桥北接汉阳的鹦鹉大道,南连武昌的复兴路。

鹦鹉洲长江大桥为武汉市的第八座长江大桥,主桥面为双向8车道。

6. 求有关桥的图片、影视资料、桥名来源!!!

桥名谈往(茅以升)

万物皆有名,有的还要有专名,就像人有名字一样。既然是名,就要起得好。我国近代桥梁,受了西方影响,题名时,总是从地理观点出发的。只要能指出它的所在地,使人一望而知,就行了。铁路公路上,更是用里程标记作名字,如同某某路上的“345,678公里桥”,那才真是确切不移的。然而我国古时桥名,不是这样。它总要有些文学气息,使人见了,不由地发生情感,念念不忘。或是纪事抒情,引起深思遐想;或有诗情画意,为之心旷神怡。这样,通过慎重题名,一座桥的历史、作用或影响,就立刻表现出来,因而容易流传。桥的“身价”,也因此而抬高。一座桥出了名,它的名字还会跟着多起来,除了正名,还有俗名、别名等等,就像人名,除了学名,还有别号、小字等等。有的是在民间自然而然地逐渐形成的,有的却是文人学士,要借此而为自己题名的。总之,桥成就要题名,成为风气,也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一个特色。

桥的题名,字不在多,如同人名一样,一般都是两个字,有时只有一个字。就只这一两个字,而能显示出桥的特征,正是我国文字的妙用。这是由于我国历史上的典故多和文学里的成语丰富的缘故。文史里的财富,大为桥名增光。然而桥多了,关于它的典故和成语也反过来为文史服务。比如,《史记》里“信如尾生”一辞来自桥的典故,《阿房宫赋》里,“长桥卧波”一辞来自桥的成语。桥的名字题得好,它对文史就可有贡献了。桥名的重要,有如此者。

现在来介绍一些桥名,借以窥知我国桥梁文学的丰富,它也许是世界无双的。先谈单名。较着名的有:“蓝桥”,在陕西蓝田县蓝溪上,“传其地有仙窟,即唐裴航遇云英处”;“枫桥”在苏州,唐张继有《枫桥夜泊》诗;“断桥”在杭州西湖,唐张祜诗:“断桥荒藓合”,明朝莫仲有《断桥残雪》词等。但单名之桥往往系泛指,而又可能是专名,其中有的以材料为名,如“石桥”,梁简文帝即有《石桥》诗:“写虹便欲饮,图星逼似真”;“铁桥”,明朝吴兆元有《渡铁桥》诗:“宝筏群生渡,金绳八道开”;“竹桥”,杜甫有《观造竹桥》诗等。有的指明桥的所在,如“山桥”,梁简文帝诗:“卧石藤为缆,山桥树作梁”;“江桥”,唐杜甫诗:“山县早休市,江桥春聚船”;“野桥”,唐刘长卿诗:“野桥经雨断,涧水向田分”等。有的指明桥的形状,如“方桥”,唐韩愈诗:“君欲问方桥,方桥如此作”;“斜桥”,宋朝欧阳修诗:“波光柳色碧溟蒙,曲渚斜桥画舸通”;“画桥”,宋朝范与求诗:“画桥依约垂杨外,映带残阳一抹红”;“朱桥”,唐朝郑谷诗:“朱桥直抵金门路,粉堞高连玉垒云”;“天桥”,山西太原保德州及云南大理都有,大理的“下断上连,石梁跨之,两岩激水溅珠,宛如梅绽,人呼为不谢梅”等。有的与桥畔景物有关,如“花桥”,福建宁德县、湖北长阳县及广西桂林都有,桂林的有“花桥烟雨”之称;“柳桥”,在杭州西湖,宋周邦彦词:“水涨鱼天拍柳桥”等。有的比较特殊,如“草桥”,在北京右安门外;“席桥”,在山东东平县,“相传宋真宗东封泰山,车驾经行,以席铺藉”;“瓜桥”,浙江富阳县,“世传孙钟设瓜于此桥”;“鸭桥”在陕西陕城。“金桥”在山西上党,唐潘炎有《金桥赋》。更有事涉怪诞的,如“暗桥”,在安徽建平县,“旧传伍员奔吴,避于山中,追者至此,云气护之,员及桥而天暗”;“鬼桥”,《初学记》“上方有鬼桥”;“赤桥”,在山西太原晋水北渠上,“宋太宗凿卧龙山,血出成河,因更今名”等。

桥名用两个字是最普遍而又标准化的,单名的桥已经不少,双名的更是多得多。试思每桥皆有名,在我们古老的大国,该有多少桥名啊!然而在这成千上万的单名和双名中,重复的究竟不多,如果把这所有的桥名都搜集起来,编成一部《中国桥名录》,该是够洋洋大观的了。

