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清图片 » 大象祖先是什么动物的图片
扩展阅读
产品拍摄图片在哪里学 2025-07-17 20:35:59
女人存尿的地方图片 2025-07-17 20:34:30

大象祖先是什么动物的图片

发布时间: 2022-08-10 02:56:11

① 大象的资料

1、象,通称大象,是目前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属于长鼻目,只有一科两属三种,即象科(学名:Elephantidae),非洲象属和亚洲象属。广泛分布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和南亚及东南亚以至中国南部边境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

2、大象是现存世界上最大的陆地栖息群居性哺乳动物,通常以家族为单位活动。大象的皮层很厚,但皮层褶皱间的皮肤很薄,因此常用泥土浴的方式防止蚊虫叮咬。象牙是防御敌人的重要武器。

3、大象主要外部特征为柔韧而肌肉发达的长鼻和扇大的耳朵,具缠卷的功能,是象自卫和取食的有力工具。

4、大象是群居性动物,以家族为单位,由雌象做首领,每天活动的时间,行动路线,觅食地点,栖息场所等均听雌象指挥。而成年雄象只承担保卫家庭安全的责任。有时几个象群聚集起来,结成有上百只大象的大群。

5、大象广泛分布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和南亚及东南亚以至中国南部边境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主产于印度、泰国、柬埔寨、越南等国。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也有小的野生种群。非洲象和非洲森林象则广泛分布于整个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陆,喜欢群居。

(1)大象祖先是什么动物的图片扩展阅读:

非洲大象被盗猎和保护情况:

20世纪70年代初,因为象牙,无数的非洲大象就被杀害。从非洲运出的80%象牙都是盗猎自大象。1990年颁布的国际象牙禁令缓解了这一情况,但却不能根除。在野生动物管理不太健全的国家,仍然存有为黑市盗猎的现象。非洲的大部分象牙都出口到亚洲。

2013年9月在津巴布韦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万基国家公园内,盗猎分子使用毒性剧烈的氰化物污染大象饮水的盐渍地等水源,造成至少100头大象中毒死亡。

历史上非洲人捕猎大象主要是为得到象肉和象皮。但是,20世纪70年代之后,象牙成为人们捕杀大象的主要获取物。这不但是因为国际手工艺品市场上对象牙需求量的急速增加,还因为国际金融市场动荡,象牙同黄金和钻石一样,被视为一种价值稳定的硬通货,西方一些大银行竞相争购和储存。

非洲大象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易危。1989年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 附录Ⅰ级保护动物。

博茨瓦纳(1997年)、纳米比亚(1997年)、南非(2000 )和津巴布韦(1997年)四国的非洲大象物种,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 附录Ⅰ级保护动物。

非洲森林象野生种群约为2万多头,远少于非洲草原象。虽然未被列入濒危动物,但凭其现存数量其实完全可以算是濒危物种了,尽管偷猎者难以威胁到它们。

② 大象的祖先是什么动物

据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报道,最新一项研究显示,现今陆地上体型最大的动物大象,其远古时期的祖先竟生活在水生环境. 依据牙齿化石的化学迹象显示,至少一种远古长鼻类动物(远古大象的近亲)生活在水生环境中.负责此项研究的英国牛津大学地球科学系亚历山大?刘称,这种牙齿化石属于一种叫做“始祖象(Moeritherium)”的动物,通过分析牙齿化石可显示它们主要以淡水植物为食,生活在沼泽和江河流域.基本上,它们过着像河马一样的生活,它们是现今大象最近的远古物种. 据悉,现今的大象和它们远古灭绝的近亲分享着共同祖先的基因,此外,还有儒艮和海牛等其他水栖哺乳动物也拥有相似的基因特征.亚历山大说,“始祖象生活在0.37亿年前,该时期是大象遗传血统与海牛分离数百万年之后.” 远古牙齿化石揭示谜团 始祖象并不与现代大象十分相似,其体型大小相当于貘,其肩部只有29-42英尺高(74-107厘米).它可能没有像现今大象那样长的鼻子,但它的上嘴唇可以盘卷起来. 目前研究小组研究的牙齿化石出土于埃及法尤姆地区,0.37亿年前该地区是浅水江河或沿海水域,这种水生环境变化较频繁.在岩石中发现的始祖象化石强有力地证实当时它们生活在沼泽或江河流域.但是科学家们很难对此判断是否这种远古哺乳动物实际上生活在水生环境,还是它们的尸体是被冲到水中. 最后,始祖象的牙齿化石揭示了其中秘密.牙齿中的碳同位素保留着始祖象的食物信息,通过对比生活在同一时期陆地动物的同位素比率,研究小组确定这种长鼻动物很可能是半水栖物种.目前,这项研究报告发表在本周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 从陆地到海洋再返回陆地?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古生物学博物馆威廉?桑德斯称,这项新研究具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始祖象的确是一种半水生动物.近一个世纪以来,古生物学家认为始祖象在环境适应和生活方式上至少与半水生的河马或海牛相似. 但是,桑德斯警告称,现今大象的远古水生祖先或早期的长鼻类物种可能是完全生活在水里.始祖象可能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动物,它可能脱离了进化成大象的进化路线.这种动物存活时间很长,可能在700万年前第一批现代大象出现时,它们还一直生活在水生环境.因此,桑德斯强调称是否大象曾有过水生栖息的历史,现今科学家很难发现0.2亿年前大象陆地进化的迹象. 桑德斯说,“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些大胆猜测,比如:现代大象的长鼻是否是之前在水生环境中的通气管.事实上,早期长鼻类动物并没有突出的长鼻,后期大象的鼻子长得很肥大,伴随着长出长长的象牙进行防御,进而逐渐适应陆地生活.” 亚历山大希望通过研究牙齿化石能够揭示远古大象更多的信息,发现它们生活方式的变迁以及海牛是什么时期与远古祖先分离.同时,他猜测始祖象可能是从水生环境然后返回陆地的最早陆地哺乳动物. 他说,“最初该物种应当是在陆地生活,然后进入水生环境中,但最后它们又返回到陆地环境.”

