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树上结的果子非常象川贝是什么树呢
是不是乌桕树,网络比对
乌桕(学名:Sapium sebiferum(L.) Roxb.)是大戟科、乌桕属落叶乔木,乌桕是一种色叶树种,春秋季叶色红艳夺目,不下丹枫。为中国特有的经济树种,已有1400多年的栽培历史。蒴果梨状球形,成熟时黑色,直径1-1.5厘米。具3种子,分果爿脱落后而中轴宿存;种子扁球形,黑色,长约8毫米,宽6-7毫米,外被白色、蜡质的假种皮。花期4-8月。如图是乌桕的果实:
⑵ 川贝是什么植物还是动物
是植物,川贝是植物。
川贝命名叫川贝母,是一种百合目、百合科、贝母属的植物的干燥鳞茎,是一味中药材。因主产于四川的比较有名气,所以叫川贝母,简称川贝。
贝母草有好几种,都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根部会像葱头或大蒜一样膨大,长出一些鳞片一样的东西,就是那个东西,干燥后叫川贝。主产于四川、甘肃、青海。
下图是川贝植物。
⑶ 中药的川贝是什么样的
【性味】性凉,甘平
【归经】入肺经、胃经
【功效】润肺止咳
化痰平喘,清热化痰
⑷ 川贝植物是什么样子的图片
川贝植物如下图:
(4)川贝植物张什么样图片扩展阅读
夏、秋二季或积雪融化后采挖。除去须根、粗皮及泥沙,洗净,晒干或低温干燥。
川贝母商品主要来源于野生资源。新中国成立后,列为国家计划管理品种。由中国药材公司统一管理,1985年改为国家指导性计划品种,以后则由市场调节产销。为了适应医疗和市场需要,在利用野生资源的同时,进行了野生变家种的研究,但尚未形成大规模的生产能力。市场供应比较紧缺,属于不能满足需求的品种。
20世纪50年代中期,由于川贝母野生资源较多,收购增长较快,这个时期是供大于求。60年代初期,受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收购与销售均有所下降。
60年代中期,随着农、副业生产的恢复及发展,川贝的购、销迅速增长,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年产30多万千克、销30万千克)。70年代至80年代,资源缺少的问题就较为明显,收购与销售均有较大幅度下降。
据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统计,川贝母野生蕴藏量约100万公斤,多分布在人口稀少、交通不便的边远山区,采挖困难,加之家种区域性强,生产规模小,所以短期内还不能满足市场需要。
⑸ 贝母和薏仁长的好像哦,它们怎么区分啊
贝母的种类有很多,主要以川贝母的使用最为广泛,其实从大小上就能看出来,因为川贝母要比薏仁大一点,而且川贝母白色无纵横、薏仁米有纵横显灰黑色,还是很好分辨的。
什么是薏仁?
薏仁为薏苡的干燥成熟种仁,又名薏米、药玉米,水玉米(东北),晚念珠(福建),六谷米(广西),珍珠米(贵州),有的也称打腕子或打碗子等,性甘、微寒、无毒。
《本草图经》中蔓生“贝母”的附图也与之相符。至于百合科贝母属植物,唐《新修本草》记载: “四月蒜熟时采,良叶形如大蒜”。《重修改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中所收的“峡州贝母”亦明显为贝母属植物。自唐代以后,以贝母属植物作为中药贝母正品一直沿用至今。
⑹ 川贝长什么样的图片
川贝植物如下图:
(6)川贝植物张什么样图片扩展阅读
夏、秋二季或积雪融化后采挖。除去须根、粗皮及泥沙,洗净,晒干或低温干燥。
川贝母商品主要来源于野生资源。新中国成立后,列为国家计划管理品种。由中国药材公司统一管理,1985年改为国家指导性计划品种,以后则由市场调节产销。为了适应医疗和市场需要,在利用野生资源的同时,进行了野生变家种的研究,但尚未形成大规模的生产能力。市场供应比较紧缺,属于不能满足需求的品种。
20世纪50年代中期,由于川贝母野生资源较多,收购增长较快,这个时期是供大于求。60年代初期,受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收购与销售均有所下降。
60年代中期,随着农、副业生产的恢复及发展,川贝的购、销迅速增长,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年产30多万千克、销30万千克)。70年代至80年代,资源缺少的问题就较为明显,收购与销售均有较大幅度下降。
据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统计,川贝母野生蕴藏量约100万公斤,多分布在人口稀少、交通不便的边远山区,采挖困难,加之家种区域性强,生产规模小,所以短期内还不能满足市场需要。
⑺ 川贝是什么植物生长的
川贝是百合科植物的鳞茎。产自四川。
川贝母
Fritillaria cirrhosaD. Don
百合科Liliaceae贝母属
别名:贝母 川贝 川贝母 空草 苦菜花 勒母
⑻ 川贝是什么东西一般药店就能买到吗
川贝是一种中药,可以在一般的中药店里买到。
川贝是一种百合科、贝母属的植物,为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梭砂贝母的干燥鳞茎。前三种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为“松贝”和“青贝”。
产于中国四川、西藏、青海、甘肃等地。松贝的最大形态特征就是“怀中抱月”,怀中抱月的特点:此药材呈类圆锥形或近球形,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顶部闭合。内有类圆柱形、顶端稍尖的心芽和小鳞叶1~2枚。先端钝圆或稍尖,底部平。
(8)川贝植物张什么样图片扩展阅读:
种植
种子繁殖:6~7月间采收贝母的种子,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播种,用撒播或条播法,以条播为佳,播后覆盖稻草。约3年后即可收获。
鳞茎繁殖:7~9月间收获时,选择无创伤病斑的鳞茎作种,用条栽法,按行距20厘米开条沟,株距3~4厘米,栽后覆土5~6厘米。或在栽时分瓣,使大小均匀,分瓣宜直分,不能横分,不能损伤内外表皮,随分随栽,斜栽于穴内,覆盖细土灰肥约3~5厘米厚,压紧镇平。
随时除草,不须中耕,一般施肥3次,第1次在栽种前施以腐熟厩肥;第2次在苗高3~4厘米时,施以腐熟的粪肥;第3次在3月间,当鳞茎生长时,施以粪肥与油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