现在再来举一些双名的例,说明桥名的丰富多彩。根据反映内容,一部“桥名录”可分为五章。

第一章是“表扬”。首先是表扬桥的功用的,如“安济桥”,即“赵州桥”,在河北赵县南河上,一名“大石桥”,制造奇特,“隋匠李春之迹也”;“万安桥”,即“洛阳桥”,在福建泉州,为渡海用,“去舟而徒,易危以安,民莫不利。”“灭渡桥”,在江苏吴县,桥成“南北往来者踊跃称庆,名灭渡,志平横暴也。”“安平桥”,在福建晋江,建成于宋绍兴二十二年,全长2070米,俗名“五里桥”,旧有“天下无桥长此桥”的传说。其次是表扬造桥人物的,如“绩麻桥”,在湖北孝感县,“世传居民女绩麻所建”;“夫妇桥”,即四川灌县竹索桥,清何先德造,未完,其妻续成之;“葛镜桥”,在贵州平越,明万历间葛镜建,“屡为水决,三建乃成,靡金巨万,悉罄家资”。

第二章是“纪事”,记载有关桥的流传下来的故事。如“万里桥”,在四川成都南门外,“昔孔明于此饯费聘吴,曰万里之行,始于此矣”。唐陆肱有《万里桥赋》,宋吕大防有《万里桥》诗,杜甫诗:“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唐张籍诗:“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宋苏轼诗:“我欲归寻万里桥,水花风叶暮萧萧”,宋陆游诗:“雕鞍送客双流驿,银烛看花万里桥”。“马桥”,即“升仙桥”,在四川成都北,西汉司马相如不甘贫贱,立志做官,“尝题柱云,大丈夫不乘马车,不复过此桥”,唐岑参有《升仙桥》诗:“及乘马车,却从桥上归”,宋京镗有《马桥记》云:“兹建桥以马名,自是长卿之遗踪亦不泯矣。”“兰亭桥”,在浙江绍兴,“晋王右军修禊处,桥下细石浅濑(lài赖),水声昼夜不绝”。“洗耳桥”,在河南汝州,相传尧要将天下让给许由,许由自命清高,认为听了这话污了自己的耳朵,此桥所在“即许由洗耳处”。“虎渡桥”,在福建漳州,亦名江东桥,“江南桥梁,虎渡第一,昔欲修桥,有虎负子渡江,息于中流……乃因垒址为桥”。“宵市桥”,在江苏扬州,即“小市桥”,“相传隋炀帝时于此开夜市”。

第三章是“抒情”,通过桥名,来表达思想感情。如“销魂桥”,即“灞桥”,在陕西西安,“东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因“取江淹别赋句,又呼为销魂桥”。唐王之涣诗:“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明葛一龙词:“桥上飞花桥下水,断肠人是过桥人。”“思乡桥”,在河北丰润,“宋徽宗北辕过桥,驻马四顾,泫然曰,吾过此向大漠,安得似此水还乡矣……人乃谓思乡桥也”。“至喜桥”,在四川广安,“昔欧阳修自吴入蜀,喜路险至此始平”。“情尽桥”,在四川简阳,唐雍陶《题情尽桥》诗有序云:“阳安送客至情尽桥,问其故,左右曰送迎之地止此。”“忘恩桥”,在陕西西安,“中官初入选,进东华门,门内有桥曰皇恩桥……俗呼曰忘恩桥,以中官既富贵,必仇所生,盖耻之也”。

第四章是“写景”,美化桥身及四周景物。如“垂虹桥”,在江苏吴江,桥身环如半月,长若垂虹,宋王安石《垂虹桥》诗云:“颇夸九州物,壮丽无此敌。”“春波桥”,在浙江绍兴,贺知章诗云:“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鉴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故取此名桥。“海棠桥”,在湖北黄州,“宋时桥侧海棠丛开,秦观尝醉卧于此,明日题其柱”。“胭脂桥”,在江西饶州,鄱阳王萧俨生活奢华,宅中宫人,洗胭脂水流出,把桥下水都染红了,故名。“月样桥”,在山东青州,“采石凝结如天成”。“绿杨桥”,在湖北蕲水,“因东坡醉卧桥上,有‘解鞍欹枕绿杨桥’之句,遂名”。按苏轼《西江月》词自序云:“春夜行蕲水中……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书此语桥柱上”,即是桥也。