③ 始祖象的生活习性

从化石记录中,大象的祖先可以追溯至始新世(距今约五千五百万年前),现今非洲北部埃及莫里斯湖附近一带的始祖象。它是一种笨重的动物,但是不似现代的大象如此体型庞大,它的体重大约在二百公斤,身高约六十公分,整个外表体型就像现代的亚洲象未成年时一般。推测它是一种半栖水性的动物,以水中植物为食,就像现代河马的习性一样。从化石结构比对来看,其鼻骨的位置在头骨的前方,显示长鼻尚未发展出来。但是它可能已发展出宽大粗厚的上唇,以助于翻动沼泽中的植物。此外,眼睛与耳朵的位置也较靠上方,使得在水中活动或翻搅水草时,眼睛与耳朵还能保持在水面上方。
虽然始祖象尚未发展出伸长的大门牙,但是在多处的结构与功能已经可看出大象的特征与雏形。例如头骨长与朝下发展,头骨后方宽广使得能够与头部强壮的肌肉连接,下颚骨粗厚,下犬齿退化,门齿略呈长牙的发展趋势。
始祖象可以说已经几乎具备了长鼻目动物的基本特征,尔后所有的长鼻目动物皆是从这个基础出发,进行多样且复杂的辐射演化发展。整体而言,它们的发展趋势大致分别为体型逐渐增大,四肢也逐渐壮大以支撑沉重的身躯,鼻子愈来愈长也愈灵活,头骨也愈来愈大,而脖子却愈来愈短,门牙愈向前伸长发达,臼齿发展成接续轮替生长型,并有多样的磨蚀与咀嚼形式以适应不同的食性。
始祖象存活的年代并不算短,从始新世到渐新世,经历了约二、三千万年的时间。当它告别地球舞台之时,也可称的上是功成身退,因为经由始祖象所繁衍出来的各类长鼻目动物群,刻正朝向兴盛发展,并且逐渐遍布世界各地。
更新的化石证据显示,始祖象并不是象的祖先,只是长鼻目进化史上的一个已灭绝分支。

④ 大象是什么动物

象,通称大象,是目前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属于长鼻目,只有一科两属三种,即象科(学名:Elephantidae),非洲象属和亚洲象属。广泛分布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和南亚及东南亚以至中国南部边境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

大象是现存世界上最大的陆地栖息群居性哺乳动物,通常以家族为单位活动。大象的皮层很厚,但皮层褶皱间的皮肤很薄,因此常用泥土浴的方式防止蚊虫叮咬。象牙是防御敌人的重要武器。

大象的祖先在几千万年前就出现在地球上。大象家族曾是地球上最占优势的动物类群之一,目前已发现400余种化石。但由于历史上气候和人为原因,导致这个族群的种类越来越少。目前地球上大象仅剩下2属3种:亚洲象、非洲草原象、非洲森林象,且它们也正受到严重的威胁。

(4)大象祖先是什么动物的图片扩展阅读:

象肩高约3米多,体重2~8吨。头大,耳大如扇。四肢粗大如圆柱,支撑着巨大身体,膝关节不能自由屈曲。鼻长几与体长相等,呈圆筒状,伸屈自如;鼻孔开口在末端,鼻尖有指状突起,能拣拾细物。上颌具1对发达门齿,终生生长,非洲象门齿可长达3.3米,亚洲象雌性长牙不外露;上、下颌每侧均具6个颊齿,自前向后依次生长,具高齿冠,结构复杂。每足5趾,但第1、第5趾发育不全。被毛稀疏,体色浅灰褐色。