第五章是“神异”,把神仙和桥梁联系起来,大多与道教有关。如“圣女桥”,在陕西白水,传说为三神女一夜成之。“白鹤桥”,在江苏句容,“汉永元间茅氏兄弟三人,乘鹤至此,有白鹤桥,大茅君驾白鹤会群仙处”。“集仙桥”,在江西安福,“相传居人夜闻桥上仙乐缭绕,旦往视之,惟见书吕洞宾字于桥柱”。“乘鱼桥”,在江苏苏州,“昔琴高乘鲤升仙之地”。“照影桥”,在湖北石首,“相传有仙人于此照影”。

以上是单字和双字的桥名录。三字、四字或更多字的桥名,当然也有,但为数极少。三字桥名中着名的有二十四桥,在江苏扬州。唐杜牧诗:“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中的“二十四桥”,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云是二十四座桥,并列举其名,但据南宋姜白石的《扬州慢》词:“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则又似一座桥。后来清朝梁章巨在《浪迹丛谈》中更提到在孟毓森所居宅旁之桥上,有“二十四桥”的题名榜,可见“二十四”已成为一座桥的专名。不过这种用数目字当专名的桥,并无他例,有的只是以数为序而已,如杜甫诗“不识南塘路,今知第五桥”。四字或以上的如“旧浣花桥”、“杨柳河桥”、“德阳王桥”(以上均在成都)、“新学前桥”、“建富木桥”(以上均在南昌)、“新饭店石桥”(四川温江县)等等,有的是地名或人名关系,其余都是把单名或双名的桥加以解释,并非完整的专名。因此,中国桥名,基本上只有单名和双名两种,在《桥名录》中把这两种搜集齐全,所余就无几了。

但是,我国古桥并非个个都有专名。有的本来并无名称,后来有人随便叫它一下,逐渐也就成了名字,如“大桥”“小桥”“新桥”“旧桥”“长桥”“短桥”“南桥”“北桥”等等。这些“俗名”,时间一久,就成为“正名”了,如福州的“小桥”,因在“万寿桥”的大桥附近而得名,就此成为专名。有的“桥”,名气非常之大,但实际上并无此桥,如“陈桥”,在河南开封

7. 武汉长江大桥与南京长江大桥各长多少米

南京长江大桥--上层的公路桥长4589米,车行道宽15米,可容4辆大型汽车并行,两侧还各有2米多宽的人行道;下层的铁路桥长6772米,宽14米,铺有双轨,两列火车可同时对开。其中江面上的正桥长1577米,其余为引桥,是我国桥梁之最。
武汉长江大桥--大桥横跨于武昌蛇山和汉阳龟山之间。是我国在万里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
铁路、公路两桥。全桥总长1670米,其中正桥1156米,北岸引桥303米,南岸引桥211米。

8. 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的详细资料谢谢!

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位于武汉长江大桥上游2.3公里,距上游规划杨泗港过江通道约3.2Km,距白沙洲大桥6.3km。本桥北接汉阳的鹦鹉大道,南连武昌的复兴路。

鹦鹉洲长江大桥为武汉市的第八座长江大桥,主桥面为双向8车道。

世界首座主缆连续的三塔四跨悬索桥;

世界同类桥梁中跨度最大的三塔四跨悬索桥;

第二届武汉设计双年展“十项最具影响力的武汉设计工程”第一位。

鹦鹉洲长江大桥2010年8月开工建设,2014年12月28日正式建成通车。

中文名: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
外文名:Wuhan Yingwuzhou Yangtze River Bridge
桥梁全长:3420米
桥梁结构:三塔四跨钢板结合梁悬索桥
桥梁主跨径:(225+2×850+225)M
桥面宽度:38米
设计时速:60 km/h
车道:双向8车道
桥梁名片:世界跨度最大的三塔四跨悬索桥
地点:湖北武汉
分享
大桥背景

建设图片
图册 11张
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是湖北省武汉市长江上第八座长江大桥,鹦鹉洲长江大桥是武汉市的第八座长江大桥,大桥位于武汉长江大桥上游2.3公里,距杨泗港长江大桥3.2公里,全长9.18公里,其中正桥全长3.42公里,桥面宽38米。正桥布置双向8车道,设计行车速度为60公里/小时。

两岸接线工程总长5.76公里,其中汉阳接线工程起于江城大道,沿马鹦路至鹦鹉大道与鹦鹉洲大桥正桥相接,长约3.97公里,主要包括墨水湖立交和江堤立交;武昌接线工程起于复兴路,沿津水路至梅家山立交与雄楚大街相接,长约1.79公里,主要包括梅家山立交。接线工程全程高架,采用双向6车道,设计行车速度为60公里/小时。

据了解,鹦鹉洲长江大桥2011年5月开工,历时四年。工程概算总投资109亿元,其中正桥50.29亿元,两岸接线58.76亿元。

武汉长江上现已建成的大桥8座,分别为长江一桥、长江二桥、白沙洲大桥、军山大桥、阳逻大桥、天兴洲大桥、二七大桥、鹦鹉洲长江大桥。两座大桥在建,分别为沌口长江大桥(预计2017年建成)、杨泗港长江大桥(预计2019年建成)。

位置

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位于武汉长江大桥上游约2.3公里处,是规划的新内环线重要组成部分。

大桥起于汉阳区江城大道墨水湖北路,向东临动物园、沿马鹦路穿拦江堤路、鹦鹉大道,跨长江至武昌,再经鲇鱼套货场、津水路接至梅家山立交,路线长7.8公里,主桥为2.1公里,桥面为双向8车道。

设计

大桥设计单位中铁大桥院从技术可行角度,提出了主跨跨径为2×850米的三塔四跨悬索桥、三塔两跨斜拉桥和拱桥三个方案。其中,三塔四跨悬索桥在武汉市两江上尚未出现,该方案主缆曲线构成的轮廓简洁、轻盈,富有韵律美,高耸的三塔寓意着武汉“三镇”鼎立,建成后将为江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该方案桥型结构合理,经济性较好,施工工艺成熟,技术可行性较高。

鹦鹉洲长江大桥总投资40亿元,建设工期为30个月。主桥长约2.1公里,主桥桥面为双向8车道,道路设计为城市快速路,时速60公里。

荣耀江城:鹦鹉洲长江大桥
现武汉已建成的跨越长江通道,包括武汉长江大桥、武汉长江二桥、白沙洲长江大桥、军山长江大桥、阳逻长江大桥、天兴洲长江大桥和二七长江大桥等七座桥梁,以及一条长江隧道。其中武汉长江大桥为公铁两用钢桁架多孔桥,阳逻长江大桥为悬索桥,其他为斜拉桥。

据专家透露,由于鹦鹉洲大桥位于“万里长江第一桥”上游不足3公里处,又处在“龟蛇锁大江”的城市主城景观和黄鹤楼的景观视线内,鹦鹉洲大桥桥型设计,首先放弃了武汉桥型最多的斜拉桥,避免了近200米高的主塔对城市景观的影响。

它的建成,将把长江大桥从重负中解救出来。

耗资

大桥工程总投资40亿元,2009年完成各项审批开建。

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
图册 11张

根据项目投资估算,大桥项目总投资为40亿元,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1.大桥正桥建安费用约10亿元,其他费用约3.5亿元,合计13.5亿元。

2.两岸疏解工程建安费9.3亿元,其他费用2.9亿元,合计12.2亿元。

3.拆迁费用合计为13.86亿元。

初定的项目建设工期为45个月。计划在2009年全面完成各项前期审批工作,并启动建。

根据计划,从2011年至2014年分别为7.02亿、8.7亿、8.2亿、5.6亿。

进度

2010年8月26日,武汉长江上的第八座桥梁——鹦鹉洲长江大桥开工。工程总投资40亿元。另据计划鹦鹉洲长江大桥将于2014年10月28日竣工通车。鹦鹉洲长江大桥建成后,将给设计日流量仅3.5万辆次、现已突破10万辆次的武汉长江大桥减负。

2012年4月19日消息,在建的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创下新的中国速度,中铁大桥局称,鹦鹉洲大桥1号塔平均一天长高0.64米,已提前3个月封顶。

武汉鹦鹉洲长江

9. 肖战到达武汉晒武汉长江大桥夜景照,他的着装有哪些细节

肖战此次到达武汉,主要是为了话剧《如梦之梦》的武汉场做准备。自从他代言了李宁这个国产运动服装品牌之后,基本穿的都是李宁的衣服,这次也不例外,穿的也是李宁的衣服。他把帽檐拉的很低,并且带了口罩,所以没有人能够看到他的表情。我觉得这其实是很令人心疼的,因为他在以前的时候都是很随和的和粉丝打招呼,但是因为有很多私生饭以及代拍在机场围堵,所以他不得不采取这样的措施来保护自己.


如梦之梦作为21世纪华人剧场最受关注的话剧之一,在很多人心目中都有很重的分量,还是很期待他在这次话剧当中的表现,希望这场话剧能够顺利开展,最后完美落幕

10. 武汉长江大桥图片有吗

这个很简单咯,去哪里都找得到,网络里面应有尽有,在这问还耽误时间,所以要想着找靠谱的地方,当然,这边应该也会有一些去过的,亲自拍的,更加真实,我也去过,也拍了,不过不知道哪里去了,还亲自走了一遍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