雄象睾丸隐于腹腔内;雌象前腿后有2个乳头,妊娠期长达 600多天,一般每胎1仔。象是现存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它的嗅觉和听觉发达,视觉较差。长鼻起着胳膊和手指的作用,能摄取水与食物送入口中。巨大的耳廓不仅帮助谛听,也有散热功能。雄性(非洲象雌雄均有)的长獠牙是特化的上颌门齿。亚洲象前肢5指,后肢4趾,非洲象前肢3趾。非洲象长鼻末端有2个指状突起,亚洲象仅具1个;非洲象的两种象耳大,体型较大,亚洲象耳小,身体较小,体重较轻。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象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大象

⑤ 为什么猛犸象以前身披毛发,现在的大象却毛发稀疏

在自然界里边儿猛犸象可以说是大象的祖先,但是大家可以细心的发现,大象几乎看不到它的毛发,但是它的祖先猛犸象却浑身长发。其实在我看来这样的原因很简单,因为猛犸象生存的年代跟现在的温度差距很大。猛犸象生存的时候,刚好碰到一个冰河世纪,当时温度比较低,所以它需要毛发来保持温度,避免自己的热量逃逸。但是我们现在正处于间冰期,温度适宜,对于大象来说茂盛的毛发反而会导致自己难以散热。

这个时候大象的做法其实跟我们一样,毛发在正常的情况下会让他们的身体保持住很多的热量。而大象的体积更大,但是皮肤的表面积却很小,所以它就需要更好的散热渠道。也只有在事业的温度下,大象才能保持身体正常的运转,如果温度过高,它就如同身体一样会发烧。

⑥ 大象是由什么动物进化而来

在回答你的问题之前,先要纠正你对进化论不准确的认识

“人是由猿猴进化来的”是不准确的,实际上是“人猿同祖”即现在的人和类人猿(如大猩猩等)都是由数百万年前的森林古猿进化来的,因为人和猿生存的环境变得不同,才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所以,猿猴不是人的祖先,是和人有着共同的祖先。

大象的进化很复杂,目前存在不少争议。

目前发现的最早的象类化石是5000万年前的始新世的,那时的大象与现在大相径庭,主要有始祖象、始乳齿象、古乳齿象它们身材较小,只有约3米长,1米高,鼻子也比较短,大概只有几十厘米长,“象牙”已经比较发达,但是还没有伸出嘴外。过去认为始祖象是以后出现的象的祖先,但是近年来很多科学家开始否认这种观点。毕竟当时的始乳齿象已经有了明显的象类特征,所以大象最早的祖先还应生活在更早的年代。

奇怪的是,在渐新世(3400万-2400万年前)的底层中没有发现任何象类化石,大象进化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仍是个谜

随后的中新世(2400万-530万年前),大象的模样已经和现在差不多了,而且分化成了乳齿象和恐象两类。

乳齿象包括嵌齿象、铲齿象、轭齿象的许多种类,它们身材略小于现代象,鼻子也略短,但是很多种类有上下门齿四根长长的象牙!

恐象的象牙更奇特,上门齿退化消失,下门齿却弯曲向下生长呈钩状。恐象鼻子只能够到膝盖,但有的种类身材巨大,可达十四吨。但是它们不是现代象的祖先,最后的恐象与距今200万年前灭绝。

中新世晚期,乳齿象类中的一支又进化出了一种叫剑棱齿象的古象,它们是最早的真象类,样子几乎和现代象一样了。真象逐渐发扬光大,并在上新世(530万-180万年前)和更新世(180万-1万年前)进化出了古菱齿象、剑齿象(黄河象)、猛犸象,包括亚洲象和非洲象在内的众多真象,它们都有长长的上门齿和长得拖到地上的长鼻子。

到了一万年前,最后的乳齿象(美洲乳齿象)和绝大多数真象都灭绝了。曾经有过150多个种类的长鼻目(即象类),只剩下亚洲象和非洲象两种。

至于大象的鼻子为什么会越进化越长,根据进化论的观点,是自然选择的结果:长鼻子更有利于采集食物,所以在几千万年的进化过程中,鼻子短的象被逐渐淘汰了,而鼻子长一些的象则能生存下来,繁衍生息,于是长鼻子的基因就保留了下来,并不断加强,大象的鼻子也就越进化越长。

下面的图片也许能对你有所帮助(并不代表大象的进化路线,只代表进化趋势):

⑦ 大象种类多少

现生大象种类共有亚洲象(Elephasmaximus)、非洲象(loxodontaafricanna)、非洲森林象(Loxodontacyclotis)三种。如果算上已经灭绝的长鼻目动物,那么有几十种之多。

详细请参考:http://ke..com/view/115401.htm

下图是专门做的,从左往右依次是亚洲象、非洲象、圆耳象(森林象的俗